高考全國卷語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復習匯總精簡版_第1頁
高考全國卷語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復習匯總精簡版_第2頁
高考全國卷語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復習匯總精簡版_第3頁
高考全國卷語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復習匯總精簡版_第4頁
高考全國卷語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復習匯總精簡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全國卷語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年齡稱謂1.孩提:指23歲的兒童。2.垂髫: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指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3.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4.黃口:十歲以下。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6.束發(fā):男子十五歲。(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7.及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發(fā)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8.弱冠:男子二十歲。(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9.而立:男子三十歲。(立,即“立身、立志”)10.不惑:男子四十歲。(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1

2、1.知天命:男子五十歲。12.花甲:六十歲。13.古稀:七十歲。14.耄耋:八九十歲。15.鮐背之年:九十歲。16.期頤:一百歲。地理常識1.九州,中國的代稱。一般指冀州、徐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2.中原,廣義上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狹義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3.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4.四海,指天下、全國。5.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6.江東,指長江以東地區(qū),古人以東為左,故又稱江左。7.江表,長江以南地區(qū),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故稱江表。8.五岳,分別是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9.南京,又稱建康、金陵

3、、江寧、白下等。10.揚州,又稱廣陵、維揚。11.杭州,又稱臨安、武林等。12.蘇州,又稱姑蘇、平江等?!叭健保合鄠魃裣伤幼〉纳剑号钊R、方丈、瀛洲。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官職變化1.關于任職授官的:任:擔當,擔任?!疤袢瓮馐?,而毅常為內謀?!笔冢菏诠伲蚊?。“遣使者持黃金印、赤韨縌,朱輪車,即軍中拜授?!背喝蚊?,授職?!俺枷瘩R。”拜;授給官職?!鞍萘翞樨┫唷!闭鳎赫髡?特指君召臣)?!摆w相征至

4、長安,乃使人復召趙王。”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俺醣偎就礁糁骼伞!彼]:推薦,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荀)彧薦嘉?!迸e:推薦,推舉,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案嫡f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逼穑浩鹩萌巳我怨俾毣蛑匦聠⒂?,任以官職。 “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孫顯于韓,起樗里子于國。三人者,皆張儀之讎也。”提:提拔?!叭?魏收)提獎后輩,以名行為先,浮華輕險之徒,雖有才能,弗重也。”拔:提升沒有官職的人?!吧綕骷街?,甄拔三十余人。”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號或爵位。“使秦無尺土

5、之封,不立子弟為王?!辟洠河糜谧贩庖压收咭跃粑弧?“步夫人卒,追贈皇后?!辟n:賞賜有功之臣以爵位。 “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內侯?!辟p: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關于提升職務的: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級到高級的升遷。“擢為后將軍?!边M:用于較高職務?!坝谑羌蛇M孫子于威王。”起復:恢復原職務?!懊苫噬下《髌饛臀?,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背w、超擢:越級破格提升。“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3.關于調動職務的:轉、移、調、徙:一般的調動,調遷?!罢{為隴西都尉?!薄搬泯R王信為楚王?!边w:調動官職,一般指升官?!?/p>

6、方進轉為博士。數(shù)年,遷朔方刺史。”出:指出京受任?!坝篮统酰鰹楹娱g相”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皩m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毖a:補充缺職或由候補而正式任命?!笆菚r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關于兼職的:領:本職之外兼較低它職?!?范曄)服終,領新蔡太守?!睌z:暫時兼代本職外更高職務?!把蛏圊V攝司馬?!睓啵号R時代職?!耙跃┕贆嘀?,三年一易?!奔伲簳簳r代理?!拔渑c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俊⒊夂虬儆嗳司??!毙校捍砉俾??!疤嫘袀湮鋵④??!坝^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笔穑河小按?,暫任”的意思,指代理無本官的職務。“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7、”護:原官員短期離職,臨時守護印信,“護”有“統(tǒng)轄,統(tǒng)率”之意。“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關于降級免職的:罷、免、解、黜、奪:官員因過失而解除職務。“乃罷逐趙綰、王臧等?!薄懊夤傧骶?。”放:委任委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凹捶艑幭闹秊閷幭牡?。”貶、謫:因過失而降級。“貶連州刺史?!薄半泳┲喪匕土昕?。革、褫:皆為“革除”的意思,指撤職查辦。“張勃進陳湯而坐以褫爵?!弊筮w:降級使用,貶官?!靶莫q恨之,遂左遷毓?!遍_缺:官員因故去職或者死亡,職位一時空缺,另選他人充任。致仕:帶職退休。(一)文史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四史”:史

8、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四庫”:經、史、子、集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8歲寒三友:松、竹、梅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注、假借10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

9、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解元、會元、狀元。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

10、)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18“風雅”,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19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分“風、雅、頌”三大類20稽首是跪下后兩手著地,拜頭至地,停留一段時間,是拜禮中最重者。常為臣子拜見君父時用頓首是引頭至地,稍頓即起,是拜禮中次重者??帐资莾墒止暗?,引頭至手而不著地,是拜禮中較輕者。這三拜是正

11、拜。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五更3點5點。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

12、、雜家、農家。舊指宗教或學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叭叹帕鳌倍嗪H義。30無事不登三寶殿: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三寶”,佛教名詞,指佛、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征。32謚號:對死去的帝王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于西周。(五)古代別稱:1桑梓:家鄉(xiāng)2巾幗:婦女3須眉:男子4鴻雁:書信5社稷:國家6汗青:史冊7軒轅:祖國8“三尺”:法律9謙稱: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帝王自稱:孤、寡、不谷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

13、等10敬稱: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稱天子:殿下稱將軍:麾下稱對方或對方親屬:有令、尊、賢、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閫(k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的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見);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用范圍較廣。如稱用輩友人中長于自已的人為仁兄

14、,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稱年老的為:丈、丈人(后來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泰水”。稱謂前加“先”,表示已死。對尊長者和同于朋輩間的稱謂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地理方位 1.地區(qū)行政:如“中國”指中原地區(qū),“江表”指長江以南地區(qū),“關中”“關西”指函谷關以西地區(qū),“九州”“八荒”“四?!狈褐钢袊?,“郡”“路”“縣”表行政區(qū)劃。如“蒞中國而撫四夷”(齊桓晉文之事)、“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并吞八荒之心”(過秦論)、“烽火揚州路”(京口北固亭懷古)。 2.山川關隘:如“江河”專指長江黃河,“山東”指崤山以東,“五岳”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

15、岳嵩山。如“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沛公居山東時”(鴻門宴)、“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 3.方位: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如“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登泰山記)。地理上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如“淮左名都”(揚州慢)。天地四方稱“六合”,如“履至尊而制六合”(過秦論)。 1、宗法 (1)廟堂:太廟指天子的祖廟,如“入于太廟,還矢先王”(伶官傳序)。歷代帝王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后以“七廟”作為王朝的代稱,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在廟堂祭祀時用牛羊豬各一頭叫“太牢”,羊豬各一頭叫“少牢”,如“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 (2)排行:古代兄弟排

16、行以伯仲叔季為序,如“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祭十二郎文)。 (3)倫常:尊敬父母為孝,敬愛兄長為悌,如“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于國也)。 2.禮俗 (1)冠禮:古代男子在20歲時,把頭發(fā)結起來,舉行加冠儀式,叫“結發(fā)”“弱冠”“加冠”,表示成年,如“結發(fā)同枕席”(孔雀東南飛),“冠者五六人”(侍坐)。 (2)婚禮:女子出嫁叫適、歸、于歸,女子回娘家省親叫“歸寧”,如“吾妻來歸”“吾妻歸寧”(項脊軒志)。 (3)喪禮:喪禮中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稱“期”,穿九個月或五個月孝服的人稱“功”,一般指關系較近的親屬,如“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 (4)賓禮:九賓,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禮儀,由九名賓相接

17、引賓客上殿。如“乃設九賓禮于廷”(廉頗藺相如列傳)。見面禮稱“質(贄)”,如“厚幣委質事楚”(屈原列傳)。 (5)尊卑:車座上以左為尊,如“公子從車騎,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朝堂和官位上秦漢以前以右為尊,如“位在廉頗之右”(廉頗藺相如列傳);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次之南向,次之北向,次之西向,如“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鴻門宴)。 歷法天文 1.紀年:有干支紀年法,如“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帝王年號紀年法,如“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促織);王公年次紀年法,如“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藺相如列傳)。 2.紀日:有干支紀日法,如“元豐七年六月丁丑”(石鐘山記);特定稱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