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練案11細胞的增殖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2019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練案11細胞的增殖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練案11 細胞的增殖、選擇題1. (2018 江西重點中學聯(lián)考)下圖所示是關于觀察洋蔥有絲分裂實驗的部分操作,下列評價合理的是|導學號 21962619 |( C )囲一瘠水解嘲液Jt膽緊清水 幅時裝片 A. 剪取洋蔥根尖 23 mm 因為該區(qū)域屬于根毛區(qū),細胞有絲分裂旺盛B. 該實驗步驟中唯一的錯誤是在和之間缺少用清水漂洗這一環(huán)節(jié)C.在觀察的圖像中,b 屬于分生區(qū)的細胞,細胞已死亡D. 若用圖中 b 區(qū)域的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現(xiàn)象明顯解析根尖 23 mm 的區(qū)域屬于分生區(qū)。在和之間應增加清水漂洗這一環(huán)節(jié),而 和之間的清水漂洗環(huán)節(jié)應刪除。分生區(qū)的細胞呈正方形,細胞經(jīng)解離已死亡。b 區(qū)域

2、的細胞屬于分生區(qū)細胞,其液泡較小,滲透作用不明顯。2.(2017 四川綿陽三診)如圖為顯微鏡下觀察用家鴿肝臟制作的臨時裝片結果。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導學號 21962620 ( D )A. 細胞甲中染色體組數(shù)最多,便于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B. DNA 復制所導致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細胞乙C. 交叉互換會導致細胞丁移向兩極的基因組成不同D. 細胞丙和戊中細胞核結構及染色體形態(tài)變化相反解析細胞甲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shù)目比較清晰,便于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A 項錯誤;細胞乙處于有絲分裂間期, DNA 復制所導致的 DNA 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細胞乙, B 項錯誤;細胞丁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不會發(fā)生同源

3、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2C 項錯誤;細胞丙和戊分別處于有絲分裂的前期和末期,前期染色質螺旋化成為染色體,核 膜逐漸消失、核仁逐漸解體,末期染色體解開螺旋成為染色質,核膜、核仁重新出現(xiàn),即細 胞丙和戊中細胞核結構及染色體形態(tài)變化相反, D 項正確。3.低等植物細胞中心體移向兩極時,下列幾種酶最活躍的是|導學號 21962621 |( D )A. RNA 聚合酶和 DNA 聚合酶B.解旋酶和淀粉合成酶C.纖維素酶和果膠酶D. ATP 水解酶和 ATP 合成酶解析低等植物細胞中心體移向兩極,表明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心體的移動會消耗能量,此時 ATP 水解酶和 ATP 合成酶很活躍,

4、D 正確;分裂前期,DNA 高度螺旋,不能 解旋,因此不能進行 DNA 復制、轉錄,RNA 聚合酶和 DNA 聚合酶、解旋酶的活性都不會很高, A 錯誤;淀粉合成酶主要存在于光合作用很旺盛的細胞中,而這些細胞一般不進行細胞分裂,B 錯誤;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主要用于細胞壁的分解,C 錯誤。4在一個細胞周期中,以下變化可能發(fā)生于同一時期的是A. DNA 分子的復制和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B. 染色單體形成和細胞板的出現(xiàn)C. 著絲點的分裂和同源染色體的分離D. 核膜的消失和紡錘體的形成解析DNA 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分裂間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分裂后期,A 錯誤。染色單體形成在間期,細胞板出現(xiàn)在末期,B 錯誤。

5、著絲點分裂在減n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在減 I 后期,有絲分裂中不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C 錯誤。核膜消失和紡錘體形成都在前期,D 正確。5下面為細胞周期示意圖,其中S 期內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的活性較高,處于 G 期的細胞屬于暫不分裂的細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導學號 21962623 |( B )A.圖示細胞的細胞周期為 24 h B. S 期應為染色體復制及加倍的時期導學號 21962622 ( D )3C.記憶 B 細胞所處時期應為 G)期D. M 期是染色單體出現(xiàn)和消失的時期解析一個細胞周期的總時長為分裂期用時與間期用時之和;染色體加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屬于 M 期;記憶 B

6、細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會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見記憶 B 細胞屬于暫不分裂的細胞,即處于G 期的細胞;染色單體出現(xiàn)在有絲分裂前期,消失在有絲分裂4后期,這兩個時期均屬于 M 期。6如圖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相關圖像,圖乙表示細胞內染色體與核DNA數(shù)目比的變化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導學號 21962624 ( C )A.圖甲中的中心體的活動很活躍,圖乙 ab 段核糖體的活動很活躍B.圖甲中的處于圖乙中的ef 段,屬于分裂后期C.圖甲中的處于圖乙中的cd 段,細胞中染色體:DNA:染色單體=1 : 2 : 2D. 著絲點分裂發(fā)生在 de 段,是圖甲中的所示時期解析圖甲中的是前期,是末期。高等

7、植物細胞沒有中心體,ab 段可表示分裂間期中蛋白質的合成時期,該時期核糖體活動活躍;ef 段包含后期和末期;cd 段為 DNA 復制后,但著絲點還未分開,包含G2期,前期、中期,所以染色體:DNA:染色單體=1 : 2 :2; de 段染色體與核 DNA 數(shù)目比由 0. 5 變?yōu)?1,是因為發(fā)生了著絲點分裂,是后期的開始。7下圖是同一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圖像,據(jù)圖分析可作出的判斷是A. 圖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B. 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應為TTTC.該種生物的葉肉細胞中共含有6 個 DNA 分子D. 圖過程發(fā)生了基因重組解析根據(jù)圖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特征可以判斷出: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 表示有絲分

8、裂的末期,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表示有絲分裂的中期。這四個時期構成了有絲分裂 的分裂期,其分裂順序為TTT;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有絲分裂過程中不發(fā)生基因重組;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含有DNA 故葉肉細胞中的 DNA 分子數(shù)大導學號 21962625細胞井裂時期甲己 5于 6。&下圖表示某動物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與核DNA 數(shù)目比的變化關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導學號 21962626 丨(B )t染色休與核WM數(shù)目比i a be :(r堀電分裂時雨A. ab 段細胞中核糖體的活動很活躍B. be 段的細胞可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C. 處于 ed 段

9、的細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體D. 著絲點斷裂發(fā)生在 de 段解析ab 段可表示分裂間期中蛋白質的合成時期,該時期核糖體活動活躍;be 段表示 DNA 復制時期,不能發(fā)生基因重組;ed 段可表示處于減n前、中期的細胞,該時期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de 段染色體與核 DNA 數(shù)目比由 0. 5 變?yōu)?1 是因為發(fā)生了著絲點斷 裂。9.下圖是對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數(shù)(a)、染色單體數(shù)(b)和 DNA 分子數(shù)(e)的統(tǒng)計圖。下列解釋肯定不正確的是|導學號 21962627 |( C )汁Tl S4n| nI如讓士肚如血Oa b eOAh cOah右A. 可以用于表示細胞分裂的前期B. 染色體螺旋化

10、程度最高可在時C. 間期用表示最恰當D. 可表示細胞分裂完成解析圖中染色體(a)、染色單體(b)和 DNA(e)數(shù)目的比值為 1 : 2 : 2,可表示有絲 分裂前期或中期,中期染色體螺旋化程度最高。圖與圖相比,染色體加倍,染色單體為零,不可表示有絲分裂間期。圖與圖相比,染色體和DNA 數(shù)恢復為正常值,可表示細胞分裂完成。10 .在“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將瓊脂塊都切成正方體的目的是導學號 21962628 |( D )A.有利于 NaOH 的擴散B.促進 NaOH 勺擴散C.便于觀察瓊脂塊內的顏色變化D.便于計算 NaOH 擴散的體積解析NaOH 在同一種介質中的擴散速率與介質的

11、形狀無關,將瓊脂塊切成正方體的 目的是便于測量 NaOHT 散的深度和計算 NaOH 擴散的體積。611.下列有關細胞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導學號21962629 |( D )7A.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染色體的 行為也有差異B. 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后期的圖像,可見紡錘絲牽引著染色體平均分成兩 組向兩極緩慢移動C. 藍藻在分裂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于細胞赤道板上,末期細胞中央由高爾基體 形成細胞板,之后形成細胞壁D. 動物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著絲點在星射線的牽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植物細胞有 絲分裂末期出現(xiàn)細胞板解析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紡

12、錘體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 但染色體的行為沒有差異; 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觀察的是死細胞; 藍藻是原核細胞,沒有染色 體。二、填空題12.圖甲為肝細胞中 DNA 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圖乙和圖丙分別是一些生物細胞某個分裂時期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導學號 21962630(2)細胞核內 DNA 含量加倍發(fā)生在_AB_段,紡錘體出現(xiàn)在 _BC 段,最易辨認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時期是_BC 段。(3)圖乙表示 植物 細胞有絲分裂末 期,判斷理由是細胞中央岀現(xiàn)細胞板 逐漸向四周擴展形成細胞壁,與此相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圖丙細胞無細胞壁,但含有 中心體 ,屬于動物細胞:此細胞表

13、示的分裂期相當于圖甲中的_BC_段,該時期有 8 條染色單體,有 8 個 DNA 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細 胞中含有 4 條染由圖甲知,該細胞的細胞周期為20 小時,核轉牛細艷中的DNA址變化8色體。解析(1)細胞周期是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9時為止,所以圖中的細胞周期應是從0 到 20 小時;核膜消失、核仁解體發(fā)生在前期,即BC段。(2)細胞核內 DNA 含量加倍發(fā)生在間期,即 AB 段;紡錘體出現(xiàn)在前期,即BC 段;最易辨認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時期是中期,即 BC 段。(3)圖乙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原因是細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現(xiàn)一個細胞板,細胞板由細胞中央

14、逐漸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與此相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4)圖丙細胞無細胞壁,含有中心體,屬于動物細胞;此細胞表示的分裂期相當于圖甲中的BC 段,該時期有 8 條染色單體,有 8 個 DNA 分子,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中含有 4 條染色體。13.如圖甲表示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模式圖,圖乙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 DNA 含量的變化,圖丙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 DNA 的關系,據(jù)圖回答: 導學號 21962631圖甲中有_4_對同源染色體,_4_個染色體組,所處時期位于圖乙的_EF 段中,圖中 m 所在位置哪種細胞器較多?線粒體。(2)細胞分裂過程中需要利用

15、大量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來完成_DNA 的復制_,此時細胞處于圖乙中_匹,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圖乙中 _CD的某一時期,可使染色體數(shù) 目加倍。(3)圖丙對應圖乙中_CD的某一時期,處于此分裂時期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主要是_紡錘體 形成的方式不同。若圖甲中移向細胞一極的染色體上分別有A、B、a 和 b 四個基因,則圖甲細胞的基因型可表示為AAaaBBbb ,分裂后子細胞基因型為 AaBb 的概率為 100%。(不考慮基因突變)解析(1)圖甲屬于有絲分裂后期圖,位于圖乙的 EF 段中,由于著絲點的分裂,同源 染色體對數(shù)和染色體組數(shù)均加倍,圖中有4 對同源染色體,4 個染色體組。由于細胞分裂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甲中m 處線粒體較多。(2)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是 DNA 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細胞分裂過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來完成DNA 的復制,此時細胞處于有絲分裂間期,對應圖乙中BC 段。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其作用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前期,對應圖乙中 CD 段的某一時期。(3)圖丙中染色體、染色單體甲乙口染色體 豳染色單體 DNA10和 DNA 數(shù)量之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