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單元會考復習學案_第1頁
文化生活第三單元會考復習學案_第2頁
文化生活第三單元會考復習學案_第3頁
文化生活第三單元會考復習學案_第4頁
文化生活第三單元會考復習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重點知識梳理:請從條目解析中找到相應的知識點。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原因:包容性)(一)源遠流長1.漢字和史書典籍是源遠流長的兩個見證:(1)文字是文化的_,_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注意:區(qū)分文字和漢字;了解漢字的演變。)(2)史書典籍是_的重要見證。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歷史經(jīng)驗,編撰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留存最豐富的史書典籍,記載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和成果。(注意:P65提到的史書。)2.中華文化近代衰微原因(了解,P65)。實踐已經(jīng)證明,只有 _才能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有衰微走向

2、重振的重要轉折點是 (P96)(二)博大精深:1.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華文化內(nèi)容的獨特性)(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以其輝煌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絢麗的內(nèi)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2)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_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具有_的特點。中華民族的科技成果是中華民族_、_的生動體現(xiàn)。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華文化的區(qū)域特色)原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歷史和地理因素的不同等。3.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中華文化的民族特色)(1)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都為中

3、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熟知P69的例證)(2)各民族文化同根同源同宗,對中華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_。P70(三)包容性:(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1.含義理解: _;_。2、作用(意義):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_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理解和對_。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 (一)中華民族精神是什么?1.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是_。(要結合教材實例,準確理解)2.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于_。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nèi)涵。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_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_。(提示: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可以

4、理解為要有具體的愛國認識、愛國情感和愛國行為。)(二)中華民族精神是怎樣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 1.中華民族精神,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_領導各民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比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_;比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_。(了解書本上提及的各時期精神)(三)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1.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xiàn)為_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_的精神紐帶,是支撐_的精神支柱;是推動_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2、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 ,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共同的 ,是中華民族永遠的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是提高_的必然要求;

5、是不斷增強我國_的要求;是堅持_的需要。3.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_,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_。(四)怎么樣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P81,4點。準確理解)1.最重要的是_。2.必須繼承和發(fā)揚_。3.必須準確對待_。4.必須與弘揚_相結合。直擊會考12013年2月10日,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文物是人類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生動見證。做好文物工作()有利于全面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可以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可以更好地彰顯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A  

6、           B           C         D2中國人喜歡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壺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則喝大壺茶,茶具是細長嘴的茶壺和蓋碗。這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華文化輝煌燦爛各地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中華文化具有多樣性A  &#

7、160;        B      C       D3“方塊字”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經(jīng)沉痛地說:“遺失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與漢字原形,我們成了數(shù)典忘祖的新文盲?!毕铝嘘P于漢字的說法,正確的是(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漢字是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A         &

8、#160;   B       C       D4國畫,又稱“中國畫”。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chuàng)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洌瑲忭嵣鷦?。上述材料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異彩紛呈、內(nèi)涵豐富中華文化博采眾長A             B    

9、     C       D5舜帝又名虞舜,出生于公元前2429年,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他代堯繼位后推行“懲腐納諫”、“舉賢禪讓”、“至孝篤親”等一系列措施而天下大治,其孝德、公信、善仁的道德精神流傳至今,對中華民族的影響巨大而深遠。這說明()A中華文化是從舜帝開始的    B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化C中華文化已發(fā)展到頂峰        D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6上海世界書局2010年底出

10、版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清華簡陸續(xù)整理出版,有助于破譯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千古之謎”。這是因為()A漢字記載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B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C我國歷史上編撰的史書,其規(guī)模之大、存量之豐,為世界所僅有D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保存歷史資料7紅樓夢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文學和中國藝術以及中國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相提并論。紅樓夢問世兩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jīng)久不衰。毛澤東之所以將紅樓夢與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相提并論,這是因為A紅樓夢集中表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主要特征B它們共同表明了中華文化

11、曾長期居于世界文化發(fā)展的前列C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有獨特作用D文學藝術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8、2012年6月18日,中國三位航天員正式進駐“天宮一號”并開展相關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這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又上新臺階?!疤鞂m”是中華民族對未知太空的傳統(tǒng)叫法,以“天宮一號”命名目標飛行器,引起了國人和海外華人的共鳴。這表明( )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海外華人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認同感傳統(tǒng)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點 A B C D9、三千年的詩,成功地融進現(xiàn)在的歌詞中。青花瓷中“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荷塘月色“我像只魚兒在

12、你的荷塘,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這種風格的創(chuàng)作說明( ) A東西整合能使現(xiàn)代藝術具有古典韻味 B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藝術煥發(fā)現(xiàn)代價值C在發(fā)展的基礎上繼承實現(xiàn)作品的創(chuàng)新 D實踐是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的主要源頭10在古代,中國積極發(fā)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來,為人類的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成為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漢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發(fā)展西域交通,鄭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華民族對外和平交往的歷史見證。這說明()中華民族素來以睦鄰友好、崇尚交流著稱于世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派遣使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   

13、0;“和為貴”一直深深扎根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A                 B        C          D1175歲的老革命孫征,用5年多時間、自費30多萬元、行走5萬千米,在3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舉行了400多場愛國主義巡回宣講活動。孫征老人的上述做法()源于愛國主義是中國各族人民風

14、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反映出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體現(xiàn)出愛國是人們文化素養(yǎng)的核心和標志印證了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A           B       C             D12當前,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這是因為()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夠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民族精神

15、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xiàn)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A       B     C           D13對于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深入開發(fā),形成自己的特色產(chǎn)業(yè)。否則,就會被別國開發(fā)利用并反過來向我國出口。例如:前幾年美國根據(jù)我國民間故事花木蘭整理的動畫片在我國熱播就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要()A積極保護民族文化

16、,反對他國開發(fā)利用B弘揚民族精神,拒絕外來文化C充分開發(fā)我國文化資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D發(fā)展文化貿(mào)易,豐富中華文化,積極引進先進文化產(chǎn)品14無論什么時期,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奮斗的一面旗幟。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tǒng)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弘揚愛國主義必須大力發(fā)展民族文化,消除外來文化的影響A           B       C

17、         D15.馬來西亞的一位華僑曾對我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_鋼說,凡是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你認為下列觀點,最貼近這句話寓意的是( )A.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B.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深遠持久 C.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D.中華文化能兼容并蓄 .16云南省麗江的納西古樂源于漢族的洞經(jīng)音樂和皇經(jīng)音樂,相傳為宋樂。整個樂曲分為“神州”和“華通”兩個大調,并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分為“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龍吟”等五十多個小調。由于這套樂曲長期在納西族地區(qū)廣泛演奏,在流傳中逐

18、步融合了納西族的格調。由此可見,納西古樂    (    )  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質是由麗江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  具有強大生命力,是促進麗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有悠久的歷史,是納西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chǎn)物  A     B     C     D2012

19、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標志性年份,2月17日,2012倫敦時裝周開幕,開場節(jié)目“山水-2012中國時裝秀”驚艷亮相,成為最大亮點。2月22日,李云迪鋼琴音樂會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舉辦。4月,中國將作為主賓國參加倫敦國際書展,屆時,更多的表演和展覽將向英國民眾呈現(xiàn)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據(jù)此冋答1718題17. 英國舉辦中國文化年有利于中英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鑒  增強各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國際影響力    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A.  B.  C.  D.18.2012年7月27日

20、始,第30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英國倫敦舉行。在本屆奧運會各種比賽中,中華健兒奮力拼搏,摘金奪銀,并在不少項目上有了重大突破。無論是破紀錄的泳壇健將孫楊、葉詩文等,還是奧運三連亞的王皓等都讓我們震撼與感動,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一股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下面對民族精神認識正確的是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fā)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它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中華民族精神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是穩(wěn)定的,沒有變化的A     B     C     D199月28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

21、成立六十周年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公演。以磅礴氣勢和精美藝術將一個多世紀中國人民的革命史、創(chuàng)業(yè)史、奮斗史濃縮在表演中,全面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在苦難中崛起、在拼搏中前進的光輝歷程。這一史詩的演出旨在( ) A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展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C使人們深切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多彩魅力  D促進民族文化的繼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20京劇、文房四寶、剪紙這些極具傳統(tǒng)特色的“中國元素”,在歷史的演變中已變?yōu)槿祟愇幕瘜殠熘械墓鍖?。這些“中國元素”D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nèi)容 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力量源泉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個性特征 A   B    C     D21、2012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六版),詞典的正文收錄了NBA,BBS,GDP,UFO等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此舉引起了廣泛的爭論,有的人反對,有的人支持。反對現(xiàn)代漢語詞典收錄西文字母的人認為:“拉丁字母出現(xiàn)在方塊漢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個異類,是對漢語的污染?!薄拔蚁霑粫^幾十年,漢語成了漢英混雜的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