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蘭陵縣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0收藏的_第1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蘭陵縣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0收藏的_第2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蘭陵縣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0收藏的_第3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蘭陵縣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0收藏的_第4頁
精品資料(2021-2022年收藏)蘭陵縣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2020收藏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蘭陵縣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科學正確地實施城市規(guī)劃,促進城市規(guī)劃管理科學化、法制化、規(guī)范化,打造宜居宜業(yè)美麗新蘭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山東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條例、臨沂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范以及蘭陵縣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5-2030),結合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蘭陵縣中心城區(qū)范圍內進行各項建設活動(含新建、改建、擴建及臨時建設工程)。其他區(qū)域可參照執(zhí)行。 第三條 各項建設工程的功能性質、建筑密度、容積率、建筑高度、綠地率和景觀特征等,應當根據所在地段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和城市設計確定。

2、對尚無批準詳細規(guī)劃的地區(qū),可根據總體規(guī)劃確定的用地性質實施。 第四條 各類建設用地的使用性質應當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則,符合經批準的用地規(guī)劃;確需改變用地性質的,按規(guī)定程序辦理。 第二章   建設用地管理  第五條 建設用地小于(表一)規(guī)定的建設用地下限指標的,縣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不應出具用地規(guī)劃設計條件。(表一) 單獨建設用地下限指標 類型   居住建筑用地面積 (公頃)非居住建筑用地面積 (公頃) 低多層建筑高層建筑低多層建筑高層建筑新區(qū)3412舊區(qū)230.51 建設項目用地面積小于(表一)的規(guī)定,但有下列情況之一,且不妨

3、礙城市規(guī)劃的實施,可由縣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2.1社區(qū)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轉站、變配電室、泵房、公廁等涉及社會公益性的建設項目。2.2鄰近土地為完成規(guī)劃或建設的河道、道路及其他類似情況,確實無法與周邊土地整合的建設項目。2.3經縣政府批準的其他特殊情況。 第六條 新建、改(擴)建的建筑工程的容積率、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標應當依據已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確定;尚無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的,可參照如下指標控制: (表二) 建筑容積率和建筑密度容積率建筑密度居住建筑低層1.035%多層1.528%高層3.525%一般辦公建筑多層1.525%高層3.020%商業(yè)服務建筑多層2.545%

4、高層5.040%綜合建筑多層3.040%高層6.035%2.4表二規(guī)定的容積率、建筑密度為上限,適用于單一類型的建筑基地。對混合類型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標應將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質分類劃定后,按不同類型分別執(zhí)行。對難以分類執(zhí)行的建筑基地和綜合樓基地,應按不同性質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標換算建筑容量綜合控制指標。2.5對未列入表二的倉儲、科研機構、中小學校、體育場館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藝術、幼托(簡稱科、教、文、衛(wèi)建筑,下同)等設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標,按有關專業(yè)規(guī)定執(zhí)行,但不應超過表二中的相應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標。 第七條 工業(yè)項目容積率不得低于0.8,建筑密度不低于35%,廠前

5、區(qū)用地比例不高于7%。 第三章   日照控制標準第八條 中高層、高層建設工程項目,建筑日照必須滿足下列要求:3.1住宅建筑主要朝向滿足大寒日不小于3小時的日照標準。3.2老年人居住建筑、醫(yī)院病房樓、休(療)養(yǎng)院療養(yǎng)用房、大中小學教學樓,其主要朝向滿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時的標準。3.3托兒所、幼兒園的寢室、活動室滿足冬至日不小于3小時的日照標準。3.4舊區(qū)改建,宜按完整地塊開發(fā)。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酌情降低,但不應低于大寒日一小時的標準。如本地塊分期建設,則該期與其余分期視為一個項目區(qū),各期住宅之間仍可執(zhí)行不低于大寒日一小時的日照標準。3.5申報項目外被遮擋的生活

6、居住類建筑原有日照時間符合國家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疊加申報項目的日照影響后,仍應符合國家技術規(guī)范要求;原有日照不符合國家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疊加申報項目的日照影響后,原有日照時間不應減少。 第九條 日照計算參數(shù)按照表三執(zhí)行。 (表三) 日照計算參數(shù) 技 術 參 數(shù)日照標準大寒日冬至日有效日照時間帶(真太陽時)8:00-16:009:00-15:00計算點經緯度北緯34°51'東經118°03'計算時間間隔1分鐘采樣點間距1米日照時間計算起點底層窗臺面最小連續(xù)日照時間5分鐘 注:日照基準年選取公元2001年; 底層窗臺面:是指距室內地坪0.9米高的外墻位置 第十條 日

7、照計算采用多點沿線分析與平面區(qū)域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計算范圍如下:3.6被遮擋建筑的計算范圍:北側為申報建筑高度的1.5倍,且最大不超過150米;東側、西側為申報建筑高度的1倍,且最大不超過100米。當申報建筑超過1棟時,其計算范圍應疊加(圖1)。 3.7遮擋建、構筑物的確定范圍:南側以被遮擋建筑南墻為基準向南150米,東側、西側以被遮擋建筑最外側面為基準向外60米。當被遮擋建筑超過1棟時,其計算范圍應疊加(圖2)。3.8計算范圍內的下列建筑不作為被遮擋建筑進行日照計算:(1)臨時建筑;(2)違法變更為生活居住類的建筑。第十一條 當申報建筑周邊為尚未進入實施階段的規(guī)劃地塊時,為維護相鄰地塊

8、的合法權益,按照規(guī)劃編研方案或下述要求進行日照模擬計算:3.9申報建筑北側為規(guī)劃居住、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綠化、景觀河道等用地時,地界以北15米原則上應滿足大寒日日照時間不小于3小時(圖3)。 3.10 申報建筑為居住、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老年人居住等建筑,其南側為規(guī)劃地塊時,應對規(guī)劃地塊做模擬方案,作為模擬主體建筑對申報建筑進行日照計算并滿足日照標準要求(圖4)。3.11申報建筑東、西兩側為規(guī)劃地塊時,應對規(guī)劃地塊做模擬方案,作為模擬主體建筑對申報建筑進行日照計算并滿足日照標準要求(圖5)。第四章 建筑間距與退讓第十二條 建筑間距除必須符合消防、視覺衛(wèi)生、環(huán)保、安全和城市景觀等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符合

9、以下規(guī)定。4.1.居住建筑南北間距:多、低層與多、低層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1.46倍,且不小于10米。4.2居住建筑東西間距:多層之間不小于6米;高層與其它層之間不宜小于13米。4.3本規(guī)定對臨時建筑、違法建筑不考慮其日照要求。第十三條 建筑后退用地界線,執(zhí)行下列標準,并滿足日照分析、消防間距要求。4.4南北朝向4.4.1低層建筑后退南、北側用地界線不小于建筑高度的075倍,且最小距離不小于4米。4.4.2多層建筑后退南、北側用地界線不小于建筑高度的075倍,且最小距離不小于10米。4.4.3 高層建筑后退南、北側用地界線不小于建筑高度的0.5倍,最小距離不小于15米。4.5東西朝向4.5.1

10、 多、低層建筑后退東、西側用地界線不小于建筑高度的0.25倍,且最小距離不小于4米。4.5.2 高層建筑后退東、西側用地界線不小于6.5米。4.5.3 地下建筑退界距離應在批準的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中劃定,最小距離原則上不宜小于5米。此外,尚需符合地下空間專項規(guī)劃及市政管網安全間距要求。4.5.4推行無院墻式建設,確需設置圍墻時,須為透景式。中小學校、幼兒園用地除滿足教工及學生停車需要外,還須后退用地界線設置社會停車場,滿足家長接送孩子停車及疏散需要。4.5.5 圍墻后退主次干道道路紅線不小于1米,設置為公共綠化帶,也可后退不小于4米設置為社會停車場;大門及傳達室后退道路紅線不小于3米。第十四條 建

11、筑后退道路紅線,執(zhí)行下列標準:4.6 沿城市道路兩側新建、改建無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后退規(guī)劃道路紅線距離,按不小于以下最小距離(表四)進行控制;規(guī)劃建筑面向城市道路設置出入口時,應適當加大退讓距離。 表四: 建筑后退道路紅線最小距離 單位:M建筑高度(H)道路紅線寬度(D)H2424H5050H7575H100主要朝向次要朝向主要朝向次要朝向主要朝向次要朝向主要朝向次要朝向D40252025203025353024D402015201525203025D2415102015252030254.7規(guī)劃道路南側建筑物,主干道路(D40米)原則上還應滿足道路中心線處大寒日日照時間不小于2小時;次干道路

12、(24D40米)原則上還應滿足道路中心線處大寒日日照時間不小于1小時。4.8建筑后退道路交叉口距離,按建筑后退道路交叉口最小距離(表五)進行控制(如下圖所示);規(guī)劃建筑面向城市道路設置出入口時,應適當加大退讓距離。 表五:建筑后退道路交叉口最小距離 單位:米 道路寬度控制直徑道路寬度D4024D40D24D4020015012024D40150120100D2410010075注:以規(guī)劃道路中心線交點為圓心。 4.9 建筑后退道路交叉口距離除符合以上規(guī)定外,還必須滿足交叉口視距三角形的要求。特殊情況,由縣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其性質、功能、位置、交通和配套服務設施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并經縣規(guī)

13、劃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執(zhí)行。第五章   建筑設計和景觀控制第十五條 整體規(guī)劃要求:5.1建筑外墻裝飾設計應當符合節(jié)能、環(huán)保、美觀、耐久的要求;空調室外機擱板、管道、壁掛太陽能等設置在建筑外墻的,其位置和形式應當結合立面一并設計。5.2鼓勵建筑群體組合空間環(huán)境設計;新建低、多層住宅應采用坡頂屋面,屋頂太陽能應統(tǒng)一設計安裝;高層建筑屋頂必須進行重點設計。5.3 建筑造型比選,應提供不少于3個建筑設計方案及夜景燈光設計。5.4沿重要城市道路兩側不宜設置圍墻。應通過綠化、水面等景觀設計手段明確空間界限。建筑后退道路紅線距離內應盡可能設置綠化帶。確需修建圍墻的,應設置透空圍墻,圍墻高度不

14、宜高于1.5米。第十六條 建筑高度與面寬5.5 建筑物的高度必須符合日照、建筑間距、消防、抗震等方面的要求。5.6 在氣象臺、電臺和其他無線電通訊(含微波通訊)設施周圍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應符合有關凈空高度限制的規(guī)定。5.7 在文物保護單位和建筑保護單位周圍及風景名勝區(qū)規(guī)劃控制地段,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應符合建筑和文物保護的有關規(guī)定,并按經批準的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執(zhí)行。尚無經批準的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的,應先編制城市設計或建筑設計方案,進行視線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護措施,經批準后方可實施。5.8 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且小于等于50米的,其最大面寬不大于70米;5.9 公共建筑建

15、筑高度大于50米的,其最大面寬不大于60米。5.10 住宅建筑層數(shù)小于10層,其最大面寬不大于70米,且單元組合數(shù)不宜超過3個;5.11 住宅建筑層數(shù)大于10層(含10層),其最大面寬不大于60米,且單元組合數(shù)不宜超過2個。第十七條 建筑色彩與材質5.13建筑的色彩、色調要體現(xiàn)變化和主次搭配,做到統(tǒng)一中有變化。材質采用石材、玻璃、金屬材料等,色調以淺灰色為主,輔以其他色調。辦公建筑莊重大方,商業(yè)建筑簡潔美觀,居住建筑溫馨實用。 第六章  綠化配套 第十八條 各類新建建設項目綠地率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6.1教育體育、醫(yī)療衛(wèi)生、高檔住區(qū)等建設項目,綠地率不小于35%;6

16、.2居住、行政辦公、文化娛樂、科研設計等建設項目,綠地率不小于30%;6.3商業(yè)金融、交通樞紐、市政公用設施等建設項目,綠地率不小于20%。6.4舊城改造項目執(zhí)行上述標準確有困難的,經有關程序確定,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綠地率可適當降低,但不應小于25%。6.5工業(yè)項目綠地率不得大于15。第十九條 居住區(qū)內的公共綠地,應設置成中心綠地、老年人與兒童活動場地以及其它塊狀帶狀公共綠地,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6.6居住小區(qū)內每塊公共綠地面積應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綠地面積在規(guī)定的建筑日照陰影線范圍之外。公共綠地內的綠化面積(含水面)不小于70%。6.7組團綠地不小于0.5平方米/人;小區(qū)

17、綠地(含組團)不小于1.0平方米/人;居住區(qū)(含小區(qū)與組團)不小于1.5平方米/人。舊區(qū)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應指標的70%。 6.8地下、半地下建筑屋頂綠化時,覆土深度不得小于1.5米。第二十條 加強建筑室外場地、鄰里空間、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重視第五立面的處理,避免大量硬地和閑置裙房屋頂?shù)某霈F(xiàn)。6.9屋頂綠化,可將屋面地栽綠化面積(每塊面積不得小于100 )折算成綠地面積,但不參加用地平衡,指標應單獨說明。屋面地栽綠化按公式F=KM折算成綠地面積。式中:F地面綠地面積,K有效系數(shù)(見表五),M屋面地栽綠地面積。 表五: 屋面地栽綠化有效系數(shù)一覽表屋面標高與基地地面的高差(米

18、)有效系數(shù)(k)<1.51.01.5 <5.00.85.0 <240.424 <500.250<1000.16.10有喬木種植且鋪地為植草磚的停車場可按鋪地面積的60%計入綠地面積。第二十一條 沿河、沿路等重要地段應設置綠線,其寬度按以下規(guī)定執(zhí)行:6.11北環(huán)路、西環(huán)路、東環(huán)路、南環(huán)路兩側綠化帶控制寬度為50米;蘭陵路、工業(yè)大道、迎賓路、民興路兩側綠化帶控制寬度為20米;東加河濱河西路、汶河東岸外側綠化帶控制寬度為30米;東加河濱河東路外側綠化帶控制寬度為50米。 第7章 公共設施配套 第二十二條 居住區(qū)公共服務設施(也稱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yī)療衛(wèi)

19、生、文化體育、商業(yè)服務、金融電信、社區(qū)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設施。配置標準如下:7.1按照居住區(qū)分級控制規(guī)模,居住區(qū)按照居住戶數(shù)可分為居住區(qū)、小區(qū)、組團三級(表六):表六: 居住區(qū)分級控制規(guī)模居住區(qū)小區(qū)組團戶數(shù)(戶)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7.2新建居住小區(qū)應按每百戶不少于2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用房;按總建筑面積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比例配置物業(yè)管理用房;按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0.1平方米或或人均用地面積不低于0.3平方米比例配建群眾健身相關設施。7.3人口規(guī)模在1-

20、1.5萬人、1.5-3萬人、3-5萬人的社區(qū),應分別配套建設面積不少于750平方米、1085平方米、1600平方米的社區(qū)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7.4人口規(guī)模在0.7-1.5萬人的居住小區(qū),應按用地40-60平方米/千人、建筑20-30平方米/千人的比例配建青少年文化活動站;人口規(guī)模在3-5萬人的居住區(qū),應按用地100-200平方米/千人、建筑200-600平方米/千人的比例配建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7.5新建小區(qū)配套幼兒園用地面積和園舍建筑面積應符合山東省幼兒園基本辦園條件標準(試行)(魯教基字201010號)的規(guī)定,并按以下要求進行配建:7.5.1 組團規(guī)模滿足800-1000戶,宜配建1所規(guī)

21、模為3-6個班的全日制幼兒園。7.5.2 小區(qū)規(guī)模,應配建1所規(guī)模為8-12個班的全日制幼兒園。7.5.3 一個組團規(guī)模以上,達不到小區(qū)規(guī)模,根據上述規(guī)模比例進行配建。第八章  停車和交通組織 第二十三條 居住區(qū)、商業(yè)購物中心、文化體育中心 、賓館、公園、辦公樓、影劇院、學校、醫(yī)院及其它公共設施,必須建設與之相配套的機動車停車場(庫)及供本單位職工的自用停車場,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實施。配建停車場(庫)的停車標準應符合表六的規(guī)定。表六 建設工程配建停車位指標表類       別單  

22、60;    位指     標機動車自行車住宅普通商品房車位/每套1.02.0公租房、經適房車位/每套0.52.5辦公辦公車位/100 m2建筑面積1.04.0商業(yè)商業(yè)車位/100 m2建筑面積1.08學校大中專院校車位/100位師生2.540.0中學車位/100位師生0.570.060小學車位/100位師生0.520.0幼兒園 車位/100位師生0.55.0對外交通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碼頭車位/1000旅客(平峰日)3.03.0旅館三星級以上賓館泊位/客房0.61.0其他普通旅館泊位/客房0.41.0 飯店 不含住宿車

23、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3.0醫(yī)院縣級及縣級以上醫(yī)院車位/100 m2建筑面積1.54.0其他醫(yī)院車位/100 m2建筑面積0.85.0文化博物館、紀念館、群藝館、科技館、圖書館、展覽館、美術館車位/100 m2建筑面積0.65.0影劇院影劇院車位/100座4.030.0會議中心車位/100座5.020.0體育場館一類體育場館車位/100座3.030.0二類體育場館車位/100座2.025.0游覽場所市區(qū)公園車位/100 m2游覽面積0.080.1其他公園車位/100 m2游覽面積0.070.01注1:體育場一類:座位數(shù)15000,二類:座位數(shù)<15000;體育館一類:座位數(shù)400

24、0,二類:座位數(shù)<4000;注2:新建建筑采用立體機械式停車位的,停車位指標按上表規(guī)定上浮20%計算;注3:綜合建筑的停車位指標,按表六所列不同性質類別的建筑分項累計計算。第二十四條 新建中小學及幼兒園學校,應設置為家長接送學生停車疏散使用的社會停車場,標準按照每百學生30個汽車機動車位、50個電動自行車位配建。該標準不含師生停車位。 第二十五條 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應配建裝卸車位、出租車位和無障礙車位,配建指標見表七。表七 裝卸車位、出租車位、無障礙車位配建指標表建筑物類型計算單位裝卸車位出租車位無障礙車位住宅車位/10000-1.0每100個車位設置2個辦公車位/100002.53.

25、0商業(yè)車位/10000097.53.0賓館車位/100客房2.52.0餐飲娛樂車位/100002.53.0醫(yī)院車位/100床位按實際需要設置救護車位1.0影劇院、體育場館車位/300座位-1.0(最多30個)交通類建筑車位/300設計旅客容量-1.0第二十六條 機動車停車位面積應當符合下列控制標準: 1、小型汽車露天停車場為 2530平方米/車位; 2、小型汽車室內停車庫(位)為3035平方米/車位; 3、小型汽車路邊停車帶為 1620平方米/車位。 第二十七條 居住區(qū)內應人車分流,地面停車率不宜超過10%。高層居住區(qū)應設置樓、庫一體的全通式地下停車庫,住宅樓電梯應通至地下停車庫內;多層居住區(qū)

26、鼓勵設置樓、庫一體的全通式地下停車庫,住宅樓樓梯宜通至地下停車庫內。當設置樓、庫分離的地下停車庫時,應先建設或同步建設地下停車庫,并與住宅樓同時交付使用。第二十八條 公共停車場、商業(yè)停車位按1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住宅停車位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第二十九條 少于5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可設一個出入口;50-500個停車位停車場,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大于5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米。出入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米,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米。第三十條 建設項目配建停車位應設置在其用

27、地范圍內,與人防工程和地下空間開發(fā)相結合,與主體建筑位于城市道路同側,嚴禁占用公共綠地和城市道路設置停車位。 第9章    建設工程竣工規(guī)劃核實第三十一條 建筑面積審核執(zhí)行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及相關規(guī)定。建筑面積誤差是指建設工程竣工實測建筑面積超出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載明的數(shù)值。其合理誤差按以下規(guī)定累進計算,但累進建筑面積合理誤差不得超過300平方米:9.1小于等于1000平方米時為3%;大于1000小于等于5000平方米時為2%;大于5000小于等于10000平方米時為1.5%;大于10000平方米時為0.5%。9.2規(guī)劃核實以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對應的用地范圍

28、為單元組織,按照各期辦理的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分別核實,不得在一個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對應的用地范圍內分次計算。對最后一期建設項目進行核實時,應當核算各分期合計的總建筑面積誤差。第三十二條 建筑高度誤差按以下規(guī)定累進計算,但累進建筑高度合理誤差不得超過1米:9.3小于等于20米時為0.5%;大于20米小于等于100米時為0.25%;大于100米時為0.1%。第三十三條 建設工程平面位置誤差是指建設工程竣工實測主要坐標點的平面位置與規(guī)劃許可時位置的距離差異。其誤差不得超過1米。第十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本規(guī)定實施前已經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規(guī)劃方案,仍按

29、原方案執(zhí)行。第三十五條  本規(guī)定由蘭陵縣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附錄一:名詞解釋 1、低、多、高層建筑:住宅建筑按層數(shù)分類:一層至三層為低層住宅,四層至六層為多層住宅,七層及七層以上為高層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者為單層和多層建筑,大于24米者為高層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單層公共建筑)。2、建筑密度:建筑底層占地面積與建筑基地面積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3、容積率(建筑面積密度):建筑的地面以上各層建筑面積總和與建設用地面積的比值。4、綠地率:建筑基地范圍內綠地與建筑基地總面積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5、基地面積:指用于

30、某一項目建設或某一基地范圍的地塊面積。6、建筑高度:一般指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檐口(包括女兒墻)的高度。7、建筑間距:除另有規(guī)定外,一般是指建筑外(山)墻面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外包尺寸)。8、地下室:房間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1/2者為地下室。9、半地下室:房間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1/3,且不超過1/2者為半地下室。10、配建停車位:指用于本建設項目車輛停放以及以本建設項目為目的地的外來車輛停放的專用車位。11、地面停車率:居住區(qū)內居民汽車的地面停車位數(shù)與居住戶數(shù)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12、臨時建筑: 臨時用地上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工程設施;在已取得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準文件的用地上,因施工、管理等需要臨時搭建的工棚、庫房、管理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