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規(guī)章制度樣本(共29頁)_第1頁
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規(guī)章制度樣本(共29頁)_第2頁
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規(guī)章制度樣本(共29頁)_第3頁
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規(guī)章制度樣本(共29頁)_第4頁
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規(guī)章制度樣本(共2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規(guī)章制度揮發(fā)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管理制度*公司項目名稱:揮發(fā)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管理制度文件類型: 法人代表: * 項目負責人: * 聯(lián)系電話: 編制單位: *公司 目 錄1、總則 12、編制依據 2 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 2 相關政策 2 參考技術文件 23、 術語和定義44、 建立和完善泄露檢測與修復管理制度6 揮發(fā)性有機物管理機構與職責6 加強監(jiān)測能力建設7 實施長效管理75、檢測要求8 檢測環(huán)境條件8 檢測方法8 儀器設備要求8 結果處理13 安全防護要求13 檢測范圍、對象14 泄露檢測頻次要求146、 泄露認定16 泄露修復定義值16

2、 泄露及修復分級16 企業(yè)管理控制要求17 第三方檢測機構管理要求197、 泄漏修復管理20 修復時限20 各方職責208、 揮發(fā)性有機物的治理規(guī)定22 VOCs生產管理要求22 揮發(fā)性有機液體儲運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22 廢水收集、處理、儲運設施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249、 附表251、 總則 企業(yè)開展LDAR作為內部管理,應遵循本技術要求。 本要求適用于:生產過程中全部或局部裝置采用連續(xù)性生產工藝、涉及VOCs排放的,采用LDAR技術進行泄漏與修復管理。 罐區(qū)等有VOCs無組織排放的,參照泄漏和敞開液面排放的揮發(fā)性有機物監(jiān)測技術導則(HJ733-2014)和本要求開展LDAR工作。 L

3、DAR技術的管理和實施除應符合本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的要求。2、 編制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3) 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lián)防聯(lián)控工作改善區(qū)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033號);(4)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fā)201337號);(5)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國辦發(fā)201421號);(6) 重點區(qū)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guī)劃(環(huán)發(fā)2012130號);(7) 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huán)保部公告2013年第31號);(8) 石化行業(yè)揮發(fā)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環(huán)發(fā)2014177號

4、)。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1) 泄漏和敞開液面排放的揮發(fā)性有機物監(jiān)測技術導則(HJ733-2014);(2) 石化裝置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泄漏檢測規(guī)范(QSH05462012);(3) 揮發(fā)性有機物泄漏測定方法-火焰離子化偵測法(臺灣NIEA );(4) 揮發(fā)性有機物泄漏測定方法(臺灣NIEA );(5) 美國EPA Method21排放系數。3、 術語和定義(1)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在太陽光紫外線存在下,可與氮氧化物發(fā)生反應產生光化學氧化物;20下蒸汽壓大于10MPa;標準大氣壓()下沸點不高于260。不包含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碳酸、碳酸鹽、碳酸銨、氰化物或硫氰化物等

5、化合物。(2) 揮發(fā)性有機液體指揮發(fā)性有機物成分占其重量百分比10%以上的液體。(3) 輕質液指在正常的作業(yè)條件下,設備管線中工藝流體為液態(tài),且滿足:,有機組分蒸汽壓大于300Pa;%以上。(4) 重質液除氣體/蒸汽和輕質液以外人介質。(5) 真空設備組件指該設備組件于操作時,。(6) 難以檢測的設備組件指不易使用檢測儀器進行一般性測量的設備組件,包括從地面進行檢測時,安裝位置高于地面五米以上的設備組件;或從平臺進行檢測時,安裝位置高于該平臺二米以上的設備組件。(7) 開口閥指閥座一側接觸有機氣體或揮發(fā)性有機液體,另一側接觸大氣的閥門,但不包括泄壓裝置。(8) 無組織排放指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

6、無規(guī)則排放。(9) 響應系數指已知濃度的VOCs化合物的濃度值,與經相同濃度值的參考化合物校準的儀器讀數的比值。(10) 初檢測值指檢測某設備組件逸散的揮發(fā)性有機物原始讀值。(11) 凈檢測值指初檢測值減去本低濃度值的凈值。(12) 泄漏修復定義值指在相關排放標準或法規(guī)中規(guī)定的,在泄漏源表面或敞開液面測得的,表示有VOCs泄露存在,需采取措施進行控制的濃度限值(基于經參考化合物校準的儀器的測定讀數)。(13) 泄漏源指設備組件凈檢測值超過泄露定義值,或目視、聽覺、嗅聞等其他簡易方式發(fā)現工藝流體自設備組件處滴漏者。(14) 泄露比例指裝置內某類設備組件流經氣體、輕質液或重質液工藝流體的泄漏源個數

7、,占該類組件檢測總個數的比例。(15) 污染防治設施指處理廢氣的熱力焚燒爐、催化氧化爐、鍋爐或加熱爐等密閉式焚燒設施、冷凝器、吸附裝置、吸收塔、緊急狀況使用的火炬等。4、 建立和完善泄露檢測與修復管理制度(1) 公司VOCs管理工作在主管經理領導下工作,由公司安環(huán)部負責日常VOCs控制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2) 公司安環(huán)部在管理VOCs工作中主要內容:1、貫徹執(zhí)行省、市關于VOCs治理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公司VOCs綜合治理方案。2、組織制定公司揮發(fā)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3、制定公司有關VOCs管理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及VOCs綜合治理責任制。4、組織研究公司的大氣狀況,并檢查、總結、評比各車間部室VOC

8、s治理工作的情況。5、負責向上級部門匯報和提出控制VOCs所采取的措施和實施情況。6、確定公司VOCs控制項目的實施。(3)VOCs治理部門管理職責:、1、督促檢查公司各部門嚴格執(zhí)行上級有關精神文件。2、制定各項VOCs治理規(guī)定和排放指標。3、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做好VOCs檢測和統(tǒng)計上報建檔工作。4、大力推行先進的VOCs管理技術和檢測手段,用好治理資金。5、負責按照指標、規(guī)定進行嚴格考核。(4)VOCs治理部門監(jiān)督員職責1、掌握公司大氣狀況,及時掌握和了解新的VOCs逸散源,結合部門制定治理措施。2、督促逸散源的管理和治理工作,監(jiān)督VOCs治理設備的正常運轉。3、配合部門解決VOCs有關問題

9、。4、建立、完善有關VOCs治理臺賬。企業(yè)配備VOCs便攜監(jiān)測儀器,培訓相關人員,具備自行檢測能力。認真執(zhí)行泄漏檢測與修復管理制度,切實落實有關規(guī)定,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每月向當地環(huán)保部門報告工作情況,重要情況隨時報告。5、 檢測要求現場監(jiān)測應在儀器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能正常工作的環(huán)境條件下實施。超出使用環(huán)境條件,應獲得儀器制造商對使用條件的書面認可。雨雪或大風天氣(地面網速超過10m/s)應禁止作業(yè)。以具有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的可攜式儀器對設備組件的揮發(fā)性有機物泄漏濃度進行定量檢測。對于難以檢測的設備組件,可采用紅外線氣體成像儀(OGI)進行定性檢測。采用火焰離子化檢測器進行檢測時,應符合如

10、下規(guī)定:必要時加裝可延伸采樣管(外徑不超過7mm,長度不超過5mm),且采樣探頭僅允許單一端點開口進行采樣,采樣探頭前端應能保證能進入各類設備狹小縫隙進行檢測,并應堵塞玻璃棉或過濾器以防儀器受阻塞?;鹧骐x子化檢測儀器必須滿足以下要求:(1) ,且須確認儀器的靈敏度符合儀器制造商議值;(2) 檢測儀器測量范圍必須包含泄漏定義值和管制值;(3) 精密度(儀器示值相對誤差)測試小于10%;(4) 儀器響應時間、回復速率小于30秒;(5) 儀器動態(tài)檢測范圍應涵蓋泄漏定義值濃度范圍;(6) 校正誤差小于10%;(7) 響應系數小于10;(8) 測定量程其分辨率應保證在泄漏定義值的±%范圍內可讀

11、;(9) 對在任何可爆炸環(huán)境中操作儀器,必須絕對符合國家標準。儀器不可除去任何安全措施,如排氣消焰器。(1) 零值空氣:指VOCs濃度低于10ppm(以甲烷計)的空氣。(2) 標準氣體:購置(或經稀釋后)濃度略高于泄露管制值或定義值的VOCs氣體。使用校正氣體的濃度,應由標準氣體制造商確認其準確度在±2%內,且須于保存時間內使用。若某一校正氣體VOCs對參考化合物的反應系數可從參考來源得知或實驗測出,且可換算成相當于參考化合物的濃度,則校正程序可使用該種VOCs而不需用參考化合物。、后校正步驟(1) 采樣前儀器性能評估按原廠儀器操作說明書啟動和初始調節(jié)要求正確安裝并啟動儀器。儀器進行

12、維護、保養(yǎng)、檢查。儀器執(zhí)行采樣系統(tǒng)檢漏。(2) 儀器調校使用浮子流量計,讀得儀器采樣泵流量,。精密度測定,需符合一起示值相對誤差小于10%。響應時間測定:在分析儀器使用前完成。測試時,儀器需連同泵、稀釋采樣管、采樣探頭和采樣探頭過濾器組裝同時進行,測試方法為將零值氣體導入到儀器采樣探頭中,待儀器讀值穩(wěn)定,立刻轉換改另一特定濃度的校正氣體導入,測量從轉換到獲得90%。最后穩(wěn)定讀值所需的時間,連續(xù)做此測定3次并記下結果,計算平均反應時間。靈敏度校正:在儀器正確的暖機時間及零點內部矯正步驟后,將校正氣體導入儀器的采樣探頭,求得儀器訊號強度增量與校正氣體濃度的穩(wěn)定比值。校準可以是單點或多點濃度校準,根

13、據泄露定義量程不同與監(jiān)測目調整。校準濃度需略高于標準濃度限值,保證泄露定義值在校準濃度的范圍內。誤差確認測試:檢測測量確認方式為直接在檢測器測量狀態(tài)下導入另一校正氣體,記錄其倒入后,2倍儀器反應時間讀值作為測定值,儀器計量讀值與校正氣體VOCs濃度值誤差不超過10%。采樣后系統(tǒng)誤差測試: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當日檢測數據無效:a. 儀器采樣系統(tǒng)有漏氣情況。b. 儀器泵流量變化超過10。c. 儀器分析誤差超過10。d. 儀器熄火后,未使用標氣做誤差確認。 個別設備組件檢測 (1)本底濃度值檢測:以待檢測組件上下風處1約2米處,緩慢移動采樣探頭并停留至少兩倍儀器響應時間,記錄上風向±45度內

14、測得的最高值,若該測量位置有遭受其他臨近設備組件干擾時,其距離不得少于25李密,若無明顯上風處則應對周遭環(huán)境進行測量。 (2)泄漏源檢測:將采樣探頭(必要時可加裝延伸采樣管,下同)放在距離可能發(fā)生泄露組件交界1李密以內,緩慢(10厘米/秒)沿著交界面周圍移動采樣探頭,此時可得到儀器讀出值。若讀值增加,就在泄漏發(fā)生的交界面采樣,搜尋儀器最大讀值之處。反覆前述步驟數次,在可確認儀器最大讀值之處,以2倍儀器反應時間后量取該處VOCs濃度。但采樣口無法于泄漏組件交界面1厘米以內檢測時,應于最接近泄漏組件交界面處檢測。前一個待檢源結束后轉移到下一個待檢源檢測開始前,應確認儀器恢復正常待測狀態(tài)。(3) 泄

15、漏源檢測位置規(guī)定:閥:各類閥中最常見的泄漏源是閥桿和架構間的填料函。將采樣探頭放在閥桿填料壓蓋交界面及閥桿、壓蓋凸源法蘭軸封交界面周圍采樣,檢查各種零件組合架構間所有交界面是否發(fā)生泄漏。法蘭:對焊接的法蘭將采樣探頭放在法蘭墊圈外緣交界面處并在法蘭周圍采樣。其它非永久接連的法蘭(如螺紋連接)采樣,以類似的橫向方法采樣。泵、攪拌設備、壓縮機:在泵外側表面或攪拌設備、壓縮機軸和軸封交界面周圍進行橫向采樣。若泄漏源是轉動軸,將采樣探頭距軸封交界面1厘米內的地方進行檢測。若架構外形妨礙在軸周圍進行采樣工作,則在所有可接近的地方采樣。同時也在泵或壓縮機架構可能發(fā)生泄漏的所有其他結合點進行采樣。泄壓裝置:大

16、部分泄壓裝置的結構會妨礙軸封交界面的采樣工作,軸封交界面采樣時,采樣探頭加裝延長線;泄壓出口附近采樣時,將采樣探頭放在排向大氣區(qū)域的中央。排放口:對開放式排放口,將采樣探頭放在接近排向大氣區(qū)域的中央。對密封式排放口,采樣探頭放在密封處的表面,同時進行周圍橫向采樣。開口閥:將采樣探頭放在靠近大氣區(qū)域的中央采樣。其他連接管件(線):將采樣探頭放于可能裂縫或銹蝕區(qū)采樣。揮發(fā)性有機液體儲槽的設備組件泄漏濃度檢測:對于槽體、排氣孔、封氣設備等所有與大氣接通口的泄漏源檢測,將檢測儀器的采樣探頭自組件與大氣接通口伸入,停留至少2倍儀器反應時間后讀取VOCs濃度。檢修口密封處:將采樣探頭置于檢修口密封圈表面來

17、回移動進行采樣檢測。難以檢測的設備組件:使用紅外氣體攝像檢測技術進行定性檢測,如發(fā)現有泄漏現象應使用檢測儀器予以定量檢測并維修。輕質液及氣體取樣連接系統(tǒng)符合下列情況的可免于檢測:a取樣連接系統(tǒng)裝有密閉集氣系統(tǒng)連通至防治設施。B采用線上取樣分析系統(tǒng)者。(1) 監(jiān)測報告至少應列檢測儀器序號、采樣組裝后胡儀器反應時間、校正濃度范圍、各設備組件泄漏測定時間及檢測結果等資料;敞開液面檢測按泄漏和敞開液面排放的揮發(fā)性有機物檢測技術導則(HJ733-2014)要求進行。(2) 設備組件VOCs泄漏的凈檢測值以下式計算:凈檢測值=泄漏值濃度值-本底濃度值設備泄漏檢測現場工作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監(jiān)測人員

18、應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工作。檢測前應對潛在危險進行評估:(1)確認可能泄漏區(qū)域所在位置。(2)確認檢測日廠方作業(yè)流程。(3)了解工藝流體MSDS資料。(4)準備防護裝備,執(zhí)行作業(yè)環(huán)境測試的人員穿著防護裝備(有害腐蝕性作業(yè)環(huán)境需穿著C級防護裝備、局限空間作業(yè)環(huán)境需穿著B級防護裝備、一般性作業(yè)環(huán)境應穿著D級防護裝備)。(5)進行作業(yè)環(huán)境測試。測試人員須用四合一氣體檢測器對檢測作業(yè)環(huán)境中的O2、CO、H2S、LEL濃度進行檢測,測試結果符合安全要求則執(zhí)行采樣;若不符合安全要求,則評估防護等級升級或取消當日采樣。、對象泄露檢測對象應包括作業(yè)流體為VOCs含量占比不低于10%的設備,包括:(1)泵;(2)

19、攪拌器;(3)壓縮機;(4)泄壓設備;(5)采樣系統(tǒng);(6)放空閥或放空管;(7)閥門;(8)法蘭及其他連接件;(9)儀表;(10)氣體回收裝置和密閉排放裝置。流體作業(yè)負壓運行或年作業(yè)時間不大于10天的設備,可免于檢測,但應記錄并申報。企業(yè)應定期對設備與管線組件采用VOCs便攜檢測儀器進行泄露檢測并記錄檢測數據,檢測頻次要求為:a、至少每周對輕質液泵進行一次巡檢,目視檢查其軸封處是否存在流體泄漏,重質液設備組件應每周目視檢查或以嗅聞、聽覺等其他簡易方法檢漏,并將巡檢記錄制成檔案。發(fā)現前二項有泄漏跡象的,應于五日內進行儀器檢測,以確認是否為泄漏源。b、至少每季度對氣體/蒸汽以及輕質液常規(guī)設備與管

20、線組件進行一次儀器定量檢測,其中釋壓裝置至少每季度及每次釋壓排放后五日內檢測一次;至少每年對氣體/蒸汽以及輕質液常規(guī)靜設備與管線組件進行一次儀器定量檢測;根據泄漏風險可加大檢測頻次。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免于檢測:設備組件安裝了密閉集氣系統(tǒng),并連通至污染防治設施。輕質液泵、氣體壓縮機具備流體軸封系統(tǒng),切該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止漏流體的操作壓力恒大于軸封填料箱壓力;2、 已安裝可監(jiān)測流體軸封系統(tǒng)異?;蚴У膱缶b置;未安裝報警裝置的,應每日檢查軸封系統(tǒng)并作成記錄;3、 軸封系統(tǒng)的設計具備可將止漏流體吹排回工藝物料或密閉集氣系統(tǒng)的。c、至少每季度對重質液常規(guī)設備與管線組件目視檢查或以嗅聞、聽覺

21、等其他簡易方法檢漏,發(fā)現有泄漏現象應于五日內使用檢測儀器予以定量檢測。d、至少每年對難于檢測的設備與管線組件進行一次紅外氣體成像檢測,發(fā)現有泄漏現象應于五日內使用檢測儀器予以定量檢測;至少每兩年對難以檢測的設備與管線組件進行一次儀器定量檢測。如采取其他替代檢測方案,應向當地環(huán)保主管部門提出申請。6、 泄漏認定a、設備軸封處流體滴漏不超過每分鐘3滴。b、企業(yè)設備與管線組件的VOCs泄漏凈檢測值不得超過表1規(guī)定的標準限值。表1泄漏凈檢測值最高允許濃度單位:ppmv(以甲烷計)泵/壓縮機/攪拌器2000所有其它設備500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則認定發(fā)生了泄漏:a、 設備與管線組件泄露凈檢測值不滿足規(guī)定要

22、求。b、 采用密閉排氣至污染控制設備,但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排氣筒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c、 止漏流體軸封系統(tǒng)失效。d、 設施、容器等有肉眼可見的滲漏現象。e、 由紅外氣體成像儀觀測到的揮發(fā)性有機物擴散現象。根據對設備組件的檢測濃度結果,將泄漏程度分為嚴重泄漏、較大泄漏、一般泄漏。(緊急修復)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判定為嚴重泄漏:(1) 設備組件密封連接處,有液體滴漏且每分鐘大于或等于三滴,或感官判斷有明顯氣體泄漏現象。(2) 設備組件的凈檢測值大于或等于10000ppm。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判定為較大泄漏:(1) 設備組件密封連接處,有液體滴漏且每分鐘大于或等于一滴,小于三滴,或感官判斷有輕微氣體泄

23、漏現象。(2) 設備組件的凈檢測值大于或等于2000ppm,小于10000ppm。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判定為一般泄漏:(1) 設備組件密封連接處,有液體滴漏且每分鐘小于1滴。(2) 設備組件的凈檢測值大于或等于500ppm,小于2000ppm。泄漏設備應懸掛顯著帶有編碼的標識牌,且應根據要求及時記錄并進入修復工序。企業(yè)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設備組件建檔組件建檔范圍為生產過程中內部含揮發(fā)性有機物的物料且可能泄漏排放的各種設備和管線,包括閥門、法蘭及其他連接件、泵、壓縮機、泄壓裝置、開口閥或開口管線、取樣連接系統(tǒng)、泵和壓縮機密封系統(tǒng)排氣口、儲罐湖西口、檢修口密封處等。但下列設備組件不在建檔范圍內:(1

24、) 流經該設備組件的物料中,其揮發(fā)性有機物重量百分比小于10%的;(2) 含揮發(fā)性有機物的物料存在時,系統(tǒng)保持負壓狀態(tài)的設備組件;(3) 因埋于地下等原因無法測量的設備組件。建檔方式選擇應滿足以下條件:(1) 應覆蓋整個廠區(qū)或裝置中所有可能的泄漏源,不得遺漏;(2) 設備組件檔案應具備直觀、查找快捷等特點,并能夠及時發(fā)現誤建、漏建的設備組件;(3) 所有可能的泄漏源應具有唯一性編碼,編碼方式應做到統(tǒng)一、簡潔、可辨,檢測時做到數據與檢測點相互對應,現場檢測應以電子信息化方式記錄檢測數據,避免紙質記錄檢測數據;(4) 應避免受化工物料的腐蝕性影響和自燃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標識的損壞;(5) 應充分考慮

25、裝置的操作和檢修導致標識的損壞、遺失和混肴;(6) 應充分考慮企業(yè)對于生產工藝等方面的保密性要求。LDAR檢測檔案記錄要求如下:(1) 設備組件的定期檢查應整理成檔,檔案內容應包括檢查方式或使用的檢測儀器型式、檢查人員姓名、組件編號、組件型式類型、流體組成、內容物主要介質、檢查日期及結果。(2) 檢測儀器的校正、保養(yǎng)及維護資料記錄。(3) 泄漏修復相關資料。(4) 排放量估算表。(5) 相關佐證附件。(6) 原始數據記錄。(7) 以上資料至少保存5年備查。第三方檢測機構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及有關管理要求,堅持公正、科學、誠信的工作原則,對泄漏檢測數據和修復復測結果的準確性負責。第三

26、方檢測機構對所提供的LDAR服務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負責,并應積極幫助企業(yè)掌握LDAR檢測技術。(1) 須為依法設立和注冊的公司,能夠承擔響應的法律責任,保證客觀、公正和獨立地從事檢測活動。(2) 一般為獨立法人;非獨立法人的分支機構需經法人授權,能獨立承擔第三方公正檢驗,獨立開展業(yè)務活動,有獨立賬目并獨立核算。(3) 具備固定的工作場所,應具備正確進行檢測和校準所需要的并且能夠獨立調配使用的固定、臨時和可移動檢測和校準設備設施。(4) 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通過ISO9000等相關體系應具備與其從事的LDAR技術服務相適應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5) 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其人員不受任何

27、來自內外部的不正當的商業(yè)、財務和其他方面的壓力和影響,并防止商業(yè)賄賂。(6) 第三方檢測機構及其人員在對其在檢測和校準活動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技術秘密負有保密義務,并有相應措施。7、 泄漏修復管理不同等級的泄漏應在以下時限內進行修復:(1) 嚴重泄漏源須于發(fā)現之時起,48小時內進行修復。(2) 較大泄漏源應于發(fā)現之日起5日內以緊固、密封、填膠或其他方式進行修復。無法以緊固或密封等方式修復的,應于發(fā)現之日起15日內以更換零件等方式修復。超過15日仍無法修復的,企業(yè)應立即向當地主管部門填報延期修復備案。延期修復備案中應包括泄漏發(fā)現日期、已采取的修復方式、延期修復的理由、延期修復時間及泄漏

28、源的維護措施,延期修復時間最晚不得超過下一次停車時間。延期修復應具備以下條件:除了停車檢修外,泄漏源的維修在技術上存在困難;該泄漏源在修復前可采取措施與生產系統(tǒng)進行隔離,不進行使用和操作;如采取修復措施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泄漏;修復組件采購時間超過修復時限要求;其他可以證明延期修復必要性的。(3) 一般泄漏源可于發(fā)現之日起15日內進行修復,如有必要,也可向當地環(huán)保主管部門填報延期修復申請。(1) 檢測人員應將當日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如發(fā)現泄漏源,應以顏色顯眼防水防腐保護標簽標示在泄漏源上,并于當日將泄漏等級、泄漏源位置等情況及時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形式向企業(yè)進行報告。(2) 檢測人員應將泄漏

29、源相關資料記錄在維護記錄表上,包括檢查方式或使用的檢測儀器型式、檢查人員姓名、泄漏源的組件編號、泄漏源發(fā)現日期、泄漏源修復前后檢測濃度、修復完成日期、修復方法、延期修復的理由等。(3) 發(fā)現泄漏源后,企業(yè)管理者及相關人員應及時研究修復方案,嚴格按照時限要求開展修復工作,及時向當地環(huán)保主管部門報告泄漏源修復情況。(4) 企業(yè)可以委托專業(yè)的泄漏修復單位開展泄漏修復工作。(5) 修復完成后,應及時通知檢測人員安排復測,凈測值低于泄露定義值后方可摘除泄漏標簽。如復測結果仍超過泄漏定義值,則對泄漏源仍需采取進一步的修復措施,直至復測結果低于泄漏定義值。8、 揮發(fā)性有機物的治理規(guī)定 VOCs生產管理要求:加強對生產裝置區(qū)管理,確保裝置管線組件無跑冒滴漏現象。a) 對于儲存物料的實際蒸氣大于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