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常用公式_第1頁
伴奏常用公式_第2頁
伴奏常用公式_第3頁
伴奏常用公式_第4頁
伴奏常用公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用公式: 公式:;彈法:(135)(146)(257)(35i);指法: 124 135 135 125;公式:mm;彈法:(135)(136)(146)(246)(257)(35i);指法: 124 125 135 124 135 125;公式:mm;彈法:(135)(136)(246)(257)(35i);指法: 124 125 124 135 125;公式:mmm;彈法:(136)(246)(3#57)(36i);指法: 125 124 1 24 135;公式:mm;彈法:(136)(146)(246)(3#57)(36i);指法: 125 135 124 1 35 125;公式:md

2、imm;彈法:(246)(257)(351)(461)(472)(573)(613);指法: 124 135 125 135 135 125 135;公式:mmmsus4;彈法:(136)(246)(257)(35i)(246)(367)(3#57);指法: 125 124 135 125 124 135 1 24公式:mm;彈法:(135)(725)(613)(573)(461);指法: 135 125 135 125 135;公式:mmmmm;彈法:(135)(735)(613)(573)(461)(357)(246)(257)(351);指法:135 125 135 125 135 13

3、5 124 135 125;公式:m;彈法:(135)(735)(624)(725)(135);指法: 135 135 135 125 135;(11) 公式:/m/mm7;彈法:(135)(725)(613)(572)(461)(351)(2461)(257)(351);指法:135 125 135 124 124 125 1235 135 125;(12) mmm;彈法:(135)(136)(735)(146)(246)(257)(35i);指法: 124 125 135 135 124 135 125;(13) 公式:mmm;彈法:(135)(725)(613)(573)(461)(46

4、2)(572)(513);指法: 135 135 135 125 135 125 125 135;(14)公式:mmm;彈法:(135)(735)(136)(246)(146)(257)(35i);指法: 135 135 125 124 135 135 125;(15)公式:mmm;彈法:(136)(73#5)(614)(572)(613)(725)(136);指法: 125 13 5 135 124 135 125 125;(16)公式:mmmm;彈法:(136)(146)(257)(361)(351)(361)(461)(572)(613);指法:125 135 135 135 125 1

5、35 124 124 135;(17)公式:mmmmmm;彈法:(136)(735)(614)(573)(572)(613)(573)(613);指法: 125 135 135 125 124 124 125 135;(18)公式:mmm7m;彈法:(136)(246)(146)(135)(246)(23#57)(36i);指法: 125 124 135 124 124 12 35 125;(19)公式:mm;彈法:(136)(735)(146)(725)(613);指法: 125 135 135 125 135;(20) 公式:mm7m;彈法:(136)(246)(23#57)(136);指

6、法: 125 124 12 35 125。 以上的公式、彈法以及指法只是一種情況,具體怎么彈奏要根據(jù)具體的旋律而定。三、和弦的轉換:和弦的轉換,我們的原則是:如果兩個和弦有共同音,盡量保持它們之間的共同音,并以最簡單的方法、最短的路徑換和弦。以上面公式的第二條為例,其和弦進行為: (135)m(613)(461)m(246)(572)(135);我們看到: 和弦與m和弦有兩個共同音,即1和3,所以這時候我們可以把m和弦的6移高八度變成m和弦的第一轉位:136,即保持它們的兩個共同音的指法不變,這樣我們彈奏時只要換一個音就好了,按照這個原理,那么上面的和弦進行就可以彈成(135)(136)(14

7、6)(246)(257)(35i)指法為:124125135124135125(注:這一原則多用于純伴奏即左右手都是伴奏,且針對于右手和弦,不過,左手也適用。 如果沒有共同音,也要就近轉換和弦。)但也有特殊的情況,以公式的第二十條為例,如果旋律開頭是361,你按照公式所給的彈法去彈奏,那么伴奏和旋律的音高距離太大,讓人(特別是演唱者)聽起來不是很舒服,所以按照和弦轉換原則(撇開具體旋律)這時候公式的彈法要改為: (361)(462)(3#572)(361);此外,如果旋律音的音高距離比較大,那也要根據(jù)具體旋律選擇和弦的彈法,這時候便不能就近轉換和弦, 另外還有一些和弦標記像“C/E”、“F/C

8、”等等,它們表示左手手彈奏以“/”右邊的音為根音的和弦或其它伴奏織體,右手則是彈奏以“/”右邊的音為低音的“/”左邊的和弦轉位。如:“C/E”就表示左手彈E和弦,右手彈以E為低音的C和弦,即(351);“F/C”則表示左手彈C和弦,右手彈以C為低音的F和弦,即(146)。四、和弦轉位連接練習:下面介紹兩種和弦轉位練習:第一種:第一組:/m/第二組:/第三組:/ 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注:以上六組練習可以先單手訓練,再雙手同步訓練。C大調熟練后,再換其它調進行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練習彈奏和弦時,聲音要求要整齊,力求堅實、飽滿,應適當突出主題旋律聲部。并且要堅持用正確的指法彈奏和弦連接,這樣可以建立良好的彈奏手位。 第二種:按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