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與課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帶答案)_第1頁
出師表與課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帶答案)_第2頁
出師表與課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帶答案)_第3頁
出師表與課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帶答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出師表課外比較閱讀(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一、【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2)及卒,如其所言【乙】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4(甲)文中,包含一個成語,這一成語是)(1 分)屏黜奸讒,以厚風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身5由(乙)文中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質(zhì)?你知道后人對諸葛在外,別無調(diào)度,隨時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亮是如何評價的嗎?說出其中一點即可。 (3 分

2、)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4 分)躬耕于南陽躬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6你對諸葛亮不留遺產(chǎn)給兒孫(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有什么評論?(3 分)約己愛民約:(褒貶不論,言之成理即可。 )悉仰于官悉:2翻譯下列句子( 2 分)三、【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慮忠純 優(yōu)劣得所。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乙】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 “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3選出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

3、劃分不正確的一項()(2 分)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A先帝不以臣卑鄙B咨臣以當世之事其后夫自損抑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C提拔隱逸以進賢良D臣身在外注釋:御:馬夫駟馬:四匹馬拉的車去:離開,這里指離婚相:擔任國相志念:志4甲、乙兩文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哪些可貴品質(zhì)?(2 分)向和思考的東西自下:謙虛自損抑:克制自己,保持謙卑對:回答5甲、乙兩文中諸葛亮反復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一條什么建議?這條建議在當今有何1解釋下列短語( 2 分任選 4 個作答)現(xiàn)實意義?( 3 分)(1)簡拔:(2)裨補闕漏:(3)優(yōu)劣得所:(4)意氣揚揚:(5)名顯諸侯: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4

4、分)(1)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二、【甲】臣本布?爾來二十有一年矣。【乙】初,亮自表后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2)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diào)度 , 隨身衣食 , 悉仰于官 , 不別治生 , 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國志· 蜀志·諸葛亮傳 )3選出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 (2 分)1.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4 分)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實論證的寫法,思路嚴密;直截了當,讓人容易接受。( 1)臣本布衣 布衣:B乙文是寓言,簡短精練,含義深刻,含

5、蓄地表明觀點、說明道理,說服力強。(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C甲文乃出師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達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真( 3)遂許先帝以驅(qū)馳驅(qū)馳:摯感情。(4)悉仰于官 悉:仰:D乙文非常細膩地敘述了一個故事,雖鮮明生動,但讀者難以把握作者的真實意圖2解釋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義(2 分)用這樣的手法推薦國家大臣,似乎也不夠慎重。( 1)咨臣以當世之事() (2)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4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結(jié)合選段,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選用人才的標準有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 分)何不同?( 4 分)四、【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進盡忠言,則攸之、

6、祎、允之任也?!疽摇魁R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 “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桓公曰: “不然,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v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呂氏春秋·下賢 )【注釋】“驁”同“傲”霸王:霸王的事業(yè)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2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2) 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2、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A、茍全性命于亂世告之于帝B、則攸之、棉、允之任也入則無法家佛士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中有足樂者D、遂見之公將鼓之3、理解填空 ( 2分 )( 1)杜甫在

7、蜀相一詩中寫道:“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甲文中最能休現(xiàn)諸葛亮“兩朝” 、“老臣心”的句子是。( 2)齊桓公一日之內(nèi),數(shù)見布衣之士,亦可謂“三顧頻頻”乙文中最能表現(xiàn)他這樣做的理由的句子是。4、甲文中的劉備與乙文中的齊桓公有何共同點?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愕恼J識( 3分)共同點: 他們都非常重視人才,或禮賢內(nèi)下士,求賢若渴(1 分)認識:當今世界,各種競爭日趨激烈,誰贏得了人才就能在競爭中取得領(lǐng)先地位我們應(yīng)該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的氛圍, 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 2 分能圍繞人才, 聯(lián)系實際來談即可)五、【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疽摇垦嗾淹跏掌蒲嗪?,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故往見郭

8、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涓人曰: 死馬且買五百金,況生馬乎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 !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于是昭王為隗筑官而師之士爭湊燕。(節(jié)選自燕昭王求賢 ,有刪改 )【注】厚:豐厚,用做動詞涓人:國君身邊的侍從人員,多指宦官三:指很多,虛數(shù)致:招來見事:被任用湊:聚集,奔赴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 分)(1) 由是感激 ( 此( 或“這”,或“這件事” ) )(2)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身份低微,見識短淺

9、)(3)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答應(yīng)) (4)天下必以王為能市 馬( 買)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B)(2 分)A. 茍全性命于亂世/況賢于隗者乎B. 受任于敗軍之際/臣聞古之君人C.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3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只劃一處 )(2 分)士爭湊燕士爭湊燕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 分)(1)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譯文:三次到我住的草廬拜訪我,向我詢問當時的天下大事(2)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譯文: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馬送到5結(jié)合兩篇選文,概括劉備和燕

10、昭王對待人才的共同之處(2 分)思賢若渴,尊重人才,虛心求教( 意思接近即可 )六、【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可計日而待也?!疽摇扣c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于是朝議遣玄北討,朝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 “是必濟事,吾昔嘗與之共在桓宣武府,見其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勛”大功既舉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注釋郗(x)超、謝玄:均為東晉大臣苻( f ú)堅:十六國時前秦國主,在淝水之戰(zhàn)中被東晉打敗問晉鼎:圖謀奪取晉朝天下梁、岐:地名淮陰:地名桓宣武:即桓溫,東晉征西大將軍履屐之間:距離很小,此處指小事

11、1選出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2 分)A.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B. 必能裨補闕漏(同“缺” ,缺點)C. 郗超與謝玄不善 (善良的)D. 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樣)2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2 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故不為茍得也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蘇以數(shù)諫故C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至則無可用D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3請用“”為【乙】文中畫線句斷句(只斷兩處)(2 分)大功既舉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4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 分)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5【乙】文中郗超認為謝玄一定能完成北討苻堅的重

12、任,他的根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說說( 2 分)6在【甲】【乙】兩個文段中,諸葛亮和郗超為國家舉薦人才的做法,體現(xiàn)了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zhì)請根據(jù)文段的內(nèi)容對兩人作簡要評價( 3 分)諸葛亮郗超:七、【甲】先帝知臣謹慎,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疽摇砍际苊眨瑢嫴话蚕?,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愿,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wù)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1. 解釋下列詞語( 4 分)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寄:托付庶竭駑鈍,攘除奸兇攘除:鏟除思惟北征,宜先入南宜:應(yīng)該今賊適疲于西適:正好,正逢2.

13、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D)( 2 分)A興復漢室,還于舊都B. 以奉先帝之遺愿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輟耕之壟上C而議者謂為非計D.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書假余3. 翻譯下面句子( 4 分)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這就是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兩天才吃一頓飯4. 縱觀甲乙兩段內(nèi)容,簡要概括諸葛亮請求興北伐的三個理由(3 分)是自己報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職責;南方叛亂已經(jīng)平定,武器裝備已經(jīng)充足;敵方受到東西方威脅,正處于疲憊之時(答出一點得1 分,意思正確,言之

14、有理即可)八、閱讀甲、乙兩選文,回答題目。(16 分)【甲】侍中、 ,可計日而待也。【乙】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 “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qū)υ唬?“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 “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 “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對曰: “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 “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鬃勇勚?,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1. 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4 分)(1)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 陛下(給予 )( 2)未嘗不嘆息痛恨 于桓、靈也( 痛心遺憾 )(3) 其誰可而為 之(做、擔任 )( 4)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 過了)2. 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1) 親賢臣,遠小人,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