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控制發(fā)酵復習_第1頁
代謝控制發(fā)酵復習_第2頁
代謝控制發(fā)酵復習_第3頁
代謝控制發(fā)酵復習_第4頁
代謝控制發(fā)酵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代謝控制發(fā)酵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新陳代謝三大特點:條件溫和,與酶催化和調控相關、反應有順序性、靈敏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代謝控制發(fā)酵:利用遺傳學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學的方法,人為的在脫氧核酸核糖(DNA)的分子水平上,改變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謝,使有用目的產物大量生成、積累的發(fā)酵。代謝控制發(fā)酵有兩種途徑(思路):控制培養(yǎng)條件和控制遺傳型。第三章 代謝控制發(fā)酵的基本思想酶合成的調控(操縱子學說):(酶反應終產物如何對酶的合成進行調控?6頁)按操縱子學說,操縱子由細胞中的操縱基因和鄰近的幾個結構基因組成。結構基因能轉錄遺傳信息,合成相應的RNA(mRNA),進而再翻譯合成特定的酶。操縱基因能夠控制結構基因作用的

2、發(fā)揮。細胞中還有一種調節(jié)基因,嫩鞏固產生一種細胞質阻遏物(調節(jié)蛋白),細胞質阻遏物與阻遏物(通常是酶反應的終產物)結合時,由于變構效應,結構改變和操縱基因親和力變大,而使有關的結構基因不能合成mRNA,因此,酶合成受到阻遏。關鍵酶:是參與代謝調節(jié)的酶的總稱。特點:1、關鍵酶并不都是分支點酶 2、生物合成途徑越長,關鍵酶數目越多 3、不同微生物間的關鍵酶所受到調控不同天冬氨酸激酶 (大腸桿菌中3種同功酶 蘇氨酸、蛋氨酸、賴氨酸反饋抑制谷氨酸棒桿菌中,受賴氨酸,蘇氨酸協(xié)同反饋抑制)DAHP合成酶 (大腸桿菌中3種同功酶 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反饋抑制變構酶: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結合部位的蛋白質,當

3、其中一個部位與效應物(小分子物質)結合后,蛋白質構象發(fā)生改變,性能也隨之變化。變構酶的作用程序:專一性的代謝物(變構效應物)與酶蛋白表面的特定部位(變構部位)結合酶分子的構象變化(變構轉換)活性中心的修飾 抑制或促進酶活性動力學特點(3個)1、 S形:意味著存在底物及效應物對反應速度發(fā)生影響的閾值。2、3、脫敏作用:變構酶經特定處理后,不喪失酶活性而失去對變構效應物的敏感性。(1、使變構酶解聚:加熱、加尿素、汞鹽;基因突變:2、誘變育得的抗類似物突變株中多發(fā)生 調節(jié)中心的獨立性)酶活力調節(jié)類型:單功能途徑:終產物抑制、代謝產物激活作用(前體激活、補償激活)多功能途徑:1、 協(xié)作反饋抑制(多價反

4、饋抑制):當一條代謝途徑中有兩個以上終產物時,兩者同時過剩時,才能協(xié)同抑制第一個酶的活性。 谷氨酸棒桿菌,黃色短桿菌等合成賴氨酸、蘇氨酸、蛋氨酸途徑中,與大腸桿菌不同,天冬氨酸激酶不是同工酶,當三中任意種存在時不受抑制,在賴氨酸和蘇氨酸同時過量時,才發(fā)生反饋抑制。2、 合作反饋抑制:當任何一個終產物單獨過剩時,只部分的的抑制第一個酶的活性,兩者同時過量時,其抑制程度大于各自單獨存在時的和。谷氨酰胺磷酸核糖焦磷酸轉氨酶,受GMP 、IMP等6-羥基嘌呤核苷酸和 ADP、 AMP等6-氨基嘌呤核苷酸的反饋抑制。3、 積累反饋抑制:每一個終產物只單獨地、部分地抑制共同步驟第一個酶,并且各最終產物的抑

5、制作用互不影響。大腸桿菌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受8個總產物的積累反饋抑制。4、 順序反饋抑制:一種終產物的積累,導致前一中間產物的積累,通過后者反饋抑制合成途徑,關鍵酶的活性,使合成終止??莶菅挎邨U菌等微生物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徑5、 同功酶:某一產物過量僅抑制相應酶活,對其他產物沒有影響。大腸桿菌的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合成的調節(jié)酶合成的調控:誘導的類型:同時誘導:誘導物加入后,微生物能同時誘導出幾種酶的合成,主要存在于短的代謝途徑中。順序誘導:先合成能分解底物的酶,再合成分解各中間代謝物的酶達到對復雜代謝途徑的分段調節(jié)。1、協(xié)調阻遏:單功能生物合成途徑中,終產物同時阻遏幾個酶的合成。鼠傷寒沙門氏菌

6、中的3個亮氨酸生物合成酶都受終產物亮氨酸的反饋阻遏。2、多價阻遏:通過幾個終產物,共同協(xié)調活動,阻遏某一酶的生物合成。異亮氨酸、纈氨酸生物合成酶系為異亮氨酸、纈氨酸、亮氨酸、泛酸,3、積累阻遏:大腸桿菌的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合成,受嘧啶和精氨酸的部分的阻遏,受尿嘧啶和精氨酸反饋阻遏的百分數,不管第二個阻遏物存在與否,都是一樣的,分解代謝物阻遏:當細胞具有一優(yōu)先利用底物(通常是,但并不總是葡萄糖)時,很多其他分解途徑受到阻遏。實質:由于細胞內缺少了環(huán)腺甘酸(cAMP)。大腸桿菌的分解代謝物阻遏作用機制:1、 具有一個CRP基因編碼一種調節(jié)蛋白,稱為cAMP受體蛋白(CPR或是CAP)。2、 轉錄起

7、始前,cAMP須先與CRP結合成CRP-cAMP復合物,再與啟動基因(P)結合。3、 cAMP與CRP結合,使轉錄起始(CRP起正作用)因而分解代謝物阻遏。4、 細胞內的cAMP水平在某些方面反映出細胞內能量的狀態(tài)(28)5、 喪失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突變株,不能在受阻遏的碳源(甘油,乳糖,蔗糖)上生長,但與CRP缺陷的突變株不同,外源性加入cAMP還是有效的。反饋阻遏和反饋抑制的的比較;(30頁)滲漏突變株的應用:滲漏突變型(概念):指遺傳性障礙不完全的缺陷型。解除菌體自身的反饋調節(jié):1)選育抗腺嘌呤及鳥嘌呤結構類似物突變株(2)選育抗腺嘌呤或黃嘌呤突變株(3)選育抗磺胺類藥物突變株(4)選育抗A

8、TP結構類似物的抗生素的菌株(選育抗類似物突變株、酶特性的利用、營養(yǎng)缺陷型回復突變株的應用)抗類似物突變株:(代謝拮抗物抗性突變株) 是指一種對反饋抑制不敏感或對阻遏有抗性的組成型突變株,或兼而有之的突變株。因為反饋抑制或阻遏,或兩者引起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已被削弱或解除,所以能合成較多的最終產物。(34頁)為什么要用目的產物的結構類似物來選育抗類似物突變株?首先分析分析下代謝拮抗物的作用機理:正常的合成代謝的最終產物對于有關酶的合成具有阻遏作用,對于合成途徑的第一個酶具有反饋抑制作用。這是由于它能與阻遏蛋白以及變構酶相結合的緣故。由于這種結合是可逆的,所以當代謝最終產物例如某一氨基酸滲入蛋白質而在

9、細胞中濃度降低時,它就不在與阻遏物以及變構酶相結合,這時有關的酶的合成以及它們的催化作用便又可繼續(xù)進行。代謝拮抗物由于與代謝終產物結構相似,所以同樣能與阻遏物以及變構酶相結合,可是它們往往不能代替正常的氨基酸而合成為蛋白質,也就是說它們在細胞中的濃度不會降低,因此與阻遏物以及變構酶的結合是不可逆。這使得有關酶不可逆地停止了合成,或是酶的催化作用不可逆地被抑制。一個菌株是怎樣會成為代謝拮抗物的抗性菌株?答案:一個可能的途徑是變構酶結構基因發(fā)生突變,使變構酶調節(jié)部位不再能與代謝拮抗物相結合,而其活性中心卻不變。(抗反饋突變型)另一個可能的途徑是調節(jié)基因,發(fā)生改變,使阻遏物不能再與代謝拮抗物結合,這

10、種突變型也將是一個代謝拮抗物的抗性突變株,同時也是一個抗阻遏突變型。結構類似物抗性菌株和它們積累并分泌的代謝終產物:(37頁)目標產物結構類似物賴氨酸 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AEC)蘇氨酸a-氨基-b-羥基戊酸(AHV)精氨酸D-精氨酸苯丙氨酸對氟苯丙氨酸選育精氨酸產生菌過程:(39頁)精氨酸產生菌育種(谷氨酸棒桿菌抗結構類似物變異株)。由于精氨酸的生物合成要受精氨酸本身的反饋抑制和反饋阻遏,要積累像精氨酸這樣非支路代謝途徑構終產物,主要采用抗精氨酸類似物突變株,如D-精氨酸抗性,刀豆氨酸抗性突變株,以解除精氨酸自身的反饋調節(jié),使精氨酸得以積累。營養(yǎng)缺陷型就是指原菌株由于發(fā)生基因突

11、變,致使合成途徑中某一步驟發(fā)生缺陷,從而喪失了合成某些物質的能力,必須在培養(yǎng)基中外源補加該營養(yǎng)物質才能生長的突變型菌株。 營養(yǎng)缺陷型回復突變株的應用有利用價值工業(yè)常用:因為當其中某一結構基因發(fā)生突變后,該結構基因所編碼的酶就因結構的改變而失活,而經過第二次突變(回復突變)后,該酶的活性中心結構可以復原,而調節(jié)部位的結構常常沒有恢復。增加前體物的合成1、 切斷除目的產物外的其他控制共用酶的終產物分支合成途徑。2、 設法解除目的產物自身合成的反饋調節(jié)外,也應設法解除對其前體物合成的調節(jié)。3、 因為在生物合成途徑中分支點的分解途徑的代謝流增強,使分支點處的中間產物增多,導致目的產物的積累增加。4、

12、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酶基因克隆島多拷貝載體上,使其大量擴增,從而也就增加了目的產物的前體合成,這是最直接的提高目的的產物產量的方法。去除終產物改變細胞膜滲透性的方法(PPT)平衡合成的利用(平衡合成(例子,現象判斷 45頁) 代謝互鎖的利用代謝互鎖:從生物合成途徑來看,似乎是受一種完全無關的終產物的控制,它只是在較高濃度下才發(fā)生而且這種抑制(阻遏)作用是部分性的,不完全的。(例子 45頁)溫度敏感性突變:通過誘變可以得到在低溫下生長,而在高溫下卻不能生長繁殖的突變株。代謝控制發(fā)酵的基本條件:(菌種、培養(yǎng)基原料、環(huán)境、分離精致)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的分離:步驟誘變處理、中間培養(yǎng)、淘

13、汰野生型、缺陷型的檢出和鑒定等步驟。梯度平板培養(yǎng)法:即先在培養(yǎng)皿中加入10ml完全固體培養(yǎng)基,斜傾培養(yǎng)皿,使培養(yǎng)基剛好可以流到另一端,然后放平培養(yǎng)皿,再倒入10ml含有一定濃度藥物完全培養(yǎng)基,完全抑制野生型菌株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平板。(即為藥物梯度平板)??顾幮酝蛔冎暝鯓舆x育(72)能荷調節(jié)(概念243)能荷:是一個表示細胞能量狀態(tài)的參數。是細胞中所含腺苷酸中含有相當于ATP的數量百分比。脂代謝的調節(jié)以及與糖代謝的相互關系:1、 運送乙?;?、 限速反應3、 能荷調節(jié)(ATP水平)谷氨酸棒桿菌、黃色短桿菌等中的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的代謝調節(jié)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290)1、 關鍵酶2、 優(yōu)先

14、合成3、 代謝互鎖4、 平衡合成5、 協(xié)同反饋抑制賴氨酸發(fā)酵:2921、 切斷或減弱支路2、 解除反饋調節(jié)3、 解除代謝互鎖4、 改善膜的通透性5、 增加前體物的合成6、 選育溫度敏感突變株合作終產物抑制即使同時添加多種同類核苷酸,其抑制作用也不超過各同類核苷酸單獨添加時之和,但是果同時添加屬于不同類型的兩種嘌呤核苷酸(GMP+AMP或IMP+ADP ),抑制作用就會相乘性的提高。(核苷酸中常見)抗生素產生菌的幾種主要代謝調節(jié)機制(6種)1、 誘導調節(jié)2、 反饋調節(jié)3、 碳分解代謝產物調節(jié)4、 氮分解代謝產物調節(jié)5、 磷酸鹽的調節(jié)6、 細胞膜透性的調節(jié)青霉素發(fā)酵的代謝控制育種:(411)一、 青霉素和頭孢霉素合成的調節(jié)方式 -內酰胺類抗生素:同一的前體:半胱氨酸、纈氨酸、a氨基已二酸以及苯乙酸1.碳源分解代謝控制 關鍵酶:?;D移酶(阻遏)2.賴氨酸的反饋調節(jié)(共同前體)3.蛋氨酸對頭孢霉素C形成的促進作用二、選育青霉素產生菌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