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Fungus)-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_第1頁
真菌(Fungus)-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_第2頁
真菌(Fungus)-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_第3頁
真菌(Fungus)-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_第4頁
真菌(Fungus)-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菌學概述真菌學概述 Fungus 真菌細菌細胞真核細胞原核細胞細胞核有,還有核仁、核膜擬核,無核仁、核膜細胞器有只有核糖體細胞壁無肽聚糖,由多糖(75%)與蛋白質(25%)有肽聚糖對青霉素或頭孢菌素敏感不敏感敏感細胞膜含固醇不含固醇大小,復雜程度比細菌大幾倍至幾十倍,結構復雜小,簡單真菌不是植物真菌不含葉綠素,無根、莖、葉的分化。第一節(jié)真菌的生物學性狀單細胞真菌圓形或卵圓形酵母菌(yeast)多細胞真菌菌絲和孢子,絲狀菌(filamentousfungus)交織成團或霉菌(mold)二相性(dimorphic)1.菌絲hypha2.孢子spore一、形態(tài)與結構單細胞真菌形態(tài)單細胞真菌形態(tài)新生

2、隱球菌酵母菌出芽繁殖多細胞真菌多細胞真菌sporehypha1.菌絲hypha有隔菌絲多數(shù)致病性真菌無隔菌絲營養(yǎng)菌絲氣生菌絲生殖菌絲在環(huán)境適宜情況下由孢子長出芽管,逐漸延長呈絲狀,稱菌絲菌絲形態(tài)有助于鑒別2.孢子spore孢子芽胞作用真菌繁殖結構細菌休眠結構,抵御不良環(huán)境抵抗力不強,加熱6070短時間即可死亡強 , 有 的 可 耐100數(shù)小時有性孢子:同一菌體或不同菌體上的2個細胞融合經減數(shù)分裂形成無性孢子:菌絲上的細胞分化或出芽生成分生孢子葉狀孢子孢子囊孢子大分生孢子大小、細胞數(shù)和顏色是鑒定的重要依據(jù)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產生芽生孢子假菌絲厚膜孢子關節(jié)孢子大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假菌絲厚膜孢子關節(jié)孢子

3、孢子囊孢子二、培養(yǎng)特點特點:低營養(yǎng)、低溫度(淺部)、低PH(4.0-6.0)、高濕度和氧培養(yǎng)基:沙保(Sabouraud)培養(yǎng)基繁殖方式:單細胞-出芽多細胞-孢子菌落:單細胞-酵母型菌落、類酵母型菌落(假菌絲)多細胞-絲狀菌落酵母型菌落C.albicans菌落(類酵母型)曲霉屬青霉菌落三、抵抗力三、抵抗力 對干燥、日光、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抵抗力強對干燥、日光、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抵抗力強 對熱敏感,對熱敏感,6011小時菌絲、孢子均被殺死小時菌絲、孢子均被殺死 對對2%2%石碳酸、石碳酸、0.1%0.1%升汞、升汞、2.5%2.5%碘酊或碘酊或10%10%甲醛敏感甲醛敏感 對細菌抗生素不敏感對細

4、菌抗生素不敏感 對二性霉素對二性霉素B B、制霉菌素、咪康唑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酮康唑、氟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和伊曲康唑敏感第二節(jié)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性免疫性致病性真菌感染條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應性疾病真菌性中毒癥真菌毒素與腫瘤的關系天然免疫獲得性免疫1.致病性真菌感染:外源性真菌感染,如皮膚癬真菌病2.條件致病性真菌?。簝仍葱哉婢腥?機體免疫力低下如白假絲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引起3.真菌變態(tài)反應性疾?。好舾谢颊呶珂咦踊蚓z,引起超敏反應如尋痲疹、哮喘、變應性鼻炎4.真菌中毒:糧食受潮霉變,攝入真菌或其產生的毒素后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稱為真菌中毒癥(mycotoxicosi

5、s)。主要有:黃曲霉毒素和鐮刀菌毒素5.真菌毒素與腫瘤:黃曲霉毒素、鐮刀菌T-2毒素、展青霉素、黃褐毒素免疫性免疫性 1.天然免疫免疫力與機體免疫狀態(tài)有關免疫力與機體免疫狀態(tài)有關 皮膚粘膜屏障作用皮膚粘膜屏障作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吞噬細胞的作用吞噬細胞的作用2.獲得性免疫真菌感染的治愈與細胞免疫有關真菌感染的治愈與細胞免疫有關真菌感染可引發(fā)遲發(fā)性超敏反應-癬菌疹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真菌的微生物學檢查法真菌的微生物學檢查法 標本標本淺部感染真菌取毛發(fā)等標本深部感染真菌取痰、血液、腦脊液等 直接鏡檢直接鏡檢:標本(皮屑、毛發(fā))10%KOH假絲酵母菌-取材涂片,革蘭染色隱球菌-腦脊液離心,沉淀涂片,墨汁負染結果判斷結果判斷:陰性不能排除感染。組織中分隔分枝的菌絲為曲霉;粗大、不分隔或不分枝的菌絲為毛霉。皮膚癬菌菌絲肥大粗長為處于活躍狀態(tài)。酵母型和二相型真菌在組織內常為孢子。 分離培養(yǎng)分離培養(yǎng) 新生隱球菌腦脊液涂片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則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則 衛(wèi)生、干燥、消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