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fù)習(xí)專題簡單機械、功、能(共8頁)_第1頁
中考復(fù)習(xí)專題簡單機械、功、能(共8頁)_第2頁
中考復(fù)習(xí)專題簡單機械、功、能(共8頁)_第3頁
中考復(fù)習(xí)專題簡單機械、功、能(共8頁)_第4頁
中考復(fù)習(xí)專題簡單機械、功、能(共8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中考復(fù)習(xí)專題簡單機械、功和能一、 簡單機械(一)杠桿1.杠桿的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杠桿的形狀不定,可以是彎曲的也可以是直的,但它們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使用中不發(fā)生彎曲、伸縮等形狀變化。 2.杠桿的五要素 (1)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叫支點。用字母O表示。 (2)動力和阻力: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叫動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叫阻力。用F2表示。 (3)動力臂、阻力臂: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力臂。用l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用l2

2、表示。 注意力臂是點(支點O點)到直線(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點到點的距離。 3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叫杠桿平衡,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其表達(dá)式為F1·l1=F2·l2 或 4杠桿的分類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纠}】1、如圖1所示的杠桿重;不計,O為支點,AO0.2m,當(dāng)在A點懸吊一重6N的物體,繩子的拉力F3N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圖中畫出拉力礦的力臂l2,力臂l2為_m圖12、如圖所示的杠桿,O為支點,B點掛一重物G,在A點分別施力F1、F2、F3,使杠桿平衡,這三個力中最小的是()AF1BF2CF3

3、D無法確定3、一根輕質(zhì)杠桿可繞O點轉(zhuǎn)動,在杠桿的中點掛一重物G,在桿的另一端施加一個方向始終保持水平的力F,如圖7所示,力F使桿從所示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過程中,力F和它的力臂LF、重力G和它的力臂LG的變化情況是()AF增大,LF減小BF減小,LF增大CG不變,LG減小DG不變,LG增大 4、如圖所示的杠桿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A鑷子B 鋼絲鉗C 起子D天平5、如圖所示的杠桿平衡,把A端所掛重物浸沒在水中,杠桿失去平衡,為使杠桿重物的平衡,應(yīng)當(dāng)()A將支點向A端移動B將支點向B端移動C支點不動,在B端再加掛鉤碼D支點不動,將B端重物向支點移動6、請畫出下圖中杠桿所受力的力臂7、一把刻度

4、準(zhǔn)確的桿秤,秤砣因長期使用磨損變輕,現(xiàn)用其稱大白菜質(zhì)量時的示數(shù)將( )若不小心在秤砣上粘了一塊泥土,則稱量示數(shù)將( )A比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大 B比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小C和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相同 D無法判斷8、如圖所示,一根粗細(xì)均勻的硬棒AB被懸掛起來,已知AB=6BO,當(dāng)在B處掛100N的重物時,杠桿恰好平衡,則杠桿自身重為 _N(二)滑輪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并可以繞軸轉(zhuǎn)動的輪子。 定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的叫做定滑輪。 動滑輪:使用時滑輪的位置跟被拉動的物體一起運動的叫動滑輪 方法歸納方法歸納方法歸納方法歸納 1、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區(qū)別:(1)軸:定滑輪在工作是滑輪的軸固定不動;動滑輪在工作時

5、軸隨重物一起移動。(2) 作用:定滑輪不能省力,只能改變動力的作用方向,使操作方便;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作用方向。(3) 實質(zhì):定滑輪實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動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4) 動力移動距離和重物移動距離:用s表示動力(或繩端)移動距離,用h表示重物上升高度。定滑輪中動力(或繩端)移動距離等于重物移動距離,即:s=h;動滑輪中動力移動距離等于重物移動距離的兩倍,即:s=2h。(5) 做功情況:都不省功。【例題】1、如圖中利用了動滑輪的是()ABCD2、圖中是一個滑輪的起重裝置示意圖,滑輪的半徑為50cm,當(dāng)滑輪旋轉(zhuǎn)一周時,重物上升的高度是()A50cmB100

6、cmC50cmD100cm3、用如圖所示的滑輪勻速提升重物,那么()Aa方向的拉力最小Bb方向的拉力最小Cc方向的拉力最小D三個方向的拉力都一樣大4、如圖所示,三個滑輪下懸掛的重物的質(zhì)量相等,若滑輪、繩的重力及滑輪與軸的摩擦忽略不計,則F1、F2、F3的關(guān)系為()AF1=F2=F3BF1F2F3CF2F3F1DF3F1F24、如圖所示裝置中,均勻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鉸鏈上,懸線一端繞過一固定定滑輪,另一端用線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現(xiàn)使線套逐漸向右移動,但始終使木棒保持水平,則懸線上的拉力T(棒和懸線足夠長)( )A逐漸變小 B逐漸變大C先逐漸變大,后又逐漸變小 D先逐漸變小,后又逐漸變大5、

7、 如圖所示,是利用動滑輪提升重物的情況、下述對動滑輪的分析中,你認(rèn)為不正確的是()A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可以連續(xù)轉(zhuǎn)動的變形杠桿B動滑輪的支點在其圓心O處C由于動滑輪隨重物一起運動,其支點的位置也不斷變化D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杠桿滑輪組: 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后,既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方法歸納1、確定滑輪組由幾段繩子吊著重物的方法:首先分清動、定滑輪,然后用虛線分離,即在兩種輪之間畫線,看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則就由幾段繩子承擔(dān)重物。 2、 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動滑輪,那么提起繩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在不考慮動滑輪重、繩子的重力和摩擦?xí)r;在不考慮繩子的重力和摩擦

8、時3、 滑輪組的距離情況:滑輪組有幾段繩子吊著動滑輪,則拉繩子通過的距離就是重物移動距離的幾倍。 4、動滑輪的組裝動:動滑輪的組裝可以總結(jié)為“奇動偶定”。偶定:指的是當(dāng)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偶數(shù)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輪上。 奇動:指的是當(dāng)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奇數(shù)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動滑輪上。 【例題】1、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同一物體,在滑輪重及摩擦不計的情況下最省力的是()ABCD2、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物體,已知物體重200N,物體勻速上升1m,不計滑輪組重及摩擦,則()A拉力為80NB拉力為40NC繩的自由端拉出4mD繩的自由端拉出1m3、如圖所示,用滑輪裝置將A、B兩個物體懸掛,如果不計

9、滑輪質(zhì)量、繩重和摩擦,要使整個裝置達(dá)到平衡,則GAGB。4、如圖,吊籃的重為400牛頓,動滑輪總重為50牛頓,定滑輪總重為40牛頓,人重為600牛頓,人在吊籃里拉起繩子不動時,人需要用牛頓的力(不計摩擦力和繩重)。5、在圖中,甲、乙兩個滑輪組都是由相同的滑輪組合而成。如圖丙:大輪重10N,小輪重5N,連桿重1N。先后用甲、乙兩種方式提起同樣重的物體(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繩的重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129N F2=133N BF1=129N F2=129NCF1=133N F2=133N DF1=133N F2=129N6、 如圖所示的各滑輪組中,物體重力都是G,不計

10、摩擦和滑輪重力,使物體勻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圖()ABCD7、如圖8所示,體重為510N的人,用滑輪組拉重500N的物體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勻速運動。運動中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為200N.動滑輪重為20N(不計繩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輪與物體A相連的繩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輪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沿豎直方向,人對繩子的拉力與對地面的壓力始終豎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線上。)則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B.人對地面的壓力為400NC.人對地面的壓力為250N D.繩子自由端運動速度是0.01 m/s二、 機械功和機械能1、功(1)力學(xué)里所說

11、的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_,另一個是物體在_上移動的_。(2)在物理學(xué)中,把_與在_方向上移動的_的乘積叫做功,公式:W_,單位:_。(3)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_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_。2、功率:(1)物體在_內(nèi)做的功,叫做功率,它是表示物體做功_的物理量,公式:P_,單位:_。(2)P_=_,由該公式可知,在功率P一定時,力F與速度v成反比?!纠}】1、一木塊重30N,在大小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內(nèi)沿水平地面勻速前進5m,則重力對木塊做的功是( ) A0J B150J C50J D200J2、以下實例,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 A舉重運動

12、員舉著杠鈴不動 B小明將水桶從地面上提起 C吊車吊著貨物在空中水平勻速移動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3、甲、乙兩輛車,功率相同,在相同時間內(nèi)勻速通過的路程之比為1:2,則: A.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1:1,牽引力之比為2:1 B.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1:2,牽引力之比為2:1 C.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1:1,牽引力之比為1:2 D.兩輛汽車做功之比為2:1,牽引力之比為1:14、在四川抗震救災(zāi)現(xiàn)場一塊水泥板質(zhì)量為0.5 t,起重機在5 s內(nèi)把它勻速提高2m, 此過程中( ) A起重機對水泥板所做的功為l×103J B起重機對水泥板所做的功為I×104J C起重機提升水泥板的功率為2&#

13、215;102w D起求機的柴油機傲功的功率為2×103w 5、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狼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頂,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頂,爸爸的體重是小明的1.5倍,則小明與爸爸登山時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A、56B、65C、158D、236、當(dāng)兩臺機器正常工作時,功率大的機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機器 ( )A、做功多;B、做功少;C、做功快;D、做功慢。7、在2005年中考體能測試中,某同學(xué)選擇跳繩。他在1min內(nèi)跳了120次,每次跳離地面的高度為5cm。設(shè)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時間相等,則他跳繩時的功率最接近( ) A、5W B、50W C、500W D、5000W 3、機械

14、效率(1)_與_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公式:_。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通常用百分?jǐn)?shù)表示。(2)機械效率的計算:(1)斜面:_;(2)用滑輪組提升物體時:_=_= _。(3)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不考慮繩重和摩擦):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提升同一物體,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_。(4) 用滑輪組水平拉動物體時:_【例題】1、如圖所示,小王用兩個相同的滑輪組(摩擦不計),分別將重力不同的兩個物體勻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G1G2,則所用的拉力F1_F2(填“”“”或“”),其機械效率1_2。(填“”“”或“”)2、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將重為100 N的物體勻

15、速從斜面的底端拉到頂端。已知斜面的長是5 m,高是2 m,拉力為F50 N,則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 )EDCOBA圖 2A40%B50%C80%D100%3、 文化廣場某健身器材如圖2所示,桿可繞O點轉(zhuǎn)動,A、B、C、D是四個供人們娛樂的吊環(huán),B環(huán)到豎直桿OE的距離始終為D環(huán)到豎直桿OE距離的一半。父子倆站在吊環(huán)下做游戲,質(zhì)量為40kg的兒子吊在B環(huán)上,父親站在地面上抓著D環(huán)用250N的豎直向下的力在4s內(nèi)將兒子拉高了0.5m,那么,父親所做的總功為 _J,父親做功的功率為_ W,機械效率為_-。(g10N/kg)4、如圖4所示,小馮分別用甲、乙兩滑輪把同一桶沙從一樓地面提到二樓地面,用甲滑輪

16、所做的總功為W1,機械效率為1;用已滑輪所做的總動為W2,機械效率為2,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 )AW1= W2 1=2BW1= W2 12CW1W2 12DW1W2 125、在圖14所示的滑輪組裝置中,所掛重物的重力G=50N,當(dāng)施 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30N,重物恰好勻速上升,繩重及 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計,由此可知( )A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60%B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55.6%C該裝置中動滑輪重為5ND該裝置中動滑輪重為10N6、如圖所示,工人用240 N的拉力拉繩使水中的小船勻速靠岸,用5 min將繩子拉下60 m。已知小船重18×103 N,小船行進中受到的阻力是它所受重

17、力的01倍。求:(1)工人拉繩時做功的功率。(2)此裝置的機械效率。7、如右圖所示,實心鐵塊A體積為2×10-3米3,動滑輪重30牛,人用繩子拉著勻速提升鐵塊A在水中向上運動,2秒內(nèi)使鐵塊在水中上升1米,若不計繩的質(zhì)量、滑輪摩擦和鐵塊在水中受的阻力,則拉力F的功率為多少?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多少?(鐵=7.8×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4、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1)物體能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掛在樹上的蘋果,沒有做功,但只要掉下來就能做功,所以它具有能。(2)物體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動能。物體的動能與_和_有關(guān)。質(zhì)量相同,速度越

18、大,動能_;速度相同,質(zhì)量越大,動能_。(3)物體由于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_和_有關(guān),質(zhì)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勢能_;高度相同,質(zhì)量越大,重力勢能_。(4)物體由于發(fā)生了_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物體發(fā)生_越大,彈性勢能越大。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_。(5)_和_統(tǒng)稱為機械能,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在只有_和_相互轉(zhuǎn)化時,機械能的總量_。(6)能量既不會消滅, 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_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_到另一個物體,而在_和_過程中,能量的總量_,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例題】1、在空中勻速水平飛行的飛機,在投放救災(zāi)物資的過程中( )A、飛機的重力勢能不變,動能不變 B、飛機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C、飛機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減小 D、飛機的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小2、2004年12月,印度發(fā)生強烈地震并引發(fā)海嘯。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其浪高可達(dá)數(shù)十米,傳播速度700900km/h,這種“水墻”沖上陸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對生命和財產(chǎn)的嚴(yán)重摧殘,海嘯具有 ( )A動能 B.重力勢能 C.彈性勢能 D.機械能3、如圖所示,“套圈”出手后,從a點到c點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套圈”由a到b的過程中,動能逐漸增大 B“套圈”在b點的機械能大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