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審美教學論_第1頁
聲樂審美教學論_第2頁
聲樂審美教學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聲樂審美教學論    聲樂審美教學論    內容摘要 :文章強調聲樂教學應以審美為核心,把審美教學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審美教學法,幫助學生建立起審美觀念,自覺追求呼吸自然美、咬字吐字美、歌聲響亮美和情感表現(xiàn)美。     關 鍵 詞 :聲樂 審美 歌聲 情感     聲樂教學的重要機制,在于以審美為核心,把審美作為聲樂教學的全部過程,使學生獲得一種自覺的審美體驗過程。這個教學過程應貫穿所有的審美因素,并以美感為根本內容。在長期的和反復的美感體驗中,學生必定會產

2、生對美的感受、對美的熱愛、對美的追求。歌唱審美是演唱者的一種心理美的感受,是感性知識精神化。這就是說,歌唱一方面訴諸于感性,另一方面又訴諸于精神和理性。具體地說,演唱者在獲得感性上的東西后,再逐漸上升到理性,實現(xiàn)精神化、心靈化,才能成為藝術演唱,繼而達到氣息舒展美,讀字清晰美,音色圓潤美,歌聲流暢美,情感表現(xiàn)美,技巧自然美,表演瀟灑美等。實踐證明,審美欲望越強烈,演唱時就越能嚴格要求自己,演唱就越具有美感。     氣息舒暢美     張炎在詞源中說:“忙中取氣急不亂,停聲待拍慢不斷,好處大取氣流連,拗則少入氣轉換。”這句話的意思是歌

3、唱或吟誦時,吸氣要穩(wěn)當、從容不迫,不要慌慌張張、急急忙忙。吸氣不能端肩,也不能抬胸,喉嚨也不能發(fā)出絲絲聲響,更不能吸氣時面部猙獰,這一切不但會給喉嚨造成緊張和僵硬,而且有損于吸氣的美感。     美感的呼吸,應當是空氣憑借外部氣壓的自然壓力流入肺里,演唱者只不過是在為空氣打開喉嚨通道,提供肺部空間,使空氣順暢地進入肺里。美國歌唱家麗莎·羅瑪指出:“空氣不是有意識吸進來的,正像我們進屋開門一樣只是給空氣提供自動流進的場所??諝獠皇潜晃M去的,而是自動充滿到肺里的。”     由此可見,呼吸的真正美感,一是輕松舒暢,從容不迫。吸

4、氣時快慢又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定,不能忙亂搶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緊張。二是換氣要靈活巧妙,轉換自然。歌唱時的換氣應該視同講話時的換氣,不要過分夸張,以免吸不進氣,也呼不出氣。三是以氣帶聲,氣息飽滿,聲音圓潤,氣沉丹田,聲貫三腔。四是氣息適度,聲音悠揚,清脆響亮。五是以氣帶情。氣息平靜,情緒穩(wěn)定,情感親切。氣息急促,氣息激動,情感歡樂。氣息深沉,情緒悲壯等。     咬字、吐字美     歌唱是語言與音樂的有機結合。因而語言和字讀得不美,歌唱就很難美。仔細研究,歌唱的聲音是依附于字而產生的,因此,字的美決定著聲音的美。要做到讀字美,主要是依

5、字發(fā)聲、依字造型、依字共鳴、依字行腔、依字收聲。     依字發(fā)聲。首先要明確輔音(聲母)和元音(韻母)的發(fā)聲部位,其次按照字的成阻、持阻和除阻的要領去讀字發(fā)聲。在聲樂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不是依字發(fā)聲,而是依聲套字,不論什么字都張大嘴,提軟腭,造成依聲套字,依聲讀字或先有聲后出字,表現(xiàn)為字不清,音不明,聲不亮,歌不美。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歌唱的審美原則。     依字造型。嘴的形狀的正確不僅是字音的純正,而且也是一種美。從漢語語音學來講,盡管字的語音繁多,但概括起來歸為四大類,即開、齊、撮、合四呼。依字造型,一是字與口型要相符,欣賞者的

6、視覺與聽覺統(tǒng)一,字意判斷準確。二是字和聲音和諧均衡,不過分夸張,有效地防止依型套字,依型裝字。否則既無聲,又無字,也唱不了高音。實踐證明:錯誤口型必定出現(xiàn)錯誤的聲音,即使愿望再好,也是事與愿違。     依字共鳴。必須建立在字的基礎上,在字上發(fā)展共鳴。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把追求聲音共鳴放在很不適當?shù)牡匚?甚至為了“共鳴”丟掉了字音端正和清晰,讀成了另一個字,失去了共鳴美。實踐證明:字聲的美感不是音量越大越好。換言之,聲音大不一定都具有共鳴美感,關鍵在于字聲諧和與泛音。當字聲諧和共鳴時,才能產生豐富圓潤、優(yōu)美明亮的歌聲,脫離字的共鳴,充其量是一種毫無生命力和表

7、現(xiàn)力的聲音。     依字行腔。依字行腔和依腔行字都是指在行腔過程中,字要正腔要圓,字不正腔難圓。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把我愛你中國的行腔字“啊”唱成“訛”字,還有的學生把故鄉(xiāng)是北京中的行腔字“情”唱成“奇”字。這種行腔完全失去行腔美,原因是沒有依照字音去行腔,因此,聲音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     依字收聲。唱歌與唱京劇的收聲有所不同,京劇收聲按字頭字腹字尾(歸韻收聲)。而唱歌不是這樣,而是按音節(jié)讀字,例如“情”字的收聲應該收在“ing”韻母上,而不能收在“ng”音上。又如“光”字的收聲應放在“ang”韻母上,同樣不能收在“ng

8、”音上。事實證明,收在“ing”或 “ang”上就顯得收聲的美感。如果收在“ng”音上那就是京劇唱法收聲。     字的美感很值得研究,實踐告訴我們,歌唱的美都來自于咬字和吐字美。字讀得強弱、輕重、高底、長短、快慢、急緩、斷連、曲直、抑揚、頓挫、松緊、疏密、精細等語言藝術充滿了音樂美。     歌聲流暢美     歌聲流暢美一是氣、字、聲混合美,二是歌聲音色美。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氣、字、聲有機融合時才顯示出歌聲的魅力。從音響效果來聽,歌聲統(tǒng)一勻稱美、通暢圓潤美、自然流暢美。反之,有氣無字只能發(fā)出噪音,有

9、字無氣(憋氣),也必然發(fā)出怪聲。有聲無字更是令人難以接受。     歌聲美的另一因素是音色美。歌聲的音色是演唱者心理上的審美思維的外在反映,也是情緒和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世界卓越聲樂教育家瑪努愛爾·加爾西亞有過詳細的論述:“表達憤怒、詛咒、恫嚇、嚴厲的命令時應當用圓的嗓音;表達威武的氣概或是宗教的狂喜用圓的嗓音;審慎的威脅、深刻的悲痛、內心的絕望用低暗的音色來表達;表達恐怖和神秘的情緒時要把嗓音放低,使它變得暗些而略帶嘶啞聲;表達強烈激動過后的疲憊時,嗓音要成為昏暗而無光澤的;和無光澤的嗓音相反的是華麗的金屬般的音色,這種音色適用于英勇豪邁的情感;表達歡樂時

10、的音色應當有光彩、生動而流暢的;表達嘲諷時嗓音要具有金屬性;表現(xiàn)笑聲時的音色應當是尖銳的;流露在外的恫嚇、悲痛、絕望等都應用開放的、令人感到驚心動魄的音色?!?    由此可見,音色豐富多彩,各抒其情,各達其意。有什么樣的情感,就必定有什么樣的音色,當音色與情感相對應時,就充分顯示出歌聲的音色美。歌唱音色是這樣,講話時的音色也是如此,因為任何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表現(xiàn)都是通過語言和文字來表達內心情感的活動。講話語言的音色應該和歌唱語言的音色保持一致性,欣賞者聽起來容易理解,否則,誰也不明其意、難知其情。因此,演唱者不應該運用一種令人誤解的音色,以致失去歌聲的美感。 

11、0;   情感表現(xiàn)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歌唱是情感的產物?!备璩褪恰扒楦猩睢痹诳臻g、時間和聲音色彩中的反映,是情感表現(xiàn)形式。歌唱是把內在情感呈現(xiàn)出來供給觀眾感受和認識。情感表現(xiàn)美是藝術偉大法則,是藝術的靈魂。沒有情感表現(xiàn)美的歌唱就不是藝術,只有當聲音和情感同樣完美時,歌唱才能被稱為藝術。     情感表現(xiàn)審美具有三個特征:一是情感表現(xiàn)美價值觀,人是有感情的,感情的發(fā)展與表達,肯定要受理性的支配。歌唱的情感表現(xiàn)美是生活美的反映。作為一種觀念形態(tài)的美,本身就反映一定的社會內容,傳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成功的

12、演唱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傳達了心靈感受和愛憎情感,這正是情感表現(xiàn)審美的價值觀。二是情感表現(xiàn)美的真實性。演唱者的真情實感是演唱情感表現(xiàn)審美的重要特征。所謂真情實感一方面是極力反對虛情假意,裝腔作勢,另一方面要勇于直面生活情感,高于生活情感,力求準確、真實,如能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情感,就會出現(xiàn)情感表現(xiàn)美。三是情感表現(xiàn)審美是表達心靈的語言。歌唱情感表現(xiàn)美是呈現(xiàn)內心世界,直接表達心靈的語言。歌唱是情感藝術,它針對心情,表現(xiàn)心情。旋律運動與人的情感動態(tài)是一致的,在動人的旋律中,人的生命力與情感動態(tài)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節(jié)奏與速度是情感的韻律,節(jié)奏和速度快與慢、張與弛的交替都是情感的動態(tài)的變化。情感借著音樂的聲浪,把我們帶到超凌塵世的高處,帶到一片朦朧景色的時空遨游、歌唱或借著歌聲的翅膀,把我們帶到美妙的境界,擺脫煩惱,心曠神怡。歌唱既表達了內容又表達了情感的強度,它可以感受到人們心靈的實質,它可以滲入我們內心,像陽光、朝露、空氣一樣滲入我們的內心,充實著我們的心靈。     綜上所述,在聲樂教學中,脫離美的技能技巧根本就不是歌唱的造詣。違背美的咬字、吐字必然拙嘴笨舌,讀字不清,單純追求聲音必然是毫無生命力的歌唱。因此,正確的技巧、純正清晰的讀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