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認知實驗_第1頁
表情認知實驗_第2頁
表情認知實驗_第3頁
表情認知實驗_第4頁
表情認知實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表情認知實驗摘要 實驗將8名被試分為兩組進行表情認知的實驗,實驗目的在于通過實驗了解面部表情認知的基本特征,結果分別統計兩組被試對各種面部表情正確判斷的百分數,并對兩組判斷的平均正確率進行顯著性檢驗,表明差異不顯著。對表情的認知符合“面部肌肉運動模式作為情緒標志的根據”這一論斷,也符合面部動作編碼系統。關鍵字:  情緒   表情認知   線索1 引言    傳統心理學把情緒列為心理現象的三大方面之一。情緒也是心理學理論體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研究環(huán)節(jié)。情緒(emotion)是體驗,又是反應;是沖動,又是行為;它是有機體

2、的一種復合狀態(tài)。情緒的表現有和緩的和激動的,細微的和強烈的,輕松的和緊張的等諸多形式,廣泛地同其他心理過程相聯系。    自古以來,科學家們十分注意探討情緒之奧妙,但與情緒的重要性不相適應的是,長期以來情緒研究一直是心理學尤其是實驗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情緒所特有的復雜性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情緒研究方法學上的困難。我國心理學家孟昭蘭(1987)將理論認為面部表情是傳遞具體信息的外顯行為面部表情是提供人們在感情上互相了解的鮮明標記。情緒過程既包括情緒體驗,也包括情緒表現,而表情既是情緒的外部表現,也是情緒體驗的發(fā)生機制;既是最敏銳的情緒

3、發(fā)生器,也是最有效的情緒顯示器。這就從機制上說明了以面部肌肉運動模式作為情緒標志的根據。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_r)的發(fā)生是有其客觀的物質基礎的:表情按面部不同部位的肌肉運動而模式化,面部反應模式攜帶著心理學的意義,那就是或快樂、或悲傷等具體情緒。但是,對表情進行測量的原則在于:所要測量的是面孔各部位的肌肉運動本身,而不是面部所給予觀察者的情緒信息。因此,測量的最終目的是揭示其顯露的情緒信息,而測量本身必須是產生情緒信息的物質過程。為此,測量方法必須嚴格遵循解剖學基礎。它包括精細分化的肌肉組織系統的活動和靈敏傳導的軀體神經系統的活動。在測量中,使用肌肉刺激,把面孔上一塊塊

4、肌肉的單一活動和互相有牽連的肌肉的組織活動通過肌電記錄和照相記錄保存下來,從而得到了面部各個分別獨立的部位的變化模型和觀察到的、由這些肌肉活動所支配的面容。艾克曼的面部肌肉活動編碼系統,伊扎德的表情辨別整體判斷系統等,是目前主要被采用的測量標準。從70 年代初開始,出現了大量關于面部表情和面部動作編碼系統的研究。這些研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專門涉及與情緒活動有直接關系的面部動作,如艾克曼(Ekman,1971)、伊扎德(Izard,1979,1980)等人的工作;另一類則涉及了所有可觀察到的面部動作,如艾克曼等人(Ekman et al., 1978)的工作。這些研究導致了面部表情測量技術的問世

5、,在表情研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傳統的方法相比較,現代面部表情測量技術具有四個突出的優(yōu)點:(1)這些技術所測量的是面部肌肉運動本身,而不是面部所給予觀察者的信息;(2)嚴格遵循神經解剖學原則。所有這些測量技術的共同特征是,它們均以面部肌肉的神經解剖學特點和肌肉活動所造成的面容變化(appearance change)作為測量的基礎和目標;(3)較準確而客觀,便于使用。按上述原則確定的測量技術將情緒功能與顏面解剖學結合起來,任何人只要經過有關的訓練,就能通過肉眼的觀察去識別情緒,而不必使用像肌電圖機那樣的專門設備;(4)某些測量技術將表情的反應時和持續(xù)時間引進了表情測量,因此,它能夠測量面部

6、表情的動態(tài)過程。面部動作編碼系統(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簡稱 FACS)是面部表情測量技術中應用較廣、較有代表性的技術之一。它是艾克曼等人在總結過去對面部表情評定工作的基礎上制定出的一個盡最大可能區(qū)分面部運動的綜合系統,它是迄今為止最為詳盡、最為精細的面部運動測量技術,它能夠測量和記錄所有可觀察到的面部行為。面部動作編碼系統在制訂過程中詳細地研究了面部肌肉運動與面容變化的關系。在實際測量時,它以面容活動為單位,稱為活動單位。一個單一的活動單位可以包括一塊或幾塊肌肉組織。由于多數面容變化是幾個活動單位疊加發(fā)生的,從而又可以把那些可以明顯辨認的疊加的活動單位列成復

7、合活動單位。面部動作編碼系統共列出了二十八種單一活動單位和十九種復合活動單位??筛鶕鱾€活動單位之間的主導或次要、競爭或對抗的關系,從而規(guī)定這種情形下的測量規(guī)則和方法。面部動作編碼系統的使用手冊內容有:單一和復合活動單位列表,針對面容變化的詳細描述,以及供對照用的照片和影片以及具體的使用指導等。本實驗主要要求兩組被試在不同的要求下實驗,實驗目的在于通過實驗了解面部表情認知的基本特征。2 方法2.1 被試    被試為應用心理專業(yè)的本科生4人。2.2 材料和儀器2.2.1JGW一B型心理實驗臺速示器單元,記錄用紙(2種,一種為白紙,另一種為事先印制好編號與描述各種表

8、情的詞語的記錄紙)2.2.2面部表情卡片6張包括:高興、驚訝、恐懼、憤怒、厭惡、輕蔑6種。2.2.3注視點卡片1張。2.3程序    2.3.1接上電源,速示器電源選擇“ON”,燈亮表示接通。用明度測試卡調節(jié)A、B視場的明度達到基本一致;在“工作方式選擇”欄,將A選“定時”,B選“背景” ,選“AB”順序方式;在“時間選擇”欄,將A定為 “5000”;被試坐在桌前,面部貼緊速示器觀察窗,兩眼注視屏幕中心;將注視點卡片輸入B視場,表情卡片按順序依次輸入A視場。    2.3.2將全體被試分為相等兩組。A組被試發(fā)給印好的記錄紙。該記錄紙橫

9、行為編號,縱列為各種表情詞。指導語:“請你一張一張地看一些與記錄紙上情緒詞一致的表情圖片,你判斷是哪種表情,就在相應序號列中與之相匹配的情緒詞格內打“”。B組被試發(fā)給一張白紙,指導語為:“請你一張一張地看一些表情圖片,要求你用形容詞描述是何種表情,并按呈現順序寫在白紙上”。兩組被試呈現卡片順序相同,并且不允許兩組之間互通信息。    2.3.3對每個被試測試完畢,詢問他們是用什么輔助方法來辨認面部表情的?在下列選項中選擇一種:a.模仿面部表情并體驗  b.想象適合面部表情的情緒  c.聯想過去的經驗  d.其他程序或線索3 結果與分析

10、    分別統計兩組被試對各種面部表情正確判斷的百分數,并對兩組判斷的平均正確率進行顯著性檢驗。如下表:組一                 正確個數                      百分比

11、1                        6                          100%

12、0;2                        4                          66.7 %

13、3                        6                          100%4

14、60;                       6                          100%平均 

15、                    5.5                         91.7%表1:組一的實驗結果 組二  &#

16、160;             正確個數                      百分比1              

17、0;         5                          83.3%2               &

18、#160;       6                          100%3                 

19、;      6                          100%4                  

20、60;     5                          83.3%平均                     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