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五官及頸部_第1頁
第三章五官及頸部_第2頁
第三章五官及頸部_第3頁
第三章五官及頸部_第4頁
第三章五官及頸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五官及頸部 一、單選題(每題僅一個最佳答案)1、眼眶內常見良性腫瘤中早期就引起視神經孔擴大的是 ( )A、炎性假瘤 B、血管瘤 C、淚腺腫瘤 D、視神經瘤 E、眶內腦膜瘤 2、乳突膽脂瘤典型X線表現是 ( )A、乳突氣房囊狀破壞區(qū) B、骨性外耳道擴大伴骨質破壞C、鼓竇區(qū)邊緣光滑透亮區(qū),常伴硬化邊緣 D、多發(fā)生在氣化型乳突E、乳突呈蟲蝕狀破壞 3、下列關于鼻竇癌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以上頜竇為多見 B、可見竇內軟組織影和不規(guī)則的骨破壞C、鼻竇癌可侵犯周圍組織 D、X線上易與鼻竇肉瘤區(qū)別E、副鼻竇開口可被堵塞而伴發(fā)感染 4、下列關于副鼻竇炎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最常發(fā)生于蝶竇

2、 B、可見竇內粘膜增厚影C、竇腔內可見氣、液平面 D、慢性者有時可見竇壁骨質增生E、額竇單獨發(fā)生者較少見 5、右側腮腺均勻低密度病變,病變中心CT值約為100HU,最可能的診斷是 ( )A、血管瘤 B、脂肪瘤C、多性形腺癌 D、腮腺囊腫E、腮腺膿腫 6、男,60歲,鼻衄3個月。CT示右上頜竇密度高,前外壁破壞,最可能的診斷是 ( )A、上頜竇腺瘤 B、上頜竇囊腫C、上頜竇炎 D、上頜竇癌E、上頜竇黏膜囊腫 7、男性患者,30歲,搏動性耳鳴,藍色鼓膜,傳導性耳聾2年。CT示鼓室內軟組織腫物,最可能的診斷是 ( )A、膽脂瘤,中耳炎 B、膽脂瘤,聽骨鏈破壞C、面神經瘤,聽骨鏈破壞 D、血管球瘤,頸

3、內靜脈裸露E、中耳乳突炎,聽骨鏈破壞 8、鼻竇黏液囊腫CT的典型征象為 ( )A、輪廓規(guī)則銳利 B、骨壁變薄外移或部分消失,可吸收破壞C、腔內密度均勻而偏低D、竇腔膨大,有環(huán)形均勻薄層囊壁包圍E、增強檢查無強化效應 9、視神經梭形腫塊,典型病例可見“軌道征”,常見于 ( )A、眶內炎性假瘤 B、視網膜母細胞瘤C、視神經腦膜瘤 D、黑色素瘤E、視神經膠質瘤 10、CT對甲狀腺腫瘤的診斷評價,下列說法哪項不正確 ( )A、定位較準確 B、有無鈣化是鑒別良惡性的依據C、判斷有無淋巴結轉移 D、判斷有無鄰近組織受累E、鑒別良惡性有一定限度 11、下列哪項不是早期聲帶癌的CT表現 ( )A、CT未見異常

4、 B、聲帶僅見輕度增厚C、聲帶形態(tài)不規(guī)則 D、聲帶可見高密度影E、無特征性表現 12、女,2歲,突眼,CT示右眼球內團塊樣鈣化,視神經粗,周圍有軟組織密度塊影,最可能的診斷是 ( )A、炎性假瘤 B、黑色素瘤C、視網膜母細胞瘤 D、視網膜血管瘤E、視神經膠質瘤 13、頜面外傷CT檢查,最好選用下列哪種方法 ( )A、軸位、冠狀位、軟組織窗和骨窗 B、軸位、冠狀位平掃和增強掃描C、軸位、軟組織窗和骨窗 D、冠狀位、軟組織窗和骨窗E、軸位平掃和增強掃描 14、鼻咽癌的好發(fā)部位為 ( )A、咽鼓管圓枕 B、鼻咽頂壁C、梨骨后緣 D、咽隱窩E、以上都不是 15、對于早期中耳乳突膽脂瘤的診斷,最佳方法為

5、 ( )A、Schuller位平片 B、Mayer位平片 C、Runstrom II位平片 D、顳骨高分辨率CTE、MRI 16、橫軸位CT鼻咽腔形態(tài)表現為梯形的層面位于 ( )A、咽鼓管隆突水平 B、軟腭上水平 C、硬腭水平 D、咽隱窩水平E、咽旁間隙水平 17、上頜竇內靠下壁的半圓形軟組織影,邊緣光滑,直徑1.01.5cm,竇腔內其余部分無異常,應考慮為 ( )A、息肉 B、黏液囊腫C、黏膜囊腫 D、血管瘤E、正常變異 18、診斷眼眶爆裂骨折,最好的檢查方法 ( )A、X線平片 B、CT冠狀掃描C、CT橫斷掃描 D、MRIE、矢狀面重建 19、32歲男性,右耳流膿1年,鼓膜穿孔。CT顯示外

6、耳道棘骨消失,聽小骨破壞,鼓室壁破壞.內有軟組織密度影,最可能的診斷是 ( )A、血管球瘤 B、中耳癌 C、中耳炎 D、膽脂瘤E、面神經纖維瘤 20、對于"涎腺腫瘤"臨床特點的描述,下列說法哪項正確 ( )A、病理類型單一 B、頜下腺腫瘤,良性多見 C、腮腺腫瘤,惡性居多 D、腮腺腫瘤占70%80%,其次為頜下腺腫瘤E、CT對腮腺惡性腫瘤定性價值較高 21、鼻竇黏液囊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是惡性病變 B、由黏液腺分泌阻塞引起C、由副鼻竇口阻塞引起 D、有骨質破壞,呈氣樣密度E、CT增強掃描有明顯增強 22、視網膜母細胞瘤的MR表現是 ( )A、T1 加權像呈高信號

7、 B、T1 加權像呈中等信號或稍高信號C、T1 加權像呈低信號 D、T2 加權像呈高信號E、GD-DTPA增強腫瘤明顯均勻強化 23、關于原發(fā)性視網膜脫離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亦稱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B、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視網膜層間分離C、視力減退,相應的視野缺乏 D、眼底檢查可發(fā)現視網膜灰色隆起E、以上都對 24、下列哪項是眼球內異物的聲像圖表現 ( )A、斑點狀強回聲,部分后伴聲影 B、斑點狀強回聲,大多不伴聲影C、星狀回聲 D、尾隨回聲與隆起現象E、以上都是 25、眼眶海綿狀血管瘤的MR表現是 ( )A、多位于肌錐外 B、為迂曲狀C、T2 加權像為低信號 D、T2 加權像為高信號E、病

8、變信號不均勻 26、腺樣體增生的MRI信號特點為 ( )A、T1 WI與肌肉等信號 B、質子密度像與肌肉等信號C、T2 WI與肌肉相比呈高信號 D、內部可有囊變信號E、以上均正確 27、21歲女性,右側耳鳴,聽力下降。CT平掃無異常,臨床擬診內聽道內小聽神經瘤,宜選擇下列哪種方法進一步檢查 ( )A、MRI B、動態(tài)CT掃描 C、椎動脈造影 D、頸內動脈造影 E、CT增強掃描 28、以下哪項CT表現最有利于篩竇黏液囊腫的診斷 ( )A、竇腔內呈軟組織密度 B、竇壁骨質有破壞C、竇腔呈氣球樣擴大 D、粘液囊腫無增強E、病變相鄰眶內侵犯 29、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的影像學特點,錯誤的是 ( )A、息

9、肉常見 B、急性期上頜竇粘膜呈分葉狀C、慢性期可見粘膜下囊腫 D、雙側粘膜腫脹,少見積液E、蝶竇內為息肉好發(fā)區(qū) 30、關于鼻咽癌的CT特點,下列說法哪項正確 ( )A、咽隱窩變淺 B、兩側咽腔對稱C、咽肌局限性變薄 D、咽旁間隙向內移位E、椎前淋巴結腫大 31、最支持眶內原發(fā)炎性假瘤診斷的CT表現是 ( )A、一條或多條眼外肌梭形增粗 B、球后軟組織腫塊C、病變有增強 D、眼肌附著處眼環(huán)增粗,模糊E、雙側眼球突出 32、男,15歲,反復鼻衄1年。CT示翼腭窩軟組織腫塊,壓迫上頜竇后壁彎曲前移,明顯強化,最可能的診斷是 ( )A、淋巴瘤 B、肉瘤C、惡性腫瘤 D、癌E、血管纖維瘤 33、上頜竇癌

10、向后外蔓延可累及 ( )A、篩竇 B、眶下壁 C、顳下窩 D、上齒槽 E、咽旁間隙 34、頸部腫塊最多見于 ( )A、甲狀腺腫 B、甲狀腺腫,腫大的淋巴結C、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 D、甲狀腺腫,頸動脈瘤E、腫大的淋巴結 35、以下哪項不是聲門型喉癌的CT表現 ( )A、局部聲帶增厚,欠光滑 B、局部增厚的聲帶有增強C、前聯合軟組織厚度大于3mm D、杓狀軟骨增厚,硬化E、會厭喉面軟組織增厚 36、54歲男性,右側面部腫脹、麻木2個月余,伴流涕,CT示右側上頜竇內軟組織密度,伴鈣化,后外側壁骨質消失,最可能的診斷是 ( )A、上頜竇黏液囊腫 B、上頜竇骨化性纖維瘤 C、上頜竇炎 D、上頜竇血管瘤

11、 E、上頜竇癌 37、下述正常眼眶組織MRI信號表現,不正確的是 ( )A、玻璃體:T1 WI低信號、T2 WI高信號 B、鞏膜:T1 WI低信號、T2 WI低信號C、房水:T1 WI高信號、T2 WI高信號 D、眼外?。篢1 WI中等信號、T2 WI略低信號E、視神經:T1 WI中等信號、T2 WI中等信號 38、下列哪種疾病,沒有“球后鈣化”表現的是 ( )A、視神經腦膜瘤 B、視神經膠質瘤C、視網膜母細胞瘤 D、球后動靜脈畸形E、成神經細胞瘤 39、外傷性鼻旁竇積液最好發(fā)于 ( )A、上頜竇 B、蝶竇C、篩竇前組 D、額竇E、篩竇后組 40、鼻旁竇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組織類型是 ( )A

12、、鱗癌 B、腺癌C、纖維肉瘤 D、惡性黑色素瘤E、血管內皮瘤 二、多選題(每題可有多項正確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1、鼻咽癌CT檢查可發(fā)現的征象有 ( )A、鼻咽腔狹窄,不對稱 B、咽旁間隙變窄,消失C、顱底骨質破壞 D、頸部胸鎖乳突肌深面淋巴結腫大E、常伴發(fā)副鼻竇炎癥 2、眼眶內異物X線定位的目的是確定 ( )A、異物大小 B、異物性質 C、異物位置 D、異物數目 E、異物是否引起感染 3、乳突膽脂瘤的影像學特點有 ( )A、邊緣有硬化環(huán) B、常發(fā)于鼓竇區(qū)C、早期無臨床癥狀 D、CT上呈軟組織密度、無增強E、MR信號不均勻 4、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下頜骨膨脹性多房性表現 ( )A、造釉細胞瘤

13、 B、巨細胞瘤 C、含牙囊腫 D、骨纖維囊變 E、嗜酸性肉芽腫 5、關于上頜竇惡性腫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占耳鼻喉惡性腫瘤的20% B、發(fā)病率僅次于鼻咽癌,居第二位C、男女比例4:1 D、好發(fā)年齡50歲左右E、上頜竇惡性腫瘤常為轉移瘤 6、應與葡萄膜黑素瘤鑒別的疾病有 ( )A、原始玻璃體增生癥 B、脈絡膜轉移瘤C、脈絡膜剝離 D、Coats病E、脈絡膜血管瘤 7、應與鼻咽癌鑒別的疾病有 ( )A、脊索瘤 B、鼻咽部淋巴組織增生C、鼻咽纖維血管瘤 D、蝶竇惡性腫瘤E、鼻咽部結核 8、慢性腮腺炎的影像表現有哪些 ( )A、有膿液時,CT檢查偶可見氣體征象 B、平片偶可發(fā)現涎石C、腮腺X

14、線造影可見主導管擴張及不規(guī)則或增粗不均D、腮腺X線造影可見“手握球”征E、腮腺X線造影對比劑可至腮腺外 9、膽脂瘤的并發(fā)癥有 ( )A、硬膜外膿腫 B、迷路炎C、腦膜炎 D、乙狀竇栓塞性靜脈炎E、腦膿腫 10、關于淚腺混合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占淚腺上皮性腫瘤的50% B、80%為良性,20%惡性C、淚腺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 D、腫瘤組織只起源于淚腺上皮組織的內層E、瘤內不會見到軟骨及骨化 11、下述哪些征象提示腮腺腫瘤為惡性可能 ( )A、腫塊境界不清,呈彌漫性浸潤B、腫瘤中心壞死,顯示低密度區(qū)或濃淡不均C、腫瘤外形規(guī)則,呈圓形D、腫塊邊界光滑,增強掃描均勻強化E、頸部淋巴結腫大 1

15、2、關于鼻竇炎的描述,正確的有 ( )A、鼻腔粘膜與鼻竇粘膜相連續(xù),故鼻腔炎癥易向鼻竇蔓延B、鼻竇炎常常伴發(fā)鼻炎C、臨床上無明顯癥狀,X線平片發(fā)現鼻竇異常者占20%D、臨床上無明顯癥狀,CT發(fā)現鼻竇異常者占40%E、臨床上無明顯癥狀,MR發(fā)現鼻竇異常占60% 13、下列哪些是鰓裂囊腫CT征象 ( )A、呈邊界清晰、圓形或卵圓形低密度囊性腫塊B、平掃時囊壁顯示欠清,增強后囊壁輕度強化C、CT值在020HU之間,囊壁薄D、繼發(fā)感染時囊壁增厚,囊液密度增高E、有時可見囊腫位于頸內和頸外動脈之間 14、有關視網膜母細胞瘤敘述正確的有 ( )A、常圍繞血管生長 B、易轉移C、可多灶發(fā)生 D、不侵犯視神經

16、E、瘤內多見鈣化 15、關于腮腺管結石(涎石病)的超聲表現,描述正確的是 ( )A、腮腺大小、形態(tài)正常 B、腮腺內可探及致密強回聲斑點或斑塊C、較大結石可引起導管阻塞 D、腮腺導管無擴張E、較大結石后方伴聲影 16、有關耳硬化癥的診斷要點,正確的是 ( )A、多在2030歲起病 B、平片價值不高C、早期以骨質疏松、破壞為主 D、晚期以骨質硬化、骨贅形成為主E、高分辨率CT價值高 17、正常涎腺CT表現敘述,哪些說法正確? ( )A、橫斷面掃描最常用 B、正常腮腺大小,個體差異大C、正常腮腺平掃CT值:-2020HU D、正常頜下腺平掃CT值為45HU左右E、增強掃描,正常腮腺明顯強化 18、關

17、于眼黑色素瘤,下列描述哪項正確? ( )A、成年人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 B、多起源于脈絡膜C、腫塊CT平掃密度較低,可明顯強化 D、T1 WI、T2 WI腫瘤為低信號E、T2 WI腫塊為低信號 19、有關甲狀腺突眼的CT特點,正確的是 ( )A、多數雙側對稱 B、以眼外肌肥大為主C、多侵犯下直肌、內直肌 D、CT平掃,患肌密度減低E、患肌可明顯強化 20、有關造秞細胞瘤診斷要點,說法正確的是 ( )A、是最常見的牙源性腫瘤 B、80%發(fā)生于下頜骨C、腫瘤有囊性或實性,膨脹性生長 D、多房者,房隔粗細均勻E、瘤內可見到移位的牙齒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1、頸

18、部惡性腫瘤的20%為轉移瘤,80%為原發(fā)腫瘤。 ( ) 2、鼻咽癌可沿神經、血管周圍間隙蔓延,致使顱底骨性孔道擴大或破壞。( )3、視神經管骨折CT檢查應用薄層及骨窗觀察,其內、外壁骨折以橫斷面顯示為好。( ) 4、一般海綿狀血管瘤與視神經關系密切,視神經呈推壓改變。 ( )5、淚腺腫瘤惡性者USG境界不規(guī)整,加壓探頭時腫瘤不變形。 ( )6、造釉細胞瘤MRI檢查,T1 WI為低信號,T2 WI為高、低混雜信號。 ( ) 7、頸靜脈球瘤行MRI檢查,T1 WI呈混雜信號,T2 WI呈混雜信號。 ( )8、因大多數異物缺乏氫離子,所以眼內異物MRI多表現為無信號區(qū)。( ) 9、甲狀舌管囊腫MRI

19、檢查,囊腫呈長T1 、長T2 特點,T1 WI均勻低信號,T2 WI高信號。( )10、頸動脈體瘤MRI較特征的影像為T1 WI及T2 WI呈條狀迂曲的低信號影。 ( ) 四、填空題(將正確答案填入空格)1、鼻咽癌最常發(fā)生于中年男性,與_ 感染有關。病理有_ 、_及_ 等細胞類型。2、高齡男性,臨床聲嘶喉痛,影像學檢查發(fā)現喉占位,應考慮_,鑒別診斷包括_、_及_等。3、視網膜母細胞瘤臨床發(fā)展過程中可分為_ 、_、_和_ 。4、甲狀腺腫瘤分良、惡性兩種,良性者多為_ ;惡性者為甲狀腺癌,以_多見,其次為_ 。5、眼眶內常見良性腫瘤中早期就引起視神經孔擴大者為_ ,眶內鈣化多見于_ 。6、乳突膽脂

20、瘤最常發(fā)生于_,其邊緣有_。7、Graves眼病以_增粗多見、_增粗為主;常同時累及_和上直肌。8、_ 是成人眼球內最常見惡性腫瘤,多發(fā)生于_,MRI示T1 WI高信號,T2 WI低信號。9、咽后壁膿腫CT平掃呈_,與深部組織分界清或不清,增強掃描見_強化較明顯,壞死區(qū)不強化。10、頜骨含牙囊腫CT呈單房圓或橢圓形_腫塊、內含_、_朝向囊腔中央可診斷本病。 五、名詞解釋1、下咽癌2、腺樣體增生3、粘膜下囊腫4、粘液囊腫5、Graves眼病6、骨瘍型中耳乳突炎7、Mondini畸形8、橋本甲狀腺炎9、鼓室球瘤10、獲得性膽脂瘤 六、問答題1、簡述甲狀腺相關性眼眶病的CT表現。2、試述結節(jié)性甲狀腺

21、腫的CT表現。3、試述鼻咽癌的CT表現。4、簡述視網膜母細胞瘤的CT表現。5、簡述眼眶海綿狀血管瘤的CT表現。6、簡述鼻咽部纖維血管瘤的CT表現。7、簡述甲狀腺腺瘤的CT表現。8、簡述鼻竇粘膜下囊腫的CT、MRI表現。9、試述腮腺混合瘤的MRI征象。10、簡述眶內炎性假瘤的CT表現。 七、病例分析1、女性患者,20歲,因右眼持續(xù)性疼痛伴眼球突出7天,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后有所好轉。CT檢查如下,請寫出診斷、CT表現及鑒別診斷(包括病名及鑒別要點)。 2、男性患者,2歲,右眼紅伴瞳仁白光1周。CT表現如下,請寫出診斷及臨床、CT特點。 3、女性患者,46歲,MRI查體如下,請寫出診斷及MRI表現。

22、4、女性患者,65歲,左眼眼突、視物不清6月,加重伴左面部紅腫疼痛、左側鼻塞1月余。CT表現如下,請寫出診斷及CT表現。 5、男性患者,14歲,鼻塞,夜間打鼾、張口呼吸10年。請寫出診斷、CT表現及鑒別診斷(包括病變及鑒別要點)。 6、男性患者,53歲,發(fā)現右頸部腫物半年。MRI檢查如下,請寫出診斷及MRI表現。 7、男性患者,32歲,右耳間斷流膿20年。薄層高分辨率CT掃描如下圖所示,請寫出診斷及CT表現。 平掃 8、男性患者,56歲,右耳反復流膿2年余,加重伴聽力下降、疼痛2月,突發(fā)右側周圍性面癱3周。CT表現如下圖所示。請寫出診斷及CT表現。 9、女性患者,34歲,右側下頜磨牙區(qū)腫物伴疼

23、痛不適1月。請寫出診斷及CT表現。 10、男性患者,58歲,發(fā)現頸部包塊20天。CT檢查如下,請寫出診斷及CT表現。 五官及頸部 答案 一、單選題1、D 2、C 3、D 4、A 5、B 6、D 7、D 8、D 9、C 10、B11、D 12、C 13、A 14、D 15、D 16、D 17、C 18、B 19、D 20、D21、C 22、B 23、E 24、E 25、D 26、A 27、A 28、C 29、E 30、A31、D 32、E 33、C 34、E 35、E 36、E 37、C 38、C 39、A 40、A 二、多選題1、ABCDE 2、ABCD 3、ABDE 4、ABCD 5、ABC

24、D6、BCE 7、ABCDE 8、ABC 9、ABCDE 10、ABC11、ABE 12、ABCDE 13、ABCDE 14、ABCE 15、ABCE16、ABDE 17、ABCD 18、ABE 19、ABCE 20、ABCE 三、判斷題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填空題1、EB病毒 鱗癌 腺癌 泡狀核細胞癌2、喉癌 喉息肉 乳頭狀瘤 喉結核3、眼球內期 青光眼期 眼球外期 遠處轉移期4、腺瘤 甲狀腺乳頭狀瘤 濾泡癌5、視神經瘤 眶內腦膜瘤6、鼓竇區(qū) 硬化環(huán)7、眼外肌 肌腹 下、內直肌8、葡萄膜黑色素瘤 脈絡膜9、低密度 膿腫壁10

25、、囊性低密度 牙 牙冠 五、名詞解釋1、亦稱喉咽癌,指原發(fā)于喉外的喉咽部惡性腫瘤。2、超過正常值即肥大,可因上呼吸道感染、營養(yǎng)不良及遺傳因素等所致。病理上腺樣體淋巴組織增生,血管增多,上皮鱗狀化生。臨床表現為鼻塞、張口呼吸、人睡時有鼾聲。3、當變態(tài)反應、慢性炎癥時,鼻竇粘膜下疏松結締組織內漿液滲出、聚集,所形成的半圓形隆起性病變,多見于上頜竇底部。4、鼻竇粘液囊腫為竇口阻塞,竇腔內粘液聚積形成囊腫,多見于篩竇,成人好發(fā)。5、即甲狀腺相關性眼眶病,是眼球突出最常見病因,它為自身免疫性炎癥,常伴有甲亢。6、是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一個類型,多表現為中耳粘膜充血、水腫,粘膜上皮和聽小骨可破壞,乳突竇

26、周圍甚至巖骨壞死,形成骨瘍,并可有死骨,局部肉芽或息肉生長。7、又稱耳蝸階間隔發(fā)育不良2型,是指內耳發(fā)育止于胚胎第7周,是最常見的耳蝸畸形。病理上耳蝸中間圈及頂圈融為一個囊腔,表現為先天性感音神經性耳聾,常為雙側。8、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中老年女性多見。甲狀腺彌漫增大,質硬,包膜增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鏡下甲狀腺濾泡間廣泛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后期腺體萎縮,間質纖維增生。半數后期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征候群。9、是最常見的中耳腫瘤,中年以上女性好發(fā),腫瘤源于下鼓室神經分布的球體,為非嗜鉻性副神經節(jié)瘤,多表現為單側搏動性耳鳴和傳導性耳聾,耳鏡檢查鼓室前下象限可見鼓膜后血管性腫塊。10、多繼發(fā)于

27、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膜松弛部常見穿孔,約占80%。病理上為鱗狀上皮細胞的堆積物,多由鼓膜穿孔或退縮導致。臨床主要為慢性耳漏和傳導性耳聾。 六、問答題1、眼外肌增大呈梭形,肌腹增大明顯,而眼球附著處的肌肉正常,并以內直肌與下直肌受累較多;受累眼外肌常為雙側受侵,少數為單側性;視神經增粗;眼球突出;眶脂體增多。2、甲狀腺內大小不等、邊界較清楚的低密度灶影;低密度灶常無完整的包膜;病灶內密度不均,增強掃描表現更明顯;常見出血及鈣化。3、早期小的粘膜下腫瘤可表現為一側咽隱窩變淺或咽鼓管變平;腫瘤較大可見患側鼻咽腔側壁切跡變平消失,咽鼓管后壁隆起增厚,鼻咽腔變形;病變可向周圍侵犯,并可突入眶內或顱內;常

28、可見頸深部淋巴結腫大,雙側乳突炎(咽鼓管開口閉塞導致);增強掃描病變呈不均勻中或重度強化。4、球內局限性高密度腫塊,腫塊與眼環(huán)相連;腫塊內常見不規(guī)則鈣化,呈均質性或非均質性分布;個別病例可為雙眼受累,腫瘤晚期可向眶內或周圍蔓延轉移。5、通常發(fā)生在肌錐內,常伴有眼球受壓前突,眶內結構變形;腫瘤呈圓形、卵圓形,邊界清楚;增強掃描強化明顯;動態(tài)掃描呈漸進性強化為其特異性表現。6、鼻咽部的軟組織腫塊,瘤體大,邊界清楚;腫瘤呈膨脹性生長,可沿著自然孔道與裂隙擴展;腫瘤可壓迫侵蝕周圍骨質,使之骨破壞;腫物可侵及鼻竇、顱中窩等;增強掃描腫塊明顯強化。7、一般為數厘米直徑大小,偶可見巨大占位病變;圓形或卵圓形

29、低密度病灶,有完整包膜,邊界清楚;常有出血、壞死、囊性變;增強掃描不強化或輕度強化。8、多見于上頜竇;竇腔底部或偏外側之半圓形密度或信號均勻的腫塊,邊界清楚銳利;無骨壁破壞;CT多為水樣密度;MRI示T1 WI多呈低信號,T2 WI為高信號;增強掃描無強化。9、混合瘤較小時,信號較均勻,T1 WI為等信號,T2 WI為略高信號或高信號,周邊常見低信號薄壁包膜。發(fā)生壞死、囊變時T1WI及T2 WI信號不均勻,T2 WI高信號瘤體內一些低信號常認為是瘤體內纖維間隔和條索,極低信號為鈣化,此征象常提示為混合瘤。10、眼環(huán)增厚,淚腺彌漫性增大,邊界模糊,分辨不清;眼外肌增粗,受累眼肌肌腹和肌附著點均明

30、顯增大;增強掃描增厚之眼環(huán)可有強化;眶內彌漫性占位病變。 七、病例分析1、右側眶內炎性假瘤。CT表現:右側肌錐內不規(guī)則占位性病變,病變邊界尚清,累及視神經并有視神經增粗,CT平掃呈等密度,增強掃描后病變呈中度強化,骨窗示病變周圍骨質未見破壞。激素治療后病情好轉,支持為炎性病變。需與血管瘤及神經鞘瘤相鑒別:血管瘤增強掃描后強化明顯,境界清楚,眼球壁和眼肌均不受侵犯,無眼環(huán)和眼肌增厚的表現,瘤體內出現靜脈石有助于診斷;神經鞘瘤一般與視神經聯系緊密,境界清楚,生長方式與眶前后徑一致呈長橢圓形或條索狀,腫瘤可出現囊變,增強后其實性部分可見中度至明顯強化。但腫塊型炎性假瘤與眶內神經鞘瘤有時難以鑒別。2、視網膜母細胞瘤。3歲以下兒童多見,臨床上典型表現為白瞳癥;CT表現為右側眼球內局限性高密度腫塊,腫塊與眼環(huán)相連;腫塊內可見不規(guī)則高密度鈣化,呈均質性或非均質性分布;個別病例可表現為雙眼受累,腫瘤晚期可向眶內或身體其他部位蔓延轉移。3、右側上頜竇粘膜下囊腫。MRI表現:病灶位于右側上頜竇竇壁,呈球狀,其余竇壁粘膜多無明顯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