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案例分析2_第1頁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2_第2頁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2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篇 建筑防火案例分析(1-13)案例1 丙類廠房倉庫建筑防火案例分析耐火等級:一、二、三、四;火災危險性類別:甲、乙、丙、丁、戊;燃燒性能:A(不燃)、B1(難燃)、B2(可燃)、B3(易燃)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廠房和倉庫分類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情景描述中的各廠房和倉庫的分類見表1-1-1。廠房和倉庫分類表1-1-1廠房倉庫名稱建筑概況生產或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特征生產或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類別按建筑層數和高度分類木器廠房2層10m生產中使用可燃固體丙類多層廠房電子廠房2層10m生產中使用可燃固體丙類多層廠房面粉碾磨廠房6層25m生產中產生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狀態(tài)

2、的粉塵乙類高層廠房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廠房3層12m常溫下使用和加工難燃燒物質的熱壓成型生產丁類多層廠房食用油倉庫5層20m儲存閃點大于60的液體丙類1項多層倉庫二廠房耐火等級該木器廠房采用木屋頂和磚墻組成的磚木結構,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其耐火等級應為三級。三防火間距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木器廠房與面粉碾磨廠房、食用油倉庫、電子廠房及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分別15m、12m、12m及14m。四消防車道該木器廠房的占地面積大于3000,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其應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4

3、m。供消防車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車道與廠房之間不應設置阻礙消防車作業(yè)的障礙物。環(huán)形消防車道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盡頭式消防車道應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12m×12m;供大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車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大型消防車的壓力。消防車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應滿足消防車通行與停靠的要求。五丙類廠房內辦公室、休息室及中間倉庫布置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木器廠房內設置辦公室、休息室時,其辦公室、休息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0h的不燃燒體防火隔墻和不低于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并應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平安出

4、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設置甲、乙類中間倉庫時,其中間倉庫儲量不宜超過1晝夜的需要量并應靠外墻布置,還應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與其他部位分隔。六構造防火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附設在該木器廠房內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固定滅火系統(tǒng)的設備室和通風空氣調節(jié)機房等,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和與其他部位隔開;除消防水泵房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外,其他隔墻上的門均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七防火分區(qū)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木器廠房地上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均2000;廠房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上述規(guī)定增加1倍;廠房內局

5、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防火分區(qū)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倍計算。八平安疏散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木器廠房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的平安出口不應少于2個且應分散布置,相鄰2個平安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5m。該廠房內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首層外門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且該門的最小凈寬度。該廠房應設置封閉樓梯間或室外樓梯;但因其封閉樓梯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故按防煙樓梯間的要求設置。該廠房內任一點到最近平安出口的距離40m;廠房的疏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應采用平開門,不應采用推

6、拉門、卷簾門、吊門、轉門。案例4 商店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防火間距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情景描述中大型購物中心與周邊建、構筑之間的防火間距表1-3的規(guī)定。大型購物中心與周邊建、構筑之間的防火間距(m)表1-4-1建構筑物名稱、建筑類別和耐火等級住宅樓多層居住建筑、耐火等級二級辦公樓多層公共建筑,耐火等級三級茶樓多層公共建筑,耐火等級四級10kV箱式變壓器室外停車場大型購物中心多層公共建筑,耐火等級一級67936二防火分區(qū)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大型購物中心的防火分區(qū)劃分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地上各層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均2500,地下一層設備用房及物業(yè)管理

7、用房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均500;建筑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該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上述規(guī)定增加;局部設置時,增加面積可按該計算。首層設置商店營業(yè)廳時,符合按?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設置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排煙設施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且其內部裝修設計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的條件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10000。地下商店營業(yè)廳,不應經營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儲存物品屬性的商品;應設置防煙與排煙設施;當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且建筑內部裝修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時,其營業(yè)廳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

8、大允許建筑面積可增加到2000。地下商店營業(yè)廳總建筑面積大于20000時,應采用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分隔。相鄰區(qū)域確需局部連通時,應選擇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防火分隔:(1)下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該室外開敞空間的設置應能防止相鄰區(qū)域的火災蔓延和便于平安疏散。(2)防火隔間。該防火隔間的墻應為實體防火墻,在隔間的相鄰區(qū)域分別設置火災時能自行關閉的常開式甲級防火門。(3)避難走道。該避難走道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外,其兩側的墻應為實體防火墻,且在局部連通處的墻上應分別設置火災時能自行關閉的常開式甲級防火門。(4)防煙樓梯間。該防煙樓梯間及前室的門應為火災時能自行

9、關閉的常開式甲級防火門。三平安疏散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大型購物中心的平安疏散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個平安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5m。2.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每個樓層,其平安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 個。地下一層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利用防火墻上1個通向相鄰分區(qū)的防火門作為第二平安出口,但必須有1 個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地上建筑層數超過2層,故其地上局部的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包括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樓梯;因該建筑地下室僅為1層,且其地下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故其地下室應設置封閉樓梯間

10、。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或在首層采用擴大封閉樓梯間。任何一點至最近平安出口的直線距離不宜大于30m,建筑物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時,其平安疏散距離可按上述規(guī)定增加25%。6.該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各自總寬度應經計算確定。平安出口、房間疏散門的凈寬度,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凈寬度。該建筑商店營業(yè)廳的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且緊靠門口內外各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室外疏散小巷的凈寬度3m,并應直接通向寬敞地帶。地下一層設備用房及物業(yè)管理用房區(qū)域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各自總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計算確定;該建筑地下一層及地上各層

11、商店營業(yè)廳的疏散走道、平安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各自總寬度,均應按其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確定。當每層人數不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寬度可分層計算,地上建筑中的下層樓梯的總寬度應按其上層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地下建筑中的上層樓梯的總寬度應按其下層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首層外門的總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或以下人數最多的一層人數計算確定,不供樓上人員疏散的外門,可按本層人數計算確定。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yè)廳建筑面積乘以面積折算值和疏散人數換算系數計算。地上商店的面積折算值宜為50%70%,地下商店的面積折算值70%。不宜在窗口、陽臺等部位設置金屬柵欄,當必須設置時,應有從內部易于開啟

12、的裝置。窗口、陽臺等部位宜設置輔助疏散逃生設施。樓梯間應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宜靠外墻設置;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垃圾道;不應有影響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礙物;不應敷設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如封閉樓梯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那么應按防煙樓梯間的要求設置。地下室與地上層的共用樓梯間,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半地下局部與地上局部的連通部位完全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13.自動扶梯和電梯不應作為平安疏散設施。14.客、貨電梯宜設置獨立的電梯間,不宜直接設置在營業(yè)廳內。四、考前須知一地下商店營業(yè)廳不應設置在地下三層及其以下各層。二用于防火分隔的下

13、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不同防火分區(qū)通向下沉式廣場等室外開敞空間的開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13m。室外開敞空間除用于人員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業(yè)或可能導致火災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凈面積169。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樓梯。當連接下沉廣場的防火分區(qū)需利用下沉廣場進行疏散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任一防火分區(qū)通向室外開敞空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3.確需設置防風雨蓬時,防風雨蓬不應完全封閉,四周開口部位應均勻布置,開口的面積室外開敞空間地面面積的25%,;開口設置百葉時,百葉的有效排煙面積可按百葉通風口面積的60%計算。三防火隔間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6。甲級防火門。不應計入平

14、安出口,門的最小間距4m。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5.不應用于除人員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四避難走道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出口2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qū)相通且該防火分區(qū)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3.走道的凈寬度任一防火分區(qū)通向走道的設計疏散總凈寬度。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6,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消火栓、消防應急照明、應急播送和消防專線 。案例7 高層旅館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建筑分類情景描述中該賓館為建筑高度超過50m的旅館。

15、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賓館的建筑分類應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二平安疏散1.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平安出口兩個。地下室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火分區(qū),且相鄰防火分區(qū)之間的防火墻上設有防火門時,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分別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分散布置,兩個平安出口之間的距離5m。3.位于兩個平安出口之間的房間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為30m,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門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為15m。4.會議室、健身房、咖啡廳和餐廳的宴會廳,其室內任何一點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線距離,不宜超過30m;其他房間內最遠一點至房門的直線距離不宜超過15m。5.位于兩個平安出口之

16、間的房間,當其建筑面積不超過60時,可設置一個門,門的;位于走道盡端的房間,當其建筑面積不超過75時,可設置一個門,門的。地下室房間面積不超過50,且經常停留人數不超過15人的房間,可設一個門。6.內走道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每100 人不小于1m計算;首層疏散外門的總寬度,應按人數最多的一層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首層疏散外門和走道的凈寬表1-5的規(guī)定。首層疏散外門和走道的凈寬(m)表1-7-1賓館每個外門的凈寬走道凈寬單面布房雙面布房7.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門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每100 人不小于1m計算,但最小凈寬。8.公共疏散門均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不應采用側拉門、吊門和轉門。平安出口上

17、方,應設置寬度1m的防火挑檐。10.應設防煙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樓梯間入口處應設前室、陽臺或凹廊。(2)前室的面積6,與消防電梯間合用前室的面積10。(3)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4)樓梯間及防煙前室的內墻上,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5)樓梯間及防煙樓梯間前室內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并不應有影響疏散的突出物。共用樓梯間,應在首層與地下或半地下層的出入口處,設置耐火極限和乙級的防火門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疏散樓梯總寬度應按其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各層人數不相等時,其總寬度

18、可分段計算,下層疏散樓梯總寬度應按其上層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13.通向屋頂的疏散樓梯兩座,且不應穿越其他房間,通向屋頂的門應向屋頂方向開啟。案例10 設置商業(yè)效勞網點的一類高層住宅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建筑類別和耐火等級情景描述中該住宅建筑的地上建筑層數為20層,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中“十九層及十九層以上的住宅為一類高層居住建筑的規(guī)定,該住宅建筑的建筑分類為一類高層居住建筑,其耐火等級為一級。二商業(yè)效勞網點商業(yè)效勞網點是指住宅底部地上設置的百貨店、副食店、糧店、郵政所、儲蓄所、理發(fā)店等小型商業(yè)效勞用房。該用房層數不超過二層、建筑面積不超過300,

19、采用耐火極限和耐火極限與住宅和其他用房完全分隔,該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樓梯和平安出口應分別獨立設置。三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和?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住宅建筑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1-10-1的規(guī)定。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表1-10-1構件名稱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h)防火墻不燃燒體承重墻、樓梯間的墻、電梯井的墻、住宅分戶墻不燃燒體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不燃燒體房間隔墻不燃燒體柱不燃燒體梁不燃燒體樓板、疏散樓梯、屋頂承重構件不燃燒體吊頂不燃燒體小型商業(yè)效勞用房與住宅和其他用房之間隔墻的耐火極限均應。 2.地下

20、二層汽車庫與地下一層之間樓板的耐火極限。四防火分區(qū)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和?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住宅建筑內應采用防火墻等劃分防火分區(qū),每個防火分區(qū)允許最大建筑面積,不應超過表1-10-2的規(guī)定。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允許最大建筑面積表1-10-2建筑部位每個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地上局部1000地下一層500地下汽車庫2000注:1.地上局部和地下一層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防火分區(qū),其允許最大建筑面積可按本表增加1倍;當局部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1倍計算。2.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汽車庫,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本表規(guī)定的2倍。五平安疏散根據?高

21、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的規(guī)定,該住宅建筑的平安疏散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該住宅建筑為塔式高層建筑,其居住局部的兩座疏散樓梯宜獨立設置,當確有困難時,可設置剪刀樓梯,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剪刀樓梯間應為防煙樓梯間。(2)剪刀樓梯的梯段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墻分隔。(3)剪刀樓梯應分別設置前室。塔式住宅確有困難時可設置一個前室,但兩座樓梯應分別設加壓送風系統(tǒng)。不應直接開向前室,當確有困難時,局部開向前室的戶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分散布置,兩個平安出口之間的距離5m。4.居住局部的住宅戶門或其他房間門至最近的樓梯間的最大距離:當位于兩個平安出口之間時,40m;當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20

22、m。最遠一點至房門的直線距離15m。6.居住局部內走道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首層疏散外門的總寬度,應按人數最多的一層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居住局部單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凈寬,雙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凈寬;首層每個疏散外門的凈寬均。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門的凈寬應按通過人數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但最小凈寬;單面布置房間的住宅,其走道出垛處的最小凈寬。平安出口上方應設置寬度1m的防火挑檐。9.防煙樓梯間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樓梯間入口處應設前室、陽臺或凹廊。(2)前室的面積4.50,與消防電梯間合用前室的面積6。(3)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應為乙級防火門,并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23、內墻上,除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和局部開向前室的住宅戶門外,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不應敷設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并不應有影響疏散的突出物;當煤氣管道必須局部水平穿過該住宅建筑的樓梯間時,應穿鋼套管保護,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鎮(zhèn)燃氣設計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疏散樓梯兩座,且不應穿越其他房間,通向屋頂的門應向屋頂方向開啟。共用樓梯間,應在首層與地下層的出入口處,設置耐火極限2h的隔墻和乙級的防火門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每100人不小于1m計算,各層人數不相等時,其總寬度可分段計算,下層疏散樓梯總寬度應按其上層人數最多的一層計算。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案例14 汽車加油站建筑防火案例

24、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加油站等級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標準?的規(guī)定,柴油罐容積可折半計入油罐總容積,情景描述中加油站的總計算容積應為120m³;因該加油站的油罐總容積大于90m³且不大于150m³,單罐容積均不大于50m³,故該加油站的等級劃分應為二級加油站。二站址選擇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標準?的規(guī)定,該加油站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選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該加油站內汽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平安間距表1-14-1的規(guī)定,該加油站內柴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平安間距表1-14-2的規(guī)定。表1-14-1該加油站內汽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平

25、安間距m站外建構筑物站內汽油設備埋地油罐加油機、通氣管管口無油氣回收系統(tǒng)有卸油油氣回收系統(tǒng)有卸油和加油油氣回收系統(tǒng)無油氣回收系統(tǒng)有卸油油氣回收系統(tǒng)有卸油和加油油氣回收系統(tǒng)某幼兒園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物)504035504035某住宅樓(一類保護物)201614161311某辦公樓(二類保護物)16131112某商場(三類保護物)121087城市主干路8655注:1.一、二級耐火等級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油站一側的墻為無門窗洞口的實體墻時,油罐、加油機和通氣管管口與該民用建筑物的距離,不應低于本表規(guī)定的平安間距的70%,并不得小于6m。 2.幼兒園有圍墻者,平安間距應從圍墻中心線算起。表1-14-2該加

26、油站內柴油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平安間距m站外建構筑物站內柴油設備二級站埋地油罐加油機、通氣管管口某幼兒園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物)2525某住宅樓(一類保護物)66某辦公樓(二類保護物)66某商場(三類保護物)66城市主干路33注:幼兒園有圍墻者,平安間距應從圍墻中心線算起。三站內平面布置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標準?的規(guī)定,該加油站的站內平面布置應符合以下要求:1.車輛入口和出口應分開設置。寬度應按車輛類型確定,單車道寬度4m,雙車道寬度6m;站內的道路轉彎半徑應按行駛車型確定,且9m;站內的道路坡度8,且宜坡向站外;加油作業(yè)區(qū)內的停車位和道路路面不應采用瀝青路面。爆炸危險區(qū)域不應超出站區(qū)

27、圍墻和可用地界線。4.加油作業(yè)區(qū)是指加油站內布置油卸車設施、儲油設施、加油機、通氣管、可燃液體罐車卸車停車位等設備的區(qū)域。該區(qū)域的邊界線為設備爆炸危險區(qū)域邊界線加3m,對柴油設備為設備外緣加3m。5.加油站的工藝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之間,宜設置高度的不燃燒體實體圍墻。當加油站的工藝設備與站外建構筑物之間的距離大于表1-14-1或表1-14-2中,且大于25m時,可設置非實體圍墻。面向車輛入口和出口道路的一側可設非實體圍墻或不設圍墻。6.站內設施之間的防火距離,表1-14-3的規(guī)定。表1-14-3站內設施之間的防火距離m設施名稱汽油罐柴油罐汽油通氣管管口柴油通氣管管口加油機站房站區(qū)圍墻汽油罐43柴

28、油罐32汽油通氣管管口43柴油通氣管管口2加油機5注:表中“表示無防火距離要求。四加油站內爆炸危險區(qū)域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標準?的規(guī)定,加油站內爆炸危險區(qū)域的等級和范圍劃分為:1.埋地臥式汽油儲罐內部油品外表以上的空間應劃分為0區(qū)。2.汽油加油機殼體內部空間應劃分為1區(qū)。埋地臥式汽油儲罐的人孔閥井內部空間,以其通氣管管口為中心,半徑為0.75m的球形空間和以其密閉卸油口為中心,半徑為0.50m的球形空間,應劃分為1區(qū)。3.以汽油加油機中心線為中心線,以半徑為3m的地面區(qū)域為底面和以加油機頂部以上0.15m處半徑為1.50m的平面為頂面的圓臺形空間,應劃分為2區(qū)。距埋地臥式汽油儲罐的人

29、孔閥井外邊緣1.50m以內,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圓柱形空間;以其通氣管管口為中心,半徑為2m的球形空間和以其密閉卸油口為中心,半徑為1.50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間;應劃分為2區(qū)。五加油工藝及設施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標準?的規(guī)定,該加油站的加油工藝及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汽油罐和柴油罐撬裝式加油裝置所配置的防火防爆油罐除外應埋地設置,嚴禁設在室內或地下室內。采用臥式油罐。3.加油機不得設置在室內。4.油罐車卸油必須采用密閉卸油方式。5.進油管應伸至罐內距罐底50mm100mm處。進油立管的底端應為45°斜管口或T形管口。進油管管壁上不得有與油罐氣相空間相通的開口。通氣管應分開設

30、置。通氣管管口高出地面的高度4m。沿建構筑物的墻柱向上敷設的通氣管,其管口應高出建筑物的及以上。通氣管管口應設置阻火器。當加油站采用油氣回收系統(tǒng)時,汽油罐的通氣管管口除應裝設阻火器外,尚應裝設呼吸閥。通氣管的公稱直徑50mm。六站房和罩棚站房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罩棚頂棚的承重構件為鋼結構時,其耐火極限可為,頂棚其他局部不得采用燃燒體建造。2.汽車加油場地宜設罩棚,罩棚應采用不燃材料建造;進站口無限高措施時,罩棚的凈空;進站口有限高措施時,罩棚的凈空高度限高高度。罩棚遮蓋加油機的平面投影距離2m。3.站房是指用于加油站管理、經營和提供其他便利性效勞的建筑物。站房可由辦公室、

31、值班室、營業(yè)室、控制室、變配電間、衛(wèi)生間和便利店等組成。當站房的一局部位于加油作業(yè)區(qū)內時,該站房的建筑面積300,且該站房內不得有明火設備。4.當站房耐火等級二級、建筑層數3層且第二層和第三層的人數之和100人時,可以設置1部疏散樓梯。站房疏散走道、疏散樓梯的凈寬度,平安出口、房間疏散門的凈寬度。四、考前須知一埋地油罐是指罐頂低于周圍4m范圍內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設在地下的臥式油品儲罐。二卸油油氣回收系統(tǒng)是指將油罐車向汽油罐卸油時產生的油氣密閉回收至油罐車內的系統(tǒng)。三加油油氣回收系統(tǒng)是指將給汽油車輛加油時產生的油氣密閉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統(tǒng)。四使用人數超過200人的幼兒園的保

32、護類別應劃分為重要公共建筑物,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0的居住建筑的保護類別應劃分為一類保護物,總建筑面積超過5000且不超過10000的辦公樓的保護類別應劃分為二類保護物,總建筑面積不超過3000的商場的保護類別應劃分為三類保護物。*第二篇 消防設施應用案例分析(14-24)案例21 一類高層綜合樓建筑消防設施配置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該建筑建筑高度為53.80m,超過50m,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標準?以下簡稱?高規(guī)?第3.0.1條規(guī)定,該建筑為一類高層建筑。綜合樓是指由二種及二種以上用途的樓層組成的公共建筑,該建筑一至五層使用性質為零售商業(yè)、六至十層使用性質為餐飲與休閑娛樂類場

33、所,使用性質已超過兩種,故界定為一類高層綜合樓。二根據?高規(guī)?規(guī)定,高層建筑必須設置室內、外消火栓系統(tǒng)。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每個消火栓的用水量應為10 L/s15 L/s。室外消火栓應沿高層建筑四周均勻布置,消火栓距高層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5m、并不宜大于40m,距路邊的距離2m。室外消防給水管道應布置成環(huán)狀,其進水管兩條,當其中一條進水管發(fā)生故障時,其余進水管應仍能保證全部用水量。通常DN300市政供水管能提供180 L/s的水量。三根據?高規(guī)?規(guī)定,該高層綜合樓應設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tǒng),消火栓水量為40 L/s,室內消火栓給水管道布置成環(huán)狀,并在各

34、層均設置了室內消火栓。消火栓設在走道、樓梯附近等明顯易于取用的地點,消火栓的間距保證同層任何部位有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同時到達;水槍充實水柱不小于10m。消火栓的間距30m,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為,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相垂直;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壓力時,應采取減壓措施;消火栓應采用同一型號規(guī)格,消火栓的栓口直徑應為65mm,水帶長度25m,水槍噴嘴口徑19mm臨時高壓給水系統(tǒng)的每個消火栓處應設直接啟動消防水泵的按鈕;消防電梯間前室設消火栓;高層建筑的屋頂設一個裝有壓力顯示裝置的檢查用的消火栓。四根據?高規(guī)?規(guī)定,該綜合樓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標準?規(guī)

35、定,高層民用綜合樓建筑火災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級級,但其地下車庫火災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級級,故該建筑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流量按照中危險級級確定,其噴水強度為8L/min·,作用面積為160。消防用水量應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標準?規(guī)定,并根據噴頭布置情況經計算確定。噴頭選用流量系數K=80,公稱動作溫度高于環(huán)境最高溫度30,即68的紅色噴頭,廚房區(qū)域選取93的綠色噴頭。每個濕式報警閥控制噴頭數不超過800只,該工程總建筑面積67137.48 ,根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標準?規(guī)定,中危險級一個噴頭的最大保護面積為11.50,初步計算該建筑至少需要5839個噴頭,需設濕式報警閥至少8個。

36、五根據?高規(guī)?規(guī)定,該綜合樓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標準?規(guī)定,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高層公共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保護對象分級為一級。系統(tǒng)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設一臺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和十三臺區(qū)域顯示器及圖形顯示裝置、消防聯(lián)運控制器、火災應急播送等。消防控制室設在一層,并設有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除車庫、廚房等場所選用感溫探測器外,商場、餐廳、機房、走道、娛樂場所等均選用感煙探測器,但上述上場所屬于大空間等特殊場所的應特殊考慮。六防排煙系統(tǒng)1.防煙根據?高規(guī)?規(guī)定,除建筑高度超過50m的一類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

37、電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煙方式。機械防煙采用機械加壓送風防煙方式,機械加壓送風機的全壓,除計算最不利環(huán)管道壓頭損失外,尚應有余壓,其余壓值應滿足防煙樓梯間為40Pa至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為25Pa至30Pa。樓梯間宜每隔二至三層設一個加壓送風口,前室的加壓送風口應每層設置。機械加壓送風機可采用軸流風機或中、低壓離心風機,風機位置應根據供電條件、風量分配均衡、新風入口不受火、煙威脅等因素確定。2.排煙根據?高規(guī)?規(guī)定,一類高層建筑的無自然通風且長度大于20m內走道,或有自然通風,但長度大于60m的走道和面積大于100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無窗房間及不具備自然排煙

38、條件或凈空高度大于12m的中庭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tǒng)。每個防煙分區(qū)的建筑面積 2000,排煙口距該防煙分區(qū)內最遠點的水平距離30m。排煙風機的排煙量應按換氣次數 6 次/h 計算確定。排煙風機可采用離心風機或排煙軸流風機,并應在排煙支管上設有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風機應保證280時能連續(xù)工作 30min。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車庫,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tǒng),且送風量排煙量的50。八應急照明: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排煙機房、 總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它房間和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和商業(yè)營業(yè)廳等人員

39、密集的場所及公共建筑內的疏散走道。疏散用的應急照明的照度,其地面最低照度;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煙排煙機房、配電室和自備發(fā)電機房、 總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它房間的應急照明照度,應保證正常照明的照度。高層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平安出口處應設燈光疏散指示標志,并宜設在墻面上或頂棚上。平安出口標志宜設在出口的頂部;疏散走道的標志宜設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m以下的墻面上。走道疏散標志燈的間距20m。九一類高層公共建筑應設置消防電梯;消防電梯的設置數量當每層建筑面積在15004500時,應設2臺。消防電梯載重量800,行駛速度從首層到頂層的運行時間60;消防電梯內應設專用 ,并應在首層

40、設供消防隊員專用的操作按鈕;消防電梯井底應設排水設施,排水井容量2,排水泵的排水量10 L/s。案例25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消防設施配置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火災危險性分類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規(guī)定,正丙醇、乙醇、異丙醇儲罐儲存物品閃點小于28,火災危險性分類為甲類;正丁醇、環(huán)己酮儲罐儲存物品閃點28,但小于60,火災危險性分類為乙類;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和輕柴油儲罐儲存物品閃點60,火災危險性分類為丙類。二室外消火栓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規(guī)定,該儲罐區(qū)應設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其消防用水量應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儲罐計算。儲罐區(qū)消防給水系統(tǒng)采用獨立的穩(wěn)高壓消防給水系統(tǒng),壓力為00

41、MPa。消防給水管道為環(huán)狀布置,其進水管不少于兩條,并用閥門分成假設干獨立管段,每段消火栓的數量5個;消火栓選用地上式消火栓,間距60m,沿罐區(qū)四周道路邊設置。三泡沫滅火系統(tǒng)該儲罐區(qū)內除了環(huán)己酮和輕柴油罐外,其他儲罐儲存物品均為水溶性物質,發(fā)生火災需用抗溶性泡沫液滅火。泡沫混合液供應強度12L/min ·。泡沫滅火系統(tǒng)由泡沫產生器、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液儲罐和泡沫泵及供水設施組成。四水噴淋冷卻系統(tǒng)該儲罐區(qū)設置了固定的水噴淋冷卻系統(tǒng),其冷卻用水量應按儲罐區(qū)一次滅火最大需水量計算。距直徑范圍內的相鄰罐均應進行冷卻。冷卻水供應強度為,著火罐按儲罐周長計算,相鄰儲罐按罐周長一半計算。當相鄰儲

42、罐超過4個時,冷卻水量可按四個計算。水噴淋冷卻系統(tǒng)由水幕噴頭、雨淋閥組和供水設施組成。五根據?建筑設計防火標準?第8.2.4條規(guī)定,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室外消防用水量應按滅火用水量和冷卻用水量之和計算。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應,利用天然水源時,其保證率97,且應設置可靠的取水設施。消防水泵應采用自灌式引水系統(tǒng)。每臺消防水泵應有獨立的吸水管;兩臺以上成組布置時,其吸水管不應少于兩條,當其中一條檢修時,其余吸水管應能確保吸取全部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泵應設柴油機驅動泵作為備用泵,柴油機的油料儲藏量應能滿足機組連續(xù)運轉6h以上的要求。消防水泵房及其配電室設消防應急照明,采用蓄電

43、池作備用電源,其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六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應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和火災報警 并應在罐組四周道路邊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其間距100m。七建筑滅火器。根據?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標準?規(guī)定,該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應配置建筑滅火器。滅火器配置場所火災種類為B類,閃點小于60的可燃液體危險等級為嚴重危險級;閃點大于等于60的液體為中危險級。應配置泡沫或干粉滅火器。案例27 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當室內消火栓數超過10個且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流量大于15L/S時, 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管網應成環(huán)狀, 消防泵房應有2條出水管直接和

44、環(huán)網的不同管段相連, 當其中一條損壞時, 其余的出水管應能通過全部水量。二水泵出水管上應設試驗檢查用的壓力表和DN65的放水閥門, 供定期測試消防水泵的流量和壓力, 水泵進出水管上應設閥門和壓力表。三室內消火栓豎管直徑DN100, 室內消火栓直徑DN65。四室內消防給水管網應采用閥門分成假設干獨立段。案例29 氣體滅火設施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根據?氣體滅火系統(tǒng)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263,氣體滅火系統(tǒng)具體檢測內容見表2-29-1。表2-29-1 氣體滅火系統(tǒng)檢測內容檢測工程檢測要求貯瓶間設備1外觀質量無變形、缺陷;手動操作裝置有鉛封2規(guī)格同一系統(tǒng)規(guī)格要一致,高度差10mm

45、3貯存容器上的壓力表符合圖紙設計要求4設備編號標明設計規(guī)定的滅火劑名稱和編號5貯存容器的記錄永久,包括編號、充裝量、充裝壓力、充裝日期6充裝壓力相應溫度下的貯存壓力,該貯存壓力504985%RH150Lx1外觀質量焊接,內外鍍鋅;外表涂紅漆2泄壓裝置泄壓口方向不得朝向操作面和人員通道1外觀質量無缺損、碰撞損傷;標志齊全2安裝方向與滅火劑流動方向一致1外觀質量無碰撞變形及機械性損傷,有永久性標牌2防護區(qū)標志閥上應有明顯的防護區(qū)名稱或編號的永久性標牌1外觀質量無碰撞變形及機械性損傷,手啟有完整鉛封2名稱與編號標明驅動介質名稱和對應防護區(qū)名稱的編號防護區(qū)門窗材質符合要求設置自動關閉裝置設在外墻上,距

46、防護區(qū)地面凈高2/3以上IG541密度與空氣根本相同,泄壓口安裝高度沒有限制,設計標準僅提出七氟丙烷的設置高度有人防護區(qū)內應有緊急迫斷自控手動裝置;區(qū)內設聲報,入口處設光報和防護標志;疏散通道與出口處設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接到兩個獨立火災信號才能啟動系統(tǒng)功能試驗管網式:自動、手動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無管網式自動和手動二種功能正確功能正確功能正確功能正確功能正確具備0s30s9.噴灑指示、聲、光報警具備四、考前須知一氣體滅火系統(tǒng)防護區(qū)應有保證人員在30s內疏散完畢的通道和出口。二防護區(qū)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并能自行關閉;用于疏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qū)內翻開。三滅火后的防護區(qū)應通風換氣,地下防護區(qū)和

47、無窗或設固定窗扇的地上防護區(qū),應設置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宜設在防護區(qū)的下部并應直通室外。通信機房、電子計算機房等場所的通風換氣次數應不小于每小時5次。四經過有爆炸危險和變電、配電場所的系統(tǒng)管網,以及布設在以上場所的金屬箱體等,應設防靜電接地。五管網滅火系統(tǒng)應設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預制滅火系統(tǒng)應設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啟動方式六滅火系統(tǒng)的手動控制與應急操作應有防止誤操作的警示顯示與措施。案例30 泡沫滅火設施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四、考前須知一泡沫液的進場檢驗要根據系統(tǒng)用量做不同的處理,一般情況下需要封樣留存,當用量超過一定數值時,就需要送樣檢測。標準要求對屬于以下情況之一

48、的泡沫液,應由監(jiān)理工程師組織現(xiàn)場取樣,送至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其結果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6型低倍數泡沫液設計用量7t;3型低倍數泡沫液設計用量0t;6%蛋白型中倍數泡沫液最小貯備量0t; 6合成型中倍數泡沫液最小貯備量2t;高倍數泡沫液最小貯備量1t;合同文件規(guī)定現(xiàn)場取樣送檢的泡沫液二泡沫比例混合裝置的調試:混合比的測量標準提供了三種方法,第一種是使用流量計測量。第二種是折射指數法。第三種是利用導電度法進行測量。三系統(tǒng)測試:首先要進行噴水試驗,當為手動滅火系統(tǒng)時,應以手動控制的方式進行一次噴水試驗;當為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應以手動和自動控制的方式各進行一次噴水試驗,其

49、各項性能指標均應到達設計要求。噴水試驗的目的是檢查泵能否及時準確啟動,閥門的啟閉是否靈活,準確,管道是否通暢無阻,到達泡沫產生裝置處的管道壓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泡沫比例混合裝置的進、出口壓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噴水試驗完畢后,需要進行噴泡沫試驗,為了節(jié)省泡沫液,噴泡沫試驗可僅進行一次。但噴射泡沫的時間不宜小于1min,主要是為了真實地測出混合比和發(fā)泡倍數。需要說明的是,噴泡沫試驗要選擇最不利防護區(qū),最不利點防護區(qū)一般是指地處最遠、最高、所需泵的揚程最大的防護區(qū)或儲罐,該點需經計算比擬后確定。案例32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依據:?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技

50、術標準?一文件和資料審查1.檢查圖紙和設備技術資料等文件是否齊全。2.采用比對的方法,檢查系統(tǒng)中各類產品的名稱、型號、規(guī)格、使用的電池是否與市場準入制度要求的有效證明文件一致。3.檢查施工記錄和系統(tǒng)調試記錄,保證系統(tǒng)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二現(xiàn)場安裝及供電、布線檢查1.消防應急燈具與供電線路之間不能使用插頭連接,安裝后不影響人員通行,燈具周圍無遮擋物,吊裝時吊管上端固定牢固。2.帶有疏散方向指示箭頭的消防應急標志燈具在安裝時應保證箭頭方向與疏散方向相同,指示出口的消防應急標志燈具要固定在鞏固的墻上或頂棚下。3.作為輔助指示的蓄光型標志牌安裝在與標志燈具指示方向相同的路線上,但不能代替標志燈具。4.消

51、防應急照明燈具由進線總配電箱內一路專用回路供電。5.分散設置的集中電源的正常供電回路應取自本防火分區(qū)的備用應急照明配電箱,分配電裝置應急回路由應急照明集中電源供電。三功能測試1消防應急標志燈具測試1燈具正常工作時,光源應保持常亮且無故障。2檢查燈具的疏散標志指示方向與實際疏散方向要保持一致。3操作試驗按鈕,使標志燈具處于應急工作狀態(tài),記錄應急工作時間,該時間應不小于燈具本身標稱的應急工作時間。4操作試驗按鈕,啟動具有語音功能的平安出口標志燈,語音應滿足燈具說明書要求。2消防應急照明燈具測試1觀察燈具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且無故障。2檢查光源與電源分開設置的照明燈具,電源的試驗按鈕和狀態(tài)指示燈可方

52、便操作和觀察。1操作試驗按鈕,使照明燈具處于應急工作狀態(tài),記錄應急工作時間,該時間應不小于燈具本身標稱的應急工作時間。2測量安裝區(qū)域的最低照度值要符合設計要求。3應急照明配電箱測試1觀察配電箱的工作狀態(tài)指示燈,確認配電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2切斷配電箱的供電輸出,檢查所連接的燈具的應急轉換情況。4系統(tǒng)功能測試模擬消防聯(lián)動控制信號聯(lián)動應急照明配電箱,檢查應急燈具的應急工作狀態(tài)。四、考前須知一設置消防平安疏散指示時,應優(yōu)先采用消防應急標志燈具。二應急轉換時間。系統(tǒng)應急轉換時間5S,高危險區(qū)域系統(tǒng)的應急轉換時間。三照度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照明區(qū)域的寬度通道寬度的1/2,照明區(qū)域內地面中心線水平照度1lx,

53、照明區(qū)域邊緣的水平照度。2.樓梯間內的地面中心線水平照度5lx。3.疏散區(qū)域內中心線的地面水平照度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40:1。4.避難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內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1lx。四線路敷設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配電干線在豎井外敷設時,應滿足:1阻燃導線應穿金屬管或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保護。2敷設在保護層厚度30mm不燃燒體內。配電支線應采用阻燃導線,豎井外敷設時穿金屬管保護或敷設在防火線槽內案例34 火災自動報警設施檢測與驗收案例分析三、關鍵知識點及依據一點型感煙探測器檢測采用發(fā)煙裝置向探測器施放煙氣,查看探測器報警確認燈和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火警信號顯示。探測器應啟動報警確認燈,并在手動復位前予

54、以保持。二點型感溫探測器檢測使用熱源加熱探測器,查看探測器報警確認燈和火災報警控制器火警信號顯示。探測器應啟動報警確認燈,并在手動復位前予以保持。三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檢測手動按下按鈕,應向報警控制器輸出火警信號,同時啟動按鈕的報警確認燈。四火災報警控制器檢測觸發(fā)自檢鍵,對面板上所有的指示燈、顯示器和音響器件進行功能自檢。切斷主電源,查看備用直流電源自動投入和主、備電源的狀態(tài)顯示情況。模擬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斷路故障,查看故障顯示。斷路故障報警期間,模擬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在1min內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再使其他探測器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 控制器能再次報警。五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檢測操作自檢鍵,對面板上所有的指示燈、顯示器和音響器件進行功能自檢。切斷主電源,備用電源應自動投入使用,并能正確顯示主、備電源的狀態(tài)。消防聯(lián)動控制設備與輸入/輸出模塊間的連線發(fā)生斷路、短路時,應能在100s內發(fā)出與火災報警信號有明顯區(qū)別的聲、光故障信號。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驗收主要內容1.測試火災探測報警系統(tǒng)功能。2.測試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功能。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驗收要求1.主、備電轉換試驗進行13次。2.控制器全部檢驗。3.本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