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測試題一、單選題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币痪淅锏摹扳孕颉敝傅氖牵?B )A.官府 B.學校 C.家庭 D.社會2.“學而優(yōu)則仕”概括了( A )關于教育目的的主張。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 C ) A.論語 B.師說 C.學記 D.孟子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斌w現(xiàn)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 B.學術思想 C.等級觀念 D.民本思想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思想最早出自( A ) A.論語 B.學記 C.四書集注 D.
2、孟子6.學記上說:“不陵節(jié)而施?!边@句話體現(xiàn)了( A ) A.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C.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7.“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是用反面事例來強調(diào)學習要( C )A.專心致志 B.磨練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8.我國最早提出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的是( D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孔子9.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主張的著作是( C )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論集( B )中有充分反映。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中庸11.學記要求“學不躐等”屬于(
3、 A )教學原則A.循序漸進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直觀性原則12.下列名言屬于孟子說的是( D )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一句出自( C )A.論語 B.師說 C.學記 D.孟子1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句話出自( B ) A.學記 B.論語 C.五經(jīng)四書 D.說文解字15.“要在問題開頭啟發(fā)學生思考,
4、但不提供現(xiàn)成的答案”就是學記強調(diào)的( B )。A.博學于文 B.開而弗達 C.強而弗抑 D.道而弗牽16.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 A )A.是非之心 B.進退之心 C.悲喜之心 D.善惡之心17、學記是( C )四十九篇中的一篇。A.大學 B.論語 C.禮記 D.中庸18.中國古代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家是( 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19.( C )是我國先秦時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總結。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中庸20.“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這個故事說明了(
5、 B )對教育的影響。A.父母 B.環(huán)境 C.老師 D.教學方法21.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 B )。A.義 B.仁 C.禮 D.智22.我國第一部專門討論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 C )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中庸2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B )A.不平衡性要求 B.個別差異性要求 C.順序性要求 D.互補性要求24.荀子以( A )作比喻,說明通過學習,后學可以超過前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B.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C.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6、鍥而不舍,金石可鏤。2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教育與( B )的關系。A.經(jīng)濟 B.政治 C.軍事 D.文化26.荀子把教學或學習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huán)節(jié),并把( D )看作是最終目標。A.聞 B.見 C.知 D.行27.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此話意在說明廣博地學習,詳盡地解說,目的在于融會貫通后返歸到( A )上去。A.簡約 B.復雜 C.炫耀 D.文化28.( D )在中國教育史上開創(chuàng)了與教育“內(nèi)發(fā)說”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鑠論”。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29.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边@個回答體現(xiàn)出孔子( A )的治國思
7、想。A.取信于民 .B.為政以德 C.講究禮節(jié) D、.因材施教30.孟子以( B )為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A.人性惡 B.人性善 C.人性無善惡 D.人性有善惡31.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與“教育機會均等”相類似的樸素主張,他的“有教無類”的觀點體現(xiàn)了( A )A.教育起點機會均等 B.教育過程機會均等C.教育條件機會均等 D.教育結果機會均等32.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33.孟子認為( A )是社會倫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礎和基石。A.教育 B.政治 C.經(jīng)濟 D.軍事34.孔子在( B )上主張“仁者愛國”,“克己復禮”。A.教育 B.政治
8、 C.經(jīng)濟 D.軍事3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反映了教學的( D )。A.因材施教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教學相長原則36.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以這則“揠苗助長”的寓言說明了( C )的重要性。A.鞏固性 B.啟發(fā)性 C.循序漸進 D.因材施教37.孔子在( A )方面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主張。A.教育 B.政治 C.經(jīng)濟 D.軍事38.在對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張( B )A.人性善 B.人性惡 C.人性無善惡 D.人性有善惡
9、39.“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 就是學記強調(diào)的( C )。A.博學于文 B.開而弗達 C.強而弗抑 D.道而弗牽40.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 B )A.智之端 B.仁之端 C.義之端 D.禮之端41.荀子以( B )作比喻,說明人借助學習,可以有很大的進步。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B.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C.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42.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治國治民,最根本的是( A )。A.教育 B.政治 C.經(jīng)濟 D.軍事43.春秋
10、時期是思想家百家爭鳴的時期,( B )是儒家的代表人物。A.墨子 B.孔子 C.韓非 D.老子4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泵献哟嗽捯庠趶娬{(diào)成大事者,應該( B )A.專心致志 B.磨練意志 C.持之以恒 D.深造自得45.荀子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們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礙認識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 C )的思維方法。A.注重“積”“漸” B.聞、見、知、行結合C.解蔽救偏、兼陳中衡 D.“虛壹而靜”,專心有恒46.下列名言屬于孔子說的是( A )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
11、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7.下列語句,哪一句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 D )A.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B.博學于文,約之以禮。C.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D.性相近也,習相遠也。4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钡乃枷氤鲎? B )A.學記 B.論語 C.四書集注 D.孟子49.“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 B )A.論語 B.學記 C.尚書 D.孟子50.學記上說:“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边@句話體現(xiàn)了( B )A.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B.啟發(fā)
12、性教學原則 C.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二、多選題1.入選四書的儒家經(jīng)典有( AB )A.孟子 B.論語 C.學記 D.荀子2.下列話語體現(xiàn)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有( BC )A.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B.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C.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D.學不躐等3.下列話語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有( AD )A.不陵節(jié)而施 B.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C.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D.學不躐等4.孟子施教的目標是培養(yǎng)( ABCD )的君子。A.明人倫 B.修身齊家 C.治國 D.平天下5.孟子的教育內(nèi)容是( AB )A.人倫教育 B.道德教育 C.權術教育 D.法律教
13、育6.以下哪些言論是孔子講學的內(nèi)容 ( ABC ) A.為政以德 B.以禮治國 C.有教無類 D.事異則備變7.荀子的教學思想主要包括( ABCD )A.注重“積”“漸” B.聞、見、知、行結合 C.“虛壹而靜”,專心有恒 D.解蔽救偏,兼陳中衡8.孔子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 BCD )三個部分。A.生產(chǎn)勞動 B.道德教育 C.文化知識 D.技能技巧培養(yǎng)9.學記總結了長期教育、教學中的經(jīng)驗教訓后概括出的“豫時孫摩”原則包括( ABCD )A.預防 B.適時 C.順序 D.觀摩10.荀子把教師提高到與( ABCE )同等的地位。A.天 B.地 C.君 D.神 E.親 11.樂得到推行了,有什
14、么樣的作用?( ABC )A.耳聰目明 B.血氣和平 C.移風易俗 D.以欲忘道12.研究樂可以提高內(nèi)心修養(yǎng),可以產(chǎn)生( ABCD )之心A.平易 B.正直 C.慈愛 D.誠信13.下面哪些表現(xiàn)音樂的道理與政治相通( ABCD ) A.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 B.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對14.在對賢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針對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點建議?( ABC )A.罷百家以尊儒; B.立大學以養(yǎng)士;C.行貢舉以選士;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5.君王要怎樣做才能使國家的根本明顯?( ABCD )A.很謹慎地對待奉承天意之事 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
15、.辨證法度是否適宜,區(qū)別上下使有秩序 D.以上都正確16.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關系之理,還有( ABCD )。A.父子關系之理 B.夫婦關系之理B.兄弟關系之理 C.朋友交往之理17.用來實行天下通理的天下通德有( ABC )。A.智慧 B.仁愛 C.勇敢 D.道義18.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之,( ABCD ).A.審問之 B.慎思之 C.明辨之 D.篤行之19.倫理道德是( AB )A.政治的核心 B.教育的根本 C.社會的風氣 D.教育的過程20.大學強調(diào)的是( ABCD )的統(tǒng)一。A.知 B.情 C.意 D.行 21傳習錄記錄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學藝術,正確的是(ABD)。
16、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 D.學貴自得22.韓愈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豐富經(jīng)驗的教育實踐家。其教育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 ACD )等著作中。A.師說 B.張中丞傳后敘 C.進學解 D.原毀23.韓愈關于教與學的主要觀點是(ABC)A.勤學致知 B.廣泛涉獵,刻苦鉆研C.不計毀譽,勤于治學 D.討論辯難24.“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韓愈進學解)也就是說“勤”要做到( BCD)A.善于思考 B.手勤 C.口勤 D.腦勤25.朱熹把一個人的教育分為( AD )A.小學 B.中學 C.幼稚園 D.大學26.朱熹在長期的大
17、學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成功的教學原則(ABCD)。A.自動和適時的啟發(fā) B.勇猛奮發(fā)和溫故時習 C.教人有序不可說等 D.篤行、博學與專精結合27.朱熹總結出六條“朱子讀書法”。分別是( ABCD )A.循序漸進,熟讀深思 B.虛心涵詠,切己體察 C.著緊用力 D.居敬持志28.在顏氏家訓中,顏之推宣揚性三品說,“三品”指(BCD)A.上中下三等人 B.上智之人 C.下愚之人 D.中庸之人29.關于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顏之推提倡( ABCD )A.虛心務實 B.博習廣見 C.勤勉惜時 D.相互切磋30.關于家庭教育,顏之推的主張是( ABCD )A.盡早施教,嚴格教育 B.注重環(huán)境習染 C.處理
18、好家庭關系 D.重視家庭的語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 31.明清三大學者是( ABC )A.黃宗羲 B.顧炎武 C.王夫之 D.張之洞32.以下哪些是黃宗羲的教育思想( ABCD )A.力學致知 B.學貴適用 C.學貴獨創(chuàng) D.窮經(jīng)經(jīng)士33.王夫之的著作有(AB )A.習性諸論 B.書院 C.學校 D.取士上34.梁啟超主辦過的刊物有( ABCD)A.時務報 B.清議報 C.新民報 D.新小說35.下列哪些是對王夫之的稱呼( AC)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一壺道人 D.飲冰室主人36.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ABCD)A.論性與習 B.論學與思 C.論知與行 D.論教與學37.下
19、列語句出自習性諸論的有( ABCD)A.習成而性與成也 B.學非有礙于思 C.行可兼知 D.善教者必有善學者38.以下屬于黃宗羲的著作有( ABC)A.學校 B.取士上 C.廣師說 D.書院39.( B )和( C )開創(chuàng)了清初經(jīng)學致用的學風。A.王夫之 B.顧炎武 C.黃宗羲 D.康有為40.關于師德師風,黃宗羲對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 ABC )A.真才實學 B.品行端正 C.身體力行 D.不干預政治 三、判斷題1.“因材施教、教亦多術”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2.論語是“四書”之一。( )3.荀子提出“性善論”,充分肯定和強調(diào)了教育的作用。( X )4.至圣是孔子
20、,亞圣是孟子,他們合稱孔孟。 ( )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說明荀子認為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不取決于愚與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學有所成。( )6.論語是一部對話體散文。( X )7.孟子以“人性惡”為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來闡述了教育的內(nèi)容、目標、作用以及任務。( X )8.戰(zhàn)國后期,我國出現(xiàn)的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文獻是學記。( )9.春秋時期是思想家百家爭鳴的時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X )10.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 )11.我國第一部專門討論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大學( X )12.荀子否定道德先驗論,肯
21、定人之善是后天環(huán)境與教育的產(chǎn)物,論述了環(huán)境對人成長的作用,強調(diào)人的主觀努力,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 )13.論語反映了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孟子的政治思想、學術思想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 X )14.孔子教學的基本方法是啟發(fā)誘導。( )15.孟子告誡學生:“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這說明有為者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 )16.“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論語。( X )17.荀子把教學或學習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huán)節(jié)。( )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X )19.“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
22、明自得,圣心備焉?!边@說明了知識和道德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提高的過程。( )20.孟子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是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 ) 21.大樂必繁,大禮必復。( × )22.樂從內(nèi)心發(fā)出,禮在外貌上表現(xiàn)。( ) 33.樂可以試人心向善。( )24.君子是因為從樂中得到了道而感到歡樂。( )25.教育對于人民來說就像寒暑,不及時對人民教育就會有傷世風。 ( )26.對賢良策提出獨尊儒術;設立太學;量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其教育作用是: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性待教而后善。( ) 27.對賢良策的道德教育內(nèi)容:樹立重義輕利的
23、人生理想;以仁俺人,以義正我;必仁且智。( ) 28.一般的玉如果不雕琢的話就不能成就美好的花紋,同理,君子如果不學習的話,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 ) 29.“然則常玉不瑑,不成文章?!敝械摹艾儭睉xzhuó。( × ) 30.只要用教化來規(guī)范人民,就能取得成功。( ) 31.中庸是儒家關于世界、社會、人生以及自身的為人處世的倫理道德觀和思想方法論,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指導思想。( )32.中庸就是以“中立”的哲學理念為指導,以自然和社會的需求與人的自身發(fā)展需求相和諧為宗旨。( × )33.孔子說:“喜歡學習就接近于智慧,努力實行就接近于仁愛,知道廉恥就接近于勇?!?/p>
24、( )34.大學是儒家經(jīng)典四書之一,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內(nèi)文的撰成約在戰(zhàn)國末期至西漢之間。( )35.“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按髮W”是大人之學。( )36.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經(jīng)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 )37.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因此,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38.大學著重闡述了個人道德修養(yǎng)與社會治亂的關系,以“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為修養(yǎng)的目標。( )39.音樂
25、的道理與政治是相通的。( )40.一個人的聰明與堅強是在頑強的學習中培養(yǎng)出來的。( ) 41.“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北扔餍摒B(yǎng)品德必須培養(yǎng)好心性。( )42.強調(diào)師生相處應當自然和諧,要求學生不要對教師心存畏懼,并要求教師能帶頭“責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43.師說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的對教師職責的論述。( )4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此段文字是說:只要有“修己治人之道”的人,就可以為人師長。( )45.“凡人所以立身行正,應事接物,莫大乎誠敬。誠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謂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朱子語類)
26、此句話講了“誠”和“敬”對一個人立身做事的重要性。( )46.將天下正大底道理去處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處之,便私。對“公”和“私”的正確說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處理事物,便是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處理事情,便是為私。( )47.“讀書,須有次序然后將全章反復抽繹玩味?!敝熳诱Z類)其中“玩味”的意思是探索體味。( )48.朱熹主張學校教育的目的在于“物欲之蔽”:“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 × )49.朱熹繼承了儒家關于篤行的思想,在教學上重視行的作用,而且強調(diào)知行并進。( )50.朱熹認為,為學應當從博學開始,進而使博學與專精結合起來。( )51.顏之推是宋朝文學家、教育家。傳世著作有顏氏家訓還冤志等。( × )52.顏之推認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長知識。( )53.顏之推認為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必須“德藝同厚”。 ( )54.顏之推提倡虛心務實的學習態(tài)度,他反對妄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語文-河南金太陽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 2025年比特幣投資項目建議書
- 2025年吡唑啉酮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濕式碾米機項目建議書
- 加強云服務與本地數(shù)據(jù)同步策略
- 智能科技服務合同
- 設備采購申請說明及預算分析報告書
- 雷鋒的敬業(yè)精神觀后感
- 智聯(lián)保密協(xié)議
- 8-Iodooctan-1-amine-生命科學試劑-MCE
- 公路工程節(jié)后復工安全教育
- 2024.8.1十七個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手冊(值得借鑒)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T-CHTS 10021-2020 在役公路隧道長期監(jiān)測技術指南
- 醫(yī)院門診醫(yī)生績效考核標準及評分細則
- 醫(yī)院納入定點后使用醫(yī)療保障基金的預測性分析報告
-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書法練習指導教案教學設計
- 《企業(yè)經(jīng)營統(tǒng)計學》課程教學大綱
- 如何做好健康沙龍
- 交通安全設施養(yǎng)護技術.ppt
- 環(huán)錘式碎煤機使用說明書(參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