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平巖層及傾斜巖層地質圖_第1頁
分析水平巖層及傾斜巖層地質圖_第2頁
分析水平巖層及傾斜巖層地質圖_第3頁
分析水平巖層及傾斜巖層地質圖_第4頁
分析水平巖層及傾斜巖層地質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要內容1、目的要求、目的要求2、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3、閱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閱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4、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 5、地質剖面圖的繪制方法、地質剖面圖的繪制方法1、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1 1)初步認識地質圖(水平、傾斜巖層)初步認識地質圖(水平、傾斜巖層)。 認識傾斜巖層和不整合接觸關系在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特認識傾斜巖層和不整合接觸關系在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特征,學會用征,學會用“V”V”字形法則分析傾斜巖層的產狀。字形法則分析傾斜巖層的產狀。 (2 2)學習作地質剖面圖。)學習作地質剖面圖。 學習編繪傾斜巖層地質剖面圖的方法。學習編繪傾

2、斜巖層地質剖面圖的方法。2、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 地質圖是用一定的符號、色譜和花紋將地殼某部分各地質圖是用一定的符號、色譜和花紋將地殼某部分各種地質體和地質現(xiàn)象種地質體和地質現(xiàn)象(如各種巖層、巖體、地質構造、礦床如各種巖層、巖體、地質構造、礦床等的時代、產狀、分布和相互關系等的時代、產狀、分布和相互關系),按一定比例概括、投,按一定比例概括、投影、縮繪在平面圖影、縮繪在平面圖(地形圖地形圖)上一種圖件。上一種圖件。 一幅正規(guī)的地質圖應該有圖名,比例尺、圖例和責任一幅正規(guī)的地質圖應該有圖名,比例尺、圖例和責任表表(包括編圖單位或人員、編圖日期及資料來源等包括編圖單位或人

3、員、編圖日期及資料來源等)。2、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2、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2、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guī)格 2.2 圖名圖名 表明圖幅所在地區(qū)和類型。一般采用圖內主要市鎮(zhèn)、居表明圖幅所在地區(qū)和類型。一般采用圖內主要市鎮(zhèn)、居民點及主要山嶺、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較大,圖幅面積民點及主要山嶺、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較大,圖幅面積較小,地名不為人們所知,則在地名前要寫上所屬省較小,地名不為人們所知,則在地名前要寫上所屬省(區(qū)區(qū))、市或縣名。如市或縣名。如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地質圖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地質圖。 2.3 比例尺比例尺 地質圖的地

4、質圖的比例尺比例尺與地形圖或地圖的比例尺一樣,有數(shù)與地形圖或地圖的比例尺一樣,有數(shù)字比例尺和線條比例尺。字比例尺和線條比例尺。 3.4圖例圖例 圖例圖例是地質圖上各地質現(xiàn)象的符號和標記,用各種規(guī)是地質圖上各地質現(xiàn)象的符號和標記,用各種規(guī)定的符號和色調來表明地層、巖體的時代和性質定的符號和色調來表明地層、巖體的時代和性質(見附錄見附錄“地層代號和色譜地層代號和色譜”以及附錄以及附錄“各種常用構造符號各種常用構造符號”)。圖例要按一定順序排列。地層圖例在前,次為代號圖例,構圖例要按一定順序排列。地層圖例在前,次為代號圖例,構造圖例一般排在最后。造圖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層圖例的安排從上到下由新到老;

5、如橫排,一般由左地層圖例的安排從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橫排,一般由左向右從新到老。構造圖例,如地質界線、斷層應區(qū)分是實測向右從新到老。構造圖例,如地質界線、斷層應區(qū)分是實測的還是推斷的。地形圖的圖例一般不列于地質圖圖例中。的還是推斷的。地形圖的圖例一般不列于地質圖圖例中。 2.5 圖切地質剖面圖圖切地質剖面圖 正規(guī)地質圖均附有一幅或幾幅切過圖區(qū)主要地層、構正規(guī)地質圖均附有一幅或幾幅切過圖區(qū)主要地層、構造的剖面圖。如單獨繪剖面圖時,則要標明剖面圖圖名,如造的剖面圖。如單獨繪剖面圖時,則要標明剖面圖圖名,如周口店周口店(指圖幅所在地區(qū)指圖幅所在地區(qū))太平山太平山-升平山地質剖面圖。如為圖升平山地質剖面

6、圖。如為圖切剖面并附在地質圖下面,則以剖面標號表示,如切剖面并附在地質圖下面,則以剖面標號表示,如-地地質剖面圖或質剖面圖或A-A地質剖面圖。剖面在地質圖上的位置用細線地質剖面圖。剖面在地質圖上的位置用細線標出,兩端注上剖面代號,如標出,兩端注上剖面代號,如-或或A-A等。在相應剖面等。在相應剖面圖的兩端也相應注上同一代號。圖的兩端也相應注上同一代號。 剖面圖的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表剖面圖的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兩端豎立的直線上,按海拔標高標示。剖面圖垂直示在剖面兩端豎立的直線上,按海拔標高標示。剖面圖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應一致,如放大,則應注明。

7、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應一致,如放大,則應注明。 剖面圖兩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剖面所經過的剖面圖兩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剖面所經過的山嶺、河流、城鎮(zhèn)應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最好把方向、山嶺、河流、城鎮(zhèn)應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剖面圖放置一般南在右、北在左、剖面圖放置一般南在右、北在左、東右西左。東右西左。圖例是指示讀圖的基礎,從圖例可以了解圖區(qū)出圖例是指示讀圖的基礎,從圖例可以了解圖區(qū)出露的地層及其時代、順序,地層間有無間斷,以及巖石類型、露的地層及其時代、順序,地層間有無間斷,以及巖石類型、時代等。時代等。月山云山剖面圖

8、月山云山剖面圖 2.6 地層柱狀圖地層柱狀圖 正式的地質圖或地質報告中常附有工作區(qū)的地層綜合柱正式的地質圖或地質報告中常附有工作區(qū)的地層綜合柱狀圖。狀圖。 地層柱狀圖可以附在地質圖的左邊,也可以繪成單獨一地層柱狀圖可以附在地質圖的左邊,也可以繪成單獨一幅圖。比例尺可根據(jù)反映地層詳細程度的要求和地層總厚度幅圖。比例尺可根據(jù)反映地層詳細程度的要求和地層總厚度而定。圖名書寫于圖的上方,一般標為而定。圖名書寫于圖的上方,一般標為“x x地區(qū)綜合地層地區(qū)綜合地層柱狀圖柱狀圖”。 (1 1)讀地質圖首先要看圖式和各種規(guī)格)讀地質圖首先要看圖式和各種規(guī)格 先看圖名、比例尺和圖例。還應具備地形圖和地圖有關知先

9、看圖名、比例尺和圖例。還應具備地形圖和地圖有關知識。從圖名和圖幅代號、經緯度,了解圖幅的地理位置和圖的識。從圖名和圖幅代號、經緯度,了解圖幅的地理位置和圖的類型,從比例尺可以了解圖上線段長度、面積大小和地質體大類型,從比例尺可以了解圖上線段長度、面積大小和地質體大小及反映詳略程度,圖幅編繪出版年月和資料來源,便于查明小及反映詳略程度,圖幅編繪出版年月和資料來源,便于查明工作區(qū)研究史。工作區(qū)研究史。 熟悉圖例是讀圖的基礎。首先要熟悉圖幅所使用的各種地熟悉圖例是讀圖的基礎。首先要熟悉圖幅所使用的各種地質符號,質符號,從圖例可以了解圖區(qū)出露的地層及其時代、順序,地從圖例可以了解圖區(qū)出露的地層及其時代

10、、順序,地層間有無間斷,以及巖石類型,時代等層間有無間斷,以及巖石類型,時代等。讀圖例時,最好與圖。讀圖例時,最好與圖幅地區(qū)的綜合地層柱狀圖結合起來讀,了解地層時代順序和它幅地區(qū)的綜合地層柱狀圖結合起來讀,了解地層時代順序和它們之間的接觸關系們之間的接觸關系( (整合或不整合整合或不整合) )。 4.1 水平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水平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 (1)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 (2)老巖層出露在地形低處,新巖層分布在高處;)老巖層出露在地形低處,新巖層分布在高處; (3)巖層出露寬度取決于巖層厚度和地面坡度;)巖層出露寬度取決于巖層厚度和地面坡

11、度; (4)巖層的厚度是其頂、底面間的高差。)巖層的厚度是其頂、底面間的高差。4、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 4.2 傾斜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傾斜巖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征 當巖層傾向與坡向相反,溝谷處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當巖層傾向與坡向相反,溝谷處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山脊處形成指向下游的字形,山脊處形成指向下游的“V”字形;字形; 當巖層傾向與坡向一致,但傾角大于坡角,溝谷中形成當巖層傾向與坡向一致,但傾角大于坡角,溝谷中形成尖端指向下游的尖端指向下游的“V”字形,山脊上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字形,山脊上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字形;形; 當巖層傾向與坡向一致,但巖層傾角小于

12、坡角,河谷中當巖層傾向與坡向一致,但巖層傾角小于坡角,河谷中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但界線彎曲的緊閉度大于等高字形,但界線彎曲的緊閉度大于等高線彎曲的緊閉度。線彎曲的緊閉度。 4.3 不整合在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不整合在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 (1)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質界線一致,傾向、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質界線一致,傾向、傾角相同。傾角相同。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上覆的一套較新地層的底面界線截切下上覆的一套較新地層的底面界線截切下伏較老地層的不同層位的地質界線。伏較老地層的不同層位的地質界線。 不整合在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不整合在地質圖上的表現(xiàn) 4.1 水平

13、巖層圖切剖面作法及步驟水平巖層圖切剖面作法及步驟 (1)選擇剖面位置)選擇剖面位置 在分析圖區(qū)地形特征、地層的出露、分布和產狀變化以及在分析圖區(qū)地形特征、地層的出露、分布和產狀變化以及構造特點的基礎上,要使所作的剖面圖盡量垂直于區(qū)內地層走構造特點的基礎上,要使所作的剖面圖盡量垂直于區(qū)內地層走向、通過地層出露較全和圖區(qū)主要構造部位;或者選在閱讀地向、通過地層出露較全和圖區(qū)主要構造部位;或者選在閱讀地質圖需要作剖面的地方。選定后,將剖面線標定在地質圖上。質圖需要作剖面的地方。選定后,將剖面線標定在地質圖上。 (2)繪地形剖面)繪地形剖面 在方格紙上定出剖面基線,兩端畫上垂直線條比例尺,并在方格紙上

14、定出剖面基線,兩端畫上垂直線條比例尺,并注明標高。基線標高一般取比剖面所過最低等高線高度要低注明標高?;€標高一般取比剖面所過最低等高線高度要低1-1.5cm。然后將地質圖上的剖面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各點一一。然后將地質圖上的剖面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各點一一投影到相應標高的位置,按實際地形用曲線連接相鄰點即得地投影到相應標高的位置,按實際地形用曲線連接相鄰點即得地形剖面。形剖面。 (3)完成地質剖面)完成地質剖面 將地質圖上的剖面線與地質界線將地質圖上的剖面線與地質界線(地層分界線、不整合線、斷層線等地層分界線、不整合線、斷層線等)的的各交點投影到地形剖面曲線上,按各點附近的地層傾向和傾角繪出分層

15、界各交點投影到地形剖面曲線上,按各點附近的地層傾向和傾角繪出分層界線。如剖面與走向斜交時,則應按剖面方向的視傾角繪分界線。線。如剖面與走向斜交時,則應按剖面方向的視傾角繪分界線。 (4)按巖性)按巖性(參照附錄參照附錄)繪出各層巖性花紋。并注明各巖層的地層代號。繪出各層巖性花紋。并注明各巖層的地層代號。 (5)整飾:按地質剖面圖格式要求進行整飾。)整飾:按地質剖面圖格式要求進行整飾。 4.2 4.2 傾斜巖層地質剖面圖的繪制方法與步驟傾斜巖層地質剖面圖的繪制方法與步驟 在傾斜巖層地區(qū)地質圖上切制地質剖面圖,其作圖方法大在傾斜巖層地區(qū)地質圖上切制地質剖面圖,其作圖方法大體上與水平巖層地區(qū)地質剖面

16、圖的切制方法相同,但應注意下體上與水平巖層地區(qū)地質剖面圖的切制方法相同,但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的問題:列幾個方面的問題: 1 1、選擇剖面線之前要仔細閱讀和分析地質圖,了解圖幅內、選擇剖面線之前要仔細閱讀和分析地質圖,了解圖幅內各地層的時代、層序、產狀、分布及其與地形起伏和分布的關各地層的時代、層序、產狀、分布及其與地形起伏和分布的關系。系。剖面線方向應盡可能垂直區(qū)域地層走向剖面線方向應盡可能垂直區(qū)域地層走向,且,且通過所有地層通過所有地層及地層起伏最大地段及地層起伏最大地段。剖面選好后需在地質圖上注明位置和編。剖面選好后需在地質圖上注明位置和編號。號。 2 2、地質剖面圖的、地質剖面圖的比例尺

17、一般要與地形圖相同比例尺一般要與地形圖相同,如需放大,如需放大,則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巖層傾角。如則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巖層傾角。如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變換巖層傾角。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變換巖層傾角。 3 3、當剖面線方向與巖層走向垂直或基本、當剖面線方向與巖層走向垂直或基本垂直時垂直時,剖面圖上,剖面圖上的巖層界線的巖層界線按真傾角繪制按真傾角繪制。若剖面線方向與巖層走向不垂直,。若剖面線方向與巖層走向不垂直,二者所夾銳角二者所夾銳角8080時,剖面圖上巖層界線應按視傾角繪制。時,剖面圖上巖層界線應按視傾角繪制。

18、 4 4、在地質剖面圖上用規(guī)定的圖例將不整合明確表示出來。、在地質剖面圖上用規(guī)定的圖例將不整合明確表示出來。此外,在畫角度不整合構造時,要先畫不整合面以上巖層,后此外,在畫角度不整合構造時,要先畫不整合面以上巖層,后畫不整合面以下巖層。畫不整合面以下巖層。 1 1、比例尺比例尺:各類地質圖都有一定的精度,從比例尺大小就可:各類地質圖都有一定的精度,從比例尺大小就可以看出,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地質現(xiàn)象表達的就越清楚,以看出,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地質現(xiàn)象表達的就越清楚,同時也可根據(jù)比例尺,計算該圖區(qū)的面積。同時也可根據(jù)比例尺,計算該圖區(qū)的面積。2 2、圖例圖例:平面圖、剖面圖、柱狀圖的地層

19、圖例:平面圖、剖面圖、柱狀圖的地層圖例( (符號、顏色、符號、顏色、線條等線條等) )都是一致的,此外還有構造圖例(包括產狀、褶皺、都是一致的,此外還有構造圖例(包括產狀、褶皺、斷裂)、地貌、自然地質作用的圖例斷裂)、地貌、自然地質作用的圖例( (滑坡、巖溶滑坡、巖溶) )等。等。3 3、地形地勢地形地勢:了解地形起伏,山川、河流水系的分布等,:了解地形起伏,山川、河流水系的分布等,并結合分析第四紀地層的分布。并結合分析第四紀地層的分布。4 4、地層分布和巖性地層分布和巖性:區(qū)內出現(xiàn)的地層時代、巖性、產狀等。:區(qū)內出現(xiàn)的地層時代、巖性、產狀等。5 5、構造構造:斷層、褶皺的類型、規(guī)模、分布和性

20、質,本區(qū)的構:斷層、褶皺的類型、規(guī)模、分布和性質,本區(qū)的構造線走向。造線走向。1 1、分析凌河地質圖,并繪制該圖上、分析凌河地質圖,并繪制該圖上A-BA-B地質剖面圖地質剖面圖K2K1凌河地形地質圖120000K2北崗K11000900尖嘴900豬背梁C2700500800皮家600300400C2C3P1C2700P2600500400300C2河凌石村200300C2400500C1600700800D2600K1馬鞍山C1C1C2平莊K2115011001000峰嶺K2東山K1C2P1800900100011001162角村團包山K2K1AP1P1D2圖 例 P2K2地層界線中泥盆統(tǒng)白云

21、巖下石炭統(tǒng)頁巖、煤層中石炭統(tǒng)頁巖下二疊統(tǒng)石灰?guī)r上二疊統(tǒng)頁巖下二疊統(tǒng)泥灰?guī)r上白堊統(tǒng)礫巖下白堊統(tǒng)礫巖BD2C1C2C3P1P2C3C3C38.1 8.1 分析地質圖方法分析地質圖方法一、一、地層分析地層分析: 掌握全部地層出露時代、巖性;掌握全部地層出露時代、巖性; 研究有無地層缺失、判斷接觸關系;研究有無地層缺失、判斷接觸關系; 不同時代地層分布區(qū)域范圍;不同時代地層分布區(qū)域范圍; 綜合寫出地層部分整體情況;綜合寫出地層部分整體情況;二、二、地質構造分析地質構造分析: 判斷巖層產狀:是傾斜、直立、倒轉、水平、褶皺;判斷巖層產狀:是傾斜、直立、倒轉、水平、褶皺; 判斷依據(jù):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關

22、系(判斷依據(jù):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的關系(“V”字形法字形法則)、地層組合規(guī)律;則)、地層組合規(guī)律; 綜合寫出地構造部分整體情況;綜合寫出地構造部分整體情況;8.2 8.2 分析地質圖舉例分析地質圖舉例一、一、地層分析地層分析:缺失缺失。二、二、地質構造分析地質構造分析: 據(jù)讀圖分析可知,據(jù)讀圖分析可知,xxx地區(qū)地區(qū)白堊系(白堊系(K)上、下統(tǒng)地層為傾斜地層,)上、下統(tǒng)地層為傾斜地層,其他地層均其他地層均為水平巖層,而且,北部為水平巖層,而且,北部地層傾向地層傾向與與地表坡向傾向相同地表坡向傾向相同,但地層傾角,但地層傾角大于大于地表坡角;地表坡角;南部南部。地層產狀為?地層產狀為?缺失缺失

23、“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8.3 8.3 剖面圖制作實例剖面圖制作實例NEC2P1P2P3T2T3900800700600600700800900冷水河張村張村地質圖687071110000N新近系砂巖E古近系礫巖、砂巖T3上三疊統(tǒng)泥巖T2中三疊統(tǒng)粉砂巖P3上二疊統(tǒng)泥灰?guī)rP2中二疊統(tǒng)灰?guī)rP1下二疊統(tǒng)灰?guī)rC2上石炭統(tǒng)泥灰?guī)r圖 例 1. 選擇剖面線 兩個原則:盡可能垂直圖區(qū)主要構造線;盡可能多地切過圖區(qū)主要地層NEC2P1P2P3T2T3900800700600600700800900冷水河張村張村地質圖687071110000N新近系砂巖E古近系礫巖、砂巖T3上三疊統(tǒng)泥巖T2中三疊統(tǒng)粉砂巖P3上二

24、疊統(tǒng)泥灰?guī)rP2中二疊統(tǒng)灰?guī)rP1下二疊統(tǒng)灰?guī)rC2上石炭統(tǒng)泥灰?guī)r圖 例 BA2. 2. 繪地形剖面線繪地形剖面線確定剖面基線,基線海拔一確定剖面基線,基線海拔一般比剖面切過的最低點再低般比剖面切過的最低點再低23個間距,然后以基線海拔個間距,然后以基線海拔為起點,在基線兩端建立海為起點,在基線兩端建立海拔柱,形成拔柱,形成“基線基線- -海拔柱海拔柱”投影系;投影系;把剖面線與所有地形等高線把剖面線與所有地形等高線的交點投影到的交點投影到“基線基線- -海拔柱海拔柱”投影系中,用圓滑的曲線連投影系中,用圓滑的曲線連接各投影點,得地形線接各投影點,得地形線NEC2P1P2P3T2T3900800700600600700800900冷水河張村張村地質圖687071110000BA40050060070080090010001000900800700600500400海拔(m)海拔(m)冷水河AB3. 投影地質界線投影地質界線把剖面線與所有地質界線的交把剖面線與所有地質界線的交點投影到地形線上,并按各點點投影到地形線上,并按各點附近的地層傾向和傾角繪出分附近的地層傾向和傾角繪出分層界線。層界線。如果剖面線與地層走向斜交,如果剖面線與地層走向斜交,則應按照剖面方向的視傾角繪則應按照剖面方向的視傾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