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 7《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優(yōu)教課件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 7《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優(yōu)教課件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 7《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優(yōu)教課件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 7《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優(yōu)教課件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 7《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優(yōu)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7 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第二單元 134情境導入學習目標整體感知研讀課文5課文小結26布置作業(yè)課文導入 “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贝蠹抑肋@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學習目標 1了解關于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 2.感受詩歌的思想內涵; 3.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 古詩十九首在中國詩歌史上是繼詩經、楚辭之后的一組最重要的作品。前承詩經國風和楚辭的傳統(tǒng),下啟魏晉的風氣并為唐宋詩歌的崛起奠定堅實的基礎(被稱為“風余”和“詩母”) 。無論謀篇、遣詞、表情、達意哪個方面

2、,都超出了以往的作品,達到新的高度。標志著五言詩歌已經成熟。鐘嶸稱之“驚心動魄,一字千金”,劉勰稱之為“五言之冠冕”。u 文體知識整體感知關于古詩十九首 清人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婦,朋友闊絕,游子他鄉(xiāng),死生新故之感?!保ü旁娫矗?古詩十九首不是一人一時所作,它大致產生于東漢后期。作者是一些仕途失意或異鄉(xiāng)漂泊的文士,他們在作品里抒寫著種種苦悶憂憤的情緒。語言淺近自然,又異常精練。古詩十九首題材內容可分為兩類: 失志和傷時之感。詩中常常流露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感慨,帶有濃厚的消極頹廢的思想情緒。這是失意士人在社會大動亂前夕內心苦悶的表現(xiàn)。 相思離別之情。抒寫游

3、子思婦、相思、離別之情的作品,則是東漢末年文士游宦他鄉(xiāng)、漂泊異地這一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生動寫照。u 美讀詩歌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通譯全詩渡過江水去采擷那蓮花,岸邊的洼地里,還長著數(shù)不清的蘭草。 采了花要送誰呢?我所思念的人啊,卻在遙遠的地方?;厥滋魍枢l(xiāng),迢迢長路卻是無盡的遙遠。雖然心意相同卻分居兩地,在思念的憂傷中一直到老。研讀課文u 鑒賞品味1、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方式是試圖采摘芙蓉,目的是“遺”遠方的“同心”者) 2、詩歌描寫“多芳草”和“蘭澤”有什么藝

4、術作用? 這是環(huán)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詩歌講究“起、承、轉、合”,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xiàn)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yōu)橄旅娴镊鋈讳N魂作鋪墊。 4、詩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遠道”的嗎?如果不是,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寫? “所思”是時時刻刻在他心頭的,“涉江采芙蓉”也是為了她,如果詩首就開門見山地把她表出,詩就平淡無味了。這句話是全詩發(fā)展的頂點,頂點同時也是轉折點,一方面替上文的發(fā)展暫時作一結束,一方面為下文的發(fā)展作一伏線,所以照例是要擺在中間的。 、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

5、的表達作用? “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奥坪啤币辉~是寫主人公與環(huán)顧所見“舊鄉(xiāng)”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 6.詩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還是女子?談談你的觀點和依據(jù)。涉江采芙蓉還顧望鄉(xiāng)涉江來之不易 、珍惜(屈原涉江)芙蓉高潔、優(yōu)雅、含蓄采表達的一種行為(銘心刻骨的相思)遠道游子模式舊鄉(xiāng)故鄉(xiāng)、長路同心心心相印思考三個問題:為什么采芙蓉?為什么涉江?送給誰?采蓮的是年少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

6、船,唱著艷歌去的。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西洲曲這首詩的作者是采蓮的女子,還是另有其人? 詩歌的主題是什么?古詩十九首大約產生在東漢末年桓靈時期。這一時期社會矛盾極為尖銳,下層人民深受水深火熱的痛苦。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政治腐敗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強壟斷政治,彼此又爭斗不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下層知識分子既無社會地位,又無政治前途,他們往往落魄江湖,背井離鄉(xiāng),辛苦輾轉,走投無路,失意彷徨。這些人文化素養(yǎng)較高,熟悉詩經和楚辭的傳統(tǒng),又能吸收漢樂府的營養(yǎng),來抒寫自己的人生。漢末文人,這個群體背井離鄉(xiāng)、仕途失意、才華橫溢,他們才是涉江采芙蓉的真實作者。“同心而離居,憂傷以

7、終老”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社會制度中,我們只有漂泊在外,永遠沒有衣錦還鄉(xiāng)的日子,注定人生的抱負不能施展,這就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命運。這就變成了對整個時代和人生的反思。只有這個時代這樣遭遇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哲學思考。漢末文人不從自己的角度落筆,而借用思婦的口吻來抒情,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在那個時代,女性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愛情和婚姻?!八既恕笔桥元氂械囊暯?。其次,女性情感的深婉細膩,是男性所不及的。為詩人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意蘊豐厚的意象和意境。女性為主人公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第三,這些漢末文人對女性不僅有真誠的理解與同情,抒寫女性的不幸,也融入了自己飽經憂患與痛苦的人生體驗。漢末文人具備以女性角度抒寫情

8、感的可能。 從這一點看,涉江采芙蓉的真實意圖似乎還是表現(xiàn)東漢末年這些外出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為表現(xiàn)游子思鄉(xiāng)的苦悶,不僅虛擬了全篇的“思婦”之詞,而且在虛擬中又借思婦口吻,“懸想”出游子“還顧望舊鄉(xiāng)”的情景。這樣我們解讀這首由漢末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的時候,對含蓄蘊藉的文人詩風,對婉轉曲折的詩意美有了更深的理解。所思之人:君臣關系?夫妻關系?友人(同為逐臣)?人類共同感情:相思離別 不能相守的傷痛7.五、六句的“還顧”、“漫浩浩”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可以清晰地表現(xiàn)了主人公孤獨、憂愁、悵惘的形象和心情?!奥坪啤币辉~是寫主人公與環(huán)顧所見“舊鄉(xiāng)”的距離,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這兩個詞含蓄地傳達了主人公極度痛苦的心情,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8.試對這首詩的藝術特點加以概括.課文小結布置作業(yè)退出寫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