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歷史必修一課件第3課_第1頁
人教歷史必修一課件第3課_第2頁
人教歷史必修一課件第3課_第3頁
人教歷史必修一課件第3課_第4頁
人教歷史必修一課件第3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太宗唐太宗漢武帝漢武帝宋太祖宋太祖元世祖元世祖課標要求課標要求: :1.1.列舉列舉漢代郡國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實,說明中國古漢代郡國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實,說明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代地方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 2.2.列舉列舉漢代中央漢代中央“中朝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書省制設置等史實,書省制設置等史實,說明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特點。3.3.感受感受中華民族管理國家的政治智慧。中華民族管理國家的政治智慧。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君主專制:指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指

2、國家政權的主宰和中央決策中央決策方式方式,即皇權至上、皇帝獨裁。,即皇權至上、皇帝獨裁。中央集權:中央集權:指指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即中央,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從中央??刂频胤?、地方服從中央。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君權君權相權相權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其發(fā)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會產生哪展過程中會產生哪兩對矛盾兩對矛盾?中央集權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君主專制階段階段朝代朝代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 對中央集權對中央集權影響影響秦秦漢初漢初武帝武帝唐唐 宋宋元元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郡縣制郡縣制加強加強西漢前期形勢圖漢高祖劉邦階段階段朝代朝

3、代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 對中央集權對中央集權影響影響秦秦漢初漢初武帝武帝唐唐 宋宋元元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郡縣制郡縣制郡國并行郡國并行加強加強削弱削弱 形成形成鞏固鞏固完完善善加強加強新新發(fā)發(fā)展展公元前公元前154154年,年,漢景帝漢景帝采納晁錯建議,削奪諸侯王采納晁錯建議,削奪諸侯王國的封地。吳王劉濞借口國的封地。吳王劉濞借口“清君側清君側”,串通其他六,串通其他六國諸侯王,發(fā)動叛亂,史稱國諸侯王,發(fā)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漢景帝漢景帝漢景帝劉啟太尉周亞夫 景帝景帝決心平叛,決心平叛,命太尉命太尉周亞夫周亞夫和大將和大將軍軍竇嬰竇嬰率

4、軍,以輕兵率軍,以輕兵斷絕叛軍糧道,三個斷絕叛軍糧道,三個月后平定月后平定叛亂。叛亂。 漢武帝漢武帝實行實行“推恩令推恩令”: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列侯,由郡守統(tǒng)轄由郡守統(tǒng)轄。結果王國越分。結果王國越分越小,力量削弱。越小,力量削弱。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酎金奪爵:酎金奪爵:元鼎五年(公元前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為年),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

5、。人。階段階段朝代朝代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 對中央集權對中央集權影響影響秦秦漢初漢初武帝武帝唐唐 宋宋元元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郡縣制郡縣制郡國并行郡國并行加強加強削弱削弱 形成形成鞏固鞏固完完善善加強加強加強加強新新發(fā)發(fā)展展 在唐朝后期的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鎮(zhèn)的五十七個節(jié)度使中,真正由唐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許多節(jié)度使,各占一方,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 五代十國前期疆域圖(914) 五代十國后期疆域圖(943) “五代十國”口訣:五代: 梁唐晉漢周梁唐晉漢周,前面加個后。,前面加個后。 十國: 南平吳越吳,南唐閩和楚,南平吳越吳,南唐閩和楚, 還

6、有南北漢,再加前后蜀還有南北漢,再加前后蜀。 階段階段朝代朝代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 對中央集權對中央集權影響影響秦秦漢初漢初武帝武帝唐唐 宋宋元元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郡縣制郡縣制郡國并行郡國并行加強加強節(jié)度使,發(fā)展節(jié)度使,發(fā)展為藩鎮(zhèn)割據為藩鎮(zhèn)割據削弱削弱 形成形成鞏固鞏固完完善善加強加強加強加強削弱削弱新新發(fā)發(fā)展展宋太祖趙匡胤陳橋驛宋太祖黃袍加身處,及系馬的老槐樹。宋代地方制度宋代地方制度)措施)措施收精收精兵兵:收將領兵權(:收將領兵權(“兵酒釋兵權兵酒釋兵權”)、收地方精)、收地方精兵兵削實削實權權:派:派文官文官擔任地方長官(知州)、設擔任地

7、方長官(知州)、設通判通判監(jiān)督監(jiān)督制制錢錢谷:地方賦稅小部分自留,其余交中央谷:地方賦稅小部分自留,其余交中央(轉運使轉運使))影響)影響積極:改變長期藩鎮(zhèn)割據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積極:改變長期藩鎮(zhèn)割據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消極:消極:“三冗三冗”積貧積弱積貧積弱至此,至此,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基本解決中央處于絕對上風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基本解決中央處于絕對上風階段階段朝代朝代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 對中央集權對中央集權影響影響秦秦漢初漢初武帝武帝唐唐 宋宋元元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郡縣制郡縣制郡國并行郡國并行加強加強節(jié)度使,發(fā)展節(jié)度使,發(fā)展為藩鎮(zhèn)割據為藩鎮(zhèn)

8、割據削弱削弱 收兵權建禁軍;派文官、設通判;掌賦稅加強加強;三冗兩積三冗兩積形成形成鞏固鞏固完完善善加強加強加強加強削弱削弱新新發(fā)發(fā)展展階段階段朝代朝代 地方制度地方制度 對中央集權對中央集權影響影響秦秦漢初漢初武帝武帝唐唐 宋宋元元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一、中央集權的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郡縣制郡縣制郡國并行郡國并行加強加強節(jié)度使,發(fā)展節(jié)度使,發(fā)展為藩鎮(zhèn)割據為藩鎮(zhèn)割據削弱削弱 收兵權建禁軍;派文官、設通判;掌賦稅加強加強;三冗兩積三冗兩積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轄地加強,重大變加強,重大變革,省制開端革,省制開端形成形成鞏固鞏固趨勢:趨勢:中央權中央權力不斷力不斷加強加強;地方權地方

9、權力不斷力不斷削弱削弱完完善善加強加強加強加強削弱削弱新新發(fā)發(fā)展展朝代朝代 措措 施施 影影 響響西漢西漢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元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中央官制演變中央官制演變皇 帝尚書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中朝外朝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有事上報西漢:西漢:決策機構決策機構執(zhí)行機構執(zhí)行機構朝代朝代 措措 施施 影影 響響西漢西漢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元西漢的西漢的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 一分為二一分為二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中央官制演變中央官制演變唐朝 (決策)(決策)(執(zhí)行)(執(zhí)行)(審議)(審議)猜一猜,想一想:猜一猜,想一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討論回

10、答:對比唐朝三省六部制與秦朝三公九卿制。 1. 唐朝宰相與秦朝相比,權力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2.三省六部制有何優(yōu)點?相權被一分為三:決策權、審議權、執(zhí)行權,減少了。相權被一分為三:決策權、審議權、執(zhí)行權,減少了。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三省相互補充,相互牽制,有利于防止權臣專權。三省相互補充,相互牽制,有利于防止權臣專權。朝代朝代 措措 施施 影影 響響西漢西漢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元西漢的西漢的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 一分為二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三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中央官制演變中央官制演變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皇皇 帝帝(最高行政機構,最高行

11、政機構, 行使宰相權)行使宰相權)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樞密使樞密使三司使三司使(行政權)(行政權)(軍權)(軍權)(財權)財權)(相權一分為三)相權一分為三)(總攬大權)(總攬大權)北宋:北宋:度支、鹽鐵、戶部度支、鹽鐵、戶部朝代朝代 措措 施施 影影 響響西漢西漢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元西漢的西漢的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 一分為二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三一分為三一分為三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中央官制演變中央官制演變元朝 朝代朝代 措措 施施 影影 響響西漢西漢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元西漢的西漢的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 一分為二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一分為三一分為三一分為三相權反彈相權反彈趨

12、勢:趨勢: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二、君主專制的演進中央官制演變中央官制演變朝代制度標準方式影響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A A、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朝代制度標準方式影響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品行門第才學舉薦評定授官考試A A、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集權,促進西漢強盛集權,促進西漢強盛世家大族控制,不世家大族控制,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官員素質,加強提高官員素質,加強中央集權,歷朝沿用中央集權,歷朝沿用1

13、994年韓國再現科舉科舉考場宋代科舉考試 唐太宗唐太宗在金殿瑞門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得意地說:在金殿瑞門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轂中。天下英雄,入吾轂中?!泵鞔枷爰颐鞔枷爰翌櫻孜漕櫻孜鋭t說:則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舉制的看法。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一大進步,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一大進步,有利于有利于打破特權打破特權壟斷、壟斷、擴大擴大官吏人才來源、官吏人才來源、提高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官員文

14、化素質??婆e取仕,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科舉取仕,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手里大族手里集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加強中央集權。中央集權。為歷朝為歷朝沿用沿用,影響深遠。,影響深遠。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忽視實用性學問,忽視實用性學問,不利于科技的發(fā)展。不利于科技的發(fā)展。阻礙阻礙了近代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國落了近代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國落后于西方的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積極:積極:消極:消極:朝代制度標準方式影響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品行門第才學舉薦評定授官考試A A、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

15、、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集權,促進西漢強盛集權,促進西漢強盛世家大族控制,不世家大族控制,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官員素質,加強提高官員素質,加強中央集權,歷朝沿用中央集權,歷朝沿用朝代制度標準方式影響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品行門第才學舉薦評定授官考試A A、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三、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集權,促進西漢強盛集權,促進西漢強盛世家大族控制,不世家大族控制,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提高官員

16、素質,加強提高官員素質,加強中央集權,歷朝沿用中央集權,歷朝沿用1 1、中央集權發(fā)展中央集權發(fā)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地方管理制度演變 (解決(解決中央中央與與地方地方矛盾)矛盾)2 2、君主專制的演進君主專制的演進中央官制演變中央官制演變(解決(解決君權君權與與相權相權的矛盾)的矛盾)3 3、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4 4、從漢至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從漢至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特征演變特征皇權皇權不斷加強,不斷加強,相權相權日益削弱。日益削弱。中央中央權力不斷加強,權力不斷加強,地方地方權力不斷削弱。權力不斷削弱。(1 1)皇權與相權皇權與相權: :(2 2)中央與地方中央與地方:

17、 :(3 3)選官制度選官制度: :歷代王朝都歷代王朝都重視重視選官制度的選官制度的建設建設,加強加強對官吏的控對官吏的控制,逐漸將制,逐漸將選官權選官權收歸中央。收歸中央。1 1、以、以(2006(2006年天津題年天津題) )西漢統(tǒng)治者總結秦朝歷史,從西漢統(tǒng)治者總結秦朝歷史,從“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的認識出的認識出發(fā),采取的措施是(發(fā),采取的措施是( )A實行郡、國并行制度實行郡、國并行制度 B.頒布頒布“推恩令推恩令”C實行編戶齊民制度實行編戶齊民制度 D.頒布頒布“附益之法附益之法”2 2、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影響有(、北宋強化中央集

18、權的影響有( )加強了中央集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造成了造成了“積貧積弱積貧積弱”的后患的后患改變了藩鎮(zhèn)割據局面改變了藩鎮(zhèn)割據局面 A.A. B. B. C. C. D D、 3.3.宋初和明初的中央集權措施最相似的地方在于宋初和明初的中央集權措施最相似的地方在于A.A.廢除了丞相廢除了丞相 B.B.改變、分散了地方機構和權力改變、分散了地方機構和權力 C.C.廢除原全國行政區(qū)劃廢除原全國行政區(qū)劃 D.D.文化專制文化專制4. 北宋政府設置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這一措施的北宋政府設置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根本目的是( )A.遏制地方官吏

19、貪污腐化遏制地方官吏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 C.確保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確保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 D.籌集用于議和的籌集用于議和的“歲幣歲幣” 5.5.在下列機在下列機構構中,其中,其長長官行使的官行使的職職能能與與秦秦朝丞相相近的是(朝丞相相近的是( ) )A.(A.(唐)唐)門門下省下省 B.B.(宋)(宋)樞樞密院密院 C.C.(元)中(元)中書書省省 D.D.(清清)理藩院)理藩院6.6.以丞相以丞相為為首的三公九卿的首的三公九卿的職職能在能在漢漢武帝武帝時時演演變變成成為為( ) A.A.決決策機策機構構 B.B.監(jiān)監(jiān)察機察機構構 C.C.執(zhí)執(zhí)

20、行機行機構構 D.D.軍軍事機事機構構7、(2006天津卷)天津卷)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削弱相權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重要手段。與此相關的措施是重要手段。與此相關的措施是( )A秦朝設立御史大夫和太尉秦朝設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設立樞密使和通判北宋設立樞密使和通判 D元朝設立中書省元朝設立中書省8 8、(2007年高考年高考.全國文綜)全國文綜)下列選項中,通過直接變革宰相制度來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有 ( ) 1)西周實行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 2)西漢設置刺史西漢設置刺史 3)唐朝實行三省制唐朝實行三省制 4)宋朝設置參知政事宋朝設置參知政事A. (3

21、) (4) B. (1) (4)C. (2) (3) D.(1) (2)9 9、 (20072007年高考年高考. . 天津)天津)中國古代用封建中國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官制代替世襲制,適應了君主專制的需要,主要是因為主要是因為 ( )A.A.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B.B.擴大統(tǒng)治基礎擴大統(tǒng)治基礎C.C.君主控制了用人權君主控制了用人權D.D.實現了選賢任能實現了選賢任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較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較 比較點比較點分封制分封制郡縣制郡縣制行省制行省制不不同同點點盛行的時盛行的時代不同代不同和中央政和中央政府關系不府關系不同同作用和影作用和影響不同響不同相相同同點點奴隸社會奴隸社會( (西周西周) )幾乎整個幾乎整個封建時代封建時代元朝元朝侯國相對獨立侯國相對獨立, ,權力地位世襲權力地位世襲中央政府下屬中央政府下屬行政機構行政機構, ,郡郡守縣令守縣令皇帝任皇帝任免免是中央中書省是中央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的派出機構, ,行政長官直接行政長官直接對中書省負責對中書省負責一定時期產生過一定時期產生過積極作用積極作用; ;但長期但長期以來其殘余勢力以來其殘余勢力破壞國家的統(tǒng)一破壞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安定和社會安定不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