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節(jié)教案分解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節(jié)教案分解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節(jié)教案分解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節(jié)教案分解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全章節(jié)教案分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節(jié) 宇宙中的地球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1了解天體和天體系統(tǒng)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體的特征和區(qū)別,初步認識各類天體系統(tǒng)之間的層次關系,從而加深對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能力目標1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使學生具有歸納整理知識、提取重點和找出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自學能力。 2通過閱讀圖片、畫圖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三、德育目標通過了解宇宙的物質組成,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正確的宇宙觀,并注意識別和抵制偽科學。教學重難點:1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2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的含義3理解地球存在生

2、命的原因教學媒體與教具:地球儀、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燈片,天文掛圖,多媒體、“太陽系模式圖”掛圖,錄像機及自行剪輯九大行星概況、彗星錄像節(jié)目,投影片或月貌圖片。課時安排:2課時講授過程:第一課時【新課導入】同學們,通過我們初中地理學習,我們已經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對其只是作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我們高中階段繼續(xù)對其作進一步的介紹?!景鍟?第一章 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圍還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陽。不過我們知道,我們的世界卻不僅限于此?,F(xiàn)在我們就面向整個宇宙,來介紹地球的有關知識?!景鍟康谝还?jié)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紹】 人們對宇宙的探索早在人類文

3、明初期就開始了。那時人們用肉眼進行觀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來不動的,人稱其為恒星;有移動的行星;還有彗星、流星等。后來,人們借助于光學天文望遠鏡,又發(fā)現(xiàn)了星云和星系。再后來,加上射電望遠鏡,人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中子星、類星體和黑洞等。所有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質形式,人們通稱天體?!居懻摗恐笇W生閱讀課本P2閱讀材料,并結合學生自己平時的生活所見,談談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天體的主要類型:星光閃爍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動的行星、圓缺多變的月亮、輪廓模糊的星云、一閃即逝的流星、拖著長尾的彗星、氣體和塵埃(備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

4、演示各種天體的主要特點及各種天體的視形狀和特點; 2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板書】1、幾種常見的天體【過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體和星際物質構成了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地球上的各種天體是否為孤立的呢?經過科學家的實驗證明: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我們稱之為天體系統(tǒng)【討論】請同學們結合課本P3圖1.2及相關材料,舉出一些天體系統(tǒng)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動題?!緦W生回答】略【引導】 好,像同學們舉出的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等都是天體系統(tǒng)。那么,這些系統(tǒng)內的天體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們之間存在什么形式的關系呢?(互相吸引;圍繞旋轉)【板書】 2、天體系統(tǒng)【

5、啟發(fā)討論】 天體系統(tǒng)有大有小,大的天體系統(tǒng)又可包含許多小的天體系統(tǒng)。剛才同學們提到的三個天體系統(tǒng)之間是如何包含的呢?(銀河系含太陽系,太陽系含地月系)【學生回答】略【講解】 (備注:投影課本P3圖1.2講解)地月系只有兩個天體,地球和月球,它們之間的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太陽系則包括太陽、九大行星、衛(wèi)星及其它天體,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而銀河系是由太陽和千千萬萬顆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象太陽這樣的恒星就有2000多億顆,太陽就處于距銀河系中心2.7萬光年的位置上?!局v解】 銀河系已如此龐大,是否就是最大的天體系統(tǒng)呢?是否就是我們的宇宙呢?還遠遠不是。利用天文望

6、遠鏡,我們可以觀測到在銀河系之外,還有約10億個類似的天體系統(tǒng),它們被統(tǒng)稱為河外星系?!径嗝襟w放映】 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麥哲倫云等)。人類目前所認識到的整個宇宙,科學家稱之為總星系,是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當然,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必然還會進一步擴展?!局v解】 同學們剛才關于活動的回答很好,這里我們一起總結一下:(多媒體投影)【板書】宇宙(總星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總結全課】第二課時【復習提問】 天體系統(tǒng)的概念及其層次結構?【新課導入】我們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陽系中還有哪些行星哪?他們又有哪些特點?為什么在

7、眾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討論的主要問題?!景鍟慷?、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啟發(fā)討論】閱讀教材P4圖1.4太陽模式圖思考太陽系周圍有幾顆行星,它們由近及遠的排列分別是什么?【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目前已知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間夾有小行星帶?!景鍟?、九大行星【啟發(fā)討論】在太陽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個家庭中的九個兄弟,有許多共性,請結合有關材料完成P4P5活動題1、2,并總結九大行星在運動特征和結構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處?【板書】2九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和結構特征【學生回答

8、】略【總結講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轉的方向相同,均為自西向東轉,我們稱為同向性。(2)各大行星的軌道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最大也不過17,說明九大行星的公轉軌道近似在同一個平面上,我們稱之為共面性。(3)公轉軌道橢圓的偏心率,即焦點到橢圓中心的距離與橢圓半長軸之比,它決定橢圓的形狀。偏心率越小,越趨向于圓,當偏心率為0時,軌道就是圓。九大行星的公轉軌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說明它們的公轉軌道都是接近于圓的橢圓,我們稱之為近圓性。(4)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2(1)(啟發(fā)引導)九大行星的質量、大小、化學組成等結構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異。由此,可以將九大行星劃分

9、為三類與地球類似的稱之為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體積和質量都大的稱之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類是距離太陽遠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稱之為遠日行星?,F(xiàn)在,黑板投影一個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填出:類別包括行星距日遠近體積質量平均密度表面溫度衛(wèi)星數(shù)目光環(huán)有無類地行星水、金地、火近遠小大高低沒有很少無巨行星木、土大小多有遠日行星天、海冥介于前兩者間介于前兩者間較多有無邊啟發(fā),邊指導學生填上表。(2)地球與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沒有特殊的地方。【過渡】 通過以上我們對九大行星的了解,我們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這就是我們要講的下一個問題。【板書】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0、啟發(fā)討論】結合教材內容,思考為什么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地球為生命物質的存在提供了三個最優(yōu)越的條件,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備的條件【板書】1、日地距離適中 2、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 3、液態(tài)水的存在【啟發(fā)提問】 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質?根據(jù)我們剛才的分析,具有上述兩項條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質,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統(tǒng)中,是否也會存在像地球這樣的天體?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們通過各種途徑,正在不斷地探索?!究偨Y全課】【鞏固練習題】(投影片,當堂完成) 1為什么說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分析說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菊n

11、后探究】閱讀有關哥白尼、布魯諾等的書籍,開一次班級天文學演講會,討論學習前人科學探索的精神,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感想。 【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幾種常見的天體宇宙(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2、天體系統(tǒng)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1、九大行星2九大行星的運動特征和結構特征三、存在生命的星球1、日地距離適中2、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3、液態(tài)水的存在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太陽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結構;2了解太陽能量的來源,理解太陽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3了解太陽活動(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

12、影響。二、能力目標1能通過展示的圖片理解太陽活動增強時會使地球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干擾及產生磁暴現(xiàn)象的原因。2.通過對各種資料的觀察以及課前室外的觀測,培養(yǎng)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三、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科學的宇宙觀,和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學重點】1.知道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2.知道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3.太陽的外部結構和能量來源【教學難點】太陽活動(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課時安排】1.5課時【教具設計】多媒體資料庫(電腦動畫、錄像如太陽能量來源錄象、文字資料、圖片如太陽黑子、耀斑、日珥、極光圖)【講授過程】【復習提問】天體系統(tǒng)包括哪些

13、層次?試用簡表形式表示出來?!居猛队皟x展示】【導入新課法一】從上述簡表中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太陽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顆恒星,它的光和熱是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源泉,即為地球提供能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導入新課法二】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有哪些方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板書】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為地球提供能量【討論】閱讀教材和所學知識分析思考 1太陽大氣的成分 2太陽輻射的概念及能量的來源 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多媒體資料展示,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8圖1.7)通過資料、地圖及同學日常生活經驗說明太陽輻射在哪些方面對地球產生影響?)【學生回答】略【板書】1太陽大氣的

14、成分 2太陽輻射的概念及能量的來源 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介紹】1太陽大氣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表面溫度約為6 000K。2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太陽輻射。3(1)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太陽。(2)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3)作為工業(yè)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主要能量來源?!居懻摗空埬阏務勥€有哪些事例可以說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緦W生回答】略【提問】閱讀教材P9的閱讀材料太陽能量的

15、來源,思考太陽巨大的能量是怎樣產生的?【學生回答】略【總結】在高溫高壓下,太陽中心產生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大量的能量?!景鍟?太陽能量的來源【過渡】我們知道太陽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能量,但由于太陽的不穩(wěn)定,即太陽活動時,也會給人類產生不利影響。 【板書】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啟發(fā)引導】我們許多同學都聽說過太陽黑子,這黑子到底是什么物質?事實上,人類對于太陽的了解還是太少了。太陽的內部結構,直到目前我們也知之甚少?!具吔榻B邊畫太陽結構板圖】我們現(xiàn)在借助探測儀器可以直接觀測到的,實際上是太陽的大氣層外部構造,人們發(fā)現(xiàn)太陽大氣從里向外分為三層?!締l(fā)提問】太陽大氣分為哪三層呢? 請同學們觀察P10太陽

16、大氣層結構圖、太陽黑子圖及太陽耀斑圖,以及P12圖1.13,并閱讀課文,回答:1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分哪幾層?2最里的一層厚度、溫度如何?什么叫太陽“黑子”?太陽黑子的周期如何?3中間的一層有何特點?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什么?4最外一層有何特點? 【總結】太陽的外部結構我們能直接觀測到的太陽是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往外分為光球、色球、日冕層。 太陽大氣的一切活動總稱太陽活動。(重點講述)層次位置概念厚度亮度溫度太陽活動光球里外明亮發(fā)光的太陽表面厚弱高黑子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色球光球外呈玫瑰色的太陽大氣耀斑日冕色球外很稀薄的完全電離的太陽大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射電干擾電離層 1)黑子、耀斑增多 影響無

17、線電通訊地磁場干擾 2)帶電粒子流 產生“磁暴”現(xiàn)象捕獲 3)帶電粒子流 產生“極光”現(xiàn)象(兩極地區(qū))【小結】除此以外,太陽活動的影響還有很多,現(xiàn)在專門有人在研究“太陽活動與氣候”、“太陽活動與人體健康”等,太陽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影響,關鍵在于它有太多、太大的能量。【典型例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直接影響是 ( )(A)產生潮汐現(xiàn)象 (B)干擾地面無線電短波通訊(C)誘發(fā)火山噴發(fā)和地震 (D)產生“磁暴”現(xiàn)象【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為地球提供能量1太陽大氣的成分2太陽輻射的概念及能量的來源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4太陽能量的來源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第一課時:地球運動

18、的一般特點【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速度和周期。3使學生能夠看懂“恒星日和太陽日示意圖”,說出兩者的差異及其原因二、能力目標學會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現(xiàn)象,形成空間想象能力。三、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樹立科學的宇宙觀?!窘虒W重點】自轉和公轉的運動規(guī)律?!窘虒W難點】使學生能夠看懂“恒星日和太陽日示意圖”,說出兩者的差異及其原因【教學媒體教具】投影片、投影儀、吹塑圓片一個(圓片上系一紅繩)、地球儀、彩色墨水、滴管、橢球儀、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的紙模型。教學過程【設疑引入】毛澤東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詩句“坐地日行八

19、萬里”,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呢?我們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學生回答】是【總結講解】我認為這種說法要辨證的去對待,若位于赤道地區(qū),說法很科學,但對于我們這個地區(qū)而言卻不是很科學,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運動造成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解決這些問題?!景鍟?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第一課時: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過渡】地球的運動包括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兩種形式,下面我們逐一學習?!景鍟恳?、地球的自轉1方向【提問】 教室的東西南北方向。【學生回答】略。【演示】 教師轉動地球儀。【提問】 描述自轉的方向。【學生回答】略。【演示】 轉換地球儀的觀察角度,分別從北極和南

20、極上方觀察轉動的地球儀?!咎釂枴?描述從北極看和南極看到的地球自轉狀態(tài)?!緦W生回答】略?!景鍟?1.方向【提問】 自轉一周的時間是多少?【學生回答】略。【演示】 地球儀自轉?!咎釂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樣知道地球自轉了一周?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多少呢?【學生回答】略。【過渡】 剛才同學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隨觀測參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們一般以太陽和天空中的恒星為參照物,相應的周期我們分別稱之為太陽日和恒星日?!狙菔竞椭v解】運用“太陽日和恒星日”(課本第13頁)投影片分析“恒星日與太陽日圖”中恒星日與太陽日的關系【板書】 【引導看書】請學生看書中第14頁圖1.16地球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

21、及右側文字思考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的升高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南北兩極點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是多少?【同時展示模型】 展示與之對應的立體紙制模型,幫助學生理解角速度和線速度的含義。150150150837千米1447千米1670千米30060000【板書】3地球自轉速度【總結】通過對地球運動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轉的角速度:3602415度/每小時【討論】線速度:讀圖P15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圖思考各地的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系?【學生回答】略?!究偨Y】A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極點)都相同B線速度隨緯度的升高而遞減;注:緯度60度的地方的線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備注:有時間可以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方法分析)【過渡】以上我們分

22、析了地球的自轉,實際上,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公轉,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地球的公轉【板書】二、地球的公轉【指導看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5相關內容思考:地球公轉的方向?周期?軌道?速度?B太陽 遠日點(7月初) 近日點(1月初) 方向【學生回答】略。【講解】1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可以簡單講述作為對地球自轉方向的鞏固2地球公轉的周期:365天6時9分10秒3地球公轉的軌道和速度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形速度:近日點(較快30.3km/s)和遠日點(較慢29.3km/s)(備注:該部分可以補充右圖講解)讀地球在公轉軌道不同位置時公轉速度的變化,觀察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補充知識:開普勒三定律增加學

23、生對公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的理解)【板書】 1、方向:自西向東 2、周期:365天6時9分10秒3、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形4、速度:近日點(較快30.3km/s)和遠日點(較慢29.3km/s)【課堂總結】【探究性作業(yè)】P16活動3【板書設計】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第一課時: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一、地球的自轉1方向3地球自轉速度二、地球的公轉1方向:自西向東2周期:365天6時9分10秒3軌道:近似正圓的橢圓形4速度:近日點(較快30.3km/s)和遠日點(較慢29.3km/s)第二課時:地球自轉與時差【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晝半球、夜半球、時區(qū)、地方時等概念2理解晝夜更替產生的原理;并

24、能畫出晨昏線3理解地方時、區(qū)時的成因;并會計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時和區(qū)時;二、能力目標1能在不同的光照圖中畫出晨昏線2能計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時和區(qū)時【教學重點】晝半球、夜半球、時區(qū)、地方時的計算【教學難點】1、晨昏線的畫法; 2、時間的計算;【教學媒體教具】投影片、投影儀、地球儀、時區(qū)和國際日期變更線圖、或多媒體教具【講授過程】【知識回顧】1地球自轉的周期、方向2地球自轉的周期、方向、軌道【新課講授】【引入新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有晝夜變化,為什么回出現(xiàn)晝和夜的差別呢?我們在假期中可能看了雅典奧運會,若想看直播現(xiàn)場,大多數(shù)會在我們的晚上或夜間進行,這又是為什么呢?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轉與時差

25、造成的,下面我們便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第二課時:地球自轉與時差【引導讀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617內容思考什么是晨昏線?地方時又是如何計算的?【學生回答】略【板書】一、晨昏線(圈)【講解】【板書】1晨昏圈概念: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為晨昏圈由晨線和昏線組成【板書】2晨昏線的畫法:【板圖】 晨昏線的畫法(圖2)A【學生練習】 在上圖中的B圖和C圖上繪出晨昏線?!緦W生回答】略【講解】各種不同光照圖中晨昏線的畫法【學生活動】用地球儀演示晨昏線如何畫側面圖和極地上空圖當北京正對著太陽的時候,也就是說北京是12點時,紐約還是黑夜。古時候各地都把正午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刻定為12點,因而各地的12點是不

26、同的,所以其他時刻各地也不相同,這種因地而異的時刻,稱為地方時。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下一個問題:【板書】二、時區(qū)和日界線(出示標明北京、紐約的地球儀)【教師邊演示邊講解】【板書】1.地方時【討論】請學生看教材P1617頁思考:我們看雅典奧運會直播現(xiàn)場,為什么大多數(shù)會在我們的晚上或夜間進行?【學生回答】略【轉折】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在會上創(chuàng)立了標準時制度,明確了世界上的時區(qū)劃分、時間計算等問題?!景鍟?.時區(qū)的劃分和區(qū)時的確定(出示時區(qū)和國際日界線圖) 【提問】1.地球自轉一周需要多少小時?2.地球每小時轉多少個經度?【教師指圖講解】 (讓同學看書時區(qū)

27、和國際日界線圖)【提問】北京、東京、莫斯科、開羅、倫敦、紐約、華盛頓各在哪個時區(qū)?【提問】東九區(qū)和西五區(qū)的標準經線各是多少度?【學生回答】 135E 75W【轉折】請同學們做一做教材P17讀圖思考題5(備注:教師指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學會計算時間)(出示投影片:區(qū)時計算圖解)【教師指圖講解計算方法】東加西減教師帶學生解題:【提問】1.倫敦、莫斯科各在哪個時區(qū)? 2.倫敦和莫斯科相差幾個時區(qū)?幾個小時?3.倫敦在莫斯科的東邊,還是西邊? 4.倫敦的時刻比莫斯科的早還是晚?5.當莫斯科是五點時,倫敦是幾點(華盛頓同理)【教師總結計算方法】1.求區(qū)時差,同區(qū)相減、異區(qū)相加;2.東邊的時刻總比

28、西邊的時刻早。求東邊的時刻加時差,求西邊的時刻減時差。(備注:出示投影片:練習題當北京是21點時,東京、開羅、紐約各是幾點?)【課堂小結】【提問】1.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2.已知某區(qū)區(qū)時,如何計算另一時區(qū)的區(qū)時?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地球自轉地方時時差時間混亂時區(qū)的劃分和區(qū)時計算?!咎骄啃宰鳂I(yè)】教材P18活動題。板書設計第二課時:地球自轉與時差一、晨昏線(圈)1晨昏圈概念:2晨昏線的畫法:二、時區(qū)和日界線1. 地方時2. 2.時區(qū)的劃分和區(qū)時的確定第三課時:地球公轉與季節(jié)【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黃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產生的太陽直射點移動,并能正確畫圖表示。2使學生理解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29、并會畫圖表示并說明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3使學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劃分。【教學重點】1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點移動。2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3閱讀和畫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教學難點】1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點移動2正午太陽高度及晝夜長短的變化【教學媒體】投影儀、投影片、小地球儀(描出回歸線)每組學生四個,教師兩個,黃道面及支架每組一個,燈泡和試管架各一個、黃赤交角模型?!窘虒W過程】【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地球運動的形式自轉和公轉,對于二者對地球的影響是否孤立的呢?答案是否定的,自轉和公轉的疊加構成地球的運動,那么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地球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板書】第

30、三課時:地球公轉與季節(jié)【講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關系表示。【演示】地球公轉和二分二至時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讀圖】二分二至時地球的位置與黃赤交角【講解】地球公轉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34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形成的黃道平面構成2326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它是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相互疊【板書】一、黃赤交角:2326【講解】 地球上的光熱來自太陽,冷熱的變化也與接收到的太陽光熱密切聯(lián)系。地球比太陽小得多,因此我們一般把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線看成是一組平行光。【投影片】

31、 平行光照射球體時直射點的圖形特征【提問】 地球表面有幾個直射點,在示意圖上如何表示?學生觀察回答?!拘〗Y】 球面上只有一個直射點。在圖上表示的這條直射光線恰好可以把圓心和直射點相連。【演示】 演示步驟:(1)一個小地球儀在燈泡照射下,高光(最亮)點就是直射點;(2)在小地球儀相對位置擺放另一個地球儀,利用指圖桿連接兩個小地球儀的直射點,指圖桿恰好通過光源中心位置,三點一條直線;(3)旋轉指圖桿一周,說明所有直射光線都在一個平面上?!菊故緢A盤】 說明圓盤含義。圓盤表示黃道面,圓盤與地球儀的每一個接觸點都是某一天太陽的直射點位置。盤面上的四個紅箭頭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陽直射光線。【演示實驗】學生四

32、人一組演示實驗。學生操作步驟:(1)用一個地球儀從A位置開始演示公轉,注意觀察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有什么變化,怎樣變化的,變化范圍是什么?(2)分別用四個地球儀擺在ABCD四個位置;(3)學生將觀察結果用“*”號填入表1直射點移動一欄中?!窘處熤笇А?【板圖】 教師用箭頭表示直射點移動過程?!居懻摗块喿x教材內容,思考地球公轉與直射點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關系【教師指導】 教師在學生討論期間到下面跟蹤指導,點撥?!緦W生回答】略?!景鍟俊究偨Y講解】二、地球公轉與直射點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化關系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

33、(冬至) (春分)(夏至)(秋分) A B CD1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2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 正午太陽高度的季 節(jié)變化3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 晝夜長短的季節(jié)變 化【總結歸納】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位置發(fā)生有規(guī)律的變化。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緯2326(北回歸線);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南緯2326(南回歸線)。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間的時段,太陽直射點作往返運動。太陽直射點的這種周期性往返運動,稱為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板書】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春秋分直射赤道【講解】 回歸線的意義。【學生討論、回答】略?!揪毩暋?在下圖中畫出ABCD四個位置地球的晨昏線

34、、用斜線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節(jié)氣,標出自轉和公轉方向?!緦W生回答】略?!咎釂枴块喿x教材P21頁最后兩段及P22閱讀部分,回答:歐美國家和我國在四季的劃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種四季劃分方法與我國氣候更加吻合,對農業(yè)更具指導意義。【學生回答】略【講解】【板書】四季的劃分 我國: 以“四立”劃分歐美: 以“二分二至”劃分 北溫帶國家: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第四節(jié):地球的圖層結構【教學目標 】一、知識要求:1使學生了解地球的圈層構造,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jù)2使學生了解各內部圈層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狀等。二、能力要求:1使

35、學生了解研究地球內部構造的方法,從而認識人類對未知事物所進行的探索實踐,激發(fā)同學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2了解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實況及各層主要特點,從宏觀上認識全球的整體面貌,形成地球系統(tǒng)觀念。3通過歸納、總結、對比地球內部各層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三、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教育,鼓勵學生獻身于科學教育事業(yè)?!窘虒W重點】1地震波的波速及傳播特點,區(qū)別橫波與縱波。2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實況及各層主要特點,特別是地殼的特點。3巖石圈概念,軟流層知識。4激發(fā)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地球系統(tǒng)觀念的形成。【教學難點】1“地?!钡挠嘘P知識。

36、2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形成地球系統(tǒng)觀念?!菊n時安排】1課時【教具設計】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投影片(或多媒體、圖片)。【教具設計】【講授過程】【導入新課】“談天”是為了“說地”,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主要講述這幾大圈層,【板書】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過渡】首先我們學習地球的內部圈層:【引發(fā)思考】地球內部因地殼的阻擋,對人類來說始終是神密的,我們怎么會知道地球內部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的呢?【討論】學生討論人類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學生回答】略?!局v解】鉆探取樣分析,火山噴發(fā)帶來的地球內部信息;地震波帶來地球內部信息等?!咎釂枴磕姆N方式能將地心的信息

37、也傳遞出來呢?【學生回答】地震波?!居懻摗磕阒榔錂C理嗎?【學生回答】略。【歸納講解】【板書】一、劃分依據(jù)對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點 1縱波(P波):傳播速度較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S波):傳播速度較慢,只通過團體傳播2物質密度越大,傳播速度越快【板書】二、地球內部圈層結構讀投影片“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分析: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隨著所通過的物質性質而變化。根據(jù)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的研究,人們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幾個圈層結構。分析P、S波的波速變化情況,由波速的突然變化引入不連續(xù)面的存在和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兩條波速變化曲線,區(qū)別出P、S波(依據(jù):同一物質中P波速較S波快)總結

38、P、S波速變化情況,歸納波速發(fā)生突然變化的層次及大致深度。定義不連續(xù)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板書】(板圖邊講邊繪邊講述)通過分析圖表總結(利用表解對比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備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電腦投到黑板上)【注意】總結知識點時特別要落實巖石圈、軟流層范圍?!景鍟俊咎釂枴空埻瑢W們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層的主要層次及各自范圍和作用分別是什么?【學生回答】略。【歸納講解】是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結果。【板書】三、地球外部圈層結構【課堂小結】【探究性作業(yè)】P25活動【板書設計】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一、劃分依據(jù)對地震波的研

39、究地震波特點 1縱波(P波):傳播速度較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S波):傳播速度較慢,只通過固體傳播2物質密度越大,傳播速度越快二、地球內部圈層結構三、地球外部圈層結構1大氣圈2水圈3生物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2了解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3使學生要會敘述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理解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理解水平氣壓梯度力是風形成的原動力和直接原因。4使學生了解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對大氣水平運動的影響,理解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環(huán)

40、流的形成。5在等壓線圖上表示實際大氣中的風向。二、能力目標1培養(yǎng)學生讀圖、析圖、繪圖能力,提高綜合分析問題以及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學生要會運用簡單的等壓線分布圖,分析、判斷風向。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的觀察力、推理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發(fā)展。三、德育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2使學生認識大氣運動與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關系,明確人類活動應如何趨利避害。3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服務于社會?!窘虒W重點】1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2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及大氣水平運動的幾種作用力?!窘虒W難點】1熱力環(huán)流的動態(tài)過程引起的等壓面的彎曲方向。2影響大氣

41、水平運動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風向?!菊n時安排】2課時【教具設計】投影儀、投影片、多媒體、海平面氣壓場分布掛圖、板圖、紙箭頭【講授過程】第一課時【新課導入】我們學習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天體。 為什么說地球是一個普通的天體?(學生回答:因為地球作為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與其他行星一樣,是物質的和運動的,所以地球是一個普通的天體) 為什么說地球是顆特殊的天體?一(學生回答:地球是太陽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質的天體,也是整個宇宙中惟一確知有生命物質的天體) 如果地球上沒有大氣,也就沒有生物界,沒有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大氣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我們從這節(jié)課開始探討

42、地球上的大氣。【板書】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板書】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一、大氣的受熱過程【指導讀書】(備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大氣中的一切物理過程都伴隨著能量的轉換,請閱讀教材P30大氣的受熱過程部分,思考:1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什么?2復述大氣的增溫原理?3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什么?4物體的溫度與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的關系?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分別為何種類型?5何為大氣逆輻射?【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1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輻射能,要穿過厚厚的大氣,才能到達地球表面。太陽輻射能在傳播過程中,部分被大氣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達地面,

43、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能而增溫,同時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這種輻射熱交換是大氣增溫的最重要方式(圖21)。3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地面。從大氣的受熱過程來看,地球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吸收得較少,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而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吸收得卻比較多,地面輻射放出的絕大部分熱量能夠被大氣截留下采。 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著大氣的熱狀況、溫度分布和變化,制約著大氣的運動狀態(tài)。4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則越長。由于地球表面的溫度比太陽低得多,所以地面輻射的波長比太陽輻射長得多。相對于太陽短波輻射來說,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 5大氣在增溫

44、的同時,也向外輻射熱量。大氣輻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氣輻射中向下的部分,因為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過渡】結合我們剛才介紹的大氣的受熱過程,思考我們課前安排大家觀察的燒一鍋開水時,鍋里沸騰的開水,中間水向上冒,鍋邊水往下沉。點燃一小堆紙時,紙片和灰燼從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從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進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以上這兩種現(xiàn)象都是由于中間和四周受熱不均而形成的熱力環(huán)流現(xiàn)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二個問題:【板書】二、熱力環(huán)流【說明】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稱為熱力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那么熱力環(huán)流的具體過

45、程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閱讀教材P32,思考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下面我們就這兩幅圖一起來分析一下熱力環(huán)流的動態(tài)過程?!就队捌故尽俊局v解】(1)若A、B、C三地(如左上圖)受熱均勻,則三地氣溫相同;三地氣壓相同;三地氣壓隨高度遞減的規(guī)律相同;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點的氣壓相等,等壓面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2)若A地受熱(如右上圖),則A地氣溫較高,B、C兩地氣溫較低;A地空氣受熱膨脹上升,B、C兩地空氣相對冷卻下沉,引起空氣的垂直運動;A地近地面空氣膨脹上升,密度減小,氣壓降低,B、C兩地近地面空氣相對冷卻下沉,密度增大,氣壓升高,三地近地面處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A地較小,

46、B、C兩地較大,迫使空氣從B、C流向A,導致空氣水平運動,此時三地近地面的等壓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氣壓較低的A處,等壓面往下移,在氣壓較高的B、C處,等壓面往上移;A地上空一定高度A處,因上升的空氣聚積密度增大,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圍地區(qū)高,B、C處因空氣下沉后密度減小,氣壓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圍地區(qū)低,空氣就從氣壓較高的A處流向氣壓較低的B、C處,形成熱力環(huán)流?!景鍟?.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huán)流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點三地氣壓不再相等,等壓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處往上移,在B、C處往下移,就形成了彎曲的等壓面??臻g氣壓值相等各點所組成的面,稱為等壓面。等壓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壓區(qū),等壓面下凹的

47、地方是低壓區(qū)?!景鍟?.等壓面的彎曲方向【特別注意】【板書】3.氣壓、氣溫、高度三者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 同一高度 氣溫高、氣壓低氣溫低、氣壓高不同高度 越往高、氣壓越低近地面氣壓的高低與高空相反 【總結】【板書】太陽輻射冷熱不均空氣垂直運動空氣水平運動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熱力環(huán)流大氣運動最簡單形式【討論與思維拓展】(備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請同學們做以下思考:某城市為我國重要的鋼鐵、化學工業(yè)基地,該城工業(yè)區(qū)、商業(yè)、文化及住宅區(qū)的分布如簡圖所示,住在該城的居民們發(fā)現(xiàn),白天商業(yè)、文化和住宅區(qū)的大氣污染現(xiàn)象會加劇,每到夜晚則減輕,請分析其原因。還有,該城市是新興工業(yè)城市,這里的老

48、居民們說,現(xiàn)在一年中陰天的日子比過去多了,請分析其現(xiàn)象及原因。【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以上內容,結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課堂小結】略【課后作業(yè)】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教材P33活動中的海陸風及P56城市熱島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板書設計】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第一節(jié):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一、大氣的受熱過程二、熱力環(huán)流1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huán)流2等壓面的彎曲方向3氣壓、氣溫、高度三者之間的關系。第二課時【復習舊課】1大氣環(huán)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說說城市風、山谷風、海陸風的風向及變化?!緦W生回答】略【引入新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已經知道,大氣運動有兩種基本形式;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

49、的是大氣的水平運動,也就是風。今天我們專門來學習它?!景鍟咳⒋髿獾乃竭\動風【講授新課】【指導讀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3334內容,思考回答:1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受哪個力的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是平行的?這種風向在什么地方存在?3了試說明風的形成過程及其風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風向的變化情況。【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板書】(一)作用力1水平氣壓梯度力形成風的直接原因(1)氣壓梯度: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100610081010(hPa)(2)水平氣壓梯度力:促使大氣由高氣壓區(qū)流向低氣壓區(qū)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大?。号c氣壓梯度成正比;100610081010(hPa)

50、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地轉偏向力【板書】2水平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判定:(北半球)背風而立,高壓在右,低壓在左。(南半球)背風而立,高壓在左,低壓在右?!景鍟?摩擦力既改變風向,又改變風速(1)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2)可以減小風速【討論】我們剛才介紹了影響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的三種作用力,請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風都受到這三種力的影響呢?【學生回答】略【總結過渡】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在不同的部位影響大氣運動的作用力有差別,從而形成了各個不同部位的風向,這就是我們下面重點介紹的不同部位的風?!景鍟浚ǘ┎煌课坏娘L1.高空大氣中的風向【講解】

51、在理想狀態(tài)下,空氣質點只受一個力即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時,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由高壓指向低壓。如果沒有其他外力的影響,風向應該與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風向垂直于等壓線?!居懻摗吭趯嶋H生活中,空氣質點還受地轉偏向力因素的影響,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的風向又如何呢?【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所以,高空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在這個形成過程中,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的風向,不能改變風的速度?!巨D折】實際在近地面還存在摩擦力,這種再加上摩擦力的作用下,風向又表現(xiàn)為一種新的情形。我們已經介紹了摩擦力是指地面與空氣之間,以及運動狀況不同的空氣之間互相作用而產生的阻力。近地面的大氣層里平直等壓線的情況下,當水平氣壓梯度力與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兩種力的合力達到平衡時,形成斜穿等壓線吹的風,這便是近地面風的情況?!景鍟?、近地面的風【課堂小結】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