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ⅲ岳麓版高考每課名題訓練1-2、百家爭鳴(各地高考模擬整理教師_第1頁
歷史必修ⅲ岳麓版高考每課名題訓練1-2、百家爭鳴(各地高考模擬整理教師_第2頁
歷史必修ⅲ岳麓版高考每課名題訓練1-2、百家爭鳴(各地高考模擬整理教師_第3頁
歷史必修ⅲ岳麓版高考每課名題訓練1-2、百家爭鳴(各地高考模擬整理教師_第4頁
歷史必修ⅲ岳麓版高考每課名題訓練1-2、百家爭鳴(各地高考模擬整理教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三專題一:1、百家爭鳴(每課名題5)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5小題,共0分)1(2011年12月安徽名校模擬4題)思想家在世時往往是孤獨和寂寞的,據(jù)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周游列國推銷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受到了許多同時代人的嘲笑和諷刺,諸如“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等。導致扎子如此尷尬結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傳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張不符合當時諸侯爭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統(tǒng)治階級穩(wěn)固統(tǒng)治 D他的思想觀念相對陳舊保守【答案】B【點撥】解答本題需要了解諸子百家中儒家的主要思想主張。當時統(tǒng)治者對儒家思想興趣不大,主要在于儒家的思想主張不符合諸

2、侯爭霸的需要。【結束】2(2011年12月京華市競賽12題)孔子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周游列國,克復周禮。下列言論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的是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桑撌乐?,因為之備。(韓非)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A B C D【答案】B【點撥】關鍵信息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 項中“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意思是即使是死去了,他依然覺得有很多責任沒有盡到,不是嗎?就是這意思;這句話的意思

3、也是明知不可能,但也要去做,去探索;的意思是要適時而變,可以做到;是要遵循周禮的規(guī)定,也是可為的。【結束】3(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6題)孫中山答日本人:“我輩之三民主義首淵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說。孟子實為我等民主主義之鼻祖?!睂O中山這么說主要是因為孟子主張A人性本善 B舍生取義 C民貴君輕 D得道者多助【答案】C【點撥】【結束】4(2011年9月廈門雙十中學月考20題)明太祖曾經(jīng)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廟。孟子一書中哪一句話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對孟子的不滿?(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B“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 D“長君

4、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答案】B【點撥】完成本題首先需了解各選項所述的大意,A項“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大意是:大王,您為什么一定要說到利呢?只有仁義就夠了。B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大意是:如果君主把臣下視作糞土、草芥,那么大臣會把君主當作仇敵。C項“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 大意是:與他的理想不相合的國君絕不事奉,不是他喜歡的百姓,就不使用,天下有道,就出來做官,為國家人民服務;天下混亂無道,就辭官隱居,這是伯夷的作風。D項“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大意是說助長君主的惡行,他的罪名小;迎合昏庸的君主,引他去干壞事,罪名就大了

5、。據(jù)引本題選B項,這一言論最可能導致朱元璋的不滿。【結束】5(2012年1月寶雞市一模24題)提出“天行有?!焙汀爸铺烀弥彼枷胫鲝埖奈覈糯枷爰沂茿孔子 B荀子 C韓非子 D老子【答案】B【點撥】【結束】6(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8題)天氣轉(zhuǎn)冷,四位同學討論穿衣問題。甲說:“天冷多穿一點,天熱少穿一點,穿衣應合乎四季的變化。”乙說:“穿衣服要依身份與地位而定,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北f:“講究穿著是一種浪費,穿著簡單樸素為好。”丁說:“何必麻煩,按學校規(guī)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嗎?”他們四人的說法恰好與春秋戰(zhàn)國的四種思想相吻合,下列對應正確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B甲道乙

6、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答案】C【點撥】【結束】7(2011年11月遼南協(xié)作體期中30題)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tǒng)治者的默認?!贝颂幟献拥摹耙粋€思想”具體是指A. 制天命而用之 B.“民貴君輕”,統(tǒng)治者要實行“仁政”C.兼相愛,交相利 D.加強中央集權,防止人民反抗【答案】B【點撥】 “民貴君輕”屬于孟子思想。A項屬于荀子思想,C項屬于墨子思想,D項屬于法家思想。【結束】8(2012年1月青島市期末6題)戰(zhàn)國時期,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名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

7、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 B韓非子C墨子 D荀子【答案】D【點撥】此題考查的是對百家爭鳴的理解。根據(jù)題干禮法并施的提示應該是荀子主張。本題考查百家爭鳴時期荀子的思想。材料的大體意思是用禮儀教化百姓,用法管理他們,已達到天下太平的目的,這符合荀子“禮法并施”的治國主張?!窘Y束】9(2012年1月黃山市一模1題)“國弱民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上述言論體現(xiàn)的是A君民對立、加強統(tǒng)治的法家思想 B實行仁政、緩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級、主張兼愛的墨家思想 D憎惡權術、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答案】A【點撥】本題考查法家思想。題目言論

8、強調(diào):國家弱則人民強,人民強則國家弱。這是“君民對立”的思想。認為治國的策略應該“弱民”。目的為加強統(tǒng)治?!靶呷枞嗣駝t人民追求官爵”,“讓人民力量削弱”則人民尊重官員,讓人民貧困則他們重視賞賜。這是法家強調(diào)一種統(tǒng)治的權術和策略。故選A?!叭收薄?憎惡權術”和“兼愛”的主張明顯都不符合題意。排除其他三個選項?!窘Y束】10(2011年9月昆明市摸底25題)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法者,治之端也”。其側(cè)重發(fā)展了孔子思想中的( )A“仁”B“禮”C“教化”D以德治國【答案】B【點撥】【結束】11(2011年12月北京東城區(qū)示范校2題)馮天瑜主編的中華文化史中提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

9、國時期表現(xiàn)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春秋戰(zhàn)國學派中,體現(xiàn)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的分別有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答案】C【點撥】【結束】12(2011年10月四川南充市調(diào)研13題)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有學者分別描述為:“擁有無限同情心與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學派”,“勞苦大眾的行動幫會”,“全面歸服自然的隱士派”,“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請按順序指出它們分別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道、法 B儒、道、墨、法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答案】A【點撥】【結束】13(2012年1月鄭州市一模13題)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zhàn)國時期法

10、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為“韓子”或“韓非子”。秦王嬴政讀了他的文章后,極為贊賞。在其思想理論中,法、術、勢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圖中寓意“法”的應該是A車輪 B車架 C馬鞭 D馬匹【答案】A【點撥】根據(jù)所學可知,韓非子法家思想中,法指由國君頒布的法令條文;術是國君為了支配他的大臣,運用種種手段;勢指權位、勢力。如果將韓非學說比喻為一輛馬車,那么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大致是這樣:君主是馭手,臣民和用人是拉車的馬,勢是打馬的鞭子,法指車輪,術是控制馬的兩根韁繩。本題選A項。【結束】14(2011年11月濰坊市三縣期中23題)“孔子聚徒講學,弟子三千。其中不

11、少學子貧且賤,沒有社會地位。”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張是A因材施教 B有教無類 C不恥下問 D當仁不讓【答案】B【點撥】本題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其中不少學子貧且賤”,擴大受教育者的范圍,推動了“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的發(fā)展?!窘Y束】15(2011年10月望江縣月考2題)先秦儒家學派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終貫穿的一條思想主線是A從個人道德修養(yǎng)入手建設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B人不分貧富貴賤,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資格C人皆有“惻隱之心”“善惡之心”“是非之心”D無論性善性惡都主張應該禮法兼治,王霸并用【答案】A【點撥】【結束】16(2011年11月遼南協(xié)作體期中

12、28題)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尚書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詞,認為:“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于成湯?!焙x說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文中的“民主”,實即作民之主,與君主同義B肯定了成湯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義舉動C說明早期儒家已經(jīng)有“天人感應”思想D強調(diào)“主權在民”,人民有權推翻統(tǒng)治者【答案】D【點撥】尚書是儒家經(jīng)典,主要是為封建統(tǒng)治者提供治國方法,D項的說法屬于啟蒙思想。【結束】17(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聯(lián)考20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從政治角度來講,大多為百姓而“鳴”,只有一家為統(tǒng)治者而“鳴”,它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

13、】B【點撥】為統(tǒng)治者而“鳴”即為統(tǒng)治者服務,法家的“集權觀”、“法制觀”、“改革觀”符合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爭霸割據(jù)的需要,代表了當時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選擇B項【結束】18(2011年11月北京海淀區(qū)期中3題)孔子認為周禮是理想之制度,“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A.諸侯不滿封號,紛紛改稱“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壞C.鐵農(nóng)具和牛耕出現(xiàn)并逐步推廣 D.王室衰微的跡象開始出現(xiàn)【答案】B【點撥】【結束】19(2012年1月?lián)P州市期末1題)戰(zhàn)國時期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名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 B.韓非子

14、C.墨子 D.荀子【答案】D【點撥】【結束】20(2011年11月廣東六校聯(lián)合體12題)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中國大歷史中這樣評價中國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學以慈悲為懷,認為這種悲天憫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秉S仁宇評價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說”C墨子的“兼愛”思想 D陸九淵的“心學”【答案】B【點撥】孔子提出“仁”學,要求統(tǒng)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以此調(diào)整人際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孟子認為人生來是善良的?!窘Y束】21(2011年10月陜師大附中月考4題)孟子曾批判某家學說:“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司馬遷也說它:“使天下法若此

15、,則尊卑無別也。”他們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愛”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惡論”思想【答案】B【點撥】“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大意是:眼中沒有父母、目無君上的人(不遵從儒學的人),猶如畜生豺狼?!笆固煜路ㄈ舸?,則尊卑無別也。”大意是:假使天下都照此法去做,那貴賤尊卑就沒有區(qū)別了(推崇法家思想)。據(jù)此孟子和司馬遷共同批判墨家思想,選B項?!窘Y束】22(2011年12月洛陽市一模2題)“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以上言論出自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答案】

16、B【點撥】根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不執(zhí)弱”和所學史實主張兼愛、非攻的是墨家。【結束】23(2012年1月南陽市期末17題)孔子主張社會和諧,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孟子主張“政在德民”。這些主張產(chǎn)生共同的社會背景是 A社會動蕩矛盾尖銳 B百家爭鳴趨于合流 C奴隸制度全面崩潰 D封建制度逐步發(fā)展【答案】A【點撥】【結束】24(2011年12月濰坊三縣聯(lián)考21題)教育部長周濟在解讀十七大報告時強調(diào)“儒學等一些傳統(tǒng)的好的方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引領風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比寮宜枷胫性诋斀袢杂欣^承和發(fā)揚價值有 “仁”的學說 “己所不欲,勿施

17、于人” “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猶一人”“父為子綱”“夫為妻綱”A B C D【答案】A【點撥】本題考查儒家思想的發(fā)展。屬于儒家思想的糟粕,排除,故選A【結束】25(2011年11月濰坊市三縣期中22題)梁啟超曾這樣評價孔子:“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边@主要反映A儒家學說博大精深,內(nèi)涵豐富B儒家思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C儒家學說與皇權結合而政治化D儒學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與穩(wěn)定的作用【答案】B【點撥】本題考查先秦儒家思想。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后來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對個

18、人的為人處世影響很大,是其他學說無法相比的,所以梁啟超說: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AC是儒家學說影響形成的原因,D項對政治的影響在材料中沒有反映?!窘Y束】26(2011年11月遼南協(xié)作體期中29題)“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威勢也?!毕铝懈黜椫校c這一政治思想屬于同一學派的是A.“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 B.“不期修古,不法??伞盋.“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答案】B【點撥】本題考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題干引文屬于法家思想,認為只有實行嚴刑重罰,人民才會順從,社會才能安定,封建統(tǒng)治才

19、能鞏固。A項屬于道家思想,C項為荀子的主張,大意是:就是做人做事要服從道理,而不是只聽命于君主;假如父親說的做的不對,也不能聽從。D項為墨子觀點,主張兼愛,相互救助。【結束】27(2012年1月杭州市一模1題)有人說“儒家及老莊皆有政治思想雖不相同,然皆從人民之觀點,以論政治。唯法家從一夫出發(fā),基本上沖著平民而來”。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法家A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實行嚴刑峻法 B宣傳天道與自然無為C要求以“禮”約束百姓 D實行控制思想的“焚書坑儒”【答案】A【點撥】本題考查諸子百家思想。法家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厲行賞罰,獎勵耕戰(zhàn)。“法家從一夫出發(fā)”是指法家從君主出發(fā),“基本上沖著平民而來”是指為加強君主

20、集權,實行嚴刑峻法?!窘Y束】28(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區(qū)月考12題)推動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百家爭鳴”局面的時代大背景是 A頻繁的兼并戰(zhàn)爭 B社會大變革 C新興地主階級的產(chǎn)生 D井田制的瓦解【答案】B【點撥】【結束】29(2012年1月長沙一模9題)西方學者認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紀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Axial Age),“人類意識”首次覺醒,理性思維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文化決定著其后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當時的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現(xiàn)象為A諸子并立,百家爭鳴 B以法為教,焚書坑儒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點撥】【結束】30(2011年12月長春市調(diào)研1題)論語·

21、;子張:“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孟子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由此判斷先秦時期儒家思想的特點是A人本主義B積極入世C重道輕器D經(jīng)世致用【答案】B【點撥】考查學生調(diào)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從題干可分析出儒家思想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因此選B?!窘Y束】31(2012年1月蘇州調(diào)研2題)“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睆闹锌梢钥闯鋈寮宜枷氲奶攸c是A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 B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C注重研究社會現(xiàn)實 D重視研究人的前世來生【答案】C【點撥】【結束】32(2012年2月信陽市二模3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派林立,學術觀點異彩紛呈,

22、然“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諸子百家關注的共同點是 A人與自然的和諧 B關注社會現(xiàn)實C人與社會的和諧 D關注人的價值【答案】B【點撥】【結束】33(2012年1月濰坊市期末23題)“法是事物的性質(zhì)中產(chǎn)生出來的必然聯(lián)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毕铝斜硎瞿荏w現(xiàn)這一觀點的是 A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天能譴告人君,則亦能故命圣君 D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答案】B【點撥】【結束】34(2011年10月吉安市三校聯(lián)考3題)董仲舒認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tǒng)”,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從而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lián)系起來。西周

23、時代對于秦漢統(tǒng)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于 A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 D實現(xiàn)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答案】C【點撥】【結束】35(2011年11月皖南聯(lián)考1題)2011年西安世園會會徽取名“長安花”,它是由三、四、五、六邊形自然花瓣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構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據(jù)此判斷,該思想源于 A道德經(jīng) B孟子 C四書章句集注 D日知錄【答案】A【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主張萬物的本源是道,道生自然。老子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窘Y束】36(2012

24、年1月烏魯木齊市一模19題)中國文化概論說,“士的崛起,意味著一個以“勞心”為務、從事精神性創(chuàng)造的專業(yè)文化階層形成,中華民族的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士階層興起的直接原因是A宗法制的解體 B各諸侯國對人才的渴求C封建的經(jīng)濟發(fā)展 D私學的發(fā)展【答案】B【點撥】根據(jù)所學,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士階層的興起促使百家爭鳴思想局面產(chǎn)生,而士階層的興起,直接原因是各諸侯國對人才的渴求,希望通過變法來富國強兵,本題選B項。【結束】37(2012年2月溫州一模13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不僅體現(xiàn)了各派別間的相互學習與吸收,而且體現(xiàn)了派別間的相互競爭。“是無父也”、“是禽獸也”的批評針對的是

25、A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朱曾有也。 B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 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敬鸢浮緽【點撥】【結束】38(2011年12月濰坊三縣聯(lián)考22題)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教授在儒學創(chuàng)新的契機一書中指出:東亞的發(fā)展“雖然深受西歐和美國的影響,但卻不只是西方發(fā)展模式的翻版,(東亞各國)都和傳統(tǒng)有血肉相連的關系。(在東亞發(fā)展過程中)儒家可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學說始終對東亞文明起決定作用B儒家學說難以與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融合C西方發(fā)展模式必須以儒家思想為基礎D東亞發(fā)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繼承儒家文明

26、【答案】D【點撥】本題考查西學東漸。從材料信息“深受西歐和美國的影響”, “儒家可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可推出東亞發(fā)展兼采中西,故選D?!窘Y束】39(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區(qū)月考9題)“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這一觀點的思想家還主張 A 仁者愛人 B無為而治 C 以法治國 D. 兼愛非攻【答案】B【點撥】【結束】40(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區(qū)月考15題)韓非子提出要建立一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這一主張的背景是A商鞅正在進行富有成效的變法 B許多諸侯國縣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C秦始皇發(fā)動了兼并六國的戰(zhàn)爭 D秦統(tǒng)一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郡縣制【答案】B【點撥】【結束】41(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區(qū)月考1

27、4題)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中,最符合當時社會發(fā)展潮流并為秦始皇治國所用的指導思想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答案】C【點撥】【結束】42(2011年9月山西省診斷1題)錢穆指出:“家族是中國社會組織中一最要的核心而家與族之所由組成,以及其維持永遠之重要機能,則在禮?!边@一說法( )A.認為孔子的“禮”是社會組織的核心 B.認為宗法制度的維系紐帶是“禮”C.指出“禮”是家族形成和維系的核心 D.認識到“禮”對中國社會影響的片面性【答案】C【點撥】錢穆的觀點家與族的結合,就是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其核心是禮,是維護其的紐帶。【結束】43(2012年1月煙臺市期末8題)春秋戰(zhàn)國時諸子百

28、家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jié)儉;孟子強調(diào)劃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張開辟阡陌。對于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三者立論相同,都站在維護統(tǒng)治者利益的立場B三者立論不同,但同樣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做考慮 C三者立論相同,都是基于維護農(nóng)民利益的立場D三者立論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做考慮【答案】B【點撥】此題考查的是對春秋戰(zhàn)國時諸子百家的階級立場的理解。三位思想家代表著不同的思想流派:墨子是墨家代表,是小生產(chǎn)者的利益,孟子是儒家代表,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商鞅是法家代表,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盡管三者所達代表的流派不同,但是其思想主張都在不同程度的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鐵

29、器牛耕的使用,生產(chǎn)關系發(fā)生了顯著變動,主張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統(tǒng)治,適應生產(chǎn)力變化的需要,穩(wěn)定社會促進發(fā)展?!窘Y束】44(2012年1月中山市期末2題)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對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睂@句話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貼切的是A儒家關注人事人倫而敬遠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講求民主民權C儒家重視自然科學和自然規(guī)律 D儒家思想始終排斥佛教道教思想【答案】A【點撥】【結束】45(2012年1月太原市期末1題)“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

30、必畏之矣?!边@一思想主張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時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A【點撥】考查先秦儒家思想。材料出自孟子,從材料中“仁則榮,不仁則辱”、“貴德而尊士”可知為儒家思想?!窘Y束】46(2011年10月惠州市調(diào)研13題)一位先秦思想家這樣評論兩位政治人物:齊桓公致力聯(lián)系諸侯,設法合作維系傳統(tǒng)封建秩序,是個執(zhí)守正道的國君。晉文公雖協(xié)助周王定亂,卻僭越禮制,想仿行天子的禮儀,是個詐謀的國君。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復禮 B兼愛非攻 C無為而治 D以法治國【答案】A【點撥】材料反映的內(nèi)容是維護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國君,而僭越禮制則是詐謀的國君。這說明先秦思想家主張遵從周禮?!窘Y束

31、】47(2011年10月陜師大附中月考4題)孟子曾批判某家學說:“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司馬遷也說它:“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彼麄兣械氖牵?)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愛”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惡論”思想【答案】B【點撥】“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大意是:眼中沒有父母、目無君上的人(不遵從儒學的人),猶如畜生豺狼。“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贝笠馐牵杭偈固煜露颊沾朔ㄈプ?,那貴賤尊卑就沒有區(qū)別了(推崇法家思想)。據(jù)此孟子和司馬遷共同批判墨家思想,選B項?!窘Y束】48(2012年1月濟寧質(zhì)檢2題)漢書·藝文志在評價戰(zhàn)國時期的某一

32、學派時說:“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彼u價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答案】B【點撥】【結束】49(2012年1月九江市一模3題)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惡的認識基礎上建立的。他認為:人生而有各種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惡;所以要改造人性,通過自我改造和社會改造,人皆可以為堯舜;社會改造在于強化禮法。這說明當時 A荀子在繼承儒家思想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法家學派 B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思想學說相互融合的現(xiàn)象 C儒法并用逐漸成為統(tǒng)治者的治國思想 D儒家學派與法家學派之間結成了利益同盟【答案】B【點撥】【結束】50(2012年1月長沙

33、一模10題)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流派主張“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边@個流派應是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答案】C【點撥】【結束】51(2012年1月泰安市期末19題)在評論秦朝滅亡時,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tǒng)治者的默認?!贝颂幟献拥摹耙粋€思想”具體是指A“仁者愛人”,“克己復禮”B“民貴君輕”,統(tǒng)治者要實行“仁政”C“制天命而用之”D加強中央集權,防止人民反抗【答案】B【點撥】【結束】52(2011年9月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體3題)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獲得者

34、于1988年在巴黎聚會,討論新世紀世界的前途,他們竟然得出一致的結論,認為21世紀,人類如果要過和平幸福的生活,就應該回到254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他們回到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應包括( )A“克已復禮” B“民貴君輕”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答案】C【點撥】考查孔子的主要思想。首先我們應把握題干的主題,20世紀8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呈現(xiàn)多極化發(fā)展趨勢,和平與發(fā)展是世界的主題,而題干的關鍵句:人類如果要過和平幸福的生活,揭示主題;依據(jù)主題,結合孔子的思想,B項為孟子之學說,排除;D也不是孔子之思想,出自宋·范仲淹奏上時務書,A項雖然是孔子思想,但與主題

35、不符,所以正確選項為C?!窘Y束】53孔子任魯國大司寇期間,“設法而不用,無奸民?!薄埃ù饲埃斨溠蛴猩颡q氏者,常朝飲其羊以詐市人?!笨鬃赢斦?,“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孔子注意關注民生幸福 B孔子主張“誠信”經(jīng)營,發(fā)展經(jīng)濟 C孔子的思想由儒家變成了法家 D當時商品經(jīng)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答案】D【點撥】當時孔子還沒有覺悟到關注民生幸福、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的層面,更沒有從儒家變成法家。這只是當時商品經(jīng)濟有了一定發(fā)展的反映。材料大意是說孔子任大司寇期間主張先禮教而后刑罰,雖設有法律制度,但并未使用,社會上也沒有奸民。當時有個叫沈猶氏的羊販,他常常在早上用水把羊灌得飽飽的,孔子當政后,就

36、不敢這么做了。分析各選項,ABC三項說法錯誤,本題選D項?!窘Y束】54(2012年1月肇慶期末12題)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體現(xiàn)了他主張A民貴君輕,長治久安 B仁者愛人,社會穩(wěn)定 C為政以德,君民共樂 D克己復禮,和諧共處【答案】A【點撥】【結束】55(2012年1月湛江市一模14題)戰(zhàn)國時期有人認為:“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由此,他主張治國應該 A民貴君輕 B無為而治C兼愛非攻 D嚴刑峻法【答案】D【點撥】【結束】56(2012年1月宿州市一模1題)“國弱民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民,辱則貴爵

37、,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上述言論體現(xiàn)的是 A君民對立、加強統(tǒng)治的法家思想 B實行仁政、緩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級、主張兼愛的墨家思想 D憎惡權術、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答案】A【點撥】本題考查法家思想。題目言論強調(diào):國家弱則人民強,人民強則國家弱。這是“君民對立”的思想。認為治國的策略應該“弱民”。目的為加強統(tǒng)治?!靶呷枞嗣駝t人民追求官爵”,“讓人民力量削弱”則人民尊重官員,讓人民貧困則他們重視賞賜。這是法家強調(diào)一種統(tǒng)治的權術和策略。故選A。“仁政”“ 憎惡權術”和“兼愛”的主張明顯都不符合題意。排除其他三個選項?!窘Y束】57(2011年11月沂源縣期中21題)從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張“仁

38、政”,再到荀子強調(diào)“仁義”,儒家思想的早期發(fā)展始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是A從強調(diào)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入手,描繪、設計一個禮樂文明社會B統(tǒng)治者要“仁者愛人”,被統(tǒng)治者要“克己順服”C依靠禮儀法治的教化規(guī)范,把小人變成君子,凡人變成圣人D從強調(diào)“三綱五?!比胧郑瑯嫿ㄒ粋€大一統(tǒng)社會【答案】A【點撥】由材料“仁”、“仁政”、“仁義”可見儒家重視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也重視人的社會責任,故A正確。B僅是孔子的思想,C僅是荀子的思想,D是漢朝董仲舒的思想,都不符合題意。【結束】58(2012年1月云浮市一模14題)戰(zhàn)國時期有人認為:“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庇纱?,他主張治國應該 A民貴君輕 B無為而治C兼愛非攻 D嚴刑峻法

39、【答案】D【點撥】【結束】59(2012年1月石家莊一模5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边@一主張出自A墨家學派 B儒家學派C道家學派 D法家學派【答案】C【點撥】考查諸子百家思想。材料反映了樸素辯證法思想,選擇C項。【結束】60(2011年9月豫南九校聯(lián)考2題)西周時期的城市建置等級比較明顯,天子的都城大于諸侯的國都。戰(zhàn)國時期,齊都臨淄成為當時規(guī)模最大和最為繁華的商業(yè)都會,國君在此設立稷下學宮,吸納各學派人才,學術氛圍濃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傳統(tǒng)的禮樂制度遭到破壞 B城市的經(jīng)濟文化功能強大C百家爭鳴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 D個體商人及私人講學出現(xiàn)【答案】A【點撥】春秋

40、戰(zhàn)國時期城市主要是政治、軍事功能,故B不正確。稷下學宮是國君設立的,不能體現(xiàn)私人講學出現(xiàn),故D不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文化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故C不正確。稷下學宮是國家設立的餓機構,一般是在天子的都城。但到戰(zhàn)國時期,卻設立在諸侯的國都,說明傳統(tǒng)的禮樂制度遭到破壞,故選A?!窘Y束】61(2011年12月濰坊三縣聯(lián)考20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5897塊活字印刷字盤變換出不同字體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代的和諧理念,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就是要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別體現(xiàn)這兩種和諧的是A莊子、韓非子 B老子、孔子 C孟子、荀子 D莊子、孔子【答案】D【點

41、撥】本題考查百家爭鳴。:莊子天人不相勝,孔子的仁的思想分別體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故選D?!窘Y束】62(2011年10月溫州十校聯(lián)合體1題)蔡元培在中國倫理學史中之所以贊揚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權,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確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答案】B【點撥】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學說,這一“君輕民貴”的原則成為中國早期民

42、本主義的思想基礎?!窘Y束】63(2011年11月濰坊市三縣期中25題)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xiàn)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tǒng)治者的默認。”此處孟子的“一個思想”具體是指A. 制天命而用之 B. 統(tǒng)治者要實行“仁政” C. 加強中央集權 D. 兼相愛、交相利【答案】B【點撥】本題考查先秦儒家思想。秦朝二世而亡,主要亡于秦始皇的暴政,從反面說明了孟子仁政學說的正確性?!窘Y束】64(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區(qū)月考11題)同學們對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開展研究型學習,擬定了一些研究題目。下列題目符合史實的是孔子辦學:譜寫古代教育新篇章百家爭鳴:中

43、華文化的巍峨高峰鐵犁牛耕: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商鞅變法:開創(chuàng)大秦帝國的百年基業(yè)ABCD【答案】D【點撥】【結束】65(2011年10月紹興一中期中20題)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論孔子中寫道:“沒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對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痹诜鼱柼┖鸵淮笈枷爰业耐苿酉拢凹核挥?,勿施于人”被寫入法蘭西共和國憲法。這從本質(zhì)上說明( )A.法國啟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脈相承B.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產(chǎn)生了根本性影響C.法國大革命時期中法之間文化交流頻繁D.啟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傳資產(chǎn)階級思想【答案】D【點撥】【結束】66(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3題)史記記載:“使孔子名布揚天下者,

44、子貢先后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乎?”子貢是孔子的學生,在今山東、河南一帶經(jīng)商,“結駟聯(lián)騎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以上材料主要說明( )A有財力的富商能操縱諸侯國的行政大權B孔子只是依仗權勢來擴大自己的影響C孔子得到各諸侯國國君的尊重和禮遇D商業(yè)活動具有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答案】D【點撥】【結束】67(2011年12月廣東百校聯(lián)考12題)2011年10月1日,中國古代先賢孔子行教畫像以全新“作揖行禮”的動畫形式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將中華文化的謙謙君子之風傳遞給世界。與孔子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A“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 B“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 C“

45、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 D“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答案】C【點撥】關鍵信息是:“作揖行禮”“中華文化的謙謙君子之風”以此可知體現(xiàn)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德規(guī)范。A是墨家的尚賢;B是法家商鞅的以暴制暴;D是道家的無為思想;C是孔子的言論,體現(xiàn)的就是仁和禮的思想。【結束】68(2011年11月北京海淀區(qū)期中4題)“商鞅變法是一個長期實踐法家路線的過程”,下列思想中體現(xiàn)商鞅變法精神的是A.“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B.“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C.“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D.“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答案】D【點撥】【結束】69(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區(qū)期中5

46、題)下列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主張中,反映了當時社會發(fā)展趨勢的是A.民貴君輕 B.兼愛尚賢 C.中央集權 D.無為而治【答案】C【點撥】本題考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代表人物與主要觀點。當時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法家“中央集權”的思想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流。A屬于孟子的思想,B屬于墨子的思想,D屬于道家的思想?!窘Y束】70(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區(qū)期中4題)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在他們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 A.人性善惡有別 B.是否實行仁政 C.是否主張“禮” D.是否追求氣節(jié) 【答案】A【點撥】本題考查了孟子和荀子各自的思想主張。根據(jù)所學知識,BCD三項為儒家學派的重要

47、思想主張,是他們思想的共同點,故不選。本題應選A項,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至于有些成為不善良的人,這不能歸于天生的秉賦,儒學的功能就是積極引導,防止人變惡。而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善是后天的人為而形成的,是后天禮法教育的結果。【結束】71(2011年12月濟南月考24題)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尚書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詞,認為:“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于成湯?!焙x說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文中的“民主”,實即作民之主,與君主同義B肯定了成湯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義舉動C說明早期儒家已經(jīng)有“天人感應”思想D強調(diào)“主權在民”,人民有權推翻統(tǒng)治者【答案】D【點撥

48、】【結束】72(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區(qū)月考13題)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有學者將它們分別描述為:“全面歸服自然的隱士派”,“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勞苦大眾的行動幫會”,“擁有無限同情心與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學派”。請按順序指出它們分別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答案】D【點撥】【結束】73(2012年1月漯河市期末17題)論語·八佾記載:孔子謂季氏(魯國士大夫)“八佾舞(64人跳的宮廷舞蹈)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來,季氏的所作所為A 有傷風化 B 有違禮制 C 生活奢侈 D 不思進取【答案】B【

49、點撥】【結束】74(2012年1月宿州市一模1題)“國弱民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上述言論體現(xiàn)的是 A君民對立、加強統(tǒng)治的法家思想 B實行仁政、緩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級、主張兼愛的墨家思想 D憎惡權術、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答案】A【點撥】【結束】75(2011年9月武漢市新起點調(diào)研1題)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的“不可忍”主要基于周朝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禮樂制 D王位世襲制【答案】C【點撥】材料大意: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50、?”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fā)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xiàn)。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xiàn)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tài)度。【結束】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0分)76(2011年12月山西診斷26題)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國君齊桓公田午,在齊國都臨淄西門外創(chuàng)建稷下學宮,各國、各家學者紛至沓 來“鄒衍、淳于髡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笔酚?#183;田敬仲完世家 “孟軻、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祿,不任職而論國事,蓋齊稷下先生千有余人?!?鹽鐵論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 孟子·公孫丑下 “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 司馬光稷下賦 (1)依據(jù)材料一,概括稷下學宮的特點。(4分) 材料二 第十一條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利之一;因此,各個公民都 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情況下,應對濫用此項自由負擔責任。 人權宣言 (2)比較材料二與材料一中孟子·公孫丑下觀點的異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