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必備)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屆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_第1頁
(考試必備)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屆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_第2頁
(考試必備)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屆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_第3頁
(考試必備)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屆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_第4頁
(考試必備)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屆高三第三次月考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整理日期整理人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小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02011學年度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考試語 文 試 題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夙興夜寐, 。(詩經(jīng)·氓)(2)生乎吾后, ,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3)夜深忽夢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4) ,抱明月而長終。(蘇軾赤壁賦)(5)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李密陳情表)(6) ,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文木先生傳清程晉芳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

2、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官弟子員。襲父祖業(yè),有二萬余金。素不習治生,性復豪爽,遇貧即施,偕文士輩往還,飲酒歌呼窮日夜,不數(shù)年而產(chǎn)盡矣。安徽巡撫趙公國麟聞其名,招之試,才之,以博學鴻詞薦,竟不赴廷試,亦自此不應鄉(xiāng)舉,而家益以貧。乃移居江城東之大中橋,環(huán)堵蕭然,擁故書數(shù)十冊,日夕自娛。窘極,則以書易米。其學尤精文選,詩賦援筆立成,夙構(gòu)者莫之為勝。辛酉、壬戌間,延至余家,與研詩賦,相贈答,愜意無間。而性不耐久客,不數(shù)月,別去。生平見才士,汲引如不及。獨嫉時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則尤嫉之。余恒以為過,然莫之能禁。緣此,所遇益窮。歲甲戌,與余遇于揚州,知余益貧,執(zhí)余手以泣曰:“

3、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處也,奈何?”余返淮,將解纜,先生登船言別,指新月謂余曰:“與子別后會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構(gòu)句相贈而澀于思當俟異日耳?!睍r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歿矣。蓋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詩說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說為儒林外史五十卷,窮極文士情態(tài),人爭傳寫之。余生平交友,莫貧于敏軒,抵淮訪余,檢其橐,筆硯都無。余曰:“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敏軒笑曰:“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逼淞黠L余韻,足以掩映一時。(節(jié)選自勉行堂文集卷六)【注】弟子員:明清稱縣學生員為弟子員。博學鴻詞:科舉考試的一種名目。時文:明清時指八股文。悢悢(liàng):悲傷。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

4、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素不習治生 治:經(jīng)營B環(huán)堵蕭然 堵:墻壁C夙構(gòu)者莫之為勝 夙:素常D延至余家 延:延遲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現(xiàn)吳敬梓“流風余韻”的一組是( )(3分)飲酒歌呼窮日夜 窘極,則以書易米夙構(gòu)者莫之為勝 生平見才士,汲引如不及此境不易處也,奈何 吾胸中自有筆墨,不煩是也A B C D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吳敬梓生性聰明,讀書能過目成誦,長大后得到安徽巡撫趙國麟的賞識,但他卻無意進取功名。B吳敬梓家境不錯,繼承了不少家產(chǎn),但由于種種原因,幾年之內(nèi)耗盡家產(chǎn),生活開始窮困起來。C吳敬梓善交文士,但對當時流行的八股文深惡痛絕,因而那些擅長

5、寫八股文的人,就特別痛恨他。D吳敬梓模仿唐人小說創(chuàng)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寫盡了文士們的性情狀貌,產(chǎn)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5斷句和翻譯。(6分)(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2分)與子別后會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構(gòu)句相贈而澀于思當俟異日耳(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余恒以為過,然莫之能禁。(2分)譯文: 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2分)譯文: (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6閱讀下面的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調(diào) 笑 令 唐戴叔倫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調(diào) 笑 令 唐韋應物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6、。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1)試比較這兩首詩在內(nèi)容上的異同點。(3分)(2)戴詩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試就其中的兩種舉例說明。(3分)二、文學名著、文化經(jīng)典閱讀(16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7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A到了這時,瑞玨的最后一道防線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聲哭起來。聽到“血光之災”的鬼話后,瑞玨哭了,拒絕到城外分娩。覺新對長輩還有所期待,要去講理;覺民認為“擔當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從;覺慧態(tài)度堅決,主張不能屈服,“應該反抗”。 (家)B寶玉因為誤踢了襲人,心中十分不安,忙著請醫(yī)問藥,設法調(diào)治。由于這幾天諸事煩心,端陽午宴

7、竟然十分冷淡。寶玉悶悶不樂,長吁短嘆。晴雯給寶玉換衣時失手把他的扇子跌折,寶玉便訓斥了她幾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還擊了一通,把寶玉“氣得渾身亂顫”。而寶玉赴宴回來,仍和晴雯有說有笑。聽說晴雯喜歡聽撕扇子的聲音,就把手中的扇子給她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搶來給她撕了。 (紅樓夢)C葛朗臺因為歐也妮贈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chǎn)的繼承權(quán)。歐也妮在癡情的期待中損耗了青春,最終等到的卻是發(fā)財歸來而移情別戀的負心漢,她悲痛欲絕。 (歐也妮·葛朗臺)D曹操攻打下邳,呂布留戀妻妾,不聽劉備分兵出城布掎角之勢的建議,被重重圍住,終日憂悶。侯成違反禁酒令被呂布杖打,遂盜赤兔

8、馬獻給曹操,并約魏續(xù)、宋憲獻城。呂布被擒,請劉備為他求情。劉備念轅門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不義之人,最終縊死呂布。 (三國演義)E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愛斯梅拉達騙出了巴黎圣母院,帶到格雷沃廣場,指著絞刑架要愛斯梅拉達在死亡和愛他之間選擇一個。愛斯梅拉達寧死不屈,讓他陷入瘋狂之中,又哭又懇求又威脅,最后他絕望了,將愛斯梅拉達交給隱修女看管,叫來了軍警。 (巴黎圣母院)8簡答題。(任選一題,每題100字左右)(5分)(1)歇后語“甘露寺招親弄假成真”說的是發(fā)生在三國時的故事,請簡述這個故事。(三國演義)(2)“在那個夜晚以前,她本來抱著希望,以為他會來一趟然而從那天夜晚起,一切都變了,未來

9、的嬰兒也變成純粹是累贅了?!闭埡喪鲞@個夜晚發(fā)生的事。(復活)選第( )題答: (二)文化經(jīng)典閱讀(6分) 9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完成后面題目。(6分)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保ǜ孀由希┳ⅰ盎颉蓖盎蟆保?。吾如有萌焉何哉:即使大王他有善意萌發(fā)出來,我又拿他有何辦法。數(shù):技藝。(1)下

10、面各項中,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大王資質(zhì)雖然不夠聰明,但這不值得讓人感到奇怪。B本段話用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誨羿”兩個比喻進行論證。C由于大王驕奢極欲,荒廢國事,因此必須好好地規(guī)勸他閉門思過。D孟子認為后一個學羿者態(tài)度不夠端正,所以技藝遠不如前一個學羿者。(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保ūM心上),孟子說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話同樣的道理,請你結(jié)合孟子所說的兩段話,談談自己的認識。三、現(xiàn)代文閱讀(24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西洋畫素描與中國畫的白描及水墨法,擺脫了彩色的紛華燦爛,輕裝簡從,直接把握物

11、的輪廓、物的動態(tài)、物的靈魂。畫家的眼、手、心與造物面對面肉搏。物象在此啟示它的真形,畫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與個性抽象線紋,能以它的勻整、流動、回環(huán)、曲折,表現(xiàn)萬物的體積、形態(tài)與生命;更能憑借它的節(jié)奏、速度、剛?cè)帷⒚靼?,寫出心情的靈境而探入物體的詩魂。中國畫自始至終以線為主。西洋畫的素描則自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倫勃朗以來,不但是作為油畫的基礎(chǔ)工作,且以其親切地表示畫家“藝術(shù)心靈的探險史”與造物肉搏時的悲劇及光榮的勝利,使我們直接窺見藝人心物交融的靈感剎那,驚天動地的非常際會。其歷史的價值與心理的趣味有時超過完成的油畫。然而中、西線畫之觀照物象與表現(xiàn)物象的方式、技法,有著傳統(tǒng)的差

12、別:西畫線條是撫摩著肉體,顯露著凹凸,體貼輪廓以把握堅固的實體感覺;中國畫則以飄灑流暢的線紋,筆酣墨飽,自由組織,暗示物象氣勢與動向。中國畫無暇作形體實象的描摹,而以表現(xiàn)動力氣韻為主。北齊時畫家曹仲達以西域作風畫人物,其衣紋垂直貼附肉體顯露凹凸,此為中國線畫之受外域影響者。宋、元花鳥畫以純凈優(yōu)美的曲線,寫花鳥的體態(tài)輪廓,高貴圓滿,表示最深意味的立體感。以線示體,于此已見高峰。唐代王維以后,水墨渲淡一派興起,以墨氣表達骨氣,以墨彩暗示色彩。雖同樣以抽象筆墨追尋造化,在西洋亦屬于素描之一種,然重墨輕筆之沒骨畫法,亦系間接接受印度傳來暈染法之影響。故中國線描、水墨兩大畫系雖淵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

13、的筆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傳神,達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則為一致。西畫里所謂素描,在中國畫正是本色。素描的價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應以與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則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線紋或墨彩表現(xiàn)具體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藝術(shù)的復興,當以素描為起點;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純凈無欺的。(摘編自宗白華美學散步)10下列對文中“素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素描沒有彩色的紛華燦爛,而用簡潔的線條或墨彩去表現(xiàn)物體的輪廓、動態(tài)和靈魂。B素描不但能表現(xiàn)萬物的體積、形態(tài)與生命,還能反映出畫家的手法、個性與心情。C素描是一切藝術(shù)復興的起點,

14、因為它是“自然”“自心”“直接”“真”和純凈無欺的。D素描包括西洋畫的素描、中國畫以線示體的白描和以抽象筆墨追尋造化的水墨法11下列關(guān)于“中國畫”和“西洋畫”的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中西畫素描可以讓人窺見藝人心物交融的靈感,其歷史價值與心理趣味超過油畫。B中、西線畫表現(xiàn)物象的方式方法存在差異,中國線畫在方式和技法上勝過西洋線畫。C西洋畫的傳統(tǒng)是以線條顯露凹凸,體貼輪廓,而中國畫到了宋元時期才能以線示體。D中國畫重在表現(xiàn)形體的動力氣韻,而西洋畫素描重在描摹形體實象,把握實體感覺。12文中為什么說“西畫里所謂素描,在中國畫正是本色”?請簡要分析。(3分)四、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

15、讀(選考)(15分)本題為選考題,請從甲、乙兩類文本中選定一類作答,不得再做另一類文本的題目。(甲)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菜 虎孫犁東頭有一個老漢,個兒不高,膀闊腰圓,賣菜為生。人們都叫他菜虎,真名字倒被人忘記了。這個虎字,并沒有什么惡意,不過是說他以菜為衣食之道罷了。他從小就干這一行,頭一天推車到滹沱河北種菜園的村莊躉菜,第二天一早,又推上車子到南邊的集市上去賣。因為南邊都是旱地種莊稼,青菜很缺。那時用的都是獨木輪高脊手推車,車兩旁捆上菜,青枝綠葉,遠遠望去,就像一個活的菜畦。一車水菜分量很重,天暖季節(jié)他總是脫掉上衣,露著油黑的身子,把絆帶套在肩上。遇見沙土

16、道路或是上坡,他兩條腿叉開,弓著身子,用全力往前推,立時就是一身汗水。但如果前面是硬整的平路,他推得就很輕松愉快了,空手走路的人沒法趕過他去。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那車子發(fā)出連續(xù)的有節(jié)奏的悠揚悅耳的聲音,吱扭吱扭吱扭扭吱扭扭。他的臀部也左右有節(jié)奏地擺動著。這種手推車的歌,在我幼年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田野里的音樂,是道路上的歌,是充滿希望的歌。有時這種聲音,從幾里地以外就能聽到。他的老伴,坐在家里,這種聲音從離村很遠的路上傳來。有人說,菜虎一過河,離家還有八里路,他的老伴就能聽見他推車的聲音,下炕給他做飯,等他到家,飯也就熟了。在黃昏炊煙四起的時候,人們一聽到這聲音,就說:“菜虎回來了

17、?!庇幸荒昶咴拢镢記Q口,這一帶發(fā)了一場空前的洪水,莊稼全都完了,就是半生半熟的高粱,也都沖倒在地里,被泥水浸泡著。直到九、十月間,已經(jīng)下過霜,地里的水還沒有退完,什么晚莊稼也種不上,種冬麥都有困難。這一年的秋天,顆粒不收,人們開始吃村邊樹上的殘葉,剝下榆樹的皮。到泥里水里撈泥高粱穗來充饑,有很多小孩到退過水的地方去挖地梨,還挖一種泥塊,叫做“膠泥沉兒”,是比膠泥硬、顏色較白的小東西,放在嘴里吃。這原是營養(yǎng)植物的,現(xiàn)在用來營養(yǎng)人。那年我七歲,剛上小學,小學也因為水災放假了,我也整天和孩子們到野地里去撈小魚小蝦,捕捉螞蚱、蟬和它的原蟲,尋找野菜,尋找所有綠色的、可以吃的東西。跟我們常在一起的,

18、就有菜虎家的一個小閨女,叫做盼兒的。因為她母親有癆病,長年喘咳,這個小姑娘長得很瘦小,可是她很能干活,手腳利索,眼快;在這種生活競爭的場所,她常常大顯身手,得到較多較大的收獲,這樣就會有爭奪,比如一個螞蚱、一棵野菜,是誰先看見的。孩子們不懂事,有時問她:“你爹叫菜虎,你們家還沒有菜吃?還挖野菜?”她手腳不停地挖著土地,回答:“你看這道兒,能走人嗎?更不用說推車了,到哪里去躉菜呀?一家人都快餓死了!”孩子們聽了,一下子就感到確實餓極了,都一屁股坐在泥地上,不說話了。忽然在遠處高坡上,出現(xiàn)了幾個外國人,有男有女,男的穿著中國式的長袍馬褂,留著大胡子,女的穿著裙子,披著金黃色的長發(fā)?!肮碜觼砹??!焙?/p>

19、子們站起來。作為庚子年這一帶義和團抗擊洋人失敗的報償,外國人在往南八里地的義里村,建立了一座教堂,但這個村莊沒有一家入教。又過了不久,傳說菜虎一家入了教。又有一天,母親回到家來對我說:“菜虎家把閨女送給了教堂,立時換上了洋布衣裳,也不愁餓死了?!蔽耶敃r聽了很難過,問母親:“還能回來嗎?”“人家說,就要帶到天津去呢,長大了也可以回家?!蹦赣H回答??墒侵钡轿译x開家鄉(xiāng),也沒見這個小姑娘回來過。我也不知道外國人一共收了多少小姑娘,但我們這個村莊確實就只有她一個人。菜虎和他多病的老伴早死了?,F(xiàn)在農(nóng)村已經(jīng)看不到菜虎用的那種小車,當然也就聽不到它那種特有的悠揚悅耳的聲音了?,F(xiàn)在的手推車都換成了膠皮轱轆,推動

20、起來,是沒有多少聲音的1980年9月29日晨(節(jié)選自孫犁回憶性散文鄉(xiāng)里舊聞)【注】文中所寫的水災發(fā)生于1920年,當時作者7歲。13下列對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文中的菜虎是一個從小就以賣菜為生的北方農(nóng)民,他既有農(nóng)民的質(zhì)樸勤勞,又有生意人的精明細致。B由于生活所迫,菜虎家只好把女兒送到外國人建在天津的教堂,直到菜虎夫婦去世,他女兒才回來。C文章寫受災情況,孩子們挖野菜時天真的對話,在表現(xiàn)生活辛酸的同時也為寫菜虎家送女兒入教作鋪墊。D文章寫的都是普通人、平常事,在重視故事情節(jié)完整性的同時,把一個個生活畫面具體地展現(xiàn)出來。E文章語言樸實,娓娓道來,不事雕飾,質(zhì)樸單純,簡

21、潔明凈,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特色和生活氣息,耐人尋味14文中兩次寫到“悠揚悅耳的聲音”,在內(nèi)容上分別起何作用?請簡要概括。(4分)15文章用不少篇幅寫滹沱河水災,孩子挖地梨、挖野菜,菜虎送女兒入教等事,有何意圖?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6分)(乙)實用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馬裕藻:被人忽略的那面張偉馬裕藻(1878-1945)字幼漁,浙江寧波人,音韻學家、文字學家,曾任教北京大學國文系。這位北京大學國文系主任,被戲稱為“好好先生”,并非沒有道理。在朋友眼里,馬裕藻性格平和,對人甚是謙恭,即便是熟識的人,也總是稱某某先生。他喜歡與舊友聊天,可偏偏自己又不善言談,因此多數(shù)

22、時候,都是他在一旁點頭微笑。當時的國文系學生,對馬裕藻既無懼意,也無敬意。因為馬主任雖然在音韻學和文字學上造詣不淺,但在行事方面,不見突出,講起課來,口才也不見佳,“平庸沉悶,使人思睡”。他甚至會不經(jīng)意透露一些關(guān)于自己妻子賢惠的故事,以至有一次上課,學生揶揄他:“這一次還請老師給我們講講內(nèi)人的事情吧?!苯Y(jié)果,學生們給這個寬厚長者下了個尖刻的評語:“糊涂”。他卻依然以他的好脾氣,笑臉相迎,周旋于各派之間,在大庭廣眾之中,從容應付,甘心當他的“沙龍教授”今天,我們只能從回憶錄里領(lǐng)略他的風采:樸素的長袍和黑皮鞋,使他顯得有點“駱駝”,但“北大國文系之負盛名,他實在是首創(chuàng)的開國元勛”??上?,這位開國元

23、勛在職業(yè)舞臺的最后一幕,仍是一副辛酸的“可憐相”。胡適任文學院院長后,厲行改革,馬先生系主任的位置岌岌可危。他寫了一封長信,歷數(shù)自己任上的基本工作,說明國文系改革面臨的困難,對胡適不滿意的地方進行解釋。據(jù)看過信的人評論,那種語氣,“就是下級向上級提交的一份報告和答辯”,透著憤懣和無奈。 隨后,他辭去系主任職務,帶著“好好先生”的頭銜從人們視野中消失,即便偶爾被提起,也往往是作為陪襯。甚至沒什么人記得,中國最早的一套拼音方案出臺,功勞主要應記在馬裕藻名下。難怪多年后北大一名學生替他抱不平:大大一厚本北京大學校史論著目錄索引也找不到他的蹤影,他在北大國文系做了14年的系主任,竟沒有什么人為他寫下紀

24、念性的文字。 歷史幾乎遺漏了這位老人在笑臉背后深藏的躍動姿態(tài)。據(jù)說,在他任系主任時,家里有個年輕人要報考北大。有一次,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探問馬裕藻:“不知道今年國文會出哪類題?”馬主任頓時大怒:“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訴你考題嗎?”北平被占領(lǐng)時,有同學請他寫些字留作紀念。他卻說:“真對不起,現(xiàn)在國土淪陷,我忍辱偷生,絕不能寫什么。將來國土光復,我一定報答你。”這是看慣了馬式寬厚的人無法想像的一面。學生張中行在與馬先生接觸日久之后,一改先前對老師的認識:大家把他的寬厚看作無原則的遷就,其實,他律己很嚴,對人的遷就也僅限于禮讓。北大評議會的許多教授,更是領(lǐng)教過他容易激怒的作風。在評議會上一旦遇見不合理

25、的意見,他總是大聲叱咤,一點不留面子,與平常的態(tài)度截然兩樣。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事件時,當時的教育總長章士釗下令解散女師大。不久,北大評議會決議:章士釗為教育界罪人,北大與教育部脫離關(guān)系,馬裕藻等人隨后發(fā)表北大評議員反章士釗宣言,不承認章為教育總長。作為國文系主任,他努力吸收有才華的學者來國文系任教。然而當時新舊兩派斗爭勢同水火,每逢一學年開始,馬裕藻常坐著車,奔走于各派之間,一面聯(lián)絡舊交,一面網(wǎng)羅新人,還須適應學生的要求,折衷于新舊之間,謙虛態(tài)度令人動容。魯迅得以到北大教書,便是他親自邀請所致。魯迅認為,1929年左右大革命失敗,“南北一統(tǒng)”之際,“正人君子”們樹倒猢猻散,離開北平,唯獨被人忽視

26、的馬裕藻,“未改其面目”。只是這一切,居然都被忽視了,未能改變?nèi)藗儺斈陮Α昂煤孟壬钡纳w棺定論辭職以后不久,適逢北京大學南遷,馬裕藻隱姓埋名,住在北京一條小胡同里,足不出戶在家讀書,“很寂寞,更懷念紅樓中的相識”。張中行每次去看他,他見面第一句話總是問:“聽到什么好消息嗎?”13下列對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在學生眼中,馬裕藻是一個“糊涂”的國文教授,像張中行這樣始終能夠作出中肯評價的學生是不多的。B由于胡適對國文系的一些工作不滿意,馬裕藻只好辭去系主任一職,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不問世事。C馬裕藻雖然行事不突出,口才不佳,但學術(shù)造詣不淺。中國最早的一套拼音方案能得以

27、出臺,他功不可沒。D文章多處寫到馬裕藻的外表神態(tài)、言行舉止,從不同方面刻畫了馬裕藻的形象,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E文章寫馬裕藻和魯迅、胡適以及張中行等人的關(guān)系,意在說明其性格平和謙恭,善于在各派之間周旋。 14馬裕藻有哪些品質(zhì)被人忽略了?請簡要概括。(4分)15文章用不少篇幅寫馬裕藻被戲稱為“好好先生”,有何意圖?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6分)五、語言文字運用(13分)16下面一段話有兩處用詞不當,請找出并加以修改。(3分)青海玉樹地震,明星們趨之若鶩地為災區(qū)捐款獻愛心。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捐款,他們通過媒體公開了自己的捐款收據(jù)。這一做法與之前章子怡捐款引發(fā)的議論休戚相關(guān)。由此,我們看到,明

28、星們沒有因為章子怡的事件而因噎廢食,相反,他們把捐款做得更透明。(1) 改為 (2) 改為 17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0分)上海膠州路728號那場不該發(fā)生的大火,終于還是發(fā)生了。無論怎樣努力的救援,都不能讓滾滾烈焰中的同胞逃出生天。緊接著,是河南中平能化集團礦難,貴州大坡煤礦透水事故,總共49名礦工兄弟死亡。最新消息則是,11月30日,湘潭縣誼德煤礦透水,至少7人被困井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人沒了,發(fā)展還有什么意義,人民日報這篇時評標題,就顯得特別振聾發(fā)聵。是的,是到討論生命與發(fā)展的優(yōu)先排序的時候了。這是因為,生命權(quán)利與發(fā)展的沖突,已經(jīng)太多,由此引爆的生命悲劇,也實在讓人應接不暇。礦難,

29、血拆,火災,泥石流,石化爆炸,工業(yè)污染幾乎每天都有突發(fā)災難,幾乎每天都有同胞遇難,仿佛一場連綿不絕的冷戰(zhàn)爭,不知伊于胡底。所有這一切,據(jù)說都是發(fā)展的代價。發(fā)展是硬道理,往往被曲解為一切為發(fā)展讓路,包括生命。正是出于這樣的曲解,怎樣的災難,怎樣的悲劇,都不能打動某些人的鐵石心腸,發(fā)展往往蛻變成排他性的發(fā)展,不顧一切的發(fā)展,亦即冷酷的發(fā)展。“要奮斗就會有犧牲”,“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這些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理念,被廣泛沿用到和平發(fā)展時期,成為某些人的主導思維。所以業(yè)主自焚的熊熊大火無法動搖他們強拆的決心,他們會鎮(zhèn)定地指揮強拆隊伍繼續(xù)推進;所以在業(yè)主因強拆不幸遇難之后,他們可以毫無

30、愧疚地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護;所以當宜黃血拆震驚中外之時,宜黃部分官員竟會有著迥異于輿論的判斷,不是同情死傷累累的鐘家,而是同情僅僅被免職的宜黃主官。那些主張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主張發(fā)展可以不計代價的人,相信也并不愿見到悲劇的發(fā)生,相信也曾阻止悲劇的發(fā)生。不愿死人,人同此心,他們不會例外,這毋庸置疑。但更毋庸置疑的是,他們不愿見到悲劇的發(fā)生,但也不怕悲劇發(fā)生。他們不愿死人,但也不怕死人。所以,盡管他們也曾阻止悲劇,但他們沒有盡到全力,不肯望自焚而止步,不肯望跳樓而止步。發(fā)展,就這樣往往成了嗜血圖騰,而凌駕于生命權(quán)利之上。不怕死人,這正是導致一切生命悲劇的終極原因。這種心理反映到體制層面、公共政

31、策層面,就是死得起人。只是因強大輿論,才從宜黃事件起,將導致血拆悲劇的責任人免職,而在此前如媒體報道,拆出人命的地方官員個個都在,這咄咄怪事無疑披露著一個荒誕的邏輯,那就是,GDP少了是要丟官的,但為了GDP逼死人,則可以不丟官。生命和發(fā)展優(yōu)先排序的本末顛倒,至此昭然若揭。不僅體現(xiàn)于仕途安排上,死得起人更體現(xiàn)于經(jīng)濟安排上。因為生命的無辜夭亡,責任人不僅要丟官坐大牢,更要在經(jīng)濟上賠得傾家蕩產(chǎn),如果能這樣明定刑典,就會讓所有無良企業(yè)和無良官員,哪怕僅僅出于盈虧算計,也不敢對生命輕慢。但是懲罰性賠償?shù)娜蔽唬沟蒙膬r值可以很輕松地換算成責任人容易承受的數(shù)目字,甚至可以將這數(shù)目字事先就攤?cè)氤杀绢A算之

32、中。人可以死企業(yè)不能倒,生命賠償要服從企業(yè)盈利或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要,生命和發(fā)展優(yōu)先排序的本末顛倒,在這里再次得到無情的印證。是時候了,是時候?qū)鹘y(tǒng)發(fā)展邏輯全面反思了,是時候?qū)ι桶l(fā)展的關(guān)系撥亂反正了?,F(xiàn)在不是倡導包容性增長嗎?這里的包容,首先應當包含生命?!鞍l(fā)展為了人,安全第一位。我們要安全發(fā)展,不要血淋淋的發(fā)展?!比嗣袢請髸r評這一振臂之呼,理當升級為全民共識,升級為發(fā)展方式轉(zhuǎn)型的指南。回顧一下前不久的智利礦難吧。整個國家都被礦難動員起來,整個國家都為救援行動起來,他們事實上是把礦難當做了國難。這才是對待生命的正確的態(tài)度。不僅礦難即國難,而且每次災難都應是國難。因為,國不是別的什么,國是由一

33、個一個具體的國民,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組成的。國是所有國民的生命共同體,所以,每一次生命悲劇都不可能是孤立的事件,每個同胞的生命權(quán)利都攸關(guān)所有同胞的生命權(quán)利。無分貴賤,無分窮富,無分老幼,每個國民的生命安全都應受到國家的同等保護。在這點上,沒什么口子可開,沒什么條件可講,發(fā)展也不可以!如果讓發(fā)展蛻變成吞噬生命的黑洞,發(fā)展不只對遇難者毫無意義,對所有幸存者也沒有意義,因為,生命悲劇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可能是主角縱然生命悲劇都是小概率事件,但誰又能擔保,那樣的小概率不會有一天輪到自己頭上,今天的幸存者不會是明天的遇難者?(1)請概括材料的內(nèi)容。(3分)(2)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7分)六、18作

34、文(70分)(文科做18題,理科做19題)(文科)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一個民族的閱讀水平,決定這個民族的精神境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fā)育史。    朱永新請根據(jù)以上材料所給的信息,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少于800字。19(理科)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愛國首先要愛自己的同胞,扶危濟困、匡扶正義,而不能“不愛國人卻愛國,只愛民族不愛民”?!皭蹏笔莻€好詞,該不該愛國不是一個問題,怎樣才是愛國,一些時候卻成了一個問題。對此,你有怎樣的經(jīng)歷、見聞或思考、見解?請根據(jù)以上材料所給的信息,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要

35、求:自定立意,自擬標題,自選文體,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1(1)靡有朝矣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3)夢啼妝淚紅闌干(4)挾飛仙以遨游 (5)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6)久在樊籠里(二)文言文閱讀(15分)2(3分)D(應為“延請、邀請”)3(3分)B(不是直接表現(xiàn),不能表現(xiàn)吳敬梓“流風余韻”。)4(3分)C(應為“吳敬梓特別痛恨那些擅長寫八股文的人”)5(6分)(1)與子別/后會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構(gòu)句相贈/而澀于思/當俟異日耳(斷對三處得1分,五處得2分)(2)我常常認為這是一種過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 “恒”譯對1分,倒裝句譯

36、對1分。)這是我們這些人所依靠的用來謀生的工具,可以暫時拋離嗎?( “倚” 譯對1分,判斷句譯對1分。) 參考譯文:先生姓吳,名敬梓,字敏軒,又字文木,全椒人。世代望族,科舉及第和做官的大多顯赫。先生生性特別聰明,讀書才過目,就能背誦。長大后,補任縣學生員。繼承父親的祖業(yè),有二萬多金。一向不學如何經(jīng)營家業(yè),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貧困的就施舍,跟文士們交往,常飲酒高歌窮盡日夜,不到幾年家產(chǎn)就耗盡了。安徽巡撫趙國麟聽說他的名聲,招過去一試,認為他有才,舉薦他參加博學鴻詞考試,竟然不去參加廷試,也從此不回應鄉(xiāng)里的舉薦,因而家境也就越發(fā)貧困。于是移居江城東邊的大中橋,家徒四壁,冷落凄涼,只擁有幾十本舊書

37、,日夜自娛自樂。窮困到了極點,就拿書去換米。他治學尤其精通文選,詩賦提筆一揮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構(gòu)思的人也沒有一個能超過他的。辛酉、壬戌年間,我邀請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討詩賦,互相贈答,快意無比,親密無間。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長久客居他家,不到幾個月,就辭別離去。他平生見到有才能的讀書人,就想舉薦提攜他,唯恐來不及。唯獨像仇人一樣痛恨那些寫八股文的讀書人,對那些特別擅長寫八股文的人,就特別痛恨。我常常認為這是一種過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因為這個緣故,他的處境更加窮困。甲戌年,他和我在揚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貧困了,就握著我的手哭著說:“你也到了我這種地步,這種處境不容易立足,怎么辦?”我返回淮地,將要解

38、開纜繩,先生登上船跟我告別,指著初升的月亮對我說:“跟你一別,日后見面不可約定。面對這樣悲傷的情景,想要寫幾句話送給你,可是文思阻澀,還是等待他日吧。”當時是十月七日,又過了七天先生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歲。所寫的書有文木山房集、詩說若干卷。又模仿唐人小說寫了儒林外史五十卷,窮盡讀書人的情態(tài),人們爭著傳抄。我平生結(jié)交的朋友,沒有比敏軒貧困的。先生抵達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連筆硯都沒有。我說:“這是我們這些人所依靠的用來謀生的工具,可以暫時拋離嗎?”敏軒笑著說:“我胸中自有筆墨,不擔心這些?!彼牧黠L余韻,足以蓋過當時的人。(三)古代詩歌閱讀(6分)6解析:戴詩寫邊地生活,“愁絕”為一篇

39、之骨,也是全詩的眼睛,很容易看出詩作反映的是士兵對長期戍邊的愁怨之情。而“邊草”“雪晴”“明月”“胡笳”皆為意象,寓情于景。寫這些景象都是為了烘托彰顯“守邊之愁”,寫來恰似無聲勝有聲,更能形象地表達感情。韋詩將反復重疊的句式與詩的內(nèi)在情緒、節(jié)奏融合在一起,產(chǎn)生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答案:(1)同:都是邊塞詩。異(1分):戴詩反映的是士兵對長期戍邊的愁怨;韋詩通過刻畫一匹焦躁不安的胡馬的形象,表達出一種迷惘、悲壯、憂慮的復雜情緒。(2分)(2)起興。開頭三句以邊草起興,感嘆長期戍邊的士兵如同邊草。在望草嘆老中也含有這種悲涼的感觸,思鄉(xiāng)之切與怨愁之深交織在一起。(1分)烘托。通過邊草、白雪、明月,烘托了兵士靜夜思歸的心境。(或頂真、反復。“明月,明月”,增強了抒情色彩,再強調(diào)一下月色,望月思鄉(xiāng)的中心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