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專業(yè)考試試題_第1頁
民族學專業(yè)考試試題_第2頁
民族學專業(yè)考試試題_第3頁
民族學專業(yè)考試試題_第4頁
民族學專業(yè)考試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5 只看該作者北大05年人類學理論試題: 一 名詞解釋(8*5=40): 1 格爾茲 2 文化霸權 3 差序格局 4 進化論 5 歷史具體主義 二 簡答題(15*4=60): 1 英國功能學人類學與以前人類學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2 簡述布朗的單系血統(tǒng)。 3 試述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大家庭與小孩子的關系。 4 簡述馬林諾夫斯基和布朗有關“功能”的不同解釋。 三 論述題(25*2=50): 1 試述20世紀中國人類學史的基本演變線索。 2 試論禮物在社會建構中的作用。 人類學方法試題: 一名詞解釋(8*5=40): 1地方性知識 2跨文化比較 3文本 4民族語言學 5參與觀察 二簡答題(15*4

2、=60): 1試述人類學進化論的方法論。 2試述歷史材料在民族學中的價值。 3說明海外民族志和家鄉(xiāng)民族志在知識論上各有什么優(yōu)點? 4簡述主位方法的基本含義。 四 論述題(25*2=50): 1 Ethnography可以稱為“田野志”嗎?為什么? 2 試述民族志方法應用于中國研究時遇到的問題? 04年試題 理論 一 名詞解釋 10 *4 社區(qū) 后殖民主義 結構人類學 庫拉圈 二 簡述 15*4 憂郁的熱帶中作者所宣稱的人類學立場? 簡述江村經(jīng)濟在學術史上的地位 人類區(qū)域關系檔案的內容 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論的內容 三 論述 25*2 努爾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 的立論是什么?作者

3、又是怎樣證明的? 方法 一 名詞解釋 10 *4 年齡組制度 人類學的整體觀 局內人觀點 家鄉(xiāng)民族志 二 簡述 15*4 解釋人類學的方法論特點 民族中心主義持續(xù)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試用人類學親屬符號表示聯(lián)合家庭 和多偶制家庭 后現(xiàn)代人類學的基本特征 三 論述 25*2 跨文化研究在人類學中的地位如何 現(xiàn)代民族志的缺失何在 03年試題 理論 一:概念解釋 1.涂爾干2.費孝通3.格爾茨4.傳統(tǒng)5.社會結構6.象征人類學 二:簡述題 1.簡述博厄斯的人類學理論貢獻 2.簡述新進化論 3.簡述結構人類學的基本觀點 4.簡述列維-斯特勞斯的親屬關系的基本結構 5.什么是文化相對論 6.簡述埃文思-普里

4、查德的人類學觀 三:論述題 1.舉例論述人類學何以是文化批評 2.論述經(jīng)濟全球化對沒個民族文化的影響 3.試論利奇的過程理論 方法 一:概念解釋 1.民族志電影2.民族中心主義3.田野工作4.客位研究法5.拉的克里夫_布朗6.遺留物 二:簡述題 1.簡述實驗民族志的基本特點 2.簡述儀式研究的社會人類學視角 3.簡述比較研究對人類學的意義 4.簡述參與觀察所獲資料與文獻資料的幾本差異 5.什么是格爾茨解釋人類學的“深描” 6.簡述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的研究方法 三:論述題 1.試論努爾人的方法論意義 2.人類學的概念是這樣建立的 3.試論馬林諾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對人類學方法論的主要貢獻 02年

5、試題 一. 概念解釋 1.進化論2.博厄斯3.米德4.結構主義5.利奇 二. 簡述題 1.簡述功能主義的基本觀點 2.簡述宗教人類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3.簡述政治人類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三. 論述題 1.試述馬林諾斯基的文化論的基本內容 2.試述20世紀初期西方人類學的主要內容 3.試述二戰(zhàn)以后西方人類學的主要變化 一. 概念解釋 1.田野工作2.民族志3.跨文化研究4.人類學5.民族中心主義 二. 簡述題 1.簡述社會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差別 2.你對人類學在中國"本土化"的看法 3.試述人類學的基本研究規(guī)則 三. 論述題 1.試述一個人類學家研究自己民族和他民族時面臨的主要困難

6、和便利之處 2.試述整體論 3.試述歸納法在人類學研究中的意義 01年試題(先理論,后方法) 一. 概念解釋 1.馬林諾斯基2.新進化論3.文化相對論4.江村經(jīng)濟5.結構人類學6.社區(qū)研究法7.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8.田野工作 二. 簡述題 1試論功能主義和結構-功能主義的異同 2.試論50年代至70年代(二戰(zhàn)后)英,法,美國人類學的基本變化情況 3.簡述解釋人類學的基本觀點 三. 論述題 1.試從社會文化人類學分支領域(親屬制度,宗教人類學,經(jīng)濟人類學,政治人類學)之一論述本學科的研究特色 2.舉例說明民族志對于社會人類學的重要性 3.略析人類學者在研究中國中面臨的認識論挑戰(zhàn) 一. 概念解釋

7、 1.民族志2.參與觀察3.跨文化比較研究4.“濃厚的描述”5.整體論 二. 簡述題 1.簡述社會人類學研究的方法論特征 2.簡述"主位法"和"客位法"的方法論差異 三. 論述題 1.試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中的共時方法和歷時方法的結合 2.論述經(jīng)驗事實與理論闡述之間的關系 四.問答題 1.古代社會的作者是( ) (1)泰勒(2)摩爾根(3)馬林諾斯基 2.結構人類學的代表人物是( ) (1)格爾茨(2)列維_斯特勞斯(30埃文思_普里查德 3.弗里德曼是( ) (1)漢學人類學家(2)非洲人類學家(3)美洲印地安人類學家 4田野工作是指( ) (1)實

8、地社會實習(2)地理學實地測量工作(3)民族志研究的核心過程(4)社會學的整體論方法 2002年人大人類學考三門,分類如下: 社會學概論和社會學史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 1.貧困文化論 2.文化叢 3.社會資本 4.參照群體. 5."維模"(帕森斯) 6.潛功能(默頓) 7."前臺與后臺"(戈夫曼) 8“利己型自殺”(杜爾克姆)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簡述(正式組織中)產(chǎn)生(非正式結構)的主要原因. 2.簡述韋伯"理想類型"的涵義及其認識功能.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試論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結構演變

9、的趨勢. 2.簡述社會學方法論"整體主義"與"個體主義"之間的對立(列舉出各自的代表人物及其具體觀點),并談談你的看法.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40分) 1.擬合優(yōu)度 2.定點跟蹤調查 3.分層抽樣. 4.置信區(qū)間. 5.偏誤 6有效回收率 7.直方圖. 8格特曼量表. 二.簡答題(每題10分,30分) 1.述假設檢驗中雙邊檢驗與單邊檢驗的區(qū)別. 2.簡述利用客觀檢驗法問卷初稿的過程及應注意的問題. 3."隨機抽樣就是總體中每個單元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三.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0、) 1.就你對社會調查方法的理解談談為什么問卷調查方法被稱為社會研究的主要方法. 2.試述實地研究中常用的資料收集和解釋方式及其內在關聯(lián)性.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40分) 1.進化(斯賓塞) 2.古姆薩制(gumsa) 3.半偶族 4.集體表象. 5泛埃及主義 6.核心家庭(默多克) 7.民族志 8.軸(許烺光)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文化傳播的選擇性. 2.簡述瑪麗-道格拉斯關于禁忌和兩義性的思想. 3.簡述杜爾克姆的宗教理論. 三.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論人類學的普適性與本土化的關系. 2.試論婦女研究對于人類學理論建構的意義.

11、 2003年改為考兩門: 社會學理論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50分) 1.緊急規(guī)范 2.輿論群體 3.集體無意識 4.文化中心主義 5.刻板印象. 6.順從. 7.價值相關性(韋伯) 8.非現(xiàn)實沖突(科塞) 9普遍主義(帕森斯) 10.差序格局(費孝通)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意義. 2.簡述社會地位獲得中政治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不同性質. 3.簡述實證主義科學觀. 4.簡述杜爾克姆關于"因果分析法"的觀點.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60分) 1.試論適度社會控制的內涵及其意義. 2.試述<新教

12、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研究思路及現(xiàn)實意義. 3.試結合實際闡述"社會失范論"的觀點及其借鑒意義.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50分): 1.宗族 2.生計方式 3.互惠交換. 4.并喻文化 5.深描. 6.<江村經(jīng)濟> 7.言語 8.代溝 9索引性表達 10居住群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特定地域的習俗與該地文化之間的關系。 2.簡述宗教的社會功能. 3.簡述施堅雅的"市場圈"理論. 4.簡述"文化傳播理論"近二十年遇到的挑戰(zhàn).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60分) 1.試從方法論

13、高度分析人類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學研究方法的主要差異. 2.民族志田野作業(yè)中"文獻"的意義何在?試舉例說明. 3.弗洛依德對人格研究的理論貢獻是什么?人類學的跨文化研究如何揚棄其觀點的? 2004年人大試題: 社會學理論: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40分) 1.文化特質 2.群體內聚力 3.角色沖突 4.人格 5.性存在 6.有機團結(杜爾克姆) 7."鏡中我"(庫利) 8."情境定義"(托馬斯) 9."擴散性-專一性"(帕森斯) 10"權威結構"(達倫多夫) 二.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

14、.簡述我國改革以來社會分層結構變化的特點. 2.簡述集合行為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的基本條件. 3.簡析馬克思"階級論"與帕雷托"精英論"之間的關系. 4.簡述布勞"社會交換"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同"經(jīng)濟交換"的差異. 三.論述題每題25分,共50分) 1.列舉當前我國"社會越軌"現(xiàn)象的主要表現(xiàn),并選用適當理論說明其產(chǎn)生的原因. 2.試用社會學有關理論分析我國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理性化"增長的主要表現(xiàn)及其蘊含的問題. 最后一科,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40分) 1.

15、濡化 2.主位與客位. 3.文化傳播論. 4.繼嗣集團 5.夸富宴 6.鐘擺模式(利奇) 7.泛布性領導 8.傳統(tǒng)權威. 9.移情 10.譜系法. 二.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簡述家庭分類的幾個類別. 2.試述特納的儀式象征論. 3.簡述人類生計模式的類型. 4.簡述人類學的主要分支學科. 三.論述題(每題25分,共50分) 1.試評功能主義人類學在中國的早期研究. 2.試述中國家庭制度的內涵特征及社會與文化功能.1999年人大試題 社會學理論及綜合部分略 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一.解釋下列概論(8*5) 1.族群 2.歷史語言學 3.種族(race) 4.游群(band) 5.參與性

16、觀察 6.過渡禮儀 7.互惠與再分配(波拉尼) 8.單系繼嗣群 二.簡述題(3*10) 1.簡述人類政治組織形式由簡至繁的演進及原因 2.簡述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的理論 3.簡述親屬稱謂制的類別 三.論述題(2*15) 1.試述語言研究在文化人類學中的意義和作用 2.扼要歸納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思想 2000人類學理論與方法 社會學理論及綜合部分略 一.解釋下列概論(5*6) 1.游群組織 2.薩皮爾-沃爾夫假設 3.涵化 4.儀式與禮儀(特納) 5.禁忌 6.虛擬親屬 二.簡答題(3*10) 1.簡述親屬稱謂與社會行為的關系 2.簡述懷特與摩爾根在進化理論上的異同 3.何謂“經(jīng)濟文化類型”?它

17、與“文化圈”有何區(qū)別? 三.論述題(2*20) 1.試述馬林諾斯基和布朗的功能理論的異同 2.試舉例說明人類學家研究文化變遷運用了哪些方法? 2001年試題 社會學理論及綜合部分略 一.解釋下列概論 1.圖騰 2.“深描” 3.環(huán)狀婚 4.泛文化研究 5.“民俗社會”(雷德菲爾德) 6.兩合組織 7.邊界論(巴斯) 8.文化生態(tài)學 二.簡答題 1.簡述文化族群主義與政治民族主義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簡述禮物交換理論 三.論述題 1.試論人類學中功能主義的思想淵源、主要理論及其影響 2.闡述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系對人類學研究的作用 本人提供人大人類學試題感謝安大宋同學提供,至此北大人類學試題2001-

18、2005,人大人類學試題1999-2004全部續(xù)完,如欲轉貼請注明出處輒馨按中央民族大學2001-2004民族學人類學研究生考試試題 04年人類學概論一 填空1 弗思(Raymond Firth)是_國人類學家,他六十多年前發(fā)表的_,1944年由中國學者_先生翻譯成中文.2 _是美國人類學奠基人之一,他的_論述了人類學的品格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意義.3 在英國,現(xiàn)代人類學的奠基人是_和_.,這一學派通常被稱為_4 _是美國著名的女人類學家,其代表作_敘述了文化的不同選擇之路,明確了人類學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人文化.二 名詞解釋<西太平洋航海者> 親屬稱謂 核心家庭 成丁禮 "船貨

19、運動" 摩爾根語言的譜系分類 圖騰信仰三 簡答題1 什么是古典進化論?2 功能學派的主要特點有哪些?3 什么是生態(tài)人類學?4 馬林諾夫斯基對人類學的主要貢獻是什么?四 論述題人類學包括哪些分支,其內容如何?你認為研究人類學對現(xiàn)代社會有什么意義?人類學理論與方法一 名詞解釋<原始文化> 莫斯(marcel Mauss) 許瑯(火字旁的)光 多線進化論 <文化的解釋>二 簡答題1傳播學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們各自提出了什么主要理論?2人類學實地調查(田野工作)有哪些鮮明的特點?三 論述題1 試論摩爾根對文化人類學的貢獻和理論缺陷.2 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得克里夫-布

20、朗有哪些共同點 哪些不同點?3 試總結前人有關人類學中國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觀點?01年考題人類學理論簡答:1. 簡述莫斯的交換理論2. 簡述結構主義人類學產(chǎn)生的政治背景和學術背景論述:1. 試述功能學派的理論要點、并分析功能學派主要代表人物馬林諾斯基和布朗學術觀點的異同。2. 試述米德薩摩亞研究的主要理論貢獻及有關問題的爭論。3. 試總結前人有關人類學中國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觀點,并提出你的看法。01 人類學概論名詞解釋和簡單填空1. 整體論 2. 文化相對主義 3. 意義( meanings ) 4. 濡化5. 人類學包括 - 分支 A._B._C._D._6. 寫出家庭術語的下分類別( 3 種為

21、限) A._B._C._簡答1. 解說人類學如何研究文化的變遷(原因、過程、結果)2. 人類學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儀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論等,試說明之。3. 舉出 1940 年代幾位中國著名人類學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 3 本為限),并說明每本書主要依據(jù)的理論和作品大意。中山大學二.名詞解釋(8*5) 1.涵化 2.庫拉圈 3.家庭 4.人種 5.顯性性狀 6.伯格曼法則 7.漸變群分布 8.中鎮(zhèn) 三.解答題(3*10) 1.簡述美國歷史學派人類學的基本觀點 2.簡述薩皮爾-沃爾夫假說 3.簡述格爾茲的文化解釋學基本觀點 四.論述題 1.現(xiàn)在許多人喜歡選擇吉祥數(shù)字,試運用人類學的理論

22、分析這一現(xiàn)象。(25) 2.評述你所讀過的一本費孝通先生的人類學著作。(25) 3.試述高原氣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以及人類對高原氣候的生理調節(jié)機制。(20) 考試科目:中國民族學概論 一.名詞解釋(10*6) 1.家長奴隸制 2.胞族 3.百越民族 4.交錯從表婚 5.赫哲族 6.坎兒井 7.藏傳佛教 8.潑水節(jié) 9.民族識別 10.語言學方法 二.問答題 1.簡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的主要觀點(15) 2.試對海南黎族的“合畝制”與1950年代中國大陸的“互助組”進行比較(25) 3.以中國民族的材料論述民族宗教與民族文化的關系(25) 4.請您聯(lián)系實際論述當代中國民族的社會文化變遷(2

23、5) 中山大學2002年人類學試題 科目:人類學概論 三.問答題 1.薩皮爾-沃爾夫假說的基本內容是什么?你對其作何評價?(10) 2.試述斯圖爾德的文化生態(tài)學。(10) 3.什么是體質人類學?試述體質人類學所包括的主要內容。(10) 4.試論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特色及你對中國人類學發(fā)展的見解。(20) 考試科目:中國民族學概論 一.名詞解釋(5*7) 1.經(jīng)濟文化類型 2.家支制度 3.氏族外婚 4.主婦平均分食制 5.民族識別 6.東巴文 7.火把節(jié) 8.干欄 二. 問答題 1.簡述民族學的主要研究方法(13) 2.簡述中國民族宗教的現(xiàn)狀(13) 3.以中國民族志材料說明婚姻家庭演變的各個階段

24、的特點(17) 4.試述文化與民族的關系(17) 中山大學2001年人類學試題 科目:人類學概論 較大,四肢較短膚色較淺,體型較小,四肢較長 二.簡答題(6*10) 2.1什么是體質人類學? 2.2試述文化相對論? 2.3什么是親屬稱謂? 2.4試述現(xiàn)代人類的體制特征。 2.5簡論新進化論代表人物懷特的能量進化理論。 2.6簡論劉易斯的“匱乏文化”。 三.問答題 3.1試論文化涵化理論并舉事例說明。(20) 3.2你為什么報考本專業(yè)的研究生,入學后的學習計劃怎樣?(10) 考試科目:中國民族學概論 一.名詞解釋(5*7) 1干欄 2.刀耕火種 3.對偶婚 4.瑤老制 5.天葬 6.民族區(qū)域自治

25、 7.民族同化 二. 語言和民族有什么聯(lián)系?我國56個民族的語言各屬于什么語系?這幾個語系包括什么語族?(25) 三.略論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情況。(20) 四.試論大、小涼山彝族地區(qū)民主改革前的奴隸制。(20)中山大學2000年試題: 科目:中國民族學概論專業(yè):人類學 一 名詞解釋(每題6分,共36分) 1 田野調查方法 2 死文字 3 薩滿教 4 民族間事實上的不平等 5 百越 6圖騰崇拜 二 問答題(共64分) 1 簡述民族學研究婚姻家庭的意義(10分) 2 以中國民族志資料來說明古代農(nóng)業(yè)從刀耕火種、鋤耕到犁耕的發(fā)展。(20分) 3 試述中國民族的干欄式建筑及其功能。(14分) 4 何

26、為社會形態(tài)?如何理解中國民族社會形態(tài)的研究意義?(20分) 科目:人類學概論專業(yè):人類學 一 名詞解釋(每題分,共分) 薩皮爾沃爾夫假說 單系繼嗣 3 主干家庭 4 薩摩亞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學 二 簡答(每題10分,共30分) 1簡述懷特的新進化論。 2簡論文化相對論 3簡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論 三 論述(共45分) 1評述你所讀過的一本人類學名著(20分) 2試舉例說明文化變遷與文化適應(25分) 中山大學1999年試題: 科目:中國民族學概論 專業(yè):人類學 一 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30分) 1 圖騰崇拜 2 蛋民 3 瑤老制 4 民族區(qū)域自治 5 鑿齒 6 家長奴隸制 二 論述(共70分

27、) 1 試論述小乘佛教(12分) 2 以漢民族的形成為例,評述民族的四個基本特征(23分) 3 試論述我國民族婚姻家庭的發(fā)展(30分) 科目:人類學概論 專業(yè):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語 2 語義 3 文化區(qū) 4 畢摩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克羅式親屬稱謂制。 2簡述文化人類學的參與觀察法。 3為什么說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 4怎么樣理解勞動創(chuàng)造了語言? 三 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 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際,論述你對涵化的理解。 2 試論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中山大學1998年試題: 科目:人類學概論 專業(yè):民族學 一 名詞解釋

28、(每題5分,共30分) 1 系譜分類法 2 民族共同語 3 游群(band) 4 參與觀察 5 交表婚 6 雙系繼嗣 二 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 談談語言發(fā)展的原因? 2 為什么說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 3 請評述你讀過的一本人類學論著 三 問答題(每題20分,共40分) 1 你為什么報考本專業(yè)的研究生,入學后的學習計劃怎樣? 2 試論宗教的社會功能? 科目:中國民族學概論 專業(yè):民族學 一 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30分) 1 薩滿 2 俚人 3 瑤老制 4 民族學 5 女書 6 姑爺種和丈人種 二 論述(共70分) 1 請分別說明人類六種生產(chǎn)類型的特點(15分) 2 試述中國民族的

29、主要喪葬形式。(20分) 3 試論中國民族識別的原則和意義。(35分) 廈門大學2003年人類學試題(分值不詳) 招生專業(yè):民族學 考試課程:人類學理論方法 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 社會人類學 林惠祥 黑巫術 主位客位 相對論 入贅 二論述 布朗與列維-斯特勞斯“結構”研究的區(qū)別? 文化生態(tài)學理論方法? 克婁伯的語言觀 招生專業(yè):民族學 考試課程:人類學概論 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 巫術 文化 體質人類學 符號 語言人類學 相對論 二論述 文化人類學的方法論有哪些? 田野工作理論方法具體方法? 全球背景下的民族文化? 2002年試題(缺) 2001年試題 招生專業(yè):民族學

30、考試課程:文化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5*7) 1.民族志 2.問卷 3.產(chǎn)翁 4.社區(qū) 5.失范 6.交感巫術 7.百越 二簡答題 1.簡述田野訪談的類別及其優(yōu)缺點、相互關系(20) 2.試論語言與文化的相互影響(20) 3.試論原始社會婚姻形態(tài)的演變及其對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25) 招生專業(yè):民族學 考試課程:人類學概論 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5*6) 人種 民族中心主義 新考古學 手勢語 匱乏文化 二問答題 1.試論述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學科特色(或本質)、分科體系和研究方法(30) 2.試述人種的傳統(tǒng)分類、分布和影響人種形成的主要因素(20)(考生不必答出各人種的具體特征) 3.試述宗教的功能(20) 招生專業(yè):民族學 考試課程:人類學史 研究方向:文化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6*5) 1.摩爾根 2.文化變遷 3.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 4.社會化 5.民族學 6.文化 二問答題 1.試述泰勒對人類學所作出的貢獻?(30) 2.試述赫斯科維茨文化相對論的基本觀點?(20) 3.象征人類學有那些特點?(20)2000年試題 招生專業(yè):民族學 考試課程:文化人類學 一名詞解釋(5*6) 1.園圃農(nóng)業(yè) 2.新石器時代 3.民族 4.擴大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