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區(qū)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1頁
南京鼓樓區(qū)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2頁
南京鼓樓區(qū)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3頁
南京鼓樓區(qū)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4頁
南京鼓樓區(qū)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鼓樓區(qū)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一、單元教材分析1.本組教材以“思維”為專題,安排了三篇課文以及習作、語文園地等項教學內(nèi)容。三篇課文有選自韓非子難一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有根據(jù)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改寫的田忌賽馬;還有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跳水。2.閱讀本組課文讓學生理清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學會根據(jù)情景編寫故事,注意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3.配合“思維”這一專題,在課后安排了習作、語文園地等多項教學內(nèi)容?!傲曌鳌卑才帕恕吧衿娴奶诫U之旅”等內(nèi)容。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引導學生交流如何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積累經(jīng)典名句。二、單元教學目標1.會認本單元二類生字、會寫本單元一類生

2、字。2.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3.指導學生根據(jù)情境編故事,把事情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寫具體。三、單元重點難點1教學時,引導學生理清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這是本單元的語文素養(yǎng)。2.指導學生根據(jù)情景編故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過程寫具體,能把心情的變化寫出來。3.引導學生關注和閱讀單元首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四、單元課時安排1.自相矛盾 2課時2.田忌賽馬 2課時3.跳水 2課時 4.語文園地 2課時15.自相矛盾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 “吾、弗、夫”3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矛

3、、盾”等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矛盾、何如、弗能”等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4.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5.初步接觸文言文,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6.憑借課文中具體的注釋,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7.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授課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 “吾、弗、夫”

4、3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矛、盾”等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矛盾、何如、弗能”等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交流資料。1.交流故事,激發(fā)興趣: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故事嗎?(喜歡)請你觀察老師出示的畫面,能根據(jù)畫面說出一個成語嗎?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說成語揠苗助長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劍亡羊補牢畫蛇添足鄭人買履)。2.談話揭題: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悠久燦爛文化史中的瑰寶,成語故事無疑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

5、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語言簡潔、內(nèi)容完整、含義深遠的故事,發(fā)人深思,耐人尋味。這些成語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名家名言等。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就是一個成語故事。(板書課題,自相矛盾,學生齊讀課題。)二、借題拓展,初步交流。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zhì),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它的結(jié)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2.簡介出處,了解作者。(1)自相矛盾出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戰(zhàn)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這部書現(xiàn)存五十五篇,約十余

6、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2)韓非: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3.觀察課文插圖,結(jié)合題目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三、借助“矛”“盾”,引導交流。1.咬文嚼字。(1)引導學生結(jié)合對“矛”和“盾”的了解,說說“矛”和“盾”的特點。(“矛”銳利,“盾”堅固。)(2)鼓勵學生把“矛”和“盾”兩個字與“銳利”“堅固”結(jié)合起來說一說,進行詞語搭配與說話的訓練,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如:古代人在戰(zhàn)斗中用銳利的長矛刺穿敵人的胸膛;古代人在戰(zhàn)斗中用堅固的盾抵擋敵人刀槍和劍戟的進攻。)2.觀察插圖,想象故事。

7、(1)課件出示有關圖片,教師給出詞語:矛、盾、拿、賣,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師給出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的。(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2)課件出示有關圖片,教師給出詞語:矛、盾、拿、賣、夸、銳利、堅固。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師給出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的?;ハ嘟涣鳎河袀€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固,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問題引導:那個人是怎樣夸自己的矛的?又是怎樣夸自己的盾的?(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固,說:“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么東西都

8、能被它刺穿!”)(3)課件出示有關圖片,教師給出詞語:矛、盾、拿、賣、夸、銳利、堅固、無言以對、嘲笑,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師給出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的。(4)你見過像故事中的這個賣矛又賣盾的人說的這樣的矛和盾嗎?3.談話過渡:以上我們是用白話文來看圖說話講故事,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那時候人們使用的語言文字和我們現(xiàn)在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稱那時候人們用的是文言文,我們稱那時候人們寫出的文章為文言文文章,韓非寫出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去閱讀欣賞韓非的自相矛盾。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初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學會不認識的字,借助注釋理解難懂的詞語。2.交流自己的閱讀感

9、受。(難讀、難懂)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教師指導。4.學生自由朗讀,熟讀成誦。五、作業(yè)設計:把課文讀給別人聽,爭取別人的意見,把課文讀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第二課時授課目標:1.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注釋,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3.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再讀課文,交流探究。1.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2.互相交流:講述故事時要把哪些問題交代清楚?(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事情的經(jīng)過、事情的結(jié)果。)3.了解時間、地點、主要人物。(1)誰能說說文言文自相矛盾這個故

10、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戰(zhàn)國時期;地點:楚國;主要人物:一個楚國人。)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楚人”)(2)了解“楚人”。“楚人”是做什么的?(賣盾和矛。)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楚人有鬻盾與矛者”。)“鬻”是什么意思?(賣。)“者”是什么意思?(的人。)是能把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連起來說一說。(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教師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學生說“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4.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1)韓非是怎樣描寫事情的經(jīng)過的?(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被蛟唬?quot;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1、何如?”)(2)“譽之曰”是什么意思?(“譽”,夸耀;“之”,這里指盾;“曰”,說;“譽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說。)(3)那個人是怎樣夸耀他的盾的?(“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保┠隳苡米约旱脑捥孢@個人夸夸他的盾嗎?(“吾”,我,我的;“之”,的;“堅”,堅硬,堅固;“莫能”,不能;“陷”刺破,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拔岫苤畧裕锬芟菀??!币馑际恰拔业亩芎軋怨蹋瑹o論用什么矛都無法穿破它!”)(4)“又譽其矛曰”是什么意思?(那個人又夸耀他的矛說。)他是怎樣說的?(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話替這個人夸夸他的矛嗎?(“我的矛很銳利,無論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5.了

12、解事情的結(jié)果。(1)聽了這位楚國人的話,有人買嗎?為什么?(他們沒買,因為他們聽出了這位楚國人話中有問題。)有什么問題?(他說話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2)如果你就是其中圍觀的人,聽了那個人的話你會怎樣想?又會怎樣說?(學生自由發(fā)言。)(3)文中“或曰”是什么意思?(“或”,有人;“曰”,說;“或曰”,有的人問他。)有人說了什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以”,用;“子”,你;“之”,的;“陷”,動詞,戳、穿;“何如”,會怎么樣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4)面對別人的質(zhì)疑,那個賣矛和盾的人有什么反應?(其人弗能應也。)

13、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其人”,那個人;“弗”,不能;“應”,回答?!捌淙烁ツ軕病?,那個人被問得啞口無言。)那個賣矛和盾的人為什么張口結(jié)舌,回答不上來?(他說話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5)你認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會有什么的結(jié)果?6.了解后人評價。(1)后人是怎樣評價這件事的?(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夫”,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表議論;“不可陷”,無法穿透;“無不陷”,什么都能穿透;“之”,的;“同世而立”,同時存在;“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什么矛都無法穿破的盾與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時出現(xiàn)在一起。)7.你

14、能用自己的話再一次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嗎?8.反復讀課文,熟讀成誦。二、聯(lián)系生活,明白道理。1.通過學習課文和剛才的表演你受到什么啟發(fā)?(說話、做事必須實事求是,講究分寸,而不能相互抵觸,或故意夸大其詞,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2.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后矛盾對他會有什么后果?(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xiàn)象嗎?如果有,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后果?(學生自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1.通讀全文。2.總結(jié)全文:自相矛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這則寓言諷刺

15、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把事物夸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板書設計:自相矛盾1.起因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2.高潮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3.結(jié)局其人弗能應也。)4.道理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教后記:16.田忌賽馬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寫好“喪”“贏”兩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抓住關鍵詞語,了解兩次比賽不同結(jié)果的原因和感受不同人物的形象。3.對比品讀兩次比賽,感受不同寫法的妙處。教學重難點:1. 讀懂課文內(nèi)容,抓住細節(jié)

16、描寫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點,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他認真分析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2. 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理解田忌轉(zhuǎn)敗為勝的原因。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授課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策、薦”2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贏、拳”等4個生字;理解“賞識、胸有成竹、信任、對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興致勃勃、遙遙領先、不動聲色、好奇、出謀劃策、引薦”等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3.理清課文層次,了解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1.(板書:賽)2.同學們,你們認識

17、黑板上這個字嗎?請大聲地讀出來。你能用這個字組個詞語嗎?(比賽、競賽、賽跑、賽車、賽馬、賽事、賽場、賽艇、大賽、初賽、復賽、決賽、球賽)3.在我們的學習或日常生活中,你見過或參加過哪些比賽項目?(參加過奧數(shù)比賽、騎車比賽、拔河比賽、踢毽比賽、跳繩比賽、跑步比賽、象棋比賽、跳遠比賽、跳高比賽見過騎馬比賽、騎車比賽、游泳比賽、跳水比賽、射擊比賽、滑冰比賽、體操比賽)4.談話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和比賽有關,賽什么呢?(在“賽”字的后面寫出“馬”字)(板書:賽馬)。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賽馬呢?(在“賽”字的前面寫出“田忌”)(板書:田忌賽馬)學生大聲讀出“田忌賽馬”。5.簡介田忌。田忌,生卒年不

18、詳,媯姓,田氏(亦作陳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南),故又稱徐州子期。戰(zhàn)國時期齊國名將。6.簡介作者。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著有史記。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三、再讀感知,理清結(jié)構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想想

19、: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田忌賽馬的?是按照什么順序?qū)⒉牧洗悠饋淼??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jié)果,其他同學做補充。4.教師總結(jié)。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一部分:孫臏觀賽,發(fā)現(xiàn)策略。這一段重點講了孫臏看了田忌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的幾場賽馬,發(fā)現(xiàn)了取勝的策略。(板書:發(fā)現(xiàn)策略)第二部分:孫臏獻策,準備賽馬。第二部分(3-10自然段)孫臏獻策。主要寫田忌在孫臏指點下,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約好一起賽馬。這一部分主要寫田忌和孫臏的對話和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板書:孫臏獻策)第三部分:調(diào)換順序,以智取勝。第三部分(11-

20、16自然段)寫孫臏幫助田忌用調(diào)換出場順序的辦法戰(zhàn)勝了齊威王,點明孫臏以智謀取勝。(板書:以智取勝)課文以“賽馬”為線索,具體記敘了比賽的過程。在結(jié)尾處畫龍點睛地說明了比賽勝利的原因。四、細讀課文,了解過程1.默讀課文,試著了解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jié)。(1)起因:孫臏看了田忌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的幾場賽馬,發(fā)現(xiàn)了取勝的策略。(2)發(fā)展:田忌在孫臏指點下,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約好一起賽馬。(3)高潮:孫臏幫助田忌用調(diào)換出場順序的辦法與齊威王賽馬。(4)結(jié)局: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4.學生自由

21、朗讀全文。第二課時授課目標:1.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得意揚揚、輕蔑”等詞語,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2.理解田忌轉(zhuǎn)敗為勝的原因,懂得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應冷靜仔細地分析局面,把握時機,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細讀課文,深入探究。(一)了解“三場賽馬”。1.談話過渡:田忌得了高人相助,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約好一起賽馬。田忌和齊威王的對陣就要開始了。比賽雙方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觀眾們也興致勃勃地猜測著比賽結(jié)果。讓我們感受他們賽馬現(xiàn)場的輸與贏吧。2.指名讀描寫賽馬場面的課文片段,師生評議。3.指名學生匯報田忌與齊威王賽馬的過程。4.師生評議,教師小結(jié):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

22、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學生根據(jù)第二次賽馬的過程試著連一連。田忌 齊威王下等馬 上等馬上等馬 中等馬中等馬 下等馬5.結(jié)果怎樣?(田忌勝了。)6.田忌為什么勝了?(田忌是因為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了齊王的具體情況,集中優(yōu)勢,做出戰(zhàn)略取舍,以避其鋒芒,以弱對強,以強壓弱。)7.談話過渡:這么好的辦法,是誰幫助田忌想出來的?(孫臏)(二)學習“孫臏獻計”。1.這么好的主意,為什么田忌想不出來,齊威王也想不到,孫臏卻想出來了?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呢?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10自然段。在朗讀時注意課件中出示的詞語,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人物語氣和神態(tài)的變化。3.小組同學分配角色,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10自然段。可

23、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語氣。4.為什么孫臏能想出這個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關句子,用筆畫出來,想一想。5.指名多個學生匯報發(fā)言,師生評議,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jié)。(1)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善于觀察)(2)“將軍請放心,按照我的主意辦。一定能讓您贏?!保ㄉ朴谒伎迹?)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知己知彼)6.誰連起來說一說“為什么孫臏能想出這個好主意呢”?(板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二、品讀課文,理解人物1.從你的品讀中可以看出田忌是一個怎樣的人?孫臏呢?齊威王呢?一邊默讀課文,一邊在文中找出有關的描寫片段畫出來,讀一讀。2.小

24、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師生評議,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jié)。(1)田忌是一個善于交友、相信朋友的人。孫臏是齊國大將田忌的門客,田忌對他非常賞識。田忌很信任孫臏,決定全聽他的。(2)孫臏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fā)現(xiàn),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一天, 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我有個辦法,保證能讓您在賽馬時獲勝?!睂O臏胸有成竹地說:“將軍請放心,按照我的主意辦。一定能讓您贏。”(“胸有成竹地說”是寫孫臏早已思考成熟?!鞍凑瘴业闹饕廪k”是寫孫臏具有必勝的信心。)田忌和齊威王的對陣就要開始了。比賽雙方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觀眾們也興致勃勃地猜測著比賽結(jié)果。就在這時,孫臏把田忌請到一

25、邊,悄悄地把辦法告訴了他。(3)齊威王是一個知人善任的人。齊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這樣安排馬的出場順序,是不是有人給你出謀劃策了?”于是,田忌向齊威王引薦了孫臏。后來,齊威王任命孫臏為軍師。4.指導朗讀:指導學生用符合他們性格的語氣、語調(diào)讀他們的對話,進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質(zhì)。5.指名分角色再讀他們的對話,更進一步理解人物。三、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1.從故事中,你能受到什么啟發(fā)?比如說從孫臏身上,從田忌身上或者從齊威王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善于思考、善于觀察、知己知彼)2.課堂小結(jié):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是智力的比賽,不是力量的比賽,田忌的勝利是孫臏智慧的勝利,齊威王的失敗是不善于動腦思考的失敗。因此,無

26、論做什么事都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采用恰當?shù)姆椒ǎ拍苋佟?.作業(yè):(1)歷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賽馬”這樣以弱勝強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學交流。(2)續(xù)寫:請同學們大膽的想象第二次賽馬后,田忌和孫臏又見面了,他們見面時的情景怎樣?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板書設計: 發(fā)現(xiàn)策略田忌賽馬 孫臏獻策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以智取勝教后記:17.跳水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肆、桅”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艘、航”等1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風平浪靜、顯然、放肆、齜牙咧嘴、桅桿、心驚膽戰(zhàn)”等詞語。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3.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

27、人們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教學重難點:1.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人們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3.體會船長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沉著果斷處理問題的人格魅力。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授課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肆、桅”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艘、航”等1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風平浪靜、顯然、放肆、齜牙咧嘴、桅桿、心驚膽戰(zhàn)”等詞語。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

28、結(jié)局。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交流資料。1.板書:跳水2.同學們,看到這個詞語,你都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3.教師小結(jié),導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課文的題目就是“跳水”。文章的作者是19世紀俄國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4.看到這個題目,你肯定有很多問題要提出來,誰先來說說?(學生發(fā)言。)5.引導閱讀:下面我們就從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幾個方面

29、來了解這個故事,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維過程。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2.自學生字新詞,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讀不懂的句子。3.再讀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把課文讀熟讀通順。4.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字、詞的掌握情況。(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檢查學生認讀生字新詞。(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3)理解詞語。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把不理解意思的詞語或句子找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理解,然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教師做適當點撥。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1.學生讀書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

30、事。2.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3.在課文中標畫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簡單說明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水手們拿猴子取樂,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發(fā)生了危險,船長要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水手們拿猴子取樂 猴子逗孩子 孩子追猴子,發(fā)生了危險 船長要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4.用簡單的語言說說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1)起因:帆船上由于水手們拿猴子取樂,一只猴子十分放肆。(2)發(fā)展: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3)高潮:孩子走上最高橫木,遇到生命危險。(4)結(jié)局: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四、指導書寫生字。1.課件出示文中的會寫字,指導學生觀

31、察字形,觀察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了解生字的結(jié)構。2.學生練習書寫。3.投影展示學生習字,師生評議。第二課時授課目標: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人們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檢查,指名學生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根據(jù)故事的起因、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理清課文層次。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內(nèi)容。 二、自由讀文,了解起因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3.猴子為什么會放肆起來? 4.這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三、繼

32、續(xù)讀文,了解經(jīng)過(一)了解故事的發(fā)展1.自由讀第2、3自然段,了解從哪兒能看到“猴子更加放肆起來”?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為什么哭笑不得? 3.課文多次的笑,把相關的語句找出來,說說這些語句是怎么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1)學生交流找出的語句。水手們又大笑起來水手們笑得更歡了(2)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這些語句是怎么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教師小結(jié)。(水手們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孩子追猴子,故事進入高潮。)4.這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爬上桅桿去追猴子。)5.指導朗讀:注意認真體會描寫孩子和猴子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6.談話過渡:隨著“猴子更加放肆起來”,故事繼續(xù)發(fā)展,給孩子帶來了危險,故

33、事進入了高潮。我們繼續(xù)學習后面的課文,了解所發(fā)生的事情。(二)感受故事的高潮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說一說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 2.聯(lián)系上文,互相交流:孩子為什么走上橫木?(1)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并小結(jié)。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頭上,爬上了桅桿,坐在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和爪子撕。(猴子逗孩子,水手們在一旁“都笑起來”,孩子“哭笑不得”,很尷尬。)猴子不怕孩子的嚇唬和喊叫,撕得更兇了。水手們反而“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氣得臉都紅了。他脫了上衣,爬上桅桿去追猴子。(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于是爬上桅桿去

34、追猴子,想制服它。)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丟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這只可惡的猴子,奪回帽子,絕不能輕易便宜了它。)猴子一邊不斷往上爬,一邊回過頭來逗孩子。爬到了桅桿的頂端,把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然后扭著身子,齜著牙做著怪樣。孩子氣極了,走上橫木去取帽子。(猴子越來越放肆,竟然將孩子的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忍無可忍,氣憤到了極點,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橫木去取帽子。3.孩子此刻處境如何?(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從哪兒看出來的?(1)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并小結(jié):從水手們的表情可看出:“這時候,

35、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嚇呆了。有個人嚇得大叫一聲?!?(這一方面說明水手們對孩子遇到生命危險的擔心和害怕,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孩子已處于難以挽救的危險境地。)從孩子所處的位置能看出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回轉(zhuǎn)身來?!保ㄒ龑W生觀察課文插圖,認識桅桿的高,了解橫木與甲板之間的距離大,感受橫木的窄,突現(xiàn)處境的危險。)從孩子自身的表現(xiàn)能看出來:“孩子聽到叫聲往下一望,兩條腿不由得發(fā)起抖來?!?.指導朗讀:讀出孩子的氣憤及他處境的危險。在朗讀中表現(xiàn)出當時事態(tài)的嚴重。5.談話過渡:(1)讀到這里老師好替這個孩子擔憂。你有什么感受?(擔心、害怕、緊張)你想救這個孩

36、子嗎?(想)快想想辦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辦法救這個孩子?(2)時間可不等人啊!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看那個小組的同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想出最好的辦法。(3)我們繼續(xù)學習下面的課文,看課文中是怎樣介紹的。四、自讀自悟,了解結(jié)局正在這時候,船長從船艙里走了出來,手里拿著一支槍。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1.默讀這部分課文,交流:“正在這時候”指什么時候?(“這時候”是孩子面臨生命危險的緊急關頭。)“正在這時候,船長從船艙里走了出來,手里拿著一支槍?!边@句話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這句話是個過渡句,上文講孩子處境險惡,下文講船長出來果斷處理。)2.船長為什么要用槍瞄準孩子,命令

37、他跳水?(這時,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前進、轉(zhuǎn)身都不行,很容易會摔下來,必然粉身碎骨。船長擔心孩子不當機立斷,所以一再提到“開槍”。)3.船長救孩子的辦法好嗎?為什么?(1)船長的兒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2)往水里跳,因為水的浮力而不會摔傷。(3)落水后,船上有水性很好的水手可以救助。(4)這樣做比較節(jié)省時間。4.和船長的辦法相比較,我們剛剛提到的其他辦法怎么樣呢?(鋪海綿墊子或棉被既費時間又不一定與孩子下落位置一致;用人接因距離太遠沖擊力過大也不一定安全;求助飛機需要很長的時間。)5.船長這樣做的結(jié)果怎樣?(撲通一聲,孩子像顆炮彈扎進一樣了海里。二十來個勇敢的水手已經(jīng)跳進了大海:

38、四十秒鐘大家已經(jīng)覺得時間太長了。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6.“四十秒鐘大家已經(jīng)覺得時間太長了”一句中短暫的“四十秒鐘”和后面的“大家已經(jīng)覺得時間太長了”這里互相矛盾嗎?(四十秒鐘非常短,可是時間寶貴,人們救人心切,已經(jīng)覺得四十秒鐘太長了。)7.你能用幾個詞語說說你心目中的船長嗎?(沉著、果斷、機智)8.這段和課文題目有什么關系?作者要贊揚什么?(末尾照應課題,“跳水”是事情發(fā)展的結(jié)局。課文以解決問題的方法跳水做題目,這既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緊密相關、又突出了船長處事的果斷。)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1自由朗讀全文。2.學習課文后,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習了課文,我明白

39、了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無策,要想辦法,用最好的辦法解決問題。)3.學習課文后,你最佩服誰?(船長)佩服他什么?(船長遇事沉著鎮(zhèn)靜、機智果斷。)(板書:沉著鎮(zhèn)靜、機智果斷)4.拓展延伸:假如你就是當時船上的一名水手,回到家,你會怎樣向親人講述這件事?板書設計:起因水手戲猴、猴子放肆發(fā)展猴戲孩子、孩子追猴跳水 經(jīng)過 船長沉著鎮(zhèn)靜、機智果斷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橫木結(jié)果船長舉槍、孩子得救教后記:習作:神奇的探險之旅教學目標:1.在習作中記錄自己想象中的探險之旅。2.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探險過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過程寫具體。3.把探險過程中心情的變化寫出來。4.養(yǎng)成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并能主動

40、與他人交換修改習作。教學重難點:1.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探險過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過程寫具體,把探險過程中心情的變化寫出來。2.把探險過程中心情的變化寫出來。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授課目標:1.在習作中記錄自己想象中的探險之旅。2.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探險過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過程寫具體。 3.把探險過程中心情的變化寫出來。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交流激趣,導入課題1.暑假去四國八谷飛伯父家玩耍的三人組,偷偷駕駛摩托艇出海,悲慘地失蹤于瀨戶內(nèi)海,三人被當成海上遇難者然而,漂流到無人島上的生活,卻如此多姿多彩,釣魚、找海螺、采百合根做食物,搭了帳篷和廁所,本以為

41、要在島上生活幾十年,沒想居然遇到橫兇作惡的獅子,于是三人上演一出抓獅子的好戲2.學生自由閱讀,教師相機提示:同學們,你們剛剛閱讀的是日本兒童文學作家那須正干所著的探險記的內(nèi)容介紹。你讀過有關探險的書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2.談話導入:你們喜歡探險嗎?(學生自由發(fā)言)這次習作就讓我們編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吧。(板書:神奇的探險之旅)名作欣賞,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興趣。二、課件展示,引導選材1.人物經(jīng)驗豐富的探險愛好者知識淵博的生物學家見識多廣的向?qū)Ш闷嫘膹姟⑿愿窕顫姷耐瑢W膽子大但行事魯莽的表哥心細而膽小的妹妹(1)小組交流,說說希望和誰一起去探險。從上面的表格中選擇一個,和自己一起組成一支探險小隊

42、。并說說理由。(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全班交流。2.場景裝備險情茫茫大漠、熱帶雨林、海中荒島、幽深洞穴、南極冰川指南針、地圖、飲用水、食物、藥品、帳篷遭遇猛獸、暴雨來襲、突發(fā)疾病、斷水斷糧、落石雪崩(1)小組交流:參考上面的提示,說說你想到哪兒去探險?打算帶上哪些裝備?可能會遇到什么險情?(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全班交流。三、互相交流,指導命題1.小組交流:怎樣根據(jù)要求寫出條理清晰、驚險刺激的習作。2.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jié),并板書:(1)寫的時候要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2)要把遇到的困難、求生的方法、曲折的過程寫具體。(3)如果能把心情的變化寫出來就更好了。(4)寫完后認真修改自己

43、的習作。3.指導命題:(1)可以用“神奇的探險之旅”作為習作的題目。(2)可以根據(jù)選取的材料進行命題。如:茫茫大漠探險之旅。(3)可以根據(jù)自己最深的感受對習作進行命題。如:有驚無險(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啟發(fā)作為習作的題目。如:知識改變“命運”四、欣賞范文,把握技法沙漠之旅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見過高聳入云的山峰,見過變化多端的云海,卻從未見過真正的沙漠。那次去敦煌旅游,我就和沙漠來了個親密接觸。抵達敦煌后的第二天,我們便出發(fā)前往鳴沙山月牙泉。環(huán)顧四周,只有一望無際的黃沙,我終于來到了沙漠!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工作人員牽來了幾只高大的駱駝。我毫不猶豫地跨上了一只駱駝。騎在駱駝背上扭頭看著

44、其他的隊伍,瞧著不遠處的登山者,不由地發(fā)出感嘆:“沙漠之路雖然充滿了崎嶇、坎坷,但是依然有千千萬萬的挑戰(zhàn)者要征服它,我也不能例外。”在茫茫的沙漠之中騎著“沙漠之舟”有一種難以說出的自豪感。聽著清脆的鈴聲,看著滿地的黃沙,我恍若成了古時的旅行者,伴著夕陽緩緩而行要滑沙就要先上一座山。我?guī)ь^走上了這座幾乎垂直的沙山,山上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一架梯子,但是我卻不想走尋常路,我也要體會一下在沙地中行走的艱難。剛開始,我兩三下就沖上了一大截,漸漸地我有些體力不支,腳步放慢了一些,前腳深后腳淺,還時不時滑下好幾步,趕忙一腳插進沙坑中才勉強保持平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只好步子邁得更大些。最后我不得不坐在梯

45、子上歇一會,再抬頭一看,還有將近一半的路程,我差點暈過去。連滾帶爬地到了山頭,終于可以滑沙了,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皮艇。皮艇先是緩慢地移動,然后飛馳下去,皮艇飛速下坡,幾乎是在垂直地向下掉,周圍的事物在我的眼中已經(jīng)扭曲得不成形。風把黃沙吹進我的眼中,于是我盡量地壓低身子,強大的氣流使我喘不過氣來,胸口仿佛被壓了件重物,異常煩悶,心臟仿佛要蹦出來一般。我不由自主地拉住扶手。熱浪拂過臉龐,皮艇終于停了下來。一千米長的艱難路程它一會兒就過去了,我直呼過癮。再看看其他人,不是嚇白了臉就是坐在地上嚇破了膽,不過大家都是意猶未盡的樣子。沙漠之旅刺激至極,沒想到我在茫茫沙漠中也能找到樂趣。 1.我當小評委:學

46、生欣賞范文,說說什么地方寫得好?(小組交流,匯報發(fā)言。)2.師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把握技法。(1)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文章開頭以大海、山峰、云海作比,表達作者對沙漠的向往之情。乘坐“沙漠之舟”進入沙漠“恍若成了古時的旅行者,伴著夕陽緩緩而行”表達了作者初入沙漠時內(nèi)心的悠然自得。(2)把遇到的困難、解決困難的方法、曲折的過程寫具體?!拔?guī)ь^走上了這座幾乎垂直的沙山,山上唯一可以利用的只有一架梯子”這段描寫中“垂直”“唯一”準確地描述了攀登沙山的困難。“漸漸地我有些體力不支,腳步放慢了一些,前腳深后腳淺,還時不時滑下好幾步,趕忙一腳插進沙坑中才勉強保持平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只好步子邁得更大些。

47、最后我不得不坐在梯子上歇一會,再抬頭一看,還有將近一半的路程,我差點暈過去?!边@段描寫中通過對“我”爬沙山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先是不把它放在眼里“不想走尋常路”,接著是“腳步放慢了一些”,“不得不坐在梯子上歇一會”,最后“連滾帶爬地到了山頭”。準確地表現(xiàn)了爬沙山的艱難、曲折的過程?!捌ねэw速下坡,幾乎是在垂直地向下掉,周圍的事物在我的眼中已經(jīng)扭曲得不成形。風把黃沙吹進我的眼中,于是我盡量地壓低身子,強大的氣流使我喘不過氣來,胸口仿佛被壓了件重物,異常煩悶,心臟仿佛要蹦出來一般。我不由自主地拉住扶手。熱浪拂過臉龐,皮艇終于停了下來。一千米長的艱難路程它一會兒就過去了,我直呼過癮。” 小作者對滑

48、沙的描寫,可謂細致到位,準確生動。通過對“我”滑沙的動作、感受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周圍事物的扭曲,失重襲遍全身,強大氣流壓迫,熱浪拂過臉龐,這一切刺激之極,樂趣無窮。準確地表現(xiàn)了滑沙的艱難、曲折的過程。“再看看其他人,不是嚇白了臉就是坐在地上嚇破了膽”借助對周圍其他人的描寫表現(xiàn)了滑沙的驚險、刺激。(3)把心情的變化寫出來。我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見過高聳入云的山峰,見過變化多端的云海,卻從未見過真正的沙漠。對沙漠的向往。環(huán)顧四周,只有一望無際的黃沙,我終于來到了沙漠!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初次見到沙漠的興奮、激動?!吧衬冯m然充滿了崎嶇、坎坷,但是依然有千千萬萬的挑戰(zhàn)者要征服它,我也不能例外。”充

49、滿自信。在茫茫的沙漠之中騎著“沙漠之舟”有一種難以說出的自豪感。聽著清脆的鈴聲,看著滿地的黃沙,我恍若成了古時的旅行者,伴著夕陽緩緩而行充滿自豪,悠然自得。我卻不想走尋常路,我也要體會一下在沙地中行走的艱難。征服自然的決心。再抬頭一看,還有將近一半的路程,我差點暈過去。認識到困難之大。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皮艇。內(nèi)心的興奮。沙漠之旅刺激至極,沒想到我在茫茫沙漠中也能找到樂趣??傮w感受:驚險、刺激、高興。五、獨立習作,教師巡視1.明確習作要求。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提醒學生格式要正確。第二課時授課目標:1. 能與同學分享習作,并根據(jù)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修改習作。2. 通過講評,學會運

50、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作文回顧,整體評價二、佳作欣賞,舉例分析1.整篇2.片段 三、問題反饋,集體修改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2.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學會和積累理解文言文重點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寫人物感受的方法,并試著寫一寫;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3.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了解古代各年齡段的稱謂。教學重難點: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理解文言文重點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寫人物感受的方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了解古代各年齡段的稱謂。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

51、時授課目標: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2.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學會和積累理解文言文重點字意思的方法;了解描寫人物感受的方法,并試著寫一寫;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授課時間: 月 日教學過程:一、交流平臺1.出示問題:文章中人物的思維過程多種多樣,有的比較直接,有的比較含蓄。閱讀過程中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可以加深多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2.小組交流:在本單元課文的學習中,你都了解了哪些人物的思維過程?其思維過程是怎樣的?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評議,引導交流:(1)第一場,田忌先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齊威王的馬遙遙領先。田

52、忌輸了,但他不動聲色。一點兒都不著急。接著,第二場比賽開始了。田忌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田忌微微一笑。第三場,田忌用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田忌滿意地笑了。比賽結(jié)束了。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小組交流:這段話描寫的是誰的思維過程?你能用圖表的形式展示其思維過程嗎?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評議:田忌賽馬田忌:下上中 勝利齊威王:上中下教師小結(jié):學習課文田忌賽馬時,可以了解孫臏制定計策的思維過程他先分析了當時賽馬雙方的具體情況:田忌同齊威王和貴族們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于是,他想到可以通過合理安排馬的出場順序,即“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

53、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 的方法,取得三局兩勝的結(jié)果,獲得整體的勝利。通過這樣的推理,我們就能理解孫臏為什么想出了這樣的妙計,可以感受到孫臏高超的智慧。(2)正在這時候,船長從船艙里走了出來,手里拿著一支槍。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看見兒子在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孩子心驚膽戰(zhàn),站在橫木上搖搖晃晃的,沒聽明白爸爸的話。船長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剛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縱身,從橫木上跳了下來。小組交流:為救孩子,船長采用了怎樣的方法?他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方法?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jié):學習跳水時,可以推測船長是怎么想

54、的?當時,橫木上的孩子已經(jīng)心驚膽戰(zhàn)了,如果要讓孩子往回走,再從桅桿上爬下來,一緊張,很可能就摔到硬邦邦的甲板上。讓孩子跳進風平浪靜的海里,反倒相對安全一些,畢竟水手們可以馬上把他救起來。結(jié)合船上的各種情況。他立即決定用槍逼孩子跳水,這也是當時唯一可行的方法。這樣分析后,就能知道他的辦法好在哪里了。在很短的時間里,船長就果斷地救下了孩子,真是機智過人。二、詞句段運用(一)讀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加點的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1.讀一讀,找規(guī)律。(1)讀讀上面的詞語,注意加橫線的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相機小結(jié):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就是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