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教案_第1頁
2021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教案_第2頁
2021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教案_第3頁
2021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教案_第4頁
2021版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章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4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1節(jié)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34依澗和點強旱固木【基礎(chǔ)梳理】用來代替物體的有的點&熱 -物體的和對研究三棗!工2間圈的影響可以忽略為了研究何體的訪功而選淀用來作卷號的物體一任意性:畬號系的選取晾則姑任意的一同一性,比較不同物體的運動時,選春號摹差斤性:選不同參考系.同物體的運動描述可能由初位置推向東位置的二位移'囚尸初位置與床位置間的描述運動的其本ft念一* fl 指向 一物體運動便稱與時應時間的金、建龍(Si=一*物牯 的方向一描述速度如化的Q加速度逗叵桿=q 的方向相同提示:質(zhì)量 大小 形狀 同一 不同 有向線段 直線距離初位置末位置比值會運動快慢*速度變化量【自我診斷】Q判一

2、判(1)研究物體的運動時,不能選擇變速運動的物體作為參考系.()(2)研究里約奧運會跳水冠軍陳艾森的動作時,不能把運動員看做質(zhì)點.(在直線運動中,物體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子彈擊中目標的速度屬于瞬時速度.()(5)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大小的物理量.()(6)加速度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來越大.()提示:(1) X (2) V (3) X (4) V (5) X (6) X做一做如圖所示是火箭點火升空瞬間的照片,關(guān)于這一瞬間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

3、.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提示:選 A.火箭點火升空瞬間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氣體的反沖力,加速度可能較 大,A正確,B D錯誤;加速度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無必然聯(lián)系,C錯誤.考點1 對質(zhì)點和參考系的理解【題組過關(guān)】1 .如圖所示,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國產(chǎn)武裝直升機排列并保持“ 70”字樣 編隊從天安門上空整齊飛過.甲、乙分別是編隊中的兩架直升機,則 (A.以甲為參考系,乙是運動的B.以乙為參考系,甲是運動的C.以甲為參考系,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都是靜止的D.以乙為參考系,“70”字樣編隊中所有直升機都是靜止的答案:D2. (2020 溫州質(zhì)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研究短跑

4、運動員的起跑動作時,可將運動員看做質(zhì)點B.研究汽車在上坡時有無翻倒的危險時,可將汽車看做質(zhì)點C.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以“萬重山”為參考系的D.升國旗時,觀察到國旗冉冉升起,觀察者是以“國旗”為參考系的解析:選 C.研究短跑運動員的起跑動作時,所研究對象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故運 動員不能看做質(zhì)點;研究汽車翻倒是轉(zhuǎn)動問題,不能看做質(zhì)點,故A、B錯誤.選項C中的研究對象是“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以“萬重山”為參考系,該選項正確;選項D中的研究對象是“國旗”,是以地面或旗桿為參考系的,該選項錯誤.1 .對質(zhì)點的三點說明(1)質(zhì)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實際并不存在.(2)物體能否被看

5、做質(zhì)點是由所研究問題的性質(zhì)決定的,并非依據(jù)物體自身的大小和形 狀來判斷.(3)質(zhì)點不同于幾何“點”,是忽略了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的有質(zhì)量的點,而幾何中的 “點”僅僅表示空間中的某一位置.2 .參考系的選取原則:以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為原則.(1)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考系.(2)研究某一系統(tǒng)中物體的運動時,常選該系統(tǒng)為參考系.例如:研究宇航艙內(nèi)物體的 運動情況時,選取宇航艙為參考系.考點2 對時間和位移的理解【題組過關(guān)】1. (2020 浙江省名校協(xié)作體試題)港珠澳大橋全長 49.968 里,2018年10月24日9點正式通車,這座大橋的開通使得香港

6、到 珠海和澳門車程僅需 30分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30分鐘是指時刻B. 24日9點是指時間C. 49.968公里是指路程D. 49.968公里是指位移答案:C2. (2016 4月浙江選考)某同學繞操場一周跑了 400 m,用時65 s .這兩個物理量分 別是()A.路程、時刻B.位移、時刻C.路程、時間D.位移、時間解析:選C.圍著操場跑一圈,位移為0,路程為400 m, 65 s為時間間隔.總結(jié)阿m國圖1 .時刻與時間間隔的判斷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時間”,其含義不盡相同,有時是指時刻,有時是指時間間隔, 區(qū)分方法如下:(1)利用上下文判斷:分析所給的說法,根據(jù)題意去體會.(

7、2)利用時間軸判斷:畫出時間軸,把所給的時刻和時間間隔標出來,時刻對應一個點,時間間隔對應一條線段.(3)利用關(guān)鍵詞判斷:表示時刻的關(guān)鍵詞有“初” “末” “時”等,表示時間間隔的關(guān) 鍵詞有“內(nèi)” “第 x秒” “前x秒” “歷時”等.2,位移與路程的比較位移路程區(qū)別物理意義描述質(zhì)點的位置變化,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描述質(zhì)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標矢性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林里:,有大小,無力向相關(guān)因素由質(zhì)點的初、末位直決7E,與質(zhì)點運動路徑無關(guān)既與質(zhì)點的初、末位置 有關(guān),也與質(zhì)點運動路徑有 關(guān)聯(lián)系(1)都是描述質(zhì)點運動的空間特征的物理量(2)都是過程量(3)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應的路程,

8、只有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考點3 對速度和加速度的理解【知識提煉】1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i)區(qū)別:平均速度是過程量,表示物體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時間內(nèi)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時速度是狀態(tài)量,表示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運動的快慢程度.(2)聯(lián)系:瞬時速度是運動時間A t - 0時的平均速度.2 .計算平均速度的三個公式 A x (1)利用定義式丫=無F,這種方法適用于任何運動形式.(2)利用V =歲°,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3)利用v =v£(即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也只適2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3.速度、速

9、度的變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較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加速度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是狀態(tài)量描述物體速度的變化,是過程量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是狀態(tài)量定義式A x v=nA v= v voAv v vo a a A t At力向與位移A x同向,即物體運動的方向由v vo或a的方向決定與Av的方向,致,由 F的方向決定,而與vo、 v的方向無關(guān)4.a=詈是加速度的定義式.當A t一0時,a是瞬時加速度;加速度的決定式是2=(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體受到的合力F和物體的質(zhì)量 m共同決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決定.5.物體加、減速的判定(1)當a與v同向或夾角為銳角時,物體加速.(2)當a與v垂直時,物體

10、速度大小不變.(3)當a與v反向或夾角為鈍角時,物體減速.【典題例析】胸口 (2020 浙江9+1聯(lián)盟考試)一個質(zhì)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則在此過程中()A.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B.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C.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將不再增大D.位移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物體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減小到零,速度達到最 大,由于速度方向不變,則位移逐漸增大,加速度減小到零,位移繼續(xù)增大.故B正確,A、G D錯誤.一而速

11、度一對加速度大小和萬向的進一步理解【題組過關(guān)】1 . (2018 4月浙江選考)某駕駛員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時速110公里行駛了 200公里.其中“時速110公里” “行駛200公里”分別是指()A.速度、位移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D.速率、路程解析:選D.時速不考慮方向,即為速率,200公里為路程.2 .如圖所示,汽車在做直線運動,原來的速度是V1,經(jīng)過一小段時間A t以后,速度變?yōu)?V2, Av表示速度的變化量.由圖中所示 信息可知()A.汽車在做加速直線運動B.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 V1的方向相同C.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A v的方向相同D.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A v的方向相反解析

12、:選C.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量A v=v2 V1,根據(jù)圖示可知,A v的方向與初速 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汽車做減速直線運動,故 C正確,A、B、D錯誤.3. (2020 浙江湖州中學月考)如圖所示,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 安裝了寬度為3.0 cm的遮光板.滑塊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兩個光電門A和B.光電門上的黑點處有極細的激光束,當遮光板擋住光束時開始計時,不遮擋光束時停止計時. 現(xiàn)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A11 = 0.30 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所用的時間為At2=0.10 s ,光電門從第

13、一次計時結(jié)束到第二次計時開始經(jīng)歷的時間為A13= 0.30 s ,則滑塊的加速度大小應為(2A. 0.67 m/s2C. 0.40 m/sJtB.D.0.14 m/s0.22 m/s解析:選C.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d 3.0X10m/s 0.1At10.30m/s( d為遮光板的寬度),這個速度就是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中間時刻的速度,即計時0.15s時的瞬時速度;遮光板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平均速度大小為d 3.0X10V2=A t 20.10-2m/s =0.05 s 時0.3 m/s,這個速度就是通過第二個光電門中間時刻的速度,即第二個光電門計時的瞬時速度;因此加速度大

14、小為0.3 -0.1a=; = = At 0.30 +0.15+0.05m/s 2= 0.40m/s2,因此C正確.城 福四號潴知雕樨升.隨堂檢測1. (2018 11月浙江選考)一輛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其 象如圖所示.在t=0到t=40 s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位移是A. 0 B , 30 m C . 750 m D . 1 200 m答案:C2.浙江某中學組織了一次迷你馬拉松比賽,男生組的路線設(shè)置是“起點(校田徑場主席臺前發(fā)令處)出發(fā)一繞田徑場1圈一繞校園1圈一繞田徑場1圈一終點(校田徑場主席臺前發(fā) 令處)”,大約2 000 m .有位男生的成績是 10 min ,在跨越終點線時速度是 7 m

15、/s.關(guān)于上 述情景,下列相關(guān)描述正確的 ()A. 2 000 m是指位移的大小B.該同學的平土速度約為3.3 m/sC. 7 m/s是指瞬時速度D.在整個過程中該男生一定不能被看成質(zhì)點解析:選C.2 000 m是指路程,不是位移的大小,A錯誤;由于該同學的位移為0,故平均速度也為0, B錯誤;7 m/s是該同學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C正確;由于迷你馬拉松路程較長,當研究整個過程中該男生的比賽成績時,可以將男生看成質(zhì)點,D錯誤.3.中國海監(jiān)船編隊南海巡航路線從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海南三亞到南海最南端的曾母暗 沙,距離約 2 000 km ,海監(jiān)船在巡航過程中利用“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進行定位、測速和

16、授時任務,達到精確定位與測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因海監(jiān)船體積較大,研究海監(jiān)船的運動軌跡時,不能將其看做質(zhì)點B.整個過程中海監(jiān)船的加速度可能始終為零C. “北斗”導航衛(wèi)星是通過確定海監(jiān)船的位置來測速的D.根據(jù)巡航時間和題中數(shù)據(jù)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答案:D4. (2020 金華調(diào)研)讓小球從斜面的頂端滾下,如圖所示是用閃光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一段,已知閃頻為10 Hz,且點是0.4 s時小球所處的位置,試根據(jù)此圖估算:(1)小球從O點到B點的平均速度大??;(2)小球在A點和B點的瞬時速度大??;(3)小球運動的加速度大小.解析:依題意知,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1A t =元 s

17、 = 0.1 s.xob 16X10 2V°B= ;-=t OB 0.2m/s =0.8 m/s.(2)小球在A點時的瞬時速度xobVA=1=0.8 m/s , t OB小球在B點時的瞬時速度XACVb=- t AC一、一 一2(277) X 10m/s = 1.0 m/s.2X 0.1(3)由加速度的定義得,小球的加速度a=A = 1°8巾抬 2= 2.0 m/s 2.t AB 0.1答案:(1)0.8 m/s (2)0.8 m/s 1.0 m/s 一一一2(3)2.0 m s課后達標選擇題1. (2018 11月浙江選考)下列物理量屬于標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

18、電流D.電場強度答案:C2. (2017 11月浙江選考)如圖所示,兩位同學從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 置先后滑下,到達底端的同一位置.又于整個下滑過程,兩同學的 (A.位移一定相同)B.時間一定相同C.末速度一定相同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答案:A3.競走是從日常行走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來的運動,規(guī)則規(guī)定支撐腿必須伸直,在擺動腿的腳跟接觸地面前,后蹬腿的腳尖不得離開地面,以確保沒有出現(xiàn)“騰空”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為某次10公里競走比賽的畫面,行走過程中腳與地面不會發(fā)生相對滑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比賽過程邊裁眼中的運動員可視為質(zhì)點B.運動員完成比賽發(fā)生的位移大小為10公里C.行走階段,地面對運動員的摩擦力是

19、滑動摩擦力D.不論加速階段還是勻速階段,地面對運動員的摩擦力始終不做功解析:選D.比賽過程邊裁觀察運動員的動作,故不能看成質(zhì)點,故 A錯誤;運動員完成比賽,走了 10公里是路程,故 B錯誤;行走階段,地面對運動員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故C錯誤;不論加速階段還是勻速階段,地面對運動員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沒有位移,始終不做功,故D正確.4.如圖甲所示,火箭發(fā)射時速度能在10 s內(nèi)由0增加到100 m/s;如圖乙所示,汽車以108 km/h的速度行駛,急剎車時能在2.5 s內(nèi)停下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甲乙A. 10 s內(nèi)火箭的速度改變量為10 m/sB. 2.5 s內(nèi)汽車的速度改變量為一30 m/

20、sC.火箭的速度改變量比汽車的小D.火箭的速度變化比汽車的快答案:B5.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手機給我們?nèi)粘5纳顜砹撕艽蟮谋憷?,尤其是智能手機上裝載的眾多 APP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如圖所示為某款運動 APP的截圖,表示了某次運動的具體信息,其中有一些描述此次運動的具體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96公里描述的是此次運動的位移的大小B.根據(jù)截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此次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大小C.平均配速越低,說明此次運動中運動得越快D.千卡是一個描述功率的單位解析:選C.1.96公里描述的是此次運動的路程,故A錯;位移不知道,故不能計算平均速度,B錯;平均配速是指跑每公里所耗費的時

21、間,平均配速越低,說明此次運動中運動得越快,故C對;千卡是一個描述能量的單位,故D錯.6 .隨著VR技術(shù)的發(fā)展,玩家在進行賽車游戲時,能有更好的體驗.小明在游戲中以 11分22秒的成績奪得冠軍,已知虛擬環(huán)城賽道長10 km,小明需要繞城 3圈,全程30 km,則()A.賽車比賽中,汽車一定不能看成質(zhì)點B.賽車比賽全程長度指的是位移C.無法計算平均速度的大小D. 11分22秒指的是時間間隔答案:D7 .關(guān)于物體的運動,下面說法不可能存在的是()A.加速度在減小,速度在增加8 .加速度方向始終改變而速度不變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變化,加速度最大時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時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為負值時,

22、物體做加速運動解析:選B.對于加速直線運動,當加速度減小時,速度也在增加,只不過增加變慢,A可能;加速度方向發(fā)生改變,即加速度存在,有加速度存在速度就在改變,B不可能;加速度僅僅反應速度改變的快慢,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最大時,速度減小得最快,當然速度可能最小, 若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當加速度最小時,速度增大得最慢,加速度為零時,速度可能取最大值,C可能;如果速度和加速度都為負值即兩者方向相同, 則物體做加速運動, D可能.8 .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如導航軟件不僅極大地方便了出行的人們,更是 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下面是某位游客司機準備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附近前往上海迪

23、士尼度 假區(qū),如圖所示,導航規(guī)劃了三條路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研究汽車在地圖上的實時位置,可以把汽車看成質(zhì)點B.圖中的40分鐘、38分鐘、45分鐘都表示時間間隔C.圖中的28公里、28.6公里、26.5公里都表示路程D.三條路徑路程不同、時間不同、位移不同答案:D9 . (2020 麗水檢測)攀巖運動是一種考驗人的意志與心理素質(zhì)的運動形式,戶外攀巖 運動更加刺激與驚險.如圖所示為一戶外攀巖運動的場景與運動線路圖,該攀巖愛好者從起點a到b,最終到達c,據(jù)此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白線路abc表示的是攀巖愛好者所走的位移B.攀巖愛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點到終點的位移的大小大C.由起

24、點到終點攀巖愛好者所走線路的總長度等于位移D.線路總長度與攀巖愛好者所用時間的比等于他的平均速度解析:選B.物體的實際運動軌跡表示路程,所以圖中的線路abc表示的是攀巖愛好者所走的路程,由起點到終點攀巖愛好者所走線路的總長度等于路程,A、C錯誤;位移表示始末位置間的有向線段,所以題中的攀巖愛好者的位移的大小比路程小,B正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D錯誤.10 .汽車由靜止開始勻加速前進,經(jīng)過10 s速度達到5 m/s,則在這10 s內(nèi)汽車的()A.平均速度是 0.5 m/s B ,平均速度是 2 m/sC.加速度是 5 m/s 2 D .位移是 25 m解析:

25、選D.汽車的平均速度v = V0±v=Q+52m/s = 2.5 m/s ,選項A B錯誤;汽車的加速度a = -Y= Q.5 m/s 2,選項C錯誤;汽車的位移 x=vt=25 m,選項D正確.11 .小李乘坐高鐵,當他所在的車廂剛要進隧道時,看到車廂內(nèi)顯示屏上的示數(shù)為 216 km/h ,他立即觀察手表秒針走動,經(jīng)過 2Q s車 廂出了隧道,則該隧道的長度約為()A. 6QQ mB. 1 2QQ m解析:選B.高鐵運行時的速度大致穩(wěn)定,可視為勻速.由x=vt得隧道的長度約為21636C. 2 16Q mD. 4 32Q mnJt末位一置m/s x 2Q s = 1 2QQ m.1

26、2 .如圖所示,自行車的車輪半徑為R,車輪沿直線無滑動地滾動,當氣門芯由輪子的正上方第一次運動到輪子的正下方時,氣門芯位移的大小 為()A. r RB. 2RC. 2 兀 RD. R/4+ 兀 2解析:選D.當氣門芯由輪子的正上方第一次運動到輪子的正下方時, 輪子向前運動半個周長,氣門芯的初位置與末位置如圖所示,由幾何知識得,氣門芯的位移大小 x=y (2R) 2+ (兀R 2 =Rj4+兀2,故D正確.2,,一13. (2Q2Q 溫州聯(lián)考)一輛汽車沿平直公路以速度 V1行駛了 2的路程,3接著又以速度V2=2Q km/h行駛完剩余;的路程,如果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28 km/h,那么3-2汽

27、車在刖0路程內(nèi)速度的大小是()3A. 25 km/hB. 34 km/hC. 35 km/hD. 38 km/h1 一解析:選C.設(shè)全程的路程為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計算出汽車行駛?cè)毯托旭偤?的3路程所用時間分別為1;xt=”2普工v v2 v2則行駛前2路程所用時間為311-x-xx 3 x 32xv V2 28 20 1052, x13,一 ,所以V1 = 1=二一=35 km/h ,選項 C正確.112x10514.(多選)如圖所示,物體沿曲線軌跡的箭頭方向運動,AB ABC ABCD ABCD劃段曲線軌跡運動所用的時間分別是1 s、2 s、3s、4s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在A

28、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1 m/sB.物體在ABCK的平均速度大小為45 m/sC. AB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體處于A點時的瞬時速度D.物體在B點的速度等于 AC段的平均速度解析:選ABC.由v =At1,.,.15可得:vab= i m/s = 1 m/s , Vac=弓-m/s ,故 A B 均正確;所選取的過程離 A點越近,其階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點的瞬時速度,故 C正確;由A經(jīng)B到C的過程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過程,故 B點雖為AC段的中間時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 D錯誤.15. (2020 浙大附中月考)某人騎自行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進,圖:中的實線記錄了

29、自行車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 t圖象,某同學為了簡 |/J:V1t 1化計算,用虛線做近似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t 3A. 0t1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B. 0t3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V1C.在t1時刻,實際加速度一定不大于 - t 3D.在t3t4時間內(nèi),自行車的速度恒定解析:選A.設(shè)t1時刻對應的速度為 V。,0t1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小于自行車做勻變速直 V0 V0 t 1線運動白位移(題圖中虛線所圍面積),因而平均速度 vvv.根據(jù)幾何知識有一=1,則V02V1 13二,則下 <v0=*,選項A正確;若自行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則013這段時間內(nèi)的t 322t 3B錯誤

30、;一 ,一、, (0+Vl)一一 一, 1八,. ,.平均速度為 2,由題圖可知,車的實際位移不一定小于虛線所圍面積,選項Vi ,一 一 .圖線在ti時刻的斜率大于虛線在該處的斜率,表明實際加速度一定大于廠,選項C錯誤;在t 3t3t4時間內(nèi),速度圖線為曲線,說明速度是變化的,選項 D錯誤.第2節(jié)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及應用依澗和點強旱固木句 空 速直 城 達 動 的 規(guī) 律會"上岫運動1|'©推論群體運動鹿卷A沿井一條直線H不變的運動_*勾加速宜畿運動tn與外方向產(chǎn)歹Z用噓廛直縹跑動:&與皿方向逑度公式:p=頂館.1拉核強工mL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2.1/相

31、同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AaT.rkar1f中間時刻速度干廣=T'位移中點速度,,=_:旗”物體只在重力作用F從 斤帕卜落的運動M 速度公苴;p=位移公式】fl -_速度位移為系式:S鎮(zhèn)物體以一定初述度ttrlh森 作用下的運動黃度公式:g位移公式工A=*/*,gt1 速度位趨關(guān)系式;= 段法.全程甚 1222提不:加速度 相同 相反 vo+ at v0t+ ,atv - vo二vo+ v/vo+v 士-1 2aT (mv n) 靜止 gt 2gt 2gh豎直向上 重力 vogt 2gh【自我診斷】a判一判(i)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均勻變化的直線運動.()(2)勻變速直線運動是速度均勻變化

32、的直線運動.()(3)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是均勻增加的.()(4)勻加速直線運動1T末、2T末、3T末的瞬時速度之比為 1 : 2 : 3.()(5)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下落的高度與時間成正比.()(6)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體,上升階段與下落階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提示:(1) X (2) V (3) X (4) X (5) X (6) V做一做(多選)物體自O(shè)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B、C D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四點,測得AB= 2 m, BO3 m且物體通過 AB BC CD所用時間相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fA.可以求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 4 mC.可求得 O

33、A之間的距離為1.125 mD.可求得 OA之間的距離為1.5 m提示:選 BC.設(shè)加速度為 a,時間為T,則有A s=aT2=1 m,可以求得 CD= 4 m,而B點的瞬時速度vb=行,所以O(shè)B之間的距離為2VB、一,SOB?= = 3.125 m , OAN間的距離為 So* Sob 2a-Sab=1.125 m ,即 B、C選項正確.笏維突破甯迫-講端提升 考點1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知識提煉】1 .“一畫、二選、三注意”解決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幄據(jù)超意兩出物恨運M而J!較復雜的運動圖,帔工的過和宜觀柏喝/定嬰加小意圖為變速空戰(zhàn)爆??梢环瓡鴟妙用運動公式會,要愛活選擇合法的去式 /M

34、半功借印意到運動學方程時,方程 r,合發(fā)、 式中附一個物理電的青應同明蹄達通過程.一百顯而/切忌亂看公共2.對于運動學公式的選用可參考下表所列方法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沒有涉及的物理量適宜選用的公式vo、v、a、tx速度公式v = v。+ atvo、a、t、xv位移公式£ ,1 _£ 2x= vot +-atv。、v、a、xt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22c一v vo= 2axv。、v、t、xa平均速度公式v+ vo3.運動學公式中正、負號的規(guī)定直線運動可以用正、負號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況下,我們規(guī)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與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負值,當 V0=0時,

35、一般以a的方向為 正方向.【題組過關(guān)】1 . (2018 4月浙江選考)如圖所示,豎井中的升降機可將 地下深處的礦石快速運送到地面.某一豎井的深度為104 m,升降機運行的最大速度為8 m/s ,加速度大小不超過1 m/s 2假定升降機到井口的速度為0,則將礦石從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時間是()A. 13 s B . 16 s C . 21 s D . 26 s解析:選C.升降機先加速上升,加速距離為=白=32 m后勻速上升,再減速上升,2a減速距離 h3=h1=32 m 故中間勻速階段 h2 = 40 m,所以 t = 11 + t 2+13= (8+5+8)s =21 s,C正確.2 .物體

36、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 8 s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再經(jīng)過4s停下.關(guān)于該物體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速、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 : 1B.加速、減速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2 : 1C.加速、減速過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為2 : 1D.加速、減速過程中速度白變化率大小之比為2 : 1解析:選C.設(shè)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末速度為V,則加速階段的加速度 a1=r,減速階段的t 1加速度大小a2=",可知a1 :a2=t2 :t1=1: 2,則速度變化率之比為1 :2,故A、D錯誤;t 2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知,勻加速和勻減速階段的平均速度均為v = 2,

37、即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1 : 1,故B錯誤;加速階段和減速階段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 : 1,時間之比為2 : 1,根據(jù)x= vt得,位移之比為2 : 1,故C正確.考點2 處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常用方法【知識提煉】常用方法規(guī)律特點一般公式法v=vo+at, x = vot + ;at; v2 v2= 2ax使用時應注意它們都是矢量式,一般以Vo方向為正方向,其余物理量與正方向相同若為正,與正方向相反若為負平均速度法X V =對任何性質(zhì)的運動都適用;1- V = 2(Vo+V),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速度法Vt = V=2(Vo+V),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2比例法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38、或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利用比例法求解逆向思維法把運動過程的“末態(tài)”作為“初態(tài)”的方法.例如,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可以看做反向的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圖象法應用vt圖象,可把復雜的物理問題轉(zhuǎn)化為較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解決, 尤箕是用圖象定性分析,可避免繁雜的計算,快速求解【典題例析】例回(2020 浙江省名??记把簩殻┪矬w以一定的初速度沖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總長度為 l ,到達斜面最高點 C時速度恰好為零,如圖.已知物體運動到距斜面底端 Tl處的B點時,所用時間為t,求物體從B滑到C所用的時間.43解析法一:逆向思維法2a (t +1 bc)at Be物體向上勻減速沖上斜面,相

39、當于向下勻加速滑下斜面.故XBC= , XAC= XAC 又 XBC=,4由以上三式解得t BC= t .法二:基本公式法因為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減速運動,設(shè)物體從B滑到C所用的時間為tBC,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可得 v2 = 2axA(CD22vb= vo 2axAB Xab=二Xa®4Vo_由解得Vb= 2又 vb= vo at vb= at b由解得t BC= t.法三:位移比例法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位移之比為X1 : X2 :X3 :Xn= 1 : 3 : 5 :(2 n 1).因為XcB : XBA= : 4=1 : 3,而通過 Xba的

40、時間為t ,所以通過 Xbc的時間t BC= t .法四:時間比例法對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連續(xù)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為tl:t2 : t3 :tn=1 : (,2 1):(木閨:(y/n-y/n- 1).現(xiàn)將整個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圖所示,設(shè)通過BC段的時間為tx,那么通過 BD DE EA 的時間分別為 tBD= (2 1)tx, tDE= (,3W)tx,t EA= (2 一,3) t x,又 t Bd+ t De+ t EA= t ,解得 t x = t .舟|法五:中間時刻速度法利用推論: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VAC= v2=v°.又

41、v2= 2axAc,vB=2axBc,Xbc=.由以上三式解得vb='2.可以看成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 B點是這段位移的中間時刻,因此有tBC= t.法六:圖象法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作出v t圖象,如圖所示.利用相似S AOC cO及 AOC 4三角形的規(guī)律,面積之比等于對應邊平方比,得人-=示,且又-=-,S BDC CDS BDC 1OD= t, OC= t+tBc.,一 -、24( t + t BC)所以彳:晨,解得tBC= t.答案t【題組過關(guān)】1 .(2020 杭州市蕭山區(qū)第八高級中學期末)自駕游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旅游方式,在人煙稀少的公路上行駛,司機會經(jīng)常

42、遇到動物經(jīng)過公路的情形.如圖所示是一輛汽車正在以v=2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公路上沖出幾只小動物,司機馬上剎車,假設(shè)剎車過程是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 4 m/sC. 0.5 m/s解析:選C.將動車的運動逆向等效為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動車第7節(jié)車廂通過旅客過程,2at 2= 25 m,第6、7節(jié)車廂通過旅客過程,a(t + 4 s) 2=2X25 m,解兩式得:a=25(地1)2 m/s 2=0.5 m/s 2, C項正確.,小動物與 汽車距離約為55 m,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勻減速6 s末的速度為一4 m/sB.汽車一定撞上小動物C.汽車第二秒初的速度為16 m/sD.汽

43、車最后一秒的位移為 4 m解析:選C.由題可知初速度為 v = 20 m/s,加速度為a=- 4 m/s2,設(shè)經(jīng)過 3時間停止運動,則根據(jù)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可知:=5 s,可知汽車6 s末的速度為0,故A錯誤;a,“_一,o, 一 一一、.0 + V,、r , 一一,一八,、一由題可知,汽車剎車的距離為x=2 - 10= 50 m<55m即汽車沒有撞上小動物,故B錯誤;汽車第二秒初的速度即為剎車第一秒末的速度,根據(jù)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可知:vi=v+ati= 20m/s+( -4 m/s2x 1 s) =16 m/s,故C正確;根據(jù)逆向思維可知,汽車最后一秒的位移為x'1,212= 23t

44、=2X4X1 m=2 m,故 D錯反.2 . (2020 臺州質(zhì)檢)一旅客在站臺8號車廂候車線處候車,若動車一節(jié)車廂長 25米,動車進站時可以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他發(fā)現(xiàn)第6節(jié)車廂經(jīng)過他時用了 4 s,動車停下時旅客剛好在 8號車廂門口,如圖所示.則該動車的加速度大小約為()A. 2 m/s 2B. 1 m/s 2一 一2D. 0.2 m/s考點3 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知識提煉】1.三種常見的拋體運動規(guī)律三種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豎直卜拋運動條件初速度為0,只受重力初速度向上、只受重力初速度向卜、只受重力基本公式v=gtV= Vo gtv = vo + gth=2gt2.1.2h=

45、 vot -2gt.1.2h= vot +-gtv2= 2ghv2 v0= 2gh22v vo= 2gh2.豎直上拋運動特點對稱性時間t AB t BA)t A(j t CAc r4114速度7 A= V A能量A E)AB= | A EpBA|中 3多解性當物體經(jīng)過拋出點上方某個位置時,可能處于上升階段,也可能處于下降階段,造 成雙解,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這個特點【典題例析】(2020 (2020 浙江五校考試)一彈性小球自4.9 m高處自由下落,當它與水平地面每碰一次,速度減小到碰前的J重力加速度g取9.8 m/s 2,試求小球從開始下落到停止運動9所用的時間.2h解析小球第一次下洛經(jīng)歷的時

46、間為:t='/w=1s落地前的速度大小 v=gt = 9.8 m/s第一次碰地彈起的速度大小vi = 7v9 2vi7上升到洛回的時間ti = _g_ = 2X9 s7 2第二次碰地彈起的速度大小V2= - v9上升到落回的時間t2=2y2=2X 7 sg 97 n第n次碰地彈起的速度大小vn= 9 v9上升到落回的時間tn=2±=2X g從開始到最終停止經(jīng)歷的時間為:t-1 + 2X7+2X72+2x99917=8 s.19答案8 s【題組過關(guān)】1 . (2017 4月浙江選考)拿一個長約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閉,另一端有開關(guān),把金屬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

47、過來,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況.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氣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過來,再次觀察它們下落的情況.下列n=1 + 7X然A.玻璃筒充滿空氣時,金屬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樣快B.玻璃筒充滿空氣時,金屬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體運動C.玻璃筒抽出空氣后,金屬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樣快D.玻璃筒抽出空氣后,金屬片比小羽毛下落得快說法正確的是()B.(T TB) gC.(不一tB) g(tA-tB) gD. 8則A、答案:C2 .(2020 寧波質(zhì)檢)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從地面豎直上拋.已知小球兩次經(jīng)過較 低點A的時間間隔為Ta,兩次經(jīng)過較高點 B的時間間隔為Tb,重力加速度為g,B兩點間的距離為()(TaTb) gA.2

48、21M 1 Tb 2= 8gTA, hB= 2g 2高強演潴-知掂群升解析:選D.根據(jù)豎直上拋運動的對稱性可知,A、B兩點離最高點的高度分別為hA=2gTA1_ (tA-tB) g 一 一一8gTB, A、B兩點間的距離A h=hA-hB=8故D正確.隨堂檢測1. (2020 名校新高考聯(lián)盟聯(lián)考)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剎車線的長度是事故責任認定的重要依據(jù).剎車線是汽車剎車后, 停止轉(zhuǎn)動的輪胎在地面上滑動時留下的痕跡,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車剎車線的長度是 10 m,假設(shè)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5 m/s:則汽車開始剎車時的速度為()B. 10 m/sA. 5 m/sC. 15 m/sD. 20 m

49、/s解析:選B.剎車類問題,逆向思維法v2= 2ax,彳導v= >j2ax= 10 m/s.2. (2017 4月浙江選考)四月的江南草長鶯飛,桃紅柳綠,雨水連綿.伴隨溫柔的雨 勢,時常出現(xiàn)瓢潑大雨,雷電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閃電過后約2 s小明聽到雷聲,則雷電生成處離小明的距離約為()A. 6X102 m B . 6X104 m C . 6X 106 m D . 6X108 m答案:A3. (2016 10月浙江選考)某探險者在野外攀巖時,踩落一小石塊,約5 s后聽到石塊直接落到崖底的聲音.探險者離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A. 25 m B . 50 m C . 110 m D . 150

50、 m12,、一解析:選C.小石頭落入崖底,其下落過程可以看做自由落體運動,有h = gt2,代入數(shù)據(jù)得h=21x 10X 52m= 125 m考慮到聲音傳回來大約有 0.3 s,故下落距離應略小于 125 m 選項C正確.4.(2020 寧波質(zhì)檢)原地縱跳摸高是籃球和羽毛球重要的訓練項目.已知質(zhì)量 F60 kg的運動員原地摸高為 2.05 m,比賽過程中,該運動員重心先下蹲0.5 m ,經(jīng)過充分調(diào)整后,發(fā)力跳起摸到了 2.85 m的高度.假設(shè)運動員起跳時為勻加速運動,求:(1)該運動員離地面時的速度大??;(2)起跳過程中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3)從開始起跳到雙腳落地需要的時間.解析:(1)從開

51、始起跳到腳離開地面重心上升h1 = 0.5 m,離開地面到上升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心上升距離 h2= 0.8 m ,所以 v=R2gh2=/2X 10X 0.8 m/s = 4 m/s.(2)腳未離地過程中,v= 2ah1,得a=gh= 16 m/s2,對人分析 Fn mg= ma彳導Fn= mg1 560 N ,方向向下.+ ma= 1 560 N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運動員對地面的壓力為(3)加速上升時間11= = s =0.25 s,減速上升12 = = s =0.4 s ,加速下降和減 a 16g 10速上升時間相同,故總時間為 t = ti+2t2=1.05 s.答案:見解析課后達標

52、選擇題1 . (2016 4月浙江選考)宇航員在月球上離月球表面高10 m處由靜止釋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球表面上的時間大約是()A. 1.0 s B , 1.4 s C , 3.5 s D . 12 s答案:C2 .如圖所示是電源頻率為50 Hz的電磁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連續(xù)打下的六個點.則至f之間的時間為() n h 工d*fA. 0.02 s B . 0.10 s C . 0.12 s D . 0.60 s答案:B卜列工件運動的3.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勻速運動,在傳送帶的右側(cè)固定一彈性 擋桿.在t=0時刻,將工件輕輕放在傳送帶的左端,當工件運動到彈 性擋桿所在的位置時與擋桿發(fā)生碰撞,已知碰撞時間極短,不計碰撞 過程的能量損失.則從工件開始運動到與擋桿第二次碰撞前的運動過程中,v-t圖象可能正確的是()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