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會考復習資料第15章 動物的運動 1.運動的形成: 運動系統(tǒng)包括:骨、骨連結和骨骼?。黄渥饔檬侵С?、保護和運動;a. 骨的結構:骨膜、骨質、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的成骨細胞對骨的修復與長粗有關,血管為骨組織提供營養(yǎng)物質。 .骨髓,位于骨髓腔內及骨松質內,骨髓幼年時為紅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為黃骨髓,無造血功能,但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恢復造血功能;在骨松質內終身都有紅骨髓; .骨骺端軟骨層的細胞與骨長長有關;b.骨成分:成分有機物無機物特點成年約為1/3約為2/3既有彈性又有硬度青少年1/32/3彈性大,易變形老年1/32/3脆性大,易骨折 c.骨連結: 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骨連結叫關節(jié);關節(jié)的基
2、本結構包括關節(jié)面(關節(jié)頭和關節(jié)窩)、關節(jié)囊、關節(jié)腔三部分。 .關節(jié)軟骨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關節(jié)腔內的滑液可減少摩擦,增加了關節(jié)的靈活性,.關節(jié)囊的連接作用和關節(jié)周圍的韌帶增加了關節(jié)的牢固性。 d.骨骼:人體骨骼有206塊骨構成,分為中軸骨和附肢骨兩部分。 e.骨骼?。河杉‰旌图「箻嫵?,分為頭頸肌、軀干肌、四肢肌三大類群,有參與運動,維持體態(tài),保護內臟器官,參與呼吸,排便,表達情感,維持體溫等功能; 運動的形成:以骨為杠桿,以關節(jié)為支點,以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骨骼肌收縮受神經系統(tǒng)協(xié)調和控制,能量來源于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第16章 動物的行為7、動物的行為:指動物體在內外刺激下產生的活
3、動表現(xiàn)叫動物的行為,如運動、鳴叫、身體姿態(tài)或顏色的變化、散發(fā)出氣味等;動物行為受神經系統(tǒng)和激素的調節(jié),受遺傳物質的控制,這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分類:動物行為分為: a先天性行為生來就有、本能的行為,如蜘蛛結網、蜜蜂筑巢、鳥類營巢孵卵、哺乳動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b后天學習行為由后天的生活經驗、經歷的積累、自身適應性變化的過程(即通過學習而來的),如語言,鸚鵡學舌、猴子投籃、小狗做算術等;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 a取食行為; b領域行為動物用氣味、姿態(tài)、鳴叫等方式保衛(wèi)自己的領域的行為;如狗撒尿 ; c攻擊行為同種動物之間; d防御行為動物為保護自己、防御敵害,更好的生存而進行的行為,如
4、保護色可隱蔽自己(變色龍)或警告敵人(招潮蟹); e繁殖行為動物為繁衍后代而進行的兩性的識別、占有繁殖空間、求偶、交配、孵卵以及撫育后代的行為 f節(jié)律行為有周期性的行為,如公雞打鳴,鳥遷徙; g社群行為聚居的動物;蜜蜂、螞蟻、猴子、狒狒等。動物行為的研究方法: a觀察法:沒有實驗,不影響或盡量少的影響動物原本的生活;如法布爾對昆蟲的研究 b實驗法:既有實驗,也不能缺少觀察,對動物施加影響;如弗里施對蜜蜂色覺的研究、廷伯根對銀鷗幼雛求食行為的研究和勞倫斯對小野雁學習行為的研究;第17章生物圈中的動物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動物與環(huán)境是相互作用的,動物適應環(huán)境,也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 動物的保護: a動物多
5、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其中遺傳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的基礎; b保護動物多樣性需要在遺傳物質、物種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三個層次上制定保護戰(zhàn)略和采取保護措施; c保護動物多樣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具體方法就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如四川的臥龍、王朗自然保護區(qū)分別保護著大熊貓和金絲猴);陜西洋縣(朱鹮)、青海湖鳥島(斑頭雁、棕頭鷗)。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單細胞: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藍藻、酵母菌、單細胞藻類等;多細胞:各種霉菌和大型真菌等;無細
6、胞結構: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等。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土壤是其活動的主要場所,生物體表和體內是其活動的重要場所; 微生物按營養(yǎng)方式分為: 自養(yǎng)微生物(屬于生產者):能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將無機物轉變?yōu)閮δ苡袡C物,滿足自身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如: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等。 寄生微生物(屬于消費者):一些細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體的體內或體表,并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如:引起頭癬、腳癬的真菌、艾滋病毒、痢疾桿菌、炭疽桿菌、肺炎雙球菌等。 腐生微生物(屬于分解者):一些細菌和真菌能夠分解枯枝落葉、動物尸體和糞便等中的有機物,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如:乳酸菌、枯草桿菌、霉菌、蘑
7、菇、銀耳、竹蓀、靈芝、紅托鵝膏等。腐生性微生物能將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將無機物歸還到非生物環(huán)境,以供綠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分解者,對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固氮性微生物:如根瘤菌、鏈球菌等。 微生物的特點:代謝活動快,繁殖速度快,因此分布廣,數量大。細菌 : 單細胞,有細胞壁、膜、質,無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真菌:單細胞或多細胞,有細胞壁、膜、質,有真正的細胞核,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缺氧時,酵母菌分解葡萄糖而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稱為酒精發(fā)酵。 病毒: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內核構成,依據病毒寄生的宿主不同,分為:植物病毒、動物
8、病毒(也叫噬菌體)及細菌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在病毒遺傳物質指導下生成新病毒。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1、人的生殖與發(fā)育: 生殖系統(tǒng): 睪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 新生命的孕育: 受精作用完成的場所是輸卵管,形成受精卵;胚胎發(fā)育的場所是子宮。 胚胎在母親子宮內發(fā)育(大約9個月280d左右),叫做妊娠; 受精卵分裂及胚胎發(fā)育初期,由卵黃提供營養(yǎng)物質;胚胎發(fā)育中后期通過臍帶和胎盤由母體提供營養(yǎng)物質;青春期發(fā)育特點:a身高體重突增;b腦和內臟功能趨于完善;c性發(fā)育和性成熟 各種現(xiàn)象: 生殖指生物產生后代和繁衍種族的過程; 發(fā)
9、育指生物體的結構由簡單到復雜,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變化; 生長指生物體體積增大,體重增加的變化; 月經是指女孩進入青春期,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xiàn)象; 遺精是指男孩進入青春期,有時在睡夢中出現(xiàn)的精液排出的現(xiàn)象;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叫第一性征,男女出現(xiàn)的其他性別差異,叫第二性征。2植物、動物、微生物的生殖:A.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由親體產生的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和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包括營養(yǎng)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無性生殖的優(yōu)點是產生的子代個體數量多,繁殖速度快,且子代能穩(wěn)定保持母體的遺傳性狀。 B
10、.動物的受精方式:體外受精和體內受精(雌性體內) C.動物的胚胎發(fā)育主要有胎生和卵生。種子植物生殖方式:a.有性生殖利用種子繁殖 b.無性生殖扦插、嫁接和壓條(即營養(yǎng)生殖)以及組織生殖昆蟲的發(fā)育變態(tài)發(fā)育:很多動物在從幼蟲到成蟲的過程中,幼蟲的形態(tài)、生理、習性等發(fā)生一系列顯著變化,稱為變態(tài)。a.不完全變態(tài)(變態(tài)發(fā)育的過程經歷了受精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如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b.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如蜜蜂、螞蟻、蝴蝶、蚊、蠅、金龜子等) .青蛙等兩棲動物:體外(水中)受精、變態(tài)發(fā)育 鳥類:卵生、體內受精(受精發(fā)生在雌性輸卵管上端)、胚胎體外發(fā)育。第20章 遺
11、傳與變異: 1、 生物體表現(xiàn)出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征,在遺傳學上叫做性狀; 2、 同一生物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總稱為相對性狀; 3、 遺傳:性狀可以由親代傳給子代的現(xiàn)象叫遺傳; 4、變異:親子之間性狀存在差異的現(xiàn)象稱為變異,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5、染色體數量:人體細胞23對(46條); 性細胞23條(是體細胞染色體的一半)染色體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質,1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長鏈;基因是DNA長鏈上的片段,基因是染色體上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是有遺傳效應的片段,基因決定性狀;1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基因是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
12、表現(xiàn)的。 6、規(guī)律:在體細胞中,染色體和基因都是成對存在,在配子(即性細胞:精子和卵細胞)中是單個存在的,性狀是由相應的特定基因控制的,在成對的基因中,兩個不同的基因,稱為等位基因(如Aa),在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現(xiàn)的基因稱為顯性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不能得到表現(xiàn)的基因稱為隱性基因(小寫字母表示)。 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aa等叫個體的基因型;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xiàn),如有耳垂、無耳垂等,叫做個體的表現(xiàn)型?;螂S配子代代相傳。例: 父Aa 母Aa (此處A表有耳垂基因,a表無耳垂基因)配子: A或a A或a (配子即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子女:AA Aa Aa aa有耳垂基因
13、型:AA Aa 出現(xiàn)機率為75% 無耳垂基因型:aa 出現(xiàn)機率為25%7、 性別的決定:人的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的,有22對叫常染色體,決定性別的一對叫性染色體。 男性性染色體中,一條為X染色體,另一條為Y染色體; 女性性染色體中,兩條都是X染色體。性細胞:男性性細胞(精子)染色體為22條常染色體和1條X(或Y)染色體; 女性性細胞(卵細胞)染色體為22條常染色體和1條X染色體。 當含X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即受精卵性染色體為XX,后代為女孩;當含Y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即受精卵性染色體為XY,后代為男孩;因此生男生女決定者為父親。 8、遺傳?。菏怯蛇z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 近親:三代以內有共同祖先
14、的人; 禁止近親結婚是由于近親結婚雙方的隱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時傳遞給子女,會增加后代患遺傳病的機率。第21章 生命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巴斯德的“鵝頸燒瓶實驗”得出“生生論”: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質不能隨時自發(fā)地產生新生命。2、化學進化論認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質通過化學途徑逐漸進化來的: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 原始大氣中 (有機小分子) 原始海洋中 ( 原始生命),米勒實驗: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氫、氨、甲烷和水蒸汽;現(xiàn)在大氣主要成分:氮、氧、二氧化碳等,該實驗證明了無機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機小分子。3、生物的進化:生物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一代又一代的發(fā)生著改變,
15、即生物的進化。 4、化石: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統(tǒng)稱為化石,化石是最有說服力、最重要的生物進化證據。5、化石的作用是了解生物進化的趨勢,了解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及進化關系。例:始祖鳥化石證明:鳥類由古代爬行動物進化而來。6、生物進化總的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7、地球的生命史:魚類、裸蕨類出現(xiàn)在古生代中期; 兩棲類、蕨類出現(xiàn)在古生代后期; 爬行類、裸子植物出現(xiàn)在中生代; 哺乳類、被子植物出現(xiàn)在新生代。8、自然選擇是由英國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學說是生物進化理論的核心,自然選擇的選擇者是自然環(huán)境,生存競爭是自然選擇的途徑,生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在生存競
16、爭中適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在人為條件下對生物進行的選擇稱為人工選擇9、人類的起源與進化:現(xiàn)代類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人類和現(xiàn)代類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人類和猿的區(qū)別在于兩足直立行走;現(xiàn)代人種:蒙古利亞人種、高加索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第22章 物種的多樣性1、生物的分類:根據性狀差異的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將生物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門別類;其中種是最基本的單位。把各個分類等級按其高低和從屬關系順序地排列起來,就構成生物分類的階層系統(tǒng)。2、植物的主要類群有: 藻類植物無根、莖、葉分化;衣藻、石莼、海帶、馬尾藻、黑角菜
17、、紫菜、石花菜等。 苔蘚植物有莖、葉分化,有假根;地錢、葫蘆癬、小墻癬等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分化;貫眾、卷柏、腎蕨、芒萁、巢蕨等,桫欏為現(xiàn)在僅存的樹蕨; 種子植物利用種子進行繁殖;種子植物的兩個基本特征是:體內有維管組織韌皮部和木質部;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分為裸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種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又分為單子葉植物(平行葉脈)和雙子葉植物(網狀葉脈)。 3、植物的生殖方式: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是進行孢子生殖,統(tǒng)稱為“孢子植物”;4、動物分兩大類:身體里沒有脊椎骨的無脊椎動物和身體里有脊椎骨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 a.原生動物是現(xiàn)在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結構
18、最簡單的單細胞動物; b.節(jié)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大、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具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發(fā),保護體內器官;一般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其中昆蟲是唯一能飛的類群;家蠶、蜜蜂、蝎子、土鱉、蝦、蟹、棉鈴蟲、稻螟等是節(jié)肢動物。脊椎動物:動物界中結構最復雜、進化地位最高的一大類群。包括魚類、兩棲類(大鯢、青蛙、青螈、蟾蜍等)、爬行類(變溫動物,體內受精、卵生,蛇、龜、蜥蜴、揚子鱷、壁虎等)、鳥類(恒溫動物,體內受精,卵生,鸚鵡、企鵝、鶴、鷹等)、哺乳類(體表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大腦高度發(fā)達,豬、馬、牛、羊、狗、兔子、蝙蝠、鯨魚、白鰭豚、人等)。第23章 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穩(wěn)定性1、什
19、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環(huán)境共同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及成分間的關系: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 植物(生產者) 動物(消費者) 微生物等(分解者) 非生物環(huán)境 (陽光、水分、土壤、空氣、濕度、溫度等)3、不同角色的生物的作用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生產者將無機環(huán)境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一部分自己利用,一部分被消費者消耗掉,為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消費者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起到物質和能量的傳遞作用;分解者將自然界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再被生產者利用;生產者 消費者4 分解者4、食物鏈和食物網:什么是食物鏈及食物網:不同生物之間
20、由于食物關系形成的鏈條關系叫食物鏈;不同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形成的網狀結構叫食物網;例:食物鏈: 水稻 蝗蟲 青蛙 蛇 鷹,“ ”為生產者,“ ”為消費者;一條食物鏈是從生產者(植物)開始的,最頂級消費者結束的;食物網:在食物網中有多條食物鏈( 條),每一個生物體表示一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最多的表示食物鏈最長;一個食物鏈(網)中,生物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如:(草 兔 狐,如果大量捕殺狐,直接導致的是兔的敵人減少,因此兔的數量先上升,但由于兔增多,草又減少所以兔的數量也會隨之減少;)生物圈中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都來源于太陽能;在食物鏈中,能量沿著食物鏈依次逐級遞減的流動;在食物鏈中,生產者數量和能量是最多的,然后沿著食物鏈,數量和能量依次減少。 組成各種生物體的物質都來源于無機環(huán)境,通過食物鏈(網)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功能。4、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定義:生態(tài)系統(tǒng)經過長期的發(fā)展過程,形成生物與非生物物質、能量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低軌互聯(lián)網星座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碳封存解決方案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木屑制粒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家用吊扇燈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非動力重力滾筒輸送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超聲波封訂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PTC熱敏電阻燒結爐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纖維蛋白密封劑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全向堆高AGV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天花板安裝防護罩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完整版)牧場物語精靈驛站詳細攻略
- 鉗工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醫(yī)藥高等數學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第4章操作臂的雅可比
- 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 單詞默寫表 漢譯英
- 學校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辦法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下)21第九編晚清文學 緒論
- 2023年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外科學-第三章-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課件
- 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課件
- 最新卷宗的整理、裝訂(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