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學案)答案_第1頁
荊軻刺秦王(學案)答案_第2頁
荊軻刺秦王(學案)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荊軻刺秦王課前預(yù)習導學案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更慮之(ge ng) 樊於期(w u)以藥淬之(cu )1忤視(w u)變徵之聲(zh 1)瞋目(ch e n)卒起不意(c u ) 夏無且(j u) 被八創(chuàng)(chu a ng )箕踞以罵(j i j u)二、通假字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高興。2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復(fù)命)。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a辰,害怕。5.圖窮而匕首見見,同“現(xiàn)”,出現(xiàn)。6.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7.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三、古今異義1.今行而無 信,則秦未可親也古義:憑信之物。2.秦

2、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今義:書信。古義:重金征求。今義:購買。3.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jīng)濟困難。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咼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5.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古義:袒露一只臂膀。今義:指偏護一方,保護一方不受傷害。8.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古義:在這時。今義:連詞,表順承。9.持千金之幣物古義:禮品今義:錢幣。10.愿大王少假借之古義:寬容、原諒。今義:利用某種名義、力量等來達到目的。11.秦王方還柱走古

3、義:跑今義:步行。12.諸郎中執(zhí)兵古義:宮廷侍衛(wèi)今義:指中醫(yī)。13.左右既前,斬荊軻今義:古乂:周圍侍從。表方向或大約。四、詞類活用現(xiàn)象:(一)名詞的活用1進兵北略地(向北)3.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早晚)5. 函封之(用匣子)2. 發(fā)盡上指冠(向上)7. 士皆垂淚涕泣(哭)9. 非有詔不得上(上前)10. 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荊軻顧笑武陽,4.箕踞以罵曰(像簸箕一樣)6.皆白衣冠以送之(穿著白衣戴著白帽)8.乃朝服,設(shè)九賓(穿上早朝的衣服)前為謝曰/左右既前,斬荊軻(走上前)(二)使動用法使使以聞大王(使聽聞)(三)形容詞的活用1. 太子遲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 2. 群臣怪之(形

4、容詞的意動用法,以 3. 其人居遠未來(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五、文言句式:(一)判斷句1.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3.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二)省略句1. 秦王購之(以)金千斤3.欲與(之)俱(三)被動句1.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四)介賓短語后置句1. 常痛于骨髓3.給貢職如郡縣(五)定語后置句1.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六、重點實詞、虛詞1.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心)2. 顧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不過)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回頭) 荊軻顧笑武陽(回頭)3. 發(fā)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打開)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出發(fā))4. 就為遲)為怪)2.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2. 見燕使者(于)咸陽

5、宮4. 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2.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2. 燕王拜送于庭2.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乃遂私見樊於期(私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探望,拜訪)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去卩)發(fā)盡上指冠(頭發(fā))11.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詞用作動詞,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和送別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登上)5. 誠誠能得樊將軍首(如果真的,果真)6. 兵進兵北略地(軍隊)不得持尺兵(兵器)7. 窮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走投無路)8. 陳恐懼不敢自陳(陳說)9. 還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回來) 秦王還柱而走(環(huán)繞)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旋轉(zhuǎn),掉轉(zhuǎn))10. 圖唯君圖之(考慮)11. 遇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對待)

6、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12. 為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 ”( 處理) 乃為裝遣荊軻(準備)13. 而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表遞進)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表因果)軻自知事不就(成功)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的確,確實)不及召下兵(士兵)猶厭言兵(戰(zhàn)爭)圖窮而匕首見(窮盡)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陳列)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再,又)歸來頭白還戍邊(仍然)圖窮而匕首見(地圖)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待遇)乃令秦武陽為副(擔任)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因為)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發(fā)出)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表承接)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7、表修飾)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表轉(zhuǎn)折)七、固定用法1.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2. 然則將軍之仇報(既然這樣,那么)3. 荊軻有所待(有”的)4.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復(fù)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 ”的原因。)5.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6. 以故荊軻逐秦王(因此)八文化常識1 卿:古代對人的敬稱。2 古時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變徵是徵音的變調(diào),聲調(diào)悲涼;羽, 聲調(diào)激憤。3 中庶子:管理國君的車馬之類的官。4 .郎中:宮廷的侍衛(wèi)。5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

8、作,又稱國策。記事年代起于戰(zhàn)國初年,止于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游說之 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其散文主要是秦疏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zhàn)國策敘錄。九、多讀厚積1課本素材公元前227年,荊軻帶著燕督亢之地圖和樊於期的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 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秋風蕭瑟,筑聲悲涼,感人肺腑。撼人心魄源 于凄慘悲愴氣氛的呈現(xiàn)。送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聽者 皆垂淚涕泣”,繼而 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后,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

9、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之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運用示例丨渴望壯烈可以說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壯烈不因生命的長短而改變,壯烈也不因生命的尊卑而“彼尊我卑”。壯烈就是壯烈,壯烈的人生誰都有權(quán)利擁有。人生一世譬如草木一 秋,理應(yīng)為這個世界留下些鏗鏘的跫音和深深的足跡。卓爾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讓人贊嘆唏噓;汪洋恣肆的長江嘯傲百川,讓人扼腕擊節(jié);司馬遷忍大辱而著史記,讓人高山仰 止;屈大夫不隨俗而沉汨羅, 讓人一酹江月。當荊軻義無反顧地踏上刺秦之路,耳邊響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時,是何等的壯烈;當譚嗣同引頸就戮菜市口, 高吟“有 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時,又

10、是何等的壯烈!生命之花只要開得燦爛, 開得輝煌,花期長短之論又何足道哉!2.美文共賞壯哉,荊軻 唱一曲別離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揾一把英雄淚,“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你作別了白衣冠的太子丹,踏上了無歸期的秦國路,丟開生死,守住承諾。壯哉,荊 軻! 你是一名劍客。劍道曾經(jīng)是你畢生的追求, 游俠天下曾經(jīng)是你唯一的夙愿。 一襲青衫, 三尺長劍,涉過了吳越的水,翻過了齊魯?shù)纳?。烈烈長風,你倚劍而行;皚皚白雪,你把酒而歌。劍客的生活是簡單的,而劍客的性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 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

11、,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將軍豈有意乎”,干脆不委婉;于是有了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坦蕩不留痕。然而, 你憑著一名劍客一往無前的氣勢,挾一把匕首闖入秦宮,只為守住那份承諾。 你也是一位忠臣。雖然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遠大理想,卻有著“生死何須顧,情義一肩挑”的強大信念。秦軍破趙,兵至燕國邊境,你知道,此誠危急 存亡之秋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身為燕人的你,沒有退卻,更沒有逃避,絕世的劍法敵 得過千千萬萬如狼似虎的秦軍嗎?怎樣以己之力保全燕國呢?多少次夜不成眠,多少次食不知味,你原本豁達的心變得沉重起來了。太子丹的囑托,樊於期的信任,燕地百姓的希望,使你守住一份承諾:刺殺嬴

12、政,別無選擇。 你更是一位智者。 你的智,不是晏嬰巧答楚王的善辯之智;不是鄒忌諷勸齊王的善諫之智;也不是孫臏減灶敗魏的將兵之智。你的智,是“身處江湖,心系天下”的大智。太子 問策時,你提出以樊將軍之首獻秦王,足見你的深謀遠慮;進入強秦,又以千金資物厚遺寵臣蒙嘉,足見你的計劃周詳;秦宮進見,武陽色變振恐而你笑著道歉,足見你的應(yīng)變機敏。而真正凸現(xiàn)你大智的莫過于揮匕的一瞬間,僅僅一案之隔,武功超卓的你難道這么輕易讓嬴政逃脫?淬毒的匕首竟會劃不破嬴政的肌膚?這是你早有計劃還是臨時決定? 一切不得而 知。但我從中看到了你睿智的目光投在了全天下的百姓身上:刺秦失敗,燕國必亡,天下統(tǒng)一,百姓就不再遭受戰(zhàn)亂之

13、苦。 你以己之身換來天下蒼生的福澤, 荊軻幸甚!于是匕首擲中 銅柱的一剎那,便如耀眼的恒星照亮了戰(zhàn)國的天空。 謹守你的承諾, 以生命的代價報答了太子的厚待; 獻出你的生命, 為天下的黎民百姓 結(jié)束了一個漫長的戰(zhàn)爭噩夢。 勇者無懼,忠者無畏,智者無己。壯哉,荊軻!荊軻刺秦王課后練習課內(nèi)知識檢測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兩項是()A.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E. 偏袒扼腕而進。B. 秦王還柱而走。F.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C.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G. 秦王必說見臣。D.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答案:C E o A.反返;B.還t環(huán);D.振t震;F.卒t猝;G.說t悅2. 下列語句中加點

14、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D )A.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C.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B. 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3.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 封之 又前而為歌曰 乃朝服,設(shè)九賓D.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 使使以聞大王 箕踞以罵曰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 也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 之 皆白衣冠以送之A. B. B. C. D. 答案:C。皆為名詞做動詞4. 從詞類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 非有詔不得上.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B. 乃欲以生.劫之D.樊於期乃前.曰 答案:Bo B項是動詞作狀語,活生生地。其它都是名詞

15、用作動詞。5. 依據(jù)詞類活用情況,與例句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A.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C.皆白衣冠 以送之至易水上B. 又前而為歌D.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答案:Ao A名詞作狀語,B方位名詞作動詞,C名詞作動詞,D意動用法。6.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禮品C.前為謝曰 謝:道歉,道謝。B. 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遺:贈送D. 圖窮而匕首見 窮:窮盡答案:G謝:謝罪。7. 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人不敢與忤視忤:逆。B. 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被:表被動關(guān)系。C. 燕王

16、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懼怕。 D士皆瞋目 瞋目:形容發(fā)怒時瞪大眼睛的樣子。 答案:B8. 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 愿大王少假借之 少:稍微。B.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 發(fā):發(fā)放。 答案: B。 發(fā):打開。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 今行而無信信:相信。)C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弓I:舉起。D. 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被:受。A )B. 顧計不知所出耳顧:不過,只是。表示輕微的轉(zhuǎn)折。C. 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喜歡,高興。D. 進兵北略地略:掠奪、奪取。10. 下列各組中詞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C )A. 見: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B. 圭寸:又欲肆其西圭寸C

17、. 遺:使人遺趙王書D. 比:比諸侯之列風吹草低見牛羊函封之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朋比為奸11下列各句中, “以”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C.而乃以手共搏之B.使工以藥淬之D.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答案:A。A項是介詞,表原因,因為。B、C、D三項都是介詞,表工具,用。12 . 選項中的“而”與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荊軻和而歌A . 又前而為歌。B . 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C .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進。D .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答案:例句中“而”表修飾,選B。 A 項表承接; B 項表修飾; C 項表并列; D 項表

18、轉(zhuǎn)折。13.對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C ) 秦王還柱而.走 (秦王 )乃以.手共搏之 圖窮而.匕首見 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A. 不同,不同C.不同,相同B. 相同,不同D.相同,相同14.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 秦武陽奉地圖匣左手把秦王之袖,而 右手持匕首揕之B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而乃以手共搏之乃引其匕首提秦王C愿大王少假借之群臣怪之D.而乃以手共搏之答案:A。A項,連詞,表并列。(B項,介詞,按照;介詞,用。 C項,代詞,代人,代指 秦武陽;代詞,代事,代“秦武陽色變振恐”這一表現(xiàn)。D項,副詞,“僅”;后者為

19、副詞,“丁 曰”、“于是”。)群臣侍殿上者15. 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A. 和相同,和相同C.和不同,和相同B. 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不同 答案:B。(、定語后置;被:遭受,不是被動句;“見”是被動句的標志)16. 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現(xiàn)象與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 )A.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C.嘉為先言于秦王B. 見燕使者咸陽宮D.使畢使于前1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譯文:(2)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譯文:(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

20、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譯文:答案:(1)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門客,都穿著白衣服戴著白帽子給他送行。(2)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環(huán)繞著柱子跑。大臣們都被驚嚇到了,事情突然發(fā)生,沒意料到, 全都失去常態(tài)。(3)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強迫你訂立盟約來回報太子。18. 根據(jù)句子的語境,補寫出橫線處的句子。(1)荊軻刺秦王中,表現(xiàn)同仇敵愾的畫面的句子是“,(2)荊軻刺秦王中,通過環(huán)境描寫來渲染氛圍,表現(xiàn)荊軻慷慨赴難、為國捐軀的精神的 句子是“ :。答案:(1) 士皆瞋目 發(fā)盡上指冠 (2)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19. 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文章開篇寫秦軍

21、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連用 破”虜”收”進”略”至 六個動詞,以短促的語氣交代逼人的形勢,渲染了緊張、危急的氣氛。B. 太子丹在大軍壓境之際,心生恐懼,向荊軻說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一語,婉轉(zhuǎn)含 蓄,既有意向荊軻說明燕國的處境,也含有催促荊軻行動之意。C. 荊軻三問樊於期,先動之以情,激起樊與秦的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曉之以理,說明此舉 一可報仇,二可解燕國之患;最后告之以謀,讓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動計劃。D. 荊軻赴秦刺殺秦王就必須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關(guān)鍵。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荊軻的俠 肝義膽,果敢勇決,擅長辭令;而樊於期就顯得頭腦簡單,過于輕信。答案:D。荊軻義薄云天,視死

22、如歸,他能深謀遠慮,機智沉著;樊於期自刎獻身,既表現(xiàn) 了他的義勇剛烈,也表現(xiàn)了他對荊軻的理解與信任。二、課外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李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nèi)人。商隱幼能為文。令狐楚鎮(zhèn)河陽,以所業(yè)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禮之,令與諸子游。楚鎮(zhèn)天平、汴州,從為巡官,歲給資裝,令隨計上都。開成二年,方登進士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調(diào)補弘農(nóng)尉。會昌二年,又以書判拔萃。 王茂元鎮(zhèn)河陽,辟為掌書記,得侍御史。茂元愛其才,以子妻之。茂元雖讀書為儒,然本將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時德裕秉政,用為河陽帥。德裕與李宗閔、楊嗣復(fù)、令狐楚大相讎怨。商隱既為茂元從事,宗閔黨大薄之。時令狐楚已卒子绹

23、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 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diào)會給事中鄭亞廉察桂州,請為觀察判官、檢校水部員外郎。大中初,白敏中執(zhí)政,令狐 绹在內(nèi)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亞坐德裕黨,亦貶循州刺史。商隱 隨亞在嶺表累載。三年入朝,京兆尹盧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箋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隱屢啟陳情, 绹不之省。弘正鎮(zhèn)徐州,又從為掌書記。府罷入朝,復(fù)以文章干绹,乃補太學博士.。會河南尹柳仲郢鎮(zhèn)東蜀,辟為節(jié)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專殺左遷,商隱廢罷,還鄭 州,未幾病卒。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從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隱,自是始為今體 章奏。博學強記,下筆不能自休,尤善為誄奠.之辭。與太原溫庭

24、筠、南郡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文思清麗,庭筠過之。而坎壈終身。(節(jié)選自舊唐書,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 時令狐楚已卒/子绹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diào)/B. 時令狐楚已卒子/绹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diào)/C. 時令狐楚已卒/子绹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diào)/D. 時令狐楚已卒/子绹為員外郎/以商隱背恩尤惡/其無行/俄而茂元卒來游京師/久之不調(diào)/ 答案:A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

25、歲行成年加冠之禮,因未及壯年,故稱弱冠。B. 釋褐”指脫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換上官員的服飾,比喻開始擔任官職。C. 博士”是古代學官名。唐有太學博士、算學博士等,皆教授官。D. 誄”和 奠”都屬于祭文, 誄”多用作 上對下”尊對卑”,奠”則沒有這樣的要求;誄文是 韻文,奠文則不一定是韻文。答案:A。弱冠”是指男子二十歲。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李商隱幸得貴人助:令狐楚因為李商隱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禮敬,使其與讀書人交游;王 茂元愛惜李義山的才華,把女兒許配給他。B. 李商隱得到令狐楚的賞識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給他衣食,還讓他隨考核官吏到上 都任職,又提拔他

26、為秘書省校書郎。C. 李商隱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賞識,又恰恰因為二人的黨派之爭陷入困境,被令狐 绹視為忘恩負義、品行不端之人。D. 李商隱能寫古文,不喜歡講究對仗,進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開始寫今體帶對偶的章奏。 他文思清麗,尤其擅寫誄文和奠文。答案 B解析 李商隱在令狐楚的幕下是擔任巡官,但并非是朝廷命官。開成二年,他才考中進士, 脫去布衣?lián)蚊貢⌒伞?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茂元雖讀書為儒,然本將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時德裕秉政,用為河陽帥。譯文:(2)而俱無持操,恃才詭激,為當涂者所薄。名宦不進,坎壈終身。答案:(1)王茂元雖然讀書為儒生,但原本是武將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時待他就很好,當時李德裕掌權(quán),就起用他擔任河陽主帥。但(他們)都不能堅守節(jié)操,仗著自己的才能,(行為)怪異偏激,被當權(quán)者鄙薄。(因而)得不到有名官宦的推薦,終身(仕途)坎坷。參考譯文李商隱,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