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摩擦力課后練習題_第1頁
高一物理摩擦力課后練習題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后優(yōu)化訓練全解全析我夯基我達標1. 下列關于滑動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A. 滑動摩擦力一定是阻力B. 滑動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C. 滑動摩擦力總是與物體間正壓力的方向垂直D. 物體做減速運動,一定是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解析:滑動摩擦力可以充當阻力,也可以充當動力,所以A錯。其總是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所以B對。彈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而摩擦力的方向又與接觸面相切,所以C對。物體做減速運動,可能受到外力作用。答案:BC2. 關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B. 靜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C. 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靜

2、止的D. 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一定有靜摩擦力的作用解析:物體是否受靜摩擦力要看物體間是否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其方向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答案:B3. 用手握住一個豎直的瓶子,停在空中,關于瓶子所受的摩擦力,說法正確的是()A. 握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B. 手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C. 摩擦力不變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解析:此題可由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靜摩擦力等于重力,與手的握力大小無關。答案:C4. 三個質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做勻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C做減速運動,那么它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系應是()AfB

3、>fA>fCBfA<fbVfCC.fB=fA=fCD.不能比較大小解析:由f=卩N知F的大小只與卩和f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由于該題中N與重力G相等,故F相同。答案:C5(經典回放)運動員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攀上和勻速下滑時,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別為f上和f下,那么它們的關系是()A. 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B. 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D.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解析:此題可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判斷,運動員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上攀和下滑摩擦力方向都向上。答案:C6.水平的皮帶傳送裝置如圖3-3-8所示,皮帶的速度保持不

4、變,物塊被輕輕地放在A端皮帶上,開始時物塊在皮帶上滑動,當它到達B位置后停止滑動,隨后就隨皮帶一起勻速運動,直到傳送到目的地C端。在傳送過程中,該物塊受摩擦力的情況是(A. 在AB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B. 在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C. 在BC段不受摩擦力D. 在BC段受水平向右的靜摩擦力解析:根據(jù)開始時物塊在皮帶上滑動,直到它到達位置B,所以在該過程中存在滑動摩擦力,AB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到達B后(由于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左運動,所以物塊在慣性)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根據(jù)平衡知識可知,這時物塊不受摩擦力作用。答案:BC7. (安微合肥模擬)如圖3-3-9所示,質量為20kg的物

5、體,沿粗糙水平地面以某一速度開始向右運動,一水平向左的力F=10N作用于物體上,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為(取g=10N/kg)()圖3-3-9A.10N,向右B.10N,C.20N,向右D.20N,向左向左解析:此題不要被施加一個外力所迷惑,物體向右運動,摩擦力的方向就向左,大小等于動摩擦因數(shù)與壓力的乘積。由f=iN得,f=0.1X20X10N=20N。答案:D8. 某人推著自行車前進時,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為某人推著自行車前進時,擦力為f1,對后輪的摩擦力為f2;當人騎著自行車前進時,輪的摩擦力為f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f1與車前進方向相同B.f

6、C.f3與車前進方向相同D.f地面對前輪的摩地面對前輪的摩擦力為f3,對后2與車前進方向相同4與車前進方向相同解析:推著自行車前進時,兩車輪都受向后的摩擦力,與運動方向相反;騎車前進時,后輪產生動力,受向前的摩擦力,前輪仍受向后的摩擦力。答案:D9. 用力F將一質量為m的物體擠壓在豎直墻上,墻是粗糙的,設二者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若將力F撤掉,物體在下滑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解析:F撤掉后,物體與墻面只是接觸而沒有擠壓,彈力為零,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也為零。答案:010. 質量為m的木塊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滑行,長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11,木板與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12,已知

7、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水平地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解析:木塊在質量為M的長木板上滑行,其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靜止狀態(tài),其摩擦力為靜摩擦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木塊對木板的力為衡,水平地面對長木板的摩擦力也是12mg答案:12mgi2mgO2mg而木板處于卩2mg由二力平0.38,與地面間11. 物體的重力為200N,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的最大靜摩擦力是80N。(1) 用50N的水平方向力推物體,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N。(2) 至少用N的水平力,才能把物體推動。(3) 物體運動起來以后,若使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應在水平方向加N的推力。(4) 物體

8、在運動過程中,若把水平推力增加到80N,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No此后若把推力減小到50N,直到靜止前,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No(6)若撤去外力,直到靜止前,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No解析:(1)因為50N小于最大靜摩擦力80N,物體靜止,故摩擦力為50N。(2)應用80N的力才能將物體推動。因為只有推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物體才可以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運動起來后,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根據(jù)f=卩N,N=200N,得f=0.38X200N=76N,故應加76N的推力。物體運動以后,物體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f=卩N,f=0.38X200N=76N。推力減小后,物體減速運動但物體仍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故f

9、=卩N,f=0.38X200N=76No撤去外力后,物體仍向前運動,還是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f=卩N,f=0.38X200N=76No答案:(1)50(2)80(3)76(4)76(5)76(6)7612. 如圖3-3-10所示,重力G=20N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當物體受到兩個水平推力R=10NF2=4N作用時,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求此時的摩擦力。若將R撤去,摩擦力又如何?圖3-3-10解析:物體受到兩個水平推力作用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根據(jù)平衡條件確定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6N水平向左4N水平向右我綜合我發(fā)展13. 如圖3-3-11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木塊A放在B的

10、上面,A的右端通過一不可伸長的輕繩,固定在直立墻壁上,用力F向左拉動B,使它以速度v做勻速運動,這時繩的張力為F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3-3-11A. 木塊B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1B. 水平面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1C. 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1D. 若木塊B以速度2v做勻速運動,則應使拉力等于2F解析:對A、B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1和B對它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BA,據(jù)二力平衡得fBA=F1。選項C正確。對B分析,和它接觸的有A和地面,都對它有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它做勻速運動也是平衡狀態(tài),有F=fAB+fB=F1+f地B,故A選項不

11、正確。水平面受到的是B對它的摩擦力,fB地=卩(G+G)mF1。故B選項不正確。無論B以怎樣的速度勻速運動,它和A之間的滑動摩擦力都不變,因為滑動摩擦力只取決于和正壓力,與運動速度無關,因此,拉力F也就不變。D選項不正確。亠I答案:CFb=5NFc=10N分別作a與b、b與c、c與桌面b和c仍保持靜止。以f1、f2、f3分別表示)圖3-3-12B.fD.fA.f1=5N,f2=0,f3=5NC. f1=0,f2=5N,f3=5N解析:為考查a、b之間的摩擦力情況,以物體1=5N,f2=5N,f3=01=0,f2=10N,f3=5Na為研究對象,通過受力分析后得:a、b之14. 如圖3-3-12

12、所示,物體a、b和c疊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為用于物體b、c上,間的靜摩擦力,貝U(乙甲a、b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通過受力分析后得:以物體為考查b、c之間的摩擦力情況,b受c向右的靜摩擦力f2與Fb平衡,如圖乙所示。為考查c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情況,以物體a、b、c組成的整體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受力分析后得到:c受向左f3=5N的靜摩擦力與(FcFb)平衡,如圖丙所示。綜上可得正確選項為Co答案:C15. (上海高考)我國鄒德俊先生發(fā)明了吸附式掛衣鉤,掛衣鉤的主要部分是用橡膠制成的皮碗,掛衣鉤可以吸附在平整墻壁上或木板上,與墻壁接觸時,只有皮碗的2/5與墻壁接觸,中空部分是真空,如圖3-3-13所示,若皮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