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2 章檢測題(時間:90 分鐘分值:100 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15 個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紫外線1.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氧氣可生成臭氧:302203,一定條件下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A. 單位時間內生成 2 mol 03,同時消耗 3 mol O2B. 02的消耗速率 0 3 molL_1 s_1, 03的消耗速率 0.2 molL_1 s1C .容器內,2 種氣體。3、02濃度相等D .氣體密度不再改變答案:B2.- 在恒溫、 恒容條件下,能使 A(g)+ B(g)-C(g) + D(g)正反 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 減小 C 或 D 的濃度 B
2、.增大 D 的濃度C .減小 B 的濃度D .增大 A 或 B 的濃度答案:D3.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 .高溫及加入催化劑都能使合成氨的反應速率加快B. 紅棕色的 NO?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C. S02催化氧化成 S03的反應,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劑D. H2、l2、HI 平衡時的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變深解析: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引起化學平衡移動的 因素主要是濃度、壓強、溫度等,這些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都可用 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催化劑不能引起化學平衡移動,勒夏特列原理不包括反應速率的變化規(guī)律。答案:B4.在密閉容器中實行可逆反應,A 跟 B 反應生成 C,反應速率
3、v(A)、v(B)、v(C)之間存有以下關系:v(B) = 3v(A), v(C) = 2v(A), 3v(C) =2v 但),則該反應能夠表示為()()A. A + B-CB. 2A + 2B- 3CC. 3A+ B- 2C D . A + 3B-2C解析:由v(B) = 3v(A) , v(C) = 2v(A) , 3v(C) = 2v(B),得,v(A) : v(B) : v(C) = 1 : 3 : 2,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 方程式為 A + 3B2C。答案:D5. 有一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 X(g) + 3Y(g)- 2Z(g)(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為了使平衡向生成
4、Z 的方向移動,應選擇的條件是()()升高溫度降低溫度增大壓強降低壓強加入正催化 劑分離出 ZA .B.C .D .解析:對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氣體體積減小的可逆反應來說,降溫、加壓均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加入正催化劑,平衡不移動;分離出 Z,就是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答案:C6.下列反應中符合下列圖象的是()()10時間0溫度固定)壓強IIIA.- N2(g)+ 3H2(g)2NH3(g)出0C. 4NH3(g) + 5O2(g)4NO(g) + 6 出 09)出0解析:由I知升溫,生成物濃度增加,平衡正移,正反應吸熱;由H知,增大壓強,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則正
5、反應為氣體體 積增大的反應,故 B 項符合。答案:B7.反應 CH3OH(l) + NH3(g)=CH3NH2(g) + 出 09)在某溫度自發(fā) 向右實行,若反應的|加匸 17 kJ mo1, |AH T S| = 17kJ mo1則下列準確的是()()A. H0, H T S0 B. H0C. H0, H T S0 D. H0, H T S0解析:某溫度下,反應自發(fā)向右實行說明 AH T 墮0,即 AH TS= 17 kJ mol 1,若 ZU = 17 kJ mol1,貝 U S= 0,不符合事實,故 AH = 17 kJ mol1,所以選 A答案:A8.在一定條件下,對于 A2(g)+
6、3B2(g)2AB3(g)反應來說,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化學反應速率最快的是反應速率H H 3 3775777571A. v(A2) = 0.8 mol -1-1B. v(A2) = 30 mol L min11C. v(AB3) = 1.0 mol L1 s1解析:先將 B 項單位換算,得 v(A2) = 0.5 mol L-1s-1,將 C、D項轉化為用 A2表示的反應速率分別為 0 5 mol L-1s-1、0.4 mol L-1s-1,故最快的是 A 項答案:A9在一個容積為 2 L 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0.8 mol 的 A2氣體和 0.6mol B2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
7、應:A2(g)+ B2(g)-2AB(g)出0,反應中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是()()A. 圖中 a 點的值為 0.15B.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 0.03C .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 K 值減小D .平衡時 A2的轉化率為 62.5%解析:本題是數(shù)形結合的題型,結合圖象分析是關鍵,但要利用 好變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規(guī)律實行求解。在求解平衡常 數(shù)和轉化率時一定要規(guī)范表達式,嚴格代入數(shù)據(jù)實行求解。D. v(B2) = 1.2 mol L-s-1ABa a答案:B10. 500C條件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 1 mol NO2存有女口 下平衡:2NO2(g
8、)=N2O4(g)。平衡后,向容器內再充入 1 mol NO2, 下列說法準確的是()()A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 平衡常數(shù) K 增大C. NO2的轉化率變小D .容器內氣體顏色先變深后變淺,最后比原來還要淺解析:A 項,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平衡 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準確;B 項,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相關,而與 其他條件無關,所以 K 不變,錯誤;C 項,因為反應物只有一種,且 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所以增加反應物的濃度相當于加壓, 平衡正向移動,該反應物的轉化率增大,錯誤;D 項,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使反應物的濃度減小,但因為該反應是在 體積固定
9、的密閉容器中實行的,對 NO2來說,濃度要比原來大,故顏 色比加入的瞬間淺,但比原來顏色要深,錯誤。答案:A11.下列變化過程中, S0, C 錯誤;CaC03( (s)分解為 CaO(s)和 CO2( (g),氣體增多,AO, D 錯誤答案:B12.在一定溫度下,有 A、B 兩個容器,A 是恒容密閉容器,B是恒壓密閉容器。兩容器起始狀態(tài)完全相同,其中都充有NO?氣體,如果只考慮發(fā)生下列可逆反應:2NO2-N2O4,分別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A、B 都達到平衡,下列相關敘述準確的是()()A .平均反應速率 A BB.平衡時 NO2的物質的量 B AC .平衡時 NO2的轉化率 ABD .平衡時 N
10、2O4的物質的量 B A答案:D13在一密閉容器中實行以下可逆反應: M(g) + N(g) P(g)+2L。在不同的條件下P 的百分含量 P%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該反A.正反應放熱B. 正反應放熱C. 正反應吸熱D. 正反應放熱答案:BL 是固體L 是氣體L 是氣體L 是固體或氣體14.工業(yè)上制備純硅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SiCb(g) +_12H2(g)=Si(s)+ 4HCI(g)出出=+ Q kJ mol (Q0)。某溫度、壓強下,將一定量反應物通入密閉容器實行以上反應,下列敘述準確的是()()A .反應過程中,若增大壓強能提升 SiCl4的轉化率B.若反應開始時 SiCl4為 1
11、 mol,則在平衡時,吸收熱量為 Q kJ C .將反應的溫度由 Ti升高至 T2,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i K2D .當反應吸收熱量為 0 25Q kJ 時,生成的 HCI 恰好與 1 mol NaOH反應解析:A 項,該反應正向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若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SiCl4的轉化率減小,錯誤;B 項,可逆反應的特點是 不能實行到底, 若反應開始時 SiCl4為 1 mol, 則在平衡時, 吸收熱量 小于 Q kJ,錯誤;C 項,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 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將反應的溫度由 T1升高至 T2,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1V&,錯誤;D 項,根據(jù)題給熱化
12、學方程式知,當反應吸收熱量為0.25Q kJ 時,生成的 HCl 為 1 mol,恰好與 1 mol NaOH 反應,準確。答案:D15 . (2019 安徽卷)汽車尾氣中 NO 產(chǎn)生的反應為:N2(g) + O2(g) 2N0(g)。一定條件下,等物質的量的 N2(g)和。的。的)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曲線 a 表示該反應在溫度 T 下 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 化,曲線 b 表示該反應在某一起始反應條件改變時 N2的濃度隨時間的 變化。下列敘述準確的是()()B.溫度 T 下,隨著反應的實行,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C .曲線 b 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D .若曲線 b 對應的條件改變是溫
13、度,可判斷該反應的 HV0解析:A 項,由曲線 a 可知,達到平衡時C(N2) )= &mol L-1,則“NO24 (Co-CI)生成的C(NO)=2(CO Ci) mol L-j 故 K=為 芯廣CJ,準確。B 項,反應物和產(chǎn)物都是氣體,當容器保持恒容時,混合氣體的 密度始終保持不變,錯誤。C 項,催化劑的加入只能改變反應速率而不可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故加入催化劑后達到平衡時,C(N2)仍為 C1mol L-1 錯誤。D 項,若曲線 b 改變的是溫度,根據(jù)達到平衡時曲線b 對應的時間短,則對應溫度高,升高溫度時C(N2)減小,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AH。,錯誤。答案:A二、
14、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5 小題,共 55 分) )16. (10 分)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 3 L 的密閉容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 (催化劑為 Cu2O/ZnO) : CO(g) +溫度 T 下,CHsOH(g),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問題:2H2(g)0( (B)(A)c/minK 值_ 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在 500C,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處于 E 點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2的 2,下列相關該體系的說法準確的是_。A .氫氣的濃度減少B. 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D .重新平衡時 n(H2) )/n(
15、CH3OH)增大據(jù)研究,反應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為 CU2O,反應體系中含少 量 CO2有利于維持催化劑 CU2O 的量不變,原因是 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解析:( (1)根據(jù)反應方程式和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 達式K =CO3寫2。從題給圖象能夠看出平衡后 500C時甲醇的物質 的量小于300C時的物質的量,說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K 值將減小。(2)500C時反應達到平衡,生成甲醇的物質2n (B) mol的量為 n(B),則消耗 H2的物質的量為 2n(B),所以 v(H2)=(A)JI曲線A 300七-7c- (1)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16、_ , 升高溫度,t (B) min曲線B poo T的 AH0 填寫“”“或“=”)mol L-1min-1O(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處于1的體系體積壓縮到原來的 2,根據(jù)反應特點推知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加,且平衡正向移動,甲醇的物質的量將增加,即選B、C(4)因 CU2O 被 CO 還原為 Cu,所以通入 CO2能夠抑制此反應的發(fā)生,反應方程式為 Cu2。+ CO2Cu + CO2。答案:( (2) )CO 鬧減小2n (B)3t(B)mol L1 min1(3)- BC (4)Cu2O + CO 2Cu + CO217. (8 分)超音速飛機在平流層飛行時,尾氣中的 NO
17、會破壞臭氧 層??茖W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術將尾氣中的 NO 和 CO 轉變成 CO2和 N2,化學方程式如下:2NO + 2CO2CO2+ 2為了測定在某種催化劑作用下的反應速率,在某溫度下用氣體傳 感器測得不同時間的 NO 和 CO 濃度如表:時間/s0123454c(NO)/(10 mol - L )104.52.51.51.01.0-3-1c(CO)/(10 mol - L )36.030.52&527.527.027.0請回答下列問題( (均不考慮溫度變化對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 ):(1) 已知該反應 出0,在上述條件下反應能夠自發(fā)實行,則反應2n (B)3t (B)(2)
18、前 2 s 內的平均反應速率 v(N2) )=_ 。(3) 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K=_。(4) 假設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能提升NO 轉化率的是_。A .選用更有效的催化劑B.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C .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D .縮小容器的體積解析:( (1)反應自發(fā)實行,說明 出TAS0,該反應的 出0,故出0; (2)2 s 時,AaNO) = 7.5X104mol L1,v(NO) = 3.75X104mol L-1 s-1,反應速率比等于方程式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v(N2)=1.875X10-4mol L-1s-1,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應為 1.9X10
19、411CO22N24mol L-1s-1; (3)由反應方程式可知 K=22;( (4)提升 NONO2CO2轉化率,即平衡右移,A 項使用催化劑不影響平衡;正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左移,降低溫度,平衡右移, B 錯,C 對;縮小容器體積,相當于加壓,平衡右移,D 項也對答案:(1) (2) 1.9X104mol L1 s1CO22 N2NO2 CO2CD18. (12 分)研究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2NO2( (g)+NaCI(s)NaNO3( (s)+ClNO(g) K1 AH10 (I)2NO(g)+Cl2( (g辺CINO(g) K2 AH2(g)
20、 =2C1NO)III0.1a1mol L-311v(ClNO) =10min= 7.5X10-3mol L-min-,得a1=75%,平衡時 n(Cl2)= (0.050.05amol L1X2 L = 0.025 mol。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恒壓條件下相對于恒容條件下,壓強增 大,平衡右移,NO 的轉化率增大,即aa;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相關,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 K2不變;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起始(mol L1)0. 1轉化(mol L_1)0. lai平衡(mol L_1) 0. 1-0. laia 050(X 05ai0. laj0* 05 0. 05ctj (X l
21、ai使平衡常數(shù) K2減小。答案:(2)2 5X10_275% 不變 升高溫度K219.-(10 分)已知化學反應:Fe(s) + C02( (g - FeO(s) + CO(g),其平衡常數(shù)為 0;化學反應:Fe(s) +出 09)- FeO(s)+出 9),其平衡常數(shù)為 K2,在溫度 973 K 和 1 173 K 情況下,&、&的值分別 如下:溫度K1K2973 K1.472.381 173 K2.151.67請?zhí)羁?(1) 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值能夠推斷:反應是_(填“吸熱”或“放熱”) )反應。(2) 現(xiàn)有反應:CO2( (g)+出 9)-CO(g) +出 09),請你寫出該
22、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3的數(shù)學表達式:Ks=_。(3) 根據(jù)反應與可推導出K2與 K3之間的關系式 _ :據(jù)此關系式及上表數(shù)據(jù),也能推斷出反應是 _ (填“吸熱”或“放熱”) )反應。(4) 要使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寫字母序號) )。A .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 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C .升高溫度D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E. 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 CO 的濃度(5)圖甲、乙分別表示反應在 t1時刻達到平衡,在 t2時刻因改變 某個條件而發(fā)生變化的情況:2NO2(g)N2O4(g)出V圖甲 t2時刻改變的條件是 _ 圖乙 t2時刻改變的條件是 _ _解析:(1
23、)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升高溫度,Ki增大,K2減小,說明反應知反應為吸熱反應。(4)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吸熱反應,所以升 高溫度,減小生成物 CO 的濃度均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5)圖甲中,t2時刻化學平衡沒有移動,反應速率加快,所以 t2時刻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圖乙中,發(fā)生的反應為:CO(g) +出 0- CO2(g)+ H2(g)出V0, t2t3時間段,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對比 0Ttl和 t2 ft3圖象變化可知,t2時刻降低溫度或設法分離出 H2。答案:(1)吸熱器需(3)K3= K;吸熱CE增大 壓強或使用催化劑降低溫度或設法分離出 H220.(15 分)A 是由導熱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B 是一耐化學腐蝕 且易于傳熱的氣球。關閉 K2,將等量且少量的 N02通過 K1、K3分別 充入 A、B 中,反應起始時,A、B 的體積相同已知:為吸熱反應,反應為放熱反應(3)由反應知,K1=8CO2,反應知,K2=H2H2。 ;一得反應,且 K3=CO H2O _ Ki可CO2 H2 K2,J一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此時 A、B 中生成的 N2O4的速率 是v(A)_ v(B)(填“”“v”或“=”);若打開活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不銹鋼絲花管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三通冷擠成形液壓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高溫煙氣熱風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耐酒精塑膠油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紙模寵物用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竹根皮帶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食品進口合同范本
- 2025年現(xiàn)場安裝溫度變送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Unit 5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七年級英語上冊
- 教科版 高一信息技術 必修1 第三單元 3.3.數(shù)據(jù)與系統(tǒng) 教學設計
- 新質生產(chǎn)力課件
- 傳播學研究方法
- 1.1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 課件-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二經(jīng)濟與社會
- 青春期的婦科知識講座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三章 社區(qū)康復的實施
-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教學課件
- JC-T 2704-2022 聚酯纖維裝飾吸聲板
- WTE朗文英語2B 單詞卡片
- 初三物理復習計劃詳細計劃
- 汽車懸架概述
- 心房顫動的教學查房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