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專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_第1頁
《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專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_第2頁
《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專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_第3頁
《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專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_第4頁
《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專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專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大綱一、說 明適用專業(yè)社會體育專業(yè)先修課程武術、民族傳統(tǒng)健身方法總學時192總學分6(一)本課程的目的、要求1、目的: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是社會體育專業(yè)主項選修課程之一,是以武術攻防技擊動作練習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為手段,以武術和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知識、技能和民族體育文化為主要內容,融健身、防身、修身為一體的體育實踐性課程。(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和掌握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的基礎知識、基本動作和基本技法,較熟練地掌握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2)通過教學及其教法作業(yè),使學生對本課程達到“掌握三基、三能、四會”的目的,了解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

2、體育養(yǎng)生方法教學與指導的主要內容和過程?!叭保合到y(tǒng)地掌握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叭堋保壕哂幸欢ǖ姆治黾夹g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擔任裁判工作能力?!八臅保耗茏龅綍v解;會示范;會組織訓練與指導;會組織競賽和場地管理。(3)通過學習,使學生具有指導武術類運動鍛煉的實踐能力,能夠勝任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的教學與訓練、社會指導,并具有良好的獨立思考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通過學習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提高其防身自衛(wèi)能力,培養(yǎng)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忠誠黨的體育事業(yè)和武術事業(y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5)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紀律教育。弘揚民族文化,樹立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和作風。把教書育人貫徹始終。2、要求:(1)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成為學生的楷模。教師應當以指導綱要為依據(jù),明確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課程為培養(yǎng)目標服務的指導思想,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大綱。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以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2)結合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課程特點和學生實際,教學中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新時期武德教育,樹立民族自豪感。要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和勇于拼搏等優(yōu)良品質和作風,強調禮儀規(guī)范,把教書育人貫徹整個教學過程

4、之中。(3)教學中要體現(xiàn)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強調應用的指導思想,內容選擇與課時分配要保證重點,突出專業(yè)特點。教學過程中要重點抓好基本動作技術的教學、抓好基本動作規(guī)格,注意突出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的技術特點和演練風格。并加強課外輔導,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方法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方法。(4)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與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內容選擇與課時分配要保證重點,突出專業(yè)特點。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勤學苦練的自覺性。要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展開經(jīng)常性的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研究水平。(5)要重視對學生基本能力的

5、培養(yǎng)。教學方法要講究個性化和多樣化,提倡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助活動。不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練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應通過教學和實際操作的有機結合,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強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6)教學中要加強安全教育,做好防范與保護措施。(二)內容選取和實施中注意的問題1、教學內容以中學教材為重點,兼顧當前社會流行的民族傳統(tǒng)健身項目,適當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教學內容要突出武術運動的特點,既要考慮武術的健身性,又能體現(xiàn)武術攻防實用性。教學內容以武術套路(長拳、刀、劍、槍、棍、太極拳、太極劍)為主,兼有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五禽戲、六字訣)。教學內容應

6、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2、以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為重點,豐富、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要突出民族特點,既要考慮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養(yǎng)生性,又能體現(xiàn)其實用性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意各種能力培養(yǎng)。(三)教學方法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原則,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質疑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運用循序漸進的原則,遵循由漸進到躍進、由淺入深、由慢到快、由易到難、由死到活、由部分到全體,使學生取得良好的效果;運用積極性、自覺性原則,在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使之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習慣。武術動作一般都帶有攻防特點,進行攻防動作教學時,要做好安全教育和武德教

7、育;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牢固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根據(jù)體育項目的不同特點、要求,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融會貫通;運用鞏固性原則,不是在鞏固環(huán)節(jié)中才貫徹鞏固性原則,而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有意識的注意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主要教學方法:理論講授法、電化教學法、講解與示范法、完整與分解教學法、口令與領做法、糾正錯誤法、訓練法、實戰(zhàn)教學法等。學生練習形式: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和個人練習。(四)考核方式成績考核由平時成績、素質達標和技術評定三部分組成,有一項不及格即為學期成績不及格。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缺課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參加成績考核。1、考核方式及標準:(

8、1)平時成績:根據(jù)隨堂考查、能力、作業(yè)、出勤及課堂表現(xiàn)來評定。(2)素質達標: 序號項目第三學期第四學期第五學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1腕(夾角)90度=90度=90度90度=90度90度2握棍繞肩兩手間距比肩多兩拳多一拳多一拳同肩寬多一拳同肩寬3橫叉(襠高)10厘米5厘米5厘米2厘米5厘米2厘米4縱叉(襠高)10厘米5厘米5厘米2厘米5厘米2厘米510秒控腿(腳尖)高于腰部高于腰部高于胸部高于胸部高于胸部高于胸部6單腿蹲起10次6次12次8次12次8次720秒仰臥起坐20 次15次30次20次30次20次8立定跳遠:遠度-身高25厘米10厘米30厘米15厘米30厘米15厘米9俯臥撐30次1

9、0次40次15次40次15次1020秒雙飛跳繩20次15次25次20次25次20次(3)技術考核:長拳類技術:采用個人比賽形式與標準。太極類和健身氣功:采用4人一組的比賽形式與標準。(4)考核標準(滿分為10分):動作技術正確,銜接自然,用力順達,力點準確,節(jié)奏分明,動作干凈利落,等級分為910分。動作技術較正確,出現(xiàn)輕微錯誤,銜接較自然,勁力順達,節(jié)奏分明,等級分為89分。動作技術一般,多次出現(xiàn)輕微錯誤,銜接一般,力點準確,手眼身法步配合較協(xié)調,有輕微遺忘的,等級分為78分。動作技術較差,多次出現(xiàn)顯著錯誤,銜接不自然,力點不準確,手眼身法步配合不協(xié)調,精神萎靡,有多次遺忘的,等級分為67分。

10、缺少一個動作在相應的等級分中再扣除0.2分。每遺忘一次在相應的等級分中再扣除0.3分,重做一次在相應的等級分中再扣除0.5分。2、考查內容及比例:第4學期:平時成績(占20%):隨堂考查;課堂提問;能力;作業(yè)。達標成績(占20%):每項10分,共100分。技評成績(占60%):三段長拳、三段刀劍任選一項、易筋經(jīng)。第5學期:平時成績(占20%):隨堂考查;課堂提問;能力;作業(yè)。達標成績(占20%):每項10分,共100分。技評成績(占60%):五段長拳、三段棍術、五禽戲第6學期:平時成績(占20%):隨堂考查;課堂提問;能力;作業(yè)。 達標成績(占20%):每項10分,共100分。技評成績(占60

11、%):32式太極劍、42式太極拳、六字訣。(五)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部分教學內容學時學 期合計四(4*16)五(4*16)六(4*16)理論部分1、武術段位制理論2、武術套路技術訓練與指導3、武術基本技術分析4、健身氣功基本知識5、健身氣功教學與管理6、武術套路競賽的組織與裁判7、健身氣功的競賽組織與評判8、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2462444430 技術部分1、武術基本功與基本動作2、三段長拳3、五段長拳4、三段刀術5、三段劍術6、三段棍術7、40式楊氏太極拳8、32式太極劍9、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10、健身氣功五禽戲11、健身氣功六字訣12181212121818121812 144考核技術考查186

12、6618合計192646464192二、大 綱 內 容第一章 武術段位制理論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武術入段須知、條件和程序,明確入段后的職責和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處罰,正確掌握武術段位人員的組織管理。教學重點:入段條件、程序和入段后的職責、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處罰。教學難點:武術段位人員的組織管理。教學內容:1、入段須知、入段條件、入段程序。2、入段后的職責和對違紀、違法行為的處罰。3、武術段位人員的組織管理。第二章 武術套路技術訓練與指導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武術套路運動員的選材標準,明確訓練的原則、內容和注意事項,掌握套路訓練的方法,合理安排訓練中運動負荷,制定一份較完整的武術 訓練計劃。教學重點:

13、身體訓練;技術訓練。教學難點:訓練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1、套路運動員的選材。2、套路訓練的原則、內容、方法及注意事項。3、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訓練。4、訓練中運動負荷的安排。5、訓練計劃的制定。6、訓練課的組織與指導。第三章 武術基本技術分析教學目標:了解和掌握長拳、太極拳、刀術、劍術、棍術的技術原理、基本技法,及其對人體各部位的要求與練法,以提高學生的武術專項身體素質和套路技術水平。教學重點:武術基本技術特點。教學難點:武術基本技術要求。教學內容:1、長拳、太極拳的技術特點與要求。2、刀術、劍術、棍術的技術特點與要求。第四章 健身氣功基本知識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健身氣功概念,明確健身氣功

14、的健身特點和時代價值,正確掌握健身氣功的練功要素和鍛煉要領,能運用生理學和心理學知識分析練功反應和預防偏差。教學重點:健身氣功概述、練功要素與鍛煉要領。教學難點:健身氣功的生理學心理學基礎。教學內容:1、健身氣功概述;2、健身氣功的練功要素;3、健身氣功的鍛煉要領;4、健身氣功的生理學心理學分析;5、練功反應和偏差預防。第五章 健身氣功教學與管理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健身氣功的教學特點和管理體系,明確健身氣功的教學階段和管理主要內容,正確掌握健身氣功的教學方法和管理辦法。深刻理解健身氣功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健身氣功項目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暫行辦法。教學重點:健身氣功的教學特點、教學階段和教

15、學方法。教學難點:健身氣功管理體系、管理基本要求、管理主要內容。教學內容:1、健身氣功的教學特點;2、健身氣功的教學階段;3、健身氣功的教學方法;4、健身氣功管理體系;5、健身氣功管理基本要求;6、健身氣功管理主要內容;7、健身氣功管理干部能力。附件一 健身氣功管理辦法;附件二 健身氣功項目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暫行辦法附件三 健身氣功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培訓大綱第六章 武術套路競賽的組織與裁判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武術套路競賽的組織過程,明確武術套路競賽的編排記錄工作,正確掌握武術套路競賽規(guī)則和評分方法,能勝任基層武術套路競賽的組織和裁判工作。教學重點:武術套路競賽規(guī)則。教學難點

16、:武術套路競賽的裁判評分。教學內容:1、武術套路競賽的組織工作。2、武術套路競賽的編排記錄工作。3、武術套路競賽規(guī)則簡介。4、武術套路競賽的裁判評分。5、基層武術套路競賽的組織。第七章 健身氣功的競賽組織與評判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健身氣功競賽的組織過程,明確健身氣功競賽的編排記錄工作,正確掌握健身氣功競賽規(guī)則和評分方法,能勝任基層健身氣功競賽的組織和裁判工作。教學重點:健身氣功競賽的組織工作。教學難點:健身氣功競賽的裁判方法。教學內容:1、健身氣功競賽的組織工作;2、健身氣功競賽的編排記錄工作;3、健身氣功競賽通則與評分;4、健身氣功競賽的裁判方法;5、健身氣功競賽圖表。第八章 常見運動損傷的

17、防治教學目標: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武術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原理)、癥狀、處理、回復訓練以及預防方法。教學重點: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教學難點:常見運動損傷的治療教學內容:1、武術套路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2、健身氣功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第九章 武術基本功與基本動作教學目標:學習和掌握武術基本功與基本動作的要領和練習方法,發(fā)展武術專項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教學重點:技術動作的準確性。教學難點:武術各種跳躍、平衡類動作。教學內容:手、臂、肩、腰、腿功、及步法、各種跳躍、平衡類等單個動作、組合動作和武術操。第十章 武術套路技術教學目標:了解長拳、太極拳、太極劍、刀術、劍術、棍術等器械套路的結構、布局、技術風格與特點,掌握各種套路技術的演練技巧、運動方法以及攻防含義,達到會做、會講、會教的要求。教學重點:長拳、太極拳和器械的基本技術。教學難點:手、眼、身、步法(器械)的配合。教學內容:三段長拳、五段長拳、32式太極劍、40式楊氏太極拳、 三段刀術、三段劍術、三段棍術。第十一章 健身氣功技術教學目標:了解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健身氣功五禽戲、健身氣功六字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