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接受理論視域看中國古典詩詞英譯研究文獻綜述專業(yè):英語(商務方向)班級:11級本科六班作者:柏靜指導老師:楊正軍摘要:接受美學認為,作品總是為讀者而創(chuàng)作,文學的唯一對象是讀者。未被閱讀的作品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閱讀過程中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存在”。讀者作為作品接受的能動力量,在閱讀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翻譯活動應重視讀者的“期待視野”、譯文“召喚性結構”的創(chuàng)設及跨文化接受的“歷史效果”。關鍵詞:接受美學;翻譯;讀者;現實的存在;期待視野;歷史效果一、研究背景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翻譯大國,尤其是古典詩歌,風格各異,出神入化。因此許多學者都很醉心于漢詩英譯這篇園地,樂此不疲地把這一文學介紹
2、給英語讀者,借以傳播中國博大精深、豐富異域的文化。美國文藝理論家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一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系統(tǒng)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學四要素觀點,認為文藝活動由世界、作家、作品、讀者四要素組成,彼此互相聯(lián)系、互相作用,形成創(chuàng)作一一作品一一接受3個環(huán)節(jié)主客體的雙向交流過程。筆者以為,翻譯活動同樣是一個由原作、譯者、譯作、讀者組成的翻譯一一作品一一接受的雙向互動過程。譯者是原作的讀者,即接受者;又是原文的闡釋者,即二度創(chuàng)作者。沒有讀者閱讀的作品本文,產生不了任何效果,所以,讀者是復活作品本文的終端接受者。作品通過影響讀者,進而影響了世界。讀者具有選擇譯作的主動權,憑著自己的審美喜好,決定看或不看某一作
3、品。翻譯要努力尋求與讀者的“對話”和交流,要突出“隱含的讀者”的接受地位,重視讀者的“期待視野”。德國翻譯家施萊爾馬赫主張,翻譯要“使外國作者像本國作者那樣說話、寫作,譯者不僅僅要自己看懂原文,還必須使原作者進入與譯作的讀者直接對話的范疇”。接受美學所說的“期待視野”,是閱讀一部作品時讀者的閱讀經驗構成的思維定式或先在結構,涉及到讀者既有的閱讀經驗以及社會、人生經驗,這些經驗構成的思維定式或先在結構,決定著讀者接受能否實現,以何種方式、何種面貌實現,以及實現的程度、效果如何。伽達默爾認為,在理解活動之前,理解者的知識儲備、興趣愛好、讀解能力構成“前理解”或稱“偏見”,“前理解”使理解成為可能,
4、并決定著理解實現的程度和效果,”理解是一個我們卷入其中卻不能支配它的事件;它是一件落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我們從不空著手進入認識的境界,而總是攜帶著一大堆熟悉的信仰和期望。解釋學的理解既包含了我們突然遭遇的陌生的世界,又包含了我們所擁有的那個熟悉的世界”“一首好詩,如果譯者沒有將其精髓和風貌和盤托出,就會影響該詩在所譯語言中的檔次,損害詩人在譯本讀者中的形象。一位杰出的詩人,很可能會因為譯本的質量問題在另一批讀者中無端降格”(高嘉正1999:24)?!昂米g本的作用是消滅自己;,倒是壞翻譯會發(fā)生一種消滅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澀的譯文無形中替作者拒絕讀者,同時也破壞原作的名譽(錢鐘書1996:81)82)
5、所以,翻譯不僅僅是兩種語言的互換,同時肩負著對原作者和譯文讀者負責的使命。如今,詩經、楚辭、唐詩三百首等都有了很好的譯本??墒?,由于“一國文字和另一國文字之間必然有距離,譯者的理解和文風跟原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之間也不會沒有距離,而且譯者的體會和自己的表達能力之間還時常有距離(錢鐘書1996:80)”,“從最初出發(fā)以至終竟到達,這是很艱辛的歷程。一路上顛頓風塵,遭遇風險,不免有所遺失或受些損傷。因此,譯文總有失真走樣的地方,在意義或口吻上違背或不很貼合原文(同上)古典詩歌的翻譯更是如此。由于中國古詩的語言高度凝練,它在思想內容、語言形式、文化底蘊等方面與現代作品不一樣,所以說古詩的翻譯更具有挑戰(zhàn)性
6、,需要跨越時間和空間去溝通兩種不同的語言、文化和受眾。國內外研究現狀(一)國內外有關接受理論的研究盡管沃爾特本雅明說“沒有一首詩是為讀者而寫,沒有一幅畫是為觀眾而作,沒有一部交響樂是為聽眾而譜”(1968:15),但是接受美學卻認為,“作品總是為讀者而創(chuàng)作,文學的唯一對象是讀者。未被閱讀的作品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存在,只有在閱讀過程中才能轉化為現實的存在”(1989:385)o伊塞爾指出,讀者作為作品接受的能動力量,在閱讀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讀者包括“現實的讀者”和“觀念的讀者”,“觀念的讀者”包括“作為意向對象的讀者”和“隱在的讀者”?!半[在的讀者”則表明,作品本身是一個召喚結構,它以其不確定性
7、與意義的空白使不同的讀者對其具體化時隱含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同上)。接受理論強調讀者的中心地位,給翻譯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把人們從“直譯”“意譯”之爭中解脫出來。美國翻譯家Nida的結構主義歸化翻譯理論認為,翻譯就是“再現最近似而又自然的譯文”,其效用和認可度很大程度取決于讀者(Nida1982),翻譯的宗旨就是以譯文讀者為本,讓譯文的讀者與原文的讀者能獲得大致相同的感受。1995年,以色列翻譯理論家圖里(Toury,G.)在他的專著描寫翻譯研究及展望(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里提出,譯文的基本功能是給予譯語讀者提供信息,既要符合譯語規(guī)范,
8、也要符合譯語讀者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背景。翻譯研究的焦點從原作、譯作、源語文化、譯語文化、原作者、譯者轉移到讀者身上,為翻譯提供了一個新的標準,真正體現了翻譯為讀者服務的理念。“期待視野”決定著讀者對接受對象一一本文的選擇。只有符合讀者思維定向或先在結構的本文,才能吸引讀者,進入讀者的閱讀視野。翻譯要研究讀者的閱讀心理和“期待視野”,做好翻譯作品的定位和選擇。姚斯認為,期待視野既是閱讀理解得以實現的基礎,又是理解程度、接受效果的限制,”一部文學作品,即使它以嶄新面目出現,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絕對新的姿態(tài)展示自身。但它卻可以通過預告、公開的或隱蔽的信號、熟悉的特點、或隱蔽的暗示,預先為讀者提示
9、一種特殊的接受。它喚醒以往閱11?的記憶,將讀者帶入一種特定的情感態(tài)度中,隨之開始喚起-中間與終結.的期待,于是這種期待便在閱讀過程中根據這類本文的流派和風格的特殊規(guī)則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變、重新定向,或諷刺性地獲得實現”。翻譯文本的選擇、翻譯策略的采用、翻譯語言的斟酌,都要以隱含讀者的期待視野為中心,以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我國早期翻譯家周桂笙在翻譯法國小說毒蛇圈時,基于中國讀者父慈子孝的倫理道德傳統(tǒng),在原小說描寫父親對女兒慈愛之情的細節(jié)上,翻譯時加入了一段描寫女兒思念父親的話,以反映女兒對父親的孝順之情。出版者吳跣人在篇末說明:“后半回(女主人公)妙兒思念瑞福一段文字
10、,為原著所無。竊以為上文寫瑞福處處牽念女兒,如此之殷且摯,此處若不略寫妙兒之思念父親,則以慈孝兩字相衡,未免似有缺點。且近時專主破壞秩序,講家庭革命者,日見其眾,此等倫常蠹賊,不可以不糾正之。特商于譯者,插入此段。雖然,原著雖缺此點,而在妙兒當夜,吾知其斷不缺此思想也。故雖杜撰,亦非蛇足”。(二)國內外有關古典詩詞翻譯的研究古典詩詞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話語世界,具翻譯特別強調文化信息與美感效應的傳遞。詩歌的翻譯與文化密切相連。詩歌是“文學皇冠上的明珠”(陳??担湔Z言具有高度凝練、以少勝多的特點,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想象豐富,語言精煉,引經據典,文化色彩很濃。許多詩歌里的比喻詞語和象征詞語以及專
11、有名詞、典故詞語都和中國文化血肉相連。文化與語言密不可分。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文化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相互轉換,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文化移植問題。在移植過程中,本著文化交流的目的,以譯語讀者為中心,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進行詩歌文化意象的轉換,以愉悅讀者,得到讀者的認可。翻譯中,由于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之間的差異,所以英語中不可能都具有漢語里的對等詞匯。尤其是詩歌翻譯,要譯得像詩,要講究押韻、格式是否整齊等,并且詩歌中很多民族色彩的內容無法用另一種不同的語言原汁原味地傳出,所以詩歌的翻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很多成功的詩歌翻譯的例子證明:
12、詩歌不僅能譯,而且如果譯法運用得好,不僅能傳達原詩的韻味,有時甚至“可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使中國詩給外國文化增添色彩”。(許淵沖1984:110)文化交流活動中最棘手的就是深層文化的溝通,而詩歌表現的往往就是“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這些深層的文化內涵。因此古詩英譯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就是“中西詩人的感興不同,可以引起中國詩人的詩興的事物未必都能觸發(fā)西方詩人的靈感,西方詩人所表達的感情和思想也往往是讀慣中國詩的人所不易領悟”(呂叔湘1980)。金B(yǎng)是(1998)、張建民(2004)等通過給英、美、澳人士寄發(fā)調查表的方式,調查他們對靜夜思15種英譯本的感受。結果發(fā)現,“從已有的評論來看,似乎哪種譯文
13、都無法令人滿意(金B(yǎng)是1998;馬紅軍2000;趙甄陶1986;張建民2004)古詩英譯中文化內涵的適度取舍,是構成譯詩的整體風格和意境美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國翻譯理論家韋努蒂1995年在其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書中提出翻譯有“歸化”和“異化”兩種方法(Venuti1995:20)。在翻譯古詩時,面對文化差異,若過多歸化,則喪失異域色彩;若過多異化,譯入語讀者理解上會產生困難,很難產生共鳴。所以,在處理文化差異時,要在語言和形式統(tǒng)一的基礎上,尋求一個平衡點,以譯入語讀者為中心,對目的語系統(tǒng)所固有的價值觀念、文化取向和審美習俗等方面進行分析,并作出準確的判斷,然
14、后再制定相應的翻譯策略,最低限度地減少文化差異,讓譯語讀者獲得與原詩讀者一樣的感受。那么,在詩歌翻譯中,如何既減少其文化意義和信息的損耗,又符合英美讀者的思維習慣,是個值得探索的問題。(三)有關古典詩詞翻譯的國內外現狀總的來說,當代翻譯美學研究基本理論框架已經形成,研究方法和論證方法比較科學。對翻譯審美客體(原文和譯文)的審美構成的分析在不斷細化,論述方法更為客觀、系統(tǒng)、科學。對造成原文和譯文不同審美構成的原因也從中西哲學、美學的高度上進行了分析。對翻譯審美主體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化,尤其是對譯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譯者的審美能力、翻譯中的審美心理過程、譯者的能動作用等都得到了研究。另外,
15、對審美標準和在譯文中實現審美再現手段的討論已經不再拘泥于語言轉換的層面,文化因素和讀者的審美接受能力被考慮進來。同時,筆者認為國內翻譯美學研究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1)譯者對原文美學層面上的還原多集中在客體性的、顯性的美的形式上面,即把原文的形式層面的美看作是一種客觀存在,譯者的任務就是在原文中發(fā)現這些美,并在譯文中再現這些美。但是對譯文中再現了的美所做的評述比較主觀,缺乏互文性的研究即對英漢語言中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美學效果的語言手段的研究不夠。(2)對原文深層次的美的再現,如意境美、風格美的再現研究不夠。意境是中國古典文藝美學的核心概念,是翻譯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如何在譯文中成功傳達意境,
16、使譯文讀者在讀譯文時也能夠披文入情,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得到美的享受和感動,這是我們不容回避的重要課題。在翻譯美學中,意境屬于譯文這一審美客體的非形式系統(tǒng)審美構成,具有非計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它的傳譯涉及語言、文化、讀者的接受能力等多因素。尤其是在漢譯英中,意境的傳譯研究不足。(3)近年來翻譯美學研究對翻譯審美主體譯者的審美心理過程空前關注,這是翻譯美學理論研究的進步,應給予充分的肯定。這也充分體現了美學的特點,美學研究人的感覺,研究人的審美心理。但存在的問題是對譯者的心理過程討論多了就顯得有些玄虛,對翻譯實踐的指導性比較弱。(4)翻譯美學仍然在“原文-譯者-譯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討論得比較多,對讀者的
17、審美接受研究不夠充分。我們應該關注雙語內容與形式間的語言分析,同時也應重視人在翻譯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審美是由人來完成的,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時代等因素使讀者具有不同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要求,而讀者的特點會影響翻譯審美再現策略的制定和實施。因此,讀者的審美接受過程和審美接受能力也應該成為翻譯美學的研究重點,“譯者-譯文-讀者”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審美溝通研究不容忽視。三、總結總而言之,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又是語言最凝練、內涵最豐富的一種文學體裁。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這些令人目弛神搖的詩篇,要把它們譯成英文,確實是件難事。且不說結構層面上的由隱至顯的轉換,美感層面上的語音修辭的再現和形式層面上格律手段的重建,單
18、是詞語層面上的文化意蘊,就需中外譯者精心研讀,才能真正領會。古詩英譯過程中,對文化因素的妥當處理和準確傳達往往是一首詩譯得是否成功的關鍵之所在。“詩無達譯”,譯者需在理解原語文化的基礎上,以服務譯語讀者為目的,綜合、靈活地運用“等化法”、“淺化法”和“深化法”等翻譯技巧,然后根據譯文文化對譯文進行調整,從而盡可能完整地傳達原詩的“三美”,使譯文讀者獲得與原文讀者一樣的交際效果。參考文獻: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1M2.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Toury,Gideon.DescriptiveT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老院老人入住接待制度
- 養(yǎng)老院環(huán)境衛(wèi)生與綠化制度
- 《個性設計模板》課件
- 《目標市場定位分析》課件
- 2024年度外聘講師知識產權保護與收益分配合同3篇
- 2024年生態(tài)修復項目育林施工協(xié)議模板版B版
- 腦卒中康復治療方案
- 2024年版:戴悅與周日的特許經營合同
- 2025年莆田貨運考試
- 2025年焦作貨運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 2024安全生產法解讀
- 鹽城工學院《C語言及數據分析》2023-2024學年期末試卷
- 吉林省長春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期末考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變電站用交流系統(tǒng)》課件
- 競聘醫(yī)療組長
- 研究生年終總結和展望
- 團員發(fā)展紀實簿
- 草原牧歌-金杯 課件 2024-2025學年人音版(簡譜)(2024)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
- 國開(貴州)2024年秋《地域文化(專)》形考任務1-2答案
- 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2023屆高三第一次質量監(jiān)測化學試題(解析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8單元第8課時 分數的初步認識復習》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