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二OO七年度土地利用變化情況_第1頁
荊州市二OO七年度土地利用變化情況_第2頁
荊州市二OO七年度土地利用變化情況_第3頁
荊州市二OO七年度土地利用變化情況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荊州市 2007 年度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分析報告為及時了解和掌握2007年各地類變化情況,根據(jù)鄂土資發(fā) 200786 號文件通知精神, 結合今年的土地更新調查的技術要求對全市當年發(fā)生的變更地類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并將變更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了匯總和分析,現(xiàn)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年末各地類規(guī)模和本年度各地類變化情況(一) 2007 年年末各地類規(guī)模2007 年末土地利用構成如下: 全市土地總面積為21103019.9 畝,其中:4206214.619.93%2275351.214621454.110.78%69.29%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1、農用地面積為 14621454.1 畝,占土地總面積的 69.2

2、9%,其構成為:耕地為 9727633.9 畝,占農用地總面積的 66.53%;園地 190998.1 畝,占農用地總面積的1.31%;林地 1060379 畝,占農用地總面積的7.25%;牧草地為4469.4 畝,占農用地總面積的0.03%,其他農用地3637973.7 畝,占農用地總面積的24.88%。1060379耕地7.25%3637973.7園地24.88%牧草地4469.4其他農用地0.03%9727633.9190998.166.53%林地1.31%2、建設用地 2275351.2 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0.78% ,其構成為:居民點工礦用地1772918 畝,占建設用地的77.9

3、2%;交通用地的面積為91924.3 畝,占建設用地的4.04%;水利設施用地 410508.9 畝,占建設用地的 18.04%。410508.9居民點工礦用地18.04%91924.3交通用地4.04%177291877.92%水利設施用地3、未利用地 4206214.6 畝,占土地總面積的 19.93%,其中:未利用土地 458886.4 畝,占末利用地的 10.91% ;其他土地3747328.2,占末利用地的 88.09%。未利用土地458886.410.91%3747328.2其他土地89.09%(二) 2007 年度各地類的變化情況1、農用地本年度農用地減少11086.2 畝,增加

4、 15347.5 畝,凈增加農用地 4261.3 畝。2、建設用地本年度建設用地減少4006.8 畝,增加11125.6 畝,凈增加7118.8 畝。3、未利用地本年度未利用地沒有增加,減少 11380.1 畝,凈減少 11380.1畝。二、耕地數(shù)量增減變化情況及分析2007 年度,我市共減少耕地 21396.9 畝,增加耕地 19276.4 畝,凈減少耕地 2120.5 畝。(一)耕地減少去向分析1、建設占用耕地狀況。我市本年度建設占用耕地8053.6畝,其中本年度前批準本年度建設占用耕地1360 畝、本年度批準本年度建設占用耕地4563.3 畝、本年度批準本年度未建設占用耕地 861.9

5、畝、本年度未批先建占用耕地1268.4 畝。136016.89%1268.415.75%861.910.70%4563.356.66%本年度前批準本年度建設本年度批準本年度建設本年度批準本年度未建設本年度未批先建其原因主要是:一是為響應市政府“工業(yè)興市”號召,大量工業(yè)項目落戶我市,已批準的有5923.3 畝;二是造成城市用地中未批先建的原因為,洪湖2 個單位違法用地現(xiàn)已經(jīng)監(jiān)察查處共106.2 畝,荊州玉橋開發(fā)區(qū)76.1 畝正在申報階段的邊報邊建項目;三是未批先建的建制鎮(zhèn)用地為,公安縣新建街巷占用11.1畝,石首市建制鎮(zhèn)周邊擴建6.2 畝的居民點; 四是未批先建的農村居民點用地為, 各縣市區(qū)農村

6、居民建房沒有用地指標共395.3畝;五是未批先建的獨立工礦是各縣市區(qū)的今年違法用地和正在報批項目共315.9 畝;六是未批先建的特殊用地為,荊州區(qū)111.8 畝的國家修建熊家冢墓地項目和石首市的9.1 畝擴建紅軍樹革命遺址項目;七是未批先建的公路用地主要為公安縣修建孱陵大道占用88.9 畝和洪湖市仙洪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占用125.4 畝。2、農業(yè)結構調整占用耕地狀況。2007 年我市農業(yè)結構調整占用耕地12878.4 畝,主要為洪湖水產(chǎn)養(yǎng)殖。3、生態(tài)退耕狀況。今年無生態(tài)退耕情況。2007 年各縣市區(qū)政府未下達退耕還林指標。(二)耕地增加來源分析2007 年度我市耕地增加總面積為19276.4 畝

7、。今年耕地增加全部為開發(fā)、 復墾、整理項目面積為19276.4 畝,都經(jīng)省廳和市局驗收。三、建設用地增減變化情況分析(一)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情況2007 年度我市建設占用農用地11086.2 畝 , 建設占用未利用地 39.4 畝,共 11125.6 畝 ,其類型和數(shù)量的構成是:本年度前批準本年度建設占用農用地和未利用地1813.6 畝、本年度批準本年度建設占用農用地和未利用地6813.5 畝、本年度批準本年度未建設占用農用地和未利用地1078.6 畝、本年度未批先建占用農用地和未利用地1419.9 畝。1813.616.30%1419.912.76%1078.69.69%本年度前批準本

8、年度建設本年度批準本年度建設本年度批準本年度未建設本年度未批先建6813.561.24%縱觀我市幾年以來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規(guī)模,2007年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情況比2006 年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9443.9 畝增加1681.7 畝,比 2005 年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7446.8 畝增加3678.8 畝 ;比 2004 年度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20552.7 畝減少 9427.1 畝。250002000020552.71500011125.6100007446.89443.9500002004200520062007歷年建設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面積2007 年度我市按照

9、國務院嚴格土地管理的緊急通知,加強了集約、節(jié)約用地,盡可能走老城區(qū)存量地挖潛供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guī)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我市正處在工業(yè)興市發(fā)展之中招商引資體制和投資環(huán)境日趨改善,新進項目不斷涌進,建設用地需求量不斷增大,造成了建設用的不斷增加。(二)建設用地變?yōu)檗r用地、未利用地的類型和數(shù)量2007 年度建設用地變?yōu)檗r用地4006.8 畝,其中:建設用地變更為耕地3844.5 畝,主要是農村居民點和獨立工礦整理變更為水田和旱地 ; 建設用地變更為其他農用地162.3 畝 , 主要是農村道路和農田水利用地。(三 )建設占用農用地、 耕地的數(shù)量與年度土地利用執(zhí)行情況2007 年建設占用農用地

10、 11086.2 畝,占用耕地8053.6畝。今年我市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是5655 畝,時間從2007年 1月起至 12 月止,我局進行變更調查作為本年度批準本年建設和本年度批準本年度未建設占農用地7892.1 畝,占耕地 5425.2 畝統(tǒng)計時間是從2006 年 10 月 31 日至 2007 年 10 月 31 日,統(tǒng)計時間不同,而且土地利用計劃中還包括以前建設,今年批準的用地,故不能與 2007 年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執(zhí)行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四)新增建設用地細化調查分析2007 年度我市新增建設用地細化二、三級地類總面積10588.3 畝。其中各類新增建設用地的構成是:城市用地面積為465

11、1.9 畝,其中商服用地33.5 畝、工礦倉儲用地4245.6 畝、公共建設用地343.6 畝、住宅用地 29.2 畝;建制鎮(zhèn)用地面積為469.3畝,其中商服用地8.1 畝、工礦倉儲用地198.5 畝、公共設施用地 244.6 畝、住宅用地7 畝、街巷11.1 畝;農村居民點面積為676.7 畝,其中工礦用地24.9 畝、公共設施用地0.9 畝公共建設用地 7.2 畝、住宅用地643.7 畝;獨立工礦用地面積為4790.4畝,其中商服用地149.9 畝、工礦倉儲用地4383.6 畝、公共設施用地59.5 畝、公共建設用地197.4畝。四、耕地占補平衡與年度用地計劃執(zhí)行情況(一)耕地總量平衡狀況

12、2007年度,我市年初耕地面積9729754.4畝,年內減少耕地面積 21396.9 畝,年內增加耕地面積19276.4 畝,凈減少耕地2120.5 畝,減少的主要為洪湖等地發(fā)展水產(chǎn)養(yǎng)殖占用耕地12878.4畝和建設需要占用耕地8053.6畝,與荊州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中耕地保有量指標9808800畝相比耕地面積相差81166.1 畝。我市已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和補充耕地的措施,基本上遏制了耕地銳減的勢頭。展望未來,我市耕地保護和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工作任重而道遠。(二)耕地占補平衡狀況2007 年度我市耕地保有量基本持平,本年度建設用地占用耕地 8053.6 畝,開發(fā)、復墾、整理增加耕地19276

13、.4 畝,原因主要是加強了基本農田的保護和加大了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的力度,基本上落實了耕地“占一補一”。五、未利用地變?yōu)楦厍闆r分析2007 年未利用地減少11380.1 畝,變更為耕地10612.3 畝,全部是土地開發(fā)、復墾、整理建設用地占一補一項目利用未利用地。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一 )存在的問題由于目前國土資源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我市國土資源管理隊伍不穩(wěn)定,特別是土地調查統(tǒng)計人員不穩(wěn)定,造成了土地調查統(tǒng)計工作的不連續(xù)性和不平衡性,再加上對農民減負后,很多鄉(xiāng)鎮(zhèn)所的工資都很困難,不少鄉(xiāng)鎮(zhèn)都已是留 1 人上班,在執(zhí)行土地變更調查“月清、季累、年統(tǒng)計”必須建立一支穩(wěn)定的、素質過硬的土地調查統(tǒng)

14、計隊伍才能確保土地調查統(tǒng)計工作的質量。(二)幾點建議通過開展 2007 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 我們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來的土地利用情況,并對本年度的土地利用結構和動態(tài)情況進行分析,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土地利用規(guī)劃應因地制宜,特別是要結合本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策略,如果土地利用規(guī)劃不能使土地產(chǎn)出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而一味強調耕地的保護率,勢必成為經(jīng)濟建設的阻力,同時也給規(guī)劃的實施帶來困難。因此,建議修編出一套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以提高土地效益為主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這樣才能與“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相適應。2、法律、政策要務實,具備可操作性,不僅要宏觀控制,更要能在微觀上進行管理。因此,建議簡化各種審批手續(xù)

15、,并根據(jù)不同的用地類型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政策。例如,一項國家工程與一個農民建房就應該有區(qū)別,一個農民建房不可能去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xù),我們也不可能控制千百萬的農民不占用一分耕地, 占了怎么處理, 如果沒有適宜的政策, 只可能加劇 “不管理不得了,管理了批不了”的不良癥狀?;A業(yè)務建設要加強,管理手段要科學。建議上級加大管理工具的投入,特別是在測量、網(wǎng)絡、信息系統(tǒng)建設方面。在運用科學、先進的管理手段的同時、要及時修正以前基礎數(shù)據(jù)中的一些錯誤,從上至下也應該正視我們以前因技術、工具的落后而產(chǎn)生的錯誤。因此建議: ( 1)全面開展農村、城鎮(zhèn)地籍信息化建議,并且將基礎數(shù)據(jù)統(tǒng)一到相對準確、相對先進的數(shù)據(jù)上來

16、。( 2)將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工作提前到十月份來,而將土地變更調查推遲到十二月份來開展,像遙感這樣的高科技應成為我們變更調查的工具,而不僅僅是檢查我們調查成果準確性的手段。(3)修訂詳查規(guī)程,目前,詳查規(guī)程已不能適應地籍信息系統(tǒng)對數(shù)據(jù)采集的要求。( 4)土地變更調查采用先進的GPS全球衛(wèi)星定位技術進行外業(yè)調查和數(shù)據(jù)采集工作,提高外業(yè)調繪工作的精度。2007 年 11 月 14 日出師表兩漢:諸葛亮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蓋追先帝之殊遇, 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 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

17、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 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 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澳?”,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后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