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KPM計算結果,PKPM計算書合理性判定PKPM計算結果,PKPM計算書合理性決定到設計的成敗,要做到PKPM計算準確無誤需要有PKPM計算結果,PKPM計算書合理性判定!我們杭州綠樹結構施工圖設計室在PKPM軟件計算,提取計算書時對PKPM計算結果,PKPM計算書合理性判定有如下總結:1. 檢查原始數(shù)據(jù)是否有誤,特別是是否遺漏荷載;2. 計算簡圖是否與實際相符,計算程序是否選則正確3.7大指標判定:(1) .柱及剪力墻軸壓比是否滿足要求,主要為控制結構延性;見抗規(guī)6.3.7和6.4.6(2) .剪重比:主要為控制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確保結構安全性;見抗規(guī)5.2.5剪重比也就是地震剪力系數(shù),
2、由抗規(guī)(GB50011-2001)對525條的條文說明知,“對于扭轉效應時顯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結構,剪力系數(shù)取0.2amaX',由此可據(jù)抗規(guī)表5.1.4-1推算出各地震列度下的剪力系數(shù):9度為0.2*0.32=0.064,8度為0.2*0.16(0.24)=0.032(0.048),7度為0.2*0.08(0.12)=0.016(0.024),6度為0.2*0.04=0.008。在計算時應注意抗規(guī)5.2.5條,對于6度區(qū)可不要求該剪力系數(shù),可詳讀該條的條文說明。即6度區(qū)按0.8%較好,這樣對結構來說是更安全的(類似于最小配筋率的概念)。剪重比主要是考慮基本周期大于3s的長周期結構
3、。地震對于此類結構的破壞相比短周期的結構有更大影響,但規(guī)范用的振型分解反應普法無法作出估計;而且對于此類長周期結構計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結構效應可能偏小,這可能就是規(guī)范設定最小剪重比的原因。另外不要忘了對豎向不規(guī)則結構的薄弱層的水平剪力應增大1.15倍,即樓層最小剪力系數(shù)不小于高規(guī)表3.3.13(即上表)中相應數(shù)值的1.15倍。在抗震規(guī)范的抗震截面驗算的條文說明中,明確指出,剪重比是一個調(diào)整系數(shù),即這不是一個指標,計算結果出來后,若剪重比大于規(guī)定的最小值,計算結果不作調(diào)整,若小于,將地震剪力調(diào)大,使剪重比達到規(guī)定的最小值.類似框剪結構的0.2Qo,在satwe的結果文件Wmass.out給
4、出這一調(diào)整的信息,多看看這一信息,對剪重比的理解會更深刻.注意剪重比和剪壓比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剪重比是對整個結構體系一個宏觀概念,而剪壓比是針對單個構件的一個控制指標(類似于剪跨比)。一般的轉換梁的截面尺寸是由剪壓比計算確定,以避免脆性破壞和具有合適的含箍率.剪壓比計算公式:卩v=Vmax/fcbho.其中Vmax為轉換梁支座截面處最大組合剪力設計值,fc為轉換梁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fc為轉換梁的寬度,ho為轉換梁截面的有效高度.關于有沒有上限的問題,首先要明白在地震作用下影響建筑水平地震剪力的內(nèi)在原因是什么,這個明白了此問題也就有解了這個原因就是結構剛度,結構剛度越大產(chǎn)生的剪
5、力就越大,有些建筑不滿足剪重比要求多是因為建筑過柔的緣故。結構剛度的大小可參考層間位移比,只要這個比值合適就不用擔心建重比太大的問題層間位移比在框剪結構中,按經(jīng)驗取值為規(guī)范的2倍.根據(jù)李國勝編著的一本書,6度時可取7度時相應的1/2剪重比過大過小都需要檢查。過大,說明底部剪力過大,應檢查輸入信息,是否填入信息有誤,或者剪力墻數(shù)量過多,結構太剛。不論剪力重力比過大過小,都要找出原因,將其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nèi),其計算的位移,內(nèi)力,配筋才有義。轉剪重比不滿足時的調(diào)整方法:1)程序調(diào)整:在SATWE的“調(diào)整信息”中勾選“按抗震規(guī)范5.2.5調(diào)整各樓層地震內(nèi)力”后,SATWE按抗規(guī)5.2.5自動將樓層最小
6、地震剪力系數(shù)直接乘以該層及以上重力荷載代表值之和,用以調(diào)整該樓層地震剪力,以滿足剪重比要求。2)人工調(diào)整:如果還需人工干預,可按下列三種情況進行調(diào)整:a)當?shù)卣鸺袅ζ《鴮娱g側移角又偏大時,說明結構過柔,宜適當加大墻、柱截面,提高剛度;b)當?shù)卣鸺袅ζ蠖鴮娱g側移角又偏小時,說明結構過剛,宜適當減小墻、柱截面,降低剛度以取得合適的經(jīng)濟技術指標;c)當?shù)卣鸺袅ζ《鴮娱g側移角又恰當時,可在SATWE的“調(diào)整信息”中的“全樓地震作用放大系數(shù)”中輸入大于1的系數(shù)增大地震作用,以滿足剪重比要求。(3) .剛度比:主要為控制結構豎向規(guī)則性,以免豎向剛度突變,形成薄弱層,見抗規(guī)3.4.2新抗震規(guī)范附錄E2
7、.1規(guī)定,筒體結構轉換層上下層的側向剛度比不宜大于2。新高規(guī)的4.4.3條規(guī)定,抗震設計的高層建筑結構,其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于相鄰上部樓層側向剛度的70%或其上相鄰三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新高規(guī)的5.3.7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結構計算中,當?shù)叵率业捻敯遄鳛樯喜拷Y構嵌固端時,地下室結構的樓層側向剛度不應小于相鄰上部結構樓層側向剛度的2倍。新高規(guī)的10.2.6條規(guī)定,底部大空間剪力墻結構,轉換層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的側向剛度,應符合高規(guī)附錄D的規(guī)定。FE.0.1底部大空間為一層的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可近似采用轉換層上、下層結構等效剛度比丫表示轉換層上、下層結構剛度的變化,非抗震設計時丫不應大于3,抗
8、震設計時不應大于2。FE.0.2底部為25層大空間的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其轉換層下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與相同或相近高度的上部剪力墻結構的等效側向剛度比丫e宜接近1,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大于2,抗震設計時不應大于1.3。層剛度比的計算方法:F高規(guī)附錄E.0.1建議的方法剪切剛度Ki=GiAi/hiF高規(guī)附錄E.0.2建議的方法剪彎剛度Ki=Fi/iF抗震規(guī)范的342和343條文說明中建議的計算方法:Ki=Vi/ui層剛度比的控制方法:新規(guī)范要求結構各層之間的剛度比,并根據(jù)剛度比對地震力進行放大,所以剛度比的合理計算很重要。新規(guī)范對結構的層剛度有明確的要求,在判斷樓層是否為薄弱層、地下室是
9、否能作為嵌固端、轉換層剛度是否滿足要求等等,都要求有層剛度作為依據(jù),所以層剛度計算的準確性就比較重要。程序提供了三種計算方法:Ø1。樓層剪切剛度&0slash;2。單層加單位力的樓層剪彎剛度&0slash;3。樓層平均剪力與平均層間位移比值的層剛度三種計算方法有差異是正常的,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Ø只要計算地震作用,一般應選擇第3種層剛度算法Ø不計算地震作用,對于多層結構可以選擇剪切層剛度算法,高層結構可以選擇剪彎層剛度Ø不計算地震作用,對于有斜支撐的鋼結構可以選擇剪彎層剛度算法轉換層結構按照“
10、高規(guī)”要求計算轉換層上下幾層的層剛度比,一般取轉換層上下等高的層數(shù)計算。層剛度作為該層是否為薄弱層的重要指標之一,對結構的薄弱層,規(guī)范要求其地震剪力放大1.15,這里程序將由用戶自行控制。當采用第3種層剛度的計算方式時,如果結構平面中的洞口較多,這樣會造成樓層平均位移的計算誤差增加,此時應選擇“強制剛性樓板假定”來計算層剛度。選擇剪切、剪彎層剛度時,程序默認樓層為剛性樓板。層剛度比即結構必須要有層的概念,但是,對于一些復雜結構,如坡屋頂層、體育館、看臺、工業(yè)建筑等,這些結構或者柱、墻不在同一標高,或者本層根本沒有樓板,所以在設計時,可以不考慮這類結構所計算的層剛度特性。對于大底盤多塔結構,或上
11、聯(lián)多塔結構,在多塔和單塔交接層之間的層剛度比是沒有意義的。如大底盤處因為離塔較遠的構件,對該塔的層剛度沒有貢獻,所以遇到多塔結構時,層剛度的計算應該把底盤切開,只能保留與該塔2到3跨的底盤結構。將各層位移連成位移曲線,應具有以下特征:剪力墻結構的位移曲線具有懸臂彎曲梁的特怔,位移越往上增大越快,成外彎形曲線框架結構具有剪切梁的特怔,越往上增長越慢,成內(nèi)收形曲線框架-剪力墻和框架-筒體結構處于兩者之間,為反S形曲線,接近一直線在剛度較均勻的情況下,位移曲線應圓曲光滑,無突然的凸凹變化和折點。(4).位移比:主要為控制結構平面規(guī)則性,以免形成扭轉,對結構產(chǎn)生不利影響;見抗規(guī)3.4.2規(guī)范條文:新高
12、規(guī)的4.3.5條規(guī)定,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角,A、B級高度高層建筑均不宜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2倍;且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5倍,B級高度高層建筑、混合結構高層建筑及復雜高層建筑,不應大于該樓層平均值的1.4倍。程序處理:針對此條,程序中對每一層都計算并輸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層間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層間位移角及相應的比值,用戶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斷是否滿足規(guī)范。位移比的限值:是根據(jù)剛性樓板假定的條件下確定的,其平均位移的計算方法,也基于“剛性樓板假定”。F控制位移比的計算模型:按照規(guī)范要求的定義,位移比表示為“最大位移/平均位移”,而平均位移表示為“(最大
13、位移+最小位移)/2”,其中的關鍵是“最小位移”,當樓層中產(chǎn)生0位移節(jié)點,則最小位移一定為0,從而造成平均位移為最大位移的一半,位移比為2。則失去了位移比這個結構特征參數(shù)的參考意義,所以計算位移比時,如果樓層中產(chǎn)生“彈性節(jié)點”,應選擇“強制剛性樓板假定”。規(guī)范要求:高規(guī)4.3.5條,應在質量偶然偏心的條件下,考察結構樓層位移比的情況。層間位移角:程序采用“最大柱(墻)間位移角”作為樓層的層間位移角,此時可以“不考慮偶然偏心”的計算條件。復雜結構,如坡屋頂層、體育館、看臺、工業(yè)建筑等,這些結構或者柱、墻不在同一標高,或者本層根本沒有樓板,此時如果采用“強制剛性樓板假定”,結構分析嚴重失真,位移比
14、也沒有意義。所以這類結構可以通過位移的“詳細輸出”或觀察結構的變形示意圖,來考察結構的扭轉效應。對于錯層結構或帶有夾層的結構,這類結構總是伴有大量的越層柱,當選擇“強制剛性樓板假定”后,越層柱將受到樓層的約束,如果越層柱很多,計算失真??傊?,結構位移特征的計算模型之合理性,應根據(jù)結構的實際出發(fā),對復雜結構應采用多種手段。(5).周期比:主要為控制結構的扭轉效應,減小扭轉對結構帶來不利影響(此時要注意:第一、二震型在高層建筑中是不能以扭轉為主);規(guī)范條文:新高規(guī)的4.3.5條規(guī)定,結構扭轉為主的第一周期Tt與平動為主的第一周期T1之比,A級高度高層建筑不應大于0.9;B級高度高層建筑、混合結構高
15、層建筑及復雜高層建筑不應大于0.85。對于通常的規(guī)則單塔樓結構,如下驗算周期比:1)根據(jù)各振型的平動系數(shù)大于0.5,還是扭轉系數(shù)大于0.5,區(qū)分出各振型是扭轉振型還是平動振型2)通常周期最長的扭轉振型對應的就是第一扭轉周期Tt,周期最長的平動振型對應的就是第一平動周期T13)對照“結構整體空間振動簡圖”,考察第一扭轉/平動周期是否引起整體振動,如果僅是局部振動,不是第一扭轉/平動周期。再考察下一個次長周期。4)考察第一平動周期的基底剪力比是否為最大5)計算Tt/T1,看是否超過0.9(0.85)周期比控制什么?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樣,周期比側重控制的是側向剛度與扭轉剛度之間的一種相對關系,而非其
16、絕對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側力構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結構不致于出現(xiàn)過大(相對于側移)的扭轉效應。一句話,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結構足夠結實,而是在要求結構承載布局的合理性周期比不滿足要求,如何調(diào)整?一旦出現(xiàn)周期比不滿足要求的情況,一般只能通過調(diào)整平面布置來改善這一狀況,這種改變一般是整體性的,局部的小調(diào)整往往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滿足要求說明結構的扭轉剛度相對于側移剛度較小,總的調(diào)整原則是加強結構外圈剛度,削弱結構內(nèi)筒剛度。F驗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為控制結構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轉效應。F多塔結構周期比:對于多塔樓結構,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驗算。如果上部沒有連接,應該各個塔樓分別計算并分別驗算,如
17、果上部有連接,驗算方法尚不清楚。F體育場館、空曠結構和特殊的工業(yè)建筑,沒有特殊要求的,一般不需要控制周期比。F當高層建筑樓層開洞口較復雜,或為錯層結構時,結構往往會產(chǎn)生局部振動,此時應選擇“強制剛性樓板假定”來計算結構的周期比。以過濾局部振動產(chǎn)生的周期。對于比較正常的工程設計,其不考慮折減的計算自振周期大概在下列范圍中。框架結構:T1=(0.12.-0.15)n框架-剪力墻和框架-筒體結構:T1=(0.06-0.12)n剪力墻結構和筒中結構:T1=(0.04-0.06)n(式中n為建筑層數(shù))第二及第三周期近似為:T2=(1/3-1/5)T1T3=(1/5-1/7)T1如果計算結果偏離上述數(shù)值太遠,應考慮工程中截面是否太大、太小,剪力墻數(shù)量是否合理,應適當進行調(diào)整。反之,如果截面尺寸、結構布置都正確,無特殊情況而偏離太遠,則應檢查輸入數(shù)據(jù)是否有錯誤。以上判斷是根據(jù)平移振動振型分解方法來提出的,考慮扭轉耦連振動時,情況復雜很多,首先應挑出與平移振動對應振型來進行上述比教,至于扭轉周期的合理數(shù)值,由于經(jīng)驗不足尚難提出合理的數(sh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裝修合同樣本:辦公空間綠化與景觀設計
- 電纜橋架購銷合同
- 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在商業(yè)決策中的應用研究
- 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第六章
- 三農(nóng)網(wǎng)信息化實施與管理手冊
- 外架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作業(yè)指導書
- 公司個人租車合同
- 員工培訓保密協(xié)議合同書
- 資料外包協(xié)議書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車司機考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結題報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年考研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考研管理類綜合能力(199)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