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1. 總則1.1. 適用范圍:適用于夏港電廠#5機后屏過熱器出口集箱三通更換后的焊縫檢測。1.2編制依據(jù):1. 火力發(fā)電廠焊接熱處理技術規(guī)程DL/T819-20102.火力發(fā)電廠焊接技術規(guī)程DL/T869-20043.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guī)程第7部分:焊接DL/T5210.7-20104. 特種設備焊接操作人員考核細則TSG Z6002-20105. 火力發(fā)電廠金屬技術監(jiān)督規(guī)程DL/T438-20096.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火力發(fā)電廠部分)DL5009.1-20027. 管道焊接接頭超聲波檢驗技術規(guī)程DL/T820-20028. 鋼制承壓管道對接焊接接頭射線檢驗技術

2、規(guī)范DL/T821-20021.3人員要求:檢測人員都持有中國電力工業(yè)無損檢測人員二級以上資格證書。1.4檢驗比例:100%2. 儀器、探頭、試塊與耦合劑2.1儀器要求:2.1.1探傷儀的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應符合ZBY230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通用技術條件及ZBJ04001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系統(tǒng)工作性能測試方法規(guī)定的相應條款,其工作頻率為2.5MHz。2.1.2儀器和斜探頭的組合靈敏度:在所探頭焊件最大聲程處,有效探傷靈敏度余量不小于6dB。2.2探頭要求選擇探頭時探頭的主聲束不應有偏斜或雙峰,且入射角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偏差范圍內。斜探頭折射角的選擇以直射波聲束中心線至少能掃查焊接接

3、頭厚度的2/5為原則。探測根部缺陷時,不宜使用折射角為60左右的探頭。3.探傷準備31現(xiàn)場勘察超聲波探傷人員應該掌握焊接第一手的資料,對所檢焊口的材質、焊接工藝主要是焊口坡口型式情況要清楚。焊接接頭兩側的母材,探傷前應測量焊縫兩側的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各測量一點。32儀器校準每班探傷前應對儀器校準一次,應校準探頭的前沿、K值,距離波幅曲線應至少校準兩點。33焊口打磨受檢焊口兩側應打磨光滑,不應存在影響探頭移動的東西,打磨寬度應大于1.25P,其中P=2ttg,焊口兩側打磨寬度為200mm34探頭的選擇選擇K1和K2.5的探頭并用。35距離一波幅曲線的繪制探傷前應以所用探傷儀和探頭

4、在對比試塊上實測的數(shù)據(jù)繪出。不同管壁厚度的距離一波幅曲線靈敏度按下表規(guī)定。管壁厚度(mm)評定線(EL)定量線(SL)判廢線(RL)>461203×40-16dB3×40-10dB3×40探傷時由于管件表面損失、材料衰減以及內外曲率的影響,應對探傷靈敏度進行綜合補償。規(guī)定補償量為-2dB。綜合補嘗量必須計入距離一波幅曲線。4探傷4.1母材的檢查斜探頭掃查聲束通過的母材區(qū)域應用直探檢查,以便確定是否有影響斜探頭探傷結果解釋的分層性或其它類型的缺陷存在。該項檢查不屬于母材的驗收檢驗。4. 2掃查方式一般采用探頭沿焊接接頭作矩形移動的基本掃查方式。掃查時,探頭每次

5、移動的距離,不得超過晶片的直徑。在保持探頭移動方向與焊接中心線垂直的同時,根據(jù)管徑曲率大小還要作小角度的擺動。為了確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狀,觀察缺陷動態(tài)波形或區(qū)分缺陷信號與偽信號,可采用前后、左右、轉角等掃查方式。探頭移動速度應小于150mm/s。4. 3缺陷的定量探傷中出現(xiàn)在SL線和RL線之間缺陷,應進行波幅和缺陷指示長度的測定。缺陷測長時采用6dB法(只有一個高點)和端點峰值法(多個高點)4. 4缺陷的定位發(fā)現(xiàn)缺陷時,應對缺陷的深度、水平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初探時發(fā)現(xiàn)不允許存在的缺陷時,必須校核探頭的折射角、探傷靈敏度,重新調整探傷儀后進行評定探傷。4. 5缺陷評定最大反射波信號位于區(qū)的缺

6、陷,其指示長度小于5mm時,按5mm計;相鄰兩缺陷間距小于8mm時,兩缺陷指示長度之和作為單個缺陷的指示長度。根部未焊接透的對比測定:探傷時當發(fā)現(xiàn)根部缺陷,經綜合分析認為未焊透時,改用折射角為45°50°、頻率為5MHz的斜探頭,以鋸齒槽對比試塊上深1.5mm通槽的反射波幅調至熒光屏滿刻度的50%作為對比靈敏度進行對比測定。缺陷的定性:可根據(jù)反射波信號的特征、部位,采用動態(tài)包絡線波形,改變探頭角度或掃查方式,并結合焊接工藝等進行綜合分析。4.6質量評定4.6. 1記錄缺陷管道焊接接頭探傷時,非裂紋類缺陷反射波幅達到EL線或區(qū)時,應作記錄但不作為質量評定。缺陷定位以孔為0點,

7、按介質流向分為12點。4.6.2超標缺陷下列情況評為級,需返修:當缺陷位于RL線或區(qū)時;反射波幅位于SL線或區(qū),長度超標時;缺陷累計長度超標時;密集性缺陷有一個波幅達到SL線以上時;根部未焊透長度超標時(氬弧焊打底焊縫不允許存在未焊透);檢驗人員認定缺陷性質為裂紋、未熔合等危險性缺陷時,均為不合格。4.6.3返修不合格的焊縫應返修,返修部位及返修時受影響的部位均應復檢。復檢按原探傷條件進行。4.1.5檢驗資料探傷過程中在超聲波探傷記錄表上做好記錄;詳細填寫有關的數(shù)據(jù)及參數(shù),并把缺陷在記錄圖上標出作為復查的原始數(shù)據(jù)。當日檢驗焊口出具檢驗報告和試驗通知單。超 聲 波 探 傷作 業(yè) 指 導 書批準:

8、審核:編制:山東電力二公司黃島項目部檢測中心射 線 探 傷作 業(yè) 指 導 書批準:審核:編制:山東電力二公司黃島項目部檢測中心表 面 探 傷作 業(yè) 指 導 書批準:審核:編制:山東電力二公司黃島項目部檢測中心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1.總則1.1. 適用范圍:適用于黃島電廠三期工程中46mm的管道對接焊縫。1.2編制依據(jù):DL/T820-2002管道焊接接頭超聲波檢驗技術規(guī)程 DL/T869-2004火力發(fā)電廠焊接技術規(guī)程。1.3人員要求:檢測人員都持有超聲波二級以上資格證書。1.4檢驗比例:按 DL/T869-2004火力發(fā)電廠焊接技術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2.儀器、探頭、試塊與耦合劑2.1儀器要求:

9、2.1.1探傷儀的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應符合ZBY230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通用技術條件及ZBJ04001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系統(tǒng)工作性能測試方法規(guī)定的相應條款,其工作頻率為2.5MHz。2.1.2儀器和斜探頭的組合靈敏度:在所探頭焊件最大聲程處,有效探傷靈敏度余量不小于6dB。2.2探頭要求選擇探頭時探頭的主聲束不應有偏斜或雙峰,且入射角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偏差范圍內。斜探頭折射角的選擇以直射波聲束中心線至少能掃查焊接接頭厚度的2/5為原則。探測根部缺陷時,不宜使用折射角為60左右的探頭。3.探傷準備31現(xiàn)場勘察超聲波探傷人員應該掌握焊接第一手的資料,對所檢焊口的材質、焊接工藝主要是焊口

10、坡口型式情況要清楚。焊接接頭兩側的母材,探傷前應測量焊縫兩側的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各測量一點。32儀器校準每班探傷前應對儀器校準一次,應校準探頭的前沿、K值,距離波幅曲線應至少校準兩點。33焊口打磨受檢焊口兩側應打磨光滑,不應存在影響探頭移動的東西,打磨寬度應大于1.25P,其中P=2ttg,降水管道焊口兩側打磨寬度為200mm34探頭的選擇選擇K2.5的探頭。35距離一波幅曲線的繪制探傷前應以所用探傷儀和探頭在對比試塊上實測的數(shù)據(jù)繪出。不同管壁厚度的距離一波幅曲線靈敏度按下表規(guī)定。管壁厚度(mm)評定線(EL)定量線(SL)判廢線(RL)>0463×40-20d

11、B3×40-14dB3×40-6dB探傷時由于管件表面損失、材料衰減以及內外曲率的影響,應對探傷靈敏度進行綜合補償。規(guī)定補償量為-2dB。綜合補嘗量必須計入距離一波幅曲線。4探傷4.1母材的檢查斜探頭掃查聲束通過的母材區(qū)域應用直探檢查,以便確定是否有影響斜探頭探傷結果解釋的分層性或其它類型的缺陷存在。該項檢查不屬于母材的驗收檢驗。4. 2掃查方式一般采用探頭沿焊接接頭作矩形移動的基本掃查方式。掃查時,探頭每次移動的距離,不得超過晶片的直徑。在保持探頭移動方向與焊接中心線垂直的同時,根據(jù)管徑曲率大小還要作小角度的擺動。為了確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狀,觀察缺陷動態(tài)波形或區(qū)分缺陷

12、信號與偽信號,可采用前后、左右、轉角等掃查方式。探頭移動速度應小于150mm/s。4. 3缺陷的定量探傷中出現(xiàn)在SL線和RL線之間缺陷,應進行波幅和缺陷指示長度的測定。缺陷測長時采用6dB法(只有一個高點)和端點峰值法(多個高點)4. 4缺陷的定位發(fā)現(xiàn)缺陷時,應對缺陷的深度、水平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初探時發(fā)現(xiàn)不允許存在的缺陷時,必須校核探頭的折射角、探傷靈敏度,重新調整探傷儀后進行評定探傷。4. 5缺陷評定最大反射波信號位于區(qū)的缺陷,其指示長度小于5mm時,按5mm計;相鄰兩缺陷間距小于8mm時,兩缺陷指示長度之和作為單個缺陷的指示長度。根部未焊接透的對比測定:探傷時當發(fā)現(xiàn)根部缺陷,經綜合分析認

13、為未焊透時,改用折射角為45°50°、頻率為5MHz的斜探頭,以鋸齒槽對比試塊上深1.5mm通槽的反射波幅調至熒光屏滿刻度的50%作為對比靈敏度進行對比測定。缺陷的定性:可根據(jù)反射波信號的特征、部位,采用動態(tài)包絡線波形,改變探頭角度或掃查方式,并結合焊接工藝等進行綜合分析。4.6質量評定4.6. 1記錄缺陷管道焊接接頭探傷時,非裂紋類缺陷反射波幅達到EL線或區(qū)時,應作記錄但不作為質量評定。缺陷定位以孔為0點,按介質流向分為12點。4.6.2超標缺陷下列情況評為級,需返修:當缺陷位于RL線或區(qū)時;反射波幅位于SL線或區(qū),長度超標時;缺陷累計長度超標時;密集性缺陷有一個波幅達到

14、SL線以上時;根部未焊透長度超標時(氬弧焊打底焊縫不允許存在未焊透);檢驗人員認定缺陷性質為裂紋、未熔合等危險性缺陷時,均為不合格。4.6.3返修不合格的焊縫應返修,返修部位及返修時受影響的部位均應復檢。復檢按原探傷條件進行。4.1.5檢驗資料探傷時應在超聲波探傷記錄表上做好記錄;并把缺陷在缺陷記錄圖上標出,詳細填寫有關的數(shù)據(jù)及參數(shù)作為復查的原始數(shù)據(jù)。當日檢驗焊口出具檢驗報告和試驗通知單。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1.總則1.1. 適用范圍:適用于華德電廠#6爐中46mm的管道對接焊縫。1.2編制依據(jù):DL/T5048-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管道焊接接頭超聲波檢驗篇。 DL/T5007-19

15、9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火力發(fā)電廠焊接篇。1.3人員要求:檢測人員都持有中國電力工業(yè)無損檢測人員二級以上資格證書。1.4檢驗比例:見鍋爐受熱面及四大管道安裝金屬監(jiān)督。2.儀器、探頭、試塊與耦合劑2.1儀器要求:2.1.1探傷儀的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應符合ZBY230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通用技術條件及ZBJ04001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系統(tǒng)工作性能測試方法規(guī)定的相應條款,其工作頻率為2.5MHz。2.1.2儀器和斜探頭的組合靈敏度:在所探頭焊件最大聲程處,有效探傷靈敏度余量不小于6dB。2.2探頭要求選擇探頭時探頭的主聲束不應有偏斜或雙峰,且入射角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偏差范圍內。斜探頭

16、折射角的選擇以直射波聲束中心線至少能掃查焊接接頭厚度的2/5為原則。探測根部缺陷時,不宜使用折射角為60左右的探頭。3.探傷準備31現(xiàn)場勘察超聲波探傷人員應該掌握焊接第一手的資料,對所檢焊口的材質、焊接工藝主要是焊口坡口型式情況要清楚。焊接接頭兩側的母材,探傷前應測量焊縫兩側的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各測量一點。32儀器校準每班探傷前應對儀器校準一次,應校準探頭的前沿、K值,距離波幅曲線應至少校準兩點。33焊口打磨受檢焊口兩側應打磨光滑,不應存在影響探頭移動的東西,打磨寬度應大于1.25P,其中P=2ttg,主蒸汽管道焊口兩側打磨寬度為200mm34探頭的選擇選擇K2.02.5的探頭

17、。35距離一波幅曲線的繪制探傷前應以所用探傷儀和探頭在對比試塊上實測的數(shù)據(jù)繪出。不同管壁厚度的距離一波幅曲線靈敏度按下表規(guī)定。管壁厚度(mm)評定線(EL)定量線(SL)判廢線(RL)>0463×40-20dB3×40-14dB3×40-6dB探傷時由于管件表面損失、材料衰減以及內外曲率的影響,應對探傷靈敏度進行綜合補償。規(guī)定補償量為-2dB。綜合補嘗量必須計入距離一波幅曲線。4探傷4.1母材的檢查斜探頭掃查聲束通過的母材區(qū)域應用直探檢查,以便確定是否有影響斜探頭探傷結果解釋的分層性或其它類型的缺陷存在。該項檢查不屬于母材的驗收檢驗。4. 2掃查方式一般采用

18、探頭沿焊接接頭作矩形移動的基本掃查方式。掃查時,探頭每次移動的距離,不得超過晶片的直徑。在保持探頭移動方向與焊接中心線垂直的同時,根據(jù)管徑曲率大小還要作小角度的擺動。為了確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狀,觀察缺陷動態(tài)波形或區(qū)分缺陷信號與偽信號,可采用前后、左右、轉角等掃查方式。探頭移動速度應小于150mm/s。4. 3缺陷的定量探傷中出現(xiàn)在SL線和RL線之間缺陷,應進行波幅和缺陷指示長度的測定。缺陷測長時采用6dB法(只有一個高點)和端點峰值法(多個高點)4. 4缺陷的定位發(fā)現(xiàn)缺陷時,應對缺陷的深度、水平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初探時發(fā)現(xiàn)不允許存在的缺陷時,必須校核探頭的折射角、探傷靈敏度,重新調整探傷儀

19、后進行評定探傷。4. 5缺陷評定最大反射波信號位于區(qū)的缺陷,其指示長度小于5mm時,按5mm計;相鄰兩缺陷間距小于8mm時,兩缺陷指示長度之和作為單個缺陷的指示長度。根部未焊接透的對比測定:探傷時當發(fā)現(xiàn)根部缺陷,經綜合分析認為未焊透時,改用折射角為45°50°、頻率為5MHz的斜探頭,以鋸齒槽對比試塊上深1.5mm通槽的反射波幅調至熒光屏滿刻度的50%作為對比靈敏度進行對比測定。缺陷的定性:可根據(jù)反射波信號的特征、部位,采用動態(tài)包絡線波形,改變探頭角度或掃查方式,并結合焊接工藝等進行綜合分析。4.6質量評定4.6. 1記錄缺陷管道焊接接頭探傷時,非裂紋類缺陷反射波幅達到EL

20、線或區(qū)時,應作記錄但不作為質量評定。缺陷定位以爐前為0點,爐后為6點,爐左為3點,爐右為9點。4.6.2超標缺陷下列情況評為級,需返修:當缺陷位于RL線或區(qū)時;反射波幅位于SL線或區(qū),長度超標時;缺陷累計長度超標時;密集性缺陷有一個波幅達到SL線以上時;根部未焊透長度超標時(氬弧焊打底焊縫不允許存在未焊透);檢驗人員認定缺陷性質為裂紋、未熔合等危險性缺陷時,均為不合格。4.6.3返修不合格的焊縫應返修,返修部位及返修時受影響的部位均應復檢。復檢按原探傷條件進行。4.1.5檢驗資料探傷時應在超聲波探傷記錄表上做好記錄;詳細填寫有關的數(shù)據(jù)及參數(shù),并把缺陷在缺陷記錄圖上標出,作為復查的原始數(shù)據(jù)。當日

21、檢驗焊口出具檢驗報告和試驗通知單。小徑管超聲波探傷作業(yè)指導書3. 總則1.1. 適用范圍:適用于濟寧電廠#6機中小徑管對接焊縫。1.2編制依據(jù):DL/T5048-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管道焊接接頭超聲波檢驗篇。 DL/T5007-199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guī)范火力發(fā)電廠焊接篇。1.3人員要求:檢測人員都持有中國電力工業(yè)無損檢測人員二級以上資格證書。1.4檢驗比例:見檢驗大綱。4. 儀器、探頭、試塊與耦合劑2.1儀器要求:2.1.1探傷儀的性能指標和測試方法應符合ZBY230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通用技術條件及ZBJ04001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系統(tǒng)工作性能測試方法規(guī)定的相應

22、條款,其工作頻率為2.5MHz。2.1.2儀器和斜探頭的組合靈敏度:在所探頭焊件最大聲程處,有效探傷靈敏度余量不小于6dB。2.2探頭要求選擇探頭時探頭的主聲束不應有偏斜或雙峰,且入射角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偏差范圍內。斜探頭折射角的選擇以直射波聲束中心線至少能掃查焊接接頭厚度的2/5為原則。探測根部缺陷時,不宜使用折射角為60左右的探頭。3.探傷準備31現(xiàn)場勘察超聲波探傷人員應該掌握焊接第一手的資料,對所檢焊口的材質、焊接工藝主要是焊口坡口型式情況要清楚。焊接接頭兩側的母材,探傷前應測量焊縫兩側的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各測量一點。32儀器校準每班探傷前應對儀器校準一次,應校準探頭的前沿

23、、K值,距離波幅曲線應至少校準兩點。33焊口打磨受檢焊口兩側應打磨光滑,不應存在影響探頭移動的東西,打磨寬度應大于1.25P,其中P=2ttg34探頭的選擇根據(jù)母材厚度選擇探頭35距離一波幅曲線的繪制探傷前應以所用探傷儀和探頭在對比試塊上實測的數(shù)據(jù)繪出。不同管壁厚度的距離一波幅曲線靈敏度按下表規(guī)定。管壁厚度(mm)評定線(EL)定量線(SL)判廢線(RL)>4-82×15-8 dB>8-142×15-18dB2×15-12dB2×15-4 dB探傷時由于管件表面損失、材料衰減以及內外曲率的影響,應對探傷靈敏度進行綜合補償。規(guī)定補償量為-2dB。綜合補嘗量必須計入距離一波幅曲線。4探傷4.1母材的檢查斜探頭掃查聲束通過的母材區(qū)域應用直探檢查,以便確定是否有影響斜探頭探傷結果解釋的分層性或其它類型的缺陷存在。該項檢查不屬于母材的驗收檢驗。4. 2掃查方式一般采用探頭沿焊接接頭作矩形移動的基本掃查方式。掃查時,探頭每次移動的距離,不得超過晶片的直徑。在保持探頭移動方向與焊接中心線垂直的同時,根據(jù)管徑曲率大小還要作小角度的擺動。為了確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狀,觀察缺陷動態(tài)波形或區(qū)分缺陷信號與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