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_第1頁
畢業(yè)論文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_第2頁
畢業(yè)論文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_第3頁
畢業(yè)論文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_第4頁
畢業(yè)論文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科學生畢業(yè)設計太原某師范學院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院系名稱: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 專業(yè)班級: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11-1班學生姓名:×××指導教師: ×××職 稱:副教授黑 龍 江 工 程 學 院二一五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The Design of Central Heating and hot water network in a Normal University in TaiyuanDepartment: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

2、tectural EngineeringSpecialty: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Equipment EngineeringClass:11-1Candidate:××× Advisor:××× Academic title:Associate Professor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5-06·Harbin摘 要伴隨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人們對生活舒適意識的不斷改變,我們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專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也在升高。在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基礎上人性化

3、、智能化的超舒適性生活環(huán)境日益成為建環(huán)的發(fā)展新方向。當然下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實現更高的水平就應該從基礎內容開始。集中供熱系統(tǒng)相對于以前的分散式供熱系統(tǒng)具有熱源容量大、熱效率高、節(jié)約勞動力和占地面積小等優(yōu)點,成為目前國內迅速發(fā)展的城市供熱方式1,較為公認的集中供熱系統(tǒng)是由熱源、熱網、熱用戶三部分組成。本設計為太原某師范學院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所以設計內容由這三個部分展開。熱源:一級網為市政供水;二級網為熱力站。熱網:一級網為管溝枝狀形式;二級網為直埋枝狀形式。熱用戶:以學校教室、宿舍、辦公室、實驗室等,且為中低層建筑。當前乃至以后,能源緊缺將是制約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并已被公認為是全世界

4、普遍性的問題。供熱工程設計應該從開源節(jié)流的角度出發(fā),因地制宜地確定綜合利用能源的供熱方案。與此同時結合我國的特殊國情,應充分考慮建設資金短缺等實際困難,在確定設計方案時力求降低造價,做到“物美價廉”。關鍵詞:熱負荷;集中供熱;水力計算;運行調節(jié);補償器;保溫;Mathcad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ing of people's life comfort consciousness, the challeng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5、 equipment engineering is also increasing. In the green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saving, the humanity and the intelligent comfort living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HVAC development. Of course, the lower base determines the superstructure, the higher level should start from the

6、basic content.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heat capacity, high heat efficiency, saving labor force and covers an area of small, etc.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de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 become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urban heating mode, is recognized a

7、s the central heating system is heating heating net, customers, and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design of the central heating and hot water network design for a normal university in Taiyuan. So the design content is started by the three parts. Heat source: the first grade net is the municipal wa

8、ter supply; the two grade net is the thermal station. Heat network: first grade network for municipal water supply; the two level network for directly buried installation. Hot user: for school classrooms, dormitories, offices, laboratories, etc., and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buildings.At present, th

9、e energy shortage will be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restri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universal problem of the whole world. Heating engineering design should st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o determine the broaden sources of income and reduce expenditure,

10、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scheme of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of heating energy.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take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construction funds, In determining the

11、 design makes every effort to reduce the cost,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and inexpensive” .Keywords: heat load, central heating, hydraulic calculation, operation adjustment, compensator, heat preservation, Mathcad目錄摘要IAbstractII第1章緒論11.1概述11.2 設計目的及意義11.2.1 設計目的11.2.2 設計意義11.3 自然地理概況21.4 工程概況2第2章熱負荷3

12、2.1 熱負荷統(tǒng)計原理32.2 熱負荷計算方法32.3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42.3.1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意義42.3.2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原理42.3.3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繪制52.4 本章小結6第3章供熱方案73.1 熱力管道系統(tǒng)及選擇73.1.1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分類73.1.2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選擇73.2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布置與敷設83.2.1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布置方式83.2.2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敷設原則93.2.3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材料及連接93.2.4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附件與設施93.3 熱源103.4 本章小結10第4章水力計算114.1 水力計算的任務114.2 水力計算的原理114.

13、3 水力計算的實例134.3.1 一級網水力計算實例134.3.2 二級網水力計算實例164.4 水壓圖184.4.1 水壓圖的作用184.4.2 水壓圖繪制滿足的基本技術要求194.4.3 水壓圖繪制實例194.5 本章小結21第5章水力工況225.1 水力工況基本原理225.1.1 管網特性曲線225.1.2 循環(huán)水泵流量-揚程特性曲線及其方程235.2 水力工況的分析與計算235.2.1 管網特性曲線的確定235.2.2 循環(huán)水泵的性能曲線的確定。245.2.3 水泵與管網聯合特性曲線255.3 水力工況的穩(wěn)定性265.4 本章小結26第6章運行調節(jié)276.1 運行調節(jié)形式276.2 運

14、行調節(jié)原理276.3 運行調節(jié)實例296.4 本章小結30第7章管道熱補償及應力計算317.1 熱補償317.1.1 熱補償設計原則317.1.2 熱伸長量的計算317.1.3 補償器選型317.2 管道應力計算327.2.1 管道理論壁厚計算327.2.2 熱力管道固定支吊架間距327.2.3 活動支架計算間距337.3 本章小結33第8章換熱站348.1 換熱站簡述348.2 換熱站設計原則358.3 換熱站布置要求358.4 本章小結35第9章設備及附件選型369.1 換熱器369.2 熱網循環(huán)水泵379.3 補給水泵389.4 補給水箱399.5 綜合水處理器409.6 除污器419.

15、7 本章小結41第10章管道的保溫及防腐4210.1 管道的保溫及防腐的原則4210.2 管道的保溫及防腐的計算4210.2.1 保溫層厚度計算4210.2.2 散熱損失計算4310.2.3 管道防腐4410.3 本章小結44結論45參考文獻46致謝48附錄1 小區(qū)采暖熱負荷統(tǒng)計49附錄2 水力計算表格53附錄3 水泵樣本60附錄4 套筒補償器規(guī)格表63附錄5 板式換熱器樣本64第1章 緒 論1.1概述中國社會進入小康水平之后,溫飽問題“不知不覺”的就解決了。這樣人們的注意力順其自然地轉移到對居住環(huán)境的改善。對環(huán)境的控制取決于四個主要因素: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和空氣流速。對于北方廣大地區(qū)來說

16、溫度的改變是至關重要的,依次而展開的供熱工程應運而生。供熱工程主要分為內網(建筑物供暖工程)、外網(集中供熱工程)兩個層面。雖然有些具體的設計與計算原則不太一樣,但系統(tǒng)的組成都是一樣的,即:熱源(熱媒制備)、熱網(熱媒輸送)和熱用戶(熱媒利用)。并且大體上的水力計算特色都是以控制比摩阻來實現(也有控制流速的)對管徑的選擇。我國的供暖事業(yè)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是以蘇聯供暖技術為依據的。經過廣大的建環(huán)(暖通空調)前輩們的辛勤努力,終于在1987年頒布了適合我國國情特色的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J 19-87)。其中對于供暖室外計算溫度和熱負荷確定及計算方法和原則,同先進國家的規(guī)范相比

17、,毫不遜色。不過應看到我國的科研理論水平非常高,但與之相匹配的具體實踐工作則很不到位。這也是我們建環(huán)人今后努力發(fā)展的方向1。1.2 設計目的及意義1.2.1設計目的本次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這些在象牙塔中的學生走進理想狀態(tài)下的實際工作。更為著重的進行思維工程化的培養(yǎng)。使得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及一步加強?!拔哪軐P母阊芯?,武能精致做項目”。為了較好的鍛煉自己的設計能力,較為廣泛的查閱建環(huán)相關的設計規(guī)范和圖集手冊等專業(yè)資料。設計過程中也體現了自己的小想法,采用了一些非傳統(tǒng)的設計模式,所謂創(chuàng)新,就應該從小處開始。1.2.2設計意義從宏觀方面來分析具有以下三個方面:1、經濟效益:集中供熱系統(tǒng)的熱容量大

18、、熱效率高,可以大大降低供熱設計及運營管理等成本,為國家節(jié)約能源立下汗馬功勞。2、環(huán)境效益:集中供熱系統(tǒng)不僅能提供穩(wěn)定的可靠的高品位能源,還有利于城鎮(zhèn)的美化。能夠使城鎮(zhèn)的整體形象明顯提升,從某種意義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3、社會效益:集中供熱系統(tǒng)的結構相對分散式供熱來說,系統(tǒng)結構的簡潔優(yōu)化非常明顯,能夠有效的利用城市有效空間,同時大大改善了社會管理。1.3 自然地理概況太原為中國的能源和重工業(yè)基地之一。太原臺站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3,北緯37°47。海拔778.3m。地處于寒冷B區(qū)。太原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10.0,最大凍土深度

19、為72cm。供暖日期為11.0603.26共141天。1.4 工程概況本設計為太原某師范學院集中供熱熱水網路設計,校園構成多樣化,主體為教學樓和居住樓,還有少量的商業(yè)建筑及醫(yī)院。建筑面積:1321119m²供暖熱負荷:76730kw第2章 熱負荷供暖系統(tǒng)熱負荷是供暖系統(tǒng)設計中最基本的數據。它直接影響供暖系統(tǒng)方案的選擇。系統(tǒng)熱負荷的大小及其性質是供熱規(guī)劃和設計的最重要的依據。熱負荷的科學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節(jié)能的根本成敗。2.1熱負荷統(tǒng)計原理因為是對集中供熱系統(tǒng)進行初步設計,所以不具備較準確的建筑物熱負荷資料。根據城鎮(zhèn)供熱管網設計規(guī)范:當沒有建筑物設計熱負荷資料時,各種熱負荷可采用概略計

20、算方法。具體分為體積熱指標法或面積熱指標法。對于體積熱指標法,雖然物理概念明確清晰,但采用建筑面積熱指標法計算很簡便,是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所以本次設計采用該種方法。并且在總結我國許多單位進行建筑物供暖熱負荷的理論計算和實測數據工作的基礎上,我國城鎮(zhèn)供熱管網設計規(guī)范(CJJ34-2010)給出了供暖面積熱指標的推薦值。2.2熱負荷計算方法集中供熱熱負荷主要由供暖設計熱負荷、通風設計熱負荷、生活用熱的設計熱負荷和生產工藝熱負荷組成。它同室內供暖為了突出主要問題,本次設計熱負荷僅采用采暖熱負荷。采暖熱負荷是城市集中供熱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負荷,它的設計熱負荷占全部設計熱負荷的80%-90%以上(不包生

21、產工藝用熱),采暖設計熱負荷的概算采用面積熱指標進行計算4,如式(2.1):(2.1)式中 采暖設計熱負荷,;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積,;采暖熱指標,;即每平方米建筑的供暖設計熱負荷。其推薦值見表2.1;表2.1 采暖熱指標推薦值 ()建筑類型住宅居住區(qū)綜合醫(yī)院托幼旅館商店未采取節(jié)能措施58646067658065706580采取節(jié)能措施40454555557050605570注1表中數據適合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qū)。2熱指標已包括5%的管網熱損失。由于該小區(qū)為新建小區(qū),采用了較好的節(jié)能措施,故計算時采用上表中的采取節(jié)能措施的采暖推薦熱指標5。以1號用戶(學生公寓)為例。建筑面積36000m2,

22、按住宅算取熱指標為45W/m2,所以供暖熱負荷=1620000W=1620kW。供暖設計熱負荷計算結果見附錄1。2.3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在供熱工程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需要繪制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其特點為熱負荷不是按出現時間的先后來排列,而是按其數值的大小來排列。2.3.1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意義通過繪制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能夠清楚的顯示出不同大小的供暖負荷在整個采暖季節(jié)累計耗熱量,以及它在整個采暖季節(jié)總耗熱量中所占的比重,這對于城市集中供熱規(guī)劃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3.2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原理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需要有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和室外氣溫變化規(guī)律的資料才能繪制。供暖

23、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先求出某一室外溫度下的供暖熱負荷,如式(2.2) (2.2)式中 在室外溫度下的供暖熱負荷,W;供暖設計熱負荷,W;某一室外溫度,;供暖室外計算溫度,;室內計算溫度,取18。供暖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公式,如公式(2.3): N5 = (2.3) 5<N式中供暖期總天數,太原取141天;N延續(xù)天數。2.3.3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繪制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圖如圖2.1,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如圖2.2。圖2.1 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圖圖2.2 供暖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2.4本章小結本章是對供熱工程最基礎的數據熱負荷,進行計算。集中供熱的熱負荷計算方法由于其固有的結構特性,很

24、難真正精確的計量,從而采用工程實踐估算的方法。本章的另一特色體現在供暖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繪制上,一改之前的手動繪圖方法,轉化為依靠Mathcad Prime軟件的智能繪圖,這也為熱負荷的進一步定量精確化打下基礎。第3章 供熱方案供熱方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實際效果。這部分是最具技術性的內容。3.1熱力管道系統(tǒng)及選擇本次設計主要內容為熱水管道。相應的分析也以此展開。3.1.1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分類按照介質分類:1、低溫水管道,供水溫度95,回水溫度70。2、高溫水管道,供水溫度與回水溫度有三種組合:15090、13070、11070。本次設計一級網供回水溫度定為130/70;二級網供回水溫度定

25、為80/60。3.1.2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選擇1、熱水制備方式(1)利用鍋爐制備熱水 例如用各種型號的熱水鍋爐、蒸汽熱水兩用鍋爐,以及由已有的蒸汽鍋爐改裝的熱水鍋爐制備熱水。本設計并未進行鍋爐設計一次網直接連接市政熱網。(2)利用熱交換器(換熱器)制備熱水 以高溫水為熱媒,通過熱交換器將低溫水加熱供應各用戶用。本設計二級網的熱水制備方式便采用此方法。2、熱水的定壓方式定壓方式非常多,比如補水泵定壓、膨脹水箱定壓、氮氣定壓、蒸汽定壓等。無論哪種方式都得滿足以下原則:(1)循環(huán)水泵運行時,應該保證系統(tǒng)不會有汽化發(fā)生。(2)循環(huán)水泵關閉時,系統(tǒng)的靜水壓線高于同系統(tǒng)直接相連熱用戶的最大水壓。(3)無論循

26、環(huán)水泵運行或是關閉,系統(tǒng)壓力不得超過散熱器的允許壓力。(4)定壓裝置必須操作簡單。(5)定壓裝置的投資最節(jié)約。(6)采用惰性氣體定壓時,應使消耗其體量最少。本次設計采用補水泵定壓方式,圖3.1為定壓方式示意圖。圖3.1 補給水泵定壓方式示意圖3.2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布置與敷設確定管道的布置方式時應充分的考慮到管道線路所在地區(qū)的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建筑物及構筑物、交通運行情況,并考慮到技術經濟合理、施工維修管理方便等因素。最后還應取得城市規(guī)劃等相關的行政部門的同意。3.2.1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布置方式1、熱力管道的布置按供熱管網的形狀分為枝狀管網和環(huán)狀管網。其對比如表3.1。2、地處山區(qū)的熱力管道,

27、布置時應特別注意地形特點,因地制宜的布置管線,并應注意地質滑坡和洪峰口對管線的不利影響。3、熱水供熱管網宜采用閉式雙管制6。表3-1 枝狀管網與環(huán)狀管網優(yōu)缺點對比管網形式優(yōu)缺點枝狀網路環(huán)狀網路優(yōu)點系統(tǒng)簡單、造價低、運行管理方便,是最常見的形式。它的管徑隨著到熱源的距離增加而減小具有供熱的后備性能,運行可靠安全缺點沒有供熱的后備性能,即一旦網路某處發(fā)生事故,在損壞地點以后的所有用戶均將中斷供熱,甚至造成整個系統(tǒng)停止供熱投資和金屬消耗量都很大,實際工程中極少采用3.2.2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敷設原則供熱管線平面位置的確定,即定線,其布置原則是應在城市建設規(guī)劃的指導下,綜合考慮熱負荷分布、熱源位置,與各

28、種地上、地下管道及構造物、園林綠地的關系和水文、地質條件等多種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供熱管道平面位置的確定,應遵守如下的基本原則1:1、經濟上合理 主干線力求短直,主干線盡量走熱負荷集中區(qū)。要注意管線上的閥門、補償器和某些管道固件(如放氣、放水、疏水等裝置)的合理布置,因為這將涉及到檢查室(或操作平臺)的位置和敷設,應盡可能使其數量減少。2、技術上可靠 供熱管線應盡量避開土質松軟、地震斷裂帶、滑坡危險地帶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3、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少而協(xié)調 供熱管線應少穿越主要交通線。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線并應盡量敷設在車行道以外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管線應只沿街道的一側敷設。地上敷設的管道,不

29、應影響城市環(huán)境美觀,不妨礙交通。供熱管道與各種管道、構筑物應協(xié)調安排,相互之間的距離,應能保證運行安全、施工及檢修方便。熱力網管道的位置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熱水熱力管道地下敷設時,應優(yōu)先采用直埋敷設;熱水或蒸汽管道采用地溝敷設時,應首選不通行地溝敷設;穿越不允許開挖檢修的地段時,應采用通行地溝敷設。供熱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管線的最小水平凈距和最小垂直凈距應該嚴格的參閱城鎮(zhèn)供熱管網設計規(guī)范中的相關規(guī)定。3.2.3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材料及連接1、城市熱力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螺旋縫埋弧焊鋼管或螺旋縫高頻焊接鋼管。材質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7。2、熱力管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有條件時管道與設備、閥門等連接

30、也應采用焊接。當設備、閥門等需要拆卸時,應采用法蘭連接。3、彎頭的壁厚不應小于管道壁厚。焊接彎頭應雙面焊接。3.2.4 熱力管道系統(tǒng)的附件與設施1、熱力管道干線、支干線、支線的起點應安裝關斷閥門。2、熱水熱力網干線應裝設分段閥門。其間距宜為:輸送干線,200300m;輸配管線10001500m。3、地下敷設管道安裝套筒(管)補償器、閥門、放水和除污裝置等設備附件時應設檢查室(井)。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人行通道寬度不小于0.6m。(2)干管保溫結構表面與檢查室(井)地面距離不小于0.6m。(3)檢查室(井)地面應低于管溝內底不小于0.3m。(4)檢查室(井)其他要求見城鎮(zhèn)供熱管網設計規(guī)范,不在

31、贅述。3.3熱源熱源是供熱工程的動力來源,所有的管網設計都是用來對熱源能量的分配。目前我國應用最廣泛的是:區(qū)域鍋爐房和熱電廠。此外也可以利用諸如核能、地熱、工業(yè)余熱等作為供熱系統(tǒng)的熱源。圖3.2為鍋爐房效果圖。本次設計一次網熱源采用市政供熱,二級管網采用換熱站。圖3.2 熱源鍋爐房效果3.4 本章小結供熱方案的確定最是能體現一個設計者的能力的。好的方案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的方案肯定損害大家的利益。然而難點在于好的方案和不好的方案并沒有嚴格的界限之分,它受實際的工程條件的影響很深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接地氣,必須進行實際工作經驗的積累。第4章 水力計算設計熱水供暖系統(tǒng),為使系統(tǒng)中各管段的水流量

32、負荷設計要求,以保證熱用戶的水流量符合要求,就要進行水力計算。4.1水力計算的任務管道水力計算的任務:根據介質流量和允許的壓力損失,確定管徑或根據管徑和介質流量來驗算壓力損失。根據熱水網路水力計算結果,不僅能確定網路各管段的管徑,而且還可以確定網路循環(huán)水泵的流量和揚程。在熱水網路水力計算的基礎上繪制出水壓圖,可以確定管網與用戶的連接方式,選擇網路和用戶的自控措施,還可進一步對網路工況,亦即對網路熱媒的流量和壓力狀況進行分析,從而掌握網路中熱媒流動的變化規(guī)律。4.2 水力計算的原理1、確定網路中熱媒的計算流量供熱系統(tǒng)中網路各管的計算流量就是該管段所負擔的各個用戶的計算流量之和,見公式(4.1)1

33、。(4.1)式中:計算流量,;供暖用戶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網路的設計供回水溫度,;水的質量比熱,c=4.1868 ;采用不同計算單位的系數。2、確定網路的主干線及沿程比摩阻熱水網路水力計算從主干線(網路中平均比摩阻最小的管線)開始計算,一般情況下,熱水網路各用戶要求預留的作用壓差是基本相等的,所以通常熱負荷最大熱源距用戶最遠的管線是主干線。主干線的平均比摩阻R的值,對確定整個管網的管徑起著決定性作用。如選用的比摩阻R值越大,需要的管徑越小,因而降低了管網的基建投資和熱損失,但網路循環(huán)水泵的基建投資及運行電耗隨之增大。本設計一級網主干線設計經濟比摩阻按3070Pa/m6進行計算;二級網屬于街區(qū)其

34、主干線設計經濟比摩阻按60100Pa/m6。3、根據網路主干線管路各管段的流量和平均比摩阻,利用軟件(鴻業(yè)水力計算器)計算值,確定主干線標準管徑和相應的比摩阻即實際比摩阻。4、采用當量長度法, 由供熱工程1附錄9-2,由公式(4.2)3確定管段局部阻力當量長度的總和以及管段的折算長度。(4.2)式中折算長度,m。L管道長度,m。5、根據管徑的折算長度Lzh,以及所對應管段的實際比摩阻,計算主干線各管段的壓降,并求出主干線的總壓降。(4.3)6、確定管段的主干線管徑后,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確定分支管線的管徑。為了滿足網路中各用戶的作用壓差平衡,必須使各并聯管路的壓降大致相等,故并聯支線的控制比摩阻

35、需用式(4.3)2進行計算(4.4)式中控制比摩阻,Pa/m;P資用壓降,即與直線并聯的主干線的壓降,Pa;考慮局部阻力的管段折算長度;一級網采用局部阻力折算長度統(tǒng)計計算;二級網的局部阻力折算長度按沿程阻力管線長度的30%計。根據式(4.4)可得到支線的推薦比摩阻,結合管段的流量可確定支線的公稱直徑、實際比摩阻及實際壓降。但為了滿足熱水網路中各熱用戶的資用壓差,必須提高近環(huán)路用戶支管的比摩阻,以消耗其剩余壓差。但管內流速不能超過限定流速,同時比摩阻不大于300 Pa/m6,最大流速不應大于3.5m/s。4.3水力計算的實例4.3.1一級網水力計算實例一級網水力計算草圖如圖4.1所示。圖4.1

36、一級網水力計算草圖1、最不利(主干、支干)線的計算對于4號換熱站(支干2):=291.2t/h其他管段的設計流量的計算方法同上。各管段的設計流量列入表4-2第3欄。并將已知的各管段的長度列入表4-2的第4欄。從主干1開始到1號換熱站(熱力站)的距離同主干1到4號換熱站(熱力站)的距離差不多。所以上圖所示主干、分干的計算比摩阻都以3070Pa/m作為標準。主干1:由表4-2得到計算流量=1099.8t/h通過鴻業(yè)水力計算器得到一級網主干1對應的管徑、比摩阻及流速。DN=500mm;R=42.63Pa/m;v=1.528m/s。主干1的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可由參考文獻8的表6-1查取,得DN500

37、的套筒補償2個 2×15.8mDN500的閥門1個 1×5.3m局部當量長度為 Ld=36.9m管段AB的折算長度 Lzh=36.9+500.6=537.5m管段AB的壓力損失 =22911Pa同樣的算法可以確定一級網各個主干、支干的管徑與壓力損失。各管段的局部阻力如表4.1所示,各主干、支干的管徑和壓力損失計算結果列于表4.2。表4.1 一級網主干、支干局部阻力當量計算表管段編號彎頭(單縫焊接)三通閥門異徑接頭套筒(管)補償器主干11×5.32×15.8主干21×21.8分支1×25.21×4.31×52

38、5;10.1主干31×14.4分支1×16.72×3.733×6.66支干1分支1×25.21×52×10.1支干22×18.1直通1×13.91×4.171×1.43×8.34表4.2 一級網主干、支干水力計算表管段編號計算負荷 Q(kW)計算流量 G(t/h)管段長度 L(m)公稱直徑 DN(mm)流速 v(m/s)比摩阻R(Pa/m)當量長度Ld(m)折算長度Lzh(m)壓力損失 P(Pa)累計損失 P(Pa)一級網主干管計算表(經濟比摩阻為3070Pa/m)主干176

39、730.01099.8500.65001.52842.6336.9537.522911105608主干240592.8581.8359.53501.58369.5876.5436.03033782697主干316101.2230.8664.62501.28872.4158.54723級網支干管計算表(控制比摩阻為3070Pa/m)支干136137.2518.0379.53501.40955.1850.4429.92372259561支干220319.2291.2737.93001.12443.7880.69818.635839358392、支線計算對于支2(4號熱力站

40、)為例進行各個支線的水力計算。支2的資用壓力為:Pa設局部阻力損失與沿程損失估算比值=0.2,則比摩阻大致應控制為:Pa/m由于853.3>300,所以控制比摩阻最大也應小于300Pa/m。根據和=226.7t/h,通過鴻業(yè)水力計算器得支2對應的管徑、比摩阻及流速DN=500mm;R=42.63Pa/m;v=1.528m/s。支2的局部阻力的當量長度,可由參考文獻8的表6-1查取,得:DN300分支三通1個 2×12.6mDN300的閥門2個 2×3.36m局部當量長度為 Ld=19.32m管段支2的折算長度 Lzh=19.32+35.0=54.3m管段支2的壓力損失

41、 =9236Pa由于9236Pa<35839Pa,為保證管線正常壓力,應設置調節(jié)閥分壓。用同樣的方法,可計算支線線的其余管段。確定其管徑和壓力損失。管段的局部阻力如表4.3所示,管徑和壓力損失計算結果列于表4.4。表4.3 一級網支線局部阻力當量長度計算表管段編號彎頭(單縫焊接)三通閥門異徑接頭套筒(管)補償器支11×18.1直通1×13.91×4.171×1.43×8.34支2分支1×12.62×3.36表4-4 一級網支線管段水力計算表管段編號計算負荷 Q(kW)計算流量 G(t/h)管段長度 L(m)公稱直徑 D

42、N(mm)流速 v(m/s)比摩阻R(Pa/m)當量長度Ld(m)折算長度Lzh(m)壓力損失 P(Pa)一級網支管計算表支124491.6351.0728.53001.35563.5262.59791.150247支215818.0226.735.02001.774170.0319.3254.392364.3.2二級網水力計算實例二級網的水力計算與一級網基本相同,主要區(qū)別為:二級網隸屬于街區(qū),其經濟比摩阻為60100Pa/m;局部阻力折算長度用局延比(局部阻力損失與沿程阻力損失的估算比值)進行計算,本次設計局延比設定為0.3。圖4.2 二級網3號熱力站水力計算草圖1、最不利線的計算主干1:計

43、算流量為各個熱用戶流量的總和t/h使用鴻業(yè)水力計算器求得二級網主干1對應的管徑、比摩阻及流速。DN=350mm;R=93.41Pa/m;v=1.816m/s。管段主干1的折算長度=102.1×(1+0.3)=132.8m管段主干1的壓力損失=12401Pa同樣的算法可以確定二級網各個主干線的管徑與壓力損失。主干線的管徑和壓力損失計算結果列于表4.5。表4.5 3號熱力站二級網水力計算表管段編號計算負荷 Q(kW)計算流量 G(t/h)管段長度 L(m)公稱直徑 DN(mm)流速 v(m/s)比摩阻R(Pa/m)當量長度Ld(m)折算長度Lzh(m)壓力損失 P(Pa)累計損失 P(P

44、a)二級網三號熱力站計算表(經濟比摩阻為60100Pa/m)主干115818.0680.2102.13501.81693.4130.6132.81240175039主干29840.0423.1139.43001.60290.6441.8181.21642062638主干38220.0353.5141.93001.33863.3642.6184.41168646218主干46840.0294.152.82501.610115.4715.868.6792034532主干55820.0250.395.52501.37083.7228.7124.21039626612主干63720.0160.0102

45、.12001.22883.4830.6132.81108416216主干73180.0136.764.62001.05061.1119.484.0513251322、支線的水力計算對支1(62號)線為例進行二級網支線計算。支1的資用壓力為:Pa設局部阻力損失與沿程損失估算比值=0.2,則比摩阻大致應控制為:Pa/m由于38.7<400,所以控制比摩阻只需在38.7Pa/m左右即可。根據和=23.2t/h,通過鴻業(yè)水力計算器得支2對應的管徑、比摩阻及流速DN=100mm;R=34.0Pa/m;v=0.747m/s。依次計算二級網各支線管段;水力計算見表 4.6。表4.6 二級網3號換熱站支

46、線水力計算表管段編號計算負荷 Q(kW)計算流量 G(t/h)管段長度 L(m)公稱直徑 DN(mm)流速 v(m/s)比摩阻R(Pa/m)當量長度Ld(m)折算長度Lzh(m)壓力損失 P(Pa)支1540.023.234.01000.74778.1010.244.13447支22100.090.36.01251.902380.811.87.82970支31020.043.984.51001.411276.3725.3109.830356支41380.059.341.91251.250165.0412.654.48984支51620.069.767.61251.467227.0920.387

47、.819948支65978.0257.184.72001.973214.7125.4110.1236393、其他換熱站下的二級網水力計算表參見附錄1。4.4水壓圖熱水網路設計和運行中,常常以水壓圖的形式表示出系統(tǒng)各點壓力大小和分布情況。如供暖區(qū)域的地形,室外熱力管網連接的各用戶室內系統(tǒng)的高度、循環(huán)輸泵的揚程以及全部管網、用戶系統(tǒng)的壓力損失等,都直接影響水壓圖的變化。4.4.1水壓圖的作用繪制水壓圖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映熱網和各熱用戶的壓力狀況,并確定使其實現的技術措施。在運行中,通過熱水管路的實際水壓圖,可以全面地了解整個系統(tǒng)在調節(jié)過程中或出現故障時的壓力狀況,從而發(fā)現關鍵性的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技術

48、措施,保證管網的安全運行。4.4.2水壓圖繪制滿足的基本技術要求熱水全年供熱系統(tǒng)在運行或停止運行時,系統(tǒng)內熱媒的壓力必須滿足下列基本技術要求:1、管網最高點的水不會被汽化,并應有3050kPa的富裕壓力6。當水溫超過100時,壓力不應低于該水溫下的汽化壓力和富裕壓力之和。水溫在100150時的汽化壓力見表4.7。表4.7 不同水溫下的汽化壓力水溫/100110120130140150汽化壓力/kPa045.08100.94172.48263.62378.282、不應使低點的用熱設備破裂。目前國內散熱器允許壓力如下:鑄鐵散熱器 0.4MPa;鋼排管散熱器 1.0MPa;鋼制板式換熱器 0.50.

49、8Mpa。3、當循環(huán)水泵工作時,供水管網任何一點的壓力都應滿足上述要求。4、當循環(huán)水泵工作時,回水管網任何一點的壓力,不應低于50kPa,且不應超過直接連接用戶的系統(tǒng)的允許壓力值。5、供、回水管網的壓差,應滿足用戶系統(tǒng)所需要的壓頭或設備阻力損失。常用設備所需的壓頭推薦值為2:水-水加熱器系統(tǒng) 100kPa;供暖系統(tǒng) 20kPa;除污器阻力 10150kPa。4.4.3 水壓圖繪制實例本例以二級網3號熱力站為例。有兩種繪制方法:根據給定的比摩阻值和局部阻力所占的比例,確定一個平均比壓降,亦即確定回水管動水壓的坡度,初步繪制回水管動水壓線;已知熱水網路水力計算結果,可按各管段的實際壓力損失,確定回

50、水管動水壓線。本例采用第二種。1、先畫出OX、OY坐標軸,OX橫坐標表示距離m,OY縱坐標表示高度m、O點為循環(huán)水泵的入口高度。隨后將建筑物同換熱站的直線段、分值段的距離,地面標高和建筑物高度標示在圖上,水壓示意見圖4.3,詳細圖見圖紙RS-07。2、靜水壓線(地面標高+最高建筑物標高+汽化壓力+富裕壓力)max。地面設為平坦,標高為0;最高建筑物為用戶56號(圖書館)標高30m;二級網供水溫度為80,汽化壓力為0;富裕壓力為35m。所以靜水壓線為35m。3、回水管動水壓線,為n段管線的壓力損失;為第n段管線的壓力損失;取靜水壓線的高度。例如主干1管段的壓力損失為1.24m,所以主干1和支6的

51、交點高度為35+1.24=36.24m;主干2管段的壓力損失為1.64m,所以主干2和支5的交點高度為36.24+1.64=37.88m。其余以此類推。4、最不利用戶的資用壓差(用戶的內部阻力)為510 m,本設計最不利用戶為59號(醫(yī)學教學樓)的資用壓差取6m。5、供水管動水壓線計算方法同回水管的一樣(設定供回水壓降相等)。起算基點定位最不利用戶水壓上限48.5m。最后累加。6、站內損失在本次設計只包括水一水加熱器(10m)和供暖系統(tǒng)(2m)共計12m。圖4.3 3號熱力站水壓圖示意4.5 本章小結水力計算是完美體現自然科學通過數學規(guī)律對現實生活進行規(guī)劃的工具。水力計算是一切供熱工程后續(xù)工作

52、的科學依據。所以合理科學的水力計算是值得每一位建環(huán)人不懈追求。具體的枝狀管網和環(huán)狀管網的計算程序是不太一樣的。本次設計僅體現了枝狀管網的設計方法。這在實際工程中是遠遠不夠的,為此還要加大對環(huán)狀管網的學習。第5章 水力工況5.1水力工況基本原理5.1.1管網特性曲線在供熱管網中,水流狀態(tài)大多處于阻力平方區(qū)。于是,流體的壓力損失與相關流量遵從二次冪的關系。如公式5.1。(5.1)式中網路計算管道的壓降,Pa;網路計算管道水流量,m³/h;網路計算管道的阻抗,Pa/(m³/h)2;網路計算管道的比摩阻,Pa/m;、網路計算管道的長度和局部阻力當量長度,m。熱水網路可以想象成電路一

53、樣,有許多的串聯管段和并聯管段組成的。串聯管線,總阻抗為串聯管線阻抗之和,如公式(5.2)。(5.2)式中 串聯管線的總阻抗;各串聯管線的阻抗。并聯管線,總阻抗的平方根倒數為并聯管線阻抗平方根倒數之和,如公式(5.3)。(5.3)式中 并聯管線的總阻抗;各并聯管線的阻抗。根據上述計算方法,可以逐次的計算整個熱水網路最不利環(huán)路的總阻抗值。所以供熱管網最不利環(huán)路的總阻力為。5.1.2 循環(huán)水泵流量-揚程特性曲線及其方程熱網循環(huán)水泵的流量與揚程遵從的函數關系可表示為,一般水泵的實際特性曲線有水泵廠家來提供。出于定量分析供熱系統(tǒng)水力工況的變化,可以用代數方法來描述,本次采用插入法建立特性曲線方程。從廠

54、家樣本中讀取若干組流量與揚程的數據。流量數據為:對應流量的揚程為:根據上述數組,采取差值方法得出流量和揚程的代數方程如公式(5.4):(5.4)式中 循環(huán)水泵的流量;循環(huán)水泵的揚程;性能曲線的相關系數。當樣本數據數n=3,由拉格朗日二次插值公式得出式(5.4)的系數:5.2 水力工況的分析與計算5.2.1 管網特性曲線的確定本次以3號換熱站(熱力站)的二級網為例進行計算。根據運轉工況下的流量與壓降求得網路干管(包括供回水管)和個熱用戶(支線)的阻抗S。流量圖如圖5.1。對59用戶(主干7)。已知流量136.7m³/h(熱水密度設定為1000kg/m³),壓力損失為5132Pa,根據式(5.1)=0.27 Pa/(m³/h)²圖5.1 3號熱力站用戶流量圖同理能夠求出管路干管和各熱用戶的阻抗S,結果見表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