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古詩校本教材_第1頁
四年級古詩校本教材_第2頁
四年級古詩校本教材_第3頁
四年級古詩校本教材_第4頁
四年級古詩校本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七言絕句七言絕句是絕句的一種,屬于近體詩范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yán)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有很少見的六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絕句即是七言絕句。它起源于民謠。先秦時期除詩經(jīng)、楚辭外已有七言句式,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摹仿民間歌謠寫成的以七言為主的雜言體韻文。西漢時期除漢書所載的樓護(hù)歌、上郡歌,還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韻文。校本教材誦古詩 1.桃花溪 張旭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詩人簡介:張旭,唐朝詩人書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注解:飛橋:高橋。石磯:河流中露出的石堆。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

2、口。詩意:隱隱看見一座長橋,被野煙隔斷;在石嶼的西畔,借問打漁的小船。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邊?2.漫 興杜甫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fēng)舞,輕薄桃花逐水流?!咀⑨尅柯d:隨性而至,信筆寫來芳洲:長滿花草的水中陸地顛狂:放蕩不羈【譯文】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fēng)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3. 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杜牧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注釋:迢迢:一作遙遙,指江水悠長遙遠(yuǎn)。草未凋(diao):一作草木凋(d

3、iao)謝。玉人:美人。一解指揚(yáng)州的歌女;一解為杜牧戲稱韓綽為玉人。詩意:青山隱隱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時今已過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謝。揚(yáng)州的二十四橋,在月色中顯得格外的妖嬈。老朋友你在何處,教美人吹簫?4.元 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注釋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xí)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壽。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桃

4、:桃符,古代一種風(fēng)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和暖的春風(fēng)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5. 絕句 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詩人簡介:僧志南,南宋詩僧,志南是他的法號,生平不詳。 宋人趙與虤娛書堂詩話卷上曾載:“僧志南能詩,朱文公嘗跋其卷云:南詩清麗有余,格力閑暇,無蔬筍氣。注釋:短篷:帶篷的小船。杖藜:用藜做的拐杖。藜,植物名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游伴。杏花雨:清

5、明前后杏花盛開時節(jié)的雨。詩意:我在參天古樹的濃蔭下,系了帶篷的小船,拄著藜做的拐杖,慢慢走過橋,向東而去。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xì)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風(fēng)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fēng)令人心曠神怡。6. 渭城曲唐 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注釋:渭城:就是咸陽,現(xiàn)今陜西省西安市。浥:濕潤??蜕幔郝灭^。柳色:柳象征離別。陽關(guān):古關(guān)名,在甘肅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門關(guān)以南,故稱陽關(guān),是出塞必經(jīng)之地。詩意: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guān)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7.賈生唐 李商

6、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詩人簡介:李商隱(約公元813年-公元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唐代詩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注釋:賈生:賈誼,西漢著名的政論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才調(diào):才氣??蓱z:可惜,可嘆。蒼生:百姓。虛:空自,徒然。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詩意:漢文帝為了求賢曾在未央宮前的正室里召見被逐之臣,論那賈誼的才華和格調(diào)確實是十分脫俗超群??上У氖请m然談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為他問

7、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是鬼神。8.晚春韓愈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詩人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注釋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時間 。不久歸: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過去了。楊花:指柳絮才思:文藝創(chuàng)作的思路;文思。 解(ji):知道。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fēng)起舞,好像漫天飛雪。9.花影作者: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將來。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

8、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注釋重重迭迭: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很濃厚?,幣_:華貴的亭臺。幾度:幾次。童:男仆。這兩句說,亭臺上的花影太厚了,幾次叫仆人掃都掃不掉。收拾去:指日落時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陽收拾走了。教:讓。送將來: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現(xiàn),好像是月亮送來的。將,語氣助詞,用于動詞之后。譯文亭臺上的花影一層又一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么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xiàn)了。10. 霜月李商隱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注釋:霜月: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寒蟬鳴,仲秋之月

9、鴻雁來,季秋之月霜始降?!痹娨猓簞傞_始聽到遠(yuǎn)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yuǎn)眺,水天連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11.春 暮曹豳(bn)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dú)聽蛙。作者簡介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又字潛夫,號東畎,南宋瑞安曹村人,他的詩詞風(fēng)格樸實粗獷。注釋綠陰:綠樹濃蔭。冉冉:慢慢地,或柔軟下垂。天涯:天邊。此指廣闊大地。池塘:原作“池邊”,據(jù)宋詩紀(jì)事改。獨(dú)聽蛙:只聽見蛙鳴聲。譯文沒人去注意那門外紛紛飄落的紅花,樹木的枝條低垂,濃郁的綠陰,直鋪向海角天涯。樹

10、上的黃鶯兒啼聲漸漸停下,春草芊芊,我獨(dú)自站立在池塘邊,聽著青蛙不停地叫著,一片喧嘩。12.客中初夏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作者簡介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注釋客中:旅居他鄉(xiāng)作客。清和:天氣清明而和暖。譯文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了。眼前沒有隨風(fēng)飄揚(yáng)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13.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作者簡介: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人士,中

11、唐詩人,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注釋: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蘆管:笛子。一作“蘆笛”。征人:戍邊的將士。盡:全。詩意: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大家個個眺望故鄉(xiāng)。14.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作者簡介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注釋鶯啼:即鶯啼燕語。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biāo)記的小旗。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煙雨:細(xì)雨蒙蒙,如煙如霧。譯文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

12、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fēng)煙云雨中。15.春 宵蘇 軾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xì)細(xì),秋千院落夜沉沉。注釋春宵:春夜。亦喻指可貴的歡樂時光。一刻:比喻時間短暫??蹋嫊r單位,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分為一百刻?;ㄓ星逑悖阂馑际腔ǘ渖l(fā)出清淡的香味。月有陰: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歌管:謂唱歌奏樂。夜沉沉:形容夜深。譯文春天的夜晚因短暫而更加珍貴?;▋荷l(fā)著絲絲縷縷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樓臺深處,富貴人家還在輕歌曼舞,那輕輕的歌聲和管樂聲還不時地彌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經(jīng)很深了,掛著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靜。16.初春小雨作者

13、: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咀⑨尅刻旖郑壕┏墙值馈櫲缢郑杭?xì)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里形容春雨的細(xì)膩。最是:正是。處:時。絕勝:遠(yuǎn)遠(yuǎn)勝過?;识迹旱鄱?,這里指長安。 【譯文】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酪般細(xì)密而滋潤,遠(yuǎn)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遠(yuǎn)勝過綠楊滿城的暮春。 17. 題臨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簡介林升,字夢屏,溫州平陽(今浙江平陽縣)人,約生活于宋孝宗年間(11631189),生平不詳。注釋題:寫。臨安: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14、。邸:府邸,官邸,旅店,客棧。這里指旅店。休:暫停、停止、罷休。直:簡直。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原北宋都城。譯文青山之外還有青山,高樓之外還有高樓,湖中的游客皆達(dá)官貴人,他們通宵達(dá)旦與歌舞女一起尋歡作樂,紙熏金迷,這種情況不知何時才能罷休?暖洋洋的春風(fēng)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們忘乎所以,只圖偷安宴樂于西湖,竟把杭州城當(dāng)成了汴梁城。18.詠石灰作者: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作者簡介于謙(1398.5.131457.2.16),字廷益,號節(jié)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注釋千錘萬鑿:形容石灰石經(jīng)過千錘萬鑿才開采出來。等閑:平

15、常。粉骨碎身:石灰石燒成石灰,比喻犧牲自己。清白:指石灰的色澤,實際上是喻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譯文石灰被錘了很多次才從深山里運(yùn)出,用火燒它都不當(dāng)回事。粉身碎骨它都不怕,但它要留個清白在這世上。19.近試上張水部朱慶余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作者簡介:朱慶馀 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其詩多為贈別酬答、行旅題詠之作。注解:舅姑:公婆。詩意:洞房里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拜公婆討個好評。打扮好了輕輕問郎君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20.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杜牧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作者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

16、),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詩人。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注解:清時:清平時世。 把:持 麾:旌旗 海:指太湖,湖州地濱太湖。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詩意:太平時有閑情逸興,是無能之人;喜歡孤云悠閑,也喜歡和尚清靜。我想手擎旌麾,遠(yuǎn)去江海的吳興;再登上樂游原,遙望太宗的昭陵。21.金陵圖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作者簡介: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陜西省長安市附近)人,唐朝花間派詞人。注釋: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臺城:也稱苑城,在南京玄武湖邊,原為六朝時城墻。詩意:江上春雨霏霏岸邊青草離離,六朝往事如夢只剩春鳥悲啼。最無

17、情的還是臺城外的垂柳,依舊輕煙般地籠罩十里長堤。22.隴西行四首·其二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作者簡介: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注釋:貂錦:這里指戰(zhàn)士,指裝備精良的精銳之師。無定河:在陜西北部。春閨:這里指戰(zhàn)死者的妻子。匈奴:指西北邊境部族。詩意:唐軍將士誓死橫掃匈奴奮不顧身,五千身穿錦袍的精兵戰(zhàn)死在胡塵。真可憐呵那無定河邊成堆的白骨,還是少婦們夢中相依相伴的丈夫。23.送賀賓客歸越李白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作者介紹: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

18、主義詩人。注釋:賀賓客:即賀知章,他曾任太子賓客之職??窨停褐纲R知章,其號為“四明狂客”。詩意:鏡湖水面如明鏡,您四明狂客歸來蕩舟盡豪情。古代曾有王羲之寫黃庭經(jīng)向山陰道士換鵝的韻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這樣的逸興。24.田家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詩人簡介: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風(fēng)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nèi)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注釋:耘田:田間除草;績麻:搓麻線;詩意: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種,晚上回來還要織

19、麻布,村里的年輕人各自都得擔(dān)負(fù)起家庭的重?fù)?dān);天真還未懂事的小孩還沒學(xué)會如何去幫助耕種和織布,但也會在桑樹下面學(xué)起了種瓜。25.書湖陰先生壁作者:王安石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注釋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蘇南京)時的鄰居。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無苔:沒有青苔。成畦(qí ):成壟成行。 畦:經(jīng)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護(hù)田:這里指護(hù)衛(wèi)環(huán)繞著園田。排闥(

20、tà):開門。 闥:小門。送青來:送來綠色。譯文茅草房庭院經(jīng)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ú輼淠境尚谐蓧?,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hù)著農(nóng)田,并且環(huán)繞著農(nóng)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26.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注釋: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識:不能認(rèn)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緣:因為;由于。此山:這座山,指廬山。詩意: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

21、從遠(yuǎn)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rèn)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27.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注釋: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橫跨秦淮河。尋常:平常。舊時:晉代。詩意: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jìn)尋常百姓家中。 28.竹枝詞(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注釋: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為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jù)民歌創(chuàng)作新詞,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fēng)情,流傳甚廣。后代詩人多以竹枝詞為題寫愛情和鄉(xiāng)土風(fēng)俗。其形式為七言絕句。晴:與“情”諧音。全唐詩:也寫作“情”。譯文:正是一場太陽雨后,兩岸楊柳搖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漲,平靜如鏡.少女心情抑郁地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