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功》教案_第1頁
公開課《功》教案_第2頁
公開課《功》教案_第3頁
公開課《功》教案_第4頁
公開課《功》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初中物理 學 教 設計年級 九 年 級 學科 物 理 授課人 周 悅 霞 課 題功總 課 時 數(shù)1課 型概念課 授 課 時 間2012年12月13日教材分析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學生常常容易會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本節(jié)內容是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這節(jié)課是在前兩節(jié)所學簡單機械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系等知識來展開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知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可以說是前面所學的知識的延伸,又為以后學習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等知識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

2、重點和關鍵,并且功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分析15歲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仍需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實驗和實例分析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之前學生還沒有學習關于能的知識,在沒有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認知水平來構建“功”的概念。教學策略根據(jù)本節(jié)課特點,盡量使用身邊常見的實物進行探究活動和實例分析,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因此這節(jié)課利用學案,綜合應用學

3、生體驗和分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等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 學 資源力和距離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可以利用學生對力的成效的認知,層層遞進,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困難的時候,再給予一定的幫助。板書設計第十五章 第一節(jié) 功(work)力學中的功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物體受到力 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三、功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公式: W = F S W 功 焦耳(J) F 力 牛頓(N) S距 離 米 ( m) (1J=1Nm)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理解功的概念,能根據(jù)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來判斷力

4、對物體是否做功。2.能運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功的簡單計算。3.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引入新課一、閱讀課本P104前兩段,知道什么是力學中的功,知道力何時能做功.并填寫下列空格: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_,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二、觀察課本P104的圖15.1-1中三個圖,找出三個實例的共同點:_P104的圖15.1-2中,力都沒有做功,想一想這些力為什么沒有做功?并寫出原因:甲圖:沒有做功的原因是:_。乙圖:沒有做功的原因是:_ _。閱讀課本P105第一段,找出力學力所說的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一個是_;另一個是_。閱讀課本P105第二段,了解兩種不做功的情況,要知道為什

5、么不做功。通過各個實例可知力學里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力才做功。任務一:情景設置:甲、乙兩學生分別提一桶水甲勻速提起(過程) 乙提著水桶在水平路面走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生活中,我們把糧食、蔬菜、水果等用品從樓下拿到樓上,把物品從一個位置移到另一個位置。 這些活動都需要花費一定的力氣,人們把這些活動叫“做工”,洗碗叫做工,掃地叫做工,就連寫字也可以叫做工。物理學中也有一個“做功”,但此做功非彼做工,現(xiàn)在讓我們認識物理學中的“功”。(幻燈播放)提問學生三個問題:(1)他們兩個人用的力一樣大嗎?(2)他們的成效一樣嗎?他們用的力一樣大,為什么說(3)他們的成效不一樣呢?看來有些問題只

6、考慮用“力”來描述是不夠了,還必須同時考慮“距離”這個因素,在物理學中,用“功”這個物理量來描述上面的問題。力產(chǎn)生成效就說這個力做了功。板書 :課題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任務二:(一)請判斷下列幾種情境。(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2)物體只要移動了距離,就做了功。( )(3)物體從高處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又移動了距離,這個力就做了功。( )(5)手提著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車,但車未動,人沒有做功。( ) (2)分析不做功有幾種情況。(小組合作,自信的組展示,其他組質疑。)感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使物體移

7、動的距離越大,這個力的成效越顯著。說明這個力做的功越多。任務三、要想知道這些力做了多少功,就請閱讀教材105頁“功的計算”并完成下列任務1、功的定義:功的公式及符號功的單位學生自行閱讀例題。方式是: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達成共識,并由一個最有自信的組展示,其他組質疑。教師:征求其他組的想法,去掉意見統(tǒng)一的情境,將那三幅圖進一步全部討論交流。最終達成共識。點撥: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力和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 在交流中總結出:不做功的三種情況:1有力沒有距離不做功 2有距離沒有力不做功 3通過的距離與力的方向垂直不做功。過渡:用過幻燈播放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把300N和500N的物體舉高1m

8、,誰對物體做的功多?丙、丁兩位同學把500N的物體分別舉高1m和2m,誰對物體做的功多?方式:學生單獨完成,小組交流,選擇任務、交流展示、質疑。教師點撥、提升。學生活動教師活動2、質量為100kg的物體,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進了10m,則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學生代表在黑板展出自己的解題過程。3、在平地上,用50的水平推力推動重100的箱子,前進10m。 1)推箱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2)若將木箱勻速由1樓背到3樓,他又做約多少功? 4、如圖起重機,把質量為4103kg的貨物勻速做了6.4104J的功,在這個過程中貨物上升了多少m?接著又吊著貨物水平移動了500m,在這個過程中,起重機對貨物又做了多少功?(取g10N/kg)任務三、小結你的收獲點撥: F、sW= Fs點撥:一層樓高幾米?上2樓需幾米?(給學生給墊腳石)問題2:解題不規(guī)范,如下標、單位以及3題中的,勻速上升時F=G等都是學生易錯的。 注意學生的交流與質疑,及時點撥,在會用功的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規(guī)范解題過程。 提升:在解決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時,可以用w=Gh解決問題反饋及作業(yè)1.已知物體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勻速前進了5m,拉力對物體做功_J。2.用100N的拉力將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移動了5m,拉力做功_J,重力做功為_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