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9頁)_第1頁
住宅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9頁)_第2頁
住宅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9頁)_第3頁
住宅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9頁)_第4頁
住宅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住宅項目測量施工方案目 錄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169684706 一、工程概況2 HYPERLINK l _Toc169684707 二、測量目的及精度要求2 HYPERLINK l _Toc169684708 三、測量儀器及軟件2 HYPERLINK l _Toc169684709 四、測量人員組織以及測量質量流程3 HYPERLINK l _Toc169684710 五、測量控制網(wǎng)的布設以及建筑物坐標系的建立4 HYPERLINK l _Toc169684711 六、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5 HYPERLINK l _Toc169684712 七、地

2、下結構施工測量7 HYPERLINK l _Toc169684713 八、主樓施工測量控制網(wǎng)豎向傳遞的基準層設置、控制點組成與傳遞方 法 8九、沉降觀測12 HYPERLINK l _Toc169684715 十、測量垂直度校核13十一、測量質量控制標準13十二、注意事項14十三、注解各標記的形14一、工程概況本工程是*,地下室面積較大;建筑物外輪廓線主要以折線為主。工程施工測量工作的難點是建立一個適合本工程特點的施工控制網(wǎng);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是快速及時地放樣出建筑物的軸線。二、測量目的及精度要求根據(jù)設計對本工程平面坐標和高程的要求,通過坐標計算用極坐標法準確地將建筑物的軸線和標高反映在施工過

3、程中,嚴格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以先整體后局部的原則對整個工程進行整體控制,再進行各區(qū)段控制點的加密和放樣工作。1保證施工測量精度,控制減小測量誤差。2保證正常施工進度,滿足總工期要求。3平面控制網(wǎng):根據(jù)設計軸線體系圖中的圓心點及各定位坐標點建立成平面控制網(wǎng)。主要技術要求符合GB50026-93的規(guī)定。邊長相對中誤差1/30000,測角中誤差15秒。測回數(shù)為二個測回,觀測法為方向觀測法。4高程控制網(wǎng),場區(qū)的高程控制網(wǎng)由6個高程水準點構成,水準路線為閉合環(huán)形路線,水準測量的精度按三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執(zhí)行。高程中誤差0.5mm,相鄰總高程中誤差0.3mm,環(huán)形閉合差0.6n1/2(n為測站數(shù))。三、

4、測量儀器及軟件為保證建筑物的施工測量控制及放樣的要求,本工程測量儀器擬采用全站儀、激光鉛直儀、經(jīng)緯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測量人員之間的通信采用對講機。主要儀器設備的數(shù)量、性能如下表所示:設備名稱廠家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精度用途全站儀日本賓得R325-M1套角度測量精度5距離測量精度(2mm2ppm)測量距離、角度、點的三維坐標自動安平水準儀蘇州一光NAL1241臺2mm/km一般高程測量水準儀SETLDS32001臺2mm/km一般高程測量經(jīng)緯儀北京博飛J21臺2角度測量、投線鋼卷尺100m1把距離測量銦鋼水準尺2m1對高精度高程測量對講機建伍5公里2對通信聯(lián)絡激光鉛直儀蘇州一光WILDZL1臺1/20

5、0000網(wǎng)點的豎向投遞水準儀蘇州一光DSZ21臺1.5mm/km;0.1mm/km(加測微器)高精度的高程測量、沉降觀測控制測量的平差軟件采用南方測繪公司的“平差易”進行;另外,我公司還依據(jù)多年的施工測量經(jīng)驗,采用曲線圓弧施工測量系統(tǒng),通過數(shù)據(jù)線連接,在便攜機與全站儀之間建立實時通訊,擴展全站儀的功能。用該系統(tǒng)進行施工放樣時,能把放樣轉化為測量,通過測量任意一點的平面坐標,計算出該點與折線起始點的距離,比較實測值與理論值的差,通知持鏡人調整棱鏡位置,再次測量,當實測值與理論值的差小于1毫米時,即可認為找折線上的點。從而提高測量放樣精度和速度,加快施工進度。四、測量人員組織以及測量質量流程本工程

6、測量人員配備四名,一名測量工程師,三名測量工;測量工程師負責整個工程測量方案的制定、實施及測量技術復核工作;測量工在測量工程師的指導下,完成整個工程施測任務。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根據(jù)國家標準 GB 5002693工程測量規(guī)范的規(guī)定,建筑物施工控制網(wǎng)滿足國家一級導線的要求,邊長相對中誤差l30000,對應的測角中誤差為5秒;高程控制應滿足國家二等水準的精度要求,閉合差4SQRT(L) EQ mm (L為附合或閉合線的長度單位為km)?;鶞士刂泣c的復測1、測量人員進駐現(xiàn)場后,我公司將組織人員與前期施工單位、監(jiān)理、雇主四方辦理場區(qū)平面、高程控制點的交接手續(xù)后,立即對以上控制點的測量成果進行復測。2、平

7、面控制基準點的測量復核采用賓得R325-M全站儀,按照現(xiàn)場平面控制基準點的布設情況,采用坐標法對平面控制點進行復測檢查。3、高程控制基準點的測量復核采用DS3200自動安平水準儀,用附合或閉合水準復測現(xiàn)場高程控制點,復測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4、經(jīng)過復測,如發(fā)現(xiàn)上述測量基準誤差超過規(guī)范要求時,應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交一份注明誤差和修正后的成果表。在監(jiān)理工程師確定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測量。五、測量控制網(wǎng)的布設以及建筑物坐標系的建立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原則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形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選點應在通視良

8、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樁位必須用砼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標志牌做好測量標記。二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及復測1、軸線控制點以業(yè)主提供的控制點為基準,采用直角坐標法和極坐標法來測設主樓中心點及控制軸線。標高控制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由規(guī)劃勘測部門設置的水準點為準,引測現(xiàn)場施工用水準點,均勻布置在施工現(xiàn)場四周,建立水準基準組。采用高精度水準儀進行數(shù)次往返閉合測量形成正式基準點資料。便于相互校核和滿足分段施工的需要。2、測量控制網(wǎng)根據(jù)建筑物的平面形狀、軸線結合測量方法進行設置。根據(jù)已提供的建筑物定位圖,本工程軸線關系較復雜,有相互平行垂直相交的普通軸線網(wǎng)格、同心圓弧軸線組、同心射線軸線組等等,為計算

9、及工作的方便,本工程建筑物坐標系的建立可根據(jù)需要分區(qū)建立,根據(jù)本工程軸線的幾何形狀以及共有五個單體,本工程建筑物坐標系分A、B、C三個區(qū)域,A區(qū)域坐標系對應兩個單體,B區(qū)域坐標系對應2個單體,C區(qū)域坐標系對應1個單體,確保各個單體測量是相互獨立的,三套坐標體系可以互相轉換,可以通過其余坐標系來相互復核,確保萬無一失。3、控制點的埋設如圖示:各控制點埋設后必須對其進行嚴格保護,在控制點周圍砌凈空1500(長)1500(寬)500mm(高)磚墻,外側用四根鋼管作成護欄,鋼管表面刷紅白相間的油漆,防止施工機械和人員損壞。4、施工期間必須定期對控制點進行監(jiān)測,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監(jiān)測采用賓得R325-M

10、全站儀進行。三平面控制網(wǎng)的測設技術1、控制網(wǎng)的設置根據(jù)施工條件,1FL以上結構采用內控法進行豎向測量控制,1FL以下采用外控法進行測量控制。考慮到裙房及各主樓截面尺寸及位置相差很大,決定在首層設置兩套控制網(wǎng),即儷園1#1單元和2單元為一個雙向相交矩形控制網(wǎng),儷園2#1單元和2單元為一個雙向相交矩形控制網(wǎng),儷園3#為一個相交矩形控制網(wǎng)。2、控制網(wǎng)的測設為提高精度,使用賓得R325-M全站儀采用直角坐標法進行控制網(wǎng)的測設,該儀器在一個測站上可以連續(xù)進行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角度和距離測量均作3個測回,將偏差嚴格控制在預控標準范圍內。考慮到溫度對混凝土樓面板上網(wǎng)點間距的影響,將測設時間選擇在溫差很小的

11、清晨,并應保證做到同時間、同施測方法、同施測者、同儀器。六、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高層控制網(wǎng)的布設原則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時精度要求,在場區(qū)內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據(jù)甲方提供的場區(qū)水準基點(至少應提供三個),采用0.3mm級精度的DIN10電子水準儀對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聯(lián)測場區(qū)平面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高程控制網(wǎng)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在布設附合水準路線前,結合場區(qū)情況,在場區(qū)與甲方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間埋設半永久性高程點(埋設如附圖2所示),埋設3-6個月后,再進行聯(lián)測,測出場區(qū)半永久性點的高程,該點也可以

12、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場區(qū)內至少應有三個水準點。水準點的間距應小于1公里,距離建筑物應大于25米,距離回土邊線應不小于15米。高程控制網(wǎng)的等級及觀測技術要求程控制網(wǎng)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儀器型號水準尺與已知點聯(lián)測次數(shù)附合或環(huán)線次數(shù)平地閉合差(mm)二等250DS1銦瓦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水準路線長度(km)水準觀測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等級儀器型號視線長度前后視較差(m)前后視累積差(m)最低地面高度(m)基輔或紅黑讀數(shù)差基輔或紅黑所測較差三等DS150m130.50.5mm0.7mm水準測

13、量的內業(yè)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準路線應按附合路線和環(huán)形閉合差計算,每千米水準測量高差全中誤差,按下式計算:Mw=1/NWW/L 式中Mw-高差全中誤差(mm); W-閉合差(mm); L-相應線路長度; N-附合或閉合路線環(huán)的個數(shù)。(2)、內業(yè)計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準精確至0.1mm,三、四、五等精確至1mm。七:地下結構施工測量一軸線投測方法1、地下結構施工測量時,根據(jù)總平面測量控制網(wǎng),將控制軸線使用經(jīng)緯儀引測放線在支護樁的上部冠梁頂面上,然后將經(jīng)緯儀擱置在坡頂上,將頂面上的各控制軸線引測至各層支護樁環(huán)梁面,支護樁壁內側及基坑底作為地下結構施工的軸線控制依據(jù)。利用經(jīng)緯儀加鋼尺丈量

14、的方法進行水平測量放線在用全站儀進行復核,復核符合規(guī)范精度要求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地下結構施工平面控制網(wǎng)投測見下圖)2、高程利用水準儀、標尺向下傳遞定于支護樁內側壁上。作為地下結構施工高程控制的依據(jù),利用水準儀、塔尺控制施工高程。3、為保證施工測量的定位準確,定時對測量控制網(wǎng)進行引測復核檢查,以防樁位位移,從而影響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測的精度要求。八:主樓施工測量控制網(wǎng)豎向傳遞的基準層設置、控制點組成與傳遞方法一控制網(wǎng)豎向傳遞的基準層設置1、主樓高度最高為168.6m,高層施工測量精度受結構自振、風振、日照的影響大,擬采用增加施工測量基準層,減少激光鉛直儀的測量高度,以及通過測量基準層傳遞,采

15、用計算機軟件自動處理動態(tài)測量數(shù)據(jù),消除結構自振、風振對施工測量精度的影響。2、測量基準層按不超過100m的高度進行設置,首層的測量控制網(wǎng)基準控制點由平面測量控制網(wǎng)引測,測量控制網(wǎng)的基準層傳遞采用通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激光鉛直儀進行。3、利用計算機通過對激光接收靶上測得的結構自振、風振產(chǎn)生的擺動影響的激光接收點擺動振幅進行自動處理的方法解決結構自振、風振對垂直度測量控制進度的影響;通過在清晨左右同一時間進行垂直度測量時間的控制解決日照對垂直度測量精度的影響;通過固定的測量施工人員控制測量精度的人為誤差。二控制點組成與傳遞方法1、首層放線驗收后,應將控制軸線引測到建筑物內。根據(jù)施工前布設的控制網(wǎng)基準

16、點,在各建筑物內做內控點,埋設在首層偏離軸線一米的位置?;鶞庶c的埋設采用10cm10鋼板,鋼針刻畫十字線,鋼板通過錨固筋與首層樓面鋼筋焊牢,作為豎向軸線投測的基準點。基準點周圍嚴禁堆放雜物,網(wǎng)點豎向投遞時,在每層樓板相應位置預留150mm150mm的孔洞進行豎向傳遞.向投測前,應對首層鋼板基準點控制網(wǎng)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得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的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見下表:高 度(m)允許誤差(mm)每 層3H30m5豎向投點操作流程圖如下安置激光鉛直儀安裝激光接收靶靶面貼白紙打開激光,將光斑投到接收靶面上調整儀器使光斑最小,并在紙上做出標記旋轉儀器180,90,

17、270,重復上述過程No4個斑點取中心點再次校驗看斑點是否重合保護標記yesss5、測量控制網(wǎng)基準控制點的傳遞方法三主樓施工測量方法1、電梯井施工測量利用激光鉛直儀將測量基準控制層的控制點通過激光投射到激光接收靶上,各控制點在操作層形成封閉測量控制網(wǎng),通過從激光接收靶上的測量控制點到模板定點內口丈量的方法,控制模板的上口的墻邊線定位。2、各施工細部點詳細放樣(1)各樓層控制軸線的放樣:把控制軸線從預留洞口引測到各樓層上,必要時可放出軸線或控制點坐標點的位置。每次傳導時四個控制點必須相互或和原始基準點復核,做好記錄,檢查四個點之間的距離、角度、坐標直至完全符合或在測量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為止。 (2)

18、墻、柱及模板的放樣:根據(jù)控制軸線和坐標控制點位置放樣出墻、柱的位置、尺寸線或中心點,用于檢查墻、柱鋼筋位置,及時糾偏,以利于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圍放出模板線控制線(控制線一般按距結構外邊20cm)。放雙線控制以保證墻、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柱中線,待柱拆除摸板后把此線引到柱面上,以確定上層梁的位置。如圖示:方柱體:柱中線墻、柱位置線模板控制線方形柱控制線測設墻體:墻體控制線測設(3)梁、板的放樣待墻、柱拆模后,進行高程傳遞,立即在墻、柱上用墨線彈出 +1.000M 線,不得漏彈,再據(jù)此線向上引測出梁、板底、模板線。如圖示:(4)門窗、洞口的放樣在放墻體線的同時彈出門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

19、在綁好的鋼筋籠上放樣出窗體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標注,放置窗體洞口成型模體。外墻門窗、洞口豎向彈出通線與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門窗、洞口位置。(5)樓梯踏步的放樣根據(jù)樓梯踏步的設計尺寸,在實際位置兩邊的墻上用墨線彈出,并彈出兩條梯角平行線,以便糾偏。如圖示:3軸線復核(1)根據(jù)復核認可后的平面控制網(wǎng)點,利用全站儀采用三角網(wǎng)結合平面坐標法,按設計圖中的關系數(shù)據(jù)對各軸線復核。測出樁位中心線,其允許偏差值1mm,相鄰軸線的距離偏差值控制在2mm范圍內。(2)利用鉛直儀將測量控制層電梯井外基準控制點引至樓層樓板上,在樓層形成封閉測量控制網(wǎng),采用經(jīng)緯儀與丈量相結合的方法定出各柱的邊線。4、塔樓高程測量塔樓高程

20、測量基準點按相對標高+0.50m設置于電梯井外壁處,采用水準儀由城市高程測量控制點引測的施工現(xiàn)場內高程測量控制網(wǎng)引測。各層的施工高程采用50m的鋼尺從測量基準點直接丈量,當丈量高度超過50m時,采用換尺點作為高程測量基準點的方法傳遞,兩測量基準點(換尺點)之間的距離為結合樓層面標高,小于50m的整尺數(shù)。在施工樓層采用水準儀、塔尺引測高程控制點的標高。九、沉降觀測一、本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對建筑物進行沉降觀測,沉降觀測使用DSZ2自動安平水準儀加測微器及配套的銦鋼水準尺進行。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中每增加一次荷載就必須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并視沉降速度大小增加觀測次數(shù);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shù),應視地基土類

21、型和沉降速度大小確定。一般情況下,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穩(wěn)定為止。沉降是否進入穩(wěn)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認為已進入穩(wěn)定階段。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是依據(jù)場區(qū)首級高程控制點進行,為了保證水準基準點的準確,必須對首級水準點要定期進行復測,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二、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與設計方一起確定。為保證水準測量的精度,作業(yè)時必須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操作:1、作業(yè)時必須始終按旋進方向轉動測微器夾住標尺分劃線進行讀數(shù);2、同一測站上,觀測前、后視標尺過程中,望遠鏡不得重新調焦;3、在水準測量中要使兩水準尺在相鄰的測站上,輪流作前視標尺,并將測站數(shù)目安排為偶數(shù)站;4、觀測時應盡量保持前、后視距相等并與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5、選擇有利的觀測時間。三、沉降觀測結束后,應及時整理觀測資料,妥善保存,作為該工程技術檔案資料的一部分,觀測成果包括:沉降觀測點位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v-t-s(沉降速度、時間、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