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地區(qū)ppt課件_第1頁
太平洋地區(qū)ppt課件_第2頁
太平洋地區(qū)ppt課件_第3頁
太平洋地區(qū)ppt課件_第4頁
太平洋地區(qū)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太平洋地域.概略 面積 南北長約15 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19 900千米,面積17 968萬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49.8,占地球總面積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島嶼、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范圍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東南以經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銜接,東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通印度洋,總輪廊近似圓形。 深度 平均深度為4 028米,最大深度為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 034米,是目前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 .地理分區(qū) 太平洋通常以南、北回歸線

2、為界,分南、中、北太平洋,或以赤道為界分南、北太平洋,也有以東經160為界,分東、西太平洋的。北太平洋:北回歸線以北海域,地處北亞熱帶和北溫帶,主要屬海有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中太平洋:位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熱帶,主要屬海有南海、爪哇海、珊瑚海、蘇祿海、蘇拉威西海、班達海等。南太平洋:南回歸線以南海域,地處南亞熱帶和南溫帶,主要屬海有塔斯曼海、別林斯高晉海、羅斯海和阿蒙森海。 .太平洋風光.地圖.得名歷史 太平洋一詞最早出現于16世紀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麥哲倫及其船隊首先叫開的。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麥哲倫率領270名水手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啟航,西渡大西洋,他們

3、頂著驚濤駭浪,吃盡了苦頭,到達了南美洲的南端,進入了一個海峽。這個后來以麥哲倫命名的海峽更為險惡,四處是狂風巨浪和險礁暗灘。又經過38天的艱苦奮戰(zhàn),船隊終于到達了麥哲倫海峽的西端,然而此時船隊僅剩下三條船了,隊員也損失了一半。又經過3個月的艱苦航行,船隊從南美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這段航程再也沒有遇到一次風浪,海面非常安靜,原來船隊曾經進入赤道無風帶。飽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員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太平洋?。拇?,人們把美洲、亞洲、大洋洲之間的這片大洋稱為“太平洋。.太平洋鹽度 大洋海水鹽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洋面的大氣降水量和洋面蒸發(fā)量的對比數量。降水量多于蒸發(fā)量,海水得以淡化 ,鹽度降低

4、,反之鹽度增大。太平洋赤道地域是多雨帶,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大于蒸發(fā)量,因此海水鹽度不太高 ,普通3434.5;副熱帶地域是枯燥帶,降水量少于蒸發(fā)量 ,鹽度最高在35.5以上;溫帶降水量又多于蒸發(fā)量,鹽度減小在34以下;寒帶蒸發(fā)量減小以及受融冰影響,暖季鹽度普通在30左右。太平洋的平均鹽度為35。 .海洋資源 太平洋生長的動、植物,無論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魚類和其它動物都比其它大洋豐富。 漁業(yè) 太平洋淺海漁局面積約占世界各大洋淺海漁場總面積的12,海洋漁獲量占世界漁獲量一半以上,秘魯、日本、中國舟山群島、美國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漁場。盛產鯡、鱈、鮭、鯖、鱒、鰹、沙丁、金槍

5、、比目等魚類。此外海獸海豹、海象、海熊、海獺、鯨等捕獵和捕蟹業(yè)也占重要位置。礦物資源 近海大陸架的石油、天然氣、煤很豐富,深海盆地有豐富的猛結核礦層所含錳、鎳、鈷、銅四種礦物的金屬儲量比陸地上多幾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錫礦、金紅石、鋯、鈦、鐵及鉑金砂礦儲量也很豐富。 .洋流與潮汐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緯5-10為界,分成南北兩大環(huán)流:北部環(huán)流順時針方向運轉,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組成;南部環(huán)流反時針方向運轉,由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秘魯寒流組成。兩大環(huán)流之間為赤道逆流,由西向東運轉,流速每小時2千米。多為不規(guī)那么半日潮,潮差普通為2-5米。 .氣候

6、太平洋有很大一部分處在熱帶和副熱帶地域,故熱帶和副熱帶氣候占優(yōu)勢,它的氣候分布、地域差別主要是由于水面洋流及臨近大陸上空的大氣環(huán)流影響而產生的。氣溫隨緯度增高而遞減。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氣溫從回歸線向極地為20- -16,中太平洋年年堅持在25左右。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普通為1 000-2 000毫米,多雨區(qū)可達3 000-5 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域缺乏100毫米。北緯40以北、南緯40以南常有海霧。水面氣溫平均為19.1,赤道附近最高達29。在接近極圈的海面有結冰景象。 吼嘯狂風和洶涌波濤 太平洋上的吼嘯狂風和洶涌波濤很是著名。在寒暖流交接的過渡地帶和西風帶內,多狂風和波濤,太平洋北部

7、以冬季為多,南部以夏季為多,尤以南、北緯40附近為甚。中部較安靜,終年利于航行。 . 太平洋地域共有18 個國家,這些國家雖小,但卻資源豐富,戰(zhàn)略位置顯赫。遠東經濟評論曾刊登過一篇文章,稱中國與美國未來的競爭將是在太平洋地域。因此,太平洋國家備受興隆國家青睞,享有比其它地域都高的人均外援,官方援助資金每年在15億美圓以上,約80%來自雙邊渠道。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和新西蘭是最大的雙邊贈款國,澳大利亞以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為援助重點;美國的官方援助根本上集中在北太平洋國家:帕勞、密克羅尼西亞和馬紹爾群島;日本援助涉及的國家較多,重點是農業(yè)、森林、漁業(yè)、根底設備,包括醫(yī)院、學校和供

8、水設備;新西蘭的傳統(tǒng)援助國家為斐濟、湯加和薩摩亞。太平洋地域國家概略.火山與地震 全球約85的活火山和約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域。太平洋東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緣的花彩狀群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猛烈的地帶,活火山多達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稱,地震頻繁。 .島嶼 太平洋約有島嶼一萬個,總面積440多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大陸島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島、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島嶼火山島、珊瑚島。 海底地形 可分為中部深水區(qū)域、邊緣淺水區(qū)域和大陸架三大部分。大致2 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約占總面積的87,200-2 000米之間的邊緣部分約占

9、7.4,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占5.6。北半部有宏大海盆,西部有多條島孤,島弧外側有深海溝。北部和西部邊緣海有寬闊的大陸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越5 000米。夏威夷群島和萊恩群島將中部深水區(qū)分隔成東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錐。邊緣淺水域水深多在5 000米以上,海盆面積較小。 . 三大群島的自然條件和民族構成不同。美拉尼西亞群島位于180經線以西,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西面與新幾內亞島相鄰,東到斐濟群島,從西北向東南延伸5000多公里,陸地面積約9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居 民以美拉尼西亞人為主,其外形特征是身體較矮,但很壯實,頭發(fā)卷曲,

10、皮膚呈黑色。由于這個緣由,該群島有“黑人群島之稱。密克羅尼西亞,系希臘文,“小島群島的意思。其絕大部分島嶼位于赤道以北,東經130180之間。組成該群島的島嶼普通都很小,共有2500多個,其中只需100多個有人居住。陸地面積3540平方公里,人口約27.5萬。主要居民是密克 羅尼西亞人,其外形特點是身體中等,頭發(fā)黑色,呈波浪形或直線形。波利尼西亞,也是希臘文,意思是“多島群島,大致分布于180經線以東,南緯28和北緯47之間。陸地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人口438萬。居民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其外形特點是身體高大,膚色淺,頭發(fā)黑而直,與美拉尼西亞人明顯不同。太平洋三大島嶼.太平洋戰(zhàn)爭 太平洋戰(zhàn)爭是

11、日本法西斯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主戰(zhàn)場之一,是民主力量與法西斯權利在全球最寬廣海域的大沖撞,太平洋戰(zhàn)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誠終了,參戰(zhàn)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越十五億,交戰(zhàn)雙方發(fā)動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tǒng)計。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爭奪遠東殖民地,獨霸亞洲,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1941年12月7日,日本??哲姾鋈灰u擊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蒙受艱苦損失。8日,美、英對日本宣戰(zhàn),11日,德、意對美宣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爭迸發(fā)。日本帝國主義在不到半年內,侵占了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處于暫時的軍事優(yōu)勢。在日軍

12、占領地域中,人民群眾發(fā)動了民族解放戰(zhàn)爭,打擊日本侵略者。1942年6月,美國在中途島海戰(zhàn)獲勝,獲得海上自動權。美軍經過三年苦戰(zhàn),奪回太平洋上日軍占領各島。8月6日和9日,美國對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了一顆原子彈。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誠,9月2日,日本簽署了無條件投誠書,太平洋戰(zhàn)爭終了。.太平洋洋盆太平洋洋盆可畫為三個區(qū)。1.東區(qū)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從北部阿拉斯加起,向南直抵火地島,除了最北、最南段峽灣海岸的島群以及深化大陸的加利福尼亞灣之外,海岸平直,大陸棚狹窄,重要海溝北有阿卡普爾科海溝,南有秘魯 智利海溝。2.西區(qū)亞洲部分構造復雜,海岸曲折,大陸東緣有突出的半島,岸外有一系列島弧,構成眾多的邊緣海。從北向南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島群外緣有一系列海溝,北有堪察加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南有東加海溝、克馬德克海溝等。3.太平洋中部是面積廣大的海盆,是地殼構造最穩(wěn)定的地域,海水深度普通在4,570公尺(15,000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