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0001_第1頁
正畸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0001_第2頁
正畸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0001_第3頁
正畸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0001_第4頁
正畸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000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川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2015年6月3日 精品文檔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固1定矯治技術(以方絲弓矯治器為例)技術描述錯牙合畸形患者采用固定矯治器進行的矯治治療流程頜面口內檢查f取記存模型f攝X線片f設計f拔牙(非拔牙病人無此項治療)f分牙f戴矯治器f復診加力f取工作模型f 戴保持器診療常規(guī)(1)正畸前準備工作問診包括主訴及家族史、臨床檢查、取記存模型,攝頭顱側位片和曲面體層片。矯治設計:通過X線片和模型對病人做出針對性的設計,使病人通過矯治治療達到盡可能良好的咬合關系、面型、功能并 使之長期穩(wěn)定。所以掌握治療時機很關鍵

2、。牙性錯牙的最佳矯治時機是恒牙牙初期,乳牙期對有口腔不良習慣的人用活動矯治 器加以治療。替牙期骨性錯牙合功能矯治器對頜骨實施生長改良治療。恒牙牙合病人全部采用固定矯治技術。矯治設計包括拔牙與否、矯治技術、支持類型、治療結束后磨牙關系及中線(涉及 不對稱拔牙或原中線就偏斜,對伴有骨性錯牙合遺傳史的病人應向其交代遠期療效。在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2)正畸矯治過程分牙(需要拔牙的病人應先拔牙,后再安排分牙),用分牙橡皮圈或分牙簧分牙,分壓時間為57天。戴矯治器患者試好帶環(huán)后,才能固定帶環(huán),粘貼帶環(huán)時用玻璃離子水門汀粘上下第一磨牙(上下第二磨牙),頰面管距牙面4.5山山。清 潔

3、并酸蝕需要粘接的牙面,1分鐘后沖洗牙面并用氣槍吹干,保持口腔內及牙面干燥。用釉質粘合劑固定直絲托槽,粘結托槽位置于臨床牙冠中央。最后用0.035mm的銀鈦結扎絲結扎固定托槽。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項:a.不能吃硬、黏性、大塊的食物。b.如發(fā)現(xiàn)帶環(huán)、弓絲折斷等情況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注意口腔衛(wèi)生。(3)正畸復診加力:每隔46周后根據(jù)治療不同階段更換不同的弓絲,再用結扎絲結扎固定。(4)正畸治療結束:為患者取工作模型,制作保持器。拆除固定矯治器,試戴并調試保持器。保持具體時間因錯牙程度、治療方法、生長發(fā)育狀況等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部分 治療患者需永久性保持。囑患者使用注意事項:2.保持器必須24小時使用

4、。b.不能用熱水浸泡,防止變形。c.吃飯和刷牙時需取下保持器并放置于冷水中。d.保持保持器的清潔衛(wèi)生。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67-288#質量 控制 標準.適應癥選擇恰當;.治療前準備充分(口腔檢查、x線片/全景片/CBCT、血常規(guī)、簽署知情同意書);.矯治方案;.矯治過程愉快;.牙列整齊、面型改善;.病歷書寫完整??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口腔正畸一般臨床檢查技術描述接受正畸治療的錯合畸形患者均需要進行臨床檢查。治療流程記錄一般情況f詢問主訴、病史一評估生長發(fā)育情況f口腔頜面部檢查一TMJ檢查一口內檢查診療常規(guī).記錄患者的姓名、性

5、別、出生年月等內容。.詢問患者前來就診的目的,最關注和希望解決的問題。.詢問既往病史,包括全身急、慢性疾患、鼻咽扁桃體疾患、藥物史和過敏史,以及以往口腔患病史、治療史。.了解有無家族史。.初步評估患者的全身生長發(fā)育狀況,了解其發(fā)育程度和生長潛力。可以通過記錄身高、體重,觀察男女第二性征發(fā)育狀 況和詢問女孩月經(jīng)初潮時間等進行初步判斷。.如有必要,可詢問造成錯合畸形產生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后者包括口腔不良習慣、乳恒牙替換異常等。.檢查合型(乳牙合、替牙合、恒牙合)及牙列中牙齒的數(shù)目、形態(tài)和發(fā)育有無異常。.檢查第一恒磨牙的合關系。.檢查前牙的覆合、覆蓋關系。.檢查上、下牙弓寬度的協(xié)調性,協(xié)調或對刃合、

6、反合、鎖抬及偏合。.檢查上、下牙列的中線,醫(yī)師從患者正前方觀察,比較其上、下牙列中線與面部中線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應記錄患 者牙列中線偏斜的情況。.檢查牙槽骨突度、基骨豐滿度及腭蓋高度。.檢查和記錄口腔衛(wèi)生狀況以及有無牙體牙髓組織疾病以及牙周組織疾病。.如有必要,可檢查口腔軟組織情況:檢查唇舌系帶位置,舌體大小,唇、頰肌張力,咽部扁桃體情況。.檢查面部比例與協(xié)調性。讓病人頭部保持自然位置。醫(yī)師從正面觀察面部對稱性,口唇閉合程度等;側面觀察上下頜 骨相對顱骨的位置,初步判定其矢狀和垂直向骨面型。.檢查和記錄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包括張口度大小,張口時口形有無偏斜,張、閉口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關節(jié)彈響及其程度

7、和 關節(jié)區(qū)是否疼痛等。必要時應照顳下頜關節(jié)許勒位片和髁突經(jīng)咽側位片。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67-268#質量 控制 標準.檢查項目是否完整;.檢查準確;.診斷明確;.檢查過程愉快;.病歷記錄完整??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口腔正畸記存模型技術描述所有接受正畸治療的錯牿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療前和治療后均需要取記存模型,如有必要在正畸治療中也要取記存模型。治療流程告知患者f選擇托盤f調整體位f調拌印模材料f取模(記錄合關系)f模型灌注f打磨f標記診療常規(guī).根據(jù)患者上、下牙弓的形態(tài)大小,選擇合適的托盤,使其能包括牙弓內的全部牙齒,托盤的邊緣

8、應有足夠的高度以獲得 基骨和系帶的正確形態(tài)。.患者取坐位,取上頜模型時,醫(yī)師取右后位;取下頜模型時,醫(yī)師取右前位。.取印模時,印模材最好調和得稍稠些,再放入托盤內。托盤放入口內時,應使托盤柄中線與牙弓中線基本一致,托盤前 部先行壓人,然后壓入后部并固定,等待印模材凝固。.灌注模型。有條件的可使用震蕩器,減少石膏內出現(xiàn)氣泡。.上、下頜模型可以根據(jù)口內咬合關系,通過模型修整器完成修整。.上、下頜模型亦可通過模型橡皮托進行裝托,完成記存模型。.待模型干燥后,在上、下頜模型上標注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和日期等信息。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68#質量 控制 標準.托盤選擇匹配;

9、.印模材料調拌合適;.體位正確;.模型完整,清晰,無氣泡;5.取模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口腔正畸*線頭影測量技術描述為明確錯合畸形的發(fā)病機制和兒童頜面部生長發(fā)育狀況等,可進行頭影測量。治療流程描圖f定點f測量f分析錯合機制1.用描圖紙描出頭顱側位x線片上的軟硬組織頭影圖跡。診療常規(guī).進行測量定點。.進行顱頜面結構的角度及線距測量。.根據(jù)測量結果分析錯合的機制。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0#1.描圖清晰;質量2.定點準確;控制3.測量精準;標準4.病歷記錄完整;5.分析正確??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

10、療技 術名稱口腔正畸分牙技術描述采用固定矯治器治療錯合畸形,需要在某些牙齒上放置帶環(huán),準備放置帶環(huán)的牙齒與鄰牙接觸緊密。治療流程放置分牙附件一27d復查診療常規(guī).銅絲分牙法:(1)將直徑。.6O. 7mm銅絲的端彎成弧形,用持針器將銅絲自牙齒頰側鄰接點下楔狀隙插入,至舌側到合面外展 隙,圍繞鄰接點一圈。(2)將穿過牙齒鄰接點的一端與銅絲的另一端交叉后扭轉結扎,直至緊密固定為止,于絲扭端34mm處剪斷,將斷端 向牙齒楔狀隙內壓入。(3)分牙時間通常為27d,在放置帶環(huán)前拆除分牙銅絲。.分牙彈簧分牙法:(1)用直徑0. 45O.5mm的不銹鋼絲彎制分牙彈簧。分牙彈簧的下部直線部分由牙齒頰側鄰接點下

11、楔狀隙穿向舌側,分牙彈簧的上部通過秸面后使小彎部鉤入舌側鄰間隙,利用彈簧的彈力進行分牙。(2)分牙時間通常為27d,在放置帶環(huán)前拆除分牙彈簧。.橡皮圈分牙法:(1)用分牙鉗子將分牙用橡皮圈撐開拉大呈扁圓形,將圈的下方從牙齒的鄰接點壓人鄰問隙內,隨即松開鉗子,使橡皮 圈圍繞鄰接點,利用彈力分開牙齒。(2)分牙時間通常為27d,在放置帶環(huán)前拆除分牙橡皮圈。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0-271#質量 控制 標準.分牙附件制作標準;.是否有效分牙;.病歷記錄完整;.操作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粘接正畸托槽和附件技術描述需要使用固定

12、矯治器治療的錯合畸形。治療流程牙面清潔、吹干酸蝕f沖洗、吹干粘結診療常規(guī).對牙齒表面不清潔者,則應先進行牙面清潔,然后沖洗,吹干。.隔濕后,用酸蝕劑進行酸蝕處理,酸蝕劑涂布在牙面上,其范圍略大于托槽背板面積,處理時間一般為2060s,氟斑 牙可適當延長。.以三用槍水氣沖洗牙面,配合吸涎器吸引,然后吹干牙面。酸蝕過的牙面無光澤呈白堊色。.如果使用化學固化型釉質粘接劑,將雙組分滲透液充分混合后,取少量均勻涂布在酸蝕過的牙面上,在調和板上將雙組 分釉質粘接劑充分混合。將調和好的釉質粘接劑放置在托槽背板上。根據(jù)臨床需要將托槽放置在牙面上,使托槽與牙面緊密貼 合。再次檢查托槽粘著的位置,同時清理托槽周圍

13、被擠出的釉質粘接劑。.如果使用光固化型釉質粘接劑,先將少量滲透液均勻涂布在酸蝕的牙面上,然后光照10$。將光固化釉質粘接劑放置在 托槽背板上。托槽粘接位置的調整同上。然后清理托槽周圍被擠出的釉質粘接劑。在托槽周圍分別光照1020s。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2#質量 控制 標準.酸蝕程度合適;.注意隔濕;.粘接位置準確;.粘接過程舒適。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排齊牙列(以方絲弓矯治器為例)技術描述固定矯治的第一階段,牙齒錯位不齊。治療流程先細后粗f先圓后方診療常規(guī).當牙齒錯位程度較嚴重時,使用較細的鎳鈦圓絲,利用其較為柔和、持續(xù)的回

14、彈力由日齊牙齒。如果使用不銹鋼圓絲,則 應在其上做各類彈簧曲來矯治牙列不齊。.對于擁擠嚴重、牙齒重疊甚至不能粘接托槽的病例,可以在較粗的不銹鋼絲上先往后拉尖牙,或用較粗的不銹鋼絲在擁 擠處放置螺旋推簧展開間隙,待間隙早饞后再行排齊。.對于扭轉牙齒,輕微者可以直接將鎳鈦絲結扎入槽,較嚴重的可以用彈性裝置結扎在托槽和弓絲之間,或在扭轉牙齒舌 側粘舌側扣,與鄰牙交互牽引來扭正。注意事項:.初始弓絲一般選用直徑為0.35mm或0.40mm較細的鎳鈦圓絲,以后逐漸加粗矯治弓絲的直徑。最后換用0.40mm或0.45mm 的不銹鋼絲。.為了更早地獲得對切牙傾斜度的控制,也可選用方形多股麻花絲或方形鎳鈦挫作為

15、初始弓絲。.對于拔牙病例,排齊牙列時,可以在弓絲末端緊靠頰面管末端處回彎,或在弓絲上彎制“?!鼻c頰面管間結扎,盡 量減少前牙的唇向移動。.排齊中先拉尖牙向后時應十分注意后牙支抗的控制,如有必要可以腭、舌弓將后牙連成一個整體,如需要較強的支抗 可以應用口外力加強支抗。.使用交互牽引糾正牙齒扭轉時必須在較粗的不銹鋼弓絲0.40mm以上)上進行,可在扭轉牙的鄰牙部位彎制阻擋曲。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3#質量 控制 標準.有效矯治牙齒頰舌向、唇舌向、垂直向錯位,扭轉;.病歷記錄規(guī)范;.矯治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整平牙列(搖

16、椅形唇弓整平)技術描述一般的深覆合患者,下頜平面角正常。后牙槽高度過低,下頜平面角偏小的前牙深覆合患者治療流程彎制配戴搖椅弓f整平牙列。診療常規(guī).應用不銹鋼圓絲,上頜用加大的Spee曲線唇弓,下頜用反spee曲線唇弓。必要時弓絲的末端應回彎,或進行末端結扎。.應用不銹鋼方絲制作搖椅形唇弓時應注意弓絲前后牙區(qū)域轉矩的控制。弓絲后牙區(qū)應消除由搖椅彎曲造成的冠頰向轉矩。 下頜弓絲前牙區(qū)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加冠舌向轉矩。注意事項:下頜平面角較大的前牙深覆合患者應慎用。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3-274#質量 控制 標準1.咬合打開;2.矯治過程愉快。 精品文檔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

17、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整平牙列(多用途弓整平)技術描述下頜平面角較大的前牙深覆合患者;需要通過壓低前牙來整平牙列。治療流程彎制配戴多用途弓整平f整平牙列。診療常規(guī).在0.56mm(0.022英寸)托槽上使用0.46mmX0.64mm(0.018英寸義0. 025英寸)的不銹鋼方絲或0.46mm(0. 018英寸) 不銹鋼圓絲。.弓絲在前磨牙區(qū)形成齦向的階梯,前段直接結扎入切牙托槽槽溝。.磨牙后傾曲由于所使用弓絲的不同可在15。30。下頜弓絲前牙區(qū)域適當加入冠舌向轉矩,后牙區(qū)域加根頰向轉矩, 同時弓絲磨牙段左右寬度應比下牙弓稍寬。.如有必要可以將弓絲末端回彎。注意事項:需

18、要通過升高后牙來整平牙列者應慎用。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4#質量 控制 標準.咬合打開;.磨牙未出現(xiàn)明顯彳伸長;.病歷記錄完整;.矯治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整平牙列(平導板)技術描述下頜平面角較小或正常的深覆合,后牙牙槽高度過低的患者。治療流程取模f制作、配戴平導板f整平牙列。診療常規(guī)取工作模型;矯治器基托前部形成平面導板,下前牙與導板均勻接觸,后牙適當離開。當后牙升高有接觸后可根據(jù)情況用自凝塑料逐漸加高導板。注意事項:下頜平面角較大的前牙深覆合患者應慎用。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4#質量

19、 控制 標準咬合打開;病歷記錄完整矯治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關閉拔牙間隙(以方絲弓矯治器為例)技術描述正畸拔牙病例經(jīng)充分的牙齒排齊和整平之后,牙列中仍有間隙需要關閉者。治療流程排齊整平牙列f制作關閉曲f關閉間隙。診療常規(guī).拉尖牙向遠中移動 使用0.46mm(0.018英寸)的不銹鋼圓絲,用彈力牽引使尖牙沿弓絲滑動。此步驟最好在牙弓完全排 齊和整平后開始。牽引力量應適當。對H類錯合者下頜牙弓也可先不粘接托槽,待上頜尖牙遠移至上下尖牙關系達I類后,再 開始下頜牙弓的矯治。拉尖牙向遠中時應在弓絲第一磨牙近中處彎制后傾曲、外展彎及舌向彎。也可根據(jù)情況在第

20、一磨牙近中 彎制“。”曲,將“?!鼻c磨牙拉鉤緊緊結扎,也可以將弓絲緊靠磨牙末端管處回彎。拉尖牙往遠中也可用片段弓或直接用 口外力推尖牙往遠中。.關閉拔牙間隙 對于.56nlm(0.022英寸)托槽系統(tǒng),選用0.46mrnX0.64rnnql(0.018英寸義0.025英寸)或.048mmX 0.64mm(0.019英寸義0.025英寸)的不銹鋼弓絲,使用“T”形曲、淚滴曲、垂直關閉曲等關閉間隙。關閉曲的位置距前牙托槽 遠中12mm處。每次關閉曲開張度以不超過1mm為宜。弓絲在磨牙近中彎制后傾曲、外展彎和舌向彎,隨著間隙的關閉妨礙加 力時則需拆下弓絲重新調整或更換弓絲。關閉曲的前后還需分別彎制

21、“人”字形曲。.在關閉間隙的過程中,應控制牙齒唇舌向傾斜對唇傾度較大和內收距離較小的前牙,內收時可以使用圓絲而不加轉矩力。 而對于牙軸較直立或內收距離較大的前牙,則需在內收過程使用方絲產生轉矩力對牙齒進行控根移動。一般在上頜切牙段弓絲 加冠唇向轉矩,后牙段加冠舌向轉矩。下頜切牙段可不加轉矩,后牙段加少量冠舌向轉矩。注意事項:1.遠中移動尖牙時需要注意弓絲與托槽槽溝之間所產生的成角阻力會妨礙尖牙的遠中移動,增加后牙支抗的負擔。有些病 例也可以不先拉尖牙向遠中移動,而將6個前牙整體后移。2.這一階段的關鍵是控制好前后牙齒移動的比例,因此關閉間隙時應注意支抗控制。(1)當前牙需要最大程度的內收(前后

22、牙移動比例為3:1或4:1),應采用后牙強支抗。用頭帽 口外弓、腭弓、舌弓、Nance 弓等或各種裝置的聯(lián)合應用增強后牙支抗,還可以增加支抗牙的數(shù)目,在第二磨牙上裝置帶環(huán)參與支抗??谕饬σ话阌糜谏项M 牙弓。如果在上頜牙弓使用口外力的同時使用ni類牽引,也可減輕下頜后牙支抗的負擔。另外,可使用口外力(J形鉤+頭帽)遠 移尖牙,再用關閉曲內收4個切牙。(2)當需要最低程度地內收前牙,主要以后牙前移為主來關閉拔牙間隙時,應增加前牙支抗。如設計時拔除第二前磨牙,以 增加前牙段而減少后牙段牙齒的數(shù)目。關閉間隙時在前牙段加根舌向轉矩。分次前移后牙。先拉第一磨牙往前,再前移第二磨 牙。(3)對于一些先天缺牙

23、或非正畸原因如殘冠、殘根、外傷而拔牙的病例,還可以使用前方牽引器前移后牙來關閉間隙。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5-276#質量 控制 標準支抗控制;間隙關閉;病歷記錄完整;矯治過程愉快。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磨牙關系的調整(以方絲弓矯治器為例)技術描述關閉間隙前,磨牙關系不是尖窩相對但需要調整為中性、完全遠中或完全近中的尖窩關系者。治療流程診斷分析f確定調整方案一調整磨牙關系。診療常規(guī).生長改型,對于處在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可以用口外力改變頜骨的生長發(fā)育,以達到調整磨牙關系的目的。II類患者 使用頭帽 口外弓抑制上頜骨的發(fā)育;II

24、I類患者通過前方牽引器促進上頜骨發(fā)育,抑制下頜骨發(fā)育。.通過關閉間隙時上、下頜前后牙齒的分差移動來調整磨牙關系,對于I類病例,應該增大上頜前牙后移、減少后牙前移 而增大下頜后牙前移、減少前牙后移;對ni類病例則采取相反的措施。.通過頜間牽引來矯正磨牙關系,ii類牽引能遠中移動上前牙,近中移動下后牙,有助于改善磨牙遠中關系。n類牽引能 遠中移動下前牙,近中移動上后牙,有助于改善磨牙近中關系。注意事項:在關閉拔牙間隙的同時可能需要使用頜間牽引調整磨牙關系。但要求支持弓絲有一定的強度,O.46mm(O.018英寸)以上的方 絲更佳。對高角病例和成年患者要慎用。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

25、學分冊p276#質量 控制 標準.支抗控制;.磨牙關系調整;.病歷記錄完整;.矯治過程愉快。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技術描述合關系的精細調整(以方絲弓矯治器為例)固定矯治上、下牙列已排列整齊,拔牙間隙已關閉,后牙已恢復尖窩相對的關系;為使合關系更趨理想、穩(wěn)定。治療流程牙齒直立一轉矩控制f覆合覆蓋調整f牽引定位。.拔牙間隙兩側牙齒的直立,在關閉曲部位彎制“人”字形曲可以防止傾斜的發(fā)生。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傾斜,在拔牙間隙關 閉之后,弓絲上彎制匣形曲或水平曲能起到正軸作用,且可以進行適度的過矯正。此時必須將弓絲末端緊靠磨牙末端管回彎或 將弓絲的“?!鼻c磨牙拉鉤用結扎

26、絲扎緊,以防止拔牙間隙的復發(fā)。.切牙的轉矩控制,方絲弓矯治技術對切牙的轉矩控制最好在第二階段內收時使用方絲同時完成,在間隙關閉后再進行控 制則難度較大。.前牙輕度深覆聆的矯正若在第三階段仍有輕度深覆合存在,則應注意其唇齒關系,鑒別是由于上前牙過長還是下頜spee 曲度過大引起。下頜過大的$口00曲線可繼續(xù)用反spee曲線唇弓整平。若需要以上前牙的壓低為主矯治深覆合,則需用壓低輔診療常規(guī)弓來完成,要注意磨牙的支抗,防止其遠中傾斜和舌向錯位,必要時用腭弓固定。.前牙開合的矯治,第三階段存在的前牙開抬,若矯治前覆合較深,保持適度的過矯正有利于矯治后的穩(wěn)定。若矯治前覆 合正常,由下頜spee曲線過度整

27、平引起的開合,則在下頜用0.4lmm(O. 016英寸)或0.46mm(0.018英寸)不銹鋼唇弓適當加大 spee曲度,上頜仍用粗的完成弓絲,必要時在前牙區(qū)用輕力行垂直牽引。若由不利的生長型、后牙過萌等引起的前牙開牿,則 矯治難度較大,不能單純用升高前牙的方法??捎眠m當方法直立或壓低后牙來矯正前牙開合。.牙盼關系的最后建立在矯治階段必要時可使用垂直、斜行、三角形的小牽引使牙齒咬合關系更趨穩(wěn)定。上切牙過高的舌側邊緣嵴常影響前牙正常覆蓋的建立,如有必要可進行適度的調磨。注意事項:.這個矯治階段牙齒只能通過少量移動來進行調整,牙齒位置和頜位的調整主要在關閉拔牙間隙階段完成。.如果由于托槽粘接位置不

28、當造成牙齒位置不正確的,應采取重新粘接托槽的方法進行調整。.對于前牙覆合的矯正強調過矯正。即治療前有前牙深覆合者,此期應繼續(xù)保持咬合打開狀態(tài),甚至使前牙覆合較淺; 若治療前為開合,此期應使前牙覆合較深。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6-277#質量 控制 標準.個別正常合;.病歷記錄完整;.矯治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牙列保持技術描述各種錯合畸形在固定矯治器拆除后。治療流程確定保持方案一拆除矯治器一取模一制作保持器一立即配戴一囑注意事項。診療常規(guī).在矯治器拆除前取牙列模型,制作保持器。.拆除固定矯治器后立即戴人活動保持器,或先

29、粘接固定保持器,再拆除固定矯治器。.保持時間應根據(jù)患者畸形情況以及牙列保持情況而定,成人應適當延長保持時問。注意事項:.保持期間囑咐患者要認真配合戴用保持器,并定期復診觀察。.使用固定保持器后,也應定期檢查其是否松動脫落。.由于個體差異、生長發(fā)育和遺傳等因素,即使戴用保持器也有可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復發(fā)。.牙列保持器是整個正畸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8#質量 控制 標準.有效防止復發(fā);.保持器簡單有效;.病歷記錄完整;.保持過程愉快。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上頜快速擴弓技術描述上頜寬度發(fā)育不足,或合并牙列擁擠的患

30、者;需做上頜前方牽引的患者。治療流程頜面部及口腔檢查一攝X線片一取模一診斷分析一分牙一試戴帶環(huán)一取工作模一制作擴弓器一戴矯治器一擴弓加力一保持診療常規(guī).乳牙列患者,可在雙側第一和第二乳磨牙上制作帶環(huán);替牙列早期患者,可在雙側第一恒磨牙和第二乳磨牙上制作帶環(huán); 替牙列晚期患者,可在第一恒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上制作帶環(huán);恒牙列患者,可在第一恒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上制作帶環(huán)。.可將成品帶環(huán)在口內試戴后放置在工作模型上,也可在工作模型上制備帶環(huán)。.在模型上制作螺旋擴大裝置,應注意擴弓螺絲放置時,其前后方向需符合打開螺絲加力時方向由前向后的要求。.將制作好的擴弓裝置在口內試戴合適后,粘固帶環(huán)。.患者每日早晚各加

31、力12次,每次加力螺絲旋轉90。,打開0.25mm。對于需擴大上頜寬度者,一般以上磨牙舌尖接觸 到下磨牙頰尖作為擴弓到位的標志,對于僅用于上頜前方牽引、不需擴大上頜寬度者,加力1周后,反向旋轉螺絲,退回初始 狀態(tài),其間患者可12周復診1次。.需擴弓者,擴弓到位后,擴弓裝置放置3個月,隨后去除擴弓裝置,同 時間改用活動或固定保持器保持1年,或開始 固定矯治器治療。注意事項:.前牙開合患者、高角患者慎用。.為防止鑰匙誤入口中,加力時最好用一根細的繩索,將其一端穿入鑰匙柄開口處,另一端套人手指;加力時,需將鑰 匙插入洞中旋轉至另一洞口露出。3.若擴弓裝置出現(xiàn)損壞,患者需盡快就診。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

32、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78-279#質量 控制 標準.適應癥選擇合理;.有效擴弓;.病歷記錄完整;.保持過程愉快。 精品文檔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前方牽引技術描述上頜骨發(fā)育不足、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患者;當需要上頜磨牙前移,而考慮到前牙支抗不足時也可采用前方牽引。治療流程頜面部及口腔檢查f攝X線片f取模f診斷分析f制作前牽引矯治器f配戴矯治器f保持診療常規(guī).口內裝置可采用固定裝置。一般在上頜第一恒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上放置帶環(huán),在上牙列舌側放置腭弓與前牙舌側邊緣 嵴接觸。牽引鉤從腭弓在2、3之間引出。如有可能在上牙粘接托槽,并放置方絲,與腭弓間通過牙間隙用

33、結扎絲結扎,使前 牽引整體性更強。有些患者在口內固定裝置上也可放置上頜快速擴弓裝置,這特別適用于伴后牙反抬的前牙反合患者。.對于孝1牙列或混合牙列患者也可采用全牙列合墊活動矯治器。牽引鉤放置在乳尖牙處。.最常用的口外裝置為德萊爾面具,包括額托、頦托及連接面弓。應根據(jù)患者面部形態(tài)調整額托和頦托放置的位置。面 具中牽引鉤的位置應放在牙齒合平面稍下方。.施力方式,利用彈性橡皮圈連接口內牽引鉤與面弓上的牽引鉤,力的方向通常為與合平面成30向下。力值為250 500g/側,戴用時間每日不少于12h。注意事項:.對治療效果而言,上頜前方牽引的戴用時間長短很重要。但對于骨性畸形,矯治后仍有復發(fā)的傾向。.由于

34、上頜前方牽引有導致上后牙伸長,下頜下后旋,增加面下部高度的傾向,對于高角病例應慎用。.治療中,即使是深反覆合,也可不戴用下頜合墊,但若存在上前牙擁擠,導致解除反抬過程中出現(xiàn)前牙合干擾,造成 合創(chuàng)傷,可以戴用合墊,解除反雅后漸次磨除抬墊。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80-281#1.適應癥選擇合理;質量f由12.有效前牽上頜;控制3.病歷記錄完整;標準4.保持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鄰面去釉技術描述輕中度牙弓間隙不足,特別是低角病例;牙齒較大;或上下牙弓牙齒大小比例失調;口腔健康好,牙少有齲壞,經(jīng)過鄰面去釉 提高間隙。治療流程頜

35、面部及口腔檢查f攝X線片f取模f診斷分析f排齊牙列f分牙f鄰面去釉診療常規(guī).固定矯治器排齊牙齒,使牙齒之間接觸點關系正確。.根據(jù)擁擠(或牙量不調)的程度確定去釉的牙數(shù)。.可以先分牙或使用開大型螺旋彈簧,使牙齒的接觸點分開,便于去釉操作。.一般使用彎機頭和細鉆去除鄰面0.20.3mm釉質,再外形修整。去釉面最好涂氟。注意事項:.操作中注意保護唇頰舌側軟組織和齦乳頭。.去釉的順序一般為從后向前;對于牙量異常者,可將去釉范圍盡可能集中在異常區(qū)域。.提醒患者在鄰面去釉后要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81#質量 控制 標準.病例選擇合理;.牙體外形保持協(xié)調,有效防

36、齲;.病歷記錄完整;.保持過程愉快??谇辉\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肌激動器技術描述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存在下頜發(fā)育不足的n類錯合患者通肌激動器刺激下頜向前生長。治療流程頜面部及口腔檢查f攝X線片一取記存模一診斷分析一取工作模型一咬合重建一工作模型上合架一制作矯治器一矯治器戴用診療常規(guī).制作工作模型。(1)選擇大小合適,并有適當高度的托盤,將調和的印模材料置于托盤,并放入口內取模,印模要反映口腔內軟硬組織的 情況,下頜舌側及口腔前庭部位應有適當伸展。(2)灌制工作模型。.咬合重建。(1)要求。矢狀方向:通常以前牙對刃關系為標準,若出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可能影響建合時,需進行調整

37、:前牙覆蓋過大時,不能一 次到位,需分次前移;上前牙嚴重唇傾時,如有可能,在戴用功能矯治器前先在一定程度上直立切牙,或前伸時不到對刃關 系,預留上切牙內收距離;上頜切牙舌向錯位時,可先糾正錯位牙,再戴用功能矯治器。垂直方向:對于低角及般面型患者,磨牙區(qū)垂直打開24mm,用于誘導磨牙升高,平整下牙弓。對于高角型患者, 磨牙區(qū)需打開46mm用于限制后牙升高。如下頜前伸78 mm,垂直向打開不超過24山山;前伸35 mm,垂直向不超過4 6 mm;若磨牙區(qū)打開量很大,下頜不能前伸。水平方向:盡可能使下中線與面部中線一致。(2)患者取坐位,囑患者手持鏡子,通過鏡子觀察,醫(yī)生指導患者下頜前伸咬合至上述位

38、置,保持一段時間,退回,反復訓練幾次,直至患者能熟練按要求建立咬合。(3)烤軟紅蠟片后,折疊成與牙弓長度相當、與牙體頰舌徑寬度相當、厚度超過磨牙區(qū)垂直向打開量23 mm的條形,在 模型上形成與牙弓形態(tài)一致的蠟堤。(4)將蠟堤置于患者下牙弓上,指導患者按要求咬合,咬合中注意下中線位置,將多余的中切牙唇面的蠟去除,以便觀察 中線。(5)待蠟堤冷卻變硬后取出,放在冷水中完全硬固待用。(6)將蠟堤重新置入口中,檢查是否準確無誤,確認無誤后將上下頜模型與完全硬固的蠟堤拼對,構成咬合。.根據(jù)咬合重建關系將工作模型上合架。.制作矯治器。.矯治器戴用。(1)第一次復診:試戴矯治器,檢查并調改矯治器以確保無壓痛

39、,就位良好,張、閉口運動不受影響。教患者如何戴用, 囑其在開始幾天先白天戴用23h,以后逐漸增加戴用時間,23周時間后戴用時間為每天1214h。(2)第二次復診:檢查患者是否能毫無困難的戴用,引導面是否有亮點。若戴用正??砷_始調磨。臨床調磨矯治器合墊 時,應根據(jù)錯合類型及所需達到的目的選擇性調磨。矢狀方向:調磨每個上后牙牙冠舌面遠中部分基托,下頜后牙牙冠舌面 近中部分基托,若下切牙已唇傾時,還需磨除其舌側少許基托。垂直方向:允許后牙伸長的患者可磨除其合面塑料。(3)每6周的定期復診:檢查矯治器戴用情況及牙合關系改善情況,根據(jù)矯治器上的光亮點調磨矯治器的合墊部分。注意事項:.患者的配合程度對治療

40、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整個療程中注意與患者交流,隨時進行指導。.功能矯治器只能解決下頜功能性移位造成的下中線不正,對于有牙弓不對稱、牙齒異位萌出、發(fā)生漂移或骨性原因造成的下頜中線偏斜者,不應強求中線一致。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81-283#質量 控制 標準.病例選擇合理;.咬合重建,工作模型上合架準確;.有效導下頜向前;.病歷記錄完整;.保持過程愉快。口腔診療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功能調節(jié)器小型(Frankellll)技術描述生長發(fā)育期功能性或輕度骨性的ni類錯合畸形患者。治療流程頜面部及口腔檢查f攝X線片一取記存模一診斷分析一取工作模

41、型一咬合重建一工作模型上合架一制作矯治器一矯治器戴用診療常規(guī).制作工作模型。(1)選擇大小合適,并有適當高度的托盤,將調和的印模材料置于托盤,并放入口內取模,印模要反映口腔內軟硬組織的 情況,下頜舌側及口腔前庭部位應有適當伸展。(2)灌制工作模型。.咬合重建。咬合重建時垂直打開的距離,決定于反覆合的深度,以脫離反合為原則。一般情況下,下頜可后退至前牙 呈對刃關系,反覆合淺者,上下前牙間可相距23 mm。 (3)烤軟紅蠟片后,折疊成與牙弓長度相當、與牙體頰舌徑寬度相 當、厚度超過磨牙區(qū)垂直向打開量23 mm的條形,在模型上形成與牙弓形態(tài)一致的蠟堤。.根據(jù)咬合重建關系將工作模型上合架。.制作矯治器

42、。.矯治器戴用。(1)臨床試戴矯治器,檢查是否合適,腭弓的越合絲、合支托是否就位,頰屏和唇擋位置是否合適,有無壓迫軟組織。(2)要求患者在2周內逐步適應,增加戴用時間至全天戴用。(3)每46周復診一次,檢查戴用情況。注意事項:.取模時選擇的托盤邊緣不能過長,否則會使系帶和軟組織變形。.第一次戴用時,使上頜部分完全就位非常重要,否則患者有可能無法適應頰屏和唇擋,而出現(xiàn)肌肉酸痛。.療效與患者的配合密切相關,應鼓勵患者堅持戴用矯治器。質量控 制要點見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一口腔醫(yī)學分冊p283-284#質量 控制 標準.病例選擇合理;.咬合重建,工作模型上合架準確;.有效解除反頜;.保持過程愉快??谇辉\療

43、技術規(guī)范和質量控制標準科室:口腔正畸科診療技 術名稱雙合墊矯治器技術描述生長發(fā)育期前牙無明顯擁擠,牙弓形態(tài)良好的安格爾錯合分類的n類1分類錯合;深覆蓋、深覆合患者采用雙合墊矯治器矯治。治療流程頜面部及口腔檢查f攝X線片一取記存模一診斷分析一取工作模型一咬合重建一工作模型上合架一制作矯治器一矯治器戴用診療常規(guī).制作工作模型。.咬合重建?;静襟E同前,前伸量以患者可在前伸位置舒適地進行咬合為度,不超過10mm,通常處于前牙對刃位,如 下頜前伸需10mm,則以前伸10mm為限咬蠟堤,制作矯治器,待合關系改善后再二次前伸、調整咬合;垂直向打開距離必須 大于患者的息止頜間隙,通常切牙間為2mm,第一前磨牙間為56mm,磨牙打開2mm。.制作矯治器。.矯治器戴用。(1)第一次復診,矯治器初戴,磨改緩沖下頜矯治器下前牙舌側區(qū)域,避免刺激牙齦,調改卡環(huán)避開齦緣,確保有足夠的 固位力,檢查患者能否舒適地咬合在前伸位。(2)10d后第二次復診,患者此時應戴用舒適,并可戴用進食,如不能持續(xù)前伸咬合,可輕輕調改斜面,降低角度。深覆 合患者開始調磨上頜矯治器后牙咬合板1mm,注意不要磨改誘導斜面,以利下后牙伸長;非深覆合患者不需調磨。(3)4周后第三次復診,檢查面部改善情況,測量覆猞覆蓋改善情況,檢查上牙弓寬度是否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