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蘇教版化學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第8單元第2講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含解析_第1頁
2014高考蘇教版化學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第8單元第2講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含解析_第2頁
2014高考蘇教版化學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第8單元第2講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含解析_第3頁
2014高考蘇教版化學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第8單元第2講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含解析_第4頁
2014高考蘇教版化學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第8單元第2講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課時作業(yè)22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0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 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已知硒為第4周期VIA族元素,下列關于硒的敘述中,不正確 的是()。A.硒在空氣中燃燒生成 SeQ,和鈉反應生成Na2SeB.硒化氫有惡臭味,有毒,比硫化氫易分解C.硒化氫在空氣中不能燃燒D .亞硒酸(WSeQ)是一種弱酸2.下列關于濃硫酸與稀硫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濃硫酸有脫水性,稀硫酸沒有脫水性B.濃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沒有氧化性C.濃硫酸和稀硫酸都有酸性D.常溫下,濃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與銅反應3.下列實驗報

2、告記錄的實驗現(xiàn)象正確的是()實驗分別力*酚酎 中溶 量液aT人SQ的黃X品京溶1液b!和溶液(現(xiàn)象明 XHNOm和 B“l(fā) 式的混合液1)XNaOH 和B&C1上的 g混合液記 錄A無色無色無現(xiàn)象無色溶液R紅色無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無色無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D無色無色無色溶液無色溶液.將SO2氣體通入BaC2溶液至飽和,無沉淀生成,再通入另一種氣體有沉淀生成()。NO2CO2A.C.,則第二次通入的氣體可能是下列氣體中的C2HClNHB.D.盛有氯化鋼稀溶液的甲乙兩試管分別通入 SO2至飽和,若向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甲試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試管中加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則下列 敘述正確的是(

3、)。A.甲、乙兩試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乙兩試管都沒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試管沒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試管有D.甲試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試管沒有6.在硫酸的工業(yè)制法中,下列生產操作及生產操作的主要原因 二者都正確的是().A.從沸騰爐中出來的爐氣須凈化,因為爐氣中的雜質會與SO2 發(fā)生反應B.硫鐵礦燃燒前要粉碎,因為大塊的不能燃燒C. SO3用98。3%的濃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霧,以便 SO3吸收完全D.SQ氧化成SO3時需要使用催化劑,這樣可以提高SO2的轉化 率X (鹽)和Y(酸)反應,可放出有氣味的氣體 Z;Z跟NaOH 反應又得到X(鹽);Z氧化的最終產物為 W氣,W氣溶于水又得到

4、 Y(酸).則X(鹽)和Y(酸)是()。A. Na2s和稀硫酸B. Na2SO3和鹽酸C. Na2s和鹽酸D. Na2SO3和稀硫酸8.某同學為檢驗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 4份黑色CuS 粉末試樣置于試管中,分別加入醛酸、濃鹽酸、濃硫酸、濃硝酸溶液。 觀察到如下現(xiàn)象:CuS不溶于醛酸溶液;CuS不溶于濃鹽酸;CuS不溶于濃 硫酸; Cu院濃硝酸中溶解,溶液變藍,并有紅棕色刺激性氣體 產生。根據上述現(xiàn)象,該同學得出了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強酸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CuS溶于硝酸,是因為硝酸氧化性強于硫酸,S2一被氧化,

5、使沉淀溶解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動D.CuS溶于硝酸,是因為硝酸的酸性大于硫酸和鹽酸的酸性 g 一結合H + ,放出H2s氣體,使沉淀溶解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動9.標準X必兄下,某同學向100 mL H2s飽和溶液中通入SQ,所A. ab段反應是:SO2+ 2H2s=3S J +2H2OB.亞硫酸是比氫硫酸更弱的酸C.原H2s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5mol 廠1b點對應的溶液與電性最強 TOC o 1-5 h z 在含2 mol H2SO4的濃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粉,使其充分反 應,下列推斷中有錯誤的是()。放出的氣體除SO2外還有H2只放出SO2氣體,其物質的 量為1 mol反應結束時轉移電子的物質

6、的量為 4 molA.B.C.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0分)(10分)已知化合物A、B、C、D、E、F、G和單質甲、乙 所含元素均為短周期元素,A的濃溶液與甲能發(fā)生如圖所示的反應 甲是常見的固體單質,乙是常見的氣體單質,B是無色氣體,是主要的 大氣污染物之一,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G,寫出反 應 C +EF+ 乙的化學方程式:每生成1 mol乙氣體,需要轉移 mol電子。(2汽體B可用與B含有同一種元素的氣體化合物 M與乙發(fā)生 氧化還原反應制得,M的化學式是, M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為(15分)近年來,浙江省酸雨污染較為

7、嚴重,防治酸雨成了 迫在眉睫的問題。(1)有人提出了一種利用氯堿工業(yè)產品治理含二氧化硫廢氣的 方法,流程如下:I .將含SO2的廢氣通入電解飽和食鹽水所得溶液中,得NaHSOs 溶液.n .將電解飽和食鹽水所得氣體反應后制得鹽酸。m.將鹽酸加入NaHSOs溶液中得SO2氣體回收,生成的NaCl 循環(huán)利用。寫出步驟 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出步驟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O(2)還有學者提出利用 Fe2+、Fe3+等離子的催化作用,常溫下將SO2氧化成SO而實現(xiàn)SO2的回收利用.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據此設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計了如下方案,在實驗室條件下測定轉化器中 SO2氧化成SO群的 轉化率.該小組

8、采用下圖裝置在實驗室測定模擬煙氣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X溶液可以是(填序號).T氣體流速制I nT量氣裝置注:氣體流速管是用 來測量單位時間內通dW 一 過氣體體積的裝置匪寸一 X溶液A.碘的淀粉溶液B.酸性高鎰酸鉀溶液C.氫氧化鈉溶液D.氯化鋼溶液若上述實驗是在標準狀況下進行的, X是已知體積和物質的 量濃度的溶液,欲測定轉化器中 SQ氧化成SO群的轉化率,已知 氣體流速,還需測定的數(shù)據是。(3)為進一步減少SO2的污染并變廢為寶,人們正在探索用 CO 還原SO2得到單質硫的方法來除去 SO2o該方法涉及的化學反應為:SO2 + 2CO=2CO2 + 1/xS、CO + 1/xS=COS、2C

9、OS + SO2=2CO2+3/xSo 其中 COS 中 “ C” 化合價為。(14分)甲、乙兩同學為探究SO2與可溶性鋼的強酸鹽能否 反應生成白色BaSQ沉淀,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 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操作現(xiàn)象關閉彈簧夾,滴加一定量濃硫 酸加熱A中有白霧生成,銅片 表面產生氣泡B中有氣泡冒出,產生 大量白色沉淀C中產生白色沉淀,液 面上方略顯淺棕色并 逐漸消失打開彈簧夾,通入N2,停止加 熱,一段時間后關閉從B、C中分別取少量白色沉 淀,加稀鹽酸均未發(fā)現(xiàn)白色沉淀溶 解(1)A 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O(2)0中白色沉淀是 ,

10、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性Q(3)0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4)分析B中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產生的原因,甲認為是空氣 參與反應,乙認為是白霧參與反應。為證實各自的觀點,在原實驗基礎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乙在A、B間增加洗氣瓶D,D中盛放的試劑是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進行實驗,B中現(xiàn)象:甲大量白色 沉淀乙少量白色 沉淀檢驗白色沉淀,發(fā)現(xiàn)均不溶于稀鹽酸.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xiàn)象異同的原因:(5后并(4)中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B中無沉淀生成,而C 中產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結論是(11分)硫代硫酸鈉(Na2&03)可看成是一個 S原子取代了 Na2SO4中

11、的一個0原子而形成。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運用類比 學習的思想,通過實驗探究 N32S2O3的化學性質?!咎岢鰡栴}】Na2s2O3是否與Na2SO4相似而具備下列性質呢?猜想:溶液呈中性,且不與酸反應;猜想:無還原性,不能被氧化劑氧化?!緦嶒炋骄俊炕谏鲜霾孪?,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操作過 程實驗現(xiàn)象或 預期實驗現(xiàn) 象現(xiàn)象解釋 (用離子方 程式表示)猜想溶液pH = 8向pH = 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 溶液SO錯誤!+2H +=S J + so2 T + H2O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猜想向新制氯水(pHH 2S+ Na2SO4; H2S+ NaOH N&S+ H2O;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

12、貴于專精H2S+ O2 SQ+H2O; H2s氧化最終只能得到 SO2,SO2溶于水只能 得到H2SO3,而不是H2SO4.B、C中酸均為HCl, HCl不可能由“Z氧化的最終產物溶于水 得到.D:Na2SO3 + H2SO4-SC2 + W2SO4 + H2O ; SO2 + NaOH-NaSO3+H2O; SO2+O2- SQ; SO3+H2OH 2SO4, 符合題意。C解析:根據現(xiàn)象,A錯誤根據現(xiàn)象,B錯誤;D錯誤, 因為硝酸、硫酸、鹽酸同屬強酸,在水溶液中都完全電離。A 解析:H2=h + + HS,溶液顯酸性.當通入SO2時,SO2 + 2H2s=3S J +2H2O為ab段發(fā)生的反

13、應,A項正確。溶液酸性 減弱,與電性減弱,D項錯誤。當通入112 mL SQ時恰好反應完全, 所以c (HzS)=錯誤!=錯誤! =0.1mol 1, C項錯誤.繼續(xù)通入SO2,SO2 + H2OH2SO35 H2SO3=H + + HSO 錯 i!,由圖像知,d 點比 a 點 pH小,即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2SO3比H2s的電離程度大,H2SO3比 H2s酸性強,B項錯誤。C 解析:Zn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Zn + 2H2SO4(濃)=ZnSO 4 + SO2T+2H2O,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濃度逐漸降低,反應將變?yōu)椋?Zn + H2SO4(?。?ZnSO4+H2 T ,由于硫酸的總物質的量為

14、2 mol, 綜合這兩個反應可知,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應該介于2 mol到4 mol之間。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也可以借助Zn思考:結合這兩個反應方程式,由于硫酸的總物質的量為2 mol,因而消耗的Zn的物質的量 應該大于 1 mol,小于 2 mol。答案:(DH2SO4 Na2CO3 2Na2O2+ 2H2O=4NaOH + 02 T 2 H2s 2H2S+ SO2= 3S ; +2H2O解析:根據圖中轉化關系,B是無色氣體且是主要大氣污染物之 一,推測B為SO2, A為H2SO4; B能與C和單質乙發(fā)生反應再生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成A,推測乙為O2,C為水;H2O和E生成F和。2,推測E

15、為Na2O2; 化合物D也可以與Na2O2反應生成。2,結合甲為固體單質,推測D 為CO2,甲為C, G為Na2CO3,則A與甲的反應為2H2SO4 (濃)(A) + C (甲)錯誤!2SQf (B)+CO2T (D) + 2H2O(C)o答案:(1) SQ+NaOH=NaHSO 3 HSO錯t+ H + =SO2 T + H2O(2)3 AB實驗時間和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后生成沉 淀的質量+4解析:(1) I .電解飽和食鹽水所得溶液為NaOH溶液,通入含 SO2的廢氣,生成NaHSO3的化學方程式為SO2+ NaOH=NaHSO 3, 步驟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SO3 + H + =

16、SO2? + H2O0 (2)X 溶液的選取,應符合X溶液和SO2反應且易于判斷何時完全反應,故 A、B均符合題意;測定轉化器中SO2氧化成SO群的轉化率還需 測定的數(shù)據是實驗時間和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鋼溶液后生成沉淀的 質量。(3)COS中O、S元素均顯2價,故C元素化合價為+ 4。.答案:(1)Cu+ 2H2SO4 (濃)錯誤!CuSQ+SO2T + 2H2O(2)BaSQ 還原(3)2NO + O2=2NO 2(4)通N2一段時間,排除裝置中的空氣飽和NaHSO3溶液甲:SO錯誤! + Ba2+=BaSO4 J ,乙:2Ba2+ + 2SO2 + O2 + 2H2O=2BaSO4 ; +4

17、H+,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 。2的量(5)SQ與可溶性鋼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 BaSC3沉淀解析:(1府加熱條件下,Cu和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u+ 2H2SO4(濃)錯誤!CuSQ+SQT + 2H2O; (2)裝置 C 中含有 NO 錯t 通入SO2后溶液顯酸性 導致NO錯誤!將SO2氧化為SO群(故所得沉 淀為BaSQ),該過程中SO2體現(xiàn)了還原性,把NO3還原為NO, NO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被空氣中的O2氧化為紅棕色氣體NO2; (3) 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2NO + O2=2NO 2; (4)甲的觀點是O2的氧化性所致,為 了排除O2的干擾,可以通入N2;乙的觀點是加熱時產生硫酸酸霧所 含的SO群所致,為了排除SO群的干擾,但不能吸收掉 SO2,可以 通過飽和NaHSO3溶液;(5府排除了 O2干擾的前提下,裝置 B中 生成大量沉淀,說明加熱時產生硫酸酸霧所含的SO群所致,故沉淀為BaSQ, SO2不能與可溶性鋼的強酸鹽反應生成 BaSQ沉淀。.答案:把Na2&O3溶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