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啟發(fā)》word版_第1頁
《教育就是啟發(fā)》word版_第2頁
《教育就是啟發(fā)》word版_第3頁
《教育就是啟發(fā)》word版_第4頁
《教育就是啟發(fā)》word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就是啟發(fā),就是感動;學習就是培養(yǎng),就是感悟?!苯桃陨鸀楸?、學以悟為根!廣西貴港市教育局局長姚偉文北京大學悟學理念專題報告會記述撰稿:學生雙語報社趙海霞 “相識是我和你的緣分,真誠是我贈你的禮品”詩歌般的開場白讓觀眾仿佛置身于一場朗誦會;“學習有志氣、思想有靈氣、言行有朝氣、謀事有大氣、決策有底氣、做事有才氣、創(chuàng)新有銳氣、做人有骨氣、待人有和氣、生活有正氣”精煉工整的語句讓觀眾宛若聽一場激情澎湃的演講;在珍惜每一天的優(yōu)美樂聲中觀眾一起感悟教的精神、學的真諦。 11月25日,廣西貴港市教育局局長、廣西區(qū)人民政府督學、廣西玉林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廣西師范學院兼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名

2、師大講堂首席講師團講師、“悟學理念”創(chuàng)始人姚偉文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呈現給觀眾的悟學理念專題講座如詩如歌,精彩迭出。姚偉文局長以嶄新的視角、獨到的見解提出了學習要變“要我學、我厭學、我懶學”為“我要學、我想學、我勤學”再上升到“我活學、我巧學、我樂學”的學習境界,教學要變“授人以魚”為“授人漁具”再上升到“授人漁法”的教學境界,教與學就是不斷地啟發(fā)、感動與培養(yǎng)、感悟。觀眾在感受詩韻十足、抑揚頓挫之余,也深度了解了“教以生為本,教是為了不教,學以悟為根,學是為了活學”的“悟學理念”。成也理念,敗也理念 一本勵志類書籍曾提到觀念對成功與否的重要作用:一個訊息從地球這一端到另一端只需要0.05秒

3、,而一個觀念從腦外傳到腦里卻需要一年,三年甚至十年觀念決定成敗。姚偉文局長強調理念的重要性,他說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靈魂,而理念創(chuàng)新是創(chuàng)新的靈魂,思想決定理念,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他所倡導的“悟學理念”首先就是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學生要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學習理念。從身邊朋友的成長足跡到錢學森、袁隆平的科研成功,從國內白領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到國際明星施瓦辛格的一次又一次新的選擇,姚偉文局長用鮮活的事例闡述了“快也理念,慢也理念;成也理念,敗也理念;富也理念,窮也理念”的道理。 社會是一個正在加速成長的學習型社會,知識經濟的突飛猛進,催生了全社會對知識的強烈渴求。而學習是人生永恒的主題,學會學習是時代的

4、要求。只有把學習的問題解決了,才能適應時代,融入時代,緊跟時代,不被時代所淘汰。學習理念直接指導著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決定著學習的態(tài)度、深度和廣度。正確的學習理念一旦形成,學習就有不竭的精神力量。這是姚偉文局長積極倡導和踐行“悟學理念”的動力源泉。 “悟學理念”從學習的理解、學習的視野、學習的方略、學習的過程、學習的要求五方面提出“五明”“五跳”“五善”“五感”“五要”五個具體的要求,這五個方面是一個循環(huán)互動的過程,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關于學習的理解,“悟學理念”首先認定學習者應該是“主人”,要做到“五明”:明學習的含義、明學習的理論、明學習的類型、明學習的資源、明學習的環(huán)境。學習的主

5、體不僅包括個體的學習,還包括團體的學習、整個社會的學習。由于學習是一種具有多重屬性的、受諸多因素制約的人類活動,所以須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審視。 關于學習的視野,“悟學理念”主張學習者要注重“活學”,做到“五跳”(這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跳出本課談學習、跳出本科談素質、跳出本身談進步、跳出本行談能力、跳出本地談發(fā)展。在提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今天,跳出習慣思維的框框去獨立思考,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學習者要努力實現知與行、學與用、識與能的高度統(tǒng)一。 關于學習的方略,“悟學理念”主張學習者要講究“巧學”,做到“五善”(這也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決策、善于實踐、善于總結。學習方法是對學習

6、過程及其規(guī)律的遵循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是以科學的學習觀為其理論前提的。關于學習的過程,“悟學理念”主張學習者要達到“樂學”,做到“五感”(這還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感動、感覺、感知、感悟、感恩。感動是學習的動力,感覺是學習的入門,感知是學習的基礎,感悟是學習的升華,感恩是學習的境界?!拔甯小钡年P鍵是感悟。 關于學習的要求,“悟學理念”要求學習者要不斷“增強”,做到“五要”:要增強意識、要增強責任、要增強措施、要增強能力、要增強氣質。學習的意識是學習的主導,為何學習,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學習,決定著學習的整個過程與成效;學習的責任心、責任感是學習的力量支撐;學習措施是有效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保障,包括制

7、訂嚴謹的學習計劃、理清學習思路等,以提高學習成效;學習的能力是學習效果的決定性因素,包括觀察力、思考力、實踐力、總結力、創(chuàng)新力,應變力、調控力等方面;學習的氣質即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心性或精神狀態(tài),健康良好的心性氣度,將為學習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 “悟學理念”強調遵循學習的規(guī)律性,領會學習的本質,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習者的進取精神,激發(fā)學習的激情,增強學習的社會責任感。其初衷就是希望這種理念能夠貫穿在工作、學習的實踐中,進而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果,升華學習境界。 “悟學理念”著眼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認為學習不是學生的專利,教學也不是老師的特權;倡導

8、學到老活到老,這樣人生才更富有意義,更富有樂趣。教以生為本,學以悟為根 理念在天上“飛”、真正的實踐在地上“爬”的實踐與理念相脫節(jié)的狀況屢見不鮮,如何讓先進的理念落地開花是每一個先進理念的倡導者、實施者在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的問題。在創(chuàng)立并踐行“悟學理念”的基礎上,姚偉文局長進一步提出與之相對應的“悟學式教學法”和“感悟作文教學法”,著力把“悟學理念”真正貫徹在課堂教學中、終身學習中。 “悟學式教學法”從教學過程(學習過程)、教學方略(學習方略)、教學要求(學習要求)三方面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達到“教以生為本,教是為了不教;學以悟為根,學是為了活學”的境界。在教學過程(學習過程

9、)中具體要求:教師適時(3分鐘左右)進行課堂啟發(fā),讓學生“感動”;教師適時(8分鐘左右)讓學生進行預習思考,使學生有初步的“感覺”;教師適時(8分鐘左右)讓學生進行問題討論,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定的“感知”;教師適時(13分鐘左右)進行教材分析,讓學生“感悟”知識;最后教師適時(8分鐘左右)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使學生內化知識,體現價值,達到“感恩”的目的。 在教學方略(學習方略)方面,要求教師首先要善于觀察,對學生來說就是更多的“看一看”。教師在觀察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活動等,學生在觀察中了解教學內容的架構,明確學習目標等。教師還要勤于思考,對學生來說就是更多的“想一想”。教師要多思考教

10、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目標是否緊貼大綱要求等,學生要在思考中提升自學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能力等。姚偉文局長堅信“一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是一個視野無邊力量無窮的人”。教師還要善于決策,對學生來說就是更多的“定一定”。教師具體制定的教學方案是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等,學生制定的學習方案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進步等。教師還應該善于實踐,對學生來說就是更多的“做一做”,在具體的實踐中檢驗所觀察、所思考、所決策的是否正確。教學實踐之后,教師還要及時進行總結。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就要多“理一理”,在總結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知識,完善知識,達到升華。 在教學要求(學習要求)方面,強調師生要做到“悟學理念”中

11、所倡導的“五明”“五跳”“五要”,實現“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開心工作,和諧發(fā)展;享受生活,幸福人生”的愿景。 教育的核心即學習,學習的本質在于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為了跟上時代步伐,我們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常態(tài)、一種素質、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在學習中學會感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在學習中提升人格,在學習中增強能力,在學習中提高本領,在學習中擔當責任。作為學習者,要變“要我學,我厭學,我懶學”為“我要學,我想學,我勤學”,從而上升到“我活學,我巧學,我樂學”的境界。這就是姚偉文局長倡導的“悟學理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之所在。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追求理想的事業(yè),教

12、育家辦學是理想的辦學境界。提倡教育家辦學是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回歸教育本質的重要體現,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教育家辦學必須集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于一身。沒有思想的教育是盲目的實踐,沒有實踐的教育是空洞的理論,真正的教育家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姚偉文局長倡導的“悟學理念”以及“悟學式教學法”和“感悟作文教學法”已經在廣西貴港市部分學校開始實踐,“悟學理論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在積極開展中。這些研究和探索增強了師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師生的學習效能,促進了師生終身學習基本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這也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具體體現。感恩節(jié)話“感恩”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

13、它也哭。”感恩生活,生活處處現出和諧之氣;一味怨天尤人,最終可能是一無所有。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這樣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會有健康的心態(tài)。 “悟學理念”以“感”為前提,以“悟”為根本,以“感”與“悟”的有機結合作為支點,力求使學習理念成為一種反映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要求和學習過程內在規(guī)律性的新的學習觀念。 11月25日,剛好是西方的“感恩節(jié)”。姚偉文局長在講座中著重強調了“悟學理念”中“感恩”的重要性。姚偉文局長用學習生活中的小事例來闡釋“感恩是學習的境界”:感謝老師,學生應該預習好每節(jié)課,上課認真聽講,積極配合老師,切實在積極性、自主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

14、上下功夫,這比送給老師實際的禮物更讓老師感動;感謝學校安全協(xié)管員,是他們保障著校園安全,為學生快樂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感謝同學,學習成績、同學友情在互幫互助中不斷提升,從“進取有樂”到“助人為樂”再到“與眾同樂”。 姚偉文局長指出,“感恩” 是學習目的之所在,是學習境界的提升,更是人生價值的體現;“感恩” 使學習更有動力感,使工作更有成就感,使生活更有幸福感。因此,“感恩”要融合在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終身發(fā)展之中,要融合在造就和諧自我、建設學習型團體、構建和諧社會之中。處處是學習之地,時時是學習之機,人人是學習之師。感謝每一個學習機會,感謝每一位啟發(fā)自己思想的人,感謝每一位點燃自己學習激情的人。每一位學習者都應用誠心感謝恩人,用愛心感謝他人,用真心報答祖國。結語 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這個特別亮麗的講臺上,在近兩個小時的精彩演講中,觀眾時而開心笑聲不斷,時而快樂掌聲迭起。姚偉文局長與觀眾互動數次,為觀眾深度解析了“悟學理念”:“悟學理念”是“學會學習”的理念,強調由“學會什么”向“會學什么”轉變;是“主動學習”的理念,強調由“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轉變;是“能力為本”的理念,強調由“擁有文憑”向“擁有能力”轉變;是“全程學習”的理念,強調由“先學習后工作生活”向“學習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