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復習等高線地形圖同步測試題_第1頁
高考一輪復習等高線地形圖同步測試題_第2頁
高考一輪復習等高線地形圖同步測試題_第3頁
高考一輪復習等高線地形圖同步測試題_第4頁
高考一輪復習等高線地形圖同步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一輪復習等高線地形圖同步測試題福建省南安市華僑中學 林志勝一、單項選擇題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qū)的地貌特征,以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m圖。答復12題。1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之間部分表示的地形單元是A山脊 B陡崖C斷塊山脈 D峽谷2圖中310米等高線相鄰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崩塌堆積物突出小基巖河中的沙洲低矮的山丘A BC D答案:1.D2.A解析:第1題,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處以陡崖的圖例進展標注,那么兩條等高線之間為兩側坡度陡峻的峽谷。第2題,310米等高線位于圖中陡崖下方,部分與圖中代表陡崖的圖例重合。圖中灰色部分是導致310米等高線與陡崖圖例斷斷續(xù)續(xù)分開的原因。此灰色部分應

2、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積物或突出的基巖。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地貌特征。以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m圖。答復34題。3圖中主體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觀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 D濱海沙灘4圖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與水渠的關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補給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補給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匯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匯入河流答案:3.B4.C解析:第3題,圖示地區(qū)海拔較高,等高線分布較均勻,水渠貫穿其中,判斷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線是新月形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線稀疏;濱海沙灘海拔低。第4題,圖中河流是區(qū)域的最低處,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處的等高線是

3、向高處彎曲的,可判斷河流自北向南流。以下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答復56題。5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圖中林木密集區(qū)位于A鞍部 B山谷C山脊 D山頂6圖示區(qū)域內東、西兩側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答案:5.B6.C解析:第5題,黃土高原地處半潮濕與半干旱的過渡地區(qū),降水較少,蒸發(fā)旺盛,林木密集區(qū)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較低、水分條件較好的山谷地帶。第6題,根據相對高度的計算公式,區(qū)域內等高線條數為7條,等高距為30米,所以相對高度范圍在180240米之間,最大高差應接近240米。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米圖,完成第

4、79題。7圖示區(qū)域最高處與乙村的高差可能為 A600米 B900米C1000米 D1200米8以下地點位于處視野范圍的是 A鎮(zhèn)、乙村 B山山頂、鎮(zhèn)C鎮(zhèn)、山山頂 D甲村、山山頂9為了將地的鐵礦運到鎮(zhèn)附近加工出口,圖中M、N、P、Q四條公道路設計合理的是AM線 BN線 CP線 DQ線答案:7.B8.D9.B解析:第7題,圖中等高距為200米,最高處在該區(qū)域的西南部,海拔在1 0001 200米之間,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之間,兩地的高差在6001 000米之間,B項正確。第8題,鎮(zhèn)、鎮(zhèn)、鎮(zhèn)、乙村受地形阻擋在處無法看到。第9題,N線經過地區(qū)地形平坦,線路較短,設計最合理。讀以下圖,完成1012題

5、。10圖示區(qū)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A50 m B55 m C60 m D65 m11圖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B C D12在圖示區(qū)域內擬建一座小型水庫,設計壩高約13m。假設僅考慮地形因素,最適宜建壩處的壩頂長度約A15 m B40 m C65 m D90 m答案:10.C11.C12.B解析:第10題,圖中最高處海拔在8085 m之間,最低處海拔在2025 m之間,所以高差為55h65,最大高差無限接近65 m,但不能是65 m。第11題,四處,處等高線最密集,河流流速最快。第12題,圖中有兩處合適建水庫,一處是30米等高線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但該處設計的壩高達不到13米,舍去;另一處為50

6、米等高線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此處建壩壩頂海拔可為55米,壩底海拔可在4045米,壩高在1015米,符合要求。對照比例尺,55米等高線間隔 最近處約為40米。讀“北半球中緯度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完成1314題。13圖中河流的流向大致為A先向東,再向東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東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14該區(qū)域的東面臨海,區(qū)域內有一個村莊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這個村莊可能是圖中的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答案:13.C14.C解析:第13題,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再結合指向標可判斷出圖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東北流。第14題,該地夏季日出東北方向,

7、冬季日出東南方向。該地夏季可以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說明該地東南部有山地阻擋。圖中只有丙村東南方向有山地遮擋,在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讀“某地區(qū)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和“地形剖面圖單位:m,答復1516題。15左圖中剖面線AB和MN的交點在右側兩剖面圖上所對應的位置分別是A和 B和C和 D和16假設該地區(qū)位于一擬建水庫的庫區(qū)內,當最高蓄水位達海拔150米時,圖示范圍內將出現A一個島 B兩個島C三個島 D無島答案:15.D16.D解析:第15題,結合等高線示意圖及AB、MN剖面線地勢變化特點知,兩剖面線交點為鞍部。AB線是大致沿山谷到鞍部再到山谷的剖面線,故鞍部為最高點,選;MN線是沿山峰到鞍部

8、的剖面線,鞍部與山峰相比海拔較低,應選。第16題,從等高線示意圖可以看出,當該地蓄水位達海拔150米時,該地區(qū)150米以下區(qū)域被吞沒,庫區(qū)范圍形成水帶,沒有高地出露,故不能形成島嶼。以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一獵人欲到該地打獵。讀圖,完成1718題。17獵人登上山頂,可能看到獵物的地點是A甲 B乙 C丙 D丁18獵人熟悉動物習性,知道山羊喜歡在陡峻的山崖活動,而水鹿被追趕過后,會尋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這次打獵中,他捕獲了山羊和水鹿,請問他最有可能分別在圖中哪兩處捕獲這兩種動物A B C D答案:17.C18.B解析:第17題,圖中的山頂海拔為887 m,站在山頂上向甲、乙、丙、丁四個地點看,

9、甲處附近與山頂之間存在一高聳的地形,不能通視;乙處與山頂之間隔著一條山脊,不能通視;從丙處到山頂屬于凹形坡,可以通視;從丁處到山頂屬于凸形坡,不能通視。第18題,分析圖中的等高線分布特點可知,處存在一處陡崖,地勢陡峻,可能有山羊活動;處等高線向高處彎曲,可能存在一條河流,可能有水鹿活動。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920題。19該地方案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種植楊梅,按3株/100平方米標準種植,圖示范圍內需要楊梅苗約為A100株 B1 000株 C3 500株 D9 600株20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為了A少占楊梅林的規(guī)劃用地B減緩坡度,減少工程難度C監(jiān)測高速公路車流量D開發(fā)旅游資源,

10、方便游客欣賞答案:19.C20.D解析:第19題,假如把等高線為100米所圍成的圖形看作矩形,大致可計算其面積約為100 000多平方米,從而可知圖示范圍內需要的楊梅苗數量。第20題,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為曲折,會多占楊梅林用地;村道曲折會增加工程量和難度;對監(jiān)測高速公路車流量沒有影響;如此修建村道是為了最大限度接近旅游資源,方便游客欣賞。二、綜合題21以下圖為“我國華北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答復以下問題。1量算圖示地區(qū)鐵路橋至公路橋一段河流的流程;寫出大青山頂與李村之間相對高度;站在大青山頂可否看到李村,并簡述理由。2某游客在山區(qū)小路游覽,在小橋至古廟一段行走感覺輕松,請分析其原因。3描繪

11、圖示區(qū)域的地勢特征,并簡述其對該地區(qū)聚落的影響。4圖示地區(qū)開發(fā)了以“青山、幽谷、溪流為主題的旅游工程,假設利用暑假時間赴該地區(qū)旅游,應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災害?答案:11 0001 200米之間。250350米之間。不能看到,因為兩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2坡度緩;小路走向與等高線大致平行。3地勢北高南低。地勢低平的地區(qū),聚落規(guī)模大;地勢較高且起伏較大的地區(qū),聚落規(guī)模小。4暴雨山洪洪澇、洪水、滑坡及泥石流。解析:第1題,結合鐵路橋與公路橋之間的圖上間隔 與比例尺計算出兩地之間的實地間隔 。從圖中可以直接讀出大青山頂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圍,然后計算出兩地的相對高度。由于兩地之間有山脊阻擋視線,所以站

12、在大青山頂看不到李村。第2題,小橋至古廟一段途徑較為平緩,所以游客行走感覺輕松。第3題,結合圖示中的指向標知該區(qū)域地勢北高南低。地勢低平的地區(qū)有利于聚落的發(fā)育,規(guī)模較大;起伏大的區(qū)域那么不利于聚落的發(fā)育,規(guī)模較小。第4題,暑假期間華北地區(qū)由于降水量大,在青山和幽谷間可能形成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應加以防范。22以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讀圖答復以下問題。1描繪圖示區(qū)域內的地形地勢特征。2某同學在登受騙地最高的朝陽峰時,看不到甲、乙、丙、丁中的哪個村鎮(zhèn)?請簡述理由。3當地擬修建一座水庫,其水壩壩頂的海拔為500米,水庫壩址有A處和B處兩個選擇方案,請選擇一個方案簡述其主

13、要的利弊。4甲、乙、丙、丁四個村鎮(zhèn)中,哪一處發(fā)生滑坡的可能性更高,請說明原因。答案:1盆地。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2丁。有山脊阻擋視線。3A處方案:庫區(qū)面積和蓄水量?。煌虥]土地少;工程量??;人口遷移規(guī)模小。B處方案:庫區(qū)面積和蓄水量大;吞沒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遷移規(guī)模大。4丁。原因:丁處附近等高線密集,該處的山體坡度較大。解析:第1題,圖示區(qū)域地勢中間高四周低,為盆地。第2題,丁處因有山脊阻擋視線因此看不到。第3題,可以從庫區(qū)面積和蓄水量、吞沒土地多少、工程量大小、人口遷移規(guī)模大小等方面考慮。第4題,丁處因山體坡度較大,發(fā)生滑坡的可能性高。23讀我國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答復以下問題。1指出圖中

14、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與龍山之間的溫差范圍。2簡述圖示地區(qū)地形、地勢的根本特征。3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一樣點最少四點。4某學校兩組同學進展登山比賽,分別沿B、C線路攀登龍山和虎山。有人建議將出發(fā)地設在A點,有的同學提出質疑,感覺不夠公平合理,試說明理由。答案:1自東向西。3到4.2之間3T4.2。2該地區(qū)地形以山地為主或以低山、河谷為主;北、東、南三面地勢較高;中部為谷地,地勢較低。3海拔在300400 m;位于山麓谷地中;有河流經過;白水河北岸;谷口朝南。答出其中四點即可4C線路等高線比B線路等高線密集,說明該線路的坡度較陡,攀登難度較大。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第1題

15、,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結合圖左下角指向標,可判斷河流從東向西流。圖中等高距為100 m,龍山的海拔為900 mH龍1 000 m,甲村的海拔為300 mH甲400 m,那么兩地的相對高度為500 mH700 m。根據海拔每升高1 000 m,氣溫相差6,可計算出兩地溫度差。第2題,地形、地勢特征可從地形類型及分布、地勢上下及變化以及特殊地貌等方面描繪。第3題,從海拔高度、地形類型及與河流的相對位置等方面分析。第4題,注意圖中AB、AC兩線路等高線的疏密及坡度陡緩的差異。24以下圖是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某校高中學生夏令營在圖示區(qū)域進展綜合考察活動。讀圖答復以下問題。1描繪圖中地形和地勢特征。2圖中擬建一火情瞭望臺,最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