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吸附作用與多相催化 (3)第一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多相催化反應過程分析包括五個連續(xù)的步驟。 (1)反應物分子從氣流中向催化劑表面和孔內擴散; (2)反應物分子在催化劑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應物分子在催化劑表面上相互作用或與 氣相分子作用進行化學反應; (4)反應產物自催化劑表面脫附; (5)反應產物離開催化劑表面向催化劑周圍的介質擴散。第二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多相催化反應過程步驟示意圖上述步驟中的第(1)和(5)為反應物、產物的擴散過程,屬于傳質過程。第(2)、(3)、(4)步均屬于在表面進行的化學過程,與催化劑的表面結構、性質和反應條件
2、有關,也叫做化學動力學過程。第三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多相催化反應在固體表面進行,即反應物分子必需化學吸附到催化劑表面上,才能發(fā)生反應。產物必須能從表面不斷解吸,反應才能在表面上繼續(xù)。同時,由于催化劑顆粒是多孔的,所以大量的催化劑表面是它微孔內的表面。3.1 多相催化反應步驟 左圖即描述了這種情況。 紅色小球 表示反應物,綠色小球 表示產物。氣體分子要在催化劑上起反應,大體要經過以下七個步驟:(1) 反應物由氣體主體向催化劑外表面擴散;第四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 反應物由外表面向催化劑內表面擴散;(4) 反應物在表面上進行反應,生成產物;(3)
3、反應物吸附在表面上;第五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 產物從內表面向外表面擴散;(5) 產物從表面上解吸;(7) 產物從外表面向氣體主體擴散。第六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擴散:擴散是反應物分子到達催化劑表面和產物離開催化劑表面的必不可少的步驟。催化劑的顆粒具有使反應物分子可以進入的內孔。反應物的擴散過程是分以下兩步進行的:在催化劑周圍的介質中的外擴散DE催化劑孔中的內擴散Di擴散遵循擴散(Fick定律)定律第七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 催化劑周圍的介質中的外擴散外擴散,是指發(fā)生在催化劑顆粒外部,反應物自氣流主體穿過顆粒層外的一層氣
4、膜(擴散層、滯留層)轉移至顆粒外表面上的擴散,產物則經歷相反的過程。擴散速率可用Fick定律方程表示:D為擴散系數(shù),L為擴散層厚度,C0和Cs分別為反應物在氣流主體內和外表面上的濃度。第八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 催化劑孔中的內擴散 內擴散,是指發(fā)生在催化劑顆粒內部,反應物自外表面孔口處向孔內轉移的擴散,產物則相反,自孔內向孔口、孔外擴散。內擴散較之外擴散更為復雜,既有體相擴散(容積擴散),又有努森擴散(Knudson)。在分子篩類型孔道中的內擴散,屬于構型擴散。第九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體相擴散(容積擴散)擴散的阻力來自分子間的碰撞。在大孔(孔徑大于
5、100 nm)中或氣體壓力高時的擴散多為容積擴散,又稱為分子間擴散。擴散系數(shù)DB主要取決于溫度T和總壓力P而與孔徑無關。DB T3/2/P 第十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Knudson)努森擴散 其阻力來自于分子與孔壁的碰撞,在孔徑為1.5100nm中的擴散;在孔徑很小,氣體壓力低時的擴散多屬于此種類型。擴散系數(shù)Dk主要取決于溫度T和孔半徑rDkT1/2 r第十一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構型擴散 當分子運動時的直徑與孔徑相當時,發(fā)生構型擴散。孔徑小于1nm 的微孔中的擴散,如分子篩孔道內的擴散就屬于此類型。受被吸附的分子大小和構型的影響,擴散系數(shù)變化很大。這
6、種擴散對催化反應的速率和選擇性影響較大,可利用構型擴散的特點來控制反應的選擇性,屬擇形催化。第十二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擴散系數(shù)小,擴散活化能高。構型擴散的活化能最高。此曲線類似微孔-介孔-大孔的吸附曲線第十三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外擴散阻力:氣固(或液固)邊界的靜止層消除方法:加大氣體流速內擴散阻力:催化劑顆粒、孔徑和長度消除方法:減小催化劑顆粒大小,增大催化劑孔直徑為充分發(fā)揮催化劑作用,應盡量消除擴散過程的影響第十四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多相催化反應的化學過程4321反應物化學吸附生成活性中間物活性中間物進行化學反應生成產物吸
7、附的產物經過脫附得到產物催化劑得以復原第十五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活性中間物種的形成活性中間體吸附作用第十六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催化循環(huán)的建立4321反應物化學吸附生成活性中間物活性中間物進行化學反應生成產物吸附的產物經過脫附得到產物催化劑得以復原吸附不能太強吸附不能太弱催化劑始態(tài)終態(tài)不改變:存在催化循環(huán)第十七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多相催化反應的控制步驟表面過程控制催化反應若為表面過程控制(動力學控制)時,從改善催化劑組成和微觀結構入手,可以有效地提高催化效率。動力學控制對反應操作條件也十分敏感。特別是反應溫度和壓力對催化反應的
8、影響比對擴散過程的影響大的多。擴散控制當催化反應為擴散控制時,催化劑的活性無法充分顯示出來,既使改變催化劑的組成和微觀結構,也難以改變催化過程的效率。只有改變操作條件或改善催化劑的顆粒大小和微孔構造,才能提高催化效率??刂撇襟E吸附、反應和解吸,這三個過程統(tǒng)稱為表面過程。以區(qū)別于擴散過程。第十八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表面過程控制(動力學控制) 氣流速度大,催化劑顆粒小,孔徑大,反應溫度低,催化劑活性小,則擴散速率大于表面過程速率,稱為表面過程控制,或動力學控制。例如以氧化鋅為催化劑使乙苯脫氫,制備苯乙烯的反應,即為表面過程控制的反應。(2)外擴散控制 若反應在高溫高壓下
9、進行,催化劑顆粒小,孔徑大,活性也很高,但氣體流速小,則表面過程與內擴散都較快,所以反應為外擴散控制。解決方法為加大氣體流速,消除外擴散控制。如在 230 oC,7.6 MPa下的丙烯聚合反應,750 900 oC 時氨的氧化反應,當有適當催化劑時,都是外擴散控制。 第十九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內擴散控制 催化劑顆粒太大,孔徑過小,而若減小催化劑顆粒的粒度、增大孔徑,反應速率即可加大,則是內擴散控制。 當進行動力學研究時,應當排除擴散的影響。不斷增加流速到反應速率不受流速影響為止,以消除外擴散的影響;不斷減小催化劑粒度,直到反應速率不受粒度影響為止,以消除內擴散的影響
10、。使控制步驟為表面過程。第二十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多相催化反應過程是氣體(液體)反應物在固體催化劑表面進行的,反應物和產物在催化劑孔中的擴散和在表面上的吸附作用是反應的必經步驟。因此研究催化劑的吸附、表面積和孔結構是很重要的。3.2 吸附作用第二十一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固體表面是敞開的,表面原子所處的環(huán)境與體相不同,配位不飽和,它受到了一個不平衡的作用共價固體表面離子固體表面第二十二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吸附作用幾個關鍵概念(一)當氣體與清潔的固體表面接觸時,在固體表面上 氣體的濃度高于氣相這種現(xiàn)象稱為吸附現(xiàn)象。被吸附的氣體稱為
11、吸附質。吸附氣體的固體稱為吸附劑。吸附質在固體表面上吸附后存在的狀態(tài)稱為吸附態(tài)。第二十三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吸附通常是發(fā)生在固體表面的局部位置,這樣的 位置稱為吸附中心或吸附位。吸附中心與吸附的物質共同構成表面吸附絡合物。當固體表面上的氣體濃度由于吸附而增加時,稱 為吸附過程。氣體濃度在表面上減少的過程,則稱為脫附過程。當吸附過程進行的速率與脫附過程進行的速率相 等時,固體表面上氣體的濃度維持不變,這樣的 狀態(tài)稱為吸附平衡。吸附作用幾個關鍵概念(二第二十四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物理吸附:是由表面質點和吸附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即范德華
12、力所產生。物理吸附就好像蒸汽的液化,只是液化發(fā)生在固體表面上。所以把物理吸附類比為凝聚現(xiàn)象。在發(fā)生物理吸附后分子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瘜W吸附:是由催化劑表面質點與吸附質分子之間的化學作用力而引起的。如同化學反應一樣,而兩者之間發(fā)生電子轉移并形成離子型,共價型,自由基型,絡合型等新的化學鍵。吸附分子往往會解離成原子、基團或離子。這種吸附粒子具有比原來的分子較強的化學吸附能力。化學吸附對吸附質分子的結構影響較大,因此化學吸附是多相催化反應過程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物質尤其指氣體或液體與固體之間的吸附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第二十五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區(qū)別 物理
13、吸附吸附力 范德華力吸附層 單層或多層選擇性 無熱效應 較小,近于 液化熱吸附速度較快,不受 溫度影響, 不需活化能 化學吸附 化學鍵力 單層 有 較大, 近于化學反應熱 較慢,溫度升高, 速度加快,需活化能第二十六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吸附態(tài)和吸附化學鍵吸附粒子狀態(tài):解離與非解離(締合)吸附中心狀態(tài):單點與多點相互作用:電子流向與化學鍵類型吸附態(tài)的多樣性:同一種物質在同一固體表面吸附可隨條件不同呈現(xiàn)不同的吸附態(tài)。吸附態(tài)不同,使催化最終產物不同化學吸附態(tài):是指分子或原子在固體催化劑表面進行化學吸附時的化學狀態(tài)、電子結構及幾何構型?;瘜W吸附態(tài)及化學吸附物種的確定是多相催化
14、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化學吸附態(tài)的研究已成為多相催化理論研究的中心課題之一。用于這方面的實驗方法有:紅外光譜(IR) 、電子光譜、光電子能譜(XPS)、固態(tài)核磁共振(MAS NMR)以及質譜(MS)技術等。第二十七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化學吸附種類解離吸附、締合吸附解離吸附:催化劑表面上許多分子在化學吸附時都會產生化學鍵的斷裂,因為這些分子的化學鍵不斷裂就不能與催化劑表面吸附中心進行電子的轉移或共享。分子以這種方式進行化學吸附,稱為解離吸附。H2+2M2HMCH4+2MCH3M+HM分子解離吸附:化學鍵發(fā)生均裂,中間物種為自由基,異裂時吸附活性中間物為離子基(正離子或負
15、離子)第二十八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締合吸附具有電子或孤對電子的分子,在化學吸附時不解離成單個原子或自由基,而是發(fā)生締合。 型 型第二十九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氫的吸附氫分子在化學吸附時,發(fā)生解離吸附,分解為氫原子或氫離子。1、 在金屬表面上氫的吸附態(tài)氫分子在金屬上吸附時,氫鍵均裂,形成兩個氫原子的吸附物種。2、在金屬氧化物表面上氫的吸附態(tài)氫分子在金屬氧化物表面上發(fā)生吸附時,氫鍵異裂,形成兩種表面吸附物種。第三十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氧的吸附氧在催化劑表面上的吸附是很復雜的,它不僅有以分子形式吸附的締合吸附和解離吸附之分,而且
16、氧原子還可以進入金屬晶格內部 ,生成表面氧化物。目前,在催化反應中已發(fā)現(xiàn)的主要氧的吸附態(tài)有:中性的吸附氧分子和帶負電荷的氧離子物種,他們對催化反應活性和選擇性起著重要作用。第三十一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氧原子負離子O- 很活潑,即使低溫下也能與H2、CO、C2H4以及飽和烴反應。氧分子負離子O2-穩(wěn)定性好,反應性能較O- 差。分子型原子型氧的吸附態(tài)第三十二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CO的吸附CO的吸附方式主要有線型和橋型,此外還有孿生型、多重型等,而且都是締合吸附線型橋型孿生型多重型第三十三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烴的吸附烷烴的吸附
17、:在過渡金屬及其氧化物上,發(fā)生解離吸附。烯烴的吸附:可發(fā)生解離吸附,也可發(fā)生締合吸附。發(fā)生了解離吸附,并出現(xiàn)了自加氫解離吸附第三十四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催化反應與吸附的關系: 氣固相催化反應中,至少有一種反應物要吸附在催化劑的表面上。吸附鍵的強度要適當,吸附的過強或過弱都不利于下一步化學反應的進行。如果催化劑對反應物吸附過強,往往形成較穩(wěn)定的表面絡合物;吸附過弱,反應物分子活化不夠,不利于反應。締合吸附型 型第三十五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吸附粒子在表面上的運動和溢流效應1、吸附粒子在表面上的運動 吸附粒子在金屬表面上各個分立的中心上吸附時,吸附粒子
18、都是處在位能最小的某些狀態(tài)。吸附粒子除在平衡位置有垂直于表面方向的震動外,在各個吸附中心間尚有移動運動。 吸附粒子從一個吸附中心移動到另一個吸附中心,必須克服一個勢壘(能壘)。若勢壘比分子的熱運動能大很多,吸附粒子只能在勢阱底附近做振動運動,此種情況為定位吸附。若勢壘與分子的熱運動能相近,吸附粒子可直接在各個吸附中心間轉移,發(fā)生非定位吸附,此時的吸附層稱為動性吸附層。 吸附的動性可使表面充分利用,也使吸附粒子更易接近,有利于催化反應。第三十六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溢流效應(spillover effect)溢流效應是吸附粒子在表面上移動的另一種情況。黃色固體藍色固體室溫
19、下這個反應并不發(fā)生,但是若將WO3用水潤濕,摻入載有鉑粉的硅膠,置于氫氣氣氛下,WO3由黃色變成藍色。反應的原因:氫解離吸附成氫原子,氫原子沿表面移動,遇到水變成質子并釋放出一個電子,質子在水的薄膜中移動,遇到WO3反應,生成藍色的HxWO3。第三十七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在一個相(給體相)表面上吸附或產生的活性物種(溢流子)向另一個在同樣條件下并不能吸附或產生該活性物種的相(受體相)表面上遷移的過程,稱為溢流。溢流可發(fā)生在金屬氧化物、金屬金屬、氧化物氧化物和氧化物金屬各體系中??赡墚a生溢流的物質有H2、O2、CO等。第三十八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來自金
20、屬的氫溢流物種能與表面積炭反應生成CH4,從而除去碳。氫溢流物種也可以與表面金屬氧化物上羥基反應生成水,使氧化物的金屬暴露出來,成為活性中心。因此溢流物種與固體表面的反應對保持催化活性的穩(wěn)定也是重要的。第三十九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四、吸附熱 吸附強弱的度量方法: 吸附物種與催化劑表面鍵合形成化學吸附鍵的強弱,由反應物與催化劑的性質及吸附條件決定。 其數(shù)值大小可由化學吸附熱度量。 吸附熱越大,吸附鍵愈強; 吸附熱越小,吸附鍵越弱。 因此,吸附熱是選擇催化劑時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第四十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積分吸附熱:在一定溫度下,當吸附達到平衡時,平均吸附
21、 1mol氣體所放出的熱量稱為積分吸附熱。它反映了吸附過程中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熱量變化的平均結果。常用于區(qū)分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微分吸附熱:催化劑表面吸附的氣體從n mol 增加到 (n+dn) mol時,平均吸附每摩爾氣體所放出的熱量。它反映了吸附過程某一瞬間的熱量變化,它反映局部吸附中心的特征。1、幾種吸附熱定義起始吸附熱:當吸附量趨于零時的吸附熱起始吸附熱表征的是新鮮催化劑表面與吸附質的相互作用,這時吸附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最小。用初始吸附熱與催化活性相關聯(lián),比較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活性。第四十一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表面覆蓋度 已被吸附分子覆蓋的表面積占總表面積的分率。
22、2、吸附熱與覆蓋度的關系微分吸附熱是覆蓋度的函數(shù),其變化關系比較復雜。有三種類型:類型I:吸附熱與覆蓋度無關,即吸附熱為常數(shù)。這是理想的吸附情況,實際遇到的較少。此類吸附稱為朗格繆爾(Langmuir)吸附。類型II:微分吸附熱隨覆蓋度增加呈線性下降。此類吸附稱為焦姆金(Temkin)吸附。類型III:微分吸附熱隨覆蓋度增加呈對數(shù)下降。此類吸附稱為費蘭德利希(Frundlich)吸附。 后兩類吸附熱皆隨覆蓋率變化,稱為真實吸附。 多數(shù)實驗結果是屬于后兩類或由后兩類派生出來的。第四十二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吸附熱隨覆蓋度的關系朗格繆爾(Langmuir)吸附焦姆金(Temki
23、n)吸附費蘭德利希(Frundlich)吸附第四十三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產生真實吸附的原因(1)表面不均勻表面各處的組成、結構和周圍的環(huán)境不同,并存在棱、邊、角及各類缺陷等,引起各吸附中心的能量不同,對吸附分子的作用力不同,放出的熱量不同。吸附先在活潑的吸附中心上發(fā)生,因此放出的熱量多;隨吸附的進行,逐漸在不活潑的中心上吸附,放出的熱量逐漸減少。所以隨覆蓋度的增加,吸附熱逐漸下降。(2)吸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吸附在表面上的物種對未吸附分子有排斥作用。第四十四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固體表面不均勻表面不均勻性多指活性中心類型的差別和能量的差別第四十五張,PPT
24、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吸附熱在催化反應中的重要性吸附熱的大小反映出吸附質與催化劑之間化學吸附鍵的強弱,而化學吸附鍵的強弱將關系到催化劑活性。催化劑對反應物吸附太弱吸附量太低,不利于它的活化;催化劑對反應物吸附太強表面吸附物穩(wěn)定,不利于分解和脫附。中等強度的吸附對催化反應最有利。吸附由弱強,催化活性經過一個最大值。第四十六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合成氨反應中,反應速率與氮在各族金屬上化學吸附強度有關。在吸附熱高的一端,金屬對氮的吸附很強,反應活性很低。中等吸附熱的族金屬顯示出最好的活性,工業(yè)上的鐵催化劑就是如此。第四十七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
25、.3 吸附平衡當吸附與脫附速度相等時,固體表面上吸附的氣體量維持不變,這種狀態(tài)即為吸附平衡。吸附平衡與壓力、溫度、吸附劑的性質等因素有關。一般地,物理吸附達到平衡時很快,而化學吸附則很慢。吸附平衡有三種表達方式:等溫吸附平衡,等壓吸附平衡,等量吸附平衡。第四十八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對于給定的物系,在溫度恒定和達到平衡的條件下,吸附質的吸附量與壓力的關系稱為吸附等溫式或稱吸附平衡式,繪制的曲線稱為吸附等溫線。一、吸附等溫線吸附等溫線的用途吸附等溫線的測定和吸附等溫式的建立,以定量的形式提供了氣體的吸附量和吸附強度,為多相催化反應動力學的表達式提供了基礎;為固體表面積的測定提
26、供了有效的方法。第四十九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物理吸附的等溫線有五種基本類型第五十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I型等溫線(Langmuir等溫線這種類型的等溫線對含有微孔(孔徑2 nm)的一些材料如某些活性炭、硅膠、沸石等,是很常見的,對非孔性吸附劑較為少見。其孔徑大小與吸附分子大小是同一數(shù)量級。對這些物質,現(xiàn)在一般認為,平臺可能對應的是吸附劑的小孔完全被凝聚液充滿,而不是單層的吸附飽和。第五十一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II型等溫線(s型等溫線與IV型等溫線一樣,兩者在低PP0區(qū)都有拐點B,拐點B相當于單分子層吸附的完成。這種類型的等溫線,在
27、吸附劑孔徑大于50nm時常遇到。在低PP0區(qū),曲線凸向上或向下,反映了吸附質與吸附劑相互作用的強或弱。第五十二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III型等溫線在整個壓力范圍內凹向下,曲線沒有拐點B,此種吸附甚為少見。曲線下凹表明此種吸附所憑借的作用力相當弱。吸附質對固體不浸潤時的吸附,如水在石墨上的吸附即屬此例。第五十三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IV型等溫線開始部分即低PP0區(qū),與II型等溫線類似凸向上。在較高PP0區(qū),吸附明顯增加,這可能是發(fā)生了毛細管凝聚的結果。由于毛細管凝聚,在這個區(qū)內,有可能觀察到滯后現(xiàn)象、即在脫附時得到的等溫線與吸附時得到的等溫線不重合。第五十
28、四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V型等溫線在實際上也比較少見。在較高P P0區(qū)也存在毛細管凝聚與滯后。類型I是孔徑50 nm)固體的吸附特征;類型IV、 V是過渡性孔(中孔)(孔徑250 nm)固體的吸附特征;這種類型的等溫線都伴隨有滯后環(huán)存在,即在脫附時得到的等溫線與吸附時得到的等溫線不重合。第五十五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吸附等溫方程描述等溫吸附過程中吸附量和吸附壓力的函數(shù)關系為等溫方程。Langmuir等溫方程、Freundlich等溫方程、Temkin和BET方程等第五十六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Langmuir等溫方程是一種理想的化學吸附模型??梢越频孛枋鲈S多實際過程。討論氣固多相催化反應動力學的出發(fā)點。第五十七張,PPT共六十七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Langmuir等溫方程的幾點假設1、吸附的表面是均勻的,各吸附中心的能量同構;2、吸附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3、吸附粒子與空的吸附中心碰撞才有可能被吸附,一個吸附粒子只占據(jù)一個吸附中心,吸附是單分子層的;4、在一定條件下,吸附速率與脫附速率相等,從而達到吸附平衡。第五十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飛美食培訓
- 電工電子技術 課件 15. 多諧振蕩器和計數(shù)器的制作
- 清明祭祀防火重點安全教育培訓課件
- DB52-T 1867-2025 大數(shù)據(jù)安全靶場軟件系統(tǒng)建設功能要求
- 二年級知識競答
- 幼兒園秋冬季節(jié)預防疾病
- 海南四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題
- 幼兒園地震減災安全教育
-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xié)作體202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含解析
- 打擊傳銷、反詐騙與安全教育
- 多發(fā)軟組織損傷疾患臨床路徑
- 福利院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25頁)
- 凝灰?guī)r的簡介及應用
- 華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
- 預制梁質量控制要點及注意事項手冊
- 中國電信SMGP協(xié)議V
- 【真題】2018年陜西省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蘇教版五下數(shù)學小數(shù)報全套高清晰含答案
- 新版三體系內審檢查表全套2015版
- 合伙辦廠協(xié)議書
- 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100條評審準備要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