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587-2018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_第1頁
DB11-T 1587-2018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_第2頁
DB11-T 1587-2018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_第3頁
DB11-T 1587-2018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_第4頁
DB11-T 1587-2018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ICS91.120.40P 30DB11北京市地方標準DB 11/T 15872018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Grading division for lightning risk of public sites2018 - 12 - 17 發(fā)布2019 - 04 - 01 實施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 布DB11/T 15872018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II HYPERLINK l _bookmark1 范圍1 HYPERLINK l _bookmark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HYPERLINK l _bookmark3 術(shù)語與定義1 HYPERLINK l

2、_bookmark4 等級劃分流程和影響因子2 HYPERLINK l _bookmark5 等級劃分流程2 HYPERLINK l _bookmark6 等級劃分影響因子3 HYPERLINK l _bookmark7 等級劃分所需資料3 HYPERLINK l _bookmark8 項目設計資料3 HYPERLINK l _bookmark9 土壤電阻率資料3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雷暴日觀測資料3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閃電定位儀資料4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雷電風險值4 HYPERLINK l _bookma

3、rk13 雷電風險值計算4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影響因子取值4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7 雷電風險等級7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附錄 A(規(guī)范性附錄) 地閃密度 Ng 的計算8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參考文獻9I前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北京市氣象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北京市氣象局組織實施。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北京市氣象災害防御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如箭、李京校、錢慕暉、李占中、季曉鳴、崔月生、高金閣。II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

4、劃分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北京市行政區(qū)域內(nèi)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程序和影響因子、所需資料及劃分方法等。本標準適用于北京市行政區(qū)域內(nèi)旅游景區(qū)、會議中心、校園、博物館、展覽館、醫(yī)院、療養(yǎng)院、影劇院、體育場(館)、廣場、圖書館、美術(shù)館、賓館、飯店、游泳場(館)、商場等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其他公共場所可參照執(zhí)行。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shù)規(guī)范QX/T 405 雷電災害風險區(qū)劃技術(shù)指南3 術(shù)語與定義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

5、適用于本標準。3.1雷暴日 thunder day一天中可聽到一次及以上的雷聲稱為一個雷暴日。GB/T 196632005,定義3.253.2地閃 cloud ground flash發(fā)生在雷暴云體與大地和地物之間的閃電放電過程。QX/T 792007,定義3.43.3地閃密度 lightning density單位面積上年平均地閃次數(shù)。注:單位為次/km2/a。1GB/T 21714.2 雷電防護 第2部分:風險管理(IEC 62305.2,IDT)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DB11/T 15872018QX/T 4052017,定義3.113.4土壤電阻率 earth resi

6、stivity表征土壤導電性能的參數(shù),它的值等于單位立方體土壤相對兩面間測得的電阻。注:單位為m。GB/T 196632005,定義5.403.5防雷裝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用于減少閃擊擊于建(構(gòu))筑物上或建(構(gòu))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質(zhì)性損害和人身傷亡,由外部防雷裝置和內(nèi)部防雷裝置組成。GB 500572010,定義2.0.53.6風險 risk;R因雷擊造成的年平均可能損失量(人和物)與需保護對象(人和物)的總價值之比值。GB/T 21714.22015,定義3.1.323.7風險分量 risk component;RX按損害成因和損害類型細分的部分風

7、險。GB/T 21714.22015,定義3.1.334 等級劃分流程和影響因子4.1 等級劃分流程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流程如圖1所示。2DB11/T 15872018資料收集確定各影響因子G確立修正系數(shù)k和權(quán)重系數(shù)Q計算雷電風險值劃分雷電風險等級提交劃分結(jié)果圖1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流程4.2 等級劃分影響因子表1 等級劃分影響因子5 等級劃分所需資料項目設計資料公共場所的總規(guī)劃平面圖、效果圖、設計說明、防雷裝置等設計文件以及年鑒資料(含經(jīng)濟價值、人員密度等資料)。土壤電阻率資料采用四極法勘測土壤電阻率資料,并通過修正得到平均土壤電阻率,四極法參見GB/T 21431-2015 附錄

8、B。雷暴日觀測資料3等級劃分影響因子如表1所示。影響因子雷電環(huán)境因子 G1地閃密度因子 L1地理環(huán)境因子 G2環(huán)境因子 e1土壤電阻率因子 e2承災體風險因子 G3人員密度因子 V1防御能力因子 V2線纜敷線方式因子 V3經(jīng)濟價值因子 V4DB11/T 15872018采用氣象主管機構(gòu)發(fā)布的雷暴日觀測資料,一般為最近30年的觀測資料。5.4 閃電定位儀資料采用氣象主管機構(gòu)發(fā)布的閃電定位儀資料,包括閃電的時間、經(jīng)緯度、雷電流幅值等參數(shù)。根據(jù)QX/T 405-2017第5.2.2.1條剔除雷電流幅值為02kA和200kA以上的地閃定位資料,將區(qū)域劃分為1km1km 的網(wǎng)格,計算各網(wǎng)格內(nèi)的地閃密度。

9、雷電風險值雷電風險值計算綜合雷電風險值R 總計算如下:式中:R總 RL1 QR 1RL 2QR 2. (1)QR1風險RL1的權(quán)重系數(shù),取0.6; QR2風險RL2的權(quán)重系數(shù),取0.4。R k kL11 23j 1Q Gjj.(2)R k kL 21 2 3j 1Q Gjj. (3)式中:RL1公共場所人員遭受雷擊損失的風險值; RL2公共場所建筑物遭受雷擊損失的風險值; k1建筑物的雷電防護特性修正系數(shù); k2建筑物的易損性修正系數(shù);Qj第j個指標的權(quán)重系數(shù),1/j; Gj第j個指標的取值。影響因子取值雷電環(huán)境因子 G1 的取值雷電環(huán)境因子G1取自于地閃密度因子L1,其取值見表2,其中地閃密

10、度值Ng的計算見附錄A。表2 地閃密度因子 L1 的取值6.2.2 地理環(huán)境因子 G2 的計算地理環(huán)境因子G2由環(huán)境因子e1和土壤電阻率因子e2構(gòu)成,具體如下所示。地理環(huán)境因子G2由下式計算:4雷擊風險值 RL1 和 RL2 計算如下:地閃密度 NgNg4.04.0Ng3.03.0Ng2.02.0Ng1.0Ng P40%P40%RL1 評估時 Pd 取值0.40.60.8RL2 評估時 Pd 取值10.80.6a 公共場所內(nèi)建筑物用地面積占所在公共場所總面積的百分比。建筑物平均高度 hh100100h4040h2020h10h10H 取值/無量綱21.510.80.6DB11/T 158720

11、18式7和式8中參數(shù)V1-V4分別見表6-表9。表6 人員密度因子 V1人員密度因子密集適中稀疏V1 取值1.00.60.2注:公共場所戶外部分人均面積 2m2 及以下的為密集,人均 24m2 為適中,人均 4m2 及以上的為稀疏。表7 防御能力因子 V2防御能力因子防雷裝置完善防雷裝置不完善無防雷裝置V2 取值0.10.81注:防雷裝置不完善指建筑物采取的防雷措施不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下同。表8 線纜敷設方式因子 V3線纜敷設方式因子架空埋地V3 取值10.1單位為億元(凡注明者除外)修正系數(shù) k 的計算建筑物的雷電防護特性修正系數(shù) k1建筑物的雷電防護特性修正系數(shù)k1取值見表10。表10

12、建筑物的雷電防護特性修正系數(shù) k16表9 經(jīng)濟價值因子 V4公共場所內(nèi)所有建筑物及附屬設施的總價值 WW100100W1010W1W1V4 取值/無量綱10.80.60.4建筑物的雷電防護狀況防雷類別k1 取值無防雷裝置1防雷裝置不完善0.8建筑物的雷電防護狀況防雷類別k1 取值防雷裝置完善三類0.2二類0.1一類0.05注 1:公共場所內(nèi)的 k1 由該區(qū)域內(nèi)的建筑物共同確定。注 2:建筑物防雷類別參見 GB50057-2010 第 3 章。注 3:防雷裝置完善指符合 GB50057-2010 中各類防雷建筑物的設計要求。DB11/T 158720186.2.4.2 建筑物的易損性修正系數(shù) k

13、21n建筑物的易損性修正系數(shù)k2值可由下式表示:式中:k2 NN 2 . N / n(9)n該公共場所內(nèi)所選取的單體數(shù)量;Ni(i=1,2,n)單體風險評估影響因子,分別見表11和表12。注:各公共場所的k2值由該公共場所內(nèi)所選取的單體建筑物雷擊風險評估結(jié)果共同確定;RL1 評估時所需 k2 值參考的是建筑物人員傷亡損失風險 R1 評估值,RL2 評估時所需 k2 值參考的是建筑物經(jīng)濟價值損失風險R4 評估值(R1、R4 的評估方法和流程見GB/T 21714.2-2015)。表11 風險 RL1 評估時建筑物影響因子 NiR1評估值R 510-51510-5R1110-5110-5R10.5

14、10-50.510-5R 10.110-5R 0.110-51Ni取值21.510.80.57 雷電風險等級根據(jù)雷電風險的綜合計算結(jié)果(R總)采取五級分區(qū)法將公共場所劃分為極高風險區(qū)、高風險區(qū)、中等風險區(qū)、較低風險區(qū)和低風險區(qū)五個不同的風險等級(見表13),依次對應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為I級、級、級、級、級。表13 公共場所雷電風險等級劃分7表12 風險 RL2 評估時建筑物影響因子 NiR4評估值R 510-34510-3R4110-3110-3R40.510-30.510-3R40.110-3R 0.110-34Ni取值21.510.80.5雷電風險等級雷電風險劃分標準I級極高R總0.

15、80級高0.60R總0.80級中0.40R總0.60級較低0.20R總0.40級低R總0.20DB11/T 15872018附 錄 A(規(guī)范性附錄) 地閃密度 Ng 的計算A.1 地閃密度Ng計算地閃密度Ng的計算方法如下:依據(jù)GB50057-2010規(guī)定,地閃密度可按下式計算:式中:Ng1 0.1 Td (1)Td年平均雷暴日,根據(jù)當?shù)貧庀笈_、站資料確定(d/a)。b)采用當?shù)氐拈W電定位儀資料,將區(qū)域劃分為1km1km的網(wǎng)格,計算各網(wǎng)格內(nèi)的地閃密度,得到公共場所的地閃密度Ng2。c) 本標準中地閃密度Ng的算法,采用上述兩種算法加權(quán)平均,即:Ng Ng T Ng T /T T (2)112212 0.1 Td T D / S T /T121T 2式中:T1所采用的當?shù)貧庀笈_站雷暴日觀測資料的年數(shù); T2所采用的閃電定位儀監(jiān)測資料的年數(shù)。8DB11/T 15872018參 考 文 獻1 GB/T 196632005. 信息系統(tǒng)雷電防護術(shù)語S.樊運曉,羅云,陳慶壽. 承災體脆弱性評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