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說唱音樂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1.gif)
![中國說唱音樂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2.gif)
![中國說唱音樂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3.gif)
![中國說唱音樂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4.gif)
![中國說唱音樂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ea4dfdc08dd30183ea1e9465a832505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說唱音樂一、說唱音樂界定 (1)說唱音樂又叫曲藝,是由我國古代民間的口頭文字的歌唱藝術經(jīng)長期發(fā)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用來講唱歷史、傳說、故事的藝術體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集文學、音樂、表演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2)與民歌的不同處:說中帶唱,唱中有說. (3)與戲曲音樂的不同處:表現(xiàn)方法(演戲是現(xiàn)身中的說 法,而彈詞是說法中的現(xiàn)身);唱腔方面。二、說唱音樂歷史沿革源頭可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而正式形成則以唐代變文講唱為標志,到宋代說唱音樂已趨于成熟,元明時期繼續(xù)發(fā)展,及到清代到達空前興盛,成為遍及全國數(shù)百個曲種的藝術形式。(一)唐代以前有關說唱音樂的記載古代 “誦詩、說書、
2、講史”,即為說唱音樂最早的源頭。戰(zhàn)國時期荀子的成相篇,作于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認為這是說唱音樂最早的形式。(二)唐代的說唱音樂說唱音樂在唐代正式形成,其標志是寺院里的變文講唱。變文的文體是韻散間用的長篇敘事體,韻文部分以七言為主,雜以“三、三”句式或五言等。(三)宋金時期的說唱音樂宋代的說唱音樂趨于成熟,其標志是有些城市中有了說唱藝人賣藝的場所勾欄瓦肆。唱賺也是宋代有代表性的說唱音樂曲種。南宋人稱有說書四家:“小說”、“說經(jīng)”、“說公案鐵騎兒”、“說史”。金元時期最有代表性的說唱曲種就是諸宮調(diào)。(四)元明時期的說唱音樂元明時期主要的說唱音樂曲種有詞話、陶真和彈詞。彈詞起于明代,發(fā)展至今
3、成為江南諸類說唱音樂的總稱。(五)清代的說唱音樂清代是說唱音樂空前興盛時期,曲種主要是南方的彈詞和北方的大鼓?!澳显~北鼓”說唱音樂的類別與藝術特征據(jù)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345個曲種。漢族的說唱曲種按藝術風格大致分為評話、鼓曲、快板、相聲四大類。按一般著述和詞書中大都將其分為八類,即鼓詞類、彈詞類、漁鼓(道情)類、牌子曲類、琴書類、雜曲類、走唱類、時調(diào)小曲類。如按說唱的歷史沿革、傳承流變,可將說唱音樂劃分為兩大類,即牌子曲類和鼓書類。特點:只說不唱(評話、相聲、快板)、有說有唱、只唱不說。說唱音樂的藝術形式單口唱:演員自彈自唱或有專人伴奏,表演者即故事的主講者,或者模擬不同角
4、色。對口唱:兩人唱,一人唱一人伴奏,或兩人同時自彈自唱。如山東琴書、河南墜子。幫唱:在單口唱和對口唱的基礎上,由伴奏人員參與幫腔,以活躍氣氛。拆唱:三五個演員分擔一定角色,易表現(xiàn)戲劇性結果。群唱:多人齊唱或輪唱。走唱:由一二人到三五人不等,是一種有說有唱有舞的表演形式。以唱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舞為襯托現(xiàn)場氣氛。如東北二人轉(zhuǎn)。說唱音樂的伴奏樂器常用:三弦、琵琶、揚琴、二胡、四胡、墜胡、竹板、銅板、漁鼓等。特色樂器:內(nèi)蒙古 馬頭琴、哈薩克 冬不拉、東北二人轉(zhuǎn) 嗩吶、山東聊城 八角鼓、北京單弦等。一、鼓詞類(一)概況鼓詞是由元、明清流行的各種“詞話”發(fā)展而來的。清以后,這類曲種主要盛行于北方,它的 明顯
5、的特點是演唱時,演員要自己擊鼓掌握節(jié)奏。演出形式:一人擊鼓板站唱。伴奏樂器:以大三弦為主,另有四胡、琵琶等。唱詞體系:大部屬詩贊體。音樂特點:吟誦性強,半說半唱,似說似唱的唱腔較多,在敘事之中抒情。主要曲種:木板大鼓、西河大鼓、山東大鼓、京韻大鼓等等。(二)曲種介紹京韻大鼓1、京韻大鼓的形成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區(qū)。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diào)創(chuàng)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京韻大鼓屬鼓書類曲種,過去又叫“京音大鼓”,是我國北京有代表性的曲種之一,也
6、稱“怯大鼓”。2、京韻大鼓的流派(1)劉寶全的流派 大鼓藝術劉寶全(18691942)清末說唱大鼓藝人,被譽為“鼓界大王”。(2)白云鵬的白派 大鼓藝術白云鵬(18741952)白派大鼓藝術創(chuàng)始人。(3)駱玉笙的駱派 大鼓藝術駱玉笙(19142002)藝名“小彩舞”。曾任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被譽為“金嗓鼓王”。3、京韻大鼓的音樂風格唱腔旋律起伏較大,節(jié)奏變化鮮明、強烈京韻大鼓的結構嚴謹,唱詞包括有詩篇、正文和尾聲三個部分,形式完整。京韻大鼓是以北京話演唱的曲種之一,行腔中常用四度跳進單程,使得京韻大鼓有著剛健挺拔的音樂風格。唱中有說,說中有唱 。4、京韻大鼓的唱腔唱腔為板式變化體,板式種類不多
7、,只有慢板和緊板兩種。(1)慢板“一板三眼”的板式,速度較慢,變化較多,一般是“眼起板落”,以起中眼和末眼者居多,最后一字常落于板。平腔、挑腔、落腔、甩腔、拉腔 、長腔(2)緊板也稱“上板”。是一種有板無眼的板式,其速度較快,多用來表現(xiàn)緊張激動的情緒,突出故事的高潮。(3)垛板:一板一眼,唱詞是垛句。欣賞曲目劍閣聞鈴大西廂二、彈詞類彈詞的名稱明代已有,它的源頭是宋以來的“陶真”以及元明“詞話”。這類說唱音樂,曲調(diào)性很強,演唱風格細膩深刻,擅長于表現(xiàn)長篇故事,也有富于詩意的抒情的“開篇”。演出形式:由一至三四人,自彈樂器自唱,有說有唱,或只唱不說,采用坐唱形式。唱詞屬詩贊系音樂特點:旋律流暢,柔
8、美細膩,唱腔結構采用混合體者較多。主要曲種:福州彈詞、揚州彈詞、蘇州彈詞、長沙彈詞等。蘇州彈詞1、蘇州彈詞的形成蘇州彈詞屬鼓書類曲種,是江南吳語地區(qū)最有代表性的說唱形式。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產(chǎn)生并流行于蘇州及江、浙、滬一帶,用蘇州方言演唱。評彈的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已頗流行。名家流派紛呈,使蘇州評彈藝術歷經(jīng)200余年至今不衰。2、演出形式傳統(tǒng)的演出形式分單檔、雙檔,單檔即演員自彈自唱,雙檔又分“上手”和“下手”,上手為主要說唱者自彈小三弦,下手彈琵琶。 2006年5月20日,蘇州彈詞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3、蘇州彈詞的唱詞上下句:上下句結構的七字句結構是彈詞中最
9、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句式。鳳點頭:這種結構不以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單位,而以唱詞的“一上兩下”配以唱腔的“兩上一下”的三句為基本結構單位,唱詞后兩句押韻,并用平聲。疊句:這種結構是在一個上句后,疊唱一系列類似垛句的句子,其字數(shù)舞嚴格的規(guī)定。4、蘇州彈詞的唱腔其曲調(diào)大都是由三種古老的調(diào)子衍化而來,這就是陳、俞、馬調(diào)。這些流派的唱調(diào)構成彈詞音樂的基本調(diào),有人稱其為“書調(diào)”。另外,彈詞還從其他民間音樂中吸收了一些曲牌,如戲曲中的【點絳唇】、【耍孩兒】。民歌小曲中【剪剪 花】、【九連環(huán)】等。5、蘇州彈詞的體裁有長篇、中篇、短篇、開篇之分。傳統(tǒng)彈詞多為長篇書目,每天一回說45-100分鐘,可以連續(xù)說兩三個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產(chǎn)生了一個晚上可以說完的中篇(兩個半小時至三個小時)和短篇(半小時至一小時)等形式。開篇無說白,音樂性強,用一個唱段描述一件事情,過去用于長篇彈詞開場之前,有定場作用。6、蘇州彈詞的藝術表現(xiàn)借鑒了昆曲、京劇的表演手法,結合聽覺藝術的特點,運用嗓音變化、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塑造角色,并時常穿插輕松詼諧的噱頭。7、蘇州彈詞的基本技藝它要求演員必備的基本技藝是說、噱、彈、唱、五到、八技。“說”是講故事,要求語言生動,引人入勝。“噱”是在講述故事中所使用的笑料,要詼諧幽默,恰到其分。“彈”指樂器伴奏,要純熟自如,托唱熨帖?!俺奔囱莩?,要音色優(yōu)美,以聲傳情。“五到”是在表演上
11、要求演員外形動作與內(nèi)在感情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要心到、口到、手到、足到、目到?!鞍思肌奔从萌寺暷7氯粘I钪械母鞣N音響,也就是口技。5、蘇州彈詞的流派陳調(diào):陳遇乾俞調(diào):俞秀山馬調(diào):馬如飛蔣調(diào):將月泉麗調(diào):徐麗仙新木蘭辭 蝶戀花三、道情類 概況:道情歷史悠久,是與中國自己民族的宗教道教有關的說唱品種。源于唐代道觀內(nèi)唱“經(jīng)韻”,為詩贊體,后吸收詞調(diào)、曲牌,演變成為民間布道的“新經(jīng)韻”,也稱“道歌”。道情一詞最早記載于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元代燕南芝庵唱論中講:“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禮”。明清后廣為流傳,分為兩支:南方為詩贊體,多為基本曲調(diào)板腔變化體,即曲藝,北方為樂曲系,唱腔屬曲牌
12、體,更多地吸收了民歌和戲曲音樂,多發(fā)展為戲曲音樂。流傳在全國的道情有九十余種,其中作為單曲流行的四種,作為說唱曲種七十種,戲曲劇種十三種,皮影戲三種。遍及全國二十多個省。演出形式:一人懷抱漁鼓簡板,以右手擊皮膜,左手擊長簡板,站唱、坐唱均有。唱詞體系:多數(shù)曲種為詩贊系,有的曲種屬樂曲系或歌謠體。音樂特點:屬詩贊系的曲種,唱腔多數(shù)為基本曲調(diào)變化反復或板腔體,吟誦性強,半說半唱和似說似唱的唱腔較多,以敘事為主;屬曲牌體的曲種,吸收了大量民歌和戲曲曲調(diào),音樂性較強。 艷陽天河南墜子(一)河南墜子的形成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墜子弦”(今稱墜胡),且用河南語音演唱,故稱之為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是道情與河南民
13、間音樂品種三弦書、鶯歌柳結合而成。而且是建立在河南方言的基礎上,富有鮮明的河南地方色彩。河南墜子形成之初,曲調(diào)比較簡單,后來不斷吸收各種民間音調(diào)而得到發(fā)展。2006年被中國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8年11月3日開封市被確認為河南墜子的發(fā)源地。 (二)演出形式開唱前常有“鬧臺”,即所有的伴奏樂器一齊演奏的獨立的器樂曲,相當于戲曲的開臺鑼鼓,以吸引觀眾。演唱時手持簡板擊節(jié), 伴奏樂器以墜琴為主。形式:單口、對口、三口。(三)河南墜子的流派喬派:喬清秀(人稱“墜子皇后”)、喬利元董派:董桂枝程派:程玉蘭 稱為“墜子三老”(四)河南墜子的唱腔起腔、平腔、落腔為河南墜子的基本腔。河南墜子還
14、有些特殊的唱腔,有人稱之為“牌子”,其實并非真正的牌子,而是藝人運用的特殊唱句。(加垛、加襯)河南墜子唱腔是以念誦性的平腔為基礎的,由速度節(jié)拍變化形成平腔到快扎板的不同板別,使河南墜子的音樂具有板式變化因素,但未形成成熟的板式變化體結構。欣賞寶玉探病四、牌子曲類、雜曲類(一)概述牌子曲:唱腔由“曲牌”構成的說唱音樂曲種。這類曲種最大的特點是唱本的韻文部分標有曲牌名稱。這類曲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沿著宋元以來用詞調(diào)、南北曲調(diào)和明清俗曲為唱腔發(fā)展至今的(蘭州鼓子、四川清音等);另一種是從清末民初直到1949年前后由民歌小調(diào)發(fā)展成的曲種(天津時調(diào)、山東琴書等)(二)演出形式 由演員自操輕型打擊樂器站唱
15、。(三)唱詞體系 屬于古代樂曲系和近代歌謠體兩種。(四)音樂特點 唱腔結構屬曲牌體結構,包括單曲體、聯(lián)曲體 和單曲加數(shù)板三種形式。四川清音(一)四川清音的形成四川清音是曲牌類說唱音樂中發(fā)展較成熟的曲種,唱腔繼承了宋代唱賺以來的曲牌聯(lián)綴結構,后又吸收明清小曲基礎上吸收南北各地的民歌和小曲,經(jīng)清音藝人創(chuàng)造發(fā)展而來。(二)演唱形式女演員自打鼓板擔任獨唱或主唱,書中人物多時就由伴奏者擔任配角和幫腔。伴奏樂器:琵琶、月琴、三弦、二胡,舊時還有碗碗琴。(三)唱腔1、單曲體結構:藝人稱之為“小調(diào)”的曲牌。大部分來自明清以來南北盛行的時調(diào)小曲,結構一般是用一個曲調(diào)反復演唱多段唱詞,唱詞內(nèi)容常為抒情寫景或敘述小
16、段故事,有的小調(diào)曲牌也可插在聯(lián)曲體唱段中使用。 2、聯(lián)曲體結構:【越調(diào)】【北工調(diào)】【寄生調(diào)】三個“大調(diào)”的曲調(diào),還有【勾調(diào)】【馬頭調(diào)】【蕩調(diào)】【灘簧調(diào)】【反西皮調(diào)】五個大調(diào),但只有前三個調(diào)可以構成聯(lián)曲體結構的唱腔。它們常被分為“曲頭”、“曲尾”,中間插上若干牌子。3、板腔體結構:由戲曲【皮黃腔】演化而 成,唱詞屬詩贊系,整齊句式。天津時調(diào)天津時調(diào)是清末在天津流行的時調(diào)小曲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曲種。欣賞:秋景 拷紅五、琴書類(一)概述琴書類以主要樂器揚琴得名?!扒贂钡姆Q謂,大約在清代中期至清末才在民間出現(xiàn)。(二)演出形式采取多人坐唱形式,由演員分別操持各種樂器,以揚琴為主,另有二胡、三弦、胡琴等。
17、(三)唱詞體系詩贊系和樂曲系都有。(四)音樂特點音樂性強,各曲種都有不少抒情優(yōu)美的唱腔,唱腔結構屬板腔體,聯(lián)曲體或混合體都有。 四川揚琴揚琴是一種唱腔音樂、文詞俱美的四 川地方曲種,主要 流行于成都、重慶、瀘州、自貢等城市 和地區(qū),是四川曲 藝說唱藝術代表性 曲種之一。早期又 稱“洋琴”,后改為 “揚琴”。 (一)四川揚琴的形成“四川揚琴”又名“四川琴書”,約形成于清乾嘉年間(公元 1736年1820年),像巴蜀地區(qū)現(xiàn)今流行的曲藝形式一 樣,都是清初外省移民入川以后,經(jīng)過不同地區(qū)的文化、 劇種融合交流而形成的。揚琴在歷史上又分漁鼓揚琴和大鼓揚琴,前者主要用揚琴 和漁鼓伴奏,后者主要用揚琴和鬧年
18、鼓伴奏。四川揚琴較 早的文獻記載,可見于清嘉慶年間揚燮的錦城竹枝詞, 其中就有“清唱揚琴賽出名”的詞句。 光緒年間藝人已達近百人,并分為南會 、北會兩派。 南派行腔華麗,細膩柔美;北派工穩(wěn)豪放,長于敘事。 (二)演唱形式揚琴的表演方式為五人坐唱,操揚琴的藝人居于 前排正中,左側(cè)為彈小三弦的藝人,右側(cè)為同時 打鼓、板、梆的藝人,后排則是拉京胡和二胡的 演員。以上五人皆可自彈自唱,或夾以說白。女 性角色常常由男性反串,演唱時采用尖細潤滑的 假嗓。男角色則真、假嗓結合。男演員分生、旦、末、丑四角,發(fā)聲各具特色,而女演員則有特殊 的潤腔手法“哈哈腔”。 揚琴唱本類似小戲曲劇本,往往演唱一個完整的故事,
19、唱詞多為七字句和十字句。音樂一般又分“省調(diào)”和“州調(diào)”。省調(diào)流傳在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州調(diào)分布于川南及川東、川北部分地區(qū)。揚琴為主奏樂器,與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又與碗碗琴、鼓板合稱五方。(三)唱腔四川揚琴唱腔分大調(diào)和越調(diào)兩類。大調(diào):屬板式變化體,有基本唱腔、輔助唱腔和專用唱腔。越調(diào):屬曲牌聯(lián)套體,唱腔優(yōu)美,韻味濃郁。以【越頭】、【越尾】為首尾,中間插入其他曲牌。它與川劇關系密切,川劇將揚琴唱腔作為練習唱功的基礎課。欣賞:曲牌將軍令 六、走唱類(一)概述走唱類指演唱是邊走邊唱帶有歌舞色彩的曲種。此類曲種形成較晚,多數(shù)在清末民初,甚至建國以后,由民間歌舞“花鼓”、“花燈”等演化而來。(二)唱
20、詞唱詞屬詩贊系或歌謠體。(三)唱詞以七字句為基本句式的韻文。(四)唱腔多數(shù)是單曲體(上下句的不斷反復);少數(shù)是聯(lián)曲體(由一首曲調(diào)的不斷反復)。四川車燈(一)四川車燈的形式源于四川民間歌舞【車車燈】,又稱“逗幺妹”。是四川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盛行的有領唱有幫腔的歌舞形式,每逢年節(jié)、廟會,人們打起鑼鼓,載歌載舞,各地的曲調(diào)不盡相同。(二)四川車燈的音樂包括:唱腔、幫腔、過么和鑼鼓。唱腔以一個基本曲調(diào)在反復中作靈活變化,與語言聲調(diào)結合而成,各句落音視聲調(diào)而定。(詳見課本)唱詞為敘事性韻文,偶有幾句說白。以七言句式為主。伴奏樂器:四塊瓦、鑼鼓、及二胡等弦樂器。(三)表演形式表演者3人,1人飾么妹,1人飾小花臉,
21、1人飾車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個手執(zhí)燈籠的“報子”(打場人) ?!败囓嚐簟钡谋硌荩扔尚』樖謭?zhí)花折扇跑場,逗出坐“彩車”、戴墨鏡,手舞彩巾的么妹(多為男扮),然后即興編唱各種與節(jié)慶、農(nóng)事、民俗有關諧趣之詞,以幽默逗樂為主。么妹在車船內(nèi)手把車沿,隨唱詞作出前后仰俯搖擺動作,面露嬌羞忸怩狀。車夫或艄翁按曲調(diào)節(jié)拍作推車劃船狀。小花臉領唱后,其他人幫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鑼鼓聲中走“轉(zhuǎn)元寶”、“挽螞蟻”、“篩蓮花”等傳統(tǒng)套路變換隊形。 “么妹要穩(wěn),花臉要逗”七、板誦類以板類擊節(jié),以半說半唱或似說似唱的音調(diào)有節(jié)奏地說唱故事的曲種歸入板誦類。四川金錢板四川金錢板基本是念誦式的腔調(diào),比一般快板、快書音樂性稍強,它半說伴唱與四川方言緊密結合。金錢板的唱詞為整齊句式,以七字句為主。(一)四川金錢板的形成四川金錢板以伴奏樂器得名,演唱者用三塊竹板中的嵌銅錢的金錢板擊節(jié),并無其他絲弦樂伴奏。清朝末年已在四川流行。早期的唱腔稱“老調(diào)”,是四川方言稍加升華形成的念誦式腔調(diào);后經(jīng)藝人加工成唱說并重的“流水腔”。(二)唱腔 唱詞皆為兩句式的整齊句式,屬詩贊體; 唱腔為規(guī)整的上下句結構。板打前奏后 就唱,【行腔】為上下句的反復,結尾 處用【尾腔】,或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低年級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人口》聽課評課記錄及優(yōu)化訓練答案
- 蘇州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分數(shù)應用題(1)》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六年級語文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6.2.2分式的加減分式的加減-同分母分式加減》聽評課記錄16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100道口算題
- 蘇科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2.2有理數(shù)與無理數(shù)》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2《理解情緒》聽課評課記錄
- 八年級歷史人教版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9課 對外開放
- 校企共建培訓中心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大學生就業(yè)指導教學-大學生就業(yè)形勢與政策
- 第五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4年形勢與政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 2024年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B卷)
- 三年級(下冊)西師版數(shù)學全冊重點知識點
- 期末練習卷(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滬教版
- 2025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與參考答案
- 抑郁癥課件教學課件
- 關于消防安全評估設備操作說明詳解
- 2009年公務員國考《申論》真題卷及答案(地市、副省)
- 2025年高考作文專練(25道真題+審題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總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