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浮力法測密度(共21張PPT)_第1頁
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浮力法測密度(共21張PPT)_第2頁
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浮力法測密度(共21張PPT)_第3頁
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浮力法測密度(共21張PPT)_第4頁
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課件:浮力法測密度(共21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浮力法測密度實驗原理:一、稱重法(1)只有測力計(三提法)(2)只有天平第一步: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m3gm2g第二步:由F浮水g V排可得,物體的體積為VV排第三步:物體的質量為m1,則物體的密度二、一漂一沉法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體的質量m物m水水V1;物體的體積VV2V1;故物體的密度類型1缺量筒1. (2019廣東省卷)學校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欲測量某礦石的密度,而該礦石形狀不規(guī)則,無法放入量筒,故選用水、燒杯、天平(帶砝碼和鑷子)、細線、鐵架臺等器材進行實驗,主要過程如下:(1)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撥至標尺的_處,并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將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放入天平的左盤,先估計

2、燒杯和水的質量,然后用_往天平的右盤_(選填“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試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平衡,這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所在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_g.零刻度線鑷子從大到小124(3)如圖乙所示,用細線系住礦石,懸掛在鐵架臺上,讓礦石浸沒在水中,細線和礦石都沒有與燒杯接觸,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總和為144 g,則礦石的體積為_m3.(水 1.0103 kg/m3)(4)如圖丙所示,礦石下沉到燒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總和為174 g,則礦石的密度為_kg/m3.21052.51032. (2021北部

3、灣經(jīng)濟區(qū))小華查閱資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測量液體密度更精確簡便的方法,操作如下:如圖甲、乙所示,把適量待測液體和水分別倒入兩容器中并置于兩電子秤上,再將兩電子秤示數(shù)清零(按電子秤的清零鍵后,示數(shù)顯示為零);將系好細線的小物塊(不吸收液體)緩慢浸沒到待測液體中保持靜止(未觸底),液體未溢出,如圖丙所示,記下電子秤的示數(shù)m1;將小物塊取出,擦干后再緩慢浸沒到水中保持靜止(未觸底),水未溢出,如圖丁所示,記下電子秤的示數(shù)m2;則該液體密度的表達式 _(已知水的密度為水)3. 小明在家中利用臺秤、玻璃杯、水、玻璃缸、記號筆來測量鹽水的密度.(1)實驗過程如下:將玻璃杯放在臺秤上,測出空玻璃杯的質量為

4、m1;如圖甲向玻璃缸中倒入適量的水,使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用記號筆記下水面在玻璃杯上對應的位置b,此時玻璃杯受到的浮力為_;倒出玻璃缸中的水并擦干凈,向玻璃缸里倒入適量的待測鹽水,擦干玻璃杯外面的水,使玻璃杯漂浮在鹽水面上(如圖乙)向玻璃杯中倒水,直到鹽水液面與_相平;m1g位置b取出玻璃杯并擦干外面的鹽水,用臺秤測出其總質量為m2;鹽水密度的表達式為鹽水_(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為水).(2)所測鹽水密度越大,則將空玻璃杯放入鹽水中時,b點距離液面的距離將會_(選填“越遠”或“越近”)(3)若實驗過程中將玻璃杯放入鹽水中時導致鹽水濺出,則所測得鹽水的密度值將會_(選填“大于”“小于”或“

5、等于”)鹽水密度的真實值越遠等于類型2缺天平4. (2020濰坊)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某興趣小組用一薄壁量杯(杯壁體積忽略不計)制作了一個測量液體密度的簡易裝置,操作如下:(1)在量杯內裝入適量細沙后放入水中,量杯在水中豎直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此時量杯浸沒在水中的體積為_mL.(2)將該裝置放入某液體中,靜止時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密度為_kg/m3; 某同學將一小石子放入量杯,靜止時如圖丙所示,則小石子質量是_g.200.81035.65. (2021雅安改編)小安在測量小礦石的密度時選用的實驗器材有:大量筒、小空桶、細線等,實驗操作如下:(1)將小空桶置于裝有水的大量筒

6、中,靜止時小空桶漂浮在水面,此時大量筒中液面對應的刻度為V1,如圖甲所示;(2)將小礦石用細線系住緩慢浸沒在大量筒的水中,此時大量筒中液面對應的刻度為V2,如圖乙所示;(3)從大量筒的水中取出小礦石,_,此時大量筒中液面對應的刻度為V3,如圖丙所示(4)被測小礦石的密度是_(請用題目所給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為水) 將小礦石放入小空桶中,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6. (2017黃岡14題4分)某同學利用滑輪、完全相同的若干個鉤碼、溢水杯、量筒等器材測量一個物塊的密度他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用一根質量不計的細線一端系住物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掛住3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是20 g,此時物塊、鉤碼靜

7、止不動,并將注滿水的溢水杯置于物塊下方,如圖甲所示;步驟二:移去1個鉤碼后,物塊下降浸入水中再次靜止不動,此時物塊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步驟三:將溢出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水的體積如圖乙所示實驗中不計一切摩擦,則:(1)溢出水的體積為_cm3;(2)物塊的質量為_g;(3)物塊的密度為_g/cm3;(4)若在完成步驟二后,向溢水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鹽,待食鹽充分溶解后物塊露出水面的體積將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塊體積的一半20601.5大于類型3雙缺型7. (2020孝感14題6分)為了測定某種液體的密度,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進行實驗(1)第一小組同學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天平、量筒、燒杯等,

8、他們的操作步驟如下:首先將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觀察到天平是_(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杠桿;將游碼放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天平分度盤的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直至天平橫梁平衡;等臂右將待測液體倒入空燒杯中,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待測液體的總質量m192.6 g,然后將燒杯中適量的待測液體倒入空量筒中,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待測液體的體積為V_mL,再次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剩下待測液體的總質量m259.8 g,則量筒中待測液體的質量為_g;通過以上步驟,測得這種待測液體的密度為_kg/m3.4032.80.82103(2)第二小組同學用到的實驗器材

9、有彈簧測力計、燒杯、細線、體積為V0的物體等,他們的方法如下:將物體用細線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如圖丙所示,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然后將彈簧測力計下的物體浸沒到裝有待測液體的燒杯中,如圖丁所示,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該組同學測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_(請用F1、F2、V0、g表示)將密度計從水中取出并擦干,然后放入盛有被測液體的燒杯中,靜止后測出密度計露出水面的長度是2 cm;被測液體的密度是_g/cm3.8. (2021營口)小強同學取來一根粗細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制成一個能始終豎直漂浮在液體中的簡易密度計,用這個簡易密度計測量某液體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水1.0103 kg/m3)用刻度尺測出密度計的長度是10 cm;將密度計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靜止后測出密度計露出水面的長度是4 cm;0.759. (2021寧夏改編)小明想知道胡麻油的密度,于是找來了透明容器、普通玻璃杯A、適量的水、一瓶胡麻油、刻度尺、滴管、記號筆和一個底面積為S粗細均勻的玻璃杯B.測量過程如下: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將A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圖甲所示在B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量出水柱的高度h0,并標記水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將B杯中適量的水倒入A杯中,用記號筆標記出A杯與水面相交的位置如圖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