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_第1頁
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_第2頁
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_第3頁
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_第4頁
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目的要求與教學內容目的要求重點掌握 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基因、抗原、抗體的存在及特點。熟悉 ABO亞型分類及血型血清學特點,分泌型與非分泌型,弱D亞型表現(xiàn)及臨床意義。了解 其他血型系統(tǒng)抗原與抗體及其臨床意義。 教學內容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概要ABO血型系統(tǒng)Rh血型系統(tǒng)其他血型系統(tǒng) 紅細胞血型抗原和抗體190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助教 Landsteiner第一個發(fā)現(xiàn)RBC血型,只發(fā)現(xiàn)人類RBC血型、三型,1930年獲得諾貝爾獎,并贏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譽。1902年他的學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發(fā)現(xiàn)

2、了型國際聯(lián)盟衛(wèi)生保健委員會將這4型正式命名為、型,這就是現(xiàn)在人們熟知的RBC 血型系統(tǒng)血型是人類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達了血液各種成分的抗原的遺傳性狀。紅細胞血型研究的百年歷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901年到1950年,使用血型血清學方法發(fā)現(xiàn)和檢測各種血型抗原,闡明它們的遺傳特點:Rh血型系統(tǒng) Levine和Stetson(1939年)、 Landsteiner和Wiener(1940年)Lutheran血型系統(tǒng) Callender等(1945年)Kell血型系統(tǒng) Coombs等(1946年)Lewis血型系統(tǒng) Mourant (1946年)Duffy血型系統(tǒng) Cutbush等(1950年)

3、Kidd血型系統(tǒng) Allen等(1951年)MN血型和P血型系統(tǒng) Levine(1987年) 60年代到70年代,研究血型抗原的生物化學本質 80年代始,血型的研究進入以分子生物學為基礎的新時代,逐步集中于: 闡明血型抗原的成分 遺傳多態(tài)性的分子基礎 血型基因的結構和組織特異性表達 生物功能和演化等方面 紅細胞血型抗原的分類及統(tǒng)一命名 國際輸血協(xié)會(ISBT)成立了ISBT紅細胞表面抗原命名術語委員會(the ISBT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for Red Cell Surface Antigens),規(guī)定了:血型抗原必須是用相應抗體檢測到的紅細胞表面抗原屬于遺傳性

4、狀人類紅細胞血型抗原分成 血型系統(tǒng) (blood group systems) 血型集合 (blood group collections) 高、低二個抗原頻率組 (high and low incidence antigens) 更新至2009年2月,已將所發(fā)現(xiàn)的人類紅細胞的近260種血型抗原,分為30個血型系統(tǒng)、6個集合群和高(8個901 series )低(18個700 series )兩個頻率組Updated August 2008紅細胞血型抗原的生化結構 有二組基本類型:一組血型抗原決定簇:結合到蛋白或脂上的碳水化合物(多糖),決定抗原的特異性,該組抗原基因,編碼一個中間體分子,通常

5、是酶,能轉移糖分子到蛋白或脂上而產生抗原特異性,屬于這一組的抗原有ABO、Lewis、Hh、P、Ii等一組是由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所決定,由基因直接控制抗原的多態(tài)性,大多數(shù)的血型抗原屬于這組結構類型,如Rh12血型抗原的免疫原性不同血型抗原的相對免疫原性如下:13抗原位點數(shù)、劑量效應、位置效應(一)抗原位點數(shù)取決于遺傳因素和抗原種類,紅細胞上抗原位點數(shù)影響其對相應抗體的反應強度。14(二)劑量效應當控制某血型抗原的基因為純合子時,紅細胞上該抗原為雙劑量,雜合子時為單劑量。某些血型抗體只與純合子紅細胞發(fā)生反應,如Kidd系統(tǒng)抗體與純合子抗原紅細胞反應較強的抗體被稱為具有“劑量效應”,具有劑量效應的血

6、型系統(tǒng)包括Rh(D除外)、Kidd、Duffy、MNSs、Lutheran系統(tǒng)劑量效應往往出現(xiàn)于共顯性基因的情況,在ABO血型系統(tǒng)中,AA和AO基因型之間、BB和BO基因型之間,產生的抗原強度無明顯差異,反映不出劑量效應(三)位置效應指基因之間的互相影響順式效應:發(fā)生在同一染色體的基因之間,如cDE基因復合物產生的E抗原量比cdE基因復合物產生的E抗原量要少,系受同一染色體上D基因的影響反式效應:發(fā)生在同源染色體上基因之間,如基因型為CDe/cde和Cde/cDe時,兩者表型相同,但后者產生的D抗原較前者弱,是一條染色體的C基因對另一條染色體上D基因的影響16復合抗原 有些基因復合體控制的相關

7、表面結構稱為復合抗原,能引起免疫應答,產生復合抗體。如復合基因DCe的產物有C, D, e三種抗原活性,同時也有順式產物Ce的抗原活性,C、e基因不在同一條染色體上時,不產生Ce復合抗原。同樣還有ce、cE、CE等。復合抗體只與復合抗原起反應,如抗Ce只與Ce復合抗原發(fā)生反應。紅細胞血型抗體抗體是免疫球蛋白的主體,是體液免疫反應的主要效應分子,它們能特異性地結合或識別入侵的病原體(抗原),是免疫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紅細胞血型抗體的另一主要功能是與紅細胞的表面抗原結合,通過補體作用,導致紅細胞破壞,產生血管內或血管外溶血紅細胞抗原和抗體反應基礎 紅細胞血型抗原和抗體在體外的試管反應中,常見有以

8、下的幾種形式:凝集反應(agglutination)沉淀反應(precipitation)溶血反應(hemolysis)影響紅細胞凝集反應的因素 溫度 離子強度 pH 孵育時間 抗原抗體比例 紅細胞間距離 蛋白水解酶的作用 正電荷分子的作用 紅細胞凝集反應中的特殊現(xiàn)象 緡錢狀凝集 肉眼下與紅細胞凝集無異,高倍鏡下,紅細胞形成錢幣疊層堆積狀 (MM,洗滌) 混合凝集現(xiàn)象 顯微鏡視野下標本中存在兩群紅細胞,一部分凝集,另一部分不凝集(異型輸血或移植,RBC亞型檢測A3與抗A)紅細胞血型學新技術的發(fā)展-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 血凝反應已在紅細胞血型血清學技術中應用了100多年,但有時存在著檢測樣品的取材

9、和定型血清的困難,以及只能鑒定血型抗原的表型,操作時干擾因素較多等問題,在血型工作的研究和應用上有很多限制性 分子基因定型技術有效地克服了血型血清學技術存在的問題,對血型學的發(fā)展和應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研究和應用較廣泛的以DNA為基礎的血型基因定型技術有PCR-RFLP(聚合酶鏈反應-限止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SSP(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引物、PCR-SSOP(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寡核苷酸探針)SBT(DNA序列測定) 血型基因定型技術已應用于 疑難血型基因和抗原的鑒定 非侵入性的胎兒新生兒溶血病危險性鑒定 輸血后供者血型等位基因的檢測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移植標記物的鑒定和追蹤

10、抗原陰性細胞供者的大規(guī)模篩選 親子鑒定、個體識別、人種研究等工作ABO血型系統(tǒng)ABO血型系統(tǒng)有其它血型系統(tǒng)所沒有的獨特的性質,表現(xiàn)在:1、血清中常存在反應強的抗體,而紅細胞上通常缺乏相應的特異性抗原2、許多組織細胞上有規(guī)律地存在著A、B、H抗原,各種體液和分泌型分泌液中也存在著A、B、H物質 這兩種獨有的性質,形成了不配合輸血的天然屏障,使ABO血型系統(tǒng)成為輸血醫(yī)學和器官移植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統(tǒng)常見ABO血型分類 ABO血型分布情況ABO血型系統(tǒng)的抗原和抗體ABO 血型抗原是由ABO 血型抗原基因編碼的特異性糖基轉移酶催化合成的紅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ABO抗原決定簇共有5 種類型,由單糖經轉

11、移酶轉移到特定核心多糖鏈的末端生成,分別決定血型抗原基礎物質、H 抗原、A抗原、A1 抗原以及B 抗原的抗原表型29L-巖藻糖D-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N-乙酰葡萄糖胺ABO 抗原決定簇的主要載體是糖蛋白,而只有25 %左右的ABO 位點位于糖脂在56 周齡胚胎的紅細胞上可以檢測到ABO 抗原,但嬰兒一般在18 個月后才能充分表現(xiàn)抗原性A和B抗原在某些組織早期發(fā)育中會消失,但有時重新出現(xiàn)在惡性腫瘤組織上,因此可以作為某些癌癥有用的預兆檢測因子,例如:在正常成人結腸組織中,A和B抗原是缺乏的,但是在結腸癌組織中A和B抗原重新表達ABO血型抗體的產生在正常的情況下,每個個體可針對自己所缺乏的A、B

12、和H抗原,自然地產生相對的特異性抗體嬰兒出生時,通常沒有抗體,但是,由于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體(如細菌)的細胞表面上具有類似于A、B和H結構的抗原,人體會在不自覺中被這些外來抗原不斷地免疫,開始逐漸地產生了相應的抗-A,抗-B和抗-A,B抗體嬰兒在510歲時,抗體的產生達到最高峰,然后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抗體效價反而降低,老年人的抗-A和抗-B 水平一般低于年青人ABO血型抗體血清學特征型的抗-和型的抗-主要是IgM類抗體,在室溫中反應最強O型的抗-A,抗-B和抗-A,B通常是IgG類抗體,能與A和B型抗原凝集反應由于IgG抗體容易通過胎盤,因此O型的母親容易引起ABO-HDN。

13、而A或B型母親所生的嬰兒較少發(fā)現(xiàn)ABO-HDN B型個體的血清中含有的抗-A及抗-A1兩種抗體,B型個體的血清只能與A1及A2紅細胞凝集。用A2紅細胞吸收后的B型血清,只能與A1型紅細胞反應 植物中的雙花扁豆植物凝集素( Dolichos Biflorus lectin),具有與抗-A1相似的凝集特異性ABO基因及其遺傳特點 ABO基因的結構圖(包括外顯子、內含子) ABO各種等位基因的結構大多有高度的相似性,但由于點突變或缺失等原因,形成了ABO等位基因及各種亞型等位基因的差別,以及由它們轉錄產生的酶結構上的差異 分子生物學以及其他領域的高新技術,特別是分子克隆、PCR體外擴增和DNA測序技

14、術,為紅細胞血型學的發(fā)展和應用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前途 PCR分型技術的應用,使ABO型別分析達到了更精細的水平,并因此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ABO多態(tài)性。PCR-SSP和PCR-RFLP方法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和改進中,ABO的DNA分型技術現(xiàn)已成為血清學方法的競爭者和互補者 對小量含DNA的任何組織樣品,即可以用DNA分型技術對紅細胞抗原的基因型作鑒定,不受血清中自身抗體、不規(guī)則抗體以及疾病和假、弱凝集的影響 紅細胞血型學的基因研究,為保證輸血治療的安全和有效,作出了重大貢獻,對于生命科學的發(fā)展有著無可估量的意義ABO血型遺傳示意分泌型和非分泌型ABO血型系統(tǒng)與Hh、Lewis血型系統(tǒng) ABO亞型簡介 ABO

15、亞型(ABO subgroups): ABO血型抗原變異體的統(tǒng)稱,根據(jù)血型血清學試驗所表現(xiàn)的抗原性強弱程度的分級量化等血清學特征,可鑒別出各種ABO亞型A抗原亞型最多:主要是A1(占80%)和A2亞型(占20%) ,其它的A亞型(A3、Am、Ax、Aint、Ael、Ay等)較少見或罕見B抗原的亞型比A亞型少,較常見的有B1、B3、Bm、Bx、Bel等亞型O型血型中,常把孟買型、類孟買型和一些H缺失型、Hm表型等歸類為H抗原的亞型 Hosoi, E. (2008).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ABO blood group system. J Med

16、Invest 55(3-4): 174-82.A1 和 A2 亞型區(qū)別A1型紅細胞平均有100萬A抗原數(shù)/細胞A2型僅僅平均有25萬A抗原數(shù)/細胞A1、A2亞型都存在的“A”抗原- 2型A抗原A1型還有另外兩種抗原形式- 3、4型A抗原,這兩種抗原在A2型上不存在A1 和 A2 亞型區(qū)別各型紅細胞上H抗原數(shù)量:O A2 B A2B A1 A1BA1、A2轉移酶(transferases)最佳PH值(酶此時具有最佳潛能和活性): 轉化A1和A1B時最佳PH為 轉化A2和A2B時最佳PH為A1 和 A2 亞型鑒別 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具有與抗-A1相似的外源性凝集素雙花扁豆植物凝集素( Dolich

17、os Biflorus lectin)未稀釋狀態(tài):雙花扁豆素可作為抗-,可以和、都出現(xiàn)凝集。適當稀釋:凝集素可以直接與、紅細胞反應,而不與、凝集,此時出現(xiàn)凝集的細胞為型,如果不出現(xiàn)凝集,則亞型主要為型(int也能和d. biflorus發(fā)生弱凝集現(xiàn)象)其它A亞型型:很罕見的亞型(11000) 主要特征:與抗-和抗-,均反應呈現(xiàn)混合凝集現(xiàn)象x(Ao)型:更罕見的亞型(140,000) 主要特征:抗原十分弱,僅僅只能通過抗-,檢測,通常其血清中存在的抗-。如果未用抗-,進行檢測,則Ax表型易被誤定為型。Ax表型的遺傳性不總是遵循孟德爾遺傳法則,近來研究提示不同的等位基因能導致該表型出現(xiàn),因此不同的

18、突變能導致相同的亞型出現(xiàn),這意味著Ax 亞型具有不同的遺傳異質性不同的等位基因可導致相同的Ax亞型表達。其它A亞型Aint亞型(A1-A2 intermediate):與抗-1反應程度介于之間,與x具有類似性。Am亞型:更加罕見 主要特征:Am型紅細胞在常規(guī)試驗中不與抗-和抗-,反應,其血清中不存在抗-1A亞型鑒別B亞型鑒別ABO血型在輸血醫(yī)學上的意義臨床輸血中必須要解決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帶來的不正確的ABO定型問題亞型鑒定應通過上表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可以進行基因分型,以防止帶來安全輸血隱患ABO血型在移植醫(yī)學上的意義 不同血型的器官組織不能在移植中隨意使用,因為可能存在免疫應答導致的免

19、疫排斥,降低移植物的存活。O型器官組織可以移植到其他ABO血型受者(屬于血液移植血型次側不合,要考慮風險)A、B、AB型器官組織就應遵循同型原則(屬于血液移植血型主側不合,要考慮更大風險)A2亞型似乎是例外,A2型肝組織已經成功地移植到O型受者特殊的ABO亞型 1B(A)型和A(B)型 B(A)表現(xiàn)型在抗-A 的BioClone (Ortho Diagnostic System)單克隆抗體混合物上市不久之后的1985年被發(fā)現(xiàn),這種紅細胞與抗-A試劑發(fā)生類似B型的反應。由于紅細胞表面除了產生B抗原外,還有少量的A抗原,血清中含有高活性的B型轉移酶,而B型轉移酶在某些條件下也能合成A型血型物質,因

20、此被命名為B(A)。特殊的ABO亞型B(A)紅細胞為B遺傳型,其個體血清中含有抗-A。而AsubgroupB個體的血清中既不含有抗-A和抗-B,偶爾含有抗-A 。這種差異可以用于區(qū)分這些亞型。雖然B(A)基因是以Cis的方式遺傳,但血清學的差異可以使其與Cis-AB區(qū)分。多數(shù)Cis-AB表現(xiàn)型為A B,而B(A)紅細胞除了含有B抗原外還有少量的A抗原。特殊的ABO亞型2孟買型1952年Bhende等在印度孟買市中, 發(fā)現(xiàn)了三個男性的紅細胞是O型,但H抗原為陰性,所有人的血清中均具有抗-H,這類ABO亞型后來被稱為孟買型或Oh型孟買型的紅細胞與抗-H、抗-A、抗-B或抗-A,B都不凝集用紅細胞吸

21、收和放散試驗不能從孟買型紅細胞上檢出H、A或B抗原孟買型紅細胞通常是Le(a+b-),但也可是Le(a-b-)孟買型的個體不分泌Leb,唾液中沒有H、A和B抗原,可以有Lea抗原,但沒有Leb抗原血清中可含有抗-H、抗-A和抗-B H基因的等位基因h是隱性的抑制基因,孟買型是h因子的純合子hh,因此孟買型的個體不能編碼H糖基轉移酶,不能產生H抗原根據(jù)所獲得的H、A和B基因存在的結果,孟買型可分為OhO、OhA、OhB和OhAB表型特殊的ABO亞型3. 類孟買型(Bombay-like phenotype) Levine等在捷克人中發(fā)現(xiàn)了類似孟買型的紅細胞亞型,紅細胞上沒有H抗原,但可以有少量A

22、或B抗原,血清中有抗-H,這種紅細胞亞型被稱為類孟買型。紅細胞表面上有少量A抗原的,標記為Ah,有少量B抗原的,標記為Bh,有AB抗原的標記為ABh。在與抗-A血清反應時,Ah紅細胞上的弱A抗原的凝集情況類似于A2或Ax。在與抗-B血清反應時,Bh細胞能顯示有弱B抗原。 類孟買型的紅細胞上不能檢出H抗原,唾液中有些個體有ABH物質。血清中含有抗-H,Ah個體的血清中還含抗-B,但沒有抗-A。Bh個體的血清中沒有抗-B,但含有抗-A。類孟買型或孟買型因其血型的特殊性,在臨床輸血時常常難以尋找相容的血源, 因此關于H抗原缺失型的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統(tǒng)計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副孟買型(Para-

23、Bombay phenotype):紅細胞表面上表達弱的A和B抗原但無H抗原,在其唾液中也完全缺少H抗原類孟買型(Bombay-like phenotype):紅細胞上缺少或有弱的AB抗原表達,而在唾液中有些個體有ABH物質,但也有些個體沒有ABH物質孟買型被定義為非分泌型H抗原缺乏,而類孟買型的定義尚有爭議,以前一直定義為分泌型H抗原缺失,目前又有人將類孟買型分為兩類: 分泌型H抗原缺失(常見) 分泌型H抗原缺失且?guī)в猩倭縃抗原轉移酶活性 特殊的ABO亞型4CiS-AB型(順式AB型)1964年SeyFried發(fā)現(xiàn),在一個波蘭人家庭,丈夫是O型,妻子是A2B型,妻子的母親是O型,他們有2個孩

24、子是A2B,顯然,該妻子的一條染色體上有A2B基因。其后,Yamaguchi等報道了1例顯示弱A和弱B抗原的A2B3的表現(xiàn)型,家系研究表明A2 和B3基因是通過一條染色體遺傳,這種基因構型就被稱為Cis-AB。1966年,Yamaguchi等發(fā)現(xiàn)一個家庭,父親是O型,母親是A2B3 ,3個孩子是A2B3 ,是以Cis方式遺傳的。 Cis-AB最主要特征:家族成員的特殊遺傳方式 A型和B型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2個基因能同時遺傳給后代 通過酶學分析研究這種構型的原因:可能是兩條相鄰染色體發(fā)生不均衡的基因交換,導致A基因和B基因都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突變引起產生一種同時具有A和B酶活性的酶Cis-A

25、B細胞上的A抗原雖然經常被認為是A2,但A抗原強度強于A2B,弱于A1BCis-AB細胞幾乎無例外地表達弱的B抗原性(與免疫性A 型血清反應較強,而與自然發(fā)生的人血清抗-B弱凝集或不凝集)Cis-AB細胞有很強的H抗原性,程度上與A2細胞基本相同,但高于正常的A2B細胞唾液中存在正常的A物質、弱的B物質和強的H物質 Recently,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coding region in the last two coding exons of ABO genes from cisAB individuals was determined .The f

26、irst substitution is identical to that previously found in the A2 allele, corresponding to the cisAB (A2B3) allele encoding a glycosyltransferase that is capable of synthesizing both A and B antigens.cisAB is a very rare phenotype and hasthree blood types, cisA2B3 (A2B3 /O ), cisA2B (A2B3 /B ), cisA

27、1B3 (A2B3 /A1).Detecting this AB variant is very important, especially in blood transfusion and in dissolving a problem of paternity in the ABO blood group system.特殊的ABO亞型5. 獲得性B(acquired B) 1959年Cameron等報道了獲得性B:在A型的病人中發(fā)現(xiàn)了不是自己遺傳產生的B抗原,血清中有抗-B,但這抗-B不與自身紅細胞的抗原反應。分泌型個體的分泌液中有A和H抗原但沒有B抗原。獲得性B抗原:不是由病人自己遺傳

28、而得的B抗原特殊的ABO亞型獲得性B抗原只出現(xiàn)在A型紅細胞上,減弱了A抗原的抗原性獲得性B通常發(fā)生在胃腸道疾病和有細菌感染的腫瘤病人中,細菌的脫乙?;D移酶使A抗原的N-乙酰基半乳糖轉化成半乳糖胺,類似于B抗原的決定簇,使之與抗-B反應在正常的血清pH條件下,獲得性B的紅細胞能與抗-B發(fā)生凝集在低于的酸性條件下,半乳糖胺的NH2變成NH3基,無法與抗-B反應,因此凝集消失Rh血型系統(tǒng)一、Rh 血型系統(tǒng)概述 Rh血型系統(tǒng)是人類血型系統(tǒng)最復雜的一種,目前已經有明確45個抗原。 發(fā)現(xiàn)史:Levine和Stetson于1939年在一例HDN的胎兒母親的血清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抗體,當她輸入ABO同型丈夫的血

29、液后,產生了嚴重的HTR。經試驗證實,該抗體能凝集約80%的ABO配合的供體血液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以恒河猴(rhesus monkeys)的紅細胞免疫家兔和豚鼠,發(fā)現(xiàn)產生的抗體能凝集猴紅細胞以及大約85%的供體紅細胞。他們把被這種抗恒河猴抗體凝集的紅細胞稱為Rh陽性,其余15%不凝集的紅細胞稱為Rh陰性。Wiener和Peters在1940年指出,可在輸過ABO血型相容的人的血清中發(fā)現(xiàn)抗Rh抗體Levine等又發(fā)現(xiàn)胎母之間的Rh血型不合,能引起新生兒溶血病。 后來證明了家兔抗rhesus 的血清與人的抗Rh血清并不相同,但人們始終稱人的抗體為抗Rh,為尊重Lands

30、teiner和Wiener的發(fā)現(xiàn),將家兔抗rhesus抗體稱為抗LW在臨床輸血醫(yī)學上,除了ABO血型系統(tǒng)外,Rh血型系統(tǒng)是最重要的血型系統(tǒng)之一。Rh血型系統(tǒng)主要的抗原有: D, C, E, c, e。Rh抗原顯示劑量效應(D除外),純合子比雜合子反應強。臨床上稱Rh陽性和陰性僅考慮了(或Rho)的存在或缺失Rh血型命名法Fisher-RaceWienerRosenfieldDRh0Rh1CrhRh2ErhRh3chrRh4ehrRh5由于Rh血型系統(tǒng)的復雜性,歷史上存在三種命名法Rh haplotypesFisher-RaceWeinerShorthand (Weiner)CDeRh1R1cD

31、ERh2R2cDeRh0R0CDERhzRzCderhrcdErhrcderhrCdErhyry二、Rh血型抗原多態(tài)性的基因結構和分子生物學特征 三、Rh抗原的變異體、分子基礎 Rh血型的抗原存在大量的變異體,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所編碼,包括:各種弱D表型(weak D type)部分D表型(partial D type)Del等RHD 等位基因在分子結構、表型和臨床意義之間沒有絕對的一致性This wide degree of D antigen variability has confounded some serological approaches-for example it is ex

32、tremely difficult to characterise partial D and D-elute phenotypes by serology alone, as a very large panel of monoclonal anti-D representing each of the different anti-epD (D-epitope) specificities would be required, over 50 of which have been described.Partial D因為RhD是多跨膜蛋白,只有部分蛋白片段暴露在紅細胞表面。當氨基酸替代物

33、位于細胞外環(huán)時,部分表型可以出現(xiàn)。部分表型可以因RHD編碼的單核苷酸錯義突變引起,但更多的是RHD-CE-D 雜交等位基因引起。這種雜交蛋白可以和正常RhD蛋白一樣在細胞膜上穩(wěn)定,但是缺少部分抗原表位。部分D亞型:D 分類 (DII 到 DVII) DIII、DIV、DV 和 DVI 通常由RHD-CE-D 雜交等位基因產生 部分表型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攜帶者受到正常抗原免疫可能產生抗-DVI:最常見的 partial D亞型之一, 外顯子 1-3 和 7-10 是 RHD 序列, 但外顯子4-6 是RHCE序列。 Weak D(Du)如果氨基酸替代物位于RhD蛋白跨膜區(qū)或者細胞內片段時,int

34、erfere with the assembly or efficient insertion of the RHD protein,可能產生弱表型抗原只是表達量減少,質通常保留不變弱攜帶者通常不會產生抗-弱型15、弱型、DAR型、弱型的攜帶者可能會產生抗- Du 表型的臨床意義供者血液必須要進行Du 檢測,以確保Rh陰性患者能使用全部為Rh陰性血液成分與制品受者血液也要進行Du 檢測,一般輸血時盡量采用Rh陰性血液成分與制品 因為一些部分D 或 Du 型, 其攜帶者能被正常D抗原免疫而產生抗-D產科病人要常規(guī)檢測Du 表型,因為Du陽性胎兒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HDN DELDEL(Del)表達非常

35、弱的抗原,最先僅能由洗脫技術(elution)檢測抗原減弱,比弱表型更顯著歐洲人群中DEL很罕見東亞地區(qū)陰性血供者接近30%屬于DEL攜帶者隨著DEL供血者的臨床意義和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 有關于DEL亞型正進一步深入RhD陽性和陰性單倍體Rh陰性分子機制RHD基因去除,出現(xiàn)雜交的Rhesus box:導致在大多數(shù)種族人群中出現(xiàn)D陰性單倍體RHD pseudogene( RHD) 和RHD-CE-D 雜交基因 Cdes:非洲相當一部分人群的原因罕見原因:其他類型RHD-CE-D 雜交基因的隱匿機制,以及無義或移碼突變 通過血清學實驗有時在鑒別D陰性和DEL表型很困難,通過分子技術可以很明確鑒定

36、等位基因從而避免誤檢。 RhnullRh蛋白不屬于糖基化蛋白Rh蛋白與另一種紅細胞表面糖蛋白緊密相關,即Rh相關糖蛋白(RhAG)編碼RhAG的基因位于6號染色體上,與RHD和RHCE有高度的相似性RhAG是形成Rh抗原的必要條件,RHAG基因如產生突變,形成了無活性的RHAG基因,在純合子狀態(tài)時,將產生罕見的Rhnull表型Rh系統(tǒng)的所有抗原均不能表達 RhCE variantsC,c,E和e的部分抗原也有報道,類似部分D抗原,例如部分C抗原攜帶者可能經免疫刺激而產生抗-C。因為諸如此類的部分抗原攜帶者比部分D抗原更少見,而且其免疫原性更弱,因此臨床重要性也并不是很大。一些長期的血清學難題可

37、以被分子方法解決,例如通過抗體工程技術發(fā)展更加優(yōu)良的血清學試劑。Certain weak D individuals have made anti-D when transfused with D-positive blood, including weak D types 4.2, 11 and 15, and therefore these individuals should ideally receive D-negative blood. However the common weak Ds (type 1, 2, 3 and 41) do not appear to be pron

38、e to D immunisation . In fact, the Rh D protein weak D type 4.2 is identical in predicted primary amino acid sequence to the partial D DAR, so strictly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weak D phenotype. Because of such a fuzzy distinction between partial and weak D phenotype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the

39、term D variant be used instead, with each phenotype considered individually on the merits of its clinical ability to cause alloimmunisation (if transfused) or be alloimmunised by normal D positive blood (if a patient) (Daniels et al, 2007).四、Rh血型系統(tǒng)的抗體 Rh抗體的免疫球蛋白性質 大部份Rh抗體屬IgG,與鹽水懸浮的Rh陽性紅細胞(D細胞例外)不起凝

40、集反應改變方法或試驗條件:如用高分子介質(如牛白蛋白),酶試驗或間接抗球蛋白試驗可以檢測抗原抗體的凝集反應。 Rh抗體的產生 主要通過輸血或妊娠免疫產生一般在初次免疫后26個月內出現(xiàn)對Rh(D)初次免疫的人,經再次免疫后,在三周內抗體濃度可達最高峰大約1/3的Rh陰性的人,受Rh陽性抗原免疫后,不產生抗-D 非補體結合性 大多數(shù)Rh抗體不能結合補體,因為補體連鎖反應的激發(fā),至少要求二個IgG分子連接于鄰近的紅細胞上。由于Rh抗原在紅細胞膜上相距很遠,不能讓IgG分子相互合作,因此不能引起補體結合。 (extravascular rather than intravascular RBC des

41、truction)但是也有補體結合Rh抗體的報導 五、Rh抗體的臨床意義 受血者血漿中如含有Rh抗體,在輸入含相應抗原的血液后,將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IgG類的Rh抗體,由于能通過胎盤,從而破壞胎兒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引起HDN當少量的Rh陽性紅細胞進入受血者循環(huán)時,可用人Rh免疫球蛋白來防止Rh陽性紅細胞的初次免疫其它血型系統(tǒng) 一、Lewis血型系統(tǒng)1946首次發(fā)現(xiàn)主要抗原:Lea(LE1) 和 Leb(LE2)其他抗原: Lec、 Led 、Lex(LE3)常見表型:Le(a+b-)、 Le(a-b+)、Le(a-b-)Le(a+b+) 在成人中很罕見 ,但在年幼嬰兒略為多見 Lewis

42、 系統(tǒng)不同于其它血型系統(tǒng)在紅細胞成熟過程中,Lewis 抗原不直接整合到細胞膜上Lewis 抗原由組織細胞產生,最初在血漿和體液中存在紅細胞通過從其外環(huán)境血漿中吸附而獲得 Lewis抗原Lewis表型 不僅由Lele基因座的基因控制,也由 Hh 和Sese 基因控制: Lea的存在受FUT3基因控制,Leb的存在受FUT2和FUT3基因共同控制。 紅細胞上表達的 Lewis 抗原量 與 ABO表型抗原表達量相當。Lewis 表現(xiàn)型 和ABH 分泌物Lewis 表型和 分布頻率Lewis 血型系統(tǒng)抗體 抗- Lea 非常常見的抗體,通常是自然產生 ( 不需要經輸血或妊娠刺激)自然產生通常為IgM

43、 類,但也可以部分或完全是IgG型最佳反應條件多數(shù)為室溫, 但在37也可具有一定活性酶處理紅細胞能提高其反應性和溶血活性Lewis 血型系統(tǒng)抗體 抗- Leb 類似 抗- Lea, 通常為 IgM類 室溫條件下具有凝集反應性, 能結合補體酶處理紅細胞能提高抗- Leb 的反應活性Lewis 血型系統(tǒng)抗體的臨床意義HDNLewis抗體一般與HDN不相關 原因:多數(shù)抗-Lea和抗-Leb為IgM類,不能通過胎盤Lewis 抗原 在胎兒紅細胞上表達很少,即便Lewis抗體為 IgG類,通過胎盤,也不會引起胎兒紅細胞破壞Lewis血型系統(tǒng)抗體的臨床意義HTR(hemolytic transfusion

44、 reaction)一般與HTR不相關抗-Lea 和 抗-Leb一般僅在室溫時具有活性如果Lewis 抗體體外證實具有溶血活性或在抗球蛋白參與下具有活性,應考慮它具有提高輸注紅細胞清除的能力運用常規(guī)37相容性實驗(compatibility test)以選擇適當?shù)墓┱哐航o具有潛在危險的Lewis抗體的患者使用二、MNSs血型系統(tǒng)1927年,Landsteiner和Levine 用人紅細胞免疫家兔,獲得了兔抗人紅細胞血清,可以鑒定紅細胞抗原,從而發(fā)現(xiàn)了M和N抗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被稱為抗-M和抗-N。由于MN血型是用免疫(immune)的血清檢出,因此取M和N兩個字母作為MN血型的符號M和N基

45、因等顯性等位基因,所以構成M+N-、M+N+、M-N+三種表型1947年Walsh和Montgomery在一位新生兒溶血病患兒的母親血清里發(fā)現(xiàn)了抗-S抗體1951年Levine等找到了抗-S抗體研究證明了MN座位和Ss座位密切連鎖,組成了基因復合體,在親子傳遞過程中一起分離,S為顯性,s為隱性,MNSs為一復合的血型系統(tǒng),可有10種基因型MNSs血型系統(tǒng)的常見表型 MNSs血型系統(tǒng)生化特征MN抗原決定簇在血型糖蛋白A(GPA)上,抗原特異性取決于第l和第5位置上的氨基酸: M抗原分別是絲氨酸和甘氨酸 N抗原是亮氨酸和谷氨酸Ss抗原特異性由血型糖蛋白B(GPB)決定: S抗原是蛋氨酸 s抗原是蘇

46、氨酸 GYPE -緊密相關基因,與GYPB 序列相似,也可以表達S 和s抗原。MNS血型系統(tǒng)的分子生物學特點 MNS血型系統(tǒng)中的大量變異體是GYPA和GYPB座位間基因交換重組的產物。 MNSs血型系抗原特點43個抗原組成主要抗原:M、 N、 S、 s蛋白水解酶作用 M 和 N 抗原位點可以被蛋白水解酶破壞,如木瓜酶、菠蘿酶,胰肽酶 S和 s 抗原不會被破壞,經酶處理后能穩(wěn)定存在MNSs血型系抗體特點抗-M 可以為 IgM 或 IgG (冷反應性),很少在 37具有活性抗-N 幾乎都是 IgM這兩者能同時存在,似乎為 “自然產生” 抗體抗-S和 抗-s通常是IgG, 通??梢杂杉t細胞免疫而產生

47、MNSs血型系統(tǒng)抗體的臨床意義抗-M 僅在罕見病例中引起HTR 和 HDN 抗-N 幾乎沒有什么臨床意義抗-S和 抗-s 能引起 HTR 和 HDN119MNS系統(tǒng)的其它抗原抗體 MNS系統(tǒng)還有許多低頻抗原和一些高頻抗原Mia (MNS7)Mur (MNS10):該抗原在白人和非洲人中很少見,但中國人7%,泰國人10%。中國香港和臺灣報道,抗Mur是除了抗A、抗B以外的最常見的血型抗體??筂ur可引起嚴重HTR及HDN東南亞地區(qū)的抗體篩選細胞必須包括Mur抗原120三、P 血型系統(tǒng)1. 1927年Landsteiner和Levine用人的紅細胞免疫家兔后,得到了抗P血清,發(fā)現(xiàn)了P抗原 Landsteiner 將此抗原命名為P, 之后,由于此系統(tǒng)復雜性的逐步展現(xiàn),其命名發(fā)生改變Landsteiner命名的P 抗原現(xiàn)在被命名為P1, 而P現(xiàn)在指的是大多數(shù)人類紅細胞上都具有的一種抗原紅細胞缺乏 P1抗原, 但是表達 P抗原, 被稱為 P2表型還存在其他極少量的 P 表型 (1%) ,包括: p、P1k 和 P2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