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物理第一輪專題練習-專題十七 實驗_第1頁
2023新高考物理第一輪專題練習-專題十七 實驗_第2頁
2023新高考物理第一輪專題練習-專題十七 實驗_第3頁
2023新高考物理第一輪專題練習-專題十七 實驗_第4頁
2023新高考物理第一輪專題練習-專題十七 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3新高考物理第一輪專題練習專題十七實驗 基礎(chǔ)篇固本夯基考點一力學實驗1-(2019課標I ,22,5分)某小組利用打點計時器對物塊沿傾斜的長木板加速下滑時的運動進行探究。物 塊拖動紙帶下滑,打出的紙帶一部分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紙帶上標出 的每兩個相鄰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未畫出。在A、B、C、D、E五個點中,打點計時器敁先打出的 是 點。在打出C點時物塊的速度大小為 m/s(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物塊下滑的加速度大 小為 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0 1 2 34 5 6 7 8 910 |iiiihiiili|iihiiiliiiihilipiliil

2、iiiihiiiliihiyliihik答案 A 0.233 0.75(2018課標I,22,5分)如圖(a),一彈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頂端,下端懸掛一托盤;一標尺由游標和主尺構(gòu)成, 主尺豎直固定在彈簧左邊;托盤上方固定有一能與游標刻度線準確對齊的裝置,簡化為圖中的指針?,F(xiàn)要 測量圖(a)中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當托盤內(nèi)沒有砝碼時,移動游標,使其零刻度線對準指針,此時標尺讀數(shù)為1.950cm;當托盤內(nèi)放有質(zhì)量為0.100kg的砝碼時,移動游標,再次使其零刻度線對準指針,標尺示數(shù)如圖(b) 所示,其讀數(shù)為 emo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80m/s2,此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保留 3位有效數(shù)字)。1三

3、游標主尺圖答案 3.775 53.7(2022屆湖北九師聯(lián)盟聯(lián)考,川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平衡摩擦力后,放開砂桶,小車加速運動,處理紙帶得到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保持砂和砂桶總質(zhì)量不變,增加小車質(zhì)量M,復實驗多次,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乙除了電磁打點計時器、小車、砂和砂桶、細線、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墊木、導線及開關(guān)外,在下列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220V、50Hz的交流電源刻度尺8V的低壓交流電源天平(附砝碼)秒表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調(diào)整長木板上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在調(diào)整長木板的傾斜度平衡摩擦力時,應當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連在小車上

4、在調(diào)整長木板的傾斜度平衡摩擦力時,應當將砂和砂桶通過細線掛在小車上若增大小車質(zhì)量,則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在滿足小車質(zhì)量遠大于砂和砂桶總質(zhì)量后,該組同學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乙所示。從圖像中可以推算出,作用在小車上的恒力F= N。(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 BCD (2)AB (3)5.0(2022屆河北省級聯(lián)考,12)Tracker軟件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視頻分析軟件。某學生利用Tracker軟件對維碰撞的實驗視頻進行分析,視頻中mi=15g的小球碰撞原來靜止的m2=10g的小球,由視頻分析可得它們在碰撞前后的x-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vi是 kg-m/s,A射小球

5、碰撞后的mivf是 kg、m/s,被碰 小球碰撞后的 m2v2是 kg m/s,由此得出結(jié)論: 。 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e=|gj|,其中V.和v2分別是碰掩前兩物體的速度,v/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e=l,非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e,則認為滑塊下滑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寫出兩點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_。答案 (2)5.00 0.431 (3)(-)(4)下滑過程中存在空氣阻力;遮光條太寬,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誤差大;測量高度時讀數(shù)有誤差(任寫 兩點,言之有理即可)(2021福建,12,6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空氣阻力與速度的關(guān)系,實驗過程如下: 圖(b)首

6、先將未安裝薄板的小車置于帶有定滑輪的木板上,然后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與小車相連。用墊塊將木板一端墊高,調(diào)整墊塊位置,平衡小車所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若某次調(diào)整過程中打出的紙 帶如圖(b)所示(紙帶上的點由左至右依次打出),則墊塊應該 (填“往左移”“往右移”或“固定不動”)。在細繩一端掛上鉤碼,另一端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前端。把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接通電源,將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拖動紙帶下滑,打出的紙帶一部分如圖(c所 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紙帶上標出的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打出的點 未畫出。打出F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m/s(結(jié)果保留2位小數(shù))。AB C D E F

7、G, *:P-68!351111單位:cir44445.296.92圖(C)保持小車和鉤碼的質(zhì)量不變,在小車上安裝一薄板。實驗近似得到的某時刻起小車v-t圖像如圖(d所 示,由圖像可知小車加速度大小 (填“逐漸變大”“逐漸變小”或保持不變”)。據(jù)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 o答案(2)往右移(4)0.15 (5逐漸變小空氣阻力隨速度增大而增大考點二電學實驗1-(2015海南單科,11)某同學利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分別測量一圓柱體工件的直徑和高度,測量結(jié)果如圖和(b)所示。該工件的直徑為 cm,高度為 mm。圖圖(b)答案 1.220 6.860(2021福建,11,6分)某實驗小組使用多用電表和

8、螺旋測微器測量一長度為8().(X)cm電阻絲的電阻率,該電阻絲的電阻值約為100-200Q,材料未知。實驗過程如下:圖對多用電表進行機械調(diào)零。將多用電表的選擇開關(guān)旋至倍率的電阻擋(填“X lx 10 x 100”或“x lk”)。 將黑、紅表筆短接,調(diào)節(jié)歐姆調(diào)零旋鈕,使指針指在電阻擋零刻度線。將黑、紅表筆并接在待測電阻絲兩端,多用電表的示數(shù)如圖(b所示。該電阻絲的電阻值為 Qo測量完成之后,將表筆從插孔拔出,并將選擇開關(guān)旋到“OFF”位置。實驗測得的該電阻絲電阻率為 (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1)1.414 (3)x10 (5)160 (7)3.14xl04(2022屆河北省級聯(lián)考,1

9、1)某同學想要精確測量如圖甲所示的玩具小車上的太陽能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他借助測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方法得到該電池在某一光照條件下的U-I圖像如圖乙所示。1捕關(guān)醐醐醐屮1.002.(X _摘_摘曲醐I鼎II閣閱閱閒醐iil/A0 1. 2.00 100 乙分析該曲線可知,該電池板作為電源時的電動勢約為 V,其內(nèi)阻隨輸出電流的增大而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若把該電池板與阻值為1Q的定值電阻連接構(gòu)成一個閉合電路,在該光照條件下,該定值電阻的功率是W。(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1)2.80(2.792.81均可)増大(2)3.24(3.20-3.28 均可)(2021浙江6月選考,18

10、,7分)小李在實驗室測量一電阻Rx的阻值。(1)因電表內(nèi)阻未知,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來判定電流表該內(nèi)接還是外接。正確連線后,合上開關(guān)S,將滑動 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合適位置。單刀雙擲開關(guān)K擲到1,電壓表的讀數(shù)Ui=1.65V,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其讀數(shù)1,= A;將K擲到2,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分別為U2=1.75V,I2=0.33Ao由此可知應 采用電流表 (填“內(nèi)”或“外”)接法。圖2圖3(2)完成上述實驗后,小李進一步嘗試用其他方法進行實驗:器材與連線如圖3所示,請在虛線框中畫出對應的電路圖;先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擲到左邊,記錄電流表讀數(shù),再將單刀雙擲開關(guān)擲到右邊,調(diào)節(jié)電阻箱的阻值,使電流 表

11、的讀數(shù)與前一次盡量相同,電阻箱的示數(shù)如圖3所示,則待測電阻R、= no此方法, (填“有”或“無”)明顯的實驗誤差其理由是 O答案(1)0.33-0.34夕卜(2如圖所示5有電阻箱的敁小分度與待測電阻比較接近(或其他合理解釋)(2020海南統(tǒng)考)某實驗小組研究兩個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電壓表(內(nèi)阻約為3kQ).電流表(內(nèi)阻約為定值電阻等。使用多用電表粗測元件X的電阻。選擇“XI”歐姆擋測量,示數(shù)如圖1(a)所示,讀數(shù)為 ft。據(jù)此 應選擇圖1中的 填“(b)”或“(c)”電路進行實驗。連接所選電路,閉合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左向右滑動,電流表的示數(shù)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

12、”);依次記錄電流及相應的電壓;將元件X換成元件Y,重復實驗。圖2(a)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U-I圖線,由圖可判斷元件 (填“X”或“Y”)是非線性元件。3.()/1111Z7-.1. _-1.-1垂-2.()Z-/-1.5/_1.0 -1- 1以1垂一10.5/Z 1.-4 0 0.05 0.10 015 020 0.25 0 30該小組還借助X和Y中的線性元件和阻值R=21Q的定值電阻,測量待測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電 路如圖2所示,閉合Si和S2,電壓表讀數(shù)為3.00V;斷開S2,讀數(shù)為l.OOVo利用圖2(a)可算得E= V,r= 1(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視電壓表為理想電壓表)。

13、答案1() (b)増大Y3.2 0.50(2020課標I,22,6分)某同學用伏安法測量一阻值為幾十歐姆的電阻Rx,所用電壓表的內(nèi)阻為im,電流 表內(nèi)阻為0.51。該同學采用兩種測量方案,一種是將電壓表跨接在圖(a)所示電路的O、P兩點之間,另一 種是跨接在O、Q兩點之間。測量得到如圖(b)所示的兩條U-I圖線,其中U與I分別為電壓表和電流表 的示數(shù)?;卮鹣铝袉栴}:(1)圖中標記為II的圖線是采用電壓表跨接在 (填“O、P”或“0、Q”兩點的方案測量得到的。 R圖圖(b)根據(jù)所用實驗器材和圖可判斷,由圖線 (填“ I ”或“II”)得到的結(jié)果更接近待測電阻的真實 值,結(jié)果為 n(保留1位小數(shù))

14、。(3)考慮到實驗中電表內(nèi)阻的影響,需對(2)中得到的結(jié)果進行修正,修正后待測電阻的阻值為 (保留1位小數(shù))。答案(1)0、P (2) I 50.5 (3)50.0(2021山東,14,8分)熱敏電阻是傳感器中經(jīng)常使用的元件,某學習小組要探究一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可供選擇的器材有:待測熱敏電阻Rt(實驗溫度范圍內(nèi),阻值幾百歐到幾千歐);電源E(電動勢1.5V,內(nèi)阻r約為0.5Q);電阻箱R(阻值范圍0-9999.99Q);滑動變阻器K(最大阻值20Q);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2000Q);微安表(量程lOOpiA,內(nèi)阻等于2500Q);開關(guān)兩個,溫控裝置一套,導線若干。甲同學們設

15、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測量電路,主要實驗步驟如下:按閣示連接電路;閉合Si. S2,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微安表指針滿偏;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P位置不變,斷開S2,調(diào)節(jié)電阻箱,使微安表指針半偏;記錄此時的溫度和電阻箱的阻值。(填“R,”或“R2”)?;卮鹣铝袉栴}:(1為了更準確地測量熱敏電阻的阻值,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閣(不含溫控裝置漣接成完整電路。熱敏中.附(3)某溫度下微安表半偏時,電阻箱的讀數(shù)為6000.00Q,該溫度下熱敏電阻的測量值為_留到個位),該測量值I (填“大于”或“小于”)真實值。Q(結(jié)果保 (4)多次實驗后,學習小組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閣像。由圖像可

16、知,該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x JO-3 K-*)(4)減小熱敏電阻答案仏如圖所示(3)3500大于(2021湖北,13,9分)小明同學打算估測5個相同規(guī)格電阻的阻值?,F(xiàn)有一個量程為0.6A的電流表,一個電池組(電動勢E不大于4.5V,內(nèi)阻r未知),一個阻值為Ro的定值電阻,一個阻值為Ri的定值電阻(用作保 護電阻,開關(guān)S和導線若干。他設計了如閣(幻所示的電路,實驗步驟如下:第一步:把5個待測電阻分別單獨接入A、B之間,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示數(shù)基本一致,據(jù)此他認為5個電阻的阻 值相等,均設為R。第二步:取下待測電阻,在A、B之間接入定值電阻R。,記下電流表的示數(shù)10

17、。第三步:取下定值電阻RU,將n個(n=l,2,3,4,5)待測電阻串聯(lián)后接入A、B之間,記下串聯(lián)待測電阻的個數(shù)n與電流表對應示數(shù)1。請完成如下計算和判斷:根據(jù)上述第二步,+與Ri、Ro、E、r的關(guān)系式是。 zoh定義Y= 則Y與n、R、Ro E的關(guān)系是Y=。 已知Ro=12.0Q,實驗檢測Io=O.182A,得到數(shù)據(jù)如下表:In/A 0.334 0.286 0.2500.2240.200Y/A-1 2.500 1.998 1.4951.0300.495.Q(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同時可得E=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作出Y-n圖像,如圖(b)所示,可得R= V(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本實驗中電流表的內(nèi)阻對表

18、中Y的測量值 影響(選填“有”或“無”)。 圖y/A-13.05附0_5 =0曄 % a! c|aa霧a_圖(b) 答案()(2) (3)2.0 4.0 (4)無9.(2021河北,11,6分)某同學研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小燈泡(6.3V,0.15A),直流電源(9V)、滑動變阻器、量程合適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開關(guān)和導線若干,設計的電路如圖1所示。(1)按照圖1,完成圖2中的實物連線。按照圖1連線后,閉合開關(guān),小燈泡閃亮一下后熄滅,觀察發(fā)現(xiàn)燈絲被燒斷,原因可能是 (單項選擇,填正確答案標號)。電流表短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接觸不良滑動變阻器滑片的初始位置在b端更換小燈泡后,該同學

19、正確完成了實驗操作,將實驗數(shù)據(jù)描點作圖,得到I-U圖像,其中一部分如圖3所示。根據(jù)圖像計算出P點對應狀態(tài)下小燈泡的電阻為 a(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Um A f 8()6040 200 ,I2/V圖3:r.niiaMiiisniiaciitsminasmnannsH: ssssssssssunnsssasnsssiiiniinnisuniSBsnssnsxnsiuss:答案(1)如圖所示(2)C (3)27.0(2021遼寧,12,8分)某同學將一量程為250MA的微安表改裝成量程為1.5V的電壓表。先將電阻箱R.與該微安表串聯(lián)進行改裝,然后選用合適的電源E、滑動變阻器R2、定值電阻仏、開關(guān)S

20、和標準電伍表對改裝后的電表進行檢測,設計電路如圖所示。(1)微安表銘牌標示內(nèi)阻為O.SkQ,據(jù)此計算R.的阻值應為 kQo按照電路圖連接電路,并將Ri調(diào)為 該阻值。(2)開關(guān)閉合前,R2的滑片應移動到 端。(3)開關(guān)閉合后,調(diào)節(jié)R2的滑片位置,微安表有示數(shù),但變化不顯著,故障原因可能是 。(填選項前的字母)1、2間斷路3、4間斷路3、5間短路排除故障后,調(diào)節(jié)r2的滑片位置,當標準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0.60V時,微安表的示數(shù)為98pA,此時需要_(填“增大”或“減小”)Ri的阻值,以使改裝電表的量程達到預期值。答案(1)5.2左(或2) (3)A減?。?021海14,10分)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

21、提供以下實驗器材:電源E(電動勢約6V.內(nèi)阻約1Q), 待測電阻Rx(阻值小于10,電壓表(量程3V,內(nèi)阻約3kQ),電流表(量程0.6A,內(nèi)阻約1印,滑動變阻 器(敁大阻值20i2,單刀開關(guān)S,,單刀雙擲開關(guān)S2,導線若干。某同學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如圖所示的測 量電路?;卮鹣铝袉栴}:閉合開關(guān)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滑到 (填“a”或“b”)端;實驗時,為使待測電阻的測量值更接近真實值,應將S2撥向 (填“c”或“d”);在上述操作正確的情況下,引起實驗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確選項前的標號);電流表分壓電壓表分流電源內(nèi)阻分壓(3)實驗時,若已知電流表的內(nèi)阻為1.21,在此情況下,為使待

22、測電阻的測量值更接近真實值,應將&撥向_(填“c”或“d”);讀得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37V,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3A,則Rx= 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 字)。答案(l)b (2)c B (3)d 6.0綜合篇知能轉(zhuǎn)換拓展一 力學實驗綜合1-(2020江蘇單科,11,10分)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小明同學在家自主開展實驗探究。用手機拍攝物體自由下落的視頻,得到分幀圖片,利用圖片中小球的位置來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瑢嶒炑b置如圖1所示。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鋼球,其中敁適合用作實驗中下落物體的是 。下列主要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填寫各步驟前的序號)把刻度尺豎直固定在墻上捏住小球,從刻度尺旁靜止

23、釋放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調(diào)整好手機鏡頭的位置打開手機攝像功能,開始攝像停止攝像,從視頻中截取三幀圖片,圖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圖2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圖片相鄰兩幀之間的時間間隔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此測得重力加速度為 m/s2。O在某次實驗中,小明釋放小球時手稍有晃動,視頻顯示小球下落時偏離了豎直方向。從該視頻中截取圖 片, (選填“仍能”或“不能”)用(3問中的方法測出重力加速度。答案小鋼球(3)9.6(9.59.7都算對)(4)仍能2.(2018課標11,23,9分)某同學用圖(a)所示的裝置測量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邕^光滑定滑輪的細線兩端分別與木塊和彈簧秤相連,滑輪和木塊間的細線

24、保持水平,在木塊上方放置砝碼。緩慢向左拉 動水平放置的木板,當木塊和砝碼相對桌面靜止且木板仍在繼續(xù)滑動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即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在表中給出,其中f4的值可從圖(b)中彈簧秤的示數(shù)讀出。A1429999999袪碼的質(zhì)量m/kg滑動摩擦力f/N圖(b)0.05 0.10 0.15 0.202.15 2.36 2.55 f40.252.93y/N圖(c)299999999回答下列問題:(W=N;在圖(c)的坐標紙上補齊未畫出的數(shù)據(jù)點并繪出f-m圖線;(3)f與m、木塊質(zhì)量M、木板與木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M及力加速度大小g之間的關(guān)系式為 f= ,f-m圖線(直線)的斜

25、率的表達式為k= ;取g=9.80m/s2,由繪出的f-m圖線求得 。(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1)2.75 如圖所示(3)g(M+m)g pg (4)0.403J2018天津理綜,9(2)】某研究小組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塊,白紙,量程為5N的彈簧測力計兩個,橡皮條(帶兩個較長的細繩套),刻度尺,圖釘(若干個)。具體操作前,同學們提出了如下關(guān)于實驗操作的建議,其中正確的有 。橡皮條應和兩繩套夾角的角平分線在一條直線上重復實驗再次進行驗證時,結(jié)點O的位置可以與前一次不同使用測力計時.施力方向應沿測力計軸線;讀數(shù)時視線應正對測力計刻度用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拉橡皮條時

26、的拉力必須都小于只用一個測力計時的拉力該小組的同學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實驗,白紙上留下的標注信息有結(jié)點位置O、力的標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線的點,如下圖所示。其中對于提高實驗精度敁有利的是 。3.0 NF=4.5 N0.5 N IJF=2.8N F2=3.0 NF=4.9 NBF=3A N F,=2.7 N10.5 N:13.0 N:ioF=L0N.F,=1.6NF=2.1 N F2=2.7 N 參F=2.0 NF=4.9 NI)答案BCB4.2020浙江7月選考,17(1),3分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時,圖1甲是教材中的實驗方案;圖1乙是拓展方案,其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27、:掛上托盤和砝碼,改變木板的傾角,使質(zhì)量為M的小車拖著紙帶沿木板勻速下滑;取下托盤和砝碼,測出其總質(zhì)量為m,讓小車沿木板下滑,測出加速度a;改變砝碼質(zhì)量和木板傾角,多次測量,通過作圖可得到a-F的關(guān)系。實驗獲得如圖2所示的紙帶,計數(shù)點a、b、e、f間均有四個點未畫出,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d: .m/s(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32013031312332013031312332013001000017060105003102010105 29303132333435363738 cm需要滿足條件Mm的方案是 (選填“甲”、“乙”或“甲和乙”);在作a-F圖像時,把mg作為F值的是(選填“甲

28、”、“乙”或“甲和乙”)。 答案0.18().19甲甲和乙5.12020天津,9(1某實驗小組利用圖I所示裝置測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把白紙和復寫紙疊放一起固定在豎直木板上,在桌面上固定一個斜而,斜面的底邊ab與桌子邊緣及木板均平行。每次改變木板和桌邊之間的距離,讓鋼球從斜面頂端同一位置滾下,通過碰撞復寫紙,在白紙上記錄鋼球的落點。調(diào)節(jié)螺旋為了正確完成實驗,以下做法必要的是 實驗時應保持桌面水平每次應使鋼球從靜止開始釋放使斜而的底邊ab與桌邊重合選擇對鋼球摩擦力盡可能小的斜而實驗小組每次將木板向遠離桌子的方向移動0.2m,在白紙上記錄了鋼球的4個落點,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依次為15.0cm、25.

29、0cm、35.0cm,示怠如圖2。重力加速度g=I0m/s2,鋼球平拋的初速度為 圖1裝置中,木板上懸掛一條鉛垂線,其作用是 答案AB2方便將木板調(diào)整到豎直平面(2021福建廈門雙十中學月考)某同學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然后把繩的一端固定在傳感器上,用來測量繩對小車的拉力,探究在小車及傳感器總質(zhì)量不變時加速度跟它們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 在坐標系中作出了如圖乙所示的a-F圖像。甲0.60.0000. 0/a/(m s2)0.1 (12 03 O.4Q5 0.65432乙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 ;如圖丙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中兩段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相鄰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T,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

30、速度大小為 ; 丙由圖乙圖像可求出小車和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為 kg;本實驗中若仍用砂和桶的重力表示繩子的拉力(小車及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始終遠大于砂和桶的總質(zhì)量),從理論上分析,該實驗圖線的斜率將 (選填“變大或“變小”)。 答案(1)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3)1 (4)變小(2021北京,15,8分)物理實驗一般都涉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方法、實驗操作、數(shù) 據(jù)分析等。例如:實驗儀器。用游標卡尺測某金屬管的內(nèi)徑,示數(shù)如圖1所示。則該金屬管的內(nèi)徑為 mm。3主尺 4 cm1llllllllllI I I以示1尺1 io圖1數(shù)據(jù)分析。打點計時器在隨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紙帶上打點,

31、其中一部分如圖2所示,B、C、D 為紙帶上標出的連續(xù)3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孕彎4個寸呼卓孕彎呼串。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則打C點時,紙帶運動的速度vc= m/s(結(jié)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mi41mimmimr17 k 61() II 12圖2實驗原理。圖3為“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認為桶和砂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力。實驗中平衡了摩擦力后,要求桶和砂的總質(zhì)量m比小車質(zhì)量M小得多。請分析說明這個要求的理由。答案(1)31.4 (2)0.44解析(3)設繩的拉力為F,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a。對桶和砂有mg-F=ma,對小車有F=Ma,得F=m

32、g,小車受到的合力為繩的拉力,即可見,只有桶和砂的總質(zhì)量m比小車質(zhì)量M小得多時,才能認為桶和砂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合力。(2021遼寧,11,6分)某同學閱讀教材中的“科學漫步”欄目,對“流體的阻力(f)跟物體相對于流體的速度(v) 有關(guān)”這一說法產(chǎn)生了興趣,通過査閱資料得知:對于球形物體,二者間存在定量關(guān)系f=kv,k為比例系數(shù)。該同學為探究這一關(guān)系利用如圖(a所示裝置測量k。具體操作如下:在柱狀玻璃容器中注入某透明液體,將小球在液面處由靜止釋放,當小球運動到0刻度線處開始計時,每下落l()cm記錄一次時間,得到多組下落高度h與時間t的數(shù)據(jù),作出h-t圖像如圖(b中實線所示

33、。圖(a)圖(b)由h-t圖像可知,從計時開始小球近似做 運動。已知液體密度p=8.0 xl02kg/m3,小球體積V=5.OxlO ,om質(zhì)量m=4.0 xl0 6kg,結(jié)合h-t圖像可得k=_ kg/s(浮力不能忽略,取重力加速度g=9.8m/s2)。若再用一個體積相同、密度較大的球,重復上述實驗,所得h-t圖像也是一條直線,則該直線可能是圖(b中的 虛線。答案(1)勻速直線(2)5.292xl04 (3)(2022屆新高考聯(lián)考,11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想探究“合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他們借用“探究加速 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并且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用游標卡尺測出遮光條

34、的寬度d=5.68mm,則主尺的第 條刻線與游標尺的第 條刻線 對齊。按如圖所示組裝實驗裝置,實驗時將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記錄小車釋放點A到光電門B的距離s 和遮光條通過光電門B的遮光時間t,得到小車通過光電門B時的速度v= (用題中給出的字母表 示)0遮光條1 JI1 u f,1i重物HA保持光電門B的位置不變,改變小車釋放點A到光電門B的距離,進行多次實驗。實驗小組的同學想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像來直觀地反映“合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他們所作的圖像應該是 (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s-t圖像s-t2圖像s-j圖像D.sj圖像下列有關(guān)本探究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增大A、

35、B間距可以減小實驗誤差減小重物的質(zhì)量可以減小實驗誤差減小遮光條的寬度可以減小實驗誤差實驗前必須平衡小車和木板間的摩擦力每次實驗時都必須保證小車由靜止釋放答案(1)39 34 (2) D (5)ACE(2022屆T8聯(lián)考(2),12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外力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guān)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實驗中木板需要傾斜一定的角度,這樣做的目的是 。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可使得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實驗中先后用1條、2條、3條.橡皮筋合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 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把第一次只掛1條

36、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第二次掛2條橡皮筋時 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橡皮筋對小車做功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 測出,將多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W-v2圖像。小組中三位同學分別完成了實驗,并繪制了 W-v2圖像,畫出的 圖像分別為圖中的、三條圖線,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情況下,得到的圖像是 (選填、)。造成(2)中圖像里實驗結(jié)果不正確的原因可能是 打點計時器所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發(fā)生波動未正確平衡摩擦力某次用刻度尺測量兩計數(shù)點間距時,不小心看錯了答案(I)C (2)(3)B拓展二電學實驗綜合1.12019天津理綜,9(3)現(xiàn)測定長金屬絲的電阻率。某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

37、絲直徑的結(jié)果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是 mmo利用下列器材設計一個電路,盡量準確地測量一段金屬絲的電阻。這段金屬紋的電阻R、約為lOOfi,畫出實驗電路圖,并標明器材代號。電源E(電動勢I0V,內(nèi)阻約為10Q)電流表A!(量程0250mA,內(nèi)阻Ri=5Q)電流表八2(量程0-30()mA,內(nèi)阻約為5Q)滑動變阻器R(敁大阻值10Q,額定電流2A)開關(guān)S及導線若干某同學設計方案正確,測量得到電流表A.的讀數(shù)為I,,電流表A2的讀數(shù)為12,則這段金屬絲電阻的計算式Rx= 。從設計原理看,其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答案0.200(0.1960.204均可)如圖所示相等2.(2

38、020江蘇單科,10,8分)某同學描繪一種電子元件的1-U關(guān)系圖像,采用的實驗電路圖如圖1所示,為電壓表,為電流表,E為電源(電動勢約6V),R為滑動變阻器(最人阻值20Q),R為定值電阻,S為開關(guān)。(I)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2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圖1(2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下表:電壓 U/V 0.000 0.250 0.500 0.650 0.700 0.725 0.750電流 I/mA 0.00 0.10 0.25 0.60 1.70 4.30 7.50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作出該元件的I-U閣線。圖3根據(jù)作出的I-U圖線可知,該元件是 (選填“線性”或

39、“非線性”)元件。在上述測量中,如果用導線代替電路中的定值電阻Ro,會導致的兩個后果是 電壓和電流的測量誤差増大可能因電流過大燒壞待測元件滑動變阻器允許的調(diào)節(jié)范 變小待測元件兩端電壓的可調(diào)節(jié)范|韋|變小答案(1)如圖所示如圖所示(3)非線性(4)BC3.12020天津,9(2)某實驗小組選用以下器材測定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要求測量結(jié)果盡量準確。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為3kQ)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為1Q)滑動變阻器(0201,額定電流1A)待測電池組(電動勢約為3V.內(nèi)阻約為IQ)開關(guān)、導線若干該小組連接的實物電路如圖所示,經(jīng)仔細檢査,發(fā)現(xiàn)電路中有一條導線連接不當,這條導線對應的

40、編號是O 改正這條導線的連接后開始實驗,閉合開關(guān)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滑動變阻器的 端。 (填“a”或者“b”實驗中發(fā)現(xiàn)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時,電流表讀數(shù)變化明顯但電壓表讀數(shù)變化不明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電池組負極和開關(guān)之間串聯(lián)一個阻值為5Q的電阻,之后該小組得到了幾組電壓表讀數(shù)U和對應的電 流表讀數(shù)I,并作出U-I圖像,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可知,電池組的電動勢為 V,內(nèi)阻為 fl。(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5a2.9 0.80(2021全國乙,23,10分)一實驗小組利用圖所示的電路測量一電池的電動勢E(約1.5V)和內(nèi)阻r(小于2Q)。圖中電壓表量程為IV,內(nèi)阻Rv=380.(Kl;定

41、值電阻R(尸20.0Q;電阻箱R,敁大阻值為999.9Q;S為開關(guān)。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完成下列填空:Rn(1)為保護電壓表,閉合開關(guān)前,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可以選 (填“5.0”或“15.0”);(2)閉合開關(guān),多次調(diào)節(jié)電阻箱,記錄下阻值R和電壓表的相應讀數(shù)U;根據(jù)圖所不電路,用R、Ro、Rv、E和r表不,得&=: (4)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作i-R圖線,如圖(b)所示;1.401.201.000.80照淚印詔扭扭扭H進 I;::;.:::::::::;::::: 101520 25圖(b)(5)通過圖(b)可得E= V(保留2位小數(shù)),r= 2(保留1位小數(shù));若將圖中的電壓表當成理想電表,得到

42、的電源電動勢為E,由此產(chǎn)生的誤差為閉 x 100%=% o 答案(304(1+) 5)-54 07 5屮(2020北京,16,9分)用圖1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測量某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約為lil)。其中R為 電阻箱,電流表的內(nèi)電阻約為O.lfl,電壓表的內(nèi)電阻約為3k2。乙圖I(I)利用圖1中甲圖實驗電路測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所測量的實際是圖2中虛線框所示“等效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f。若電流表內(nèi)電阻用Ra表示,請你用E、I和RA表示出E、r并簡要說明理由。圖2(2)某同學利用圖像分析甲、乙兩種方法中由電表內(nèi)電阻引起的實驗誤差。在圖3中,實線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圖甲:U=IR,圖乙描點作

43、圖得到的U-I圖像;虛線是該電源的路端電壓U隨電流I變化的U-I圖像 A(沒有電表內(nèi)電阻影響的理想情況)。圖3在圖3中,對應圖甲電路分析的U-I圖像是: ;對應圖乙電路分析的U-I圖像是: (3)綜合上述分析,為了減小由電表內(nèi)電阻引起的實驗誤差,本實驗應選擇圖1中的 (填“甲”或 “乙”)。答案(1)見解析(2)C A乙解析(1)如果不考慮電表內(nèi)電阻的影響,則U=/2/?2 + /2r考慮電表內(nèi)電阻的影響,則真實情況是= /i/?i + /!(r + /?A)(E = I2R2 + I2(r + RA) 綜上解得E=E,r=r+RA(2019課標111,23,10分)某同學欲將內(nèi)阻為98.5Q

44、量程為100MA的電流表改裝成歐姆表并進行刻度和 校準,要求改裝后歐姆表的15kQ刻度正好對應電流表表盤的50pA刻度,可選用的器材還有:定值電阻Ro(阻值14kQ),滑動變阻器R!(敁大阻值1500Q),滑動變阻器R2(W大阻值500Q),電阻箱(099999.92),干 電池(E=1.5V,r=1.5Q),紅、黑表筆和導線若干。(1歐姆表設計將圖(a中的實物連線組成歐姆表。歐姆表改裝好后,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電阻應為 2;滑動 變阻器選 (填“Rr或“R2”)。圖(2)刻度歐姆表表盤通過計算,對整個表盤進行電阻刻度,如圖(b所示。表盤上a、b處的電流刻度分別為25和75,則a、b處的電阻

45、刻度分別為 、 。圖(b)(3)校準紅、黑表筆短接,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歐姆表指針指向 kQ處;將紅、黑表筆與電阻箱連接,記錄多組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值及歐姆表上對應的測量值,完成校準數(shù)據(jù)測量。若校準某刻度時,電阻箱旋鈕 位置如圖(c)所示,則電阻箱接入的阻值為 Hox 10k x 1 k x 100 x 10 x 1 x 0.1 J圖(C)答案(1)連線如圖90() R((2)45 5 (3)() 35(X)0.()(2021全國甲,23,10分)某同學用圖(a所示電路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小燈泡(額定電壓2.5V,額定電流0.3A)、電壓表(量程300mV,內(nèi)阻300Q)電流表(

46、量程3(X)mA.內(nèi)阻0.270)、定值電阻R(,、滑動變阻器R!(阻值020Q)、電阻箱R2(誠大阻值9999.92)、電源E(電動勢6V,內(nèi)阻不計)、開關(guān)S、導線若干。完成下列填空:(1)有3個阻值分別為10fl、2OQs 30Q的定值電阻可供選擇,為了描繪小燈泡電流在0300mA的U-1曲 線,Ro應選取阻值為 n的定值電阻;(2)閉合開關(guān)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變阻器的 (填“a”或“b”)端;(3在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較小時,將電阻箱R2的阻值置零,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U、I,結(jié)果如圖所示。當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10mA時,小燈泡的電阻為 2(保留1位有效數(shù)

47、字);U/mV為使得電壓表滿量程時對應于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3V,該同學經(jīng)計算知,應將R2的阻值調(diào)整為 Q。然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h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U/mV 24.0 46.0 76.0 110.0 128.0 152.0 184.0 216.0 250.0I/mA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由圖(b)和上表可知,隨流過小燈泡電流的增加,其燈絲的電阻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該同學觀測到小燈泡剛開始發(fā)光時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160mA,可得此時小燈泡電功率Pi= W(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當流過電流表的電流為

48、3()()mA時,小燈泡的電功率為P2,則P2/Pi= (保留 至整數(shù))。答案(1)1() (2)a (3)0.7 (4)2700.0 (5)增大 (6)0.074 10(2021北京,16,10分)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某同學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一金屬絲的電阻。該同學先用歐姆表“xl”擋粗測該金屬絲的電阻,示數(shù)如圖1所示,對應的讀數(shù)是 D。除電源(電動勢3.0V,內(nèi)阻不計)、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3kQ).開關(guān)、導線若干外,還提供如下實 驗器材: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0.1Q)電流表(量程03.0A,內(nèi)阻約0.02卬滑動變阻器(敁大阻值101,額定電流2A)滑動變阻器(

49、敁大阻值lid),額定電流0.5A)為了調(diào)節(jié)方便、測量準確,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選填實驗器材前對應的字母)該同學測量金屬絲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金屬絲的電流I,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并在坐標圖上標出,如圖2所示。請作出該金屬絲的U-I圖線,根據(jù)圖線得出該金屬絲電阻R= Q(結(jié)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用電流傳感器測量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3所示。將定值電阻替換為小燈泡,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4所示,請分析說明小燈泡的電流為什么隨時間呈現(xiàn)這樣的變化。110,(閉合開關(guān))()n(閉合開關(guān))圖3圖4答案(1)6 (2)A C (3)如圖所示5.80 (4)見解析解析(

50、4)剛閉合開關(guān)時,燈絲溫度較低,電阻較小,電流較大;隨著燈絲溫度升高,電阻逐漸增大,電流逐漸減小;當燈絲發(fā)熱與散熱平衡吋,溫度不變,電阻不變,電流保持不變。(2022屆新高考聯(lián)考,12)探究小組學習了歐姆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后,進行了相關(guān)實驗探究。他們先用實驗室提供的多用電表測量了電阻,又選擇有關(guān)器材進行了歐姆表改裝探究。試回答下列問題:乙丙0)探究小組兩次測量電阻的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和分別表示兩次測量時選擇開關(guān)和指針相對應的 位置,則選擇開關(guān)在位置時被測電阻的阻值為 Q,選擇開關(guān)在位H時被測電阻的阻值為 (2)探究小組設計了圖乙所示的電路進行歐姆表改裝探究,他們選擇的電流表量程為00.6A

51、、內(nèi)阻為0.1Q, 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范圍足夠大,電源E,的電動勢為1.5V、內(nèi)阻為0.40。單刀雙擲開關(guān)S接1時為“xl” 倍率,在該倍率下歐姆表調(diào)零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 D;探究小組用改裝好的歐姆表 “xl”倍率對三個電阻進行測量,經(jīng)過正確的操作步驟后,圖丙中A、B、C指針分別為測量三個電阻時對 應的位置,則它們對應的阻值分別為 ;A2(量程0.6A,內(nèi)阻為0.1Q)滑動變阻器R!(敁大阻值為102,額定電流3A);R2(M大阻值為lkil,額定電流0.5A)定值電阻R3(阻值為m;R4(阻值為20Q);R5(阻值為2kQ)電源E(電動勢為6V,內(nèi)阻不計)小明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電路

52、:(l)a應選取 ,b應選取 ;在某個測量環(huán)節(jié)中,小明給FSR408施加0.2N壓力的時候,開關(guān)S2需要處于 (填“斷開”或“閉合”) 狀態(tài);(3)在給FSR408施加0.2N壓力時,若電壓表讀數(shù)為“2.00V”,電流表讀數(shù)為“2.00mA”,對應的阻值為 在給FSR408施加20N壓力時,若電壓表讀數(shù)為“2.00V”,電流表讀數(shù)為“2.00mA”,對應的阻值為 Q。答案(l)Ri Vi斷開4(XX)16()拓展三其他實驗綜合1-2019課標111,33(1),5分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實驗中,首先需將純油酸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釋的目的是 。實驗中為了測量出一滴己知濃度的油酸酒精溶

53、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可以 O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徑,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 O答案使油酸在淺盤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塊單分子層油膜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測出I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數(shù),得到一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單分子層油膜的面積2019天津理綜,9(2)某小組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所用器材有:玻璃磚,大頭針,刻度尺,圓規(guī),筆,白紙。下列哪些措施能夠提高實驗準確程度 。選用兩光學表面間距大的玻璃磚選用兩光學表而平行的玻璃磚選用粗的大頭針完成實驗插在玻璃磚同側(cè)的兩枚大頭針間的距離盡量大些該小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實驗,記錄的玻璃磚界線和四枚大頭針扎下的孔洞如下圖所示,其中實驗操作正確的是該小

54、組選取了操作正確的實驗記錄,在白紙上畫出光線的徑跡,以入射點O為圓心作圓,與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分別交于A、B點,再過A、B點作法線NN的垂線,垂足分別為C、D點,如圖所示,則玻璃的折射率n= 。(用圖中線段的字母表示)答案ADDg342019課標11,34(2),10分某同學利用圖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fā)光;調(diào)整光路,使得從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回答下列問題:濾光片雙縫 屏轉(zhuǎn)輪 光源目鏡 A測靉央(i )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shù),該同學可 將單縫向雙縫靠近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將屏向遠離雙縫的方向移動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ii)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

55、縫間的距離為1,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Ax,則單 色光的波長 ;(iii)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 nm(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i)B (Ui)630 4.(2021浙江6月選考,17,7分)如圖所示是“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的裝置。實驗中觀察到較模糊的干涉條紋,要使條紋變得清晰,值得嘗試的是 (單選)。旋轉(zhuǎn)測量頭增大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調(diào)節(jié)撥桿使單縫與雙縫平行要增大觀察到的條紋間距,正確的做法是 (單選)。減小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減小單

56、縫與雙縫間的距離增大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增大雙縫與測量頭間的距離答案C D創(chuàng)新篇守正出奇創(chuàng)新點創(chuàng)新情境下的探究性實驗(2021廣東,11,7分I情境創(chuàng)新)某興趣小組測量一緩沖裝置中彈費的勁度系數(shù)。緩沖裝置如圖所示,固 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機玻璃管與水平面夾角為30,彈簧固定在有機玻璃管底端。實驗過程如下:先沿管 軸線方向固定一亳米刻度尺,再將單個質(zhì)量為2(X)g的鋼球(直徑略小于玻璃管內(nèi)徑)逐個從管口滑進,每 滑進一個鋼球,待彈簧靜止,記錄管內(nèi)鋼球的個數(shù)n和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尺示數(shù)U,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過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采用逐差法計算彈簧壓縮量,進而計算其勁度系數(shù)。L/cm 8.041

57、0.03 12.05 14.07 16.1118.09利用Li=Li+3-Li(i=l,2,3)計算彈簧的壓縮M:AL|=6.03cm,AL2=6.08cm,AL3= cm,壓縮量的平均fflZZ=A1+AL2+AL3=cm; 上述ZZ是管中增加 個鋼球時產(chǎn)生的彈簧平均壓縮量;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N/m(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 (1)6.04 6.05 (2)3 (3)48.6(2018江蘇單科,11,10分I情境創(chuàng)新)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測量重力加速度g。細繩跨過固定在鐵架臺上的輕質(zhì)滑輪,兩端各懸掛一只質(zhì)量為M的重錘。實驗操作如下:

58、用米尺量出重錘1底端距地而的高度H;在重錘1上加上質(zhì)量為m的小鉤碼;左手將重錘2壓在地而上,保持系統(tǒng)靜止。釋放重錘2,同時右手開啟秒表,在重錘1落地時停止計時,記錄下落時間;重復測量3次下落時間,取其平均值作為測量值to請回答下列問題:步驟可以減小對下落時間t測量的 (選填“偶然”或“系統(tǒng)”)誤差。實驗要求小鉤碼的質(zhì)量m要比重錘的質(zhì)量M小很多,主要是為了 。使H測得更準確使重錘丨下落的時間長一些使系統(tǒng)的總質(zhì)量近似等于2M使細繩的拉力與小鉤碼的重力近似相等滑輪的摩擦阻力會引起實驗誤差?,F(xiàn)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減小該誤差,可以怎么做?使用橡皮泥改進實驗后,重新進行實驗測量,并測出所用橡皮泥的質(zhì)量為mo

59、。用實驗中的測量量和已知量表示g,得g= 。答案偶然(2)B在重錘1上粘上橡皮泥,調(diào)整橡皮泥質(zhì)量直至輕拉重錘丨后松手,能觀察到其勻速下落。 z4x2(2M+m+n0)H(4(2020山東,13,6分I材料創(chuàng)新)2020年5月,我國進行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其中一種方法是通過使 用重力儀測量重力加速度,進而間接測量海拔高度。某同學受此啟發(fā)就地取材設計了如下實驗,測量當?sh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實驗步驟如下:(i )如圖甲所示,選擇合適高度的墊塊,使木板的傾角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與小物塊下滑路徑平行的 刻度尺(圖中未畫出)。調(diào)整手機使其攝像頭正對木板表而,開啟視頻錄像功能。將小物塊從木板頂端釋放

60、,用手機記錄下小物塊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線運動的情況。然后通過錄像的回放,選擇小物塊運動路徑上合適的一點作為測量參考點,得到小物塊相對于該點的運動距離L與運動時間t的數(shù)據(jù)。該同學選取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了f-t圖像,利用圖像數(shù)據(jù)得到小物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為5.6m/s2o再次調(diào)節(jié)墊塊,改變木板的傾角,重復實驗?;卮鹨韵聠栴}:(1)當木板的傾角為37時,所繪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得,物塊過測量參考點時速度的大小為 m/s;選取圖線上位于坐標紙網(wǎng)格交叉點上的A、B兩點,利用A、B兩點數(shù)據(jù)得到小物塊下滑加速度的大 小為 m/s2o (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2)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進一步分析得到當?shù)氐闹亓?/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