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趵突泉導游詞15篇_第1頁
2022年趵突泉導游詞15篇_第2頁
2022年趵突泉導游詞15篇_第3頁
2022年趵突泉導游詞15篇_第4頁
2022年趵突泉導游詞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2022趵突泉導游詞15篇趵突泉導游詞15篇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旅游從業(yè)人員,總不可防止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趵突泉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趵突泉導游詞1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隗雨佳。我們濟南雖然不靠海,但是,我們濟南最有名的,就是泉了。濟南一共有七十二名泉呢!我們今天的景點就是七十二名泉中的趵突泉。趵突泉里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三股水。這三股水冬暖夏涼,常年噴涌著。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來參觀。我還知道一個關于趵突泉的傳說呢!傳說有一次發(fā)

2、洪水,把趵突泉中中“突這個字中的的“丶沖下來了,一直沖到了大明湖上。從此人們可以看到大明湖這三個字上其中一個字多了一個“丶。這就是趵突泉的傳說。趵突泉還有很多個景點,比方說:李清照紀念堂、晴雨溪其中,晴雨溪還是一種特殊現(xiàn)象呢!晴雨溪在陽光明媚的時候,可以看見溪中像下雨一樣有一個一個的小水泡,蕩漾起一圈一圈的博文的波紋,但是陰天卻看不到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特別奇怪。今天是陽光明媚的天氣,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不知不覺,現(xiàn)在已經下午了,本次趵突泉一日游到此結束。最后,祝大家明天路途愉快,再見!趵突泉導游詞2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泉城濟南來旅游,在濟南停留其間將由我來接待你們并為你們提供效勞,我希望我的講解能使

3、你們在濟南玩得開心,過得愉快。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約158畝。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F(xiàn)在我們看到這座白墻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風格建筑的大門就是趵突泉公園東門。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假設同志寫的。進了大門,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

4、是一迎門假山,大家知道為什么要迎著大門建假山嗎?這是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說以山為主,迎門迭石,似透非透,成為公園門口處的自然屏障,與石后的溪流構成環(huán)水行之勢,同園中其它景物相別離。這座假山的石塊全部采自于濟南南部山區(qū),石質,色澤,紋理都可以同江蘇無錫的太湖石相媲美。假山下有一山洞,洞頂和入口處采用了大塊石,用懸掛的手法形成巨石懸掛的逼真壯觀景色。洞壁上又留出適當?shù)目障?,便于采光和空氣的通暢。此乃濟南假山中的佳作,受到園藝家極高的贊譽。過了晴雨橋,大家再往前走看到這塊石姿優(yōu)美,紋理自然,高四米,重八噸的龜石了。它最初為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張養(yǎng)浩所收藏。張養(yǎng)浩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

5、濟南后以山猿、野鶴、山石為友。此龜石有“皺、瘦、透、秀的特點,在此與它合影,取長壽延年的桔祥之意。(好,給大家?guī)追昼姇r間合影留念)。請大家隨同我一起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馬跑泉。為什么叫馬跑泉呢?據(jù)說北寧時期的抗金將領關勝的戰(zhàn)馬刨出來的,故得此名。相傳,關勝是梁山的農民起義將領,是濟南總兵劉豫的部將,驍勇善戰(zhàn),金人南侵時,誓死不降,奮力抗金。一次激戰(zhàn)中,敗走麥城,口渴無水,十分難忍。他的戰(zhàn)馬仰天長嘶,前蹄奮力刨地,泉水奪地而出,后人為紀念此泉,稱它為馬跑泉。再往前走,我們就來到了漱玉泉景區(qū)?!笆袢质且压蕽蠒嫾谊P有聲的手筆?!笆袢值膩須v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古代人們常把女子

6、的牙齒稱之為“玉,女詞人李清照常在此打扮梳洗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因李清照著有的集子?漱玉集?;還有一種說法是從“漱石枕流這個成語化來的,說嘩嘩的泉水刷玉石。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李清照紀念堂,建于1979年,紀念堂兩旁是郭沫假設先生寫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寫的是李清照故居所在地;下聯(lián)“金石錄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遺風是對其詞作成就的贊揚,稱贊她所作的“漱玉集以及為丈夫?金石錄?所作的序。掛在門廳內的匾額“一代詞人也是郭沫假設手書的。李清照是我國南宋時杰出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的文官,是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博學多才,母親也是一位壯元的孫女,知書達

7、禮。李清照自小受雙親熏陶、啟發(fā)和誘導,再加上天資聰明,酷愛讀書,成為當時杰出的文學家。李清照18歲時,與當朝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楹蠓驄D倆互相支持,恩恩愛愛,作詩填詞,研究金石書畫,購置古籍字畫。靖康之難以后,北宋滅亡,金兵南侵,宋五朝南渡,偏隅江南,李清照夫婦被-迫南下,途中,明誠病死。晚年的李清照一直過著無依無靠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中渡過了她的余生。李清照的詞以靖康之難為分界線,前期的詞大多描繪的是歌詠自然,贊美生活,夫妻恩愛、思念的詞。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如夢令?);“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8、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紅藕相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后期的詞作大多抒寫了家國之恨和悲嘆自身命運凄苦的。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夏日絕句?)。李清照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稱為“易安體。今有輯本?李清照集?和?漱玉詞?。趵突泉導游詞3各位游客:你們好!在我來的

9、時候發(fā)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在趕車的時候邊跑邊說:師傅,師傅等等我。突然,有一個乘客伸出頭來說:悟空,別追了。游客們,我叫劉詩茵,我的 是xx,如果有人落伍,我們 聯(lián)系。現(xiàn)在就開始今天的快樂之旅。我們要去的是趵突泉,現(xiàn)在我要先說一下的本卷須知:1、請大家看好自己的孩子,保證自己的人生平安。2、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3、注意平安。4、每一道風景都是美麗的,我想,游覽完以后,你文明的身影一定會為它增添一道靚麗的彩虹。歡迎來到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約158畝。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進了趵突

10、泉的東門。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大字,是1959年郭沫假設同志寫的。再往前走就是馬跑泉。過了馬跑泉,就來到了漱玉泉,漱玉泉三字是已故濟南書畫家關有聲的手筆。在古代人們常把女子的牙齒稱為玉,女詞人李清照常在此打扮梳洗而得名。李清照是我國宋時杰出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再繼續(xù)往西走,就來到了尚志堂。出尚志堂西行,便來到了濼源堂。濼源堂的北面的建筑是娥英殿,是為紀念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的寺。我們現(xiàn)在已經來到了趵突泉景區(qū),三股泉是趵突泉就有名的景點,三股泉是自然形成的,有三個泉眼,中間的最大,旁邊兩個稍小,它們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這三個泉眼永遠不會停止,日夜噴著,充滿了生命力與活力。你還

11、可以在這拍照呢!站在來鶴橋上,來鶴橋原為木橋,明萬歷年間厲城知縣張鶴鳴所建。1956年開辟趵突泉公園時,修建了這座石橋。趵突泉泉池呈長方形,東西長三十米,南北寬二十米,周圍繞以石欄,有許多歷代文人學者都對趵突泉留下了諸多詠贊。今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結束了,希望美麗的趵突泉和我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見!趵突泉導游詞4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_,你們叫我李導好了。歡迎到濟南的趵突泉來參觀。這天,我?guī)Т蠹业锦劳蝗螆@賞泉,期望我能陪伴大家度過一段愉快的游園時光。大家也許明白,濟南又叫“泉城,就因為它有很多泉水,有名的就有72名泉,最著名的九算趵突泉,它被喻為眾泉之冠,也是泉城的象征。能夠這

12、樣說,不游覽一下趵突泉就不能說到過濟南。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的“大客廳泉城廣場的西邊,在濼源大街北面,公園始建于1956年,因為公園里有趵突泉而得名。公園小巧玲瓏,清靜幽雅,是周圍市民晨練、游玩的好地方。全園由十個景區(qū),這天,我來為大家就趵突泉景區(qū)、漱玉泉景區(qū)做重點介紹?!白蛞癸L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游客朋友們你們明白這是誰的詞嗎對了,這是著名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有趵突泉還有一處值得欣賞的景區(qū),就是漱玉泉。漱玉泉就是此刻大家看到的這個長方形、四面欄桿用漢白玉砌成的、清澈可見的泉池。你們看,泉水從石壁上溢出來,活潑歡騰的流入池塘里,聲音清脆

13、。相信女詞人李清照在那里居住時,經常在泉邊梳妝打扮。漱玉泉對面這座漂亮的院落,是為了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館。院內正廳的對聯(lián)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這是大學者郭沫假設題寫的。你們看,天資聰明的李清照難道不正是名泉爭流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和晶瑩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的嗎?此刻我們到了公園西側的趵突泉景區(qū),那里但是大家擦亮眼睛欣賞的景觀。那里由亭臺樓閣、廊、榭組成。上下錯落的建筑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吐騰涌的趵突泉。有三個大泉眼一齊噴發(fā)。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像不像雷聲滾動這被稱為“趵突騰空。趵突泉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在18度左右,到了嚴冬,水面上的水氣裊裊上升,像一

14、層薄霧。一邊是幽深的泉池,一邊,波光粼粼,一邊是彩繪的樓閣,雕梁畫棟,這些與薄霧構成“云霧潤蒸的景象,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歷代的文學家、詩人都有作品贊美,就連康熙、乾隆皇帝都以前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作家郭沫假設、老舍業(yè)有贊美的文章。這天的趵突泉之行就要結束了,期望秀麗的趵突泉和我能給大家留下深刻而又完美的印象,讓趵突泉的泉水給大家?guī)盱`氣和詩情畫意,讓秀麗的泉城永久留在你們的記憶里。再見!趵突泉導游詞5各位游客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泉城濟南參觀游覽,我是大家此次濟南之旅的導游員小宮,大家也可以叫我宮導,在濟南停留的時間將由我來接待大家,并為大家提供效勞,我希望我的

15、講解能使大家在濟南玩得開心,過得愉快。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北望大明湖。它建于1956年,總面積10.5公頃。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攝氏度左右。趵突泉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古樸典雅、清潔幽靜、步移景異而著稱。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我們前方的這座牌坊就是“趵突勝境坊了,此坊在泉城廣場的中軸線上,與廣場的泉標交相照應。此牌坊高7.5米,寬9.2米,兩邊各懸空,其造型為“四柱三間沖天挑

16、擔式石坊前后巖額磨光花崗巖上分別刻有“趵突勝境和“觀瀾知源凹形貼金大字,它們分別是由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和蔣維崧先生題寫的。大家和我繼續(xù)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白墻灰瓦,出檐卷山的卷棚式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園的東門了。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假設題寫的。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迎門假山,大家知道為什么要迎門建假山嗎?這是運用古代的一種造園手法,叫做障景法,顧名思義呢,就是說迎門建一座假山,把園中的美景擋住,給人留以遐想,激起繼續(xù)參觀的欲望。這座假山是選用濟南南部山區(qū)的石頭構筑而成,因這些山石的石質、色澤與江蘇無錫的太湖石有相似之處,所以被稱為“北太湖石。過了晴雨橋

17、,大家繼續(xù)往前走,眼前的這塊高聳的石頭就是有名的太湖石,名叫龜石。它姿態(tài)優(yōu)美,紋理自然,高4米,重8噸,被譽為“濟南第一名石是濟南的鎮(zhèn)城之寶,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痩、皺、漏、透、秀的特點。說到這塊太湖石,就不得說不說中國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張養(yǎng)浩,張養(yǎng)浩一生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濟南后,與山石,野鶴為友,他一生共收藏過十塊太湖石,以其中四塊最為著名,根據(jù)他們的形狀命名為龍、鳳、龜、麟。不過,現(xiàn)在其它三塊早已不知所蹤,只留下了這塊龜石。來此的游客都喜歡與它拍照留念,取延年益壽之意。大家可以再次拍照合影留念一下咱們繼續(xù)往前走,這一潭清澈的泉水便是馬跑泉了,大家會問為什么會叫馬跑泉呢?據(jù)說,是北宋抗金名將關

18、勝的戰(zhàn)馬刨出來的,故此得名。相傳,關勝是梁山農民起義的將領,金人南侵時,他誓死不降,奮力抗金。一次激戰(zhàn)后,敗走麥城,口渴無水,十分難忍,他的戰(zhàn)馬仰天長嘯,前蹄奮力刨地,泉水噴涌而出,后人為紀念,將此泉命名為馬跑泉。再往前走呢,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漱玉泉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這邊碑上“漱玉泉三個大字是我們已故的濟南書法家關有聲的手筆?!笆袢齻€字的來歷說法不一,有人說是因為宋代詞人李清照經常在泉邊梳洗打扮,古時把女人的牙齒稱為玉,因此取名為漱玉泉。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李清照的詞集?漱玉詞?而得名,但這先有詞集后有泉名,還是先有泉名后有詞集,就不好考證了。我們繼續(xù)往這邊走,在漱玉泉北邊的這座古典風格建

19、筑就是李清照紀念堂,門上“李清照紀念堂6個大字是郭沫假設先生的手跡。這座紀念堂的原址是清朝山東巡撫丁寶楨的祠堂,1956年根據(jù)史書記載將祠堂改為李清照紀念堂,經過屢次的維修和擴建,紀念堂的占地面積由原來的300平方米庫大道現(xiàn)在的4000多平方米,所有的的建筑都具有宋代風格,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座紀念堂呢,也是國內最大的李清照紀念堂。我們繼續(xù)往里走,大家看到迎門屏風上有郭沫假設先生于1959年為李清照的題詞,前面是“一代詞人,后面是“傳誦千秋。這二句話取自郭沫假設為李清照寫的一首詩?題濟南李清照故居?,全詩是這樣的: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秋是著書。院落里種植的芭蕉、海

20、棠和桂花等都是李清照生前十分喜歡的植物。紀念堂正廳門前抱柱上有郭沫假設先生題寫的木刻楹聯(lián),上聯(lián)“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下聯(lián)“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上聯(lián)講的是李清照故居所處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下聯(lián)講的是李清照寫的詞集以及她為丈夫趙明誠的?金石錄?所作的序具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風格,提到李煜自然就聯(lián)想到了這位傷感皇帝留下的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紀念堂正廳中的這尊塑像就是李清照,由山東荷澤著名的雕塑家王昭善創(chuàng)作。塑像后面的墻上有一幅畫,是李清照31歲時的畫像。紀念堂里陳列李清照生平事跡介紹,墻上是當代名家的題詠字畫,玻璃柜里陳列著李清照著作的各種版本和后人研究的各種專

21、著期刊等。大家可以參觀一下,稍后我們繼續(xù)游覽。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紀念堂內的李清照蠟像館蠟像館把這位著名宋代詞作家的人生劃分為四個局部,用四組蠟像表現(xiàn)出來。第一局部是父母教誨。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她的父親李格非是宋朝的禮部員外郎,博學多才,精通經史,尤其擅長于散文,師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知書善文。出生在這樣一個上層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父母雙親的熏陶,加上李清照資質聰明,酷愛讀書,為其成為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和蜚聲文壇的女詞人奠定了堅實的根底。第二局部叫詞壇綻秀。李清照才華橫溢,博學多能,受到當朝文人黃庭堅、周邦彥和張耒等人的贊揚,這一組蠟像展示

22、的是李清照和當朝著名文人探討詩詞的場景。第三局部為志同道合。公元1101年,李清照18歲,與趙明誠結婚。趙明誠是丞相趙挺之的第三個兒子,宋代著名的金石學者金石學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考古學,主要是研究前朝的銅器和碑石,特別是上面的文字銘刻還有拓片。婚后夫妻恩愛,志同道合,除做詩填詞外,還收集金石書畫,并著有?金石錄?一書。在創(chuàng)作形式上,李清照善于運用白描手法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語言清麗動人、明白流暢,文學史上稱為“易安體,對后世影響很大。在詞學評論上,她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要求嚴格劃清詩和詞的界限,反對以作詩的方法來作詞。在名家輩出的宋代詞壇上,李清照獨樹一幟,成為詞人中最杰出的

23、代表之一,后世有人稱之為“詞圣。第四局部是流寓江南。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國家南遷,夫婦兩個人也隨同移居江南,不久丈夫趙明誠病逝,這給李清照沉重打擊。趙明誠去世后第三年,李清照嫁給一個名叫張如舟當朝官員,婚后三個月,李清照發(fā)現(xiàn)張如舟,就揭發(fā)了他,并且同他離婚,在當時的時代,這需要多大的勇氣!當時國破家亡、夫死物失、惡語中傷一起向她襲來,李清照在離亂和貧困中度過了凄涼的晚年。所以后期李清照的作品主要是悲嘆身世,抒發(fā)精神上的凄苦,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梁啟超曾評價這首詞“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有關她的記載截止到73歲,究竟她已于該年辭

24、世,或是又活了更多的時日,已無從知曉。但是,這位曠世女詞人美倫美奐的詞句和高風亮節(jié)的情操卻將永世流傳。從大的環(huán)境上看,晚年李清照的這種沉痛,并不是僅僅個人感情的一種表達。在大宋王朝的大好河山被拱手讓敵的大背景下,個人生活又經歷如此的曲折,讓這個有愛國心的文弱女子表達出了莫大的對國家興衰之感的沉痛。她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流傳至今的?夏日絕句?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慷慨激昂,正義凜然,以寧死不肯渡烏江的項羽來挖苦當時倉皇南逃、不敢收復失地的南宋政府。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十分凄涼。出了李清照紀念堂呢,在我的右手邊就是金線泉了,金線泉同趵突泉、黑虎泉

25、、珍珠泉并成為濟南四大名泉。“金線的形成是由于兩岸泉水相對涌流,流勢均衡。當太陽照射池底,平靜的水面上,就會下半年是出一條聚成的水線,金光閃亮。老金線泉的“金線已經很難看到了,而新金線泉也必須在水勢旺盛,陽光照射度適當時才可以看見。好了,大家請繼續(xù)跟我走,這邊就是尚志堂,又名叫“金線書院。名字的來源和金線泉有關。這組建筑最初是清朝山東巡撫丁寶楨建設,建成后親筆寫下“尚志堂的匾額?!吧兄臼恰案呱衅渲镜囊馑?,是過去培養(yǎng)科舉人才的機構。如今院內種植了許多玉蘭樹,很多人習慣上也稱這里為玉蘭院,每年玉蘭花開時,吸引無數(shù)人前來駐足欣賞。在院落內的這塊太湖石石叫待月峰。據(jù)地方志記載,這塊太湖石原為元代張養(yǎng)浩

26、收藏,在修長的石頭身上,有十多個形態(tài)不同的通透小洞。每當皓月當空的夜晚,月光透過洞孔,灑落地上或倒映水中,變幻多端,妙趣橫生,所以取名叫待月峰。出了尚志堂西行,就是三大殿景區(qū)。最初這里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建設的濼源、歷山二堂。現(xiàn)在看到的建筑是清朝重新修建的。三座建筑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軸線上。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北殿,原來叫“斗母宮?,F(xiàn)在改名叫“三圣殿,祭祀中國古代部落聯(lián)盟首領堯、舜、禹;繼續(xù)往前走便是中殿,名為“娥英祠,祭祀虞舜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補充材料:關于娥英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世人稱姐妹兩人為“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

27、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于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并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娥皇被封為后,女英被封為妃。舜帝不負堯的信任,讓大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xié)助舜為百姓做好事。帝舜執(zhí)政三十九年時,在長江一帶巡視不幸死在蒼梧之野,葬在位于現(xiàn)在湖南永州縣的九嶷山上。兩位夫人聞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尋找舜王。二女在湘江邊上,望著九嶷山痛苦流涕,她們的眼淚,揮灑在竹子上,竹子便掛上斑斑的淚痕,變成了現(xiàn)在南方的“斑竹,也就是湘妃竹的來歷。后來娥皇和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濤滾滾的湘江,化為湘江女神。后人稱舜帝為湘君、娥皇和女英為湘妃或湘夫人。我們可以看到在娥英祠前面用玻璃罩起來的這幢碑

28、叫雙御碑。清朝的二位祖孫皇帝康熙和乾隆曾經屢次游覽趵突泉,兩人都對趵突泉贊不絕口。康熙皇帝在第一次游覽趵突泉后題詞“激湍,描寫了趵突泉噴涌的氣勢;乾隆皇帝在第二次游覽趵突泉后,專門寫一首“再題趵突泉作的詩,對趵突泉的美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因為兩個皇帝在同一塊碑上題過字,所以起名叫“雙御碑,這種樣式全國罕見。繼續(xù)再往前就是南殿,此殿稱“濼源堂,濼源就是濼水源頭的意思。濼水是一條古代河流的名字,水源就是前面的趵突泉,當時河向北流至濼口入另外一條名叫濟水的古河。趵突泉水流出時有落差,因此“濼作河流名稱時讀luo,這就是濼水名稱的來源。公園南邊的這條大街也據(jù)此起名叫濼源大街。濼源堂里陳列有很多圖片,反

29、映了不同年代趵突泉的噴涌狀況,另外還有濟南其它名泉的圖片。濼源堂的楹柱上懸掛的木刻楹聯(lián),是元代畫家、書法家趙孟頫的詠泉的佳句,上聯(lián)是“云霧潤蒸華不注,下聯(lián)是“波濤聲震大明湖。字體是魏體,是當代著名書法家金棻先生書寫。楹聯(lián)淋漓盡致地把趵突泉的特點表達了出來。華不注是一座山的名字,位于濟南東北部,因山勢陡峭可以跟西安的華山媲美,故稱小華山。趵突泉水常年恒溫,保持在攝氏18度,冬天時室外非常寒冷,最冷時可達零下十幾度,溫差相差很大。這時趵突泉的水面上形成一層水氣,水氣蒙蒙上升,把遠處的華不注山都給遮住了;下聯(lián)寫的是趵突泉噴涌的轟鳴聲在大明湖畔都可以聽到。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這里就是聞名天下的趵突泉主泉區(qū)。

30、趵突泉有著悠久的歷史。在3553年前的甲骨文上有這個泉水的記載。根據(jù)其他文獻,春秋時期,魯桓公十八年前694年曾經在這里“會齊侯。公元世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在?水經注?第八卷上講“泉源上奮,水涌假設輪。北宋時稱為“檻泉、“瀑流。直到宋代文學家曾鞏才開始正式稱作“趵突泉。清朝作家劉鄂在他的作品?老殘游記?寫道:“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尺的高度換算成米就是一米,水流在旺季時高度可以到達劉鄂看到的2倍,也就是二米多高。所以“趵突騰空列濟南古八景之首。由于景觀奇特,被歷代文人贊詠。但對趵突泉描寫最好的當屬老舍先生的?趵突泉的欣賞?。這篇文章的節(jié)選

31、就在泉池的南面。趵突泉導游詞6大家好!歡迎來到秀麗的泉城濟南,我是大家的導游丁睿辰,大家能夠叫我小丁。本次旅途我將帶著大家參觀濟南的趵突泉和千佛山。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來到第一站:趵突泉。大家請看,在我的右手邊就是著名的趵突泉。趙孟頫用詩句“濼水發(fā)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書寫出了泉水的奇妙與瑰麗。大家快看,這就是象征著濟南的三股泉水,像老舍在?趵突泉?中所寫,這三股泉水“永久那么純潔,永久那么活潑,永久那么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它們每年都在向外不停地涌出清澈甘甜的泉水,供人們飲用。傳說當年乾隆皇帝飲用過此水,才得以長壽。看,這三股泉水清澈透底,一串串水珠猶如閃閃發(fā)光的珍珠項鏈

32、。下面給大家30分鐘時間自由活動,30分鐘后我們在車上集合。接下來,我們的目的地是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脈,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頃,距濟南市中心2.5公里,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部,與趵突泉、大明湖并稱濟南三大名勝,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要說起千佛山最值得去的,就是那金燦燦的大佛了。那座大佛說是佛,卻像一座巍然不動的金黃的山。這座大佛通體高20米,號稱“江北第一大佛。千佛山上還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像一只可愛的白兔,有的像一只欲要跳起的青蛙,還有的像一只有著大尾巴的松鼠。千佛山還有許多驚喜值得你去尋找。好了,此刻給大家40分鐘游覽時間,大家要按時間回到車

33、上呦!夕陽西下,我們已經游覽完了行程里的所有景點,感謝大家這天的配合,下次旅途我們再見!趵突泉導游詞7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趵突泉游園賞泉。我們公園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內有趵突泉而得名?,F(xiàn)居市中心,位于濼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圍泉池眾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臥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無憂泉、白云泉、望水泉、東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構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為眾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獨特象征。我們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

34、稱。全園共規(guī)劃為十個景區(qū),這就是趵突泉景區(qū)、三大殿景區(qū)、尚志堂景區(qū)、漱玉泉景區(qū)、東門入口區(qū)、楓溪景區(qū)、滄園景區(qū)、白雪樓區(qū)、南門入口區(qū)、萬竹園景區(qū),總面積近百畝。趵突泉景區(qū)在我們公園內西側,是全園構圖中心,由亭、堂、廊、榭組成了一個封閉空間,上下錯落的建筑像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突騰涌的趵突泉,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泉景,被譽為濼水之源,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xiàn)是上關于魯桓公和濟襄公談判兩國邊界一事的記載。魯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齊國和魯國因邊界爭執(zhí)發(fā)生戰(zhàn)爭,次年春,魯桓公到齊國談判邊界問題,會齊侯齊襄公于濼。濼,濼水的源頭,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為人所知已經有二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當然那時濼水

35、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時,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廟,谷稱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曾鞏始稱為趵突泉,并流傳至今。不過,宋朝金代曾有人稱叫“溫泉、“檻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這個名字精當傳神。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假設輪稱“趵突騰空“?!霸旗F潤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到了嚴冬早晨,水面上水氣裊裊上升,象一層薄煙,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這一切與淡淡的薄霧,構成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奇特景觀為濟南八景之一,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多有贊美。諸如宋代曾鞏、蘇軾、金代元好問,元代趙孟府、張養(yǎng)

36、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等都有吟泉佳作??滴酢⑶』实鄱荚邗劳蝗厡懺娍淌?,頌揚名泉,當代文豪郭沫假設等也都有贊頌的美文。趵突泉東西之間的這座南北向的小橋,名曰來鶴橋,原為木橋,明代萬歷初所建,天啟末年重修,濟南解放后擴建公園時將其改建為石橋。橋南首的彩繪木牌坊是原來的樣子,牌坊匾額朝南的一面上刻“洞天福地;朝北的一面是“蓬山舊跡,“蓬山指傳說中東海神山的蓬萊、方丈、瀛州三座神山,趵突泉為何稱“蓬山舊跡?意為東海神山不過傳說而已,誰也沒有見過,但趵突泉的三股水其狀如山,但不可攀,好象神話中的蓬萊仙山一般,所以稱其為“蓬山舊跡。泉池西側伸入水中的小亭叫觀瀾亭,此亭建于明朝天順

37、五年1461,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亭西墻壁上嵌刻的兩塊石碑,一塊“觀瀾兩個大字,取自“觀水有術,必觀其瀾,為明代書法家張欽的墨跡。另一“第一泉的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間王鐘霖的手筆。亭東泉池中這塊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鐫三個雄健大字:趵突泉,為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所寫,細心的游客有的可能會發(fā)現(xiàn)突變成了“突,缺了兩點,傳說勁挺柱涌的三股水把“蓋子頂?shù)袅?,才使“突字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當然這只是形容泉水勢強,人們的一種遐想。泉池南岸透窗臨池榭廊是解放后所建,近年來成了“閑時墨客會名優(yōu)京劇名流演出的舞臺。趵突泉東池北岸,依水而著,窗明幾凈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萊茶社,又稱望鶴亭茶社,清代文人施閏章曾寫詩歌曰:

38、“仰而見山之青,俯而見泉之潔,清流激湍兮,孰浚其源?潛蛟出蟄兮,飛虹蜿蜒。說明這個地方在當時是極目遠眺,俯首凝視,欣賞領略遠近山水之美的絕妙境地。據(jù)說當年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在這里臨水靜坐,品茗賞泉,領略趵突泉的萬般風韻。當品嘗到趵突泉水后,竟將南巡中攜飲之 北京玉泉水全部換為趵突泉的水,故有“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泉的水,空負濟南游之說。趵突泉池北岸的大殿叫“濼源堂,緊挨濼源堂的兩座大殿,統(tǒng)稱呂祖廟,也叫“呂仙祠、“呂公祠、“呂祖閣。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軸線上,自成院落,是一組較大的古建筑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稱“呂祖閣,第二大殿祀呂洞賓的教師鐘離權,稱“鐘

39、離宮,上層祀文昌,第三大殿是斗母殿。最南的大殿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飛檐,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聯(lián),“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趙孟府的泳泉句,由當代著名書法家金榮先生書寫。一大殿始建于北宋熙寧年間,南殿臨濼水的源頭,故稱“濼源堂,北殿面對歷山故稱“歷山堂,解放后恢復為“濼源堂。游客們看到中間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紀念大舜的兩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據(jù)記載:“濼水谷謂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證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現(xiàn)在的祠是明代建筑。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在院落內花格透墻鑲嵌著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時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內這尊石碑,前書“激湍二字,后出自康熙和乾隆之

40、手,兩個皇帝在同一石碑題詞作詩,在國內極為少見,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僅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脈不可多得的史料。游客同志們,這里是尚志堂景區(qū)。尚志堂原是“金線書院亦名尚志書院,由金線泉得名,同治九年,山東巡撫相寶禎建書院,手書額“尚志堂,“尚志是“仁義的意思。堂后設齋舍數(shù)十間,門口寫著“金泉精舍。此后,相繼改為“校士館、“師范傳習所、“存古堂,是專門培養(yǎng)科舉人才的機構。院外三面小溪環(huán)抱,泉水深淙,沿屋穿廊,使整個院落顯的敞中有蔽,鬧中有靜。北廳房為主建筑,背后有修竹、芭蕉相掩。西廊的冬青樹叢,掩映道路,形成綠廊。院內名石“待月峰屬宋代壽山艮岳遺物,上面布滿月形透洞,每當皓月當空,月光

41、穿過洞穴,灑在池邊水中,景觀奇特,故有詩贊詠:“精靈俊逸玉玲瓏,神工鬼斧渾然成,一輪三十六輪月,變幻俱在此石中。竹石軒尚志堂院中栽植的白玉蘭,紫玉蘭,初春花開,芳香撲鼻,人們還把該院稱作“玉蘭院。漱玉泉景區(qū)與尚志堂景區(qū)相鄰。東側高近4米,重約8噸的太湖石,挺拔露骨,筋絡明顯,紋理凹凸,具有皺、痩、透的優(yōu)點,名叫龜石,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張養(yǎng)浩之物。別小看這塊石頭,它是重要文物,現(xiàn)鳳、龍、麟稱為四大靈石,是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塊名石,極為珍貴,稱為鎮(zhèn)城之石,堪稱泉城第一名石。傳說在這塊石下留影將可健康長壽。這方名石立于這蒼松翠竹之間,宛假設一幅立體山水畫軸。龜石北面隔路處的假山建于六十年代,泉溪環(huán)繞,

42、山徑盤曲,青松垂蔭,登高望下可一覽園內外景色。漱玉泉是大家看到的這個呈長方形,四壁欄桿皆有漢白玉石砌成,潔白溫潤,清澈可見的泉池。您們看,泉水從石壁上平展溢出,狀如水晶簾幕,經過一片云集的亂石斜濺,活潑歡騰地瀉入這方遠二十余公尺的池塘里,其聲瑯瑯,響假設漱玉,相傳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居住時,經常在泉邊梳妝打扮。漱玉泉對面的這座民族形式的小院落,是為紀念李清照而建的“李清照紀念堂。這是根據(jù)李清照故居在漱玉泉邊的歷史記載,按照民族風貌六十年代的建筑。院內由正廳溪亭、疊翠軒、回廊、大門構成,奇峰聳立,松竹掩映,整個院落顯得樸實清幽。門樓、正廳、迎門屏風前后均為當代文豪郭沫假設民題字。正廳楹聯(lián)“大明湖

43、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的對聯(lián)表達著郭沫假設大師的文才。院內東墻壁嵌刻的20方石刻墨跡出自啟功、蔣維崧等著名書法家之手。紀念堂正廳,迎門聳立的李清照全身塑像,為著名雕塑家王照善等人創(chuàng)作。廳內陳列的李清照生平事跡、各種版本的著作和書畫家為紀念堂所作的字畫極為珍貴難得。漱玉泉景區(qū)名泉眾多,除了千秋飛流的漱玉泉,還有春城飛花的柳絮泉、千載神奇金線泉,古樸如鏡皇華泉,水聲聲情馬跑泉等諸多名泉。您們看,天資慧質的李清照難道不正是這名泉爭流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和晶瑩透明的泉水孕育而成嗎?東門入口區(qū)建筑中采用了許多“建筑小品。運用障景手法,迎門疊山,防止一覽無余,山高4米,寬13米,長

44、30米,氣勢磅礴,青條披扶,松柏儲澗。山后溪流環(huán)抱,山中洞壑幽深。游人可繞繞山穿洞進入南側景色開朗的楓溪區(qū)。楓溪開闊狹長,透視線達120余米。前景為向島榭,中景為曲橋,遠景是假山,山后跌瀑布,兩岸植花木,景深悠悠。趵突泉東南的滄園,是一九五六年為紀念明代嘉清年間濟南的著名詩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龍滄溟所建,因其自稱滄海一勺,故為滄園,共三廳兩院,外廊環(huán)繞,曲廊相圍,園內植有奇花異木,陳列有各種盆景,如果在冬季,蒼松滴翠,修竹婆娑,臘梅盛開,恰似一幅立體歲寒三友圖。滄園,內設王雪濤畫,王雪濤是當代著名畫家,善長小寫意,與潘天壽、李苦禪等齊名,展室內珍藏著200余幅珍品遺作,供游人長期欣賞。

45、白雪樓景區(qū)西臨無憂泉,東靠楓溪島、南沿新泉池,白雪樓位于景區(qū)中心。原來的白雪樓是明代萬年間所建,樓是五間兩層,坐北朝南,前面出廈,落地木鬲,起初稱“歷山書院、“白雪書院直到嘉慶八年,樓上房檐下方有“白雪樓匾額。光緒年間,在此居住的膠州人匡源在門的上方又雕刻了“李滄溟先生祠的匾額。房舍后為李姓居住,擴建公園時被撤除。白雪樓是李攀龍的讀書處。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居士,歷城人,是明代著名文學家,中國文學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為“宗工巨匠,蔚為一代詞宗。倡導文學復古運動,寫過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詩和絕句,人稱“為三百年絕調,著有,考中進士后去陜西任按察司提學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與巡撫

46、殷中丞意見不合,辭職東歸,后起復為浙江按察司副使,轉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樓景區(qū)藤蘿掩蔭,地形開闊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娛樂中心,每天絲弦悠揚,古箏陣陣,專業(yè)劇團為游客獻上他們精心創(chuàng)作的節(jié)目,聽曲觀泉別有一番情趣。趵突泉南大門占地1575平方米,東西長47。5米,南北深13米,主門高8。4米,設計新穎,古今結合,造型別致具有傳統(tǒng)風格和地方特色,韻味十足的垂花門,配以懸山歇山鉤連干革塔屋面,門樓飛檐,前后丹柱,雙脊比翼。紅柱、綠瓦,盎然古意。石級、圍欄、平臺典雅莊重。門前方池總長29米,寬9米,池內吐水吐雨,人造噴泉珠濺玉。大門內外顏額上的“激湍、“趵突泉金字匾牌取自康熙、乾隆手跡,門內側“濼源門集

47、書圣王羲之之字。抱柱前“噴珠屑玉水瀾翻,盈魯育齊相鼎峙的楹聯(lián)摘取自乾隆的詩文筆跡。整個建筑空間通透,園景顯露,景色交融,流線貫穿,迎門假山上的紅楓、耐冬、青松、翠竹與大門相映增輝,優(yōu)美和諧,有關專家認定,趵突泉南大門堪稱中國園林第一門。是濟南又一重要景觀。萬竹園是趵突泉的園中園,位于公園西鄰,是一座環(huán)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園林勝景,它占地18畝,以13個不同院落組成,園內外有白云、白龍、東高、望水、登州、杜康諸名泉,是一處獨具風格的私人庭園。萬竹園之名始見于元朝,明代隆慶四年1570宰相殷士儋歸隱濟南,居萬竹園易名為“通樂園,又名“川上精舍,清朝康熙年間,濟南著名詩人王蘋購得此園,又易名為“二十四

48、泉草堂,取園內望水泉居濟南二十四位之意。到了民國初年,軍閥張懷芝占據(jù)該園,歷經數(shù)年修建方成今日規(guī)模,一九八四年正式對外開放,一九八六年,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紀念館設在園內,李苦禪珍藏的書畫、文物及本人作品共400余件長期展出,供游人欣賞,萬竹園也稱李苦禪紀念館。萬竹園由四局部組成,前、東、西三園成品字形排列,在北方四合院的根底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園林的特點和風格,利用墻、廊、溪、橋等對空間進行分割,構成了層層迭迭的院落。這個園子現(xiàn)有186間房舍,各院廳房都在一條中軸線上,曲廊環(huán)繞,院院相連,樓、堂、亭廡參過失落,梁、額枋等處彩繪和雕刻的人物、鳥獸巧奪天工,細膩逼真。進門假山為清末民初遺物,萬竹園以

49、竹為基調,各色名貴花木繁多,如玉蘭院、石榴院、海棠院、木瓜院等。萬竹園是個不可多得的園林,一九九三年被收入,它無論從園林藝術,還是從歷史文物來說,都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趵突泉導游詞8各位旅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趵突泉游園賞泉。我們公園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內有趵突泉而得名。現(xiàn)居市中心,位于濼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圍泉池眾多,形成了趵突泉群。有名的金線泉、漱玉泉、馬跑泉、臥牛泉、皇華泉、柳絮泉、老金線泉、洗缽泉、尚志泉、螺絲泉、滿井泉、無憂泉、白云泉、望水泉、東高泉、登州泉、杜康泉、混沙泉、龍池泉、白龍灣等,構成了四大泉群之首。作為眾泉之冠趵突泉成了泉城的獨特象征。我們趵突泉公園

50、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全園共規(guī)劃為十個景區(qū),這就是趵突泉景區(qū)、三大殿景區(qū)、尚志堂景區(qū)、漱玉泉景區(qū)、東門入口區(qū)、楓溪景區(qū)、滄園景區(qū)、白雪樓區(qū)、南門入口區(qū)、萬竹園景區(qū),總面積近百畝。趵突泉景區(qū)在我們公園內西側,是全園構圖中心,由亭、堂、廊、榭組成了一個封閉空間,上下錯落的建筑象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噴突騰涌的趵突泉,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泉景,被譽為濼水之源,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xiàn)是?春秋?上關于魯桓公和濟襄公談判兩國邊界一事的記載。魯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齊國和魯國因邊界爭執(zhí)發(fā)生戰(zhàn)爭,次年春,魯桓公到齊國談判邊界問題,會齊侯(齊

51、襄公)于濼。濼,濼水的源頭,即趵突泉。所以趵突泉為人所知已經有二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當然那時濼水之源,名字并不叫趵突泉,北魏時,因泉上建有娥姜(英)廟,谷稱娥姜(英)水,直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學家曾鞏始稱為趵突泉,并流傳至今。不過,宋朝.金代曾有人稱叫“溫泉、“檻泉、“爆流泉、“瀑流泉等等,但都不如趵突泉這個名字精當傳神。趵突泉,三窟并發(fā),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假設輪稱“趵突騰空“。“云霧潤蒸是趵突泉一景。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到了嚴冬早晨,水面上水氣裊裊上升,象一層薄煙,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這一切與淡淡的薄霧,構成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奇

52、特景觀為濟南八景之一,歷代有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多有贊美。諸如宋代曾鞏、蘇軾、金代元好問,元代趙孟府、張養(yǎng)浩,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等都有吟泉佳作??滴?、乾隆皇帝都曾在趵突泉邊寫詩刻石,頌揚名泉,當代文豪郭沫假設等也都有贊頌的美文。這三座大殿坐北朝南,在同一中軸線上,自成院落,是一組較大的古建筑群。解放前,第一大殿祀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稱“呂祖閣,第二大殿祀呂洞賓的教師鐘離權,稱“鐘離宮,上層祀文昌,第三大殿是斗母殿。最南的大殿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飛檐,古色古香,楹柱上的木刻楹聯(lián),“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是趙孟府的泳泉句,由當代有名書法家金榮先生書寫。一大殿始建于

53、北宋熙寧年間,南殿臨濼水的源頭,故稱“濼源堂,北殿面對歷山故稱“歷山堂,解放后恢復為“濼源堂。旅客們看到中間這座殿堂叫娥英祠,娥英祠是紀念大舜的兩妃娥皇和女英而建,據(jù)?水經注?記載:“濼水谷謂之娥姜水。以泉源的娥英祠故也足以證明在1500年前就建有此祠?,F(xiàn)在的祠是明代建筑。娥英祠后面的“三圣殿是清代建筑。在院落內花格透墻鑲嵌著的30余方石刻都是明清時名人的泳泉佳作,院內這尊石碑,前書“激湍二字,后?再題趵突泉作?出自康熙和乾隆之手,兩個皇帝在同一石碑題詞作詩,在國內極為少見,這些碑文,石刻文物不僅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也是研究泉水文脈不可多得的史料。旅客同志們,這里是尚志堂景區(qū)。尚志堂原是“金線

54、書院(亦名尚志書院),由金線泉得名,同治九年,山東巡撫相寶禎建書院,手書額“尚志堂,“尚志是“仁義的意思。堂后設齋舍數(shù)十間,門口寫著“金泉精舍。此后,相繼改為“校士館、“師范傳習所、“存古堂,是專門培養(yǎng)科舉人才的機構。院外三面小溪環(huán)抱,泉水深淙,沿屋穿廊,使整個院落顯的敞中有蔽,鬧中有靜。北廳房為主建筑,背后有修竹、芭蕉相掩。西廊的冬青樹叢,掩映道路,形成綠廊。院內名石“待月峰屬宋代壽山艮岳遺物,上面布滿月形透洞,每當皓月當空,月光穿過洞穴,灑在池邊水中,景觀奇特,故有詩贊詠:“精靈俊逸玉玲瓏,神工鬼斧渾然成,一輪三十六輪月,變幻俱在此石中。(竹石軒)尚志堂院中栽植的白玉蘭,紫玉蘭,初春花開,

55、芳香撲鼻,人們還把該院稱作“玉蘭院。東門入口區(qū)建筑中采用了許多“建筑小品。運用障景手法,迎門疊山,防止一覽無余,山高4米,寬13米,長30米,氣勢磅礴,青條披扶,松柏儲澗。山后溪流環(huán)抱,山中洞壑幽深。游人可繞繞山穿洞進入南側景色開朗的楓溪區(qū)。楓溪開闊狹長,透視線達120余米。前景為向島榭,中景為曲橋,遠景是假山,山后跌瀑布,兩岸植花木,景深悠悠。趵突泉東南的滄園,是一九五六年為紀念明代嘉清年間濟南的有名詩人,也就是“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龍(滄溟)所建,因其自稱滄海一勺,故為滄園,共三廳兩院,外廊環(huán)繞,曲廊相圍,園內植有奇花異木,陳列有各種盆景,如果在冬季,蒼松滴翠,修竹婆娑,臘梅盛開,恰似一幅立體

56、歲寒三友圖。滄園,內設王雪濤畫,王雪濤是當代有名畫家,善長小寫意,與潘天壽、李苦禪等齊名,展室內珍藏著200余幅珍品遺作,供游人長期欣賞。白雪樓景區(qū)西臨無憂泉,東靠楓溪島、南沿新泉池,白雪樓位于景區(qū)中心。原來的白雪樓是明代萬年間所建,樓是五間兩層,坐北朝南,前面出廈,落地木鬲,起初稱“歷山書院、“白雪書院直到嘉慶八年,樓上房檐下方有“白雪樓匾額。光緒年間,在此居住的膠州人匡源在門的上方又雕刻了“李滄溟先生祠的匾額。房舍后為李姓居住,擴建公園時被撤除。白雪樓是李攀龍的讀書處。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居士,歷城人,是明代有名文學家,中國文學史上后七子之一,被尊為“宗工巨匠,蔚為

57、一代詞宗。倡導文學復古運動,寫過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詩和絕句,人稱“為三百年絕調,著有?滄溟先生集?,考中進士后去陜西任按察司提學副使。嘉靖三十五年,因與巡撫殷中丞意見不合,辭職東歸,后起復為浙江按察司副使,轉河南按察使,卒于官。白雪樓景區(qū)藤蘿掩蔭,地形開闊成了趵突泉的文化娛樂中心,每天絲弦悠揚,古箏陣陣,專業(yè)劇團為旅客獻上他們精心創(chuàng)作的節(jié)目,聽曲觀泉別有一番情趣。趵突泉南大門占地1575平方米,東西長47.5米,南北深13米,主門高8.4米,設計新穎,古今結合,造型別致具有傳統(tǒng)風格和地方特色,韻味十足的垂花門,配以懸山歇山鉤連干革塔屋面,門樓飛檐,前后丹柱,雙脊比翼。紅柱、綠瓦,盎然古意。石

58、級、圍欄、平臺典雅莊重。門前方池總長29米,寬9米,池內吐水吐雨,人造噴泉珠濺玉。大門內外顏額上的“激湍、“趵突泉金字匾牌取自康熙、乾隆手跡,門內側“濼源門集書圣王羲之之字。抱柱前“噴珠屑玉水瀾翻,盈魯育齊相鼎峙的楹聯(lián)摘取自乾隆的詩文筆跡。整個建筑空間通透,園景顯露,景色交融,流線貫穿,迎門假山上的紅楓、耐冬、青松、翠竹與大門相映增輝,優(yōu)美和諧,有關專家認定,趵突泉南大門堪稱中國園林第一門。是濟南又一重要景觀。趵突泉導游詞9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泉城濟南來旅游!在濟南停留期間,由我來接待你們并提供效勞,我希望我的講解能使大家在濟南玩得開心,過得愉快。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三大名

59、勝之一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位于濟南市中心,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面積近11萬平方米。趵突泉公園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又名檻泉,為濼水之源,至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水溫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趵突泉公園以觀泉、賞魚、品茶、山石、文化為特色,以小巧玲瓏,步移景異,清潔幽靜、古樸典雅而著稱?,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座白墻灰瓦、出檐卷山、卷棚式的民族風格的建筑就是趵突泉公園的東門。大門正中匾額上“趵突泉三個貼金大字,是1959年郭沫假設同志題寫的。進了大門,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一座迎門假山,大家知道為什么要迎著大門建假山嗎?這是

60、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也就是說以山為主,迎門疊石,似透非透,成為公園門口處的自然屏障,與山石后的溪流成山環(huán)水行之勢,同園中其他景物相別離。這座假山的石塊全部采自于濟南南部山區(qū),石質、色澤、紋理都可以同江蘇無錫的太湖石相媲美。過了晴雨橋,大家再往前走。就看到這塊石姿優(yōu)美,紋理自然,高4米,重8噸的龜石了,它最初為元代散曲家張養(yǎng)浩所收藏。張養(yǎng)浩酷愛自然山川,棄官歸隱濟南后,以山猿、野鶴、山石為友。此龜石有“瘦、皺、漏、透的特點,在此與它合影,有長壽延年的桔祥之意。請大家隨同我一起往前走?,F(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馬跑泉。為什么叫馬跑泉呢?據(jù)說這泉水是由北宋時期的抗金將領關勝的戰(zhàn)馬刨出來的,故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