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勸學導學案第一課時【自主學習】【學習目標】.熟讀課文,對照課下注釋疏通文意。.自主積累并掌握文本所涉及的重要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等相關文言知識。.體味文本的論證特點及語言特色?!緦W習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知識導學】(一)作者情況: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 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 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 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 理天下既要靠
2、“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 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二)作品簡介: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 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 幾段的節(jié)錄。荀子一書,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況學問博通,對過去學者多有批 評,長于論辯,故其文多長篇大論,必發(fā)揮盡致,暢所欲言而后已。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結 構謹嚴,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勸學比喻層出不 窮,前半篇幾乎全用譬喻重疊構成,辭采繽紛,對后世影響深遠。(三)解題:勸學的“勸”
3、起著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意“勸”是“勸勉”的思。“勸”的繁體字 “霍力”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shù)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 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 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 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的品德。(四)比喻論證比喻論證是用比喻來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即用人們容易理解的淺顯的事物或道理來 說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恰當?shù)谋扔骺墒刮恼滦蜗笊鷦樱钊霚\出。(五)成語積累:青出于藍:靛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語出荀子勸學:(4)疾:古義是強、聲音宏大,
4、今義是病、迅速、痛恨等(5)爪牙:古義是爪子和牙齒,今義是壞人的黨羽、幫兇(6)用心:古義是因為心思;今義為多用心思或存心、居心7、(1)狀語后置(2)定語后置(3)省略句(4)判斷句(5)判斷句(6)判斷句(7)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8、(1)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對自己檢查、省察,就會智慧明達,行動不犯錯誤了。(2)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卻能橫渡江河。(3)堆土成山,風雨就在這里興起。(4)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O二、文本初探第一段: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 學不可以已 O第二段:論述學習的意義(重要性)。第三段:論述 學習的作用 ,強
5、調君子之所以能夠超過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質 優(yōu)于別人,而是 后天善于學習的結果。第四.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 善于積累 ,二是堅持不懈,三是 用心專一 。第二課時【文本研讀】1、第一二段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扒喑鲇谒{”“冰 寒化過程,可以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直木“糅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根據(jù)同樣的道理推論,人只有 經于水”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一定的變過“博學”(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yǎng)品德, 鍛煉才干,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
6、學習對改造人的品性也起著決定作用。荀子認為 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斷學習改造獲得的。木要改造成為 “中規(guī)”的輪,要用“糅”;金要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 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2、用“青” “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 “木” “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青” “冰”的比喻論證了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輪” “木” “金”的比喻論證了學 習可以改造人的品性。這五個比喻論述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 使人智慧明達,不犯過錯。3、在第三段中找出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作者是怎樣論證這一觀
7、點的?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能夠彌補不足。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 所學也;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接著用日常生活中常見 的一些情況組成四組比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這些都能獲得良好的 效果: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種效果的獲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條件有什 么不同: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為登高、順風、假輿馬、假舟楫 的緣故,也就是“善假于物”,憑借外界條件的幫助才取得的。根據(jù)這個道理可以推論, 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君子善于利 用學習來彌補
8、自己的不足。這種“學而后知”的觀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4、體味第四段中比喻的巧妙運用作者用了十個比喻論證學習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要專心致志。先從正面設喻: 積土成山,可以興風雨:積水成淵,可以生蛟龍。所以有這樣的功效,全賴于“積二同 樣,人如果能積善成德,就能達到“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境界。接著從反面設喻,說 明不積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對照,說明“積”與“不積”,效果完全不同。人們 掌握知識,培養(yǎng)品德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積累、逐步發(fā)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 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次,從“舍”與“不 舍”來論述學習貴在堅持不懈的道理。先用 騏驥與鴛馬對比,騏驥本身條
9、件雖好,如果止于一躍,還達不到十步。鴛馬本身條件雖差, 如果能前進“不舍”,也可以跑得很遠。接著用朽木與金石對比,說明“不折”與“可鏤” 的關鍵在于“舍”與“不舍”。人們學習,如果一曝十寒,時學時輟,再簡單的知識也學 不會;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艱深的知識也可學會。荀子認為“積”必須是日積月累, 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堅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進行 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用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5、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本文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 使讀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
10、的角度說明問 題,強調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 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將 騏驥與鴛馬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后正,有時先正后反,內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 讀來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喻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于藍” “冰寒于水”。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 證。如先用“積土成山” “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的道理,再用“不
11、積度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就卣惯w移】.D解析:庶人:百姓。.D解析:A項,“葦苕”前省略“于”出項,“麻中”前省略“于”刀項,“潘”前 省略“于”。.B解析:A項中的“焉”為兼詞,相當于“于此”;C項中的“焉”是形容詞詞 尾,的樣子;D項中的“焉”是代詞,代師。例句和B項中的“焉”都是語氣助詞,用于 句末。D解析:其余三項不全面,不準確。(1)蓬草生長在芝麻中,不用扶就可以生長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會 和黑泥一樣黑。(2)蘭槐的根是一種香草,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即使)平 民也不愿佩戴。6.例:(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自己不愿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12、3)這句古訓教 育人們要克服自私自利的狹隘思想,真正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4)要換位思考,尊 重他人?!颈痴b指導】:理清論證思路,試著填充下圖。(比喻句請用文本原句)青,而青于藍中心論點:分論點1:學習的意義: 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分論點2:學習的作用: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比喻句/直中繩糅使之然也木受繩則直I金就礪則利(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而見者遠 比喻句順風而呼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I假舟楫者而絕江河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積水成淵,蛟龍生焉t累不積脖步,無以至千里 I 八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口反)分論點3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積累、堅持、專心比喻句騏驥一躍,
13、不能十步(反)、弩馬十駕,功在不舍(正)堅持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反)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正)蚓無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正)蟹六跪而二螯工用心躁也(反)“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焙笠蛞浴扒喑鲇谒{”比喻學生勝 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語出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蹉步千里:一步一步地堅持走下去,就可以達到千里之外。比喻做事只要努力不懈,總可以 獲得成功。駕馬十駕:比喻才智平庸的人,若能努力不懈,也能趕得上聰明的人。積水成淵:聚積小水而成深淵,指聚少成多。比喻事情的成功是逐漸累積而來。(六)荀子名言:1、不登高山,
14、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一一荀子勸學3、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一一荀子修身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一一荀子勸學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一一荀子大略6、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土。一一荀子勸學7、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一一荀子修身8、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一一荀子勸學9、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一一荀子榮辱【預習檢測】一、文言知識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并注意字形:其曲中()規(guī)槁暴()糅()使之然也金就礪()則利參省() 跋()而望舟楫()蛟( )
15、龍陛()步騏驥()() 弩馬()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埃()土生()非異也 蛇鰭()2.重點文言實詞:(1)勸學(2)學不可以已 (3)冰,水為之(4)木直中繩 (5)金就礪則利(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7)吾嘗跋而望矣(8)假舟楫者(9)而絕江河(10)圣心備焉 (11)故不積度步 .重點文言虛詞: TOC o 1-5 h z 青,取之于藍()引冰,水為之,而寒于水()I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而 吾嘗終日而思矣()J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蟹六跪而二螯().通假字:(1)雖有槁暴,不復挺
16、者,敕使之然也,(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君子生非異也.詞類活用:(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3)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非能水也,而絕江河(5)上食埃土,下飲黃泉(6)用心一也(7)積善成德(8)故木受繩則直.古今義:(1)糅以為輪(2)金就礪則利(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4)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6)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特殊句式(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3)騏驥一躍,不能十步。(4)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5)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敕使之
17、然也。固定用法:故不積踏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以:8、語句翻譯:(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二、文本初探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圍繞中心論點,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第一段: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O第二段:論述 O第三段:論述,強調君子之所以能夠超過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質優(yōu)于別人,而是 0第四.段:論述 0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二是,三是。第二課時【課堂學習】【學習目標】:.落實文本所涉及的重要文言詞語、文言句式等相關文言知識。.分析
18、文本的論證特點及語言特色。.領會學習的重要意義,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應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背誦全文?!拒髯铀枷搿浚?天道自然的思想荀子將“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觀化與規(guī)律化,見于他的天論一文。 “列星隨旋,日月遞婚,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 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在荀子看來,天為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好惡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 他把陰陽風雨等潛移默化的機能叫做神,把由此機能所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 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為,天不是
19、神秘莫測、變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變的規(guī)律。這一規(guī)律不是神秘 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賴于人間的好惡而發(fā)生變化。人不可違背這一規(guī)律, 而只能嚴格地遵守它。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天道不會因為人的 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變,對人的善惡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對傳統(tǒng)的宗教迷信持批判 的態(tài)度,認為自然的變化與社會的治亂吉兇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認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種宗 教儀式,僅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盡“人道”而非“鬼事”。(禮論) 3.“天人相分”的思想荀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各有自己的規(guī)律和職分。天道不能干預人道,天歸天,人歸人, 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亂吉兇,在
20、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職能,“天能生物, 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禮論)“天有其時,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論)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荀子看來,與其迷信天的權威,去思慕它,歌頌他,等待“天”的恩賜,不如利用 自然規(guī)律以為人服務。荀況強調“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對天的態(tài) 度作為君子、小人之分的標準。強調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觀能動性,主張“治天命”、“裁萬 物”、“騁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確的宣稱,認識天道就是為了能夠支配天道而宰制自 然世界。.“化性起偽”的性惡論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論,這與孟子的性善說直接相反。他的總論點是,凡是善的, 有價值的東西都
21、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chuàng)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 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文本研讀】1、第一二段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2、用“青”“冰”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用“輪”“木”“金”的比喻論證了什么問題?3、在第三段中找出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作者是怎樣論證這一觀點的?4、體味第四段中比喻的巧妙運用5、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拓展遷移】閱讀文段,完成下面題目:南方有鳥焉,名日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 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日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 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
22、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 潮之瀚(xil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 必就土,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1、下列句中對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系:拴著。B.而臨百仞之淵臨:對著。C.其漸之瀚,君子不近漸:浸。D.庶人不服 庶人:“庶”通“無”。無人。 2、下列各句中沒有省略介詞“于”的一項是()A.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其漸之瀚,君子不近D.而臨百仞之淵3、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南方有鳥焉A.積土成山,風雨興焉B.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C.盤
23、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D.猶且從師而問焉4、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喻人的本性無善無惡,唯在教育與學習,論證教育與學習的重要性。B.喻人的善惡無常,唯在學習,論證教育的重要性。C.喻人是可塑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D.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義,強調環(huán)境的重要性。5、翻譯句子(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2)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澹,君子不近,庶人不服。6.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的古訓【,它們不僅寓意深刻,而且對人們 有警示作用。例如,“學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學習不能夠停下來,要活到老學到老。這則古 訓提示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請根據(jù)示例向大
24、家推薦一條你最喜歡的古訓I,要求語 言簡明、連貫。(1)我最喜歡的一句古訓I :(2)這句古訓的意思是:(3)推薦理由:(4)這句古訓警示人們:【知識拓展】古代的“勸學詩”(1)勸其立志的“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保ㄉ裢姡ㄔ娭袕娬{立志、自強,對我們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啟迪和借鑒意義。)(2)勉勵刻苦勤學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保ㄌ?代顏真卿勸學)“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保ㄋ未鷦⑦^書院) 是說勤奮讀書如農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獲。(3)勸勉惜時的“青春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 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保ā肮艠犯痹婇L 歌行)“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東晉陶淵明雜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保ㄌ平鹂|衣)(4)勸其講究學習方法的“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強調讀書切戒慌忙,貴“涵泳”。(宋代陸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項目研發(fā)投資合同
- 農產品收購書合同
- 醫(yī)院裝修法律協(xié)議合同材料
- 外包項目勞動合同
- 全款二手房屋買賣合同書
- 焊接鋼管買賣合同
- 公司財務保密協(xié)議
- 三農產品電子商務推廣應用方案
- 電子支付系統(tǒng)服務協(xié)議
- 物流配送安全免責合同書
- 第四單元平行與相交(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青島版
- 2024年密碼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數(shù)學家華羅庚課件
- 2024中智集團招聘重要崗位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版 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解讀
- 2024年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應急通信保障中心招聘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西方經濟學考試題庫(含參考答案)
- 《祝?!饭_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1
- 20兆瓦光伏漁光互補電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附真題答案】
-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申報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